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增强改性配方大全

合集下载

PP共混改性配方大全

PP共混改性配方大全

PP共混改性配方大全聚丙烯是目前用量最大的通用塑料之一,但较高的结晶度也给PP造成低温韧性差、成型收缩率大和缺口敏感性大等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

共混改性是PP增韧的最有效途径。

它是利用组份之间的相容性或反应共混的原理,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与助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机械共混,最终形成一种宏观上均匀,微观上相分离的新材料。

通过对PP的共混故性,可以使其综合性能大大提高,从而和工程塑料及聚合物合金在众多应用领域里竞争。

PP共混改性使用的主要共混物物及改性效果如下表:PP接下来就是干货满满的具体改性配方和工艺啦!1、PP/LDPE共混改性配方树脂PP100;相容剂PE-g-MAH5;LDPE20;润滑剂HSt0.3;加工工艺将PP与PE、相容剂及助剂按配方比例混合、搅拌、挤出造粒,制成改性材料。

挤出机料筒温度为:一段210℃,二段215℃,三段210℃;螺杆长径比为25:1;螺杆转速为120~160r/min。

性能PP与PE共混,可改善PP的韧性,增大低温下落球冲击强度。

按配方比例的共混材料的屈服应力13.6MPa;屈服应变率为12.3%,断裂应力为4.78MPa;断裂应变率为114.6%。

2、PP/HDPE共混改性配方树脂PP57.35;抗氧剂10760.2;HDPE40;PEPQ0.2;交联剂叔丁基过氧基异丙苯0.15;加工助剂硬脂酸镁0.1;填充剂硅灰石2;加工工艺在常温常压下,将各组分按配方比例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10min,然后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挤出造粒。

挤出温度150-220℃,螺杆转速为300r/min,经切粒、干燥工序制得PP/HDPE共混改性材料。

性能拉伸强度34.8MPa,悬臂梁冲击强度49.3J/m。

该材料表面消光效果良好,可用于包装、日用品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3、PP/LLDPE共混改性配方树脂PP(EPF30R)60-70;钛酸酯偶联剂(ND2-311)适量;LLDPE15-20;抗氧剂增韧剂POE(8150)5~10;光稳定剂适量;填充剂滑石粉(平均粒径12μm)10~15;加工工艺等高速混合机预热至110℃,加入一定量的无机填料,低速搅拌15min后,分三次加入填料质量分数为2%的偶联剂,每次加入偶联剂后,高速搅拌5min,然后放出填料备用。

超实用的塑料改性助剂大全,值得收藏

超实用的塑料改性助剂大全,值得收藏

超实用的塑料改性助剂大全,值得收藏大类分类品种适用的基材详述加工用助剂润滑剂聚四氟乙烯微粉各种基材氟聚合物,改善基材的润滑性、耐磨性、不粘性和阻燃性,明显提高基材的使用性能PPA 聚烯烃、PVC以及PS、ABS、PA、PET等改性工程塑料中明显提高产品的光亮度/增加产量/加速颜料切换/降低加工温度与加工压力/消除鲨鱼皮等熔体破裂现象/ 降低凝胶形成/降低口模积料形成硅酮母粒各种基材硅聚合物,相对其他润滑剂除了有爽滑性外,可以高比例添加具有去除表面油污的效果蜡粉PE、PP、PS、ABS、PA、PVC等改善与无机物的亲和性和极性树脂的相容性.化学性能稳定,电性良好。

它是色母粒生产中有效的分散剂.可有效地提高制品颜色的鲜艳度EBS 热塑包括聚乙烯以类、PVC、ABS、酚醛及氨基塑料在热塑性和热固性塑料中作为内外润滑改性剂。

并可作为脱模剂、抗粘剂、抗静电剂和表面处理剂用于塑料和橡胶中,可提高产品外观、色泽、手感等表面性能,改进添加剂的分散性爽滑剂和开口剂PETS PC 提高爽滑性,高性价比特种爽滑剂用于聚烯烃类,如PPPE以及TPU等解决脱模问题,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二次处理(喷涂印刷等)废品率提高产品光感度提高其他填充物的分散性以及降低综合成本用于苯乙烯类,如HIPSGPPS AS PS等用于聚酯类,如PC PETPBT PLA等用于聚酯类,如PC PETPBT PLA等用于PA ABS POM等工程塑料中ER芥酸烯烃类,PVC及其他聚合物提高基材表面爽滑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填充物分散性提高薄膜类制品开口性VRX油酸烯烃类,PVC及其他聚合物中高目数LLDPE 在薄膜应用改性中,有开口的协同效应,滑石粉降低综合成本热力学性能助剂增韧抗冲剂MBS PC、PC/PBT、PC/ABS等增韧VISTAMAXX 可用于含有烯烃的材料中,替代部分APAOSIS,替代普通TPE用于烯烃类增韧/改性TPE/提高无机填料含量,分散性降低综合成本/保持良好的透明度/符合FDA/与PP有较好的相容性POE 烯烃材料用于聚烯烃类增韧改性/与PE有较好的相容性/耐低温性能佳/可接枝作为PA增韧剂PS增韧剂PS 与GPPS组合可替代ABS的低端应用功能助剂填充剂中高目数滑石粉各种基材用于改性填充,刚性增强碳酸钙各种基材用于改性填充,降低综合成本聚乙烯蜡聚烯烃产品可增塑/减少磨耗/改善颜料填料及纤维的润湿效果/降低粘度/降低摩擦/内部、外部均可润滑/增滑及防粘效果成核剂高目数滑石粉PP PA PBT中提高结晶成核率抗伽玛PP抗伽玛射线母粒应用于需要抗伽玛射线的场合颜色DIC高分散色母PC 针对PC的高分散黑/白色母钛白粉各种基材用于改性填充,多用于烯烃色母填充,综合降低成本颜料无机颜料,应用于各种领域赢创色浆各种基材无机颜料,应用于各种领域光稳定剂受阻胺光稳各类基材BASF全系列产品(原CIBA)紫外线吸收剂有机各类基材BASF全系列产品(原CIBA)无机烯烃类CRODA无机紫外线吸收剂,保护内容物的吸收剂抗氧剂酚类抗氧剂各类基材BASF全系列产品(原CIBA)阻燃剂阻燃剂PC 用于PC改性的阻燃剂,可保持制件透明度PA 用于PA的阻燃剂,特别适用于不加填料的聚酰胺6和66.阻燃母粒PC FRMB5010用于PC改性的阻燃母粒,可保持制件透明度PP 用于PP的环保阻燃母粒,可达V1级PA6 用于PA的环保阻燃母粒,可达V0级抗静电剂抗静电剂ATMER系列抗静电剂,达到10的9次方导电导电炭黑达到10的2-4次方,用于黑色制品以及电池等来源:互联网。

PP改性知识大全(含配方).doc

PP改性知识大全(含配方).doc

PP改性知识大全(含配方)(塑料技术咨询)P是一种常用的塑料原料,也是常用的改性原料之一,对其改性方法可分为填充改性、增强增韧改性、共混改性及功能性改性四种,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填充改性无机填料:云母、碳酸钙、滑石粉、硅灰石、炭黑、石膏、赤泥、立德粉、硫酸钡等;有机填料:木粉、稻壳粉、花生壳粉等。

填充物填量举例:云母的添加量为40% 以下,粒径在300 目以上;钛酸酯偶联剂用量为云母的30% 左右;硅烷偶联剂用量较少,若用丙烯酸表面处理剂时,用量可加大到5-10% 。

云母的长径比越大,增强效果越好。

采用静态混合器、销钉型混炼螺杆、双螺杆挤出机等有助于提高填充效果。

硅灰石的用量在30-40% ,粒径采用300-325目,填充后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降低、缺口冲击强度提高。

其他滑石粉、赤泥、重质碳酸钙等填充PP 时,粘度增加较大。

随切变速率增加,粘度增大现象逐渐减弱,一般可用表面处理剂如聚乙烯蜡、脂肪酸盐等及采用双螺杆挤出机。

用有机填料木粉、玉米棒芯时,应选择长径比大于15 的为好,可改善韧性和负荷畸变度。

低填充时:滑石粉含量10-20% 时, PP 复合材料可取代ABS 或高抗冲聚苯乙烯;高填充时:滑石粉含量超过30% ,只主要用于热变形温度、模量等性能要求较高的制品。

不同粒度碳酸钙在HDPE中的临界值碳酸钙粒径临界值 /% 碳酸钙粒径临界值 /%6.6 22.17.44 25.415.9 45.0 15.9 无增韧作用增韧效果 : 随粒径的减小增韧效果越来越好增强增韧改性增强材料:玻璃纤维、石棉纤维、单晶纤维和铍、硼、碳化硅等,另外填料改性中的云母、滑石粉处理好时,也能作为增强材料用。

增韧配方设计注意事项:1、弹性体与树脂的相容性要好塑料的极性大小为:纤维素塑料> PA> PF>EP>PVC>EVA>PS>PP/HDPE/LDPE/LLDPE;弹性体的极性大小为:丁晴胶>氯丁胶>丁苯胶>顺丁胶>天然胶>乙丙胶。

塑料改性工艺配方及应用

塑料改性工艺配方及应用

塑料改性工艺配方及应用塑料改性工艺是通过添加一定的添加剂或采用特定的工艺方法,改善塑料的性能或赋予其新的功能,以适应特定的应用需求。

塑料改性工艺配方的设计与应用根据不同的目标要求,包括增强塑料的力学性能、提高耐热性、增强耐化学性、改善光学性能、改良表面性能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塑料改性工艺配方及其应用。

1. 增强剂改性工艺配方:增强剂常用于改善塑料的力学性能。

常见的增强剂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纳米填料等。

这些增强剂可以提高塑料的强度、刚度和耐冲击性。

例如,在汽车零部件中,使用玻璃纤维增强的聚丙烯可以提高部件的强度和刚度,增加其耐冲击性,以满足汽车安全的要求。

2. 阻燃剂改性工艺配方:塑料的燃烧性能不佳,容易引发火灾。

为此,可以添加阻燃剂来改善塑料的燃烧性能。

阻燃剂可以抑制火焰蔓延,减少烟雾和有毒气体的产生。

常见的阻燃剂包括氧化铝、磷酸盐、氯化物等。

这些阻燃剂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建筑材料和汽车等领域。

3. 抗氧剂改性工艺配方:塑料在长期暴露于紫外线或高温环境下会发生老化,导致力学性能下降。

为了提高塑料的耐候性,可以添加抗氧剂。

抗氧剂可以延缓塑料的老化过程,减少氧化反应。

常见的抗氧剂有苯并三氮膦类、羟基苯基三氮膦类等。

抗氧剂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橡胶制品、涂料等。

4. 增韧剂改性工艺配方:塑料的脆性是其性能上的短板,为了提高其韧性,可以添加增韧剂。

增韧剂可以改善塑料的抗冲击性能和耐疲劳性能。

常见的增韧剂包括弹性体、改性沥青、改性脂肪族胺等。

增韧剂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建筑材料和运动器材等领域。

塑料改性工艺配方的应用十分广泛,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1. 汽车行业:塑料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例如,在车身上使用增强剂改性的塑料可以减轻整车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

在车内使用阻燃剂改性的塑料可以提高车内的安全性。

在汽车内饰中使用抗氧剂改性的塑料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2. 电子电器:塑料在电子电器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PP改性指南(含配方)

PP改性指南(含配方)

PP改性指南(含配方)1. 简介本指南旨在介绍PP改性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改性方法,并提供一些常见的PP改性配方供参考。

2. PP改性原理PP(聚丙烯)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然而,PP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耐热性、抗冲击性和抗紫外线性能。

通过改性,可以有效提高PP的性能,使其适用于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3. 常用的PP改性方法3.1 增强剂- 玻纤增强剂:通过添加适量的玻璃纤维,可提高PP的强度和刚度。

- 碳纤维增强剂:添加适量的碳纤维可提升PP的强度和导电性能。

- 矿物填料:添加矿物填料(如滑石、氧化铝等)可改善PP的阻燃性能和导热性能。

3.2 功能性添加剂- 抗氧化剂:添加适量的抗氧化剂可提高PP的耐热性和抗老化性能。

- 紫外线吸收剂:通过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可增强PP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

- 扩链剂:通过添加扩链剂,可提高PP的韧性和冲击性能。

3.3 共混改性将PP与其他改性塑料进行共混,可以改善PP的各项性能,如增强强度、改善耐热性等。

4. 常见的PP改性配方以下为一些常见的PP改性配方供参考:- PP-玻纤复合材料配方- PP-碳纤维复合材料配方- PP-矿物填料复合材料配方- PP-抗氧化剂配方- PP-紫外线吸收剂配方- PP-扩链剂配方请注意,具体配方应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条件进行微调和优化。

5. 结论通过PP改性,可以显著提高PP的性能,使其具备更广泛的应用性。

本指南介绍了PP改性的基本原理、常用的改性方法和一些常见的PP改性配方。

希望能给您的PP改性工作带来一些参考和启示。

塑料助剂种类和比例

塑料助剂种类和比例

塑料助剂种类和比例塑料助剂是为了改善塑料加工性能、提高使用效能和降低成本而添加的一类化合物。

根据不同的塑料品种、加工方法和使用条件,所需助剂的种类和比例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塑料助剂的主要种类及比例:1. 稳定剂:稳定剂主要用于延缓和阻止塑料制品在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因光、热、氧作用而发生的老化现象。

主要包括热稳定剂、抗氧剂和光稳定剂。

2. 增塑剂:增塑剂能增加塑料的柔软性、延伸性、可塑性,降低塑料流动温度和硬度,有利于塑料制品的成型。

常用的增塑剂有苯二甲酸酯类、癸二酸酯类、氯化石蜡及樟脑等。

其中,樟脑是最常见的增塑剂。

3. 填料:填料主要用于提高塑料制品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等性能。

常用的填料有碳酸钙、硅藻土、滑石粉等。

填料的比例通常为塑料原料的5%-30%。

4. 润滑剂:润滑剂主要用于降低塑料制品在加工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减少能耗和延长模具寿命。

常用的润滑剂有硬脂酸、石蜡等。

润滑剂的比例通常为塑料原料的0.1%-5%。

5. 着色剂:着色剂主要用于改变塑料制品的颜色,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

常用的着色剂有炭黑、颜料等。

着色剂的比例通常为塑料原料的0.1%-1%。

6. 抗静电剂:抗静电剂主要用于提高塑料制品的抗静电性能,减少静电积累和消除。

常用的抗静电剂有磷酸酯类、硅油等。

抗静电剂的比例通常为塑料原料的0.1%-5%。

7. 阻燃剂:阻燃剂主要用于提高塑料制品的阻燃性能。

常用的阻燃剂有磷酸酯类、卤素化合物等。

阻燃剂的比例通常为塑料原料的5%-30%。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助剂的比例仅供参考,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塑料品种、加工方法和使用条件进行调整。

同时,为确保塑料制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选用助剂时应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

PP共混改性配方大全

PP共混改性配方大全

PP共混改性配方大全聚丙烯是目前用量最大的通用塑料之一,但较高的结晶度也给PP造成低温韧性差、成型收缩率大和缺口敏感性大等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

共混改性是PP增韧的最有效途径。

它是利用组份之间的相容性或反应共混的原理,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与助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机械共混,最终形成一种宏观上均匀,微观上相分离的新材料。

通过对PP的共混故性,可以使其综合性能大大提高,从而和工程塑料及聚合物合金在众多应用领域里竞争。

PP共混改性使用的主要共混物物及改性效果如下表:PP接下来就是干货满满的具体改性配方和工艺啦!1、PP/LDPE共混改性配方树脂PP100;相容剂PE-g-MAH5;LDPE20;润滑剂HSt0.3;加工工艺将PP与PE、相容剂及助剂按配方比例混合、搅拌、挤出造粒,制成改性材料。

挤出机料筒温度为:一段210℃,二段215℃,三段210℃;螺杆长径比为25:1;螺杆转速为120~160r/min。

性能PP与PE共混,可改善PP的韧性,增大低温下落球冲击强度。

按配方比例的共混材料的屈服应力13.6MPa;屈服应变率为12.3%,断裂应力为4.78MPa;断裂应变率为114.6%。

2、PP/HDPE共混改性配方树脂PP57.35;抗氧剂10760.2;HDPE40;PEPQ0.2;交联剂叔丁基过氧基异丙苯0.15;加工助剂硬脂酸镁0.1;填充剂硅灰石2;加工工艺在常温常压下,将各组分按配方比例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10min,然后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挤出造粒。

挤出温度150-220℃,螺杆转速为300r/min,经切粒、干燥工序制得PP/HDPE共混改性材料。

性能拉伸强度34.8MPa,悬臂梁冲击强度49.3J/m。

该材料表面消光效果良好,可用于包装、日用品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3、PP/LLDPE共混改性配方树脂PP(EPF30R)60-70;钛酸酯偶联剂(ND2-311)适量;LLDPE15-20;抗氧剂增韧剂POE(8150)5~10;光稳定剂适量;填充剂滑石粉(平均粒径12μm)10~15;加工工艺等高速混合机预热至110℃,加入一定量的无机填料,低速搅拌15min后,分三次加入填料质量分数为2%的偶联剂,每次加入偶联剂后,高速搅拌5min,然后放出填料备用。

8种塑料改性方法简介

8种塑料改性方法简介

8种塑料改性方法简介1 填充改性方法:树脂+偶联剂+无机矿物常用材料:a.铬络合物偶联剂、硅烷偶联剂(KH550、570等),钛酸酯偶联剂、其他;b. 重钙、滑石、云母、硫酸钡、硅土、玻璃微珠、蒙脱土等。

作用:a.降低成本;b.增加硬度、减少收缩、提高热变形温度;c.对流动性有影响。

2 增强改性方法:树脂+有一定长径比的材料+偶联剂常用材料:无碱玻纤、晶须、碳纤作用:a.降低成本;b.极大的提高强度,同时增加硬度、减少收缩、提高热变形温度;c.取向,流动性变差。

3增韧改性方法:树脂+增韧剂常用材料:POE、PE、MBS、SEBS、EPDM、EVA、其他橡胶增韧剂作用:使材料变的柔韧有弹性,避免脆性断裂,甚至任意弯曲都不断,但强度会降低。

4 阻燃消烟改性方法:树脂+主阻燃剂+辅助阻燃剂+抑烟剂+抗滴落剂…..常用材料:■ 十溴二苯醚DBDPO——溴含量85%,阻燃效果最好,不环保,析出严重;■ 十溴二苯乙烷——溴含量83%,阻燃效果较好,环保,析出,热稳定性较DBDPO好;■ 溴化环氧BER——溴含量53%,添加量较大,环保,不析出,330℃失重1%;■ 溴化聚苯乙烯BPS——溴含量60%,热分解温度>310℃,环保,国内做的好的较少;■ 红磷——一般微胶囊化,阻燃性较好,不起霜,不迁移,CTI值高,对材料力学性能影响很小,严重影响配色;■ 氢氧化镁——分解温度340~390℃,添加量很大,对性能影响很大,一般要做细并表面处理;■ 氢氧化铝ATH——脱水温度200~300℃,添加量很大,性能影响很大。

5 耐热改性方法:树脂+矿物填充常用材料:碳酸钙、滑石粉、云母、玻璃微珠、玻纤等(一般可提高2~3倍)6 抗静电、导电改性方法:树脂+抗静电剂/导电材料常用材料:a.有机盐类(汽巴190、科林93P、永久抗静电剂P18)b.导电母料、导电料、聚吡咯(PPy)、聚苯胺(PAn)、聚噻吩(PTh)7抗老化改性方法:树脂+抗氧剂/光稳定剂常用材料:1010、168、1098、944、770、炭黑、二氧化钛8合金化改性利用物理共混或化学接枝的方法,将两种及以上的树脂进行复配,取长补短,使整体材料实现高性能化、功能化、专用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增强改性配方大全
为了进一步改善塑料的力学性能,常在塑料中加入玻璃纤维(简称玻纤),滑石粉、云母、碳酸钙、高岭土、碳纤维等增强材料,以树脂为母体及粘结剂而组成新型复合材料。

通用热塑性塑料增强配方
1.高性能玻璃纤维增强PP
组成配方:
均聚PP(F401)54%
GF30%
偶联剂K-5500.5%
PP-g-MAH5%
POE-g-MAH10%
润滑剂0.5%
加工条件:
(1)挤出造粒温度180~230℃;螺杆转速320r/min
(2)注塑成型温度190~210℃
相关性能:
拉伸强度/MPa70
弯曲弹性模量/GPa 1.5
热变形温度/℃160
冲击强度/(J/m)40
2.玻璃纤维增强PP
配方组成:
PP51%
LDPE5%
玻璃纤维(5mm)40%
顺丁烯二酸化PP4%
相关性能
拉伸强度/MPa97
弯曲弹性模量/GPa7.44
冲击强度/(J/m2)138.8
3.玻璃纤维增强PP
配方组成:
PP58%
硅烷处理玻璃纤维30%
纸浆6%
不饱和羧酸改性聚烯烃6%
4.GF/液晶复合增强PP
配方组成:
PP70%
TLCP5%
GF30%
注:GF长度<4mm,用双马来酰亚胺处理,TLCP热致溶液聚合物,对羟基苯甲酸(PHB)于PET的共聚酯(60/40)。

相关性能:
拉伸强度51.3MPa;拉伸模量1.59GPa。

5.云母增强PP
配方组成(质量份):
PP100
硅烷偶联剂0.25
云母30
相关性能:
拉伸强度/MPa50
弯曲强度/MPa82
洛氏硬度(R)106
热变形温度℃128
产品翘曲变形/% 1.2
6.短切玻纤增强PP
配方组成(质量份):
PP100
CaSt0.5
活化短切玻纤30
抗氧剂10100.3
A-174偶联剂0.1
辅助抗氧剂DLTP0.5
相关性能:
拉伸强度/MPa37.32弹性模量/MPa252.19缺口冲击强度/kJ/m28.15
无缺口冲击强度/kJ/m229.55热变形温度/℃124.5
7.硅灰石纤维填充增强PP
配方组成:
PP100
CaSt0.5
硅灰石纤维30
抗氧剂10100.3
KH-5500.5~1
辅助抗氧剂DLTP0.3相关性能:
拉伸强度/MPa28.54弹性模量/MPa201.92缺口冲击强度/kJ/m28.32无缺口冲击强度/kJ/m232.10热变形温度/℃124.5
8.复合增强PP
配方组成(质量份):
PP(燕山石化1300)100
云母粉15
玻璃纤维25
硅烷偶联剂0.5~1相关性能:
拉伸强度/MPa86.8弯曲模量/MPa4200缺口冲击强度/kJ/m27.1
无缺口冲击强度/kJ/m220.1热变形温度/℃124.5
9.玻璃纤维增强PVC
配方组成(质量份):
PVC100
硫醇基二丁烯3
表面涂覆玻璃纤维30
HSt0.5加工条件:此述配方中各组分充分混合后,挤出成为制品。

相关性能:
弯曲强度/MPa113.7
热变形温度/℃80.5
悬臂梁冲击强度/kJ/m219.1
10.玻璃纤维增强PVC
配方组成:
PVC100
脂肪酸1
二碱式硫酸铅3
CaSt0.3
脂肪酸酯2
玻璃纤维(2~4mm)30
工程塑料增强配方
1.长玻璃纤维增强PA6
1#2#
PA667.863.9
PP-g-MA-4
长玻璃纤维(10mm)32.232.1相关性能:
1#2#
拉伸强度/MPa208.4208.6弯曲强度/MPa269.5249.0冲击强度/kJ/m263.468.7缺口冲击强度/kJ/m229.032.3
2.阻燃、抗静电增强PA6
配方组成:
PA640~55
阻燃剂15~25
增韧剂5~8
抗静电剂5~8
玻璃纤维25~30
3.抗静电型玻璃纤维增强PA6叶轮
配方组成:
短玻纤增强PA6(含30%玻纤)94%
短碳纤维 4.5%
导电炭黑0.5%
4.阻燃型玻璃纤维增强PA6叶轮
配方组成:
短玻纤增强PA6(含30%玻纤)91%
三聚氰胺4%
Sb2O35%
5.透明玻璃纤维增强PC
配方组成:
PC100
聚乙二烯13.7
切成束的玻璃纤维49
硅烷偶联剂0.33相关性能:
杨氏模量 6.95GPa 弯曲模量170MPa 浊度28%
透光率85%
热固性塑料增强配方
1.化工防腐管道用增强PF
配方组成:
环氧改性PF100
湿石棉8
青石棉152
2.环氧玻璃钢(1)
环氧树脂(E-44)100
乙二胺(65%)6~8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15填料30~40亚磷酸三苯酯5
丙酮(或无水乙醇)10~15
3.环氧玻璃钢(2)
环氧树脂(E-44)100
乙二胺(65%)6~8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15填料30~40间苯二胺15
丙酮(或无水乙醇)20~30
4.环氧酚醛玻璃钢
配方组成:
环氧树脂(E-44)80(70)酚醛树脂(2130)20(30)聚酯树脂(304)10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
填料(岩粉、石墨粉、石英粉)20~30
间苯二胺14~16
丙酮(或乙醇)10~15
5.环氧呋喃玻璃钢
配方组成:
环氧树脂(E-44)30
呋喃树脂70
亚磷酸三苯酯10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
填料(岩粉、石墨粉、石英粉)30
乙二胺6~8
丙酮(或乙醇)10~15加工条件:
加热固化,一般为80~90℃×4h
6.771号不饱和聚酯玻璃钢
配方组成:
771号不饱和聚酯100
萘酸钴或环烷酸钴冬天3~4,夏天0.5~1过氧化环己酮1
7.高强度不饱和聚酯板
配方组成:
丙二醇/新戊二醇/间苯二甲酸/反丁烯二酸缩聚UP100
苯乙烯43
PMMA29
ZnSt4
过氧化氢叔丁基3
1,3-双(过氧化叔基异丙基)苯 1.5
其他塑料增强配方:
1.GF增强RJM-PU
配方组成:
碳化二亚胺改性的液化MDF63
PAPI10
封端聚醚二元醇100
二月桂酸二丁基烯0.25
丁二醇20
玻璃纤维30
2.玻璃纤维增强PVDC异型件组构件
配方组成:
PVDC25
VC,VDC25
玻璃纤维50
着色剂12
3.UHMWPE/碳纤维复合材料
配方组成:
UHMWPE80%
EVA3%
碳纤维12%
炭黑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