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处机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元史丘处机传》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元史丘处机传》原文及翻译

《元史·丘处机传》原文及翻译元史原文:丘处机,自号长春子。

儿时,有相者谓其异日当为神仙宗伯。

年十九,为全真学,师重阳王真人。

重阳一见处机,大器之。

金、宋俱遣使来召,不赴。

岁己卯,太祖①命近臣持诏求之。

处机一日忽语其徒,使促装,曰:“天使来召我,我当往。

”翌日,二人者至,处机乃与弟子十有八人同往见焉。

明年,宿留山北,先驰表谢,拳拳以止杀为劝。

又明年,趣使再至,乃发抚州,经数十国,为地万有余里,自昆仑历四载而始达雪山。

既见,太祖大悦,赐食设庐帐甚饬。

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

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

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

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

太祖深契其言,于是赐之虎符,副以玺书,不斥其名,惟曰“神仙”。

一日雷震,太祖以问,处机对曰:“雷,天威也。

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

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

”太祖从之。

岁癸未,太祖大猎于东山,马踣。

处机请曰:“天道好生,陛下春秋高,数畋猎,非宜。

”太祖为罢猎者久之。

时国兵②践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罹俘戮,无所逃命。

处机还燕,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

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

中州人至今称道之。

丁亥,为旱祷,期以三日雨,已而亦验。

六月,天大雷雨,太液池岸北水入东湖,声闻数里,鱼鳖尽去,池遂涸,而北口高岸亦崩,处机叹曰:“山其摧乎,池其涸乎,吾将与之俱乎!”遂卒,年八十。

【注】①太祖:元太祖,成吉思汗。

②国兵:元兵。

译文:丘处机,自号长春子.小时候,有相面的人说他以后一定能够成为神仙界的领袖.十九岁时,学习全真教,拜重阳王真人为老师.王重阳一见到丘处机,就非常器重他.金和宋也都派遣使者来征召他前往,丘处机都没有去.己卯年,元太祖让近臣带着诏书来寻访丘处机.有一天,丘处机忽然告诉自己的弟子,让他们快点准备行装,说:“天子的使节来征召我,我应该前往.”第二天,有(太祖使臣)两人来到,丘处机于是和十八名弟子一起前往会面.第二年,一行人被迫停留在山北,丘处机于是先安排快马上表称谢,用真诚的言语来劝诫太祖停止杀戮.又过了一年,太祖派遣来催促的使节再次来到.丘处机于是从抚州出发,经历数十个国家,走了一万多里路,经过四年才从昆仑山到达雪山.见面之后,太祖非常高兴,为他安排的饮食和居住环境都非常严整.太祖当时正在征讨西方,每天都打仗.丘处机常说,想统一天下的人,一定不能喜好杀人.等到太祖问他治理国家的方略时,丘处机就说要拿敬天爱民作为根本.太祖又问到长生不老的方法,丘处机就告诉说要把清心寡欲作为关键.太祖与丘处机的主张非常投合,于是赐给他虎符,并辅以印信文书,不直接称呼丘处机的名字,只称呼他为“神仙”.有一天雷声大震,太祖拿这个天象向丘处机问询,丘处机回答说:“雷,是天的威严的展示.人的罪过没有比不孝顺更严重的了,不孝顺就是不顺应天意,所以上天威严震动来警示人们.我好像听说国家中不孝顺的人多,陛下应该宣示天威,用这个来教导大众(孝顺).”太祖听从了他的建议.癸未年,太祖在东山举行盛大的游猎活动,骑的马仆倒了.丘处机请见说:“上天的道义是爱护生灵,陛下年岁大了,多次打猎,不合适.”太祖因此很长时间不再打猎.当时元兵占领蹂躏中原,黄河南北地区遭到的破坏尤其严重,百姓经常遇上被俘虏或杀戮的情况,没有地方可以逃命.丘处机回到燕地,安排自己的弟子拿着文书在两军交战后招寻一些需要救助的难民.因为这个举措,一些被掳为奴隶的人有机会再次成为平民,一些快要被折磨死的人有机会获得新生,这样的人有两三万之多.中原的人至今仍然称赞他的这些功绩.丁亥年大旱,丘处机为天下祈雨,约定三日内降雨,不久就应验了.六月,天打巨雷,下大雨,太液池岸北面的水流入东湖,声音数里外都能听到,鱼鳖都离开了,池水随后就干涸了,同时北岸入水口的高堤岸也崩塌了,丘处机叹息说:“山要折断吗,水要干涸吗,我要和它们一起去了吧!”随后就去世了,享年八十岁.。

古代诗人名人丘处机人物介绍PPT

古代诗人名人丘处机人物介绍PPT
漂泊形骸,颠狂踪迹,状同不系之舟。逍遥终日,食饱恣遨游。 任使高官重禄,金鱼袋、肥马轻裘。争知道,庄周梦蝶,蝴蝶 梦庄周。休休。吾省也,贪财恋色,多病多忧。且麻袍葛屦, 闲度春秋。逐疃巡村过处,儿童尽、呼饭相留。深知我,南柯
梦断,心上别无求。
第三部分
诗词特点
诗词特点
和平思想
作为一名宗教信徒,丘处机的和平思想直接来源于道教,而道教又以道家的哲 学本体论为基础。道教张道陵在《道德经》的道生万物、万物皆有道的基础上, 建立了两种生存意识。其一,是从道生万物的本体论引申而来的“众生平等” 主张;其二是重生,道教要求人爱惜生命,追求永恒的生命。从这两点出发, 道教反对战争、战乱,祈盼有一个安稳太平的社会。战争会打破社会的稳定, 妨碍道教追求永恒生命的理想,在和平的环境中人才能延年益寿。
诗词特点
入世思想
“无为”与“有为”是道教行为方式的基本原则,也是道教思想学说的重 要范畴。历代道教学者对此有自己的见解。丘处机则认为“有为”和“无 为”,是道在动静之时互为体用的表现,动则以“无为”为体,静则以 “有为”为体,两者实为一体,应念随时,相互圆通,它们是“道”的不 同表现形式。因此他认为“无为即有为”,即是“无所不为”。
相关资料
白云观
白云观位于北京西便门外,其前身为唐代天长观,至今观内存有一座 汉白玉石雕的老子坐像,据说为唐代遗物。金正隆五年 (1160年), 天长观遭火灾焚烧殆尽。金大定七年(1167年)敕命重修,历时七载, 至大定十四年(1174年)三月竣工,金世宗赐名为“十方天长观”。泰 和二年(1202年),天长观又遭遇火灾,仅余老君石像。翌年重修,改 名曰“太极宫”。
《玉炉三涧雪》
一性昭彰乍显,二仪混合初融。飘飘法界任西东。到处神光覆拥。 万籁寒泉凑顶,八方瑞霭腾空。怡然独向九霄中。坐看浮生作梦。

丘处机从射雕出场再到神雕,为什么武功一直都没有精进呢?

丘处机从射雕出场再到神雕,为什么武功一直都没有精进呢?

《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是金庸先生的两部经典武侠小说,其中的主要角色丘处机,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

他在《射雕英雄传》中出场时,是一个武功高强的武林大侠,但在《神雕侠侣》中,却成了一个武功平庸的和尚。

那么,为什么丘处机的武功一直没有精进呢?我们需要明确丘处机这个角色的性格特点。

他是一个极度自卑、内向、怯懦的人,这种性格在他的武学修行上也有所表现。

在《射雕英雄传》中,他之所以能够成为武林大侠,是因为他在年轻时遇到了一位高人,得到了一本《九阳真经》,从而修炼出了一身高强的武功。

他在修炼的过程中,总是缺乏自信和勇气,不敢与他人切磋,也不敢斗胆探索武学的奥秘。

他的武功虽然高强,但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丘处机的性格特点也使他在武学修行上陷入了瓶颈。

他过于自卑和内向,不敢与他人交流和切磋,也不敢斗胆探索武学的奥秘。

这使得他在武学修行上缺乏新的思路和灵感,导致他的武功一直停滞不前。

在《神雕侠侣》中,他成为了一位和尚,虽然在佛学修行上有所成就,但在武学修行上却没有任何进展。

这也与他的性格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丘处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缺乏对武学的热爱和追求。

他的武功虽然高强,但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也没有对武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追求。

在《神雕侠侣》中,他成为了一位和尚,虽然在佛学修行上有所成就,但在武学修行上却没有任何进展。

这也与他缺乏对武学的热爱和追求有着密切的关系。

丘处机的武功一直没有精进,与他的性格特点、缺乏新的思路和灵感以及缺乏对武学的热爱和追求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为一个武林大侠,他的武功虽然高强,但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也没有对武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追求。

我们可以看到,在武学修行中,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和热情追求,对于武功的提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丘处机的武功一直没有精进,是由于他的性格特点、缺乏新的思路和灵感以及缺乏对武学的热爱和追求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武学修行中,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和热情追求,对于武功的提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丘处机最经典的一首诗

丘处机最经典的一首诗

丘处机最经典的一首诗
丘处机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的角色之一,他是一个具有文武双全才华的人物。

尽管丘处机在小说中没有创作过诗歌,但我可以为你创作一首以丘处机为主题的诗歌,以展示他的经典形象和特点。

丘处机,文武全才,英俊潇洒,义薄云天。

他心高志远,行侠仗义,侠肝义胆,气概非凡。

剑术超群,武艺高强,携剑江湖,无人能当。

才情出众,诗书满腹,文采风流,墨香满篇。

丘处机,慈眉善目,心地善良,行善积德,世人景仰。

他心系苍生,忍辱负重,舍己救人,仁义之名,流传千古。

丘处机,智勇双全,智谋过人,处变不惊,机智过人。

他智斗群雄,谋定而动,智慧如炬,指点江山。

丘处机,忠诚义气,朋友如手足,兄弟情深。

他与郭靖结义,情同手足,共同抗敌,誓死不渝。

丘处机,侠肝义胆,仗剑江湖,捍卫正义。

他身披白衣,剑指苍穹,义薄云天,英勇无畏。

丘处机,传世佳话,流传千古,永载史册。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世人铭记,永远流传。

这是我为丘处机创作的一首诗,希望能够展现他的经典形象和特点。

丘处机:道教史上第一人

丘处机:道教史上第一人

Qiu Chuji: The First Person in the History of Taoism 丘处机:道教史上第一人文/王守志丘处机(1148—1227),山东省登州府栖霞市原滨都里村人。

他自幼向道,苦炼精修,创立全真教龙门派。

以体真履规,道高德厚,受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召见,被尊为“神仙”,成为帝王之师。

他格物养性,外修阴德,济世救民,“一言止杀”建奇功,其光辉的思想道德延续至今,成为中国道教史上的一面旗帜,是中国道教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中国道教史上第一人。

出生善门 志存高远丘处机的家乡滨都里村,地处栖霞县城北十里处。

村庄坐落于平山前怀,背山临水,村前有滨水河,偏东有白洋河沿村向北流去,东南西三个方向的来水于此相汇,村北的公山形成了村子的天然屏障。

其西北不远处是巍峨俊秀、海拔814米的栖霞第一高山——艾山。

公山呈东西走向,相较于艾山,高度略有逊色,但山坡上松柏苍翠,草木葱郁,云雾缭绕。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阳坡的庙观透过林隙,时隐时现,更增添了这座山的无限神秘感。

由公山向南伸出几条山岭余脉,延伸至平山,其中中间的一条像脊背,略显凸出,且阶梯状向南舒缓。

就在这条余脉的高处,有一硕大陡峭的岩石,周围被树木荆棘所淹没。

这就是丘处机入道前,为磨练自己的性格而有名的“摸钱岩”。

“摸钱岩”之说,是丘处机入道前进行修炼为数不多的传说之一。

丘处机成年之前,便开始了向道的修炼。

为了磨练自己的性格和意志,在漆黑的夜晚,他独自一人来到巨岩上,将一铜钱丢到沟底,然后到沟底再把铜钱找到。

这里杂草丛生,荆棘密布,尤其是一些带刺的酸枣棘子树丘处机,中国道教史上第一人。

(资料片)Qiu Chuji, the first person in the history of Taoism.不仅有刺,而且还有啃吃树叶的刺毛虫子,稍不注意,刺扎虫蜇,一般人是难以忍受的,况且又是漆黑的夜晚,这些都难以躲避。

丢钱、摸钱,摸钱、丢钱,动作单调,没有耐性,没有毅力,恐怕难以做到。

丘处机从栖霞走出的“神仙”

丘处机从栖霞走出的“神仙”

042走向世界 仙境烟台CULTURE文化丘处机:QIU Chuji: An Immortal From Qixia从栖霞走出的“神仙”文/夏靖尧丁酉正月,位于栖霞城北长春湖畔的太虚宫人来人往,无论是当地人,还是慕名远道而来的外地游客,人们都会在当地为丘处机诞辰日而设立的“燕九节”期间,到他的塑像前叩首祈福,祈求这位“神仙”庇佑四季平安。

知道丘处机,很多人是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

小说中,丘处机被描述成一位武学名家、民族英雄。

丘处机确有其人。

他是一位兼修儒释道三教的杰出思想家,精通韵律、忧国忧民的诗人,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的养生学家,同时是一位四处播撒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活动家。

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潜心修炼,行善积德,苦苦寻求道教真谛和报国救民之道。

甚至,让成吉思汗“止杀爱民”,造福苍生。

清乾隆皇帝对丘处机劝成吉思汗“止杀”一事赞佩有加,为其撰联曰:“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

”拜师重阳金朝皇统八年(1148年)正月十九日,丘处机生于山东登州府栖霞县滨都里村,从小父母双亡,遍尝人间辛苦。

他只身栖身于村北的公山,靠亲戚接济,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不过,年纪虽小,生活虽苦,对自己要求却很高,据说为了磨练自己的意志,丘处机竟然将身上为数不多的铜钱一次次从山崖上扔下来,然后再去寻找,直到找到为止。

后来,他向别人物简介:丘处机(1148—1227),山东登州府栖霞县滨都里村人,字通密,道号长春子,为金、元全真道北七真之一,龙门派尊奉之祖师。

因以73岁高龄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而闻名世界。

丘祖像 图/由栖霞市委宣传部提供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0432017.02长春真人西行路线图 图/夏靖尧人回忆童年,把这段时光描述为“顶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饮松风”。

1166年,年仅19岁的丘处机入道于宁海昆嵛山(位于现山东牟平东南)烟霞洞,用一年时间在洞中苦修。

丘处机的莫愁诗全诗意思

丘处机的莫愁诗全诗意思

丘处机的莫愁诗全诗意思丘处机的《莫愁诗》是一首流传至今的经典古文诗歌,表达了丘处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对心境的深刻感悟。

该诗以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和高洁的情操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下面将对《莫愁诗》的全诗意思进行详细解读。

丘处机的《莫愁诗》共有四个节,篇幅并不长,但却蕴含意蕴深远,耐人品味。

诗的前四句即为第一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四句诗表达了丘处机感知人生路途中的寂寞与孤独。

他说“莫愁前路无知己”,意思是不要为前方的道路上没有知己而感到忧愁。

无论在天下何处,谁人不知道丘处机这位仁人志士呢?通过这句诗,丘处机借以抒发自己的心情,显示出他对人生风雨同舟的态度。

第二节:当陌阡柯,人为谁无泪?这两句诗以极其简洁的表达揭示了人性的脆弱和情感的真实。

诗中的“陌阡柯”指江南平原稀松平常的树木,丘处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人们内心的哀愁之情。

他问道:“人为谁无泪?”意思是无论是何人,都会有自己的悲伤和泪水。

这句话揭示了丘处机对人性的理解与关怀,同时也再次凸显了他坚毅的性格。

第三节:何言丧乱,此时常相逢。

这两句诗描绘了乱世中的团结与互助。

丘处机用简洁又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在困境之中拒绝放弃、积极团结的精神。

他质问:“何言丧乱?”意思是在动荡不安的时期,我们反而更加经常相遇。

这句话表达了丘处机对团结的追求和对明天的希望。

第四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两句诗构成了《莫愁诗》的精华所在,也是丘处机对人生最深刻的思考。

诗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表明人必然要面对死亡,在世间留下的也只有自己的丹心和对历史的照耀。

诗中的“丹心”指的是红心,代表忠诚、坚韧和不屈的精神;“照汗青”则暗示了要将自己的丹心照亮穿越时空的历史。

这两句诗意味深长,启示人们要积极奋斗、珍惜时间并且以真正的热忱投身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之中。

通过对《莫愁诗》全诗的解读,可以看出丘处机在这首诗中多次回应了人们心灵深处的不安与烦恼。

他表达了对道路上没有知己的安慰,探索了人性脆弱和情感真实的一面,揭示了乱世中的团结与互助,最终呼唤人们珍惜每一天、坚持丹心,照亮历史的责任。

丘处机养生诗词10篇u

丘处机养生诗词10篇u

丘处机养生诗词10篇丘处机诗词也有较高的文学造诣,从保留下来的近五百首诗和一百五十首词看,丘处机继承了唐诗宋词之长,不追求辞藻之华丽,自有朴实、流畅、明快之风格。

他把写诗填词作为宣传道教理论、谈机锋、唱玄的一种方式,许多与文人学士唱和的诗词中都表现出共同研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丘处机养生诗词,来欣赏一下吧。

留客住·修道词牌名:留客住|朝代:元朝|作者:丘处机四元遇。

过华山、共临秦地,咏歌谈笑,暗阐重阳佳趣。

无为自令人化,有幸天使,官磨相间阻。

东连海上,奋三公高义,大开门户。

教行普。

叹我离群,忘形慵举。

内省无惧,外患何忧何惧。

三光盛衰,交变万化,恩害相生天地数。

留身且住。

待青霄得志,坦然行步。

无俗念·乐道词牌名:无俗念|朝代:元朝|作者:丘处机迎今送古,叹春花秋月,年年如约。

物换星移人事改,多少翻腾沦落。

家给千兵,官封一品,得也无依托。

光阴如电,百年随手偷却。

有幸悟入玄门,擘开疑网,撞透真欢乐。

白玉壶中祥瑞罩,一粒神丹挥霍。

月下风前,天长地久,自在乘鸾鹤。

人间虚梦,不堪回首重作。

无俗念·岁寒守志词牌名:无俗念|朝代:元朝|作者:丘处机同云瑞雪,正三冬、x闭严凝时节。

寂寞山家孤悄悄,终日无人谈说。

败衲重披,寒x独坐,夜永愁难彻。

长更无寐,朔风穿户凄冽。

求饭朝入西村,临泉夹道,玉叶凌花结。

冻手频呵仍自恨,浊骨凡胎为劣。

昼夜参差,饥寒逼迫,早晚超生灭。

须凭一志,撞开千古心月。

齐天乐·忆法眷词牌名:齐天乐|朝代:元朝|作者:丘处机自东离海上,元本三洲,四人同契。

异域殊乡,同行并坐,终日相将游戏。

谈玄论妙,究方外清虚,道家真味。

唱和从容,一时法眷情何义。

如今分显回然,苦志勤心,磨炼各逃倾逝。

既昌飘零,难为会合,幽僻关山迢递。

乾坤间隔,望落落犹如,晓星之势。

再遇何年,驾云朝上帝。

玩丹砂·退道词牌名:玩丹砂|朝代:元朝|作者:丘处机剑树刀山雪刃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丘处机
丘处机
中文名称:丘处机
又名:号长春子字通密
性别:男
所属年代:辽金时代
生卒年:1148~1227
相关人物:成吉思汗
生平简介
丘处机(1148~1227),金、元之际全真道长。

字通密,号长春子。

登州栖霞人(今属山东)人。

金大定年间,学道于全真教祖师王重阳,与另外六弟子被称为“七真”或“全真七子”。

王重阳死后,他隐居溪(今陕西宝鸡东南)、陇州(今陕西陇县)等地,潜心修炼,渐有声名。

曾一度被金世宗召至中都(今北京)传教。

后还乡,隐居
栖霞山。

金兴定三年(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途中,遣使相召。

他率弟子往见于阿姆河畔营帐,进言“敬天爱民为本”,“清心寡欲为要”,被尊称“神仙”。

东归后,受命在燕京太极宫主管天下道门,使全真道得到较大发展。

死后遗骸葬于白云观(在今北京宣武区)。

著有《溪集》、《鸣道集》等。

徒弟李志常著《长春真人西游记》,记其西行经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