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高辛标记探针在Southern杂交分析中的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地高辛标记探针在Southern杂交分析中的技术要点

地高辛标记探针在Southern杂交分析中的技术要点

地高辛标记探针在Southern杂交分析中的技术要点地高辛标记探针在Sou thern杂交分析中的技术要点陆小平周文军(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苏州215006)小岛峰雄(日本信州大学纤维学部)外源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材料的基因组中,必须从转化植株中找到分子生物学的检测证据。

目前,PCR、Southern杂交等作为常用检测手段而被广泛采用。

虽然PCR技术可以快速得到结果,但是,以农杆菌介导的材料必须慎重这一结论,以免由于农杆菌污染造成假阳性。

而Southern分析由于操作程序繁琐,对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酶切等技术要求较高,有时使杂交结果不甚理想。

我们在植物基因转化的研究中,对荞麦,桑树,紫景天,洋麻等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酶切进行了探讨,对流程中的有关步骤进行技术改良,使酶切后的PNA在凝胶板上是涂布状完全达到了Southern杂交的技术要求,并用地高辛(D ig)标记探针对外源DNA进行分析,取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简述如下∶1 植物基因组D NA的提取及纯化1)提取高纯度的DNA是Southern杂交的关键, DNA的粗提物中,往往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多糖、单宁、色素等大分子杂质。

这些杂质通常与DNA共同沉淀或与DNA聚合成大分子复合物。

一旦复合物形成,即便在以后的操作中用酚、氯仿多次纯化,也很难将其除去。

我们的经验是:当用液氮破碎新鲜样品的细胞壁后,先用蒸馏水洗脱两次(洗脱温度为42℃),每次5m in。

以达到洗脱多糖的目的。

每次洗脱后离心5m in(13000 r m in),弃去上层液。

该上层液中含有粘度较高的胶状体,其主要成分可能是粘性多糖。

在提取桑树基因组DNA时,最好用叶柄或幼茎、幼叶作提取材料。

在样品有限时,也可用成熟叶甚至老叶代替。

据C lark M S (1998)介绍,取样前对材料进行除淀粉处理(减少光照、黑暗处理24h),可以抑制多糖的污染。

但我们采用除淀粉处理后的实验结果并不理想,其效果远不及用蒸馏水洗脱。

地高辛标记探针的Southern杂交

地高辛标记探针的Southern杂交

地高辛标记探针的Southern 杂交(DIG High Primer DNA Labeling and Detection Starter Kit I ,Cat.No.11 745 832 910,Roche Diagnostics GmbH,Germany)1. 探针标记步骤(20µl 体系):1)将10ng-1µg模板DNA用无菌去离子水补足至16µl。

2)沸水浴或干浴锅98 ℃ 10分钟,使DNA变性成单链并迅速冰浴冷却。

3)充分混匀DIG-high Primer (1#管),并取4 µl至变性DNA管,混匀并离心。

4)37 ℃温育1小时或过夜(最大到不超过20小时)。

5)停止反应,加2 µl 0.2M EDTA(pH 8.0)或65 ℃加热10分钟。

2. 探针标记效率检测:将地高辛标记好的探针作一系列的稀释,点到一条尼龙膜上,同时用地高辛标记的control DNA作对照标准,120℃固定30分钟;然后用地高辛抗体免疫检测,按BNT/BCIP显色步骤显色;比较显色结果,选择带有可以接受的背景的最高探针浓度做正式的杂交。

操作步骤如下:1)根据表1 DIG-High Prime DNA标记及检测试剂盒理想条件下探针的标记产量将标记的探针稀释到1ng/μl,将试剂盒提供的control DNA稀释到1ng/μl (原始浓度是5ng /μl),然后按照表2作一系列的稀释探针及control DNA表1 DIG-High Prime DNA标记及检测试剂盒理想条件下探针标记产量表2)将上述稀释的2-9 号管的control DNA 及探针DNA各取1μl点膜3)120℃固定30分钟或紫外交链3-5分钟4)将膜放入装有20ml Maleic acid buffer 的塑料器皿中,室温振荡2分钟5)将膜放入10ml Blocking solution中室温温育30分钟6)将膜放入10ml Antibody solution 中室温温育30分钟7)用10ml Washing buffer 洗2次,每次15分钟8)在10ml Detection buffer 平衡2-5分钟9)将膜放入2ml 新配制的Color substrate solution 中暗室条件下显色。

Southern blot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

Southern blot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

Southern Blot原理及实验方法Southern Blot原理及实验方法原理:将待检测的DNA分子用/不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分离,继而将其变性并按其在凝胶中的位置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薄膜或尼龙膜上,固定后再与同位素或其它标记物标记的DNA或RNA探针进行反应。

如果待检物中含有与探针互补的序列,则二者通过碱基互补的原理进行结合,游离探针洗涤后用自显影或其它合适的技术进行检测,从而显示出待检的片段及其相对大小。

用途:检测样品中的DNA及其含量,了解基因的状态, 如是否有点突变、扩增重排等。

试剂和器材一、试剂变性液:1.5mol/L NaCl,0.5mol/L NaOH。

中和液:0.5mol/L Tris-HCl (pH=7.5),1.5mol/L NaCl。

20×SSC:3mol/L NaCl,0.3mol/L 柠檬酸钠。

以上溶液均在100Kpa灭菌20分钟。

2×SSC:用无菌移液管吸取20×SSC溶液5mL,加无菌水45mL。

6×SSC:用无菌移液管吸取20×SSC溶液15mL,加无菌水75mL。

二、器材22cm×15cm瓷盘操作方法1. 在琼脂糖凝胶上电泳分离DNA。

取出凝胶,切去边缘多于部分,EB染色,在紫外灯下照相(放一标尺,可从像片中读出DNA迁移的距离)。

2. 将凝胶置于200mL变性液中,浸泡45分钟,并温和地不断振荡,使凝胶上的ds-DNA转变为ss-DNA,然后用重蒸水冲洗凝胶几次。

3. 用中和液浸泡凝胶并不断地振荡45分钟,将凝胶中和至中性。

防止凝胶的碱性破坏硝酸纤维膜。

4. 取一个瓷盘,在底部放一块玻璃板(或一块海绵)使盛器内的20倍SSC转移滤液低于玻板表面,在玻板表面盖一张3mm的二号滤纸,滤纸两边浸没于20倍SSC溶液中,在玻璃和滤纸之间,赶掉所有的气泡。

5. 把凝胶底面朝上放在滤纸上,赶走两层之间出现的气泡。

Southern 印迹杂交实验报告

Southern 印迹杂交实验报告

Southern 印迹杂交实验报告姓名:陆叶学号:14211020062 专业:公共卫生实验时间:12.18;12.25 带教老师:潘銮凤【实验目的】学习核酸杂交的基本过程和操作【实验原理】将待检测的DNA分子用或不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分离,继而将其变性并按其在凝胶中的位置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薄膜或尼龙膜上,固定后再与同位素或其它标记物标记的DNA或RNA探针进行反应,检测靶DNA片段中是否存在与探针同源的序列。

如果待检物中含有与探针互补的序列,则二者通过碱基互补的原理进行结合,游离探针洗涤后用自显影或其它合适的技术进行检测,从而显示出待检的片段及其相对大小。

用途:检测样品中的DNA及其含量,了解基因的状态, 如是否有点突变、扩增重排等。

【实验步骤】1、基因组DNA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取1个1.5ml离心管按下列量依次加入基因组DNA、10X酶缓冲液,酶,做好标记。

老师给的HL60基因组DNA 10μg(7.6μL);10×Buffer E(10.4μL);EcoR I(10 u/μL)(2μL)。

总体积20μL。

37℃保温1.5小时。

2、1%琼脂糖电泳先制备凝胶,称取1.2 g Agarose放入三角烧瓶中,加入60 mL TAE溶液,微波炉中加热令其完全溶解,稍作冷却后加入GelRed核酸染液6μL(稀释10,000倍)。

浇板,水平放置,待凝。

胶凝后按照以下顺序加样。

两组共用一块凝胶,共7个样。

①基因组DNA10 20μl (自己的)②基因组DNA10 μg(老师的)③酶切样品④阳性对照(c-myc 4.7 kb线性片段,30pg/μl, 10μl)⑤酶切样品⑥基因组DNA10 μg (老师的)⑦基因组DNA10 20μl (自己的)插上电源,负极在样品槽一边,DNA将向阳极跑,80V电泳2小时左右,直到溴酚蓝染料跑到接近凝胶尾部,在电泳期间做好胶变性和转移准备。

Southern 杂交试验方案—本实验室

Southern 杂交试验方案—本实验室

Southern 杂交试验方案一、探针标记1、探针标记严格按照罗氏试剂盒说明书进行;2、标记探针检测:取标记产物和普通PCR扩增产物各1μl,1.0%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由于大分子量的DIG掺入,标记产物泳动速度比普通PCR产物要慢。

所以根据电泳图就可以判断是否标记上和有没有非特异标记!其余标记产物-20℃保存。

如果要准确检测标记效率(一般不必),取标记产物1μl和Dig标记的对照DNA,用DNA 稀释液按10倍系列稀释后点样于带正电荷尼龙膜上。

用紫外交联仪或真空烘烤固定DNA探针,按杂交检测方法进行信号检测,然后与膜条上的Dig标记的对照DNA信号强度对比,推算出标记的探针浓度。

如初始模板量较大,可取1μl标记产物稀释10~100倍后定量。

二、基因组DNA酶切1、采用EcoRI和一对甲基化敏感同裂酶HPaIl、MspI消化高粱基因组DNA 5ug,3 Unit/ug DNA,50uL反应体系,在37℃条件下酶切消化10h。

2、酶切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电压小于1v/cm,12h)分离。

凝胶在0.2mol/L的HCl 中脱嘌呤处理,至溴酚蓝变为黄色,弃去HCl后用蒸馏水洗几次,然后以0.4mol/L的NaOH 为转移液,利用毛细管作用将DNA转移到Hybond N+尼龙膜上,转移过夜后将膜取出夹放于滤纸间,80℃烘烤2小时。

常温放于干燥处保存备用。

(转膜:1、将胶裁成9.8cm×8.0cm 大小,于平皿中用蒸馏水冲洗一次;(此步一定记好胶的大小,后面裁纸/膜以及杂交液体积的选择都要用到)2、加入100ml 0.25 mol/L 的盐酸脱嘌呤,室温振荡15~30 min,至溴酚蓝完全变成黄色。

(如果限制性片段>10kb,酸处理时间可适当延长;若限制性片段很小,此步可省略)3、用蒸馏水冲洗2 次。

加入变性液(1.5mol/L NaCl、0.5mol/L NaOH)室温振荡20~30min;至溴酚蓝完全恢复到原来的蓝色。

Southern印迹技术应用与注意事项

Southern印迹技术应用与注意事项
southern印迹技术应用与注意事 项
目 录
• southern印迹技术概述 • southern印迹技术的应用 • southern印迹技术的操作步骤 • southern印迹技术的注意事项 • southern印迹技术的优缺点
01 southern印迹技术概述
定义与原理
定义
Southern印迹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DNA片段在凝胶电泳后转移到膜上的分子 生物学技术。
基因突变检测
突变位点的确定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需要检测的 基因突变位点。
探针制备
针对突变位点设计特异性探针 ,可以是放射性或非放射性标 记。
杂交反应
将探针与固定在膜上的DNA片 段进行杂交,形成探针-DNA复 合物。
信号检测
通过放射自显影或荧光检测等 方法,检测杂交信号,确定是
否存在突变。
基因表达谱研究
限制性酶切和Southern转移
探针杂交
对处理后的DNA进行限制性酶切和凝胶电 泳分离,然后进行Southern转移。
使用甲基化特异性探针进行杂交,检测甲 基化状态。
03 southern印迹技术的操 作步骤
样本准备
01
02
03
样本类型
DNA样本,通常为基因组 DNA或PCR产物。
样本浓度
确保DNA浓度适中,过高 或过低都会影响电泳效果。
对实验条件要求高
需要精确控制电泳和杂交条件,否则可能导致实验失败。
与其他技术的比较
与Northern印迹技术比较
两者都是检测基因表达的重要手段,但Northern印迹技术主要用于检测RNA,而 Southern印迹技术主要用于检测DNA。
与PCR技术比较
PCR技术是一种扩增特定DNA片段的方法,而Southern印迹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和分析 DNA片段。PCR技术更适用于DNA的快速扩增和定性分析,而Southern印迹技术更适

地高辛标记探针的Southern印迹方案

地高辛标记探针的Southern印迹方案

地高辛标记探针的DNA印迹方案Southern blot using DIG Prober(分子生物学实验室)Step I 采用地高辛高效标记混合物(ROCHE) 标记DNA探针1 以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序列特异性片段,回收片段,并测定浓度浓度测定:将回收产物取1μl稀释5倍,标准分子量的标记物MAKER分别点1μl,2μl,4μl,6μl.然后比较回收产物的条带亮度与MAKER比较后,可以粗略估算浓度。

2 取1μg模板(第1步扩增回收产物)于1.5ml的eppendorf管中,加入灭菌双蒸水至终体积为16μl。

3 沸水浴处理10min后迅速于冰上冷却使DNA变性(1)摇匀DIG-High Prime(vial 1),取4μl加入已热变性的模板DNA中,混匀后,瞬时离心,37℃保温20h,65℃处理10min终止反应。

4取1μl电泳检测,标记后的条带稍大于标记前片断。

5标记好的DNA探针-20℃保存。

Step II 基因组DNA酶切1 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浓度>1μg/μl ; 测定浓度的方法同测定探针浓度方法一样。

2 选择合适的内切酶(酶切的DNA量20μg左右。

注意考虑到纯化的损失,约30%,酶切DNA浓度过大时,可以考虑多做几管做浓缩)。

50μl酶切反应体系:EcoR I (15U/μl ) 5μl10×M buffer 5μlgDNA 10μl(约10-20μg)ddH2O up to 50μl注:有些内切酶需加BSA,请参照内切酶说明(包括最适酶切温度)。

3 37℃酶切12h (电泳检测),视酶切情况可延长酶切时间,直至酶切完全。

65℃保温10min停止酶切反应。

Step III 预电泳和电泳1 配制0.8 %的琼脂糖凝胶(大胶40ml左右,胶薄较好,利于转膜)。

2 加入适量上样缓冲液(Loading Buffer)点样,点上质粒做对照。

注:两边的点样孔尽量空出来;点上marker,再单独一点样孔用溴酚兰做指示,防止跑过。

地高辛标记探针的Southern-杂交技术

地高辛标记探针的Southern-杂交技术

地高辛标记探针的Southern 杂交技术根据核酸变性与复性的特性,特定核苷酸序列的单链DNA或RNA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与具有互补性的核酸链退火形成双链结构,称之为核酸杂交。

将已知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单链DNA或RNA进行标记,制成核酸探针,就可以用它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同源序列,或确定不同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已成为分子生物学中一类重要的检测手段,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它可用于基因组特定DNA序列的定位,测定相关片段的同源性、从cDNA文库、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完整基因等。

还可以用于构建DNA分子的酶切图谱和遗传图—指纹分析等。

核酸杂交检测都是在滤膜上进行的,常用的滤膜有尼龙滤膜、硝酸纤维素滤膜等。

其基本过程包括以下几步。

首先将待检样品DNA或RNA分子直接点加到滤膜上,或经过凝胶电泳分离再通过毛细管作用或电导作用被转移到滤膜上,而且是按其在凝胶中的位置原封不动地“吸印〞上去的,这个过程称为核酸印迹〔nucleic acid blotting〕转移,主要有电泳凝胶核酸印迹法、斑点和狭线印迹法〔dot and slot blotting〕、菌落和嗜菌斑印迹法〔colony and plaque blotting〕;然后将具有核酸印迹的滤膜同带有放射性标记或其它标记的DNA或RNA探针进行杂交。

最后,经过放射自显影技术或光化学、免疫学技术显示出不同的颜色,根据颜色的有无和深浅判定结果。

根据操作方式和检测对象的不同,核酸杂交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斑点杂交技术〔Dot blot〕、Southern杂交技术〔Southern blot〕、Northern杂交技术〔Northern blot〕。

前两者用于检测DNA,后者用于检测RNA。

本实验主要介绍Southern杂交技术。

1主要内容1. Southern Blot方法的原理。

2.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3. DNA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尼龙膜与膜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高辛标记探针在Sou thern杂交分析中的技术要点陆小平 周文军(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苏州215006)小岛峰雄(日本信州大学纤维学部) 外源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材料的基因组中,必须从转化植株中找到分子生物学的检测证据。

目前,PCR、Southern杂交等作为常用检测手段而被广泛采用。

虽然PCR技术可以快速得到结果,但是,以农杆菌介导的材料必须慎重这一结论,以免由于农杆菌污染造成假阳性。

而Southern分析由于操作程序繁琐,对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酶切等技术要求较高,有时使杂交结果不甚理想。

我们在植物基因转化的研究中,对荞麦,桑树,紫景天,洋麻等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酶切进行了探讨,对流程中的有关步骤进行技术改良,使酶切后的PNA在凝胶板上是涂布状完全达到了Southern杂交的技术要求,并用地高辛(D ig)标记探针对外源DNA进行分析,取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简述如下∶1 植物基因组D NA的提取及纯化1)提取高纯度的DNA是Southern杂交的关键, DNA的粗提物中,往往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多糖、单宁、色素等大分子杂质。

这些杂质通常与DNA共同沉淀或与DNA聚合成大分子复合物。

一旦复合物形成,即便在以后的操作中用酚、氯仿多次纯化,也很难将其除去。

我们的经验是:当用液氮破碎新鲜样品的细胞壁后,先用蒸馏水洗脱两次(洗脱温度为42℃),每次5m in。

以达到洗脱多糖的目的。

每次洗脱后离心5m in(13000 r m in),弃去上层液。

该上层液中含有粘度较高的胶状体,其主要成分可能是粘性多糖。

在提取桑树基因组DNA时,最好用叶柄或幼茎、幼叶作提取材料。

在样品有限时,也可用成熟叶甚至老叶代替。

据C lark M S (1998)介绍,取样前对材料进行除淀粉处理(减少光照、黑暗处理24h),可以抑制多糖的污染。

但我们采用除淀粉处理后的实验结果并不理想,其效果远不及用蒸馏水洗脱。

另外,该方法不仅可以用于桑树DNA提取,而且也适用于其他植物材料(果树、花卉)。

2)由于桑叶中也含有酚类、色素,提取DNA时,常有茶褐色物质混入DNA中,由此而影响DNA的纯度。

为了防止DNA的褐变,我们在液氮磨碎后,立即置冰箱下层或4℃条件下任其自然解冻,待粉末完全解冻后再加入DNA提取液。

3)做一次Southern杂交所需10Λg纯DNA,一般取0.2g新鲜样品即可得到10Λg以上纯DNA。

因此,用该方法提取DNA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能满足一定要求。

为了保证DNA的纯度,每管加样量不要太多,以0.2~0.25g新鲜样品为宜,用30mL液氮研磨成粉末,置4℃条件下解冻后分别加600ΛL提取液 和200ΛL提取液 ,再稍稍研磨后全部转入2mL的离心管中,其余步骤仍按试剂盒要求操作。

4)在去除蛋白质的干扰时,我们仍用蛋白酶K,但其中添加了80ΛL酶解缓冲液(60mmo l T h is2HC l、60mmo l ED TA、3%SD S、pH7.8),置55℃条件下酶切过夜。

结束后再用苯酚、氯仿处理。

5)纯化后的DNA可以通过测定波长为230、260、280的紫外吸收光谱来确定其浓度,但这些数据只能作为参考,因即便有较高的OD值,仍会存有影响酶切的干扰物质,我们建议最好采用凝胶电泳检测。

2 酶切DNA的酶切时间一般是1~3h,但结束前最好取10ΛL(总量为200ΛL)酶切产物在小孔胶上检测是否完全酶切,即DNA片段弥散于各泳道中,若加样孔下方仍有亮度较强的条带出现(重复序列例外),这表明DNA尚未完全酶切,需继续延长酶切时间。

3 Southern印迹将完全酶切的DNA上大孔胶电泳,若DNA在胶板上呈涂布状,便可进行Southern印迹。

若近加样孔一侧的泳带,其前沿参差不齐;加样孔变形;孔内残留物较多;泳道中DNA分布不匀等,这些均为干扰物存在所致。

在条件许可时应重新酶切。

Southern印迹可按常规方法操作,将胶板分别用0.25mo l HC l、变性液、中和液浸泡15~30m in后,用20XSSC溶液将变性DNA全部转移至尼龙膜(H ybo rdN+m em bane)上。

但印迹操作时,须戴手套作业,以免污染尼龙膜而影响DNA的固定。

吸水纸上的重量要逐次添加,以防泳道变形和凝胶毛细管过早堵塞。

4 杂交1)固定 印迹结束后,取下尼龙膜,置室温中自然干燥1h,用紫外仪[FUNA2UV L IKER(FS21500)]将DNA固定到尼龙膜上(约30s)。

2)预杂交 将尼龙膜装入小塑料袋中,加入10mL 预杂交液后,驱尽袋中的气泡,封口后置65℃杂交炉(EYELA H YBR I D Z A T I ON OV EN M H S2301)中孵育1h。

3)杂交 剪开小塑料袋的一角,直接加入10ΛL变性D ig探针,赶尽气泡后重新封口,继续置65℃杂交炉中慢速振摇过夜。

该步骤的关键是小塑料袋中不能留有气泡,否则,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几种染色方法比较郜 刚(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4)《生物学通报》编委:您好。

笔者对贵刊2002年第37卷第2期第23页刊登的“用Feuglen染色法制作果蝇唾腺染色体”一文感兴趣,但笔者认为文中几处不妥,比如1)水浴温度波幅偏高;2)染色时间不确定;3)试剂配方不全;4)盐酸的浓度单位有误,mo l?M?;5)注意事项影响实验结果表述不清。

特撰写下文与各位读者商榷。

双翅类昆虫如黑腹果蝇(D rosop h ila m elanog aster)的唾腺染色体(Salivary ch romo som e)比普通染色体大的多,处于体细胞同源染色体的配对状态,是由于唾腺染色体经过多次复制而并不分开形成的,大约有1000~4000根染色体丝的拷贝,故又称为多线染色体(Po lytene ch romo som e)。

它是观察染色体形态、研究染色体结构变异等的好材料。

制作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染色方法一般有3种:醋酸洋红法、苯酚品红法和孚尔根(Feuglen)染色法(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法)。

各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适用的条件,因此没有1种染色方法是普遍适用完美无缺的。

现将3种常用方法的优缺点分述如下,并提出1个实用的永久封片制作方法。

1 醋酸洋红法洋红的常用浓度为0.5%~1.0%,醋酸常用浓度为45%~50%,一般现配现用较好。

洋红是从胭脂虫(Coccus cacti)的雌虫中提取的作为染料的提取物,提取物的品质因胭脂虫的种类而异,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具有染色活性的是洋红酸。

洋红酸是一种二元弱酸,如果溶于碱性溶液中,则具有酸性染料的性质,可使细胞质着色;如果溶于酸性溶液中,则具有碱性染料的性质,可使染色质(体)着色。

此法多用滴染法,快速简便,为改进其染色效果,也可采用浸染法,并辅以火焰微热(即滴加醋酸洋红盖片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微热),增加本底清晰度,加大反差。

醋酸洋红的配制和染色都比较简单,对细胞穿透力较强,这是其主要优点,此外它对染色体和核仁均可染色,故也适用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染色。

但其染色强度和分色效果不及其他染色剂,通常只作临时染色观察,不用于制作永久性装片。

也可以用醋酸地衣红替代洋红,这样细胞质着色较少,效果较好。

2 孚尔根染色法孚尔根染色法是常用于鉴别细胞中DNA的一种组织化学方法,细胞核经过温和的盐酸的水解作用杂交信号将被冲散。

加探针时不要碰到尼龙膜,以免膜与高浓度探针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出现污染斑点。

5 洗膜取出尼龙膜,置漂洗液(2X、1X、0.1X SSPE 0. 1%SD S)中逐级漂洗10~15m in,以洗脱未杂交的D ig 探针和非特异性结合。

6 显影将尼龙膜按下列程序再次浸洗:1)80mL缓冲液 (0.1mo l马来酸 0.15mo l氯化钠 pH7.5)10m in;2)80mL缓冲液 (72mL缓冲液 8mL10%阻断剂B locling Roaget)60m in;3)20mL缓冲液 (20mL缓冲液 3U A nti2D ig2A P)30m in;4)80mL缓冲液 2次,每次10m in;5)20mL缓冲液 (0.1mo l氯化钠 0.1mo l T ris2HC l 50mmo l氯化镁 pH9.5)5m in;6)20mL显影液(3.76m g磷酸溴氯吲哚 7.5m g 氯化氮蓝四唑 20mL蒸馏水)黑暗中3~6h。

7 膜的保存杂交信号在3h可达到高峰,并可稳定24h。

若信号过强,可缩短显影时间,当信号强度达到要求后,即可停止显影。

保存时取出尼龙膜,用T E漂洗2次后封膜保存。

膜干燥或久置后,信号将有所减弱或褪色,但经T E湿润后仍会重现原有的杂交信号。

用32P标记探针分析转化株中的外源DNA是分子杂交的常用手段,但32P保存时间有限,对操作人员有一定辐射,废液对环境污染严重,而D ig探针可以弥补这些不足。

因D ig标记属生物素类,其主要成分(洋地黄毒苷配基)是由植物洋地黄中提取的半抗原类固醇物质,经PCR反应制作的探针没有辐射污染;-20℃中可保存12个月;杂交液可重复使用2~3次;敏感性高、检测速度快。

因此,目前世界一些研究组织提倡用地高辛代替32P标记。

参考文献 1 C lark M S主编顾红雅瞿礼嘉主译.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陈丙莺,陈子兴主编.分子生物学基础与临床,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2. 3 王关林,方宏筠主编.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B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