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调查报告(2020)

合集下载

中小学生溺水调查报告

中小学生溺水调查报告

中小学生溺水调查报告篇一:防范夏季学生溺亡调研报告两篇【一】当前,随着天气逐渐转暖,雨季即将到来,已进入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危险期和易发期。

为防范发生学生溺亡事故,县政府要求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共同努力,加强安全教育、隐患排查、环境整治工作,切实保障广大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

我县就如何有效预防青少年溺水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现形成以下措施:一、基本情况xxxx县位于湖北西部,是全省29个山区县之一,国土面积1752平方公里,辖6镇1乡、102个村、15个社区委员会,总人口19.5万人。

现有中小学24所,其中:小学14所,初中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普通高中1所,职教中心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23所。

在校学生19309人,其中在园幼儿3964人;在岗教职工1938人。

二、隐患分析从我县以往夏季发生的青少年学生溺水情况看,此类事故多发于沮河沿岸,主要是洋坪镇老君小学至鸣凤镇一带水域和极个别地方的沟渠堰塘。

事故发生主要原因是:夏天正值全县中小学暑假期间,回乡学生由于自制力不强和家长疏于管理所致,尤其是父母都在外打工的留守学生,把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告诫当作耳边风,更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011年暑期,我县茅坪场镇中心小学一汪姓学生私自结伴到水塘边玩耍,不幸跌入水中,等家人赶来抢救起来时,已经死亡。

同时,这些安全事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幸,令人十分痛心。

三、应对措施及建议青少年溺水事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结合我县的情况,学校、社会、家庭应尽一己之责,共同构筑起预防青少年溺水的安全防线。

(一)高度重视,科学预防。

一是我县应成立由分管县级领导为组长,教育、安监、公安、团县委、水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预防青少年预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

二是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扎扎实实的开展好预防各项工作。

如召开部门协调工作会议、下发预防青少年溺水文件、多层次签订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责任书、印发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宣传单等。

社区防溺水简单情况汇报

社区防溺水简单情况汇报

社区防溺水简单情况汇报近年来,溺水事故在社区中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我们对社区防溺水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总结,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社区溺水事故发生情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社区溺水事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老年人身上。

儿童因好奇心重、自控能力不足,容易在游泳池、河流等场所发生溺水事故;而老年人因身体机能下降、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也容易在洗澡、洗衣等日常活动中发生溺水事故。

此外,社区中也存在着一些私自建设的水池、池塘等危险场所,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容易成为溺水事故的隐患。

二、社区防溺水工作现状。

目前,社区防溺水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社区防溺水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很多居民对溺水事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缺乏认识;其次,社区中缺乏专业的救生设备和急救人员,一旦发生溺水事故,及时救援的能力有限;再次,社区中一些水域和危险场所管理不到位,安全隐患较大,容易引发溺水事故。

三、社区防溺水工作改进建议。

为了加强社区防溺水工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社区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加大对溺水事故危害和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完善安全设施。

对社区中存在的水域和危险场所进行排查,及时修缮、加固安全设施,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确保居民在活动中能够及时发现并避免安全隐患。

3.培训急救人员。

组织社区居民参加急救培训,提高居民的急救意识和技能,增强社区应对溺水事故的能力。

4.加强监督管理。

建立社区防溺水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水域和危险场所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社区防溺水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需要社区居民、社区管理者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我们将持续关注社区防溺水工作的进展情况,不断改进工作措施,为社区居民营造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

希望社区居民能够积极参与防溺水工作,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

防溺水调查报告(2020)

防溺水调查报告(2020)

防溺水调查报告(2020)
防溺水调查报告(2020)
一、调查背景
水是生命之源,同时也是生命的杀手。

近年来,溺水死亡已成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首要原因,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随着天气逐渐转热,游泳成为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然而,在享受快乐的同时,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安全,避免不必要的悲剧。

二、调查数据
据统计,今年1至3月份全省中小学和幼儿园共有59名学生非正常死亡,其中7人因溺水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11.86%。

从事故原因分析,大多数溺水死亡学生是在双休日或放学后在溪、河、湖、塘边玩耍或洗东西时不慎落水。

特别是随着气温升高,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将会逐渐增加,安全形势将更加严峻。

三、调查案例
学生溺水死亡的事件在我们身边已经司空见惯。

例如,2020年我乡某小学的三名学生在河边玩耍时不慎落水,其中一人溺水身亡……
四、调查建议
为了避免这类悲剧再次发生,我向同学、家长和社会提出以下建议:。

防溺水研究报告.doc

防溺水研究报告.doc

防溺水研究报告.doc
一、前言:
当前,随着天气逐渐转暖,雨季即将到来,已进入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危险期和易发期。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小学生喜欢下水游泳。

但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下水游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一个个地因溺水而亡。

为了了解死亡原因,帮助人们珍惜生命,我展开调查。

二:研究方法
我询问溺水死亡的学生的家长,而且还在网上查阅资料了,才得知了真相。

三:调查内容
溺水死亡原因哟许多种,但关键的一点是,是私自下水,没有告知家人,没有经过家长的同意。

1、没有游泳经验下水
有的小学生不熟悉水性,又没有游泳经验,但由于贪玩,私自下水游泳。

结果,被水淹没了身体;没有做好准备,脚抽筋了;或被海草缠住脚腕了,无法动弹。

或被潜入深水区,没有经验而溺水死亡。

今年我县就发生两人因私自下水被淹的事例。

2、在无安全设备,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有的小学生因天气炎热,就随处去游泳。

他们在河湖溪海里游泳,赤身裸体地嬉戏打闹,一个不小心就淹死了。

3、因盲目施救而被拖下水
有的学生有同伴溺水了,并没有及时呼叫大人,拨打电话,而是傻乎乎地去救人家,他拉住溺水学生的手,一阵波浪冲来,就把溺水学生卷走,把他一起拖下了水。

四:研究结论
游泳虽然可以让人欣喜若狂,清新凉爽,但是若不注意它就会残忍地夺走人们的生命。

所以,我建议人们尽量减少去游泳。

希望小学生做到“六不准”,珍惜生命。

为了您和家人,希望同学们时刻把防溺水记在心中。

开展防溺水工作督查情况的报告

开展防溺水工作督查情况的报告

开展防溺水工作督查情况的报告第一篇: 开展防溺水工作督查情况的报告根据教育局下发的防溺水通知要求和近期湖北孝昌5名6年级女生河中玩水溺亡的重大事件,结合本园实际,我园加大力度开展全园防溺水隐患和排查和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坚决杜绝了溺水事件以及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将开展的工作汇报如下:一、领导重视接到上级下发的防溺水通知要求后,我园成立了专门的安全领导小组,研究出本阶段将开展的工作方案,向各部门部署了相应的工作内容。

二、工作目标以不造成人员溺水事故发生为目标,以幼儿园周边水域为重点,全面清查、整改幼儿园安全隐患,坚决杜绝伤亡事故的发生。

三、排查隐患,自查与整改对幼儿园内部安全隐患进行了认真自查与整改。

除了检查各场所消防栓是否能正常使用外,对不清晰的消防标志进行了更换,各班教师还对班级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柜子、架子等进行了安全检查和记录。

幼儿园游泳池现在尚未开放,没有溺水隐患。

经过以上检查没有发现任何可能危害到幼儿及教职工的安全隐患。

四、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工作1、通知全园教职工,引起重视。

通过各种会议和校讯通对全体教职工传达了教育局下发的文件精神,特别强调了近期湖北孝昌5名6年级女生河中玩水溺亡的重大事件,希望全园教职工能够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开展防溺水相关教育活动,对幼儿和家长进行教育和宣传。

2、各班开展“杜绝溺水事故”为主题的预防溺水教育活动,教育幼儿不准在无家长等大人的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玩耍或游泳;老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传授孩子一些自防自救的知识,深化防溺水安全教育,使孩子掌握自防自救知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3、认真做好节假日、幼儿园放假期间安全的教育与管理,积极争取幼儿家长与社会力量的支持和配合,严防学生溺水、交通伤亡事故的发生。

同时认真落实节假日期间的值班制度。

4、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通过发《告家长书》、家访、家长会等形式,特别是结合幼儿园举办“六一”联欢活动之机,让班级教师对家长进行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在节假日,要求家长不带幼儿到有水的地方玩,如去游泳一定要到正规的游泳场所并有成人陪同。

防范夏季学生溺亡调研报告两篇

防范夏季学生溺亡调研报告两篇

防范夏季学生溺亡调研报告两篇防范夏季学生溺亡调研报告两篇夏季,是溺亡事故的多发季节,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一】当前,随着天气逐渐转暖,雨季即将到来,已进入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危险期和易发期。

为防范发生学生溺亡事故,县政府要求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共同努力,加强安全教育、隐患排查、环境整治工作,切实保障广大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

我县就如何有效预防青少年溺水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现形成以下措施:一、基本情况xxxx县位于湖北西部,是全省29个山区县之一,国土面积1752平方公里,辖6镇1乡、102个村、15个社区委员会,总人口19.5万人。

现有中小学24所,其中:小学14所,初中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普通高中1所,职教中心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23所。

在校学生19309人,其中在园幼儿3964人;在岗教职工1938人。

二、隐患分析从我县以往夏季发生的青少年学生溺水情况看,此类事故多发于沮河沿岸,主要是洋坪镇老君小学至鸣凤镇一带水域和极个别地方的沟渠堰塘。

事故发生主要原因是:夏天正值全县中小学暑假期间,回乡学生由于自制力不强和家长疏于管理所致,尤其是父母都在外打工的留守学生,把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告诫当作耳边风,更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011年暑期,我县茅坪场镇中心小学一汪姓学生私自结伴到水塘边玩耍,不幸跌入水中,等家人赶来抢救起来时,已经死亡。

同时,这些安全事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幸,令人十分痛心。

三、应对措施及建议青少年溺水事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结合我县的情况,学校、社会、家庭应尽一己之责,共同构筑起预防青少年溺水的安全防线。

(一)高度重视,科学预防。

一是我县应成立由分管县级领导为组长,教育、安监、公安、团县委、水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预防青少年预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

二是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扎扎实实的开展好预防各项工作。

如召开部门协调工作会议、下发预防青少年溺水文件、多层次签订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责任书、印发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宣传单等。

防溺水问题的调研报告

防溺水问题的调研报告

防溺水问题的调研报告防溺水问题的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和背景近年来,溺水事故在全球范围内屡屡发生,特别是在夏季和旅游高峰期,溺水事故的发生率更加频繁。

为了预防和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溺水事故的主要原因、发生场所、群体特征以及防溺水相关措施的实施情况。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的综合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对象包括了一线救援人员、游泳教练以及公众,通过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了解溺水事故的详细情况和防溺水意识的现状。

三、研究结果1. 溺水事故的主要原因根据调查结果,溺水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游泳技能不足、酒精饮品的摄入、对水域环境的不熟悉、无人看管以及自我估计能力不足等。

其中,游泳技能不足是导致溺水事故的最主要原因。

2. 溺水事故的发生场所调查数据显示,溺水事故的发生场所主要集中在江河湖海、游泳池以及洗浴中心等水域。

尤其是江河湖海,由于水流湍急,无法预知的水底情况以及天气突变等因素,使得溺水事故更加频繁。

3. 溺水事故的群体特征通过对溺水事故的受害者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群体的溺水风险较高:儿童和青少年、老年人、高醉酒人群以及不会游泳的人群。

这些人群由于年龄、生理或技能等特殊原因,容易出现意外情况导致溺水。

4. 防溺水相关措施的实施情况大部分受访者对于防溺水措施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还不够,约有60%的受访者表示对于防溺水措施了解不多,甚至不知道有哪些措施可以采取。

但调查结果也显示,近年来一些社区、学校和旅游景区开始进行了防溺水的宣传教育,通过教育培训和宣传活动,有效提高了公众的自我防溺水意识和技能。

四、研究结论和建议1. 提高公众的防溺水意识,加强相关宣传教育工作,向公众普及溺水事故的危害和防溺水的方法。

2. 强化学校和社区的防溺水教育,将防溺水知识纳入相关教育课程,并定期组织防溺水演练和实践活动。

3. 加强水域安全监管,提高水域的管理和安全设施建设,增加救生员的数量和水域警示标识。

溺水调查结果分析报告

溺水调查结果分析报告

溺水调查结果分析报告根据溺水调查结果,我们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年龄分布:通过对溺水者年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年轻人溺水的比例较高。

其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总体溺水人数的50%,而2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达到70%。

这表明年轻人在水上活动中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二、性别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男性溺水人数明显高于女性。

男性溺水人数约占总体的80%,而女性只占20%。

这可能与男性在水上活动中更加冒险和挑战的性格有关。

然而,女性在水上活动中仍然需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

三、溺水地点:针对不同地点的溺水事故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游泳池是最常见的发生溺水事故的地点,占总体溺水人数的40%。

其次是河流和湖泊,分别占30%和20%。

这说明在游泳池和自然水域中,溺水的风险较高,需要加强安全设施和管理措施。

四、溺水原因:通过分析溺水的原因,我们发现以下几点:首先,技术不熟练是导致溺水的主要原因,占总体溺水人数的60%,其中包括游泳技术不熟练、不会救援等。

其次,饮酒过量也是引发溺水的重要原因,占比达到30%。

此外,冒险行为和过度自信也是导致溺水的重要因素。

五、救援能力:调查还显示,只有20%的溺水者在事故发生后得到及时救援,其余80%无人施救或救援不及时。

这表明我们在应急救援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应加强对公众进行水上安全教育,提高大众的急救技能和意识。

基于以上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强水上安全教育和培训,特别是对年轻人和青少年的教育。

二、加强对女性的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三、加强游泳池和自然水域的安全设施建设,增加警示标识和救援设备。

四、在重要节假日和暑期高峰期加强溺水事故防范和救援力度。

五、提高公众的急救技能和意识,加强急救人员的培训与储备。

通过以上建议的实施,相信可以有效地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

同时,还需要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加强水上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确保公众在水上活动中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溺水调查报告(2020)
一、调查背景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命的杀手。

当前,溺水死亡已成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天气逐渐转热,游泳是最热门的活动。

但是欢乐享受之余,我们要特别多一分准备和考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不幸和遗憾。

二、调查数据
据有关统计,今年1至3月份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为59人,其中因溺水死亡7人,占总死亡人数的11.86%。

从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这些溺水死亡的学生大都是在双休日或放学后在溪、河、湖、塘边玩耍或洗东西时,不慎掉进水中而造成溺水事故的发生。

特别是随着气候转暖,中小学生溺水事故还将会逐渐增加,安全形势将趋于严峻。

三、调查案例
学生溺水死亡的事件在我们的身边已经是屡见不鲜。

2020年我乡某小学三名学生一起在河边玩耍,不慎落水,一人溺水死亡……
四、调查建议
为了避免此类惨剧的再次发生,我向同学、家长和社会提出以下建议:
1、我们必须在家长或监护人的陪护下下水游玩,不能擅自去水库、河流等危险的地方游泳、玩耍。

2、暑假期间,家长一定要对未成年人子女加强教育、管理,尽可能让孩子参加正规的游泳技能训练。

3、呼吁主管部门要在危险地段多设置一些防护设施,以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尽可能规划和建设一些游泳池,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五、调查结论
生命诚可贵,安全最重要,防范是关键。

炎热的夏天到了,特别是放暑假时是溺水事件的高发期,我们一定要敲响安全警钟,防范于未然,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

愿我们都平安快乐地度过这个夏天,不要让悲伤继续在河里流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