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关于溺水的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中国儿童溺水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儿童溺水的调查报告篇一:儿童溺水流行状况悦安健康促进会–急救培训–上海项目组儿童溺水流行状况20XX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显示,我国1~14岁儿童溺水死亡率为 /10万,其中男童为/10万,女童为/10万,溺水死亡占该年龄组伤害死亡的44%。
儿童溺水死亡率高的年龄段为1~4岁组,为/10万,占伤害总死亡的37%。
我国儿童溺水死亡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和城乡差别。
高溺水死亡地区主要集中在南方各省,包括四川、重庆、贵州、广西和江西等省的农村地区。
农村绝大多数自然水体如池塘、湖、河、水库等无围栏,也无明显的危险标志,这些水体多数距离村庄、学校比较近,是儿童溺死的主要发生地。
江西省20XX年儿童伤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17岁儿童溺水死亡率为/10万,其中农村儿童溺水死亡率为/10万,明显高于城市(/10万)。
20XX-20XX年厦门1~ 14岁儿童因溺水死亡67人,其中91%为农村儿童,农村和城市儿童溺水死亡率分别为/10万和/10万。
不同年龄组人群溺水地点有所不同,1~4岁主要发生在室内脸盆、水缸及浴池,5~9岁主要发生在水渠、池塘和水库,10岁以上主要是池塘、湖泊和江河中。
溺水一年四季均会出现,但多发生于4~9月、雨季和较炎热季节,7月为高峰。
这与雨季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平面较高和在炎热季节水上活动较多有关。
在我国浙江、广西等南方地区,由于雨季和炎热天气时间持续较长,秋季溺水也较多发。
溺水多发生在白天,在厦门市溺水死亡的1~14岁农村儿童中,有%发生于下午1~6时,广西同年龄组儿童溺水死亡高峰为上午11时到下午3时。
我国尚缺乏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儿童非致死性溺水发生、残疾和疾病负担等情况的数据,仅有一些区域性的数据。
据江西省20XX年调查显示,1~17岁儿童非致死性溺水的发生率为/10万,高的年龄段为1~4岁组/10万,5~9 岁、10~14岁组分别为/10万、/10万;儿童非致死性溺水的发生率同样也存在男性(/10万)高于女性(/10万)、农村(/10万)高于城市(/10万)的现象。
溺水事故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溺水事故案例分析报告范文一、案例概述本案例分析报告旨在通过具体溺水事故的详细分析,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以及预防措施,以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本次分析的溺水事故发生于2023年5月1日,地点为某市郊外的自然河流。
事故导致3名青少年不幸溺水身亡。
二、事故发生背景事故发生时正值五一假期,3名青少年均为高中生,年龄在16至18岁之间。
他们结伴前往河流边游玩,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监管,导致悲剧的发生。
河流水深不一,部分区域水流湍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三、事故经过根据目击者描述和现场调查,3名青少年在河边玩耍时,一名学生不慎滑入水中。
由于不熟悉水性,该学生在水中挣扎,其他两名同学试图施救,但同样因不熟悉水性而相继落水。
由于周围没有成年人或其他救援人员,事故未能得到及时处理。
四、事故原因分析1. 安全意识薄弱:3名青少年缺乏对水域安全的认识,未能意识到河流的潜在危险。
2. 缺乏监护:事故发生时,没有成年人在场进行监护和指导。
3. 救援能力不足:落水者和施救者均不熟悉水性,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救和互救。
4. 缺乏紧急救援设施:河边没有设置救生圈、救生绳等紧急救援设施。
五、事故教训1. 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安全教育,特别是水域安全知识。
2. 监护责任:家长或监护人应加强对青少年的监管,避免他们单独前往危险水域。
3. 提升自救互救能力:鼓励青少年学习游泳和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以应对紧急情况。
4. 完善救援设施: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在危险水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紧急救援设施。
六、预防措施建议1. 制定和实施水域安全教育计划,提高青少年的安全意识。
2. 家长和监护人应加强对青少年的监管,特别是在假期和周末。
3. 学校和社区应组织游泳课程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
4.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定期检查水域安全状况,及时更新警示标志和救援设施。
5. 媒体和公共宣传应加强水域安全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中小学生溺水调查报告

中小学生溺水调查报告篇一:防范夏季学生溺亡调研报告两篇【一】当前,随着天气逐渐转暖,雨季即将到来,已进入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危险期和易发期。
为防范发生学生溺亡事故,县政府要求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共同努力,加强安全教育、隐患排查、环境整治工作,切实保障广大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
我县就如何有效预防青少年溺水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现形成以下措施:一、基本情况xxxx县位于湖北西部,是全省29个山区县之一,国土面积1752平方公里,辖6镇1乡、102个村、15个社区委员会,总人口19.5万人。
现有中小学24所,其中:小学14所,初中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普通高中1所,职教中心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23所。
在校学生19309人,其中在园幼儿3964人;在岗教职工1938人。
二、隐患分析从我县以往夏季发生的青少年学生溺水情况看,此类事故多发于沮河沿岸,主要是洋坪镇老君小学至鸣凤镇一带水域和极个别地方的沟渠堰塘。
事故发生主要原因是:夏天正值全县中小学暑假期间,回乡学生由于自制力不强和家长疏于管理所致,尤其是父母都在外打工的留守学生,把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告诫当作耳边风,更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011年暑期,我县茅坪场镇中心小学一汪姓学生私自结伴到水塘边玩耍,不幸跌入水中,等家人赶来抢救起来时,已经死亡。
同时,这些安全事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幸,令人十分痛心。
三、应对措施及建议青少年溺水事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结合我县的情况,学校、社会、家庭应尽一己之责,共同构筑起预防青少年溺水的安全防线。
(一)高度重视,科学预防。
一是我县应成立由分管县级领导为组长,教育、安监、公安、团县委、水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预防青少年预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
二是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扎扎实实的开展好预防各项工作。
如召开部门协调工作会议、下发预防青少年溺水文件、多层次签订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责任书、印发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宣传单等。
溺水事件调查报告

溺水事件调查报告溺水事件调查报告篇一:溺水调查报告天竺山小学学生溺水防控工作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命的杀手。
当前,溺水死亡已成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中小学生溺水事故进入了危险期和高发期。
5月份以来,我市发生各类学生溺水事故12起,导致十多人溺水身亡,我市中小学生因溺水死亡的人数占意外死亡总人数的66.4%。
因此,我校开展对校园周边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工作,通过调查掌握情况,排查安全隐患,杜绝学生溺水事故,避免不必要的不幸和遗憾。
二、调查时间20XX年6月21日三、调查人员王健邱芸莲四、调查方法实地考查五、调查路段河堤路、栎木坑、普同塔、横街上(东门)、文明大道六、调查发现通过重点路段的实地考查,发现以下地方存在学生溺水安全隐患:1、河堤路周边工地施工,将土方倒在河的两岸,雨天湿滑,一不小心便会滑入河里。
2、文明大道东工地施工,挖了较多面积较大的坑,雨天易积水。
横街上、栎木坑一带,有面积较大的农田洼地、池塘,雨天也易积水。
若有学生去玩耍,存在溺水隐患。
七、调查建议为了学生的安全,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现提出如下学生溺水防控举措:1、河堤路应加强防固措施,避免土方塌方。
竖立安全警示牌,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2、工地施工处,池塘旁边也可竖立安全警示牌。
3、学校和家庭加强对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
篇二:溺水安全调查报告今天,我在网上查资料,看到许多关于溺水的事件、遇险措施。
溺水事件:8月15日,69岁农村老太太在河边洗衣服时看到本村4个孩子落水,遂跳入河水中救人。
当她救出3个孩子后又跳入水中救第4个孩子时遇难。
7月9日,3名年仅5岁的贵州籍男童被发现溺亡在台山市四九镇南村砖厂附近一水塘;7月6日晚上,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女学生在市区临兴苑小区游泳池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6月25日,台山市白沙镇五围村发生3名10岁的四年级学生相约到潭江游泳不幸溺亡的事件;教育部门统计的.近两年江门学生非正常死亡的数字为前年:66人,去年:43人;江门每年学生非正常死亡最大杀手就是溺水,占80%;广东省2010年学生死亡人数占比为:交通意外占30%、溺水60%。
溺水的调查报告

溺水的调查报告溺水的调查报告引言:溺水是一种常见而又危险的意外事故,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因此丧命或受伤。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旨在了解溺水事故的主要原因、发生地点以及如何预防。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够揭示溺水事故的真实情况,为相关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
二、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1000名受访者参与了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溺水经历、溺水原因、发生地点以及预防方法等。
三、调查结果:1. 溺水经历:调查结果显示,有近四分之一的受访者在过去的五年中曾经有过溺水经历。
其中,男性的溺水率高于女性,年轻人的溺水率高于中老年人。
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年轻男性是溺水事故的高发人群。
2. 溺水原因:在调查中,我们询问了受访者溺水的主要原因。
结果显示,不会游泳是导致溺水的最主要原因,占比超过60%。
其他原因包括不慎跌入水中、水域深度估计不准确、水流过大等。
这些结果表明,缺乏游泳技能和对水域的认知不足是溺水事故的主要原因。
3. 发生地点:根据调查结果,游泳池是溺水事故最常发生的地点,占比超过40%。
其次是江河湖海,占比约为30%。
此外,浴缸、厕所、小溪等地也是溺水事故的发生地点。
这一结果提示我们,游泳池和自然水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溺水风险区域。
四、预防措施:为了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我们提出以下几点预防措施:1. 加强游泳教育:学校和社区应加大对游泳教育的投入,提高公众的游泳技能,增强自救能力。
2. 提高安全意识:公众应加强对溺水事故的认识和了解,避免在未经安全检查的水域游泳。
3. 安装警示标志:在游泳池、江河湖海等水域周边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4. 加强监管措施: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游泳场所的监管,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水质的卫生。
五、结论: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溺水事故的主要原因、发生地点以及预防措施。
防溺水调查报告(2020)

防溺水调查报告(2020)
防溺水调查报告(2020)
一、调查背景
水是生命之源,同时也是生命的杀手。
近年来,溺水死亡已成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首要原因,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随着天气逐渐转热,游泳成为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然而,在享受快乐的同时,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安全,避免不必要的悲剧。
二、调查数据
据统计,今年1至3月份全省中小学和幼儿园共有59名学生非正常死亡,其中7人因溺水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11.86%。
从事故原因分析,大多数溺水死亡学生是在双休日或放学后在溪、河、湖、塘边玩耍或洗东西时不慎落水。
特别是随着气温升高,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将会逐渐增加,安全形势将更加严峻。
三、调查案例
学生溺水死亡的事件在我们身边已经司空见惯。
例如,2020年我乡某小学的三名学生在河边玩耍时不慎落水,其中一人溺水身亡……
四、调查建议
为了避免这类悲剧再次发生,我向同学、家长和社会提出以下建议:。
溺水预防调研报告

溺水预防调研报告溺水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意外事件,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
为了降低溺水事故的发生率,保护公众的生命安全,开展了一次溺水预防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活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调查溺水事故的原因、溺水发生的场所和时间、溺水人群的特点、防溺水措施的普及情况以及公众对溺水预防的认知度。
首先,通过对历年的溺水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得出了导致溺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个体行为不当,如危险游泳行为、探险等;二是缺乏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如对水域的了解不足、不懂得应对溺水的正确方法等;三是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救援措施,如未设置警示标志、缺乏救生设备等。
其次,通过对溺水发生的场所和时间的调查,发现大多数溺水事故发生在自然水域,如江河湖泊和海洋等。
而在时间上,夏季是溺水事故高发季节,特别是高温天气,大家喜欢到水域游泳或游玩,很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然后,通过对溺水人群的特点的调查,发现儿童和青少年是溺水事故的高危人群。
他们对于危险的认知能力相对较低,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容易冲动和贪玩,因此更容易发生溺水意外。
接着,通过对防溺水措施的普及情况的调查,发现虽然相关防溺水知识已经在教育体系中普及,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并没有掌握正确的防溺水方法。
一方面是因为缺乏机会接触到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形成正确的防溺水习惯。
最后,通过对公众对溺水预防的认知度的调查,发现对于溺水预防的意识还有待提高。
许多人认为只有游泳不好的人才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缺乏对于其他水域安全的重视。
针对以上调研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建议:加强安全教育的力度,提高公众对于防溺水知识的认知度;加强对于溺水场所的管理,配备专业的救生设施;加强监管力度,对于危险水域加强警示标志的设置;提高公众对于溺水预防的意识,增加宣传和教育的力度,让更多人掌握正确的防溺水方法。
通过本次调研活动,我们对溺水预防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为公众提供一个更安全的水域环境。
防溺水安全调研报告

防溺水安全调研报告
《防溺水安全调研报告》
近年来,溺水事故频发,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预防溺水事故,我们进行了一次防溺水安全调研。
首先,我们走访了一些学校和社区,调查了孩子们的游泳能力和溺水意识。
调研结果显示,虽然绝大多数孩子都学过游泳,但很少有人能达到独立游泳的水平,并且对于溺水事故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甚至有一些孩子在面对溺水危险时,没有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次,我们调查了游泳场所的安全设施和管理情况。
一些游泳场所的安全设施不完备,没有设置警示标识或救生设备,且管理人员对于游客的安全教育不够到位。
这给游泳者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风险。
最后,我们采访了一些专业的溺水事故救援人员和医护人员,了解了他们在救援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他们普遍表示,溺水事故时效的救援对生命救助的关键作用,并呼吁加强溺水事故的预防教育和宣传。
综合调研结果,我们建议加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防溺水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救能力和溺水意识;加强游泳场所的安全管理,完善安全设施和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加强对于溺水事故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防溺水意识,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认识到防溺水安全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共同努力,做好防溺水安全工作,让人们远离溺水的危险,享受安全的游泳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关于溺水的调查报告范文
一、调查的内容、形式与范围
1、调查内容:小学生防溺水安全常识
2、调查形式:对所有的学生都采用问卷形式。
3、调查范围:**小学4—6年级的学生,共有12个班级,发出问卷680份,回收有效问卷670份,回收率98.5%。
二、调查的设计
关于**小学小学生防溺水安全常识的调查的整体设计:
先设计问卷题有:夏季游泳前应注意什么;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如果你发现有人溺水你应做什么;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法你知
道有哪些;如何防溺水。
三、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与方法
(一)问卷结果分析:
1、夏季游泳前应注意什么能写出没有父母陪伴不去游泳达到90%;其它有关注意事项知道的就不多,大部分在30%—50%这间。
2、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这块,四、五年级同学知道的不多只达到15%左右;六年级同学知道多一点,能达到36左右。
3、如果你发现有人溺水你应做什么,大部分写的是去找老师能达到910%;而就近找大人的不多只有30左右;其他能写出来的就不多了。
4、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法你知道有哪些,这块知道的也不多只
达到38%左右。
5、如何防溺水,能写出2条以上达到91%;能写出4条以上能达到6%,只写出一条的也达到3%。
(二)策略分析
为了避免此类惨剧的再次发生,我向同学、家长和社会提出以下建议:
1、我们必须在家长或监护人的陪护下下水游玩,不能擅自去水库、河流等危险的地方游泳、玩耍。
2、暑假期间,家长一定要对未成年人子女加强教育、管理,尽可能让孩子参加正规的游泳技能训练。
3、呼吁主管部门要在危险地段多设置一些防护设施,以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尽可能规划和建设一些游泳池,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生命诚可贵,安全最重要,防范是关键。
愿我们都平安快乐地度过每一天,不要让悲伤继续在河里流淌。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