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交流汇报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

合集下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教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教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及背景。

引发学生对小说主题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及其写作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主题:人的意志力量和自我牺牲精神。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

1.4 教学步骤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学生分享对小说主题的想法。

第二章:情节梳理2.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2.2 教学内容学习小说中的重要章节,梳理情节发展。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中的重要情节。

2.4 教学步骤第三章:人物分析3.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3.2 教学内容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如保尔·柯察金、冬妮娅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性格。

3.4 教学步骤学生分组,选择扮演某一人物,了解其性格特点。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小说所传达的主题思想。

4.2 教学内容探讨小说的主题:人的意志力量和自我牺牲精神。

4.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4 教学步骤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5.1 教学目标5.2 教学内容5.3 教学方法采用反思分享法,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5.4 教学步骤第六章:文学手法分析6.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小说中使用的文学手法。

6.2 教学内容分析小说中的比喻、象征、讽刺等文学手法。

6.3 教学方法采用文本细读法,引导学生发现并分析文学手法。

6.4 教学步骤教师选取小说中的典型段落,引导学生细致阅读。

学生分组讨论,识别并解释所使用的文学手法。

第七章:章节讨论7.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小说中的各个章节。

7.2 教学内容针对小说中的重要章节进行深入讨论。

7.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章节间的联系。

7.4 教学步骤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学生分组进行章节讨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通过阅读引言,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及其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 分析作品背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背景。

3. 阐述作品主题思想: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展现青年人在革命斗争中锻炼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过程。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

2. 阅读引言,让学生感受作品的主题思想。

3. 讨论:让学生谈谈对作品主题思想的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章:保尔·柯察金的成长经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保尔·柯察金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

2. 通过分析保尔的成长过程,引导学生认识革命青年在斗争中锻炼成长的必要性。

【教学内容】1. 描述保尔·柯察金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

2. 分析保尔在革命斗争中锻炼成长的过程。

【教学过程】1. 阅读相关章节,了解保尔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

2. 讨论:让学生谈谈保尔在革命斗争中锻炼成长的过程对他的影响。

3. 分析:引导学生认识革命青年在斗争中锻炼成长的必要性。

第三章:保尔参加红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保尔参加红军的原因和经历。

2. 通过分析保尔在红军中的成长,引导学生认识革命战争对青年人的锻炼作用。

【教学内容】1. 描述保尔参加红军的原因和经历。

2. 分析保尔在红军中的成长过程。

【教学过程】1. 阅读相关章节,了解保尔参加红军的原因和经历。

2. 讨论:让学生谈谈保尔在红军中的成长对他的影响。

3. 分析:引导学生认识革命战争对青年人的锻炼作用。

第四章:保尔的伤病与恢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保尔在战争中受伤及康复的过程。

2. 通过分析保尔在伤病期间的内心挣扎,引导学生思考人在困境中的信念和毅力。

【教学内容】1. 描述保尔在战争中受伤及康复的过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及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背景知识。

(2)通过阅读,把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培养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保尔·柯察金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坚定的信念。

(3)增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2. 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 保尔·柯察金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难点1. 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解读。

2. 保尔·柯察金精神品质的内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作品特点、人物情节等。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体会作品情感。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4. 案例分析法:分析保尔·柯察金的事迹,提炼精神品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及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背景知识。

2.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体会作品情感。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深入解读小说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4. 案例分析:分析保尔·柯察金的事迹,提炼其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

5. 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坚定的信念。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保尔·柯察金的精神品质对当代学生的启示。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小说人物、情节、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掌握程度。

3. 自评:学生对自己在课程中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收获进行自我评价。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学设计(通用8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学设计(通用8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学设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学会阅读长篇小说的基本方法。

2、了解全书内容,熟悉、掌握其中精彩的片段,从保尔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3、在写作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教师抛砖引玉,以学生读为主,并付诸实践。

与写作结合,形成文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名著中汲取养分,树立伟大的革命理想,培养崇高的道德品质,形成钢铁般的意志。

教学设想:(一)课前准备:指导学生读完整本书,做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

选看几集电视连续剧。

(二)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电影或电视剧片段,分析人物性格。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重点:精读的引领教学难点:阅读兴趣的激发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外阅读阶段:1.开学初,课余时间用略读浏览的方法通读全书,弄清主要内容、情节和人物关系等。

自我检查一下读书的速度和质量。

2.根据阅读需要参阅附录的资料和课外及网上搜集的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经历、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重要思想和重点内容。

3.结合观看电视连续剧,将剧中的人物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

4.一边读,一边摘录,加批注,写心得。

课内导读阶段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刚刚结束的北京残奥会上,我们领略到了残疾人体育健儿儿自强不息、奋能拼搏的风采。

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有这样一位身残志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作家。

他是谁呢?想必大家一定能猜得出来,他就是前苏联业余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钢铁”知识知多少采用必答和抢答两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故事大意。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教学目标】1. 让学员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培养学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3. 引导学员关注作品的主题思想。

【教学内容】1. 作品简介:作者、背景、特点。

2. 作品主题:描绘了我国钢铁工业的艰苦创业过程,展现了劳动者的高尚品质。

【教学方法】1. 讲座法:讲解作品背景、特点。

2. 讨论法:引导学员交流对作品主题的看法。

【教学步骤】1. 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2. 分析作品特点。

3. 引导学员思考作品主题。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员了解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2. 培养学员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形象特点。

2. 其他人物形象的特点。

【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分析人物形象。

2. 小组讨论法:交流对人物形象的看法。

【教学步骤】1. 分析保尔·柯察金的形象特点。

2. 分析其他人物形象的特点。

3. 引导学员讨论人物形象的意义。

第三章: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员了解作品的情节安排。

2. 培养学员分析情节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作品的主要情节。

2. 情节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方法】1. 情节串讲法:讲解主要情节。

2. 小组讨论法:分析情节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步骤】1. 讲解作品的主要情节。

2. 分析情节的作用和意义。

3. 引导学员讨论情节对主题的揭示。

第四章: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引导学员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

2. 培养学员对作品主题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作品的主题思想。

2. 作品主题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1. 引导思考法:引导学员思考作品主题。

【教学步骤】1. 讲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 引导学员讨论作品主题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2. 拓展学员的阅读视野。

【教学内容】2. 推荐相关阅读作品。

【教学方法】2. 推荐法:推荐相关阅读作品。

【教学步骤】2. 推荐相关阅读作品。

2024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设计

2024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设计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主题及现实意义。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及其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 分析作品背景,探讨作品名称的含义。

【教学方法】1. 讲述法: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工业革命时期的了解。

2. 介绍作者:讲述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和创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背景。

3. 分析作品名称:引导学生探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意义。

4. 总结本章内容:强调作品的主题及现实意义。

第二章: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

2. 引导学生学习保尔坚定的信念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内容】1. 讲述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

2. 分析保尔坚定的信念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方法】1. 讲述法:讲述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学习保尔的精神品质。

【教学步骤】1. 回顾上章内容:提问学生对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及其作品的了解。

2. 讲述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介绍保尔的家庭背景、学习经历和革命历程。

3. 分析保尔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学习保尔坚定的信念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4. 总结本章内容:强调保尔的成长历程对学生的启示。

第三章:保尔·柯察金与丽达的爱情故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保尔·柯察金与丽达的爱情故事。

2.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表达。

【教学内容】1. 讲述保尔·柯察金与丽达的爱情故事。

2. 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表达。

【教学方法】1. 讲述法:讲述保尔与丽达的爱情故事。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表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教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5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认识他的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

3. 学习小说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和合作探讨能力。

教学重点:1. 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2. 主人公保尔的精神品质的分析。

3. 小说写作技巧的学习。

教学难点:1. 理解保尔的成长历程和内心世界。

2. 运用小说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二、教学准备教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资料:关于小说背景、作者简介的资料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及其背景。

2. 学生自主阅读第一至第五章,了解小说基本情节。

3. 讨论:概括本章主要内容,介绍主要人物。

第二课时:1.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讨论主人公保尔的成长历程。

2. 分析保尔的性格特点,认识他的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

3. 教师讲解小说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第三课时:1. 学生自主阅读第六至第十章,思考保尔在困境中的抉择。

2. 讨论:分析保尔在困境中的心理变化,认识他的信仰和担当。

3. 小组合作,探讨小说中的主题思想。

第四课时:2. 教师点评学生讨论成果,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3. 布置课后作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感悟文章。

第五课时:1. 学生展示课后作业,互相交流感悟。

3.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成长、奋斗主题的小说,拓展视野。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阅读感悟和讨论情况,适时进行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内容和主题。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讨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注重引导学生将阅读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升他们的情感价值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通过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使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主题,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小说的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及其背景,概述小说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和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4 教学步骤(1) 介绍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及其背景。

(2) 概述小说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主题,激发阅读兴趣。

第二章:第一部分(第1-3章)2.1 课程目标通过阅读小说的第一部分,使学生了解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第1-3章中保尔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及其对保尔性格形成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保尔的成长背景和性格特点。

2.4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保尔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

(2) 分析保尔的性格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 讨论保尔的成长背景对他后来的革命道路的影响。

第三章:第二部分(第4-6章)3.1 课程目标通过阅读小说的第二部分,使学生了解保尔参加革命的动机和过程,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第4-6章中保尔参加革命的动机、过程及其在革命中的成长。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保尔的革命动机和成长过程。

3.4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保尔的革命动机。

(2) 分析保尔参加革命的过程及其在革命中的成长。

(3) 讨论保尔的革命经历对他性格的进一步塑造。

第四章:第三部分(第7-9章)4.1 课程目标通过阅读小说的第三部分,使学生了解保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奋斗和挫折,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第7-9章中保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奋斗、挫折和坚持。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保尔的奋斗历程及其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读书交流汇报课
教材分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俗、易懂,充满青春的激情,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走向文学名著就是走向崇高、走向美丽。

教学构想
1、课前预习
(1)鼓励学生用半个月的时间读完原著。

全文共500页,平时每天读15页,周末每读25页。

(2)、鼓励学生利用平时课余时间复述故事内容,交流学习心得。

2、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线索,复述故事主要内容。

(2)、独特的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

(3)精彩片段欣赏。

(4)学习保尔精神,为实现崇高理想而顽强拼搏。

3、教学重难点
(1)、学生对故事的归纳、提炼、升华能力。

(2)有关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国情。

4、教法和学法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

教师引导学生读原著,学生通过讲故事,学会梳理故事线索,获得独特的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

形式:讨论式、谈话式。

5、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教学目标:梳理小说线索,复述故事主要内容。

二 .教学重难点:对故事的归纳能力;独特的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

三 .教学流程:
1.导入语:同学们,当又一个金色的秋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已成长为一名高年级的学生了。

我们长高了,校门前的那一棵小树再也不能遮挡我们的视线,我们将透过她看到更辽阔的天空,看到希望的地平线正在向我们挥舞着金色彩带;我们长大了,动画片、小人书已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将走向文学巨匠:鲁迅、巴金、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走向科学泰斗:张衡、祖冲之、阿基米德、爱因斯坦。

瞧,保尔·柯察金正扛着青春激情染红的旗帜向我们奔来,他第一个想和我们正在跨入青春大门的少
年朋友握手,他最急于告诉我们的是怎样把青春的旗帜插上理想的峰巅,怎样在青春烈火的熊熊燃烧中把自己百炼成钢。

板书课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师:保尔,曾经成为一个时代的最强音的保尔,曾经鼓舞了整整一代人的保尔。

下面由同学们把你知道的保尔的故事告诉大家。

2.教学设计:
A、复述故事内容。

从两个方面梳理全书内容:保尔的成长经历;保尔的感情生活。

形式:学生讲;教师点拨。

生:保尔的成长经历:
(1)小时生活:被开除学校、伙伕、电工;救朱赫来——反抗压迫,追求真理;勤劳、正直、勇敢。

(2)参加红军:大腿负伤,头部负伤,右眼失明——舍生忘死,无限忠诚。

(3)参加筑路工作:风温症、伤寒——热情似火,献身理想。

④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完成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坚韧、顽强、积极、乐观。

教师点拨(1)保尔头部受伤,13天后才醒过来,右眼失明,在家乡疗养痊愈后,死里逃生的他对生命又有了新的认识:人应当赶快地、充分地生活。

于是他带着伤残之躯又投入了火热的生活。

(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背诵名言。


(2)在筑路工地上朱赫来对阿姆基有一句对话:用不着群众大会了,这里谁也用不着鼓动,他们真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面对用生命和热血筑路的同志们,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

(帮助学生认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生:保尔的感情生活:保尔和冬妮娅的故事:a、相识:湖边钓鱼;湖边赛跑。

b、相爱:保尔出狱后躲在冬妮娅家;保尔头部受伤后,冬妮娅去看他。

c、冬妮娅带保尔去参加聚会;保尔带冬妮娅去参加共青团大会;铁路上的相遇。

B、感受文学形象和情感。

教师点拨:
(1)作为富家小姐的冬妮娅为什么会看上保尔?回答:保尔热情、倔强,不是那种粗野无礼的人:自尊、尊重他人;勇敢、正直。

保尔对冬妮娅的感情:她跟别的富家女孩不一样:没有市俗的眼光,活泼、漂亮、
纯洁,有文化。

保尔面对高尚、知识、美丽:剪头,打工买蓝衬衫、黑裤子。

(2)保尔与冬妮娅为什么会分手呢?a、保尔带冬妮娅参加共青团大会后:“你既然有勇气爱一个工人,却不能接受工人阶级的理想。

”b、车站见面:冬妮娅——戴着海狗皮帽子,长统皮套靴。

保尔——又破又旧的短褂,一只破靴,一只套鞋,脚趾露在外面。

冬妮娅——“你的生活怎么搞得这么惨啊”;“你还是这么粗鲁”。

保尔——“我也没有想到你会这么……酸臭”;“我的粗鲁,比你的所谓礼貌要好得多”,“那时候你还敢和一个工人握手,现在你浑身已经发出卫生球的味道了。

”(学生从人物肖像、对话感受人物形象和情感)
是保尔和他的战友们打败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消灭了白匪,镇压了反革命,使苏维埃政权得以巩固,人民生活得以安宁;是保尔和他的战友们,不畏艰辛,修筑铁路,使城里人平安地渡过严寒的冬天;是保尔和他的战友们舍生忘死,舍已为人,使年轻的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得以迅速恢复。

面对这样的形象,这样的灵魂,冬妮娅显得多的渺小、卑微。

保尔、冬妮娅都是非常纯洁、可爱、正直的青年,然而他们有不同的理想和追求,因此他们的分手也就是必然的了。

C、归纳作品主题。

保尔是一个非常勇敢、顽强的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教师点拨本书主题:读完了整本书,我们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吗?
生:保尔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的考验,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长为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

保尔崇高的革命理想,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在党的教育培养下,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在自觉的学习和锻炼中形成的。

指点学生发散:保尔精神是我们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直面惨淡的人生,直面淋漓的鲜血,以微笑扼住命运的咽喉,以坚韧不拨书写灿烂的人生。

咱们中国就有一个人被称为当代的保尔(张海迪:高位截瘫)。

除了张海迪,还能列举保尔那样的人物吗?
列举例子:海伦写出《给我三天视力》,贝多芬奏响《命运交响曲》,郑振铎《把一切献给党》
学生去新华书店、图书馆查找资料;学生互相讨论。

师:我们下一节的内容就是同学们将收集到的材料互相交流并欣赏小说的两个精彩片段。

4结束语:光阴荏苒,时过境迁,保尔所处的那个烽火年代已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而保尔的精神仍被一代代地传承着。

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在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保尔那种不怕困难、顽强拼搏、见义勇为、忠于职守,为公众利益勇献身而无怨无悔的高尚情操,仍有它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附简介:
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写了一篇题为《大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现状浅析》,文中指出:大学生们最喜欢的中外作品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占第三位,而他们最喜欢的文艺作品中的主人公中,保尔·柯察金占第一位。

1989年团中央为了给青年人树立“人生的路标”选出了十本必读的书,第一本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94年中国残联、中宣部出版局和新闻出版署图书司颁发“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获了一等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