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

初中地理《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
初中地理《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

初中地理《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教案

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相关课件]

教学要求

1.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线,了解铁路线命名的方法,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3.了解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并能够分析交通枢纽应该具备的特点;能够设计合理、经济的旅游线路计划。

4.了解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结构分析

本节内容共有四个标题,思路也非常明确。教材首先强调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其次介绍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路线;接着了解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以及重要的交通枢纽;最后结合实际生活,介绍如何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在第一个标题中,教材首先从日常生活着手,并结合北京的四环路和扶贫路两个例子,使学生对交通运输在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有所认识。在此基础上,安排了关于四大米市的形成和五岭县的经济变化两个实例,通过分析上述现象与交通之间的关系,加深对交通运输重要作用的印象,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第二个标题下,学生首先可以通过地图了解我国的主要铁路和高速公路。同时教材又将重点放在了铁路上,不仅安排活动使学生了解三横五纵,还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出铁路线命名的规律,并且结合实际生活,简单介绍了列车车次和时刻表。

在学生了解主要交通运输线的基础上安排第三个标题,这样非常合理自然,恰恰说明了交通枢纽是如何产生的,同时也可了解其功能所在。学生了解了关于运输的基本常识后,教材又通过对各种交通运输形式的价格、速度以及运输量等基本属性的对比,使学生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同时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结合实际需要合理安排交通运输方式的能力。

内容点析

1.关于图4.1。这幅图概括了交通运输工具发展的几个阶段,但最后一个阶段的内容容易使学生误会,即现代的交通工具就包括这四种类型。教师在这里可结合交通运输的定义让学生思考,最终明确:地铁、管道也都属于交通运输工具。

2.教材第87页安排了两段新闻报道,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无论是对发达的城市来说,还是对落后偏僻的农村而言,交通运输都是关系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材料一提到以中关村为核心的一

区五园,它们分别是海淀中关村科学城、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丰台高科技园区、昌平科技园区、酒仙桥电子城和上地信息产业基地。3.关于第87页活动1。无锡、九江、芜湖、长沙四个城市能够成为历史上的四大米市,从地理的角度来看,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雨热同期的气候使得这里的农作物以稻米为主;第二,这里位于长江干流和许多支流以及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水运条件非常优越;第三,长江中下游自古就是人口聚集的地区,有很大的市场。

4.关于第88页活动2。这道题与实际紧密联系,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地理头脑。从A图上看,五岭县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地形上属于山地,有一条河流穿过,东北部有温泉,南部有煤矿。B图与A图相比,新建了铁路线和公路线,乡村土路也比过去密集了,并且有些乡村土路改建成了公路。尤其应该注意的是,温泉和煤矿附近盖起了建筑,铁路通到了煤矿,图中最东侧的南北向土路延伸到了山脚下。这些都是五岭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5.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格局。总体上来说,分布的特点是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原因可结合前面所学,从人口的分布、资源的分布以及地形来分析。人口东部多西部少;矿产资源的北煤南磷,农产品的南稻北麦都向交通运输提出了要求;地形上,东部大部分地区为平原,西部地势较高,地形复杂。正是因为上述的原因才形成了如此的格局。同时,正是因为这种格局,使得我国的东西部经济产生巨大的差异。为了减小这种差异,同时也为了解决东部的能源和资源问题,国家开

始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这将改变西部的交通运输面貌。

6.铁路线的命名。有的铁路线以起止点城市来命名,例如京广线的起点是北京,终点是广州,京沪线的起点是北京,终点是上海;有的以起止点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来命名,例如湘黔线的起点是湖南省的株洲市,终点是贵州省的贵阳市;还有的是以起点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一个终点城市命名,例如兰新线的起点是兰州,终点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陇海线的起点是甘肃省的兰州市,终点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原名为海州);还有一种是以铁路线所在的位置来命名的,例如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的北疆线和库尔勒至喀什的南疆线。铁路的命名还有一个基本的规律:从北京出发的把京放在前面,南北向的铁路先说北面的城市或省区,东西向的铁路先说东面的省区。但陇海线是个特例。

7.我国铁路的三横五纵。南北向的铁路线主要包括:京哈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同蒲线──太焦线──焦柳线,包兰线──宝中线──宝成线──成昆线;东西向的铁路线主要包括:大秦线──京包线──包兰线,陇海线──兰新线──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桂昆线。需要强调的是,从滨绥线──滨洲线的长度看起来,似乎也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铁路线,但由于它只是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所以不能算是一条国家级的干线。

8.关于图4.7。这组图以北京为例,不仅让学生了解到交通运输枢纽的人员流动和货物流动,同时还涉及到了由北京向外辐射的国道、高

速公路和机场。结合下面的文字式课文,学生会意识到,北京是一个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此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国道的命名。从北京出发的国道以1开头,南北方向的国道以2开头,东西方向的国道以3开头。

9.武汉和青岛作为交通枢纽的区别。同样是交通枢纽,但两者有很大的不同: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又位于我国的中南部,所以必然是人流、货流的聚集地,再加上长江从这里经过,因此成为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枢纽;而青岛则是由于它是沿海城市,不仅可以发展海上运输,而且有着优美的风光,所以尽管它在我国大陆的东部沿海地带,但仍然成为铁路、航空和水运的交通枢纽。

10.关于苗苗旅行社的旅游线路计划。从住宿的安排上来说,这个计划非常经济,因为有两晚都是在火车上度过的。从交通方式的选择上来讲也比较合理,他们注重了采用各种不同的交通运输的方式,同时,乘船到南京恰好可以观赏一下沿江的景色。但从路线上来说,先经过南京到上海,第二天又乘船返回南京,这样出现了路线重复的现象。所以建议将旅游线路改为:

第一天北京15∶18乘1461次火车赴南京,宿火车上。

第二天7∶48到达南京,游中山陵、明孝陵、玄武湖、莫愁湖。宿南京。

第三天乘船赴上海。游外滩、南浦大桥、东方明珠塔、浦江隧道,夜游南京路。宿上海。

第四天乘旅游汽车赴杭州。游西湖、灵隐寺。宿杭州。

第五天自由活动。21∶40乘T32次火车返京。宿火车上。

第六天12∶47抵京。结束全部行程。

11.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教材用两幅图说明了选择客运方式需要考虑时间上的要求、距离的远近和价格等因素,而选择货运方式则需要考虑运送的距离、运费、时间的要求、数量的多少以及货物本身的特性。而要真正选择合理,还需要了解每一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归纳起来如下表:

运输方式优点缺点

铁路运输量大,运费较低,速度较快投资多,建设周期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速度较快,比较灵活运输量小,运费较高

水路运量大,运费低,投资少速度较慢,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

航空速度快,机动灵活运输量小,运费高,受天气影响较大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安排2~3课时。

【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1.这个标题并不是难点,所以一上课就可以进行开放式活动,让学生根据实际生活来谈对交通运输作用的体会。紧接着让学生读第87页

的两段新闻,加深学生对交通运输的重要意义的理解。

2.对图4.1的分析:交通运输工具的不断发展,证明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由原来只利用自然的原始运输工具改为了利用人工制造的先进工具。同时也可以就此提问学生:三个阶段的交通工具相比,哪个对环境的影响最大?这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观念。

3.对四大米市的分析。学生一般都会很快发现四个城市都在长江流域,如果没有注意到京杭大运河,应该给学生提示。对其他的原因,如果学生分析不出来,可以问两个问题:既然是米市,米从哪里来?米又卖给谁?从而引出对当地气候和市场的分析。

4.对五岭县变化的分析。在分析了五岭县的自然条件之后,就可以问学生:当地适合发展什么经济项目?(山区的多种经营、温泉旅游、煤矿生产等)接着看第二幅图,从基本建设上来看,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在温泉和煤矿的附近新建了建筑?说明这里已经发展了哪些项目?新增的铁路、公路是否发挥了作用?至于书上提到的第4个小题,可以让学生自由回答,大家讨论,不一定要有统一的答案。

【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

1.本标题的引入。教师可以问问学生去过我国的哪些城市或地区,乘坐了什么交通工具,沿途经过了哪些城市,知不知道走的是哪些铁路线(或公路线)。由此引出对我国交通运输线的介绍。如果班里有去过西藏的学生,再请他们介绍一下,他们是怎样到目的地的,为什么

没有坐火车去。这样引起学生对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好奇,再安排学生观察图4.4。

2.在安排学生读图4.4时,分以下几个步骤提问:(1)看总体分布,在空间分布上哪里密集,哪里稀疏;(2)我国西部的交通运输线稀疏的原因是什么;(3)从这幅图上看,哪种交通运输方式最重要;(4)成为水运枢纽的城市有怎样的共同特征,成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城市有什么一致的特点;(5)找一下我国还有哪些城市没有铁路线,由此引出对青藏铁路的介绍。

3.关于我国的高速公路。这一段文字教材虽然是阅读材料,但不可忽视。教师可将图

4.5和图4.4结合起来看,这样更能说明我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并可让坐车走过高速公路的学生介绍一下,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有什么不同。

4.第92页的活动2安排学生用不同颜色标注我国的南北、东西向主要铁路干线,并填表。教师注意让学生在填表格的同时找到每条铁路线的起止点,以加深印象。

5.关于火车的车次以及列车时刻表的使用,教师可提前让学生准备,上课时带来一本列车时刻表,然后让学生观察:(1)从北京出发的列车有什么特点?驶向北京的列车呢?(2)书上的列车时刻表中,小箭头表示的是什么意思?(3)设计一个小情景,让学生利用列车时刻表来解决问题。例如:如果现在是下午16∶30,但小明有急事,想从北京出发到南京,这时除了坐飞机,还能怎么办?(先乘T21次火

车到济南,再转乘1461次。)

【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

1.活动1:准备8条绳,代表中国的主要铁路干线,上面分别标出名称(或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先请学生读图4.6,看这条铁路经过了哪些城市,并且选出几位同学做这几个城市,抓住绳子。接着再请学生读图,找出第二条铁路,仍旧按照上一步去做,遇到已经出现过的城市时,就将绳子交给那位同学。最终将三横五纵呈现在全班同学面前。并且请学生计算一下,哪些扮演城市的同学手里有多条绳子,分别有哪些铁路线经过了这里。安排这个活动有两个目的:第一,复习前面的铁路干线;第二,让学生理解交通枢纽的含义,并且了解我国的哪些城市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分别有哪些城市经过这里。

2.活动2:安排学生分组,几组为旅行社,另外几组为游客。教师为旅行社提供列车时刻表、航班时刻表、各旅游城市的旅游交通地图(学生自己收集也可)。游客来提出要求(包括去哪几个城市,计划的花费,以及准备去多长时间),由旅行社为其安排行程计划。如果时间允许,还可再为学生提供各种标准的住宿价格,以增加活动的难度。一组旅行社对应一组游客,然后再交换。最后将每个旅行社的方案在全班公布,评出最佳旅行社。

3.活动3:安排学生在节假日,尤其是春节期间注意看新闻,看看有哪些关于交通的报道,如果发生了乘客滞留的现象,分别在哪些城市。请学生试着分析一下原因。

【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1.教材的图4.8和4.9将选择客运及货运方式的考虑因素一一列了出来,但这个结论最好先不让学生了解。先让学生根据图4.10对四种交通运输方式进行比较,然后安排学生根据教材所给数据设计几个情境,请学生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1)某学校100名学生去郊区旅游;(2)某旅行社有两个去广州的团,一个是四日游,双飞,另一个是六日游,双卧,如果你是一个公司职员,想用五一假期旅游,但又不能太累,你会选择哪一种?如果你是一个退休在家的人员呢?在学生回答完这些问题之后,还要问选择的原因,以归纳学生考虑的因素,最后总结。

2.第97页的活动最好也放在前面,这样使学生有一个思考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另外,学生对这些实例也会比较感兴趣,否则先给出结论再去验证,学生会感到兴趣不高。

中图初中地理七下《4.4.0第四节 交通运输》word教案 (2)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四章第四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中图版 一、教材分析: 1、知识内容特点;本节的主要内容包括:(1)、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2)、铁路运输的特点与分布特征;(3)、世界主要铁路线;(4)、我国主要铁路线与铁路枢纽;(5)、公路运输的特点与我国公路建设的前景;(6)、海洋运输的特点;(7)、世界重要远洋航线;(8)、内河航运;(9)、航空运输。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并列独立。知识点多,比较繁杂,尤其是文字材料比较多,知识内在的联系性不强。 2、教材结构特点:包括正文、选学课文两大部分,阅读材料多,提升学习能力的活动与案例提供较少,但为教师选择合适的材料来组织课堂教学提供了比较详实的资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材料与现象发现背后的道理与规律。 3、图像系统特点:图片较少,需要教师增加较多图片或者统计资料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二、教学设计思想与方法: 本节教学内容的主导设计思想是:探究学生最感兴趣的交通运输事物背后的地理规律与原理。由于本节教材内容繁多,并为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提供了选择性,所以将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方向以及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交通运输方式作为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 运用案例探究—问题引领的教学方法,选择典型案例作为探究的对象,即,上海作为铁路公路河海航空综合交通枢纽,其形成和发展所受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以及对于区域联系和区域发展的作用是什么?通过探究上海这个与学生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交通枢纽城市,从而发现影响交通运输网中的点与线的发展与形成的因素,以及交通运输对上海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获得有用的地理。设计阶梯性和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提高探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总结——交通运输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交通运输 【时事热点】2009年11月22日,铁道部公布《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最新调整方案:计划铁路建设投资总规模12年内将突破5万亿元,新增4万多公里营业里程。规划新增部分线路:向塘—莆田(福州)、合肥—福州、乐山—贵阳—广州、昆明—南宁—广州、西安—汉中—绵阳、乌鲁木齐—哈密—兰州、喀什—和田、嘉峪关—策克、安康—张家界、上海—南通、广州—茂名—湛江、青岛—连云港—盐城以及中俄、中蒙等对外铁路通道。 【考点分析】 1.中国的铁路网(主要铁路线、铁路枢纽) 2.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对比及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3.新增铁路线的起止地区以及对沿线地区的影响。 【精选试题】 1.右图中,按①②③④顺序,铁路枢纽依次是:() A.包头.重庆.长春.株洲 B.济南.攀枝花.沈阳.昆明 C.兰州.武汉.哈尔滨.贵阳 D.郑州.南京.满洲里.怀化 2.分别从右图中的铁路枢纽出发,乘火车沿最近线路去北京,所经铁路线正确的是:() A.①~北京:京沪线 B.②~北京:京九线 C.③~北京:京哈线 D.④~北京:宝成线 比较我国主要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的关系,回答3~4题。 3.图中数字所代表的运输方式为() A.①水运、②铁路、③空运、④公路 B.①公路、②铁路、③空运、④水运 C.①铁路、②水运、③空运、④公路 D.①公路、②水运、③空运、④铁路 4.我国南北方向的运输一直非常紧张,能改善这种局面的有效途径是() A.多开辟南北向航线 B.铺设南北向的铁 路客运专线 C.开挖运河或拓宽京杭大运河 D.铺设南北向管道运输线 5.请你为广州的青青同学外出旅游出谋划策。 (1)如果想去香港旅游,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是乘。 (2)如果想去上海旅游,最节省的交通工具是乘, 但是必须有充足的时间。 (3)在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情况下,想节省时间,如果去乌鲁木齐,应选择的交通方式是。(4)如果选择乘火车去乌鲁木齐走便捷的路线,则沿途经过的铁路线是线、线、线。【考点一】 材料:2006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2.6亿人,同比增加1亿人;旅客周转量完成6622亿人公里,同比增加560亿人公里;铁路货物发送量28.7亿吨,同比增加1.9亿吨;铁路货物周转量完成21707亿吨公里,同比增加1171亿吨公里。(铁路旅客周转量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铁路局或全国铁路在客运方面完成的旅客人公里数) 1.关于2006年全国铁路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06年货物发送量大于旅客发送量B.在四类同比增长中,增长率最高的是旅客周转量C.在四类同比增加中增长率最高的是货物周转量D.旅客周转量小于货物周转量 2.影响旅客发送量增加的外部因素主要有:() A.国家宏观经济形势良好 B.铁路电气化改造,列车提速C.新建了一些铁路,增加了里程D.列车服务质量提高3.影响一个国家铁路旅客周转量的因素主要有()①铁路的长度②经济发达的程度 ③人口数量④票价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我国①京沪线②京哈线③青藏线④南昆线⑤大秦线铁路线中,旅客运输压力大的是() A.①② B.①④⑤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

交通运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引言: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接触、看见、或听见过哪些种类的交通运输工具?他们分别属于什么交通运输方式? 生:道路建设影响经济的发展。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交通建设影响到经济发展,现在在我国有一句话非常流行,那就是“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真的有这么重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国的交通运输情况。 板书:交通运输 二、教学过程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出示五岭县案例,A、B两幅图有什么变化?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五岭县的居民点增多了,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哪里? 生:道路两旁。 师:由此可见交通运输不但影响到经济发展,还影响城镇的分布。在历史上交通便利的地方容易形成贸易中心或大城市,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米市,出示“四大米市”:无锡、长沙、芜湖、九江,它们当时为什么能够成为著名的米市? 生:思考,回答 师:点拨引导,这里地形平坦,降水丰富,适宜稻米生产;人口集中,市场广阔;它们都位于长江干支流,并且与京杭运河交汇,水运便利。 师: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交通运输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交通运输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板书: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师:从上面的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出,交通发展了,经济就会发展,反过来说,经济的发展也会带动交通发展,千百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下面我们根据这幅图来看一下交通运输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出示图片。 生:学生说出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人力到畜力到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师:现代交通运输工具不止图中这些,大家还知道哪些现代交通工具? 板书:工具 师:图片展示地铁、管道。大家知道什么是管道运输吗? 生:学生介绍。 师:管道运输主要运送液体、气体等。 师:管道运输要通过管道线,其实,无论是火车还是汽车,都要沿着一定的路线走,大家知道哪些交通运输线? 板书:线 生:公路线、铁路线、航空线、航线等。 师:出示公路线、铁路线、航空线、航线,这些交通运输线纵横交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出示我国交通运输网。 师:出示我国交通运输网。请据图分析我国交通运输网分布有什么特点? 生: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师: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分布很不平衡。我国的交通运输网为什么呈现这种分布特点? 生:我国东部地形平坦,人口稠密,资源丰富;西部地形崎岖,人口稀少,资源缺乏。 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选择出示我国地形、人口分布、矿产资源分布图以及来分析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师: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最灵活,因此它把各种运输方式连接起来,起到了纽带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高速公路迅速发展,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高速公路的发展情况。 生:学生看课本90页阅读材料和分布图。 师:出示高速公路图片。同学们有没有走过高速公路,它与普通公路有什么不同? 生:介绍 师:总的来说建设标准高,运输效率高。 师: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区域辽阔,资源分布不均,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大,而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的特点,因此在所有的交通运输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认识了铁路干线的分布特点,就能认识全国交通运输网。下面我们就来认识我国铁路干线分布情况。 板书:铁路 师:在我国的铁路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我国的铁路大体上可以分为南北向和东西向两大组,南北向的主要有五条干线,东西向的主要有三条干线。一般说“五纵三横”,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几条铁路干线,老师指图一一讲述。这五纵是京沪线,京九线,京哈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线──成昆线;三横是:京包线──包兰线,陇海线──兰新线、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下面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先找南北向五条铁路干线,并用彩笔描出。找的时候注意铁路线的起止点。 板书:五纵三横 师:巡视指导。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交通运输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交通运输业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并通过列表比较,明确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结合生活实例和真实情境,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3.通过阅读材料,了解我国和家乡的交通运输状况,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社会的情感,能养成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学会立足现状,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难点】 学会立足现状,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教法】 创设情景法、比较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观赏祖国的名山大川,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实在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

情。那么你们外出旅游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谈一谈:你都到什么地方旅游过?怎么去的?直达还是中途有停转?引出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导入本节新课。 一、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一)学生自主学习: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1.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对各种运输方式的速度、价格等的直观认识。 现代运输方式运费运速运量灵活性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内河运输 海洋运输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交流研讨,教师点拨归纳。 承转:根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你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吗? 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二)学生自主训练:

1、请根据下列情境,为这几位旅客出谋划策(客运)。 1.乌鲁木齐某学校的王校长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 2.上海有一位患者需要移植骨髓。台北一位志愿者捐献了自己的骨髓。骨髓必须在24小时内从台北送到上海。 3.周强和同学约好,国庆长假期间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三)课堂练兵:在下表中选择合适的运输方(打√号) 货物类别数量起点到终点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两箱急救药品北京-拉萨 密云水库-北京 一吨活鱼 城区 五十吨钢材上海-济南 一万吨海盐天津-上海 十万吨大米武汉-上海 (四)学习有用的生活地理: 1.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发生地震,最高震级7.0级。震后,一批急救药品由北京运到雅安灾区,你认为此时宜选用何种运输方式最佳,为什么?

初中地理交通运输教案

初中地理交通运输教案 【篇一:地理中图版2012新版七年级下册《交通运输》 教案2】 《交通》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种类,理解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 2.记住主要的铁路干线;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二、过程与方法 1.图像直观教学法、讲授法. 2.几种交通运输工具时速比较.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运输事业的发展现状、认识到运输业的建设在经济发展 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2.通过了解运输事业的发展现状、认识到运输业的建设在经济发展 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1.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 2.现代运输方式的各自特点. 教学难点 1.根据客货运输上不同要求,对现代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2.我国 主要的铁路干. 教学方法 图像直观教学法、讲授法,几种交通运输工具时速比较. 课前准备 投影仪、录像资料、电脑、图片文字资料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以及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今天,我们学习另一个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交通运输业。 (提问)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什么是交通运输业吗?(学生根据感性 知识回答)(展示课件并总结)交通运输业主要是运送旅客和货物,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提问)它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关系呢?二、新课学习 1.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

(展示课件并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山西运煤;成都到拉萨的 交通。(提问)思考一下,这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都有哪些地 方需要交通运输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发 展旅游事业,加强各地区、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都要 首先创造便利的运输业等交通条件。而且,交通运输业越发达,经 济发展越快。) (展示课件并总结)人们形象地称交通运输业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官”。 2.运输方式 (讲述)交通事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发展,反过来,经济发展会不 会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呢? (展示课件)从古至今各种运输方式 (活动)请同学们看“运输方式”图,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古代运 输方式怎样?2.现代运输方式有哪些? 3.现代运输方式与古代运输相比有哪些变化?这说明了什么?(学 生思考、回答) (展示课件并总结)这说明了便利的交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交 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反过来经济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交 通运输业的发展及运输方式的改变,使交通运输工具越来越先进。(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了解说一说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学生思考、回答。 (展示课件)各种现代的交通工具 (讲述)同学们说了很多现代的交通运输工具,都很先进。但是, 由于这些运输工具和 运输线路不同,使它们各自又有不同的特点。 (展示课件并提问)几种运输方式的图。比较一下,几种运输方式中:(1)哪一种运速最快,哪一种最慢?(2)哪一种运量最大,哪一种 最小?(3)哪一种运价最低,哪一种最高? (展示课件)空白表格,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填表。 (活动)学生分析、比较、填表,每组点一名同学说出自己的比较 结果。三、结论总结 交通设施遭到破坏,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甚至会出现某 个区域经济的瘫痪。所以,在合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同时,还要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爱护交通设施,保障交通安全。四、课堂练习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教案 (新版)湘教版

交通运输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3、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4、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5、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重要的交通运输线,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观赏祖国的名山大川,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实在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新课教学】 一、交通运输业的作用 1.简单介绍什么是交通运输业。课文中的概念比较专业和抽象,教师要联系实际作通俗易懂的说明。需指出交通运输包括客运和货运两部分。 2.分析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时,应从实例人手。 3.学生讨论:"要致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4.教师小结:便利的交通运输能使一个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让学生从本身所经历的事情人手。如学生在不同时期上学路线的改变。(如原来上学走远路,费时多,现在走新修的近路,大大节省时间。)进而分析当地交通条件的改变及给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教师补充:(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路、铁路、航空线在不同时期长度的对比;不同时期各种运输工具数量的对比,说明它们增长相当迅速。(2)从地区分布上看,交通于线不断向内地和边疆延伸。(3)目前还存在的问题: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运输业,尽管50多年来有了很大发展,但仍然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瓶颈"。为此,国家仍把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 三、公路运输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1)公路运输有哪些特点?(2)在什么情形下,公路运输具有明显的优势? 2.讲述公路的发展和分布时,可指导学生读'中国公路通车里程的增长" 图,让学生自己得出我国2000年的公路通车里程是1952年的11倍;指导学生读"中国主要公路干线分布"图时,教师应说明图上的公路线只是干线,现在除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上的墨脱县,因地形起伏极大,尚未修通公路以外,全国各县、

初中地理-交通运输试题 最新

2.有一沙漠探险队经过京沪线,陇海线和兰新线来到了南疆,这支探险队最有可能来自() A.上海B.北京C.武汉D.广州 3.陇海铁路与京广、京沪铁路交会的城市依次是() A.郑州徐州B.郑州南昌C.株洲徐州D.株洲南昌 4.下列运输方式中,有“从门口到门口”优势的是() A.管道B.水路C.铁路D.公路 5.“川气东输”使黄州许多居民用上了产自四川的天然气。天然气从四川运到黄州最好的运输方式是() A.水路B.铁路C.公路D.管道 6.下列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哪些属于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①牛马拉车②风帆行船③公路运输④铁路运输⑤航空运输⑥管道运输⑦手提肩扛 A.①②③④⑤⑦B.③④⑤⑥⑦C.②③④⑤⑥⑦D.③④⑤⑥ 7.“要致富,先修路”,在建设新农村中提出的这一口号表明()A.建设新农村就是修好乡村公路 B.我国交通运输业非常落后

C.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D.“修路”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务工赚钱机会,使农村致富 8.目前,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B.公路C.航空D.水运 9.2018年7月建成通车的海拔最高的一条铁路是() A.成昆铁路B.南疆铁路C.青藏铁路D.贵昆铁路10.下列四组铁路,属于东西干线的是() A.京哈线、京包线、京沪线B.京九线、包兰线、兰新线C.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D.京九线、京广线、陇海线11.乘火车沿京广线自北向南经过的铁路枢纽是() A.北京、天津、徐州B.北京、武汉、衡阳 C.北京、郑州、南昌D.北京、合肥、南昌 我国高速公路虽然起步很晚,但是发展很快。据此回答12、13题。 12.我国高速公路主要分布的地区是() A.东部沿海地区B.东北地区C.华中地区D.西北内陆地区 13.影响高速公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人口密度C.地形条件D.气候条件 14.我国一艘海轮从上海航行至伦敦,应走的最短航线是()A.上海一马六甲海峡一印度洋一苏伊士运河一直布罗陀海峡一伦敦B.上海一太平洋一麦哲伦海峡一大西洋一伦敦

八年级地理上册 43 交通运输业(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第1课时) 【课标要求】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教材分析】 这一章阐述的是有关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学好本章内容对于学生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有重要作用,既有利于学生对人地关系内容学习方法的掌握,又能呼应前面农业.工业的学习,明确交通运输业的“先行官”的地位。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已学习了中国的政区.地形.河流.资源及中国的农业.中国的工业等方面的知识对中国的交通已经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习难度不会很大,但要形成牢固的空间概念却不容易;要求识记的内容较多,但客观性强,可多设计一些学生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为了学生的学习思路更有条理,可以对教材顺序进行适当调整和重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铁路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3.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如在评价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时,引导学生从运量.运速.运价等几个方面,比较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的不同特点,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充分运用图像进行教学,以增强直观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 教学目标: (一)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二)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三)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四)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五)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六)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教学建议 交通运输业与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当地实际,采用启发式教学。(2)运用比较法,如在评价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时,引导学生从运量、运速、运价等几个方面,比较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的不同特点。通过比较,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时,还可列表进行比较。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表格,列出运价、运速、运量,让学生比较分析后填表格。(3)充分运用图像进行教学,以增强直观性。根据课本和地图册中的图像,指导学生读图,绘简易示意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引导学生从读图中获取知识。(4)边讲边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如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的活动题。 新课导人: 方案①: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观赏祖国的名山大J门,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实在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方案②: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下面一段材料:在我国西部山区有自然条件十分相似、位置相邻的两个县:A县和B县,两县面积和人口不相上下,自然资源相差无几,与省城距离也差不多。过去,两县交通条件、经济条件都十分落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A县利用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修起了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不仅本县各山寨之间四通八达,而且与省城和外县的联系也十分方便。而B县的交通状况基本维持原样。几年后,A县彻底告别了贫困,由温饱进人了小康社会。可B县却贫困依旧…… 教师启发提问:同学们,你们看了这则材料后有什么感想?两县后来经济水平的差距是如何形成的呢?B县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应该怎么办?(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教师简单总结,引人新课。) 讲述“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简单介绍什么是交通运输业。课文中的概念比较专业和抽象,教师要联系实际作通俗易懂的说明。需指出交通运输包括客运和货运两部分。 2.分析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时,应从实例人手。 3.学生讨论:“要致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1.主要铁路干线 现在我国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铁路.南北干线主要有:京哈京广、京沪线、焦枝一枝柳线、宝成一成昆线,和1996年9月1日通车的京九线.东西干线有京秦京包京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正在建设中的南疆铁路将使陇海兰新线延长到我国最西部边疆城市喀什市,是我国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 2.主要海洋航线和港口 我国已有100多个万吨级的深水码头泊位.北方沿海线以大连、上海为中心包括通往秦皇岛、天津、青岛、烟台、连云港的许多航线. 香港是世界著名海港,台湾省的基隆和高雄都是我国的重要港口. 3.主要内河航线 长江航线、珠江航线、京杭运河航线、松花江航线等.

4.主要航空线 全国各大城市都有航班在来,民航可通往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许多国家的重要城市. 5.主要公路线 全国县一级地区已全部通了汽车.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其中高速公路已建成的有:北京天津唐沽线、广州一深圳线、沈阳一大连线、厦门一福州线、上海一南京线、成都一重庆线、济南一青岛线等. 6.主要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主要用来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已建成和正建设中主要管道运输线有:大庆大连、大连秦皇岛北京、任丘北京、胜利油田青岛等,全长400多千米.从陕北向北京和从新疆到上海输气的管道也正在加紧建设中. 7.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 自然风光: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名

山秀水、山水风光最为重要.如五岳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峨眉山)和景色奇绝的黄山、庐山、石林等;桂林山水、长江三峡等;杭州西湖美景、无锡太湖风光、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云南的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和台湾日月潭湖光山色等,都是闻名的旅游胜地. 2.人文旅游景观 (l)古代文化艺术宝藏: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北京)、几十个历史文化名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北京的故宫和皇家陵园,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南京明考陵、中山陵,苏州的园林建筑,承德的避暑山庄,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的壁画等,都举世闻名. (2)革命纪念地:著名革命纪念地有延安、遵义、井冈山等. (3)民族风情和地方风俗: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形成了风采各异、各有特色的风情习俗和民间节日.如汉族的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等. 此外,我国著名的现代工程建筑,丰富多彩的地方土特产、

人教地理八上《交通运输》同课异构教案 (18)

4.1 交通运输(第1课时) 学校课题名称 教学课时第1 课时学生年级八年级 学习科目人教版地理八年级执教教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知道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3、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中实例了解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2、能够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理经济的交通运输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感受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 2、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 二、学情分析: 交通运输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因此学生会很容易引起共鸣. 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比较强. 因此我在设计交通运输的地位、发展历史以及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等内容时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完成简单的信息查找之后,再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共同得出正确的答案. 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这部分知识学生可能感觉会比较困难,因为他们年龄较小,体验过的交通方式还不够多样,因此这方面的知识是本节课的难点,适当的练习是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三、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 第四章介绍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交通、农业与工业三方面的内容. 由于工业和农业的分布都受到交通的制约,所以要了解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就必须掌握好交通运输的知识. 因此这节课的内容在整章来说比较重要. 而且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是学生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同时也能够着力体现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基本理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够依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四、课前准备 《交通运输》的课件、自主学习卡 五、教学方法讲解法、启发式教学法、对比法和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八地理 交通运输业教案

密州街道卢山中学王炳云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作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2、知道我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3、在图中找出并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4、了解我国公路记住西部主要公路干线以及高速公路建设情况。 5、记住我国主要的内河航线、沿海航线和重要的沿海港口。 6、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7、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导学提纲】 自主复习一: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 1、现代交通运输主要有、、、、等五种方式。说一说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2、在图1——27上查找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滇藏公路的起讫点。 3、说一说我们所在省区的主要高速公路。 4、铁路全线通车后,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将都有铁路相通。 5、读P89“中国的铁路运输网”找出下列主要铁路干线及其起止点: (1)、南北干线: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南昆线、青藏铁路。 (2)、东西干线: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3)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兰州、株洲、成都、哈尔滨、上海(说出其相交会的铁路线) 6、我国东部地区铁路网,西部地区铁路网。 巩固练习一: 在右侧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上填写出上述主要南北干线、东西干线、主要铁路枢纽。 自主复习二:水路运输、管道运输、航空运输 1、水上运输包括和。 2、我国海洋运输航线分航线和航线。 3、我国北方沿海航线以、为中心,南方沿海航线和为中心。 4、我国的远洋运输以、、、、、和湛江等海港为据点,同世界上个国家和地区的许多港口建立了航运联系。 5、我国河流众多,目前,、、、和京杭运河等皆为我国重要的内河航线。 6、为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我国“西气东输”选择的是运输。 7、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有、、、。

区域地理4.8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导学案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 学习目标: 1.知道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2.知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的特点及我国主要的公路和航空港。 3.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线路和交通枢纽的分布。 4、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重点、难点: 1.道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2.我国主要铁路、铁路枢纽。 【自主学习】 铁路 公路 水运 航空 管道 运量 较大 较小 大 最小 大 运价 较低 较高 最低 最高 运速 较快 较快 最慢 最快 货运的选择 长途、大宗货物 运量小的短 途货运和客 运 运输时间不受限制的大宗或笨重货物运输和客运 客运为主,贵重或急需的物品 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 条件,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技术是保障 3、我国海洋运输航线可以分为__ ____航线和__ ____航线两大部分。 沿海航线一般以福建厦门为界分为__ _____沿海航线和__ __沿海航线。北方沿海航线以 __ __ 、 ___ __为中心,南方沿海航线以__ ___ 、___ __为中心。 远洋航线以_____ 、 _____ 、 ______ 、 ______ 、_______ 、 ______ 、 ______为据点。 4、我国主要的内河航线有__ __ 、 _ ___ 、 _ ___、 ___ __和______等。 5、____________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高低的重要标志。 6、我国主要的航空港有:___ __ 、 ___ ___ 、 __ ___ 、___ ___。 7、我国的铁路干线可分为东西干线和南北干线两组,结合下图找出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和铁路 枢纽 ①南北干线: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南昆线 ②东西干线: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③其它铁路:哈大线、北疆线、南疆线、青藏铁路 ④铁路枢纽:北京、徐州、郑州、宝鸡、兰州、上海、昆明、株洲、哈尔滨 8、写出经过下列铁路枢纽的铁路干线 ①沈阳_ _ __ 、__ ___ ②徐州_ ___ 、_ ____ ③郑州__ ___ 、___ __ ④兰州__ ___、 __ ___、 ___ _ __、__ ___ ⑤成都__ ___、 ____ _ ⑥株洲___ _ __ 、_ ____ 、_____ ___ ⑦上海__ __、 ___ __ ⑧昆明__ ___、 __ ___ 、__ __⑨北京___ ___ 、 ___ __ __、 __ ____、 __ _____、 ___ ____ ⑩南昌___ __ 、___ ___ 【巩固练习】 【合作探究】 (2009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下图显示某年湖北省与相邻省级行政区往来货物的铁路运输量差异。读图,回答

地理八年级上册《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案精选

【 课 题 】八上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三节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第2课时) 【课标要求】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材分析】 结合课程标准要求,“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本节教材是用一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来介绍的,本目教材设计较为合理,教材先利用文字介绍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然后通过“中国主要公路和航空港的分布”简介分布状况,通过活动1设计对比分析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差异,结合货物性质综合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通过活动2实践运用,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后通过阅读《选择“绿色”的交通出行方式》让学生认识当今交通污染对雾霾等天气的影响,建议同学们养成“绿色”出行的习惯。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学情分析】 本课时的课程标准是“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结合我校初二学生的基础较差,而且又是农村的孩子,对于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了解并不是很全面,很多交通工具都没有乘坐过,为较好的完成课标要求,我采用图片介绍,对比分析,综合选择,模拟出行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目标】 1.结合图片了解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类型,认识交通运输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列表说出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优势和不足。(重点) 3.能根据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求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重点、难点)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 【教学方法】对比分析、图片观察、案例分析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教师展示:五幅有关交通运输方式的图片,并简介图片。 通过直观观察感受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4.3腾飞的交通运输业》2(山西教育出版社)

《4.3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业》是晋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此前,学生已学习了大量中国自然地理内容, 如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等基本国情,人文地理很少涉及。本节内容具有很明显的承上启下作用,将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巧妙有机地联系起来。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举例说明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 2.了解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3.掌握我国主要的铁路线,了解铁路线的命名方法。 4.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大致分布。 5.了解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比较、分析、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归纳、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2.初步学会运用归纳、读图分析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1. 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1.“五纵三横”的铁路干线的分布。 2.重要的铁路枢纽的分布。 对比、分析、讨论。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 温故知新:现代运输方式有哪些? 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铁路运输是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二、新课学习 (二)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1.铁路运输的地位 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等构成我国现代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阅读材料:我国立体交通网络初具规模 如今人们驾车,都可以通过高速公路,从东向西,从北往南。水运是我国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水运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小、污染轻、成本低的特点,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意义重大。 在铁路、公路、水路日益通畅的同时,空中交通发展也很快。我国民航运输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 2.铁路运输的发展

初中地理 中考专项练习 交通运输(选择题)

初中地理中考专项练习交通运输(选择题) 沪昆高铁是我国东西向最长的一条高铁。读右图“沪昆高铁路线示意图”、左图“四城市1月、7月气温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6.沪昆高铁东起上海,终点云南昆明, 自东向西依次经过省级行政区是 A.浙、江、贵、湘B.江、皖、鄂、 黔 C.浙、赣、湘、贵D.湘、赣、粤、 浙 7.沪昆高铁穿越了很多隧道,根据地形推断,下列途经隧道最多的区间段是 A.上海—杭州B.杭州一南昌C.南昌—长沙D.贵阳一昆明 8.左图城市中,夏季气候凉爽,有“中国避暑之都”美誉的是 A.上海B.贵阳C.杭州D.南昌 9.高铁列车经过江南丘陵地区时,乘客可以看到大面积的 A.茶园和橘林B.竹林和橡胶树C.茶园和棉田D.竹林和苹果树15.(题文)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西成高铁穿越了我国地质环境极其复杂的环境,修建难度大。读“西成高铁路线图”,西成高铁修建难度大的原因是A.穿越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跨越南北走向的山脉河流 C.经过大面积的冻土分布区 D.穿越地势起伏大的秦岭等山区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2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6.我国高铁线路主要布局在 A.高原和盆地B.东部沿海地区 C.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上 D.东西方向运输量大的地区 27.影响我国高铁线路布局的原因有 ①东部地势较平坦,建设成本较低②东部经济发达,对高铁运输的需求量大 ③西部地区的发展不需要高铁运输④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建设成本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4.图中“弦”①主要是指( ) A.京沪铁路B.京广铁路 C.陇海铁路D.沪昆铁路 35.有关丙丁之间的经贸往来,叙述正确的是( ) A.丙为丁提供资金、技术 B.丁为丙提供能源 C.“黄金水道”促进两地商贸流通 D.丁为丙提供大量的劳动力 2017 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下图示意“一带一路” 线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0.由连云港通往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陆 上通道,在国内段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的铁路 干线是 A.陇海---兰新线B.京哈线C.中巴线D.京广线 51.在开往鹿特丹的途中经过的 A 和 B 两地气候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分布B.纬度位置C.地形因素D.人为活动 52.“一带一路”没.有.经过的重要海上通道是 A.马六甲海峡B.霍尔木兹海峡C.白令海峡D.苏伊士运河 53.下列为“一带一路”经过地区的气候资料图,其中反映甲地区主要气候特点的是 A.B.C.D. 71.读我国四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示意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铁路线是包兰线B.②铁路线是京九线

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

《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学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选择出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学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课件出示小品《三鞭子》图片。老师讲述小品里台词,在讲述台词的同时让学生观察赵本山的表情。 如今,我们中国人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修起了世界最高的铁路,这说明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第一课时 【出示板书】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教师指导】课件展示使了解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了解现代运输方式包含哪些。(学生自读,教师总结) 【教师承转】学习了各种交通运输工具,那么我们来比较一下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劣,然后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有利于我们的生产与生活的出行方式和路线。 【教师引导】客运和货运根据需要在选择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时要考虑

哪些因素呢?【学生活动】结合课文和图讨论比较 【归纳】学生归纳因素并列表: 运输方式运量运费运速 铁路较大较低较快 公路较小较高较快 水路最大最低最慢 航空最小最高最快 【举例分析】 1.山东济南某公司的王经理,必须在两天内赶到北京签订一份合同。 2.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她们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游方案。 3.500吨钢材从上海运往济南。 4.一吨活鱼从跋山水库运往沂水县城。 【学生活动】学生在各小组内进行热烈讨论,说出选择的方式并说明理由。(从多角度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从客运和货运两方面引导。)【分析归纳】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分析,选择货运与客运方式时应分别考虑的因素如下。客运:人数、运费、速度、目的 货运:运量、货物性质、运费、距离、时间 要根据人们的要求和客观条件对运输工具做出选择。 【师生归纳】人的出行:必须考虑出行目的。人们对货运的要求可以根据四个字:多、快、好、省。 货运:贵重或急需而数量不大──航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数据等资料,比较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并能根据地图说出我国重要的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重要的铁路干线名称、分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2.教学难点: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名称。 三、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中的“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是教学重点,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体会,总结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课堂上多用实例练习加以巩固。“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需要给学生提供我国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以及充足的练习,帮助他们去理解和说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和分布。例如,可以设计虚拟旅行,让学生在模拟旅行中掌握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和交通枢纽;也可以利用事先准备好的铁路干线空白图让学生填图。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课前预热 老师:播放音乐“我要去西藏”,同时播放图片,让学生欣赏青藏高原上的铁路、当地的特有动物──藏羚羊、牦牛,以及拉萨布达拉宫。 【设计意图:音乐轻松、优美、欢快,可以舒缓情绪,放松心情。这些音乐、图片,为进入新课做了铺垫,同时也为后面的一个教学环节的完成埋下了伏笔。】 引入新课 老师:我们现在去西藏拉萨困难吗?都有哪些交通方式呢?在众多的交通运输方式中,我们如何做好最佳选择和线路换乘呢?为什么青藏铁路修了那么久?铁路的修建都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交通运输”这一节。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例子形象地告诉学生,西藏那么遥远的地方,那么难修的路段,不仅路通了,而且交通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这说明我国的交通运输也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完善。】 讲授新课 老师:大家想一想,交通工具和交通运输方式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