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汇报课教案

合集下载

读书汇报教案模板范文

读书汇报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案名称《XXX书籍阅读汇报》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书籍的基本内容、作者背景及创作背景。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书籍的价值和意义。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展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书籍的基本内容、作者背景及创作背景。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书籍的价值和意义。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书籍中的思想内涵。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书籍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阅读,了解书籍的基本内容。

(2)小组讨论,分析书籍中的主要观点和人物形象。

(3)各小组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

3. 教师点评(1)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书籍中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书籍的价值和意义。

(2)鼓励学生课后继续阅读,拓展知识面。

5. 作业布置(1)课后阅读与本次汇报相关的书籍,撰写读书笔记。

(2)思考书籍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要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展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书籍内容的掌握程度。

读书汇报课教案

读书汇报课教案

读书汇报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读书汇报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读书汇报课的教学方法和技巧;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读书汇报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读书汇报课的教学方法和技巧;3.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的提高;4.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读书汇报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读书汇报课的定义:读书汇报课是指学生在阅读一定的书籍后,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汇报和讨论的课程。

2.读书汇报课的特点:(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2)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3)注重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的提高;(4)注重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读书汇报课的教学方法和技巧1.教师引导法: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2.学生主导法:学生在课堂上自主组织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3.问题导向法: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多媒体辅助法: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的提高1.阅读技巧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精读、扫读等,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准确性。

2.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表达,如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等,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如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2.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训练,如创意思维、创新实践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是否得到提高;2.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培养;3.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提高;4.教学方法和技巧是否得到有效运用。

活动课教案---读书汇报活动

活动课教案---读书汇报活动

活动课教案---读书汇报活动引言概述:读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读书汇报活动则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读书汇报活动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活动目的1.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读书汇报活动,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主动阅读的积极性。

1.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读书汇报活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批判性思维和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1.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读书汇报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二、活动策划2.1 选择适合的读书材料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阅读水平,选择适合的读书材料,包括故事书、科普读物、名著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

2.2 制定读书计划为学生制定读书计划,明确阅读的时间和任务,帮助他们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3 设计读书汇报形式鼓励学生通过口头汇报、书面汇报、绘画、剧本表演等形式进行读书汇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实施3.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开展读书分享会、阅读推荐活动等,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读书汇报活动中来。

3.2 引导学生的深度阅读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书籍内容,提高阅读质量。

3.3 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反馈老师要及时给予学生阅读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书籍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四、活动成果评估4.1 学生的阅读成果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情况、听取他们的读书汇报和阅读心得,评估学生的阅读成果。

4.2 学生的表达能力观察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评估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4.3 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评估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形成程度。

五、活动延伸5.1 阅读推广活动通过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如读书分享会、书评比赛等,进一步推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年一班假期读书汇报课教案

一年一班假期读书汇报课教案

一年一班假期读书汇报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回顾假期阅读的书籍,分享阅读体验和收获。

3.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爱读书、会读书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学生假期阅读的书籍回顾。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和收获。

3. 学生互相交流阅读经验,讨论如何提高阅读效果。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学生假期阅读的书籍信息,了解学生阅读的内容。

2. 课堂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假期阅读的书籍,提醒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和收获。

3. 学生分享:学生依次上台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心得和收获,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4. 交流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阅读经验,讨论如何提高阅读效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分享的积极性和表达能力。

2.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的参与度和阅读经验的丰富性。

3. 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养成情况。

五、教学资源:1. 学生假期阅读的书籍。

2. 课堂记录表,用于记录学生的阅读分享和交流讨论情况。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部分家长参加课堂,分享他们的阅读经验和建议,为学生提供更多阅读的方向和选择。

2. 推荐优秀读物: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需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读物,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七、教学难点:1. 学生阅读分享时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2.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时,如何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提出有价值的观点。

八、教学措施:1. 提前培训学生:在课堂前,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培训,指导他们如何进行阅读分享和交流讨论。

2. 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尽量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反思:1.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进展,定期检查他们的阅读情况,以确保学生能够坚持阅读。

十、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的主题和内容:根据学生的阅读分享和交流讨论情况,教师可以确定下一节课的主题和内容,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

《小公主》 读书汇报课教案

《小公主》 读书汇报课教案

《小公主》读书汇报课教案小公主读书汇报课教案1. 教学目标- 了解小说《小公主》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 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道德观念。

-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2. 教学准备- 小说《小公主》的电子或纸质版本。

- 绘本或图片展示小说中的场景或人物形象。

- 黑板、白板或投影仪以供教师讲解和学生展示。

3.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和情节讲解- 向学生介绍《小公主》这本书的背景,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对公主和王国的想象。

- 教师简要讲解小说的主要情节,重点介绍主人公和其他重要角色。

- 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总结小说的主要情节,并展示相关场景或人物形象的图片。

第二课时:主题和道德观念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所传达的主题和道德观念,例如勇气、友情、善良等。

- 分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探讨并呈现他们对故事主题和道德观念的理解。

- 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并进行全班讨论,加深对主题和道德观念的理解。

第三课时:阅读理解和写作练- 带领学生进行小组阅读,每组选择一段重要事件。

- 学生通过讨论和理解,回答教师提出的阅读理解问题。

-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形式(故事重写、角色对话、漫画等),将选定的事件进行创作呈现。

- 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创作,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四课时:复和评价- 整理和复小说中的主要情节、主题和道德观念。

- 进行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 教师做出评价,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4. 教学评价- 学生的研究笔记和小组展示。

- 学生的创作和表达能力。

- 小测验的成绩和教师的评价。

此教案旨在通过《小公主》的阅读汇报课,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并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题和道德观念。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

《小公民》 读书汇报课教案

《小公民》 读书汇报课教案

《小公民》读书汇报课教案小公民读书汇报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惯和阅读能力;- 让学生深入理解《小公民》这本书中的主题和情节;-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小公民》这本书的背景和作者;2. 引导学生整体阅读《小公民》;3. 分析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4. 探讨书籍中强调的公民责任和社会道德;5. 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书中主题的理解和个人观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展示和简短介绍引起学生对书籍的兴趣。

2. 预导入(10分钟)- 让学生先阅读书籍的封面、目录和简介,提问激发学生对内容的预期。

3. 整体阅读(25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小公民》。

- 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做好阅读笔记,标注重要事件和个人感悟。

4. 分析人物(20分钟)- 引导学生分析书中的主要人物,让学生根据人物形象、言行举止等方面来描绘他们的性格特点。

5. 探讨主题(2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书中强调的公民责任和社会道德问题。

- 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6. 总结(10分钟)- 整理学生的讨论成果,概括《小公民》这本书所强调的主题和价值观。

-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阅读感受,并表达对书籍的评价。

四、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整体阅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记录的完整性;- 考察学生在人物分析和主题探讨中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 《小公民》一本;- 书籍封面、目录和简介的投影片或图片。

六、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写读后感或写书评,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组织学生参观社区或公共场所,引导学生实践公民责任。

以上是《小公民》读书汇报课教案的简要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提问。

读书汇报课教案

读书汇报课教案

读书汇报课教案读书汇报课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提升学生分析与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3.推动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思考和探索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阅读材料和相关练习材料。

2.PPT和录音设备。

【教学过程】【引入】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阅读的文学作品,并提出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2.教师播放作者访谈录音,让学生先听一遍,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阅读】1.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开始阅读文学作品,读完后回答相关问题。

2.引导学生进行独立阅读,提醒学生要注意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人物及主题等要素。

3.学生阅读完毕后,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并记录下来。

【分析与解读】1.学生在小组中逐一解读文学作品,分享彼此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以及主题等要素。

3.教师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总结反思】1.学生进行个人总结和反思,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思考写下来。

2.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进行分享,互相学习和借鉴。

【作业布置】1.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2.要求学生每个人都要写一篇读书心得,包括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思考。

【教学反思】本次阅读汇报课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并提升学生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

参加小组讨论,能够互相学习和借鉴。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的时候,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另外,在提问环节,教师应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读书汇报课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读书汇报课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读书汇报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读书汇报的概念和意义;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3.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读书汇报的概念和意义;2.如何选择适合的读书材料;3.读书汇报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读书的意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知识讲解(15分钟)a.读书汇报的概念和意义:通过简单的解释,让学生了解读书汇报的定义和作用,即通过读书汇报的形式,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b.如何选择适合的读书材料:介绍一些常见的阅读材料类型,如小说、故事书、科普读物等,并提醒学生在选择读书材料时要考虑个人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c.读书汇报的基本要素和结构:讲解读书汇报的基本要素,包括书名、作者、内容概要、主要人物等,并介绍一个简单的读书汇报结构,即引言、正文和结尾。

3.示范演示(20分钟)选择一个适合的读书材料,向学生展示如何进行读书汇报。

重点演示读书汇报的结构和要素的表达方式,同时展示过程中的自然表达和自信态度。

4.小组练习(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组员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进行读书汇报准备。

组内成员互相讨论自己的读书材料、整理读书汇报内容,并相互提供意见和建议。

5.展示与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读书汇报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

根据展示情况进行总结,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并鼓励大家继续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互动表现;2.评价学生的读书汇报内容是否符合基本要素和结构要求;3.记录学生对他人读书汇报的评论和评价是否具有建设性。

五、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书写自己的读书汇报稿,并准备下一堂课的读书汇报展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汇报课教案——《童眼看三国》之人物分析活动目的:1、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通过评析人物,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并学会全面认识人物。

3、学会归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语言。

活动准备:1、师生阅读《三国演义》。

2、收集《三国演义》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等资料。

3、学生做《三国演义》手抄报及幻灯。

教学过程:一、邀请小主持人。

男:如果说书是海,读书就是游泳;女:如果说书是山,读书就是攀登;男:如果说书是天空,读书就是飞翔;女:如果说书是生命,读书就是走过人生。

男: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智慧的源泉。

女:所以我们热爱读书,我们选择了与书为友。

合:我们愿意在书的海洋里畅——游!师:是呀,书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自开学以来,我们就一直开展读书活动。

最近,我们师生又共读了一本书——《三国演义》。

看到同学们校内校外,课前课后手捧三国,感觉大家都快成了“三国迷”了。

相信大家在今天的汇报课上,一定会畅所欲言,尽情展示!今天汇报的课题是《童眼看三国》之“人物分析”。

(课前板书课题)读三国,大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知道哪三国吗?(板书:魏蜀吴)知道他们的霸主分别是谁吗?(曹操、刘备、孙权)大家肯定记住了里面的许多人物吧,谁能说上几个?看来同学们读得不错,记住这么多人物。

其实还有很多,据有关资料记载,三国人物有1200多,有名有姓的大约400人,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有数十人。

其实,老师知道同学们对三国已经了解不少了,不信,我们来看看大家做的手抄报就知道了(课件展示)。

二、手抄报展示主持人:怎么样?同学们做的手抄报是不是各具特色,内容也丰富多彩呀。

看来大家与三国人物都成老朋友了,是不是?下面我们就再次走进三国,去会会这些的英雄豪杰,好不好?那么我们怎样去会他们呢?下面我们就分小组进行交流,这些小组分别是——(课件出示)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吕布、曹操、周瑜小组。

下面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汇报形式或者给汇报的同学鼓鼓劲吧。

(出示汇报要求)汇报要求:(1)表情自然、姿态大方。

(2)声音洪亮、语言流畅。

(3)能说出人物的特点,依据充分。

(4)汇报形式不拘一格。

三、走进三国之人物分析1、小组交流,确定汇报人员及形式。

教师巡视指导。

过渡:老师知道大家对三国都很感兴趣,都想在这里展示本组的风采,但时间有限,我们只有采用抢答的方式来确定哪个小组先展示,下面请每个小组的一号同学做好准备。

(抢答歇后语等)2、全班交流展示。

3、评委及时评价。

小结:大家汇报得精彩,评委评价得也精彩,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呢?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说,历史人物有三种形象:(课件出示)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

(简单介绍三种形象)所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无论评价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要一分为二,不能用片面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总结:在大家的侃侃而谈间,我们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耳边又回荡起那一个个永载史册的名字,让这间屋子挥洒着一股英雄的豪气。

下面就让我们以电视剧《三国演义》那气势雄壮的旋律结束这堂读书汇报课。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并配以战争场面及人物画面。

四、布置作业:今天的读书汇报课就上到这儿,请同学们继续关注三国,准备下次的《童眼看三国》之《场面分析》。

阅读《三国》交流课教案交流目的:1、通过阅读交流一些好词好句,丰富自己的阅读积累。

2、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3、分析人物的言行,初步认识人物的性格特点。

4、指导学生撰写读后感。

课前准备:师:1、认真阅读《三国演义》,做好读书笔记及故事情节与人物的分析。

2、准备好投影片及录音机。

生:1、自读《三国》前十回,并在好词好句上做上记号,并选择一部分摘抄在读书笔记上。

2、自读时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书中空白处做做读书笔记。

交流过程:一、激情导入1、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曲,生仔细聆听。

2、问:听了这首歌曲,你想到了什么?3、谈话:同学们,这首歌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歌词是一首著名诗词——调寄《临江仙》(出示歌词齐读)《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是一部历史小说,书中的一个个问问动听的故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令我们百看不厌。

今天我们就起来交流一下读此书前十回的收获。

二、交流好词好句1、四人一组交流自己的好词好句。

2、班级交流:指导学生练习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也可利用肢体语言来理解词语。

并试着用词语造句。

(指导学生积累一些脍炙人口的成语:桃园结义、半信半疑、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下笔成章、乘虚而入、出言不逊、危在旦夕、名不虚传、文思泉涌、屈指可数等)3、交流好句,并说说好在哪里。

(可以从用词遣句、塑造人物特点等方面来分析)三、片断交流1、出示第一回中的片断:次日,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的三百余人,就桃园中痛饮一醉。

2、设置问题:文中提到哪三个人?他们的身份是什么?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一个人?从书中的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你最喜欢谁,为什么?3、师:现在也有些人向他们三人一样结拜兄弟,我们称之为拜把子。

你对这种现象怎么看?4、同学交流,指名回答。

师相机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地为人处事观。

四、迁移训练五、指导写读后感指导谢读后感的要领:先对所读内容进行分析概括,然后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可以结合实际来谈。

六、小结、作业1、师:同学们,读书可以使我们慧目、可以使我们明智。

《三国》这本书可以使我们知道什么是善恶美丑,还使我们认识了许多英雄,我们现在只读了这本书的开头,更精彩的部分还在后面,请同学们课后继续阅读。

2、继续读下面十回,写两到三篇读后感。

走进三国教学目的:1、了解《三国》中有趣的故事及与其相关的成语、歇后语等。

2、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

一、游戏导入1、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

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

同学们已经读这本书了,有的也看过电视,觉得自己可以被称为"三国迷"的举手。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板书:走进三国)3、先来几题考考大家怎么样?(一题一题出示,先出示题目,再出示答案)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司马懿)⑼"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⑽诸葛亮病逝何地?(五丈原)4、同学们读得认真,记得仔细,可真了不起二、群英聚会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

同学了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2、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由情节引出主要人物:看完三国演义,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情节是哪一段?(以下环节随机,由学生所说情节教师相机引出主要人物)关羽:(1)生说:刮骨疗毒(2)提到关羽,你还想到了哪些情节?(师相机点评)(温酒斩华雄:出示原文,齐读)(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许都护嫂、华容道义释曹操、夜走麦城)(3)面对曹操丰厚的条件让其归附,关羽报之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的回绝,忠心一片,苍天可鉴!也许,自桃园结义的那天起,关羽就已把自己交给了大哥,那是对大哥的情份,及至以后随之演化成对君主的忠义。

被困麦城,这位凛然的汉子面对说客,说出了让人热血沸腾的辞令:(出示)“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指名读、齐读)(4)关羽走了,带着情义走了,留下了一段故事,一段我们传诵着,后人也一样会去传诵的故事。

诸葛亮:(1)生说:草船借箭(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有关他的歇后语非常多,就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有好几个,你知道吗?(3)老师还收集了许多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你猜猜会是哪些?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草船借箭--多多益善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分组合作读歇后语)(4)一条歇后语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你能用最简洁,又最生动的语言说一个你喜欢的故事吗?(男女生比赛、生评价)(5)刚刚我们只说了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其实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数不胜数,你还知道哪些?(6)我们钦佩诸葛亮,不仅仅因为他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更因为他知恩图报,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家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杜甫的《蜀相》。

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曹操:(1)生说:败走华容道(2)在三国演义中,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曹操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我认为他也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3)对于曹操,同学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

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以上部分如果学生能说出来最好,学生如果说不到教师可适当引导)(4)出示《观沧海》刘备:(1)生说:三顾茅庐(2)"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也使刘备爱惜人才的美名远播,你认为他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敬佩呢?他既没有曹操那般的家族势力,也没有孙权父兄遗留的基业,但他却凭着自己的宽厚和耐性,白手起家,争得三分天下,在江山姓氏的帛卷上写下他刘备二字,成就了一段永恒的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