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介绍
钻井液技术介绍

6.钾基聚合物钻井液 钾基聚合物钻井液是一类以各种聚合物的钾(或铵、钙)盐和KCI为主处理剂的防塌钻井液。在各种常见无机盐中,以KCI抑制粘土水化分散的效果为最好;而聚合物处理剂的存在使该类钻井液具有聚合物钻井液的各种优良特性。因此,在钻遇泥页岩地层时,使用它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防塌效果。
*
8.合成基钻井液 合成基钻井液是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作为连续相,盐水作为分散相,并含有乳化剂、降滤失剂、流型改进剂的一类新型钻井液。由于使用无毒并且能够生物降解的非水溶性有机物取代了油基钻井液中通常使用的柴油,因此这类钻井液既保持了油基钻井液的各种优良特性,同时又能大大减轻钻井液排放时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尤其适用于海上钻井。
*
1.分散钻井液 分散钻井液是指用淡水、膨润土和各种对粘土与钻屑起分散作用的处理剂(简称为分散剂)配制而成的水基钻井液。其主要特点是: (1)可容纳较多的固相,较适于配制高密度钻井液。 (2)容易在井壁上形成较致密的泥饼,故其滤失量一般较低。 (3)某些分散钻井液,如以磺化栲胶、磺化褐煤和磺化酚醛树脂作为主处理剂的三磺钻井液具有较强的抗温能力,适于在深井和超深井中使用。缺点:除抑制性和抗污染能力较差外,还因体系中固相含量高,对提高钻速和保护油气层均有不利的影响。
*
1.合成聚合物类处理剂 合成聚合物主要用作钻井液降滤失剂、降粘剂、页岩抑制剂等。 2.天然改性高分子类处理剂 改性天然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在石油工业中有广泛的用途。可生物降解的天然大分子如淀粉纤维素作为主链结构可赋予材料以生物降解特性,使材料具有环保功能。 3.利用工业废料制备的钻井液处理剂 利用工业下脚料制备钻井液处理剂技术性较强,油田化学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工作。
*
(二)国内外钻井液处理剂开发应用 一、国外发展情况 二、国内发展情况
油基钻井液介绍及应用

油基钻井液一、油基钻井液发展概述1、定义及类型➢油基钻井液是指以油作为连续相的钻井液。
➢两种油基钻井液——全油基钻井液和油包水乳化钻井液。
在全油基钻井液中,水是无用的组分,其含水量不应超过10%;而在油包水钻井液中,水作为必要组分均匀地分散在柴油中,其含水量一般为10~60%。
2、油基钻井液的优缺点➢与水基钻井液相比较,油基钻井液具有能抗高温、抗盐钙侵、有利于井壁稳定、润滑性好和对油气层损害程度较小等多种优点。
➢目前已成为钻高难度的高温深井、大斜度定向井、水平井和各种复杂地层的重要手段,并且还可广泛地用作解卡液、射孔完井液、修井液和取心液等。
➢油基钻井液的配制成本比水基钻井液高得多,使用时往往会对井场附近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提高钻速,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较广泛地使用了低胶质油包水乳化钻井液。
➢为保护环境,适应海洋钻探的需要,从80年代初开始,又逐步推广使用了以矿物油作为基油的低毒油包水乳化钻井液。
3、油基钻井液的发展阶段二、油基钻井液的组成1、基油(BaseOil)油包水乳化钻井液是以水滴为分散相,油为连续相,并添加适量的乳化剂、润湿剂、亲油胶体和加重剂等所形成的稳定的乳状液体系。
•在油包水乳化钻井液中用作连续相的油称为基油,目前普遍使用的基油为柴油(我国常使用零号柴油)和各种低毒矿物油。
•为确保安全,其闪点和燃点应分别在82℃和93℃以上。
•由于柴油中所含的芳烃对钻井设备的橡胶部件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因此芳烃含量不宜过高,一般要求柴油的苯胺点在60℃以上。
苯胺点是指等体积的油和苯胺相互溶解时的最低温度。
苯胺点越高,表明油中烷烃含量越高,芳烃含量越低。
•为了有利于对流变性的控制和调整,其粘度不宜过高。
各种基油的物理性质注:Mentor26、Mentor28、Escaid110、LVT和BP8313均为常用矿物油的代号。
2、水相(WaterPhase):•淡水、盐水或海水均可用作油基钻井液的水相。
《钻井液与完井液》课件

2
操作流程
- 钻井液处理
- 完井液处理
总结
钻井液与完井液在石油钻采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深入了解它们的定义、成分和性能对于确保钻井和完井作 业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钻井液与完井液》PPT 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钻井液与完井液的定义、作用以及性能特点,帮助您更好地理 解这一重要的领域。
钻井液与完井液
简介
钻井液的定义和作用
钻井液是在钻井作业中用于冷却、润滑和稳定井 壁的液体。它还能排除地层中的岩屑,维持井眼 稳定。
完井液的定义和作用
完井液是在井口 进行完井作业时用于帮助封隔 井眼、增强地层压裂等工艺的液体。
钻井液
钻井液种类
- 水基钻井液 - 高密度钻井液 - 气体钻井液
钻井液成分
- 基础液体 - 悬浮剂 - 沉淀剂
钻井液性能
- 密度 - 粘度 - pH值
完井液井液成分
- 基础液体 - 砂粒 - 流动剂
完井液性能
- 密度 - 粘度 - pH值
钻完工程
1
钻完工程定义
钻完工程指的是从钻井开始到完井结束的整个工程过程。
油基钻井液介绍及应用

油基钻井液一、油基钻井液发展概述1、定义及类型➢油基钻井液是指以油作为连续相的钻井液。
➢两种油基钻井液——全油基钻井液和油包水乳化钻井液。
在全油基钻井液中,水是无用的组分,其含水量不应超过10%;而在油包水钻井液中,水作为必要组分均匀地分散在柴油中,其含水量一般为10~60%。
2、油基钻井液的优缺点➢与水基钻井液相比较,油基钻井液具有能抗高温、抗盐钙侵、有利于井壁稳定、润滑性好和对油气层损害程度较小等多种优点。
➢目前已成为钻高难度的高温深井、大斜度定向井、水平井和各种复杂地层的重要手段,并且还可广泛地用作解卡液、射孔完井液、修井液和取心液等。
➢油基钻井液的配制成本比水基钻井液高得多,使用时往往会对井场附近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提高钻速,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较广泛地使用了低胶质油包水乳化钻井液。
➢为保护环境,适应海洋钻探的需要,从80年代初开始,又逐步推广使用了以矿物油作为基油的低毒油包水乳化钻井液。
3、油基钻井液的发展阶段二、油基钻井液的组成1、基油(BaseOil)油包水乳化钻井液是以水滴为分散相,油为连续相,并添加适量的乳化剂、润湿剂、亲油胶体和加重剂等所形成的稳定的乳状液体系。
•在油包水乳化钻井液中用作连续相的油称为基油,目前普遍使用的基油为柴油(我国常使用零号柴油)和各种低毒矿物油。
•为确保安全,其闪点和燃点应分别在82℃和93℃以上。
•由于柴油中所含的芳烃对钻井设备的橡胶部件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因此芳烃含量不宜过高,一般要求柴油的苯胺点在60℃以上。
苯胺点是指等体积的油和苯胺相互溶解时的最低温度。
苯胺点越高,表明油中烷烃含量越高,芳烃含量越低。
•为了有利于对流变性的控制和调整,其粘度不宜过高。
各种基油的物理性质注:Mentor26、Mentor28、Escaid110、LVT和BP8313均为常用矿物油的代号。
2、水相(WaterPhase):•淡水、盐水或海水均可用作油基钻井液的水相。
钻井液基本知识

钻井液基本知识钻井液是用于钻井的流体,在钻井中的功用:1、清洗井底,悬浮携带岩屑,保持井眼清洁。
2、平衡地层压力,稳定井壁、防止井塌、井喷、井漏。
3、传递水功率、以帮助钻头破碎岩石。
4、为井下动力钻具传递动力,5、冷却钻头、钻具。
6、利用钻井液进行地质、气测录井。
钻井液常规性能对钻井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一、钻井液密度1、钻井液密度概念:单位体积钻井液的质量称为钻井液的密度,其单位是克/厘米3(g/cm3)常用符号表示。
现场一般用钻井液密度计测定钻井液的密度。
2、钻井液密度的计算公式P=(P地×102)÷H+PeP----钻井液密度g/cm3式中:P地----地层压力MPaH-----井深mPe-----附加密度、油层附加0.05—0.1气层附加0.07—0.15由于起钻时可能产生抽吸或液面下降,另外,气体进入井内,也会引起液柱压力降低,因此钻井液密度要有附加值。
3、钻井液密度与钻井工作的关系:在钻井作业中,钻井液密度的作用是通过钻井液柱对井底和井壁产生压力,以平衡地层中油、气压力和岩石侧压力、防止井喷、保护井壁,同时防止高压油气水侵入钻井液,以免破坏钻井液的性能引起井下复杂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钻井液密度,若钻井液密度过小,则不能平衡地层流体压力,和稳定井壁,可能引起井喷、井塌、卡钻等事故,若钻井液密度过大则压漏地层,并易损害油气层。
钻井液对钻速有很大的影响,密度大液柱压力也大,钻速变慢,因钻井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之间的正压差使岩屑的清除受到阻碍。
造成重复破碎,降低钻头破碎岩石的效率,使钻速下降,通常在保证井下情况正常的前提下,为了提高钻速,应尽量使用低密度钻井液。
二、钻井液粘度1、钻井液的粘度概念:钻井液粘度是指钻井液流动时,固体棵粒之间,固体颗粒与液体分子之间,以及液体分子之间内摩擦的总反映,钻井液粘度可用漏斗粘度计和旋转粘度计进行测定,由于测定的方法不同,有不同的粘度值,现场常采用漏斗粘度计测量钻井液的粘度,单位是秒。
钻井液介绍资料

自九十年代初酯基钻井液在北海现场首次 应用成功后,合成基钻井液的种类不断增加, 先后发展了第一代的酯类、醚类、聚-α -烯烃 类和缩酯类合成基钻井液,以及第二代的线性 α - 烯烃类、内烯烃类、线性烷基苯类和线性 链烷烃类合成基钻井液。第二代的粘度和钻井 液成本低于第一代,但其环境友好性比第一代 稍差。国内近年在合成基钻井液的研究方面也 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研 究结果。
在测定高温高压条件下泥浆的润滑性方 面,M-I泥浆公司研制成功了可以模拟井底条 件的润湿性能装置,可以 200 度以上高温及 6895Kpa 压力条件下对液体润滑剂、固体润 滑剂以及钻井液的润滑性进行测量。上述仪 器国内部分科研单位己有购进者。
11.钻屑回注工艺技术
由于日益要求严格的环保要求。在第26届 海洋技术年会上,在钻井技术方面重点讨论了 四个论题即:酯基油包水钻井液、毒性检验、 钻屑的回注和排放及高温高压钻井问题。可以 说这四方面问题都是涉及到环保问题的。关于 酯基油包水钻井液本文前面己做了介绍。关于 钻屑的回注据文献介绍己进入实践成功阶段。 其大概流程是将钻屑通过再磨细后与海上混合 用泵注入疏松层段。
认为很少有钻井液的流变特性是符合宾汉 模式的。目前测量的AV(表观粘度)、PV(塑性粘 度)值等只是习惯使用。 认为幂律模式较宾汉模式准确。 认为卡森模式在低剪切速下较宾汉模式或幂 律模式要好,但在高剪切速率下不准。不能用 它来进行压力损失的计算。 对钻井液的粘弹性进行了研究。
二、国内钻井完井液新技术
近年来,在胜利油田、辽河油田等,真对 油田深井、大斜度井、浅海及滩海钻井的井壁 稳定、润滑防卡及环境问题研制了聚合醇 / 有 机硅钻井液体系和聚合醇 / 氯化钙钻井液体系; 针对低压渗透油藏的油层保护问题,研制了聚 合醇 /KCL 聚合物钻井液和射孔液。先后己用 于各类井几百口,对安全快速钻井,减少井下 复杂情况,保护环境、保护油气层发挥了积极 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石油钻井液处理规范

石油钻井液处理规范在石油工业中,钻井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不仅用于提高钻井效率,还能保障井下作业安全。
为了确保钻井液的有效处理和使用,各行业都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石油钻井液处理的规范。
一、钻井液的概述石油钻井液是指在钻井作业过程中,向井筒注入的一种专门制备的液体,它具有降温、清洁井筒、润滑钻杆、控制井壁稳定、悬浮钻井屑等多种功能。
钻井液的处理不仅要符合环境要求,还要满足井下作业的需求,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
二、钻井液的处理流程1. 钻井液的调配钻井液的调配是指按照一定的配方,将所需的各种化学物质加入水中,形成一种适合井下作业需求的钻井液。
调配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各种化学物质的质量比例,确保钻井液的性能稳定。
2. 钻井液的净化钻井液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污染,因此需要进行净化处理。
净化处理包括机械过滤、离心分离和化学处理等步骤。
机械过滤主要用于去除大颗粒的固体颗粒物;离心分离可去除较小颗粒的固体颗粒物;化学处理则是通过添加特定的化学剂来除去溶解性污染物。
3. 钻井液的调整钻井液在井下作业过程中需要根据井况的变化进行调整。
调整包括控制钻井液的密度、黏度、润滑性等性能参数,以适应井下作业的需求。
三、钻井液处理规范为了确保钻井液的有效处理和使用,各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
以下是常见的钻井液处理规范:1. 钻井液的组成和性能要求规定钻井液应包含的化学物质和各种参数的限值,以确保钻井液的性能满足井下作业的需求。
2. 钻井液的处理流程要求规定钻井液的处理流程,包括调配、净化和调整等步骤,要求各步骤的操作规范和要求。
3. 钻井液处理设备的选择和使用规定钻井液处理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包括离心机、过滤器、搅拌器等设备,要求其能满足处理的要求,并符合安全规范。
4. 钻井液处理过程的监测和控制规定对钻井液处理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包括对各种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调整,确保钻井液的质量和性能稳定。
5. 钻井液处理的安全要求规定钻井液处理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包括对化学物质的储存和使用、设备的安全操作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钻井液体系介绍

PEM钻井液
国内领先近10年的环境可接受的水基防塌钻井 液体系(简称PEM泥浆体系,Protecting Environment Mud) - 满足钻井作业要求 - 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 满足保护油气层的要求 - 节约钻井整体成本 - 提高泥浆服务质量
PEM钻井液
应用范围: 用于中下部井眼段、强水敏性复杂地层、大斜度大位 移井,环境敏感地区作业井的作业。 基本配方(kg/m3) 预水化膨润土 烧碱 PAC-HV XC PF-JLX KCl 2040 23 35 12 3050 3050 纯碱 PF-FLO PF-PLUS PF-TEX PF-LPF 12 510 35 510 515
海水膨润土浆钻井液
常见性能: FV:30-40 s YP/PV〉2
维护处理: 用海水钻进,膨润土稠泥浆塞洗井携砂; 维持稠泥浆的YP(Pa)等于或大于PV(mPa.s); 预水化膨润土浆配好以后,在泵入前加入石灰来提 高泥浆的粘度和切力,加入石灰后停止循环和搅动 以保持絮凝状态。
海水聚合物浆钻井液
分散体系
由水、配浆膨润土和各种对粘土、钻屑起分散作用的处理剂(简称为分散剂) 配制而成的水基钻井液称为分散钻井液。为了与钙处理钻井液区别,有时又 称为细分散钻井液。 在较深井段,需要泥浆密度较高或井眼条件可能比较复杂时,泥浆通常需要 分散,典型的分散剂有木质素磺酸盐、褐煤或单宁。它们是有效的反絮凝剂 和降滤失剂。经常使用一些含钾化学品可提高页岩稳定性。添加专门的化学 品调节或保持特定的泥浆性能。
钻井液体系分类
低固相钻井液体系
该体系的固相体积含量和类型受到控制,总的固相体积含量不能超过 610%。粘土固相体积含量不超过3%并要求钻井固相和膨润土的比 例小于2:1。该体系是不分散体系,通常使用结合添加剂作增粘剂和膨 润土增效剂。该体系的一个最显著优点是能大大提高钻井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合成基钻井液 2、聚合醇类钻井液 3、硅酸盐钻井液 4 、钾酸盐钻井液 5、甲基葡萄糖甙钻井液 6、黑色正电胶钻井完井液 7、正电胶钻井液 8、 新型暂堵型钻井完井液
9、新型无固相钻井完井液 10、连续油管用钻井液 11、不损害油气层的钻井完井液 12、稳定井壁的钻井液完井液 13、超深井钻井液完井液 14、正电性钻井液
而UF技术则是上述技术的发展,是在钻井
过程中加入适量的BFS(高炉矿渣)并使流变参
数满足钻井液的要求,固井前在钻井液中加入
激活剂(主要是碱性物质,如NaOH、NaC03、 NaSi03)使高炉矿渣活化产生 “水硬性”性能。 达到固井工艺的要求。
15. 井眼稳定技术方面
井眼稳定性一直被认为是卡钻及一系列井 下复杂问题的根源,是影响钻井成本的最大因 素。国外用X射线层析成像法进行了井眼的模 拟研究;用计算机程序预测井壁的稳定度,并 求出所需钻井液的密度;通过超声波井下照像 工具(VBI)以声波传递时间和声幅的大小对井 眼进行3600的扫描,可以给出某处地层的横断 面情况以了解其构形及裂缝状态;
钻井液完井液新技术
胜利职业学院 刘日华
主要内容 一、国外钻井液技术发展动态 二、我国钻井液技术的发展 三、气体型钻井完井流体 四、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新技术
一、国外钻井液技术发展动态
1. 阴离子型聚合物水基钻井液的研制 2. 阳离子型聚合物水基钻井液的研制 3. 合成基油包水钻井液 4. 乙二醇类水基钻井液(glycol) 5. 甲基葡萄糖甙水基钻井液 6. 甲酸盐类水基钻井液 7. 微泡气体钻井液
综合以上技术,可以认为90年代以来更 加重视泥页岩/钻井液相互作用的微观机理研 究,逐步从宏观到微观,由定性到定量,采 用力学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化学一力学藕合 研究)来实现钻井液配方的优选达到实现井壁 稳定的目的。
16. 流变学方面
新版(1993年版)API RP13D《油井钻井液 流变学推荐作法》中与1985年版比较,增加了 较多的内容,摘要有:认为钻井液的流变特性 很复杂,很难用一种流变模式表达出来,因为 钻井液的连续相和分散相在改变,其中:固相 、油、气含量也在改变,其相互间还在不停的 起着物理的、化学的作用,另外还受到流速、 流道的几何尺寸等因素的影响。
9. "自控"技术发展方面
国外特别针对海上作业者,研制成功一 种 " 综 合 自 控 泥 浆 系 统 "(Intergrated automation for a mud system),据称该装置 己在海上平台进行了l000口井的试验,其中 有150口井是油基泥浆的井,效果良好,大 大提高了海上作业的安全性并降低了成本, 其实用性和可靠性己得到海上作业者的认可 。据称目前除准备在新造的钻井平台上安装 外,还计划在现用平台上安装此设备。
认为很少有钻井液的流变特性是符合宾汉 模式的。目前测量的AV(表观粘度)、PV(塑性粘 度)值等只是习惯使用。
认为幂律模式较宾汉模式准确。 认为卡森模式在低剪切速下较宾汉模式或幂 律模式要好,但在高剪切速率下不准。不能用 它来进行压力损失的计算。 对钻井液的粘弹性进行了研究。
二、国内钻井完井液新技术
8. 防漏技术与封堵技术的发展
在原堵漏物料的基础上又提出了防漏物料。另外 在降低失水量材料的研制方面,打破了过去“吸附” 为基础的理论,而提出以“封堵”为基础的理论。例 如己应用的超细碳酸钙,单封等均具有降失水和堵漏 作用。近期国外文献中又提出了用聚合物使之在固定 的级配细颗粒下,制成具有可溶、部分溶、不溶三种 状态同时存在的产品,具有很好的防漏作用,另外还 开发了一些如膨胀性填料等新产品。据称这类产品不 仅可起到防漏的效果,而且还可增强井壁强度,使破 裂压力提高。既有很好的防漏作用又有很好的润滑性。
2、聚合醇类钻井液技术
钻井液中使用的聚合醇大多是聚乙二醇(聚丙 烯乙二醇)聚丙二醇、乙二醇/丙二醇共聚物、 聚丙三醇或聚乙烯乙二醇等。
江汉石油学院于九十年代初研究开发出聚合醇 产品和聚合醇钻井液体系,以聚合醇JLX为主 剂组成的聚合醇钻井液在渤海、南海西部、东 海、辽河、大港、塔里木和江苏等油田使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测定高温高压条件下泥浆的润滑性方 面,M-I泥浆公司研制成功了可以模拟井底条 件 的 润 湿 性 能 装 置 , 可 以 200 度 以 上 高 温 及 6895Kpa 压 力 条 件 下 对 液 体 润 滑 剂 、 固 体 润 滑剂以及钻井液的润滑性进行测量。上述仪 器国内部分科研单位己有购进者。
1、 合成基钻井完井液
合成基钻井完井液是以人工合成或改性的 化学品(如酯类、醚类、合成烃类等)为基液 的一类钻井完井液。合成基钻井完井液为了 克服水基钻井完井液难以满足某些复杂条件 和特殊要求下的钻井,油基钻井完井液毒性 大、易着火、影响荧光录井等缺点而发展起 来的。国外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研究,九十 年带初开始使用,并取得好效果,1994年被 列为API认可的钻井液体系。
12. 泥浆处理剂的"大容量"包装技术
继水泥、般土粉、重晶石粉的运输采用散 装吹灰技术之后,近期国外对泥浆处理剂(不论 是固体或液体)的包装进行了改进,使用了所谓 “大容量”(Bulk)包装,即做成类似集装箱的 不锈钢罐,其容积可装入干料2000磅或液体料 5000磅。既便于运输,又便于使用。据称得用 此“大容器”后,不仅节约了成本(约较原包装 方法节省10-20%),还减少了人员操作时的伤 害。这一改革预计会普遍在海上和陆上推广使 用。
合成基钻井完井液体系的优点
(l)合成基液易于降解,本身毒较小,利于环境保 护;
(2)合成基液的闪点比矿物油高,发生火灾和爆炸 的可能性小;
(3)其凝固点比矿物油低,低温可泵送性好,可在 寒冷地区使用;
(4)液相粘度比矿物油高,利于悬浮和携带钻屑; (5)热稳定性高,可达到200℃,高温时,仍能满 足携屑的需要; (6)有较强的抑制性和井眼稳定性,以及较好的润 滑性和携屑性能,特别适合于水平井、大斜度井、大 位移井和分支井的钻进;
(2)进入地层的硅酸根与岩石表面或地层水中的 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硅酸钙沉淀,覆盖在岩石 表面起封堵作用。
(3)进入地层中的硅酸根遇到PH值小于9的地层水, 立即变成凝胶封堵地层孔喉和裂缝。
(4)在温度低于80℃时,稀硅酸盐钻井液稳定泥页 岩的机理是以通过多个氢键、静电力和范德华力叠 加,与泥页岩中的粘土矿物形成超分子化学力结合 为主,缩和反应为辅:而当温度超过80℃(在105℃以 上更明显)时,硅酸盐的硅醇基与粘土矿物的铝醇基 发生缩和反应,产生胶结性物质,把粘土等矿物颗 粒结合成牢固的整体,封固井壁。
10.测试仪器方面
为了量测泥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流变性 能,国外研制了不少各类流变仪、稠度仪等。 如Haake(哈克公司)D1000/300高温高压流变仪 (剪切速率0-1200秒-1)动态高温高压试验仪(可 测动滤失和流变性、最高温度644K,工作压 力140MPa)环路流变仪(可测室温及260K;压 力6000磅/英寸,2.50-5000秒-1剪切速率)等。 其他还有Fann90型高温高压旋转粘度计 :Chandle公司的7300型流变仪等。
3、硅酸盐钻井液技术
国外对硅酸盐化学、硅酸盐钻井液稳定 井壁机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石油大学又对其进行了更为深入 的研究,综合他们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以 下结论:
(1)硅酸盐在水中可以形成不同大小的颗粒-离 子状态的、胶体状态的、和分子状态的,这些 颗粒通过吸附、扩散等途径结合到井壁上,封 堵地层孔喉和裂缝。
(7)钻井液常规性能稳定、易于控制; (8)环保要求严格的地区钻井,可以就地处理
钻屑,节省费用; (9)用于某些特殊井,钻井综合成本低于油基
和水基钻井完井液; (10)多数合成基液不含荧光物质,对荧光录井
基本无影响; (11)基液进入储层不会引起水敏、水锁和无机
结垢损害,保护油气层效果好。缺点是本身 的成本较高。
13. 用冷却泥浆的方法来解决高温问题
目前大多数的处理剂都是有机聚合物类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就会产生降解而失去 原有性能,将导致泥浆性能的破坏。为了解 决这一难题,除了在化学剂的结构上下功夫 外,另辟了一条新径,就是降低泥浆温度的 方法(目前主要是使用平板式热交换器)来保 持井下的正常状态。
14. 双功能流体技术UF(Universal fluid)
自九十年代初酯基钻井液在北海现场首次
应用成功后,合成基钻井液的种类不断增加, 先后发展了第一代的酯类、醚类、聚-α -烯烃 类和缩酯类合成基钻井液,以及第二代的线性 α -烯烃类、内烯烃类、线性烷基苯类和线性 链烷烃类合成基钻井液。第二代的粘度和钻井 液成本低于第一代,但其环境友好性比第一代 稍差。国内近年在合成基钻井液的研究方面也 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研 究结果。
利用其射线荧光法(XBF)来测量钻井液的组
分,重晶石,低固相等的浓度;利用多孔弹性 理论,把力学因素和化学因素联在一起考虑, 使钻井液和页岩中水的摩尔自由能差引起的化 学诱发应力变化与力学诱发应力变化相结合, 开发出了一种井壁稳定性新模式,利用这一模 式计算,可以使井壁稳定问题大为减轻。另外 还用不同的方法和仪器对泥页岩中钻井液组份 迁移动力学方面进行了研究。
近年来,在胜利油田、辽河油田等,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