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实验
体育保健学实验报告

体育保健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体育保健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了解体育保健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2. 学习科学运动训练和体育保健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体育锻炼的效果和身体健康水平。
实验设备和材料:1. 运动设备(如篮球、足球、跑步机等);2. 体育保健学教材和参考书籍;3. 心率检测仪、血压计等医学设备;4. 计时器;5. 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1. 阅读体育保健学教材,了解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2. 设计一项自主锻炼计划,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伸展运动等;3. 根据自主锻炼计划进行一周的锻炼,每天记录锻炼的时间、强度和心率等数据;4. 在锻炼期间,使用心率检测仪测量每次锻炼前后的心率,并记录下来;5. 在锻炼开始前和结束后,使用血压计测量血压,并记录下来;6. 在锻炼结束后,进行伸展运动和放松活动,记录感觉和身体状态的变化;7. 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自主锻炼计划的效果,评估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8.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设备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等内容。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1. 锻炼期间的记录表格可以显示每天的锻炼时间、强度和心率等数据,可以根据心率和锻炼强度对比,评估锻炼的效果和身体状况;2. 根据血压测量的结果,可以评估锻炼对血压的影响;3. 伸展运动和放松活动的记录可以显示身体状态的变化,包括肌肉紧张度、柔韧度和身体感受等。
实验结论:通过对体育保健学实验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体育锻炼的效果和身体健康水平。
通过合理的锻炼计划和运动方法,可以使心率和血压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并提高身体的柔韧度和肌肉力量。
存在问题和改进方向:1. 实验中心率和血压的测量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可以选择更精确的医学设备进行测量;2. 实验中的自主锻炼计划可以更具体和科学,包括更详细的运动种类、时间和强度等;3. 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更加定量和客观,增加统计分析的内容。
实验报告完成后,可以总结体育保健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并提出可能的改进和发展方向。
实验初中《体育与保健》课教案(1)

安吉实验初中《体育与保健》实践课教案运动参与目标:增强个人的自信心,检验自己的运动水平,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运动技能目标:理解排球的基本技术,掌握中等速度跑的技术要素,获得室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身体健康目标:通过教与学,使学生初步形成准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具相注重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社会适合目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学习步骤:一、活动准备:(12分钟)。
1、慢跑150米~300米:(3分钟)全体分为4小组,由各小组长负责带队实行慢跑(慢跑形式不限)。
2、徒手体操:(3分钟)由体育委员和组长共同负责组织本班同学做自选操(自选5-6节徒手操4*8拍)。
3、游戏;各小组自拟一种游戏方法,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同学做游戏,时间6分钟。
二、教学步骤:练习(一)自主学习、排球(抛、接、滚、垫)练习形式:两人一组,场地自选,形式不限,教师观察不指导。
时间:5分钟左右。
评价标准:完成练习配合好为优秀其次为良好,再次为一般。
练习(二)、模仿练习:排球垫球——垫球要点:(1)正面对准来球;(2)两手臂伸直、夹紧、提肩;(3)用腕关节以上小臂处击球;(4)击球时腿蹬地,身体重心前移;(5)上肢和下肢协调用力。
基本手型学生练习图形1教学要求:教师根据自练情况和这五点实行教学。
学生垫球迎面接力练习图形3学生持球迎面接力练习图形2学生练习图形1学生练习:自抛自垫球100~120次(练习中如果球掉地可重新接下继续练习,且前面的练习次数有效)。
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2分钟左右)——图形见活动1。
评价标准:完成垫球120次为优秀,100次为良好,80次为一般,80次以下为弱。
(2分钟)练习(三):拓展练习(主要是为后阶段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教学作好准备)——1、一抛一垫一接(2米左右);2、两人对垫(次数3-4次,2-3米);评价要求:具有一定的垫球练习基础——击球部位准确,身体协调,动作合理,配合默契。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书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书实验一人体一日需热量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学会运用活动观察计算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对人体一日需热量进行测定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应用由直接或间接测热法所取得的人体各项热能消耗的数据,计算其实际活动的热能消耗,详细观察记录人体一天(24h)中,各项活动的内容和时间(以min 计),然后归类相加,将全天各项活动的热能消耗量相加,再乘以体重或体表面积,即得出人体一天活动的热能消耗量。
在此基础上再加上l 0%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消耗的热能,就是人体一天的需热量。
三、实验器材人体各项活动热能消耗数据表格资料,计算工具。
四、实验步骤(一)查找各项活动或动作的单位热能消耗值(KJ/m2/min、Kcal/m2/min)。
(1 Kcal=4.184 KJ)(二)记录人体一天身体各项活动内容的名称及其所占用的时间,计算各项活动或动作的热能消耗值,登记在实验报告的相应栏目内。
(三)合计1日(1440 min)单位体表面积消耗的热量D (KJ/m2、Kcal/m2)。
(四)计算人的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
(五)计算身体1日内各项活动的耗热总和E(也可用其它方法计算,如体重)。
E =D×体表面积(六)计算受试者食物特殊动力作用耗热量HH=E.×l0%(七)受试者身体一日需热量S(KJ/d、 Kcal/d)S=E十H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天的基础代谢需求量在1500 Kcal以上。
成年男子每千克体重1小时的基础代谢为4185 KJ,或每一平方米体表面积1小时的基础代谢为167 KJ。
女性比男性约低5%,老年人比成年人约低10%。
基础代谢可有10%—15%的波动。
五、注意事项(一)记录一昼夜活动内容时间应计满24h(1440 min)。
(二)记录中对查表查不到的活动项目,在选靠近似活动项目时,选靠应恰当,合理。
(完整版指导书)《体育保健学》实验报告

(完整版指导书)《体育保健学》实验报告第一篇:(完整版指导书)《体育保健学》实验报告院系:体育系专业:体育教育班级:二0 年月日《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书实验一人体一日需热量计算【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学会并初步掌握运动用活动来观察计算法对人体一日需热量进行测定的基本方法。
【实验原理】应用由直接或间接测热法所取得的人体各项热能消耗的数据,计算实际活动的热能消耗。
详细观察记录人体一天(24h)中,各项水运的内容和时间(以min计),然后归类相加,查表找出每项活动单位时间的热能消耗值,与该项活动的时间相乘,即得出该项活动的热能消耗量。
将全天各项活动的热能消耗量相加,再乘以体重或体表面积,即得出人体一天活动的热能消耗量。
采用平衡膳食时,在此基础上再加上10%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消耗的热能,就是人体一天的需热量。
【实验器材】人体各项活动热能消耗数据表格资料(附录1-1)、计算工具。
【实验方法与步骤】一、记录人体一天(24h,折合1440min)内,身体各项活动内容的名称及其所占用的时间(以min为单位计)。
二、合并相同活动内容的活动项目时间(min),并将活动名称和时间(min)逐项登记在实验报告的相应栏目内。
三、核算一日活动时间是否满24h,即1440min。
四、依附录1-1查找各项活动、动作的单位热能消耗值(J),登记在实验报告的相应栏目内,对于查检不到的活动项目,可查找与其近似项目的热能消耗率,以取代该项目。
五、逐项计算活动项目消耗的热量,并在合并相同的活动后,总计1日内消耗的热量(J·kgˉ1)。
六、合计各项活动的总耗热量D(J·kgˉ1)。
七、计算身体的各项活动的耗热总和E(J·Dˉ)。
E = D×体重八、计算受试者食物特殊动力作用耗热量H(J·Dˉ1)。
H = E×10%九、得出受试者身体一日需热量S(J·Dˉ1)。
S = E + H 【注意事项】一、记录一昼夜活动内容时间应计满24h,(1440min)。
体育保健学实验报告

体育保健学实验报告
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
实验时间:姓名性别年龄既往病史
直立位姿势脊柱形状胸廓形状腿形足弓体姿
检查
体重身高坐高肩宽肩臂长骨盆宽胸围呼吸差
体格左紧左左左上前大小测量张右四肢臂臂腿腿围度左放围围围围右右右松右
四肢上左下左
长度肢右肢右
心率血压体温心肺
功能肺活量植物神经机能与立定仰卧坐位体800米视听味嗅体质50米跑握力跳远起坐前屈1000米力力觉觉测试
实验实验人
名称实验时间
实
验
操
作
程
序
实
验
的
体
会
备
注
体育系制
体重身高坐高肩宽肩臂长骨盆宽胸围呼吸差
男60kg男160cm男80cm男35cm男150cm男30cm男60cm男1cm
女45kg女145cm女70cm女30cm女130cm女35cm女55cm女1cm体格左紧左左左上前大小测量张右四肢臂臂腿腿围度左放围围围围右右右松右
左左四肢上下
长度肢右肢右
33-37?C 60-90mmHg心率60-80次/分血压体温37-44?C 90-120mmHg心肺肺活量男3000ml/43正常增加12-18次/分植物神经机能功能(肺/体/指)女2000ml/31不正常增加小于6次/分与立定仰卧坐位体800米握力视听味嗅体质50米跑跳远起坐前屈1000米(体/指)力力觉觉测试男194cm男/女男0cm男8.5秒男5:05男40女138cm 19次/分女2.9cm女11.1秒女5:04女28
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验
结
论
与
体
会
备注
体育系颜斌编制
体育保健学实验报告
体育保健实验指导

实验一健康检查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一、实习内容:询问伤病史和运动史;一般健康检查二、实验目的:通过实习,初步掌握体检中问诊的内容、健康检查部分项目的操作方法和分析评定。
三、实验方法与要求: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将自身作为被检查者,所得数据填入报告书)。
力求做到结果客观,分析评定准确。
1、既往病史:病名:病因:时间:治疗概况:痊愈情况:目前对生活、工作、运动的影响程度:家族病史:月经史(对女生填写):月经初潮年龄:经期表现类型:2、运动史:曾锻炼或训练的项目:年限:最好成绩:运动性伤病情况:目前从事专项及身体情况:3、基本健康指标:脉搏:次/分钟血压:/毫米汞柱其它:(以往体检中所述心脏形态、心脏杂音、心脏节律、心电图等):实验二形态测量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一、实验目的:身体形态的测量是研究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体质水平、营养状况和运动员选材必不可少的方法手段。
通过实习,初步掌握体检中姿势检查和形态测量的内容、操作方法和分析评定。
二、实验内容:人体姿势检查、形态测量三、实验仪器:身高坐高计,体重秤,小皮尺,皮褶厚度计,测径规,线坠、直尺、足弓足长计、钢尺、脊柱测量仪四、实验方法: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将自身作为被检查者,所得数据填入报告书。
)力求做到结果客观,分析评定准确。
受试者测试前应保持安静状态。
1.直立姿势检查:正面观:正常:双足内侧弓对称、髌骨位于正前面、双腓骨头及骨盆同高、肋弓对称、肩峰同高、斜方肌发育对称、肩锁和胸锁关节等高对称、头颈直立、咬合正常。
后面观:正常:跟骨底与跟腱在同一条与地面垂直线上、双侧内踝在同一高度、胫骨无弯曲、双侧腘窝在同一水平线、股骨大转子和臀横纹同高、双侧骨盆同高、脊柱无侧弯、双侧肩峰及肩胛下角平行、头颈无侧倾或旋转。
两横一竖。
2.脊柱形状检查:2.1 脊柱前后弯曲测量测量仪器:脊弯测量计。
测量方法:令受试者立于测量计底板,足跟、骶部及背部紧靠立柱。
测试者方于侧方,首先观察其耳屏、肩峰、大转子三点是否在同一垂线上。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第二部分)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第二部分)实验须知一、实验课的目的体育保健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体育保健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体育保健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验证课堂教学中所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学生体育保健,实际工作的能力。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今后从事体育教学、指导运动训练、组织竟赛,以及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初步基础。
二、实验课的要求(—)实验前1.课前认真预习本次课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器材、步骤、操作程序及其注意事项。
2.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理论、知识,做到充分理解。
(二)实验时1.对照实验指导书,按照实验步骤、要求,循序操作,不得进行与本实验无关的任何活动。
遵守课堂秩序,保持实验室肃静,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及认真、细致地工作作风。
2.爱护实验器材、模型和标本,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如遇仪器发生故障或损坏,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以便及时修理和更换,不得自行拆卸、修理。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及节约实验材料、药品和其他物品。
3.在分组实验过程中,本组同学分工合作,多项工作应轮流担任,务使每个同学都有学习和操作机会。
4.仔细观察、体会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感受,随时记录并联系讲授内容,认真思考。
5.同学问在人体上进行实习操作时,应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严禁相互逗闹,发扬友爱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实验后1.整理实验仪器、器材,并及时归还。
如有短缺、损坏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
离开实验室前,应逐一检查电源、水源开关,进行必要的卫生清扫,关闭门窗,确保实验室整洁、安全。
2.整理实验记录,作出实验结论,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一)实验报告是报告人实际操作、观察和独立思考的结果,报告内容应实事求是,文字、图表应力求准确、简明,按时送交指导教师评阅。
(二)实验报告的书写1.实验方法、步骤,一般可不做描述。
体育保健的实验报告

体育保健的实验报告引言体育保健是指通过体育锻炼和运动来维护身体健康和促进身体发展的一种方式。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改善身体柔韧性,从而降低患疾病的风险,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体育保健对身体功能的影响。
实验设计实验对象:招募了20名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的健康男性,他们没有进行过体育保健训练。
实验方法:1. 实验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人。
2. 实验组参与为期8周的定期体育锻炼计划,每周进行3次运动训练,每次60分钟。
3. 对照组不进行任何体育锻炼,继续维持原有的生活方式。
4. 在实验开始前和结束后,对所有实验对象进行一系列的身体功能测试。
实验参数:测试项目包括最大摄氧量(VO2max)、肌肉力量和柔韧性。
1. VO2max旨在测量实验对象最大摄氧量,体现了身体对氧气摄取和利用的能力。
2. 肌肉力量测试采用俯卧撑和仰卧起坐的方式来测量上肢和下肢肌肉的力量。
3. 柔韧性测试通过测试身体各部位的伸展能力来评估身体的柔韧性。
实验结果VO2max测试结果实验组的实验对象在实验结束后的VO2max测试中,平均值提高了15%(从35 ml/kg/min提高到40 ml/kg/min),而对照组的实验对象没有明显变化。
肌肉力量测试结果实验组的实验对象在实验结束后的俯卧撑和仰卧起坐测试中,平均数量分别增加了25%和30%,而对照组的实验对象几乎没有变化。
柔韧性测试结果实验组的实验对象在实验结束后的柔韧性测试中,平均伸展长度提高了20%,而对照组的实验对象没有明显变化。
结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定期的体育锻炼可以显著提高实验对象的心肺功能,即VO2max值的增加。
2. 体育锻炼对实验对象的肌肉力量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可以通过增加俯卧撑和仰卧起坐的数量来衡量。
3. 体育锻炼还可以明显改善实验对象的身体柔韧性。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体育保健对于身体功能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实验一人体一日需热量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学会运用活动观察计算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对人体一日需热量进行测定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应用由直接或间接测热法所取得的人体各项热能消耗的数据,计算其实际活动的热能消耗,详细观察记录人体一天(24h)中,各项活动的内容和时间(以min计),然后归类相加,将全天各项活动的热能消耗量相加,再乘以体重或体表面积,即得出人体一天活动的热能消耗量。
在此基础上再加上l 0%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消耗的热能,就是人体一天的需热量。
三、实验器材人体各项活动热能消耗数据表格资料,计算工具。
四、实验步骤(一)查找各项活动或动作的单位热能消耗值(KJ/m2/min、Kcal/m2/min)。
(1 Kcal=4.184 KJ)(二)记录人体一天身体各项活动内容的名称及其所占用的时间,计算各项活动或动作的热能消耗值,登记在实验报告的相应栏目内。
(三)合计1日(1440 min)单位体表面积消耗的热量D (KJ/m2、Kcal/m2)。
(四)计算人的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
(五)计算身体1日内各项活动的耗热总和E(也可用其它方法计算,如体重)。
E =D×体表面积(六)计算受试者食物特殊动力作用耗热量HH=E.×l0%(七)受试者身体一日需热量S(KJ/d、 Kcal/d)S=E十H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天的基础代谢需求量在1500 Kcal以上。
成年男子每千克体重1小时的基础代谢为4185 KJ,或每一平方米体表面积1小时的基础代谢为167 KJ。
女性比男性约低5%,老年人比成年人约低10%。
基础代谢可有10%—15%的波动。
五、注意事项(一)记录一昼夜活动内容时间应计满24h(1440 min)。
(二)记录中对查表查不到的活动项目,在选靠近似活动项目时,选靠应恰当,合理。
(三)影响计算结果准确性的非计算性问题:如查表中,看错行或串行,其活动的耗热量与活动项目不对应;抄录数据时,计错数字中小数点的位置,都会造成计算结果有较大出入,特别要注意热能单位的换算。
六、实验作业要求按步骤完成实验,记录、计算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二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设计与测量,学会对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因素的基本评价指标的测定,学会如何初步评价体质与健康。
通过本实验的设计与测量,学会采用常规指标对人体运动过程中的机能反应进行监控和评价。
二、实验原理人体在安静状态时,心率、血压、呼吸等生理指标较稳定。
这就难以了解机体心肺功能的潜力。
定量负荷试验时,机体需要动员各器官的潜力,以保证内环境的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表现出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水平。
一般情况下,心率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当停止运动后,心率恢复到安静水平需要一段时间。
恢复时间的长短与身体机能有很大的关系,机能良好则运动后心率恢复快。
三、实验器材听诊器、血压计(电子)、秒表、台阶、功率自行车、心率遥测仪、节拍器、肺活量计、橡皮吹嘴、酒精、消毒棉球等。
四、实验步骤(一)内容:1.30秒30次蹲起实验:受试者站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做蹲起动作,下蹲时足跟不能离地,全蹲时两上肢前平举,起立后两臂下垂。
如此反复20次在30s内完成。
30秒20次蹲起,做完后测量恢复期的心率和血压,共测3分钟,当最后一个蹲起结束时,要受试者迅速坐下,测恢复期第1、2、3min的心率和血压,每分钟的前10s测心率,后50s测血压,并记录。
根据心率的变化进行评定:运动后心率上升的百分比= ×100%(1)机能良好运动后心率上升不多,血压中度升高,3min内心率、血压基本恢复到安静水平。
(2)机能较差运动后心率比安静时上升达70%以上,血压上升不明显或明显上升,3min内心率、血压均未能恢复到安静水平。
2.15秒原地快跑实验:受试者以100 m赛跑的速度和强度原地跑15s。
当跑完15s后立即测恢复期第1、2、3、4min 的心率和血压,测试方法同前,并记录。
要多次定期重复进行测试,在评定时,仅以1、2次测试结果所得出的结论容易造成判断错误。
3.联合机能试验:该试验连续给受试者3次定量负荷:30 s20次蹲起,其负荷量对于运动员来说可视为准备活动阶段;15s原地快跑可,测定机体迅速加强血循环的能力;3min(或2min)高抬腿跑,可测定机体循环系统机能保持较高水平的能力。
该试验负荷较大,又能对机体提出不同要求,所以能有效地反应心血管系统的机能。
测安静时心率和血压,30 s20次蹲起,15s原地快跑方法同前。
3min(或2min)高抬腿跑要求高抬腿,步频180次/min-1,完成后立即侧恢复期第1、2、3、4、5min的心率和血压,方法同前。
参照15s原地快跑的一次运动负荷试验的5种反应类型来评定心脏血管机能水平。
图5-1 五种反应类型表4.哈佛台阶试验:受试者以30次/min的频率上、下一定高度的台阶,持续运动5min,一上一下为登台阶一次(双脚4步为一次)。
如果中途有连续20s不能跟上节奏,则令其停止运动,并记录运动时间。
根据心率的变化进行评定:运动后心率上升的百分比= ×100%(1)机能良好:运动后心率上升不多,血压中度升高。
(2)机能较差:运动后心率比安静时上升达70%心率,血压上升不明显,3min内心率,血压均未能恢复到安静水平。
哈佛台阶指数:哈佛指数= ×100简单哈佛台阶指数:哈佛指数= ×100其中,t为上下台阶时间(单位:S);f1、f2、f3分别为恢复期第2—4min前30s心率。
表5-1 哈佛台阶试验心血管机能评定:*在人体测量与评价实验介绍中有更详尽的评定方法与标准。
5.PWC170试验:PWC是英语“Physical work Capacity”—词的缩写,可把它直译成“身体工作能力”。
用每分钟l70次的心率值测验身体工作能力,叫做PWC170。
对于年龄较大的受试者,为了补偿由于年龄增长而最大心率的正常减少,指定的心率值可以低一些(如PWC l60或PWC l50)。
(1) 用自行车功率计测试PWC170直接测定PWC170的方法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PWC170测验常采用间接测定方法。
间接测定法的理论基础是:心率和功率在一定的负荷范围内(相当于心率在110一180次/分之间)成线性关系。
PWC170的间接测定方法是让受试者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功率的运动负荷(每次6分钟),在负荷末的最后30秒时测量心率,并描绘在坐标纸上。
受试者称体重,并静坐休息l5min,受试者按第一个负荷蹬自行车功率计,每次蹬车时间不超过6 min,频率为60r/min,负荷的选择是关键。
在运动中,测定每lmin的后30s心率,当心率达到稳定状态后,即前后2min的心率不相差5次/min。
可用此心率来计算PWC170,不必一定要6 min。
第一次负荷完成后,可休息5 min,再开始第二次负荷,按同样方法测定每一分钟的后30秒心率。
PWC170= n1 +n1为第1次负荷的功率W(千克米/分);n2为第2次负荷的功率W(千克米/分) ;f l为第1次负荷时的心率(次/分);f2为第2次负荷时的心率(次/分);这样,在进行PWC170机能测验后把所得的n1、n2、f1和f2的数据代入公式,便可计算出受试者的PWC170的精确值。
表5-2 选择二次负荷的参考(kg·m/min)1(kg·m/s)=9.806 65 瓦(w)。
例如表5-2中:300 kg·m/min为5 kg·m/s,为49w。
(2) 台阶实验法测定PWC170可以采用台阶实验法来测定PWC170,台阶的高度有15、30、40cm3种,可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高度的台阶。
台阶实验如做两次负荷(第一次上下频率可为20,第二次上下频率为30次/min),每次运动5 min 中间休息3min,每次负荷后立即测定10s心率(f1,f2),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两次蹬台阶的做功量(n2,n1),进一步计算出PWC170,但负荷较难控制。
PWC170= n1 +fl为第1次负荷时的心率(次/分);f2为第2次负荷时的心率(次/分);n1为第1次负荷的功率W(千克米/分),男子为P·11,女子为P·8;n2为第2次负荷的功率W(千克米/分),男子为P·16,女子为P·12;P为体重(kg)台阶试验做一次负荷来测定PWC170值,但难以说明与心率的关系;可加大负荷进行二次负荷来测定PWC170值。
计算公式为:W(n1)= ⅹ(1+1/3)其中: W= 功率(kg.m/min)p = 体重(kg )h = 台阶高度(m)n = 上下台阶次数t = 上下台阶总时间由于下台阶所做的功大约是上台阶所做功的三分之一,故台阶试验中所做的功可用上述公式计算。
例如:受试者体重为50kg,台阶高度为0.5m,上下台阶总次数为140次,上下台阶总时间为5min ,其功率为:W= 50×0.5×140/5×(1+1/3) = 933 kg.m/min注意负荷功率单位的换算:kg.m/min与W即瓦的换算。
6.运动后5次肺活量试验:让受试者连续测量5次肺活量.每次间隔时间为15s(含吹气时间),记录各次结果。
各次测量值基本相同或逐渐增加者为功能良好,逐渐下降、特别是最后两次明显下降为功能不良。
(二)步骤:1.首先检查并记录测试人员安静时的脉搏和血压。
受试者静坐15min后,连续测3次10s心率,取其稳定值(即其差数不大于1),再测血压,测过血压后不要将袖带解下以备继续测量血压时用,也可用电子血压计。
2.做好准备活动,设定负荷方案, 如PWC170试验和运动后5次肺活量试验的负荷。
3.分组实验要分工合作,分别做好实验测试并记录。
4.进行分析评价。
五、注意事项(一)测量安静时的脉率和血压时要尽可能避免其它因素的干扰,否则将会影响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二)在恢复期内,每分钟前10秒测脉搏,后50秒测血压。
(三)联合机能试验各部分之间都应密切连接。
在检查时要严格遵守时间的限制;做完20次蹲起并经过3分钟恢复期后,紧接着就要开始做15秒原地快跑;同样做完15秒原地快跑,并经过4分钟恢复期后,就接着做3分钟慢跑。
(四)PWC170试验时,心率和功率在一定的负荷范围内(相当于心率110—180次/ min之间)才为线性关系,因此,第一次负荷的心率必须超过110次/min,而第二次负荷心率不能超过180次/min。
(五)二次台阶实验法测定PWC170负荷较难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