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学案
八年级地理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学案

八年级地理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学案§4.1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1) 一、自学内容:二、自学目标: 1、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线。
3、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4、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三、自学重点: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四、自学过程: 1、阅读教材86和87页文字,结合4.1图,归纳:什么是交通运输?管道和地铁属不属于交通运输工具?2、阅读教材87页第三段文字和材料,思考:为什么说交通运输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官”?3、读4.2图完成87页活动第1题(标注在课本上)。
4、读4.3图完成88页活动第2题(标注在课本上)。
5、阅读89页文字标注交通运输线的类型及什么是交通运输网。
读4.4图回答问题:(1)我国的交通运输网从整体上看,哪些地方稀疏,哪些地方稠密?(2)从图上看,哪种交通运输方式最重要?6、阅读教材90页材料,结合4.5图说出我国高速公路的分布有什么特点?7、对照4.6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把它画出来,并用不同颜色标注我国的南北、东西向主要铁路干线。
根据此图完成91页活动1、2题。
8、你能看懂列车时刻表吗,试试看,如果现在是下午16:00有急事,想从北京出发到南京,他应该乘坐哪次列车最合适呢?五、建构知网:经济发展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包括、、、。
的“先行官” 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地位:经济发展的四通分布特点:交通运输网密度大,交通运输网密度小。
八线(北京―包头― )达三横线(连云港― ―乌鲁木齐)的线(上海― ― 交铁路干线株洲― ―昆明)通线(北京―上海)运京九线(北京― )输五纵线(哈尔滨― ―广州)线焦柳线(焦作― )线(宝鸡― ―昆明)六、学效测试:§4.1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1) 学效测试1、有发展经济的“先行官”之称的是() A、旅游业 B、工业 C、轮船 D、交通业2、凿通秦岭、大巴山,结束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历史的铁路线是() A、陇海线 B、成昆线 C、宝成线 D、川黔线3、目前,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 B、公路 C、航空 D、水运4、京广线与陇海线相交处是() A、北京 B、徐州 C、郑州 D、兰州5、乘火车沿京广线自北向南经过的铁路枢纽是() A、北京、天津、徐州 B、北京、武汉、衡阳 C、北京、郑州、南昌 D、北京、合肥、南昌6、京广线与陇海线相交处是() A、北京 B、徐州 C、郑州 D、兰州7、我国南北铁路干线除了京哈―京广线、京沪线、宝成―成昆线外,还有() A.陇海―兰新线 B.京九线、焦柳线 C.成渝线、川黔线 D.浙赣线、湘黔线8、既是我国最大的海港,又是我国最大的河港是() A.天津港 B.上海港 C.大连港 D.黄埔港9、读“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回答问题(1)填出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铁路干线的名称。
第四章 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导学案

第四章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2、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线;【课前复习】1、下列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水电B、石油C、天然气D、水能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北方耕地为旱地,南方耕地为水田B、我国北方的土地资源多于南方C、我国北方的水资源少与南方D、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的匹配十分合理3、不提倡“送贺卡”“使用一次性筷子”“使用一次性纸杯”的主要目的是-------------()A、节约资金B、防止攀比C、保护森林D、增加劳动力4、南水北调工程中,东线方案的有利条件是----------------------------------------()A、输水路线短B、可自流引水C、有京杭运河及天然湖泊可以利用D、利用落差发电5、下列措施有利于土地资源保护的是-----------------------------------------------()A、围湖造田B、毁林开荒C、毁草造田D、限制城市、工业用地和生活用地【导读指南】看书第86---87页完成下列各题:1、交通运输可以把人和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自行车、_ 、_ _ 、_ _ 、_ __等是运送人和物的工具;2、现代交通运输指的是使用火车、_ _、__ _ 、__ __ 等工具的运输;3、交通运输不仅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把它比喻为经济发展的“_ _”;4、历史上我国的四大“米市”是:__ _、_ _ 、_ _、_ _;看书89页“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完成下列各题:1、铁路线、__ _ 、_ __以及_ __就像人体中的血管一样,遍布祖国母亲的肌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_ _”,他们相互交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2、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如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带,__ _ 、__ _、__ __交通运输网发达;而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__ _____;3、上海等大城市都有国际机场,与国内、__ __许多城市有密切的联系,形成了海、_ _ 、_ __立体化的交通;4、纵贯我国南北的铁路运输大动脉--------京广线、_ __和__ __,与长江黄金水道交织,便于水陆联运;5、各种路上交通线,经由上海等__ __与海洋运输相连,便于海陆联系;看书第91页完成下列各题:1、在各种交通运输中,__ _ 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分布全国各地,通向城市、_ _ 和__ _,并与海港、_ _、__ _运输相衔接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2、完成91页“活动”题【问题训练】1、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中,输气所用的运输方式是---------------------------()A、铁路B、管道C、公路D、航空2、把交通运输称作经济发展“先行官”的原因是---------------------------()A、农业的基础B、工业的基础C、教育的保障D、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歌曲《天路》中唱到“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为雪域高原送来了安康”,“天路”是指--------------------------------------------------------------()A、兰新铁路B、陇海铁路C、青藏铁路D、京广铁路4、下列运输方式中,有“从门口到门口”的优势的是---------------------------------()A、管道B、水路C、铁路D、公路5、连接北京和香港九龙的铁路干线是-------------------------------------------------()A、京沪线B、京哈线C、京九线D、京包线6、下列交通运输方式中,速度最快的是---------------------------------------------------()A、铁路运输B、航空运输C、公路运输D、海洋运输7、青海玉树大地震时,全国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急救药品从广州运往灾区的最快运输方式为------------------------------------------------------------------------()A、铁路B、公路C、航空D、水运8、读“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回答:(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铁路线名称:A、线B、线C、线D、线E、线F、线(2)写出从南京乘火车到乌鲁木齐旅游经过的铁路线名称:线、线和线。
八上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

八年级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历程,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搜集和整理资料,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关注度。
教学重点:1. 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历程。
2.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
教学难点:1.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 学生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关注度。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图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分布情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历程吗?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历程。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信息,教师总结。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
2.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出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评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历程,使学生掌握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
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课堂讲解环节,部分学生对于交通运输方式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六、探究活动(10分钟)1. 教师出示探究任务:调查家乡的交通运输状况,了解家乡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变化。
2.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调查方案。
3. 学生进行实地调查,搜集数据。
4. 学生整理调查数据,制作报告。
七、成果分享(5分钟)1. 各小组代表分享调查报告。
地理初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

地理初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地理初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1一、设计思想通过实例和新闻材料及亲身体会等,让学生熟悉到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学问与力量:了解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在经济进展中的作用,培育学生运用所学学问分析实际问题的力量。
2.过程与方法:能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学生刻苦学习、把握科技、立志报国的思想以及环保观念。
三、教学重点: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四、教学难点:学会举例说明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五、教学方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六、课前预备:学生:搜集能说明交通运输重要性的信息和资料。
教师: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
七、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交通运输与我们生活的关系非常亲密,那么,什么是交通运输呢?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展现投影】这组投影片说明白什么?1.贵州有西南煤海之称,煤炭探明储量有几百亿吨,居南方各省区之首,然而,丰富的煤炭资源受交通限制,有些煤炭运不出去;贵州林木总蓄积量有1亿多立方米,由于交通不畅,有的地区采伐的木材,腐烂和运出的一样多。
因此,贵州民间流传这样的说法:“要致富,先修路。
”2.新中国成立以前,从成都到拉萨,翻山越岭,要走好几个月。
现在坐汽车只需几天,乘飞机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了。
(培育学生的分析力量、归纳力量,同时形成感性熟悉──交通运输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特别重要。
)【学生答复】说明交通运输业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这两个事例分别从货运、客运两个方面说明白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市场经济进展,进展旅游事业,加强各地区、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等,都要优先进展运输业。
所以说,交通运输是经济进展的“先行官”。
【出示板书】一、经济进展的“先行官”【教师承转】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交通运输,我们每个同学也都感受到它的作用,下面请同学们在班内谈一谈对它的体会。
【学生活动】先在小组内沟通,然后在班内分别沟通;教师留意总结交通运输的定义及现代主要交通方式。
八年级地理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教学设计

1.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认识到交通运输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增强对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热爱和自豪感,激发为国家和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交通运输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关注绿色交通。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尊重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描述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基本构成和空间布局,了解各种交通工具及设施的特点和功能。
2.分析交通运输布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掌握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原则。
3.识记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铁路干线和公路网络,了解其在全国交通运输网中的作用。
2.掌握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原则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3.学会使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交通运输数据,提高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激发学习兴趣。
2.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交通运输网的构成、布局和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详细讲解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原则,如经济、地形、人口等因素,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合理性。
4.结合地图、图表等工具,介绍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铁路干线和公路网络,让学生掌握全国交通运输网的分布情况。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运用情境导入法,通过展示一张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交通现象的好奇心。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交通运输网的构成吗?它是如何布局的?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这一章节,探索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八年级】八年级地理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导学案

【八年级】八年级地理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导学案m§4.1逐步完善的交通网络(2)一、自学内容:“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和“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二、自学目标:1、记住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交通枢纽应该具备的特点。
2.记住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3、学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三、自学重点:1、不同运输方式的优越性2.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四、自学过程:知识点1:“改造灵活的交通枢纽”和“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1、在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运输_______________,为旅客、货物办理_______________等业务。
有不同类型的交通枢纽,其中一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通运输枢纽。
2.根据图4.6和4.4完成活动问题1和2(标记在教科书上)。
3、我国六个重要的铁路枢纽是、、、、、。
知识点二: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4.选择货运或客运方式时应考虑哪些因素?5、读4.10图,对比现代各种运输方式,填出下表。
运输方式的特点运速运量运费运输航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6.在现代运输中,运价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便宜的是_________________。
7、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除了考虑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外,还要考虑人的出行______________、货物本身的______________,以及运输______________等待8、运用所学内容完成97页活动1题9.利用所学知识完成第97页的活动2五、建构知网:转换灵活的分类:hub和hub交通运输枢纽主要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成都长距离、大容量和体积:道路选择合适的短距,,鲜货:公路运输方式为长距离、大型和笨重:长距,量小,贵重:六、学习效果测试:§4.1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2)学效测试1.从南京到西安最合适的交通方式是()a、汽车b、火车c、轮船d、飞机2.在各种运输方式中,运输量小,运费高,天气对()a、铁路运输b、航空运输c、公路运输,内河运输3、从澳大利亚运输50万吨铁矿石到中国上海,应选用()a、航空运输B,海运c、管道运输d、铁路运输4.来自上海的小明利用暑假去大连旅游。
八上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

八年级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第一章:交通运输网的定义与重要性1.1 交通运输网的定义1.2 交通运输网的重要性1.3 交通运输网的分类第二章:古代交通运输方式2.1 古代的交通工具2.2 古代的运输方式2.3 古代交通运输网的特点第三章:近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3.1 蒸汽机的发明与运用3.2 铁路交通的发展3.3 汽车和航空交通的兴起第四章: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化4.1 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4.2 铁路交通的提速与现代化4.3 航空交通的国际化第五章: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现状与挑战5.1 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现状5.2 我国交通运输网面临的挑战5.3 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战略第六章:交通运输网的技术创新6.1 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6.2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6.3 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推广第七章:交通运输网与环境的关系7.1 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7.2 绿色交通的发展7.3 交通运输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策略第八章:交通运输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8.1 交通运输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8.2 交通运输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8.3 交通运输网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第九章:交通运输网的国际合作与发展9.1 交通运输网国际合作的必要性9.2 国际交通运输网络的现状与挑战9.3 我国在国际交通运输网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第十章:面向未来的交通运输网10.1 未来交通运输网的发展趋势10.2 未来交通运输技术的创新方向10.3 学生分组讨论与设计未来交通运输网的方案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交通运输网的定义与重要性补充和说明:本章节需要学生理解交通运输网的基本概念,并认识到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交通运输网的价值。
二、古代交通运输方式补充和说明:本章节需要学生了解古代交通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可以通过图片、文献等资料,让学生感受古代交通运输的魅力。
三、近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补充和说明:本章节需要学生了解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过程,特别是蒸汽机和铁路交通的重要意义。
初中地理初二地理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教学设计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交通运输主题进行讨论,如:家乡的交通状况、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2.各小组根据讨论主题,收集资料、整理观点,进行组内交流。
3.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全班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进行补充和提问。
4.教师对各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认识。
此外,初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方面能力的差异,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交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课堂讲解:详细讲解交通运输网的相关知识,结合地图、统计图表等资料,分析交通运输线路、枢纽的空间布局及规划原则。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培养其可持续发展观念。
3.教学评价:
3.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树立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关爱生命,尊重他人,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标
1、了解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了解铁路线命名的方法,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学习重点
l、交通运输的重要性2、.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3、.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
学习难点
1、学会举例说明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2、“五纵三横”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
(1)山东济南某公司王经理,必须在两天内赶到北京签订一份合同。
(2).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她们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游方案。
(3).500吨钢材从上海运往济南。
(4).一吨活鱼从郊区运往城市。
2写出下列交通枢纽对应的铁路线名称:
①①①①
②②②②
③③
3某地货物四种运输方式的运费与运距相关曲线图,回答。
*3、交通枢纽的类型:和
*4、说出下列交通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成都等枢纽城市各位于哪些铁路的交汇处。
(1)北京:
(2)郑州:
(3)徐州:
(4)株洲:
(5)兰州:
(6)成都:
5、说出北京作为交通枢纽的特点?
*北京是交通枢纽
四、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6、完成P97活动题1、2题
(归纳)(1)客运选择考虑因素:
3、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
、
4、四大米市是指、、、它们的发展主要与哪种交通运输方式有关
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
5、我国交通运输网分布特点,
。
6、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建于年,从——。
7、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8、铁路线的命名
(1)京沪线(2)湘黔线
(3)兰新线(4)北疆线、南疆线
9、我国铁路线——“三横五纵”
线路方向
铁路线名称
起点
终点
南北方向
(五纵)
东西方向
(三横)
10、学会看“列车时刻表”
(1)由北京为起点开出的列车编为次,驶向北京的列车编为
次。
(2)其他铁路线始发站的列车,远离北京方向的编为次,驶近北京方向的编为次。
(3)表中的箭头表示什么?
11、练习选择:
①从北京到南京去,可以选择的车次是,南京与北京距离是千米
(l)当运距小于80千米,运费最低的运输方式是。
(2)当运距大于80千米,并小于550千米时,运费最低的运输方式是。
(3)当运距大于550千米时,运费最低的运输方式是。
(4)最昂贵的运输方式是,它适合运输的货物的特点。
(5)如果将5万吨的大米由武汉运往上海,应选择的运输方式是,
理由是。
②王先生从南京回北京开会,会议时间是第二天10点,那么,他选择乘坐的车次是
③从北京出发乘坐1461次,到达济南需要的时间是
12、练习画“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
4.1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2)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学会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学习重点
1、我国主要交通枢纽。2、学会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学习过程
自学指导
自主学习
P87三段,回答1题
P86图4..1,回答2、3题
P87图4.2,回答4题
P89一段,回答5题
P90阅读材料,回答6题
P91一段,回答7题
P91图4.6,回答8、9题。
P93阅读材料,回答10、11题
强化训练
一、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1、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指
2、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阶段--
学习难点
如何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学习过程
自学指导
自主学习
P89图4.4,回答1、2、3题。
P91图4.6,回答4题
P94图4.7,回答5题
P96图4.10讨论比较,完成7题
三、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
不同的交通运输线交织的地方就形成不同的交通枢纽。
1、找到一些交通枢纽
2、分析武汉、青岛的地理位置,说明这两个交通枢纽各有何特点
(2)货运选择考虑因素:
①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采用
②容易死亡、受损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
③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多采用
7、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运输方式
运量
运费
运速
铁路
公路
水路
航空
知识总结
记忆*题目、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强化训练
《学地理》练习册
课堂检测
1.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