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

合集下载

《虽有嘉肴》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虽有嘉肴》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虽有嘉肴》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虽有嘉肴》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注释:2.虽:即使。

3.嘉肴(yáo):美味的菜。

嘉,好、美。

肴,用鱼、肉做的菜。

4.旨:甘美。

5.至道:最好的道理。

至,达到极点。

6.是故:所以。

7.困:不通,理解不了。

8.自反:反省自己。

9.自强(qiǎng):自我勉励。

强:勉励。

10.教学相长(zhǎng):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

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中注音,在横线上释义。

①弗食不知其旨()②教学相长()2.翻译句子。

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②教学相长也。

译文:3.《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与的关系问题,说明了的道理。

4.(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作比继而引入“”,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这个结论。

参考答案1.①味美②zhǎng 促进,提高2.①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

②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相互提高的'。

3.教学教学相长4.嘉肴,至道,教学相长【参考译文】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

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本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

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

精心整理虽有嘉肴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古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翻译: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
自强:自我勉励。

强,勉励。

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兑命》:《尚书》中的一篇。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yue)。

命,《尚书》中的一种文字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

《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着作,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着作的汇编。

精心整理
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

其:表示推测。

古今异义:
虽有至道(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不知其旨也(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
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虽有嘉肴》是选自儒家经典中的一篇礼记,接下来本店铺为你带来《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戴圣《虽有嘉肴》原文译文赏析

戴圣《虽有嘉肴》原文译文赏析

戴圣《虽有嘉肴》原文|译文|赏析《虽有嘉肴》一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学’是息息相关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虽有嘉肴》原文两汉:戴圣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记》曰:“蛾子时术之。

”其此之谓乎!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

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

”其此之谓乎!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

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译文及注释译文尽管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

尽管有最好的方法,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

因此学习了然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然后才知道困惑不通。

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检查,对自己提出要求。

知道困惑,然后能鞭策自己努力进修。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兑命》上说:“教是学的一半。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古代设学施放,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塾",每五百家的"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万二千五百家的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在天子的王城或诸侯的国都设立有大学。

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

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

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虽有嘉肴》是两汉学者戴圣写作的作品,出自《礼记》,又名《小戴礼记》。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虽有嘉肴》是选自儒家经典中的一篇礼记,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译文《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读解】看了这段文学,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毛泽东在《实践论》当中说的一段话:“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一大特点:非常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于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

进行实践必须抱着现实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清醒冷静的态度面对现实,是一就是一,绝不说是二。

即使错了,也不敢于承认,使知道行合一,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反对空头理论。

这样就有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种自然而然的结论。

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当然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而不能掺杂使假或者骄傲浮躁。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另一方面,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

这样来看问题,同样也是现实的`和实际的。

(以《教师教学用书》上的翻译为基础,结合课本课下注释稍作修改,使译文尽量与课本一致。

)即使有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它,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实践出真知【原文】虽有嘉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

虽有至道(4),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5)。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6)其此之谓乎!注释】①本节选自《学礼》。

20、《虽有嘉肴》原文译文

20、《虽有嘉肴》原文译文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它,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1、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给我的启示:
(1)学习是第一位的,不学,就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办法完善自己。

(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要互动和交流。

多学习,多实践。

2、本文写法特点:(1)多用对偶句。

(2)有较强的逻辑性。

第一层:以“嘉肴”与“至道”做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

第二层:得出课文的中心观点:教学相长。

第三层:作者引用《兑命》中的话以为佐证,进一步加强论证。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解析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解析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解析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译文《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读解】看了这段文学,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毛泽东在《实践论》当中说的一段话:“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一大特点:非常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于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

进行实践必须抱着现实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清醒冷静的态度面对现实,是一就是一,绝不说是二。

即使错了,也不敢于承认,使知道行合一,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反对空头理论。

这样就有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种自然而然的结论。

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当然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而不能掺杂使假或者骄傲浮躁。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另一方面,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

这样来看问题,同样也是现实的和实际的。

(以《教师教学用书》上的翻译为基础,结合课本课下注释稍作修改,使译文尽量与课本一致。

)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它,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虽有嘉肴(1)——实践出真知【原文】虽有嘉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

虽有至道(4),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5)。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6)其此之谓乎!注释】①本节选自《学礼》。

②肴:带骨头的肉。

(3)旨:甘美的味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虽有嘉肴》导学案
学案设计:拉萨江苏实验中学钱维胜
学习目标:用“/”标示课文的朗读停顿节奏;联系书下注释弄懂文中重点文言字词的意思,如文中的“虽”“嘉肴”“强”“至道”“长”“兑”“是故”“学”等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教学相长”道理;
学习重点: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学习方法:朗读法、研讨法。

学习过程:
一、查找资料,完成下列填空题
1、《虽有嘉肴》选自,题目是编者加的。

《礼记》又名,家经典著作,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

相传为(朝代)(人名)编撰。

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3、孔子,名,字,(朝代)鲁国人。

4、“四书五经”中“四书”是指;“五经”是指。

二、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嘉()肴()自强()弗食()教学相长()兑()命学()学()半
三、注音并组词
嘉();
强();()
长();()
四、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仿照示例,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示例: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2、反复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节奏鲜明。

五、借助工具书及书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
虽.()旨.()至道
..()善.()
困.()是故
..()
..()自强
自反
..()《兑.命》()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六、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故曰:教学相长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七、尝试翻译课文
八、思考探究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2、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

想一想:文章是怎样论证“教学相长”的?(选做)
九、拓展延伸
李明是班上的学习尖子,可当同学们学习上有疑难问题问他时,他因担心花费时间会影响自己的学习而不情愿回答。

假如你是李明的好朋友,如何结合《虽有嘉肴》一课中“教学相长”的道理,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说他乐意解答同学们的疑难问题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