柔性LCD技术
柔性显示技术简介

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
小分子有机材料
如芴类、噻吩类等,具有发光颜色可调、发光效率高和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是柔性OLED 显示器的主要发光材料之衍生物等,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加工性能,适用于大面积柔性 OLED显示器的制备。
磷光材料
如铱配合物等,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和更长的寿命,是柔性OLED显示器的重要发展方向 之一。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有机发光材料,如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等,也在柔性显 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02
沉积有机发光材料层, 可以采用真空蒸镀或溶 液法等方法。
03
在有机发光材料层上沉 积金属阴极层,如铝、 银等。
04
对制备好的有机发光二极 管进行封装和保护,以提 高其稳定性和寿命。
05 柔性显示技术应用案例分 析
智能手机领域应用案例
三星Galaxy系列
三星Galaxy Z Flip和Galaxy Fold等型号采用了柔性屏技 术,实现了手机屏幕的折叠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携的 使用体验。
华为Mate X系列
华为Mate X也采用了柔性屏技术,通过外折叠方式将手 机屏幕展开,提供了更大的显示区域和更好的视觉体验。
其他厂商尝试
除了三星和华为,其他手机厂商也在尝试将柔性屏技术应 用到智能手机中,如小米、OPPO等。
可穿戴设备领域应用案例
智能手表
柔性屏技术使得智能手表的屏幕 可以弯曲和贴合手腕,提高了佩
柔性显示技术简介
目录
• 柔性显示技术概述 • 柔性显示技术原理及分类 • 柔性显示材料介绍 • 柔性显示器件制备工艺 • 柔性显示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 柔性显示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
01 柔性显示技术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柔性显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它采用柔性材料作为基底,可以弯曲、折 叠、卷曲,具有轻薄、便携、可弯曲等特点。
柔性屏护眼的原理

柔性屏护眼的原理柔性屏幕是指能够弯曲、折叠的屏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采用柔性材料和先进的显示技术,使屏幕能够在不损害显示效果的前提下实现曲面或弯曲形状。
而“护眼”是指通过减少对眼睛的刺激,避免或减轻因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而导致的眼部不适症状。
这包括减少蓝光辐射、降低闪烁频率、提供舒适的亮度和对比度等。
因此,柔性屏幕的“护眼”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蓝光辐射:蓝光是属于可见光谱中短波段的光线,具有高能量和强刺激性。
长时间暴露在蓝光照射下,会导致眼睛干涩、视疲劳、视网膜损伤等问题。
柔性屏幕一般采用了抑制蓝光辐射的技术,如使用降低蓝光辐射的材料或涂层,以减少对眼睛的刺激。
2. 降低闪烁频率:电子设备的屏幕在工作时会以一定的频率刷新,导致屏幕会发生闪烁。
长时间暴露在频繁闪烁的屏幕下,容易引发视觉疲劳和不适感。
柔性屏幕通常采用了更高的刷新率和更先进的显示技术,如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以降低屏幕的闪烁频率。
3. 调节亮度和对比度:亮度和对比度是影响眼睛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柔性屏幕可以根据环境光线的变化调节亮度,确保屏幕不会过亮或过暗,减轻眼睛的疲劳感。
同时,通过优化对比度,使屏幕上的文字和图像更加清晰和易于阅读,减少对眼睛的负担。
4. 考虑视觉习惯:柔性屏幕还可根据用户的视觉习惯进行调节,使显示效果更加符合不同用户的需求。
例如,人眼对于屏幕上的文字和图像在不同背景颜色下的辨识度有所差异,柔性屏幕可以根据用户的偏好和习惯,调节屏幕背景颜色和前景色彩的搭配,以提供更加舒适和高效的用户体验。
总之,柔性屏幕的护眼原理是通过减少蓝光辐射、降低闪烁频率、调节亮度和对比度等方式来减轻眼睛的疲劳感和不适症状。
这需要综合运用柔性材料、先进的显示技术和人机交互设计,以达到更好的用户体验和眼部健康保护的效果。
随着柔性屏幕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柔性屏幕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护眼显示的需求。
lcd制程简介知识讲稿

02
1990年代,LCD技术开始应用于电视和计算机显示
器等领域,成为主流显示技术之一。
03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LCD技术不断升级和完善,如
高分辨率、低功耗、柔性化等方向的发展。
lcd制程技术的应用场景
01
LCD技术广泛应用于电视、电 脑、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领 域,成为主流显示技术之一。
02
此外,LCD技术还应用于汽车 、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如 车载导航、飞机仪表盘、医疗 影像等。
详细描述:技术创新案例分享将涵盖以下内容
分析该技术创新的应用领域和优势,阐述其对LCD制程 的改进和提升作用
结合数据和图表,展示技术创新带来的效果和效益,包 括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提升以及成本的降低等 方面
市场应用案例分享
• 总结词:LCD制程的产品在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应 用,从消费电子到工业设备,再到汽车电子等领 域都有涉及。市场应用案例分享将介绍LCD产品 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和市场前景。
详细描述
液晶灌注不足通常是由于灌注设备或工艺问题,导致液晶无法完全填充液晶盒 。这会导致像素不亮、对比度下降等问题。解决方法包括优化灌注设备和工艺 、控制灌注速度和时间等措施。
05
lcd制程发展趋势和展望
高分辨率lcd制程发展
技术创新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lcd制程在分 辨率上取得了显著的提升。新型的lcd面 板制造技术,如nano-crystal和color filter on array (cfa)等,正在不断涌现, 使得lcd面板的分辨率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加细腻的画质无 疑会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检查
对注入后的液晶进行质量 检查,确保满足性能要求 。
柔性屏幕原理

柔性屏幕原理
柔性屏幕是一种新兴的显示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可弯曲和可折叠材料来实现屏幕的可变形性能。
与传统的硬屏幕不同,柔性屏幕可以在不损坏屏幕的情况下进行弯曲、折叠和卷曲等操作。
柔性屏幕的制作主要基于两种技术:第一种是利用柔性基底材料,如塑料或金属薄膜,代替传统的玻璃基底。
这些柔性材料具有较高的韧性和可变形性,可以承受一定的弯曲和拉伸力。
第二种是采用新型的显示材料,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来代替传统的液晶显示屏。
OLED可以以薄膜形式制作,
具有较高的可弯曲性和折叠性。
柔性屏幕的制造过程相对更加复杂。
首先,制造商将柔性基底材料裁剪成所需尺寸,然后在其表面涂布薄膜形式的OLED
材料。
接下来,制造商使用打印或蒸发等技术将有机材料沉积在基底上,并对其进行电极、导线和保护层的加工。
最后,将柔性屏幕与其他设备组装在一起,形成最终的显示产品。
柔性屏幕的优势在于其轻薄便携、可折叠、可卷曲等特性。
这使得柔性屏幕被广泛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领域。
此外,柔性屏幕也具有较低的能耗和更高的图像质量,可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
然而,柔性屏幕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由于制造过程的复杂性,柔性屏幕的制造成本较高。
其次,柔性屏幕的屏幕尺寸和分辨率还受到限制,尚无法与传统硬屏幕相媲美。
最后,柔性屏幕的耐久性和寿命仍然是一个问题,特别是在频繁折叠
和弯曲的情况下。
总的来说,柔性屏幕是未来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柔性屏幕将在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为用户带来更加灵活和便捷的显示体验。
LCD基础知识及制造工艺流程介绍

02
LCD制造工艺流程
玻璃基板加工
玻璃基板清洗
去除玻璃表面的杂质和 污垢,保证基板的洁净
度。
涂布光刻胶
在玻璃基板上涂布光刻 胶,用于保护下面的材
料。
曝光与显影
通过曝光和显影,将光 刻胶上的图案转移到玻
璃基板上。
去胶和蚀刻
去除多余的光刻胶,并 对玻璃基板进行蚀刻处
理,形成像素阵列。
彩色滤光片制作
后视镜
部分汽车后视镜采用LCD显示屏, 提高夜间或恶劣天气下的可视性。
LCD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医疗器械
工业控制
LCD技术在医疗设备中广泛应用,如 监护仪、超声波诊断仪等,提供高清 晰度的图像。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LCD显示屏用于 各种控制面板和仪器仪表,方便操作 和维护。
航空航天
LCD显示屏在航空航天领域用于飞行 控制、导航系统等关键部位,确保安 全可靠。
LCD的工作原理
要点一
总结词
LCD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到背光板、液晶层和偏振片等组 件的作用。当电流通过背光板时,会产生光线,光线经过 液晶层和偏振片调制后形成图像。不同的LCD类型和结构 在具体工作原理上略有差异。
要点二
详细描述
LCD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液晶的物理特性进行光调制。 背光板负责提供均匀分布的光线,这些光线随后穿过液晶 层。液晶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排列变化,对光线进行 调制,最后通过偏振片,形成可以观察到的图像。不同的 LCD类型在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上略有差异,例如彩色 LCD需要额外的彩色滤光片来生成彩色图像。
像素密度
像素密度,也称为分辨率密度,是指每英寸屏幕中的像素数 ,它反映了屏幕的精细程度。像素密度越高,显示效果越细 腻。
《柔性显示技术简介》课件

柔性显示技术的应用领域
智能手机
柔性显示技术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的 屏幕,使得手机可以折叠,从而减小 体积和重量。
智能家居
柔性显示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 领域,例如智能电视、智能冰箱等, 使得家电产品的外观更加美观和多样 化。
平板电脑
柔性显示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平板电脑 的屏幕,使得平板电脑可以卷曲起来 ,方便携带。
柔性显示技术的发展阶段
21世纪初,随着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技术(OLED)的成熟,柔性显示技术开始进入 快速发展阶段。
OLED具有自发光的特性,能够实现高亮度、高对比度、广色域的显示效果,同时其 采用塑料基材,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可折叠性。
这一时期,各大显示厂商纷纷投入研发力量,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柔性显示 产品。
电子纸(e-paper )
e-paper是一种双稳态显示技 术,它利用电场作用改变显示 材料的排列状态来实现黑白显 示。e-paper具有低功耗、高 清晰度和长寿命等特点,适用 于电子书和标签等应用。
柔性显示技术的制造工艺
01
柔性基底
02
制程技术
柔性显示技术的制造工艺首先需要选 择合适的柔性基底材料,如聚酰亚胺 、聚酯和聚碳酸酯等。这些材料需要 具备耐高温、机械强度高和化学稳定 性好等特点。
柔性显示技术主要基于薄膜晶体管(TFT)技术,通过在柔性基底上沉积多层薄膜材料来实现显示功能 。这些薄膜材料包括半导体、绝缘层和导电层等,它们共同工作以驱动显示像素。
柔性显示技术可以采用多种显示技术,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液晶显示(LCD)和电子纸(epaper)等。这些显示技术利用不同的工作原理来实现色彩和亮度的变化。
在柔性基底上制造多层薄膜材料需要 先进的制程技术,如真空镀膜、化学 气相沉积和物理气相沉积等。这些制 程技术需要在高精度和高效率方面达 到平衡。
LCD显示屏的原理和应用

LCD显示屏的原理和应用1. LCD显示屏的基本原理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常见的平面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
LCD显示屏的原理基于液晶材料的光学特性和电场控制效应,通过电场控制液晶材料中液晶分子的排列来实现图像显示。
LCD显示屏由多个像素组成,每个像素包含一个红、绿、蓝三个亚像素。
LCD显示屏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基本步骤:通过横向的彩色滤光片和纵向的铜线排列形成液晶像素,然后通过上下两个透明导电层之间的液晶材料控制液晶的排列状态。
具体来说,LCD显示屏内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件:•液晶层:液晶层由液晶分子组成,液晶分子具有特殊的排列能力,能够根据电场的控制改变排列状态。
•彩色滤光片:彩色滤光片用于吸收不同波长的光,通过叠加红、绿、蓝三个亚像素的光来显示不同的颜色。
•导电层:导电层通常由透明的氧化铟锡(ITO)材料制成,用于在液晶层上建立电场。
•后光源:后光源用于照亮液晶层,常见的后光源有冷阴极荧光灯(CCFL)和LED背光等。
液晶显示屏的原理是通过控制电场来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从而调节通过液晶层的光的穿透程度,实现亮暗的变化,进而显示出不同的图像。
2. LCD显示屏的应用由于LCD显示屏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视角广等优点,因此在各种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2.1 电子产品中的应用•手机和平板电脑:LCD显示屏是手机和平板电脑最常用的显示技术,为用户提供清晰、细腻的观看体验。
•电视和显示器:LCD技术在电视和显示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提供更真实、高清的视觉效果。
•数码相机:LCD显示屏在数码相机中作为即时预览和参数调节的界面,方便用户操作和观察拍摄结果。
•游戏机和手持游戏机:LCD显示屏作为游戏机的显示输出设备,给予用户沉浸式的游戏体验。
2.2 工业和科学领域的应用•仪器仪表:LCD显示屏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中,为用户提供清晰的数据显示。
印刷技术柔性显示屏的制造工艺

印刷技术柔性显示屏的制造工艺柔性显示屏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显示技术,具有轻薄柔软、折叠弯曲、可穿戴、可卷曲等特点,在智能手机、手表、电子书、可穿戴设备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而制造柔性显示屏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印刷技术。
本文将介绍印刷技术在柔性显示屏制造中的工艺流程和相关应用。
一、柔性显示屏的材料准备柔性显示屏的制造材料包括柔性基板、导电材料、有机发光材料等。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柔性基板,如聚酰亚胺薄膜、PET薄膜等,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
其次,导电材料是制造导电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选择银浆、碳纳米管等材料。
最后,有机发光材料常用的有聚合物、有机小分子等。
二、印刷技术在柔性显示屏制造中的应用1. 背板制造工艺柔性显示屏的背板是连接导电层和有机发光层的重要组件。
传统的制造方法中,背板是采用传统光刻工艺,在硅基板上制造导电线路。
而印刷技术可以提供一种更加高效、成本更低的背板制造工艺。
例如,采用印刷技术制造导电层,可以通过柔性基板上的模刻工艺将导电材料印刷在背板上,同时采用蒸发工艺将有机发光材料沉积在导电层上,从而实现背板的制造。
2. 光罩制造工艺光罩在传统光刻工艺中是制造导电线路的关键。
而柔性显示屏的制造采用印刷技术后,传统的光罩制造工艺将不再适用。
在印刷技术中,可以采用类似于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将导电图案和发光图案通过柔性的印刷模具直接转印到柔性基板上,从而省去了光罩的制造过程,降低了制造成本。
3. 柔性基板制备工艺柔性显示屏使用的柔性基板在印刷技术中也有独特的制备工艺。
传统的制备方法中,柔性基板常常需要通过机械或化学方法进行拉伸、涂覆、流延等工艺。
而在印刷技术中,可以采用类似于凝胶印刷的方法,将柔性基板材料以凝胶的形式涂覆在模具上,再通过热处理或光聚合等方法,使柔性基板固化成薄膜状,从而达到柔性的效果。
三、柔性显示屏制造工艺的优势和挑战使用印刷技术制造柔性显示屏具有以下优势:1. 成本低廉:印刷技术相比传统的光刻工艺成本更低,不需要使用昂贵的光刻设备和光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大多数的显示器,都是采用TFT-LCD,若想做到轻薄短小,方便随身携带,屏幕显示的信息量就不够;若想一次显示足够信息量,体积就太大而不易携带,也可能耗电太大。
对于未来的显示器,消费者希望能够显示信息量够大,收藏起来方便,并且低耗电、摔不破、可弯曲折叠或收卷容易之产品。
除了优异的画质表现,由晶体管驱动的AMOLED,具备以上特质,完全符合未来信息社会对于行动装置显示器的需求。
若与TFT-LCD技术比较,AMOLED结构简单,不须背光、扩散板、配向膜、间隙子等繁复零组件,同时有机发光层之机械特性较接近柔性基板,因此更适合用于制做可弯可卷的柔性显示器。
柔性AMOLED显示器市场前景广阔当前,柔性AMOLED显示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接近0,不过从2013年起,接下来的7年内它将会获得巨大的增长,涵盖手机到建筑物外墙的大屏幕。
至2020年间它的出货量将会达到250倍的增长。
柔性AMOLED显示器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能创造新产品,带来新的应用。
IHS iSuppli的资料指今年柔性AMOLED显示器产品的出货量预计为320万台,而2020年将达到7.92亿台,另外市场收入也会从现在的10万美元升至2020年的413亿美元。
Displaybank也表示,柔性AMOLED 显示器2015年出货量约2500万台,2020年约扩大到8亿台的规模,约占整体显示器市场的13%。
不过,Displaybank认为“柔性显示”广义的定义为,使用不易破碎的柔软材料基板,替代易碎的玻璃基板的显示产品。
狭义的定义柔性显示器,是一种统称不同于目前的产品,拥有轻薄、不易破碎、可弯曲或卷曲的显示产品,设计上的自由度高,且可替代纸张的信息显示产品。
图:全球柔性显示器市场出货量预测(单是10亿美元及百万个)柔性显示器潜力巨大,将创造出全新的产品,并帮助实现激动人心的应用,而在以前,这些应用都是不切实际或不可能的事情。
从显示器围绕各面的智能手机,到采用包裹式显示屏的智能手表,到显示屏可以卷曲的平板电脑和PC,以及贴在天建筑物曲面墙壁上面的巨型视频广告,柔性显示器的潜在应用将只受限于设计者的想像力。
IHS公司把柔性显示器技术分成四代。
第一代耐用的显示器面板目前正在进入市场。
这些面板采用柔性基板,厚度极薄而且不易破损。
但是,这些显示器是平坦的,不能弯曲或卷起来。
第二代柔性显示器可弯曲并可随形,可以塑造成曲面,可以让智能手机等小尺寸产品的显示面积最大化。
第三代是真正的可卷式柔性显示器,可以由最终用户随意弯曲。
利用这些显示器将来能够打造节省空间的新一代产品,并且会模糊各类产品之间的传统界限,比智能手机与媒体平板。
第四代由一次性显示器构成,成本极低,可以用于代替纸张。
由于具有更薄、更轻和不易破损的特点,预计柔性显示器最初将用于比较小的产品之中,比如智能手机。
但是,一旦可以做成大尺寸显示器,则柔性显示技术就会用于尺寸更大的平台,比如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和电视。
未来几年,柔性显示器的最大型应用将是个人电子产品。
这些产品将以智能手机为主,2020年出货量将增至 3.51亿台,而2013年预计还不到200万台。
IHS公司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OLED 每年都将是领先的柔性显示技术,2020年将占出货量的64%。
柔性AMOLED显示器的关键技术柔性AMOLED显示器的关键开发技术包括柔性基板、柔性TFT背板、柔性OLED发光层与封装及保护层等(如图),以下即针对这几个关键技进行深入探讨。
柔性基板包括金属箔、薄化玻璃、与塑胶基板,金属箔因不透光使用上较具限制,薄化玻璃最大的问题在于易碎裂;以柔性的塑胶基板来取代传统如玻璃与金属基板,将面临两个重大技术问题。
首先是基板本身的耐热、光学、机械以及阻水氧穿透等特性能否满元件应用需求,其次是TFT与OLED 制程的兼容性。
塑胶基板的耐热特性包括热裂解温度、玻璃转移温度、热膨胀系数等,在TFT制程中,塑胶基板必须历经多次至少200℃以上的温度考验以及在真空镀膜时的电浆轰极,具备耐热稳定与本身化学性表现是成功的关键;光学特性则包括光穿透度、光色泽、折射系数等,作为显示器的显示面基板,优异的光学特性是成像质量的要件;机械特性包括表面平坦性与粗糙度、表面硬度,机械强度等,因为显示器必须能承受人为的使用触碰,收纳携带等严苛环境考验,所以使用过程能够不受损伤而有良好寿命也是重要的一环;至于阻水氧穿透特性,则包括水气穿透率(Water Vapor Transmission Rate;WVTR)及氧气穿透率OTR(Oxygen Transmission Rate),此两个参数最常被用来说明基板与薄膜封装阻水能力的好与坏,例如文献即指出OLED寿命要达到10000小时以上,薄膜封装的WVTR须小于1×10-6g/m2.day,而OTR则须小于1×10-5g/m2/day。
OLED的亮度对水气与氧气极为敏感,传统AMOLED技术使用玻璃基板,可以有效阻挡水、氧气对OLED元件伤害,而现行塑胶基板阻水氧特性皆在1g/m2-day以上,因此柔性AMOLED须再搭配阻隔结构(Barrier)与薄膜封装(Thin Film Encapsulation)技术,达到有效的阻水氧穿透特性。
如何在柔性显示器上制造类玻璃封装般之高信赖性封装结构与具备挠曲特性的制程,是提高柔性AMOLED寿命最重要的课题。
采用现有半导体制程技术,直接将电子元件制作于塑胶基板上仍有相当困难。
较容易的作法,是将塑胶基板固着于支撑的玻璃载板(carrier glass)上,再进行后续的元件制作,可行的技术包括贴附法、以及直接涂布法。
贴附法是利用贴合胶材或静电吸附将塑胶基板贴附于玻璃载板,可使用的基板包括PC、PET、PEN、PES、PI等;直接涂布法则使用涂布型的PI塑胶基板,直接涂布于玻璃载板之上,中间夹以离型层以利元件制程完成后塑胶基板之取下。
以上技术各有其优缺点,差异在于静电吸附法须全程采印方法制作元件,制程较受限制,贴附法须使用贴合胶材,胶材易受元件制程温度影响产生形变,导致元件对位误差而影响电子元件之特性表现。
直接涂布法则可透过塑胶基板与玻璃载板间良好的附着特性,故毋须使用胶材。
衍生的问题是在离型层的技术与电子元件制作完成后的面板如何能够完整取下,目前较为成功的有Philips的接着牺牲层与雷射取下方式之组合和工研院的特殊离型层结构与直接切割快速取下方式之组合两种技术。
另外一重要技术,柔性TFT背板是驱动柔性AMOLED面板最为关键的技术,现阶段研发中的技术包括硅基晶体管(Silicon TFT;Si TFT)、有机晶体管(Organic TFT;OTFT)、以及最近热门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Metal-oxide TFT;MOx TFT)。
以上三种技术,可在不同低温下制作,故可与前述之柔性塑胶基板搭配。
柔性TFT背板的开发须解决两大技术瓶颈,即低温制程与无应力薄膜技术。
为了将TFT制作于柔性基板,制程温度须符合基板所能承受的耐温极限,低温制程TFT将使元件特性面临极大挑战。
另一方面,低温成长的薄膜其本质应力较小,更适合于柔性元件所使用。
然而,低温沉积的薄膜其膜内缺陷较高温沉积的薄膜来的高,而影响元件的电性与可靠度表现,因此制程温度也须兼顾薄膜的电气特性而不能无限制的降低。
柔性基板必须考虑到元件各层薄膜的应力影响,因此无应力(Stress-free)薄膜技术的开发成为柔性TFT背板制作必须优先考虑的环节,减少界面之间的应力可以提升TFT特性。
是故在柔性TFT 背板技术的开发上,不仅是基板材料、制程温度,甚至连基板处理与制程中产生的本质应力等彼此间都要互相配合,才能制作出适用于柔性显示器的柔性TFT背板。
由于硅基技术相较于其他材料较为成熟,目前仍以柔性硅基TFT背板技术最为普遍,其中a-Si TFT具有制程简单以及优越的元件均匀性的优点,但是电流驱动的可靠度较差。
此外开发高载子迁移率(Carrier C-Si)?Mobility)技术将有助于AMOLED所需的高稳定性电流需求,如微晶硅(Micro-Crystalline Si)、TFT与低温多晶硅(LTPS)TFT等,就材料而言具有较佳的硅结晶质量,但需克服制程温度与塑胶基板制程兼容性。
另一研发重点为挠曲操作下,柔性TFT会出现临界电压瓢移(Threshold Voltage Shift)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外加应力造成闸极绝缘层与主动层内产生深层缺陷所致。
其次是载子移动率与次临界斜率等特性则较不为外加应力而改变。
这些TFT特性的变化对于整合到柔性TFT背板十分重要,如何避免因柔性挠曲而造成TFT背板电性变化,将是柔性AMOLED面板结构设计与驱动电路设计的重点。
全球柔性AMOLED研发新进展全球AMOLED显示屏制造技术的竞争并不仅仅存在于传统的平面超薄产品显示屏领域,围绕可灵活弯曲的柔性OLED显示屏的实用化,日韩台及大陆厂商等展开了激烈的开发竞争。
未来柔性AMOLED显示屏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新市场,对各厂商来说是个大金矿。
无论大尺寸OLED还是柔性显示,韩国企业欲凭借自身零组件与品牌的垂直整合优势率先进入市场卡位。
近年来,韩国三星LG在柔性显示屏的研发方面都进行了积极布局。
据传,三星将投资2兆韩元(约18亿美元)用于OLED的研发,其中3000亿韩元用于强化柔性面板的生产。
而LG除了开发AMOLED柔性屏之外,还在开发采用EPD技术的可绕式电子纸产品,宣布以电子纸技术为主的6英寸柔性塑胶显示器将进入量产阶段。
LG Display Mobile/OLED事业部长吕相德副社长表示:“LG量产全球首款塑料电子纸屏,将极大地推动电子书市场的快速发展。
同时,塑料电子纸屏的量产也必将加速OLED产品与柔性显示屏的开发进程。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EPD将逐渐退场,难以有所发展。
韩国厂商基本上仍以AMLOED为产品研发的主轴。
目前全球实现真正意义上AMOLED量产的企业只有韩国三星一家,三星之所以获得了成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此前该公司在PMOLED和TFT-LCD领域的经验积累。
在柔性面板材料方面的研发,三星在历年的显示器展会上均展出过相关产品,如三星电子为平板电脑“Galaxy Note 3”采用了在2013年1月举办的展会“2013 International CES”上公开的柔性OLED显示屏“Youm”。
而LG 也将在2013年底推出采用柔性OLED显示屏的智能手机。
5月于温哥华举办的国际信息显示协会(SID)显示周活动上,三星显示器总裁兼首席执行官Kinam Kim讨论了三星的柔性OLED显示技术。
LG显示器在SID活动上展示了一款用塑料制成的5英寸OLED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