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元代文学史年表
元代纪年表

乙未
元贞元年
1296年
丙申
二年
1297年
丁酉
三年,大德元年
1298年
戊戌
二年
1299年
乙亥
三年
1300年
庚子
四年
1301年
辛丑
五年
1302年
壬寅
六年
1303年
癸卯
七年
1304年
甲辰
八年
1305年
乙巳
九年
1306年
丙午
十年
1307年
丁未
十一年
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
1308年
戊申
至大元年
1309年
己酉
二年
1310年
庚戌
三年
1311年
辛亥
四年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
1312年
壬子
皇庆元年
1313年
癸丑
二年
1314年
甲寅
三年,延佑元年
1315年
乙卯
二年
1316年
丙辰
三年
1317年
丁巳
四年
1318年
戊午
五年
1319年
己未
六年
1320年
庚申
七年
元英孛儿只斤宗硕德八剌
1321年
辛酉
至治元年
1322年
辛巳
十八年
1282年
壬午
十九年
1283年
癸未
二十年
1284年
甲申
二十一年
1285年
乙酉
二十二年
1286年
丙戌
二十三年
1287年
丁亥
二十四年
元代文学所涵盖的时间

• 约从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中国(1234) 起,到元朝被朱元璋领导的义军推翻 (1368)止。
元代特殊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
• 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统治政权, 忽必烈1271年,以元为国号,取《易经》 乾元之义,表明他对汉族文明的推崇。马 克思说过:野蛮的征服者自己总是被他们 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渐心灰意懒,一面怀着满腹牢骚,一面宣称看
破了世俗名利,以隐士高人自居,同时又在道 教中求解脱。
马致远元曲创作:
• 号称曲状元,马致远杂剧的语言清丽,善 于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 有表现力。曲文充满强烈的抒情性和主观 性。
• 他创作的散曲,扩大了题材领域,提高艺 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 词采清朗俊雅,而不浓艳,雅俗兼胜。
元代的抒情文学:
• 除了传统诗词外,出现了散曲。 • 散曲之所以称为“散”,是与元杂剧的整
套剧曲相对而言的。其特性一是他在语言 方面,即需要注意一定格律,又吸收了口 语自由灵活的特点,因此往往会呈现口语 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散漫化的状态。 二是在艺术表现方面,他比近体诗和词更 多的采用“赋”的方式,加以铺陈叙述。
元代戏剧特点:
• 元代戏剧包括杂剧和南戏,元代戏剧的题材,包括爱情婚 姻、历史、公案、豪侠、神仙道化等许多方面。涉及的层 面异常广阔,“上则朝廷君臣政治之得失,下则闾里市井 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厚薄,以至医药卜巫释道商贾之人情 物性,殊方异域语言之不同,无一物不得其情,不穷其 态”。许多剧本,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揭露了现 实生活中封建制度的弊陋丑恶,歌颂了被迫害者的反抗精 神。可以说,剧作家们以各具个性的艺术格调和蘸满激情 的笔墨,展示出元代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人物复杂微妙的精 神世界。
古代文学史 元明清

元代文学元代文学绪论元代历史:1279(1271)——1368元代文学:1234——1368元代文学概述1、叙事文学(俗文学)第一次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戏曲、小说得到长足发展。
2、抒情文学(雅文学)诗、词、散文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并有新变。
元曲:元杂剧散曲元代戏曲:南戏元杂剧元杂剧繁荣的原因1、城市经济及通俗文艺的发展繁荣与戏剧演出的社会化、商业化,成为元杂剧繁盛的物质文化土壤。
2、剧作家队伍的形成及杂剧创作活动的高度自觉,是元杂剧迅速进入繁盛阶段的根本保证。
3、才人作家与杂剧艺人的联袂结合,是元杂剧进入繁盛阶段的重要条件。
4、元代社会稳定、思想宽松局面为杂剧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5、从戏剧史的角度看,元杂剧的兴盛是杂剧自身发展成熟的必然结果。
戏曲的起源与形成(1)原始歌舞与俳优优孟衣冠(2)汉魏百戏角抵戏《东海黄公》(3)隋唐戏弄《拨头》《大面》《踏摇娘》参军戏(参军—苍鹘)(5)诸宫调①代言体叙事方式的出现②北曲联套体的确立。
代言体:即叙述描写是剧中人以第一人称展开,而不是作者的第三人称叙述。
王国维对“戏曲”的定义“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王国维《戏曲考原》)“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元杂剧的分期据钟嗣成《录鬼簿》分两期说与三期说。
两期说:以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作为分界线,前期繁荣,后期衰落。
前期以大都(北京)为中心。
后期以杭州为中心。
元杂剧的流派以关汉卿、石君宝、康进之、高文秀为代表的本色派,以王实甫、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为代表的文采派。
元杂剧衰落原因研究综述(一)社会原因:杂剧创作中心的南移,北曲方言曲调不适应南方观众要求。
(二)政治原因(1)思想控制严密(2)士子地位的变化,使得作家缺乏前期反封建的战斗精神。
(3)明初杂剧的宫廷化(三)艺术原因(1)艺术内容的蜕化,宣扬封建思想的内容增多(2)审美观念的变迁(文人情趣取代民间本色)(3)艺术形式的僵死➀形式的凝固➁语言的雕琢➂唱腔的僵化➃剧曲的散套化➄“北曲不谐南耳”(4)新兴南戏的竞争。
元代年表(1279-1368)

公元 544 年,蒙古先民失韦遣使与东魏建立联系。
公元 7 世纪,蒙古以"蒙兀室韦"之称载入《旧唐书》。
1162 年,铁木真出生。
1171 年,铁木真父王耶速该巴特尔被塔塔尔人毒害,蒙古部落联盟解体。
1189 年,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部汗。
1201 年,合答斤等 11 部推举札答兰部札木合为"古儿汗",联兵攻打铁木真。
1202 年,答兰捏木儿格思战役,铁木真灭塔塔尔部。
1203 年,铁木真灭克烈部,王汗被乃蛮边将执杀。
1204 年,铁木真灭乃蛮,太阳汗受伤致死。
1205 年,铁木真征西夏。
1206 年,铁木真即汗位,号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国。
1207 年,术赤征服林中百姓。
成吉思汗再征西夏。
1208 年,太阳汗之子屈出律逃往西辽。
1209 年,畏兀儿国归附。
成吉思汗三征西夏,夏主李安全纳女请和。
1211-1214 年,蒙古首度伐金,破河北、山东、山西 90 余州,围攻中都。
金献岐国公主及金帛、马匹请 和。
蒙古撤兵。
金迁都汴京。
1214 年,蒙古与南宋建立夹击金朝同盟。
1215 年,占领中都,破金城邑多处。
1217 年,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总理伐金事宜。
图马惕部叛乱,博儿忽阵亡。
1218 年,哲别攻西辽。
杀屈出律,西辽灭亡。
1219 年,成吉思汗亲征中亚大国花剌子模。
1221 年,花剌子模国亡。
巴剌率军追击札兰丁进入北印度。
1222 年,哲别、速不台征服阿哲儿拜占、谷儿只(格鲁吉亚),越太和岭(高加索),败阿兰、钦察联军。
1223 年,蒙古军攻入南俄,在迦勒加河败罗斯、钦察联军。
1225 年,成吉思汗回师土拉河。
1226 年,成吉思汗进兵西夏,围攻中兴府。
1227 年,成吉思汗病逝。
西夏亡。
成吉思汗幼子托雷监国。
1229 年,举行大会,推举成吉思汗子窝阔台为汗。
1230 年,窝阔台汗亲伐金,派绰儿马罕征讨西亚。
元代文学

元杂剧的三个组成部分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唱是杂剧的 科三部分组成。 主要部分。 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主要的动作、 主要部分。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主要的动作、表 情和舞台效果,叫作“科”。 情和舞台效果,叫作“
元杂剧的角色划分
元 代 文 学
旦:包括正旦、外旦、小旦、老旦、搽旦。正旦是主 包括正旦、外旦、小旦、老旦、搽旦。 要女演员。外旦、贴旦次要女演员。 要女演员。外旦、贴旦次要女演员。男演员演旦角称之
4.郑光祖及其作品 4.郑光祖及其作品 元 代 文 学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 西襄汾县) 生卒年不详。 西襄汾县)人,生卒年不详。他是元代 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 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 郑光祖在《倩女离魂》一剧中, 郑光祖在《倩女离魂》一剧中,成 功地塑造了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 功地塑造了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感情 真挚热烈的少女形象, 真挚热烈的少女形象,因而使这一剧堪 西厢记》相媲美。 与《西厢记》相媲美。
古 典
文 学
——元代部分 元代部分
一.元代历史概述
元 代 文 学
元(1271~1368)是蒙古统治者建立的统一王朝。1206年, ~ )是蒙古统治者建立的统一王朝。 年 蒙古贵族奉铁木真为大汗,尊号成吉思汗。 蒙古贵族奉铁木真为大汗,尊号成吉思汗。1229年蒙古贵族大聚 年蒙古贵族大聚 遵照成吉思汗遗命推举窝阔台为大汗。窝阔台即位后, 会,遵照成吉思汗遗命推举窝阔台为大汗。窝阔台即位后,决定 亲征金王朝。 亲征金王朝。 1279年,忽必烈灭南宋,定都大都。改国号“元”。 年 忽必烈灭南宋,定都大都。改国号“ 元代统治下把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元代统治下把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在科举取士时,按照等级授予官位。 在科举取士时,按照等级授予官位。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三代(袁行霈版本)

第六编元代文学一、元代文学概述(一)元朝及元朝文学的时间界限元代:从通史讲,指忽必烈灭南宋的1279年到元顺帝从大都北逃的1368年。
从断代史讲,包括1206年-1271年的蒙古时期,1279年-1368年的元朝时期和1371年-1570年的“后元”时期。
元朝文学:从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中国(1234年)到元顺帝逃离大都(1368年),约134年时间。
(二)元朝的社会发展情况1.经济上:农业和手工业不断发展,城市商业经济日益繁荣。
2.政治上:社会黑暗,吏治腐败,冤狱遍野,对被征服地区肆意掠夺,弄得民不聊生。
3.推行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人分四等、十类。
4.思想上:呈现出活跃松动的态势。
5.文化上,一是广泛吸纳各民族的的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文化的大融合;二是轻视学术文化,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低下。
(三)元代社会对文学发展的影响1.经济的发展,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催生了庞大而密集的市民群体,为元曲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受众和土壤等物质条件。
2.社会的黑暗,腐败的吏治,深重的民族压迫、阶级压迫和人民群众此起彼伏的反抗斗争,以及信仰的多元化,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3.知识分子社会地位下降,沦为书会才人,成为市民文学的编撰者、整理者和倡导者。
4.信仰的多样化,松动了封建礼教的磐石,使元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众多违背封建礼教的人物。
5.文化的大融合,使元代的文坛更加多姿多彩。
(四)元代文学发展概况1.抒情文学退居次要位置2.叙事文学兴盛,并成为元代文学的主流3.元曲是元代文学的辉煌代表(五)元曲1.曲的概念:曲是继词之后产生的一种新诗体,与词一样是可以按一定乐谱而唱的歌词。
曲被称为“词余”,词即所谓“诗余”。
2.元曲的兴起:与音乐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
3.元曲主要包括两部分:散曲与杂剧。
两者在音乐、文字性质属同源,但在文学性质上却是异体。
散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新诗体,多用于抒情,有韵,属于抒情性文学。
杂剧多叙事,属叙事性文学。
16元史百年

户籍:建立“甲长制”,令汉人南人十户为一甲,养
一个蒙古兵。
海 运 元 河 代 运 图
开 河
变 钞
哀哉流民! 如鬼非鬼,如人非人。 哀哉流民!
男子无褴袍,女子无完裙。
哀哉流民!死者已满路,生者与鬼邻。
哀哉流民!一女易斗粟,一儿钱数文。
----元代民谣
白 莲 教 和 红 巾 起 义
莫 道 石 人 一 只 眼 , 此 物 一 出 天 下 反 。
石 人 一 只 眼 , 挑 动 黄 河 天 下 反 。
元 末 农 民 起 义
元史百年
1206年--1271年--1368年 蒙古 元朝
民族压迫
官制:各重要官职由蒙古人充任,不足时用色目人。
极少任用三四等人;科举考试中分左右榜,一二等人在 右榜(上榜)。
法律:蒙古人可以打汉人,但汉人不得还手;汉人打
死蒙古人,判处死刑;蒙古人打死汉人,判充军。
生产生活:禁止汉人和南人使用铁禾叉等农具;
收缴铁器,规定几户人家共用一把菜刀;不准汉人南人 学习武艺;不准集会。
•
马可•波罗
到中国的路线
《马可•波罗游记》
元 大 朝 都 都 城
黄 道 婆
黄道婆,教我纱,教我布, 两只筒子两匹布。--民谣
错 纱 配 色 综 线 挈 花
人分四等
第一等 蒙古人 蒙古族
第二等 色目人 西域各部族 第三等 汉 各族人民 第四等 南 各族人民 人 人 原金国统治下的 原南宋统治下的
元史百年
1206年--1271年--1368年 蒙古 元朝
成 元 吉 太 思 祖 汗
孛 儿 只 斤 铁 木 真
·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三次西征: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问世年份年表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问世年份年表先秦时期:《诗经》 - 11世纪BC《春秋》 - 5世纪BC汉朝:《楚辞》 - 3世纪BC《汉书》 - 1世纪BC《史记》 - 1世纪BC魏晋南北朝:《红楼梦》 - 18世纪《水浒传》 - 14世纪《西游记》 - 16世纪《金瓶梅》 - 16世纪唐代:《唐诗三百首》 - 8世纪《长恨歌》 - 8世纪宋代:《宋词三百首》 - 12世纪《宋史》 - 14世纪元代:《元曲三百首》 - 13世纪《元史》 - 14世纪明代:《红楼梦》 - 17世纪《金瓶梅》 - 16世纪《水浒传》 - 14世纪《西游记》 - 16世纪清代:《红楼梦》 - 18世纪《红楼梦续集》 - 18世纪以上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问世年份的简要年表。
这些名著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文学成就,也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瑰宝。
同时,这些作品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被广大读者所喜爱。
古代文学名著的问世年份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每一部作品都承载着时代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
例如在先秦时期,《诗经》和《春秋》是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之一,这些诗歌和记载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儒家的道德观念等。
在汉朝,出现了大量的史书和文学作品。
《楚辞》以其华丽的辞藻和深邃的思想深受汉朝文人的喜爱。
《汉书》和《史记》则是对汉朝历史的详细记载,为后世的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学迎来了一个高峰。
《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作品问世,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哲理,深受读者的喜爱和传颂。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期,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人和作品。
《唐诗三百首》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诗集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传世佳作。
而《长恨歌》则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其抒发爱情之苦的深情词句而闻名。
宋代文学以词和诗为主,出现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宋代最著名的词作,其中既有爱情之苦苍凉的抒发,也有对时代变迁的隐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版)元代文学史年表
背景介绍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文学也是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元代的文学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戏曲等多个领域,风格各异,内容丰富。
本文档旨在整理元代文学史的重要事件和作品,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元代文学的发展和变革。
元代文学史年表
1206年 - 1227年(成吉思汗在位)
- 元昊创立西夏,成吉思汗开始统一蒙古部落
- 元代文学起源于蒙元边地的曲辞民歌和诗文
1228年 - 1259年(拖雷在位)
- 拖雷统一草原,蒙古帝国开始崛起
- 元代文学开始形成风格独特的后期边塞诗
1260年 - 1294年(元世祖忽必烈在位)
- ,建立元统,定都大都(今北京)
- 元代文学在政治、经济中繁荣发展,出现许多重要作品和流派,如杂剧、元曲等
1295年 - 1307年(成宗元贞在位)
- 文学艺术进一步繁荣,元人的杂剧和元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著名作品有《窦娥冤》、《西华山》等
1308年 - 1311年(武宗元统在位)
- 元代文学进入鼎盛期,元曲成为主流文学形式
- 元人的杂剧和元曲艺术达到了顶峰,著名作品有《长生殿》、《琵琶记》等
1312年 - 1320年(仁宗至治在位)
- 文学艺术继续繁荣发展,特别是元曲在艺术形式、创作风格
上不断创新
- 著名作品有《马丹阳》、《转寒夜》等
1321年 - 1368年(英宗至治在位)
- 文学艺术进入衰落期,元曲的创作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
- 元代文学的创作和观念受到明代文学的影响,逐渐衰落
总结
元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而复杂的时期,文学在这个时期
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
从元昊的西夏到成吉思汗的统一草原,再到
忽必烈的大都王朝,元代文学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
元代文学史年
表记录了元代文学的演变过程,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元代文学的发
展和变革。
> 注:以上年表仅为粗略整理,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和详细,读者可进一步参考相关资料了解元代文学史的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