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九课共享阳光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科版)精品课件:9 共享阳光(共16张P

【时政链接】 2013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黑龙江主持召开部分省 区座谈会时强调,要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防止冲击社 会心理底线的事件频繁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政府的努力
【关键词】
农民工 融入城市
2013年11月20日,济南市农民工工作会在市农
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召开。会上,印发了市委、
第九课 共享阳光
情境激趣
目标导航
在双休日或节假日,三门峡 1.知道政府、社会在帮助
市一群身着红马甲的爱心志愿者 弱势群体方面所采取的积
通过QQ群相约,在爱心志愿者团 极努力
队负责人的带领下去帮助那些需 2.了解帮助社会弱势群体
要帮助的人。在广大市民的眼里,的途径和ຫໍສະໝຸດ 法,懂得从哪他们是爱的使者。
些方面关爱社会弱势群体
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工工作
的意见》。济南推出多项措施,帮农民工尽快
融入城市。为打破农民工落户城镇的门槛,济
南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具有合法稳定住所、合法稳定职业
为基本落户条件,全面放开市区以外的户口迁移限制。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你还知道党和政府采取的哪些类似的措施? 点拨:(1)党和政府采取措施保障农民工权益,为弱势群体 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性支持。维护了社会公平,使人民共享经济 建设成果。 (2)如:①义务教育免费提供教科书;②廉租房和经济适用 房制度;③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
(5)保障弱势群体的_基__本__生__活__,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尊重 他们的_人__格__尊__严__,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 (6)一个弱势群体得不到保障的社会,一个弱势群体受到歧 视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_协__调__发__展__的社会。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初三第9课共享阳光-优秀教案

〔教案〕第九课共享阳光〔1〕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2〕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3〕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4〕有利于促进公平正义对被关爱者:P66获得生存的时机。
重扬生活风帆。
对传统美德:P66护弱济困,乐善好施......对施爱者:P66\P70是责任;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材料中表达了政府在帮助弱势群体方面制定了哪些措施和制度?〔做了哪些努力?〕1、制度上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①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②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③建立和完善失业、工伤保障制度④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等⑤建立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制度等。
2、经济上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工作①扶贫开发工程援助②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④取消农业税、牧业税等。
促进教育公平的措施:①义务教育的“三免一补〞。
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学杂费,免书本费,补助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
②重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
③设立贫困生奖学金、助学金、贷款、补助、减免制度:为解决高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就学问题,采取了奖、贷、助、补、减等措施,确保每一位新生都不会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入学。
④建立高“绿色通道〞制度。
⑤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开展。
⑥实施农村中远程教育工程。
⑦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
4、行政上,采取行政手段,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5、法律上,实施法律援助制度6、社会建设方面,我国政府还帮助残疾人、艾滋病患者等实施救治和关心,力求促进社会公平。
⑤实行法律援助,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效劳。
〔法律〕⑥帮助残疾人康复、入学和就业,对艾滋病患者实施救治和关心政策。
〔社会建设〕20xx年6月24日茂发生高位山体垮塌造成62户100余被埋,141人失联……〔1〕材料中遭遇自然灾害,靠自己的力量无法维持个人及家庭最根本的生活水准的人,属于什么群体?〔2〕为了维持社会的公平正义,我国在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记忆2分钟〔二〕、社会的力量〔板书〕★★请阅读教材P64-65:思考归纳民间在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方面做出的努力?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一些旨在为弱势群体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民间团体和组织,讲叙它们的扶贫故事。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9.1《共享阳光》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9.1《共享阳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共享阳光》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在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我们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应该平等相待,共同进步。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平等、尊重的含义,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但是,对于一些深层次的道德问题,他们可能还缺乏清晰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平等、尊重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在我国,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无论他们的民族、地域、性别、年龄等。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3.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在我国,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的道德原则。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平等、尊重的含义。
2.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平等、尊重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情景模拟的材料,用于课堂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共享阳光,即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
2.呈现(15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平等、尊重的重要性。
教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九课共享阳光

教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第九课《共享阳光》
课题3《我们的关爱》
德阳市旌阳区柏隆镇初中杨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社会成员帮助弱势群体的具体措施,懂得来自社会的支持与尊重对社
会弱势群体的重要性。
知道尊重弱势群体,维护其基本权益,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二)能力目标:体验社会弱势群体的内心感受,并领悟尊重对他们的意义;懂得帮助、关
爱、尊重他人,也能赢得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关爱,才能共同创造一个充满爱心、祥和的美好世界的道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鼓励同学们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关爱弱势群体的行动中来,
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尊重弱势群体,践行平等的真谛,维护社会的正义。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帮助弱势群体的具体方法,知道应该怎样关爱、帮助他们。
三、教学难点:理解、尊重、关爱弱势群体,认识到“付出”与“收获”的关系,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四、教学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活动法、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模拟表演法等引导学生自己认识、体会和感受关爱之心的巨大力量,从而学会如何尊重社会弱势群体,并把对弱势群体的关爱落实到行动上。
五、教学准备:
1、收集大量的关于社会成员扶助、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具体而典型的实例。
2、学生准备扮演南京大学“爱心家园”志愿者与智障患者的一段活动场景。
七、板书设计
我们的关爱
1、公民的实际行动
2、支持与尊重
3、中学生的行动要求
4、关爱弱势群体对个人的意义。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第九课《共享阳光》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第九课《共享阳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2885d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7c.png)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第九课《共享阳光》教案第九课共享阳光方框1-2政府努力和社会力量一、课时基本内容:1课时政府的努力、社会的力量二、教学内容分析、学习情境分析、重点难点设置、教学资源选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选择等1.教学内容分析:第九课“共享阳光”进一步介绍政府、民间团体以及个人在帮助弱势群体方面所做的努力。
第一框题“政府的努力”主要介绍了我国政府为给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帮助,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制定的政策,采取的措施。
其中主要介绍了在全国范围内比较有影响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国家扶贫项目、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等,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爱。
第二框题“社会的力量”则阐述了民间组织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方面所做的贡献。
2.学习情境分析: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期。
他们对社会现象特别是一些不公平和不公平的社会现象非常敏感,充满愤慨;他们充满理想,热情追求实现世界大同,对未来充满幻想。
这一时期是培养学生社会友好情感和行为的关键时期。
如果学生能客观地认识社会上的各种不平等及其主客观原因,培养学生尊重弱者、关心弱者、同情弱者的人格,找到消除这些不平等的途径和方法,不仅能正确对待这些现象,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重、难点的确立:国家消除贫困、建立平等民主的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4.教学资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中的材料。
(2)适当补充一些相关材料。
5.教学方法的选择:国家消除贫困、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教材内容比较具体、丰富。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当时和地点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些时效性强的内容,也可以调动学生寻找更多的素材来丰富课堂教学。
(1)讨论方法。
(2)问答法。
在导入阶段和类中,它被广泛使用。
(3)阅读方法。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阅读重要的单词、图片和图表。
(4)记笔记。
课文中重要的概念和意义应该用笔记和钢笔画出来。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 第九课 共享阳光学案(答案不全) 教科版

第九课共享阳光【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政府以及民间组织和机构在扶贫济困、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方面所做的努力,帮助弱势群体的途径和方法。
2、知道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途径和方法,懂得从哪些方面关爱社会弱势群体3、自己要有同情心,热爱社会公益事业。
【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感受社会平等,为平等的实现而努力。
【学法指导】1、认真预习第九课,读懂教材,用红笔勾画本课的基本知识,构建知识框架,完成学案。
2、针对导学案交流与自纠,记忆基础知识,针对导学案上的重点难点小组讨论,并展示质疑。
3、小组长要做好对成员的督促和指导,保证按时高质量完成导学案。
导学过程方法导引【自主学习,基础过关】(预习导读,完成填空)1、自主检测:(1). 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既是,也是。
只有大家一起关心弱势群体,才会形成良好的,才能促进社会,不断走向。
(2). 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力求通过教育尽可能消除客观因素所造成的不平等,使每个公民都能获得______的发展机会,拥有创造______的能力。
(3).我国通过,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的法律服务。
2020年9月1日,我国第一部正式实施。
2、我的疑惑:【合作探究,释疑解惑】(1). 我国政府在帮助、扶持社会弱势群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我国政府在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方面做的努力)? (教材62页探究)(2).国家为什么要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教材60页探究)答: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障了城乡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
(3). 在我国,有不少扶贫救困的民间组织。
这些组织为扶持社会弱势群体而不懈地努力,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请你列举说明(4). 在关心、帮助和支持弱势群体方面,国际社会也在采取积极的行动。
请你列举说明(5)从p66的阅读文字、p68的漫画中,我们帮助弱势群体有何启示?答: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特别需要大家的帮助,我们的帮助可以让他们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获得生存的机会。
教科版九年级第九课共享阳光_1课件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你还知道哪些救助弱势群体的社 会力量?
1、中国少年儿童发展基金会 2、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3、中华慈善总会 4、中国福利会 5、中国收养中心 6、山东省慈善总会 7、中国红十字会 8 、壹基金
…….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 从2001年起,联合国把每年的 6 月 20 日定 为 “世界难民日”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你想对作者说___________;你想对小男孩说:_______。 联系社会,谈谈你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
1、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是每一个社会成员 的责任。我们要用自己有限的能力承担无 限的责任。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拿到工资的 农民工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
教材在63页用一段正文强调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受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介绍了国家保障农民工 权益的措施即《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 意见》,其中对农民工的工资、工伤保险、医疗保 险、养老保险等问题作了强调性的规定。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从2.5亿人到2900万人:中国扶贫成 就感动世界
2005年,全国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 口减少245万,低收入贫困人口减少910万, 中国脱贫人数再次改写世界纪录。
原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盛赞中国 扶贫的成就之大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 比的”。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在2006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温家 宝总理宣布,从2006年起用两年时间,我国将全 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这一惠民 政策率先在西部12个省区市实行,2007年将扩大 到中部和东部农村所有地区。从2008年秋季开始, 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这项政 策惠及全国2.59万所城市中小学的2821万名学生。 中国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到百分之九十九以 上,初中入学率也超过百分之九十七。
九年级政治第9课《共享阳光》教案教科版

第九课共享阳光1-2框政府的努力、社会的力量一、课时基本内容:1课时政府的努力、社会的力量二、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取舍,教法、学法的选择等1.教学内容分析:第九课“共享阳光” 进一步介绍政府、民间团体以及个人在帮助弱势群体方面所做的努力。
第一框题“政府的努力”主要介绍了我国政府为给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帮助,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制定的政策,采取的措施。
其中主要介绍了在全国范围内比较有影响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国家扶贫项目、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等,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爱。
第二框题“社会的力量”则阐述了民间组织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方面所做的贡献。
2.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正值价值观形成时期,他们对社会现象很敏感,尤其对一些不公正、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充满愤慨;他们充满理想,热情地追求着大同世界的实现,对未来充满了幻想。
这个时期是培养学生亲和社会的情感和行为的关键时期。
如果能够让学生客观地了解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平等现象及其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培育学生的尊重、关心、同情弱者的人格,寻找消除这些不平等现象的途径和方法,不但可以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这些现象,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重、难点的确立:国家消除贫困、建立平等民主的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4.教学资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中的材料。
(2)适当补充一些相关材料。
5.教法、学法的选择:国家消除贫困、建立平等民主的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教科书所呈现的内容已经比较具体和丰富,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些具有时效性的内容,也可以动员学生查找更多的资料以丰富课堂教学。
(1)讨论法。
(2)问答法。
在导入阶段和课中,大量使用。
(3)阅读法。
对课中重要文字、图片、图表要引导学生阅读。
(4)笔记法。
课文中重要的概念、意义等要通过笔记批注和用笔勾画的方法进行标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
我们的关爱
如果我是他们……
山区孩子的教室
渴
望
你能体会到他们的心情吗?
渴 农民工兄弟的午餐
望
此时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农民工拿到拖欠工资
合作探究
我们为什么也要关爱弱势群体?
道理启迪
1.扶弱济困、乐善好施等美德是我们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特别 需要大家的支持与尊重。 3.关爱弱势群体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和谐。
你能理解黄祥的心情吗?你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照顾残疾人是一种关爱,为他们提供自我实 现的机会、赢得社会尊重,更是一种关爱。我们 必须明白关爱的前提是平等相待。
学会“恰当”的尊重
最好的礼物
通过本课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懂 得了哪些道理? 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既是政府的职 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大家一起 来关心弱势群体,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 氛围,才能促进社会不断进步,不断走 向公平与正义。
镜头:“身活, 但这真的很难。”33岁的黄祥慨叹道。 故事:每次去街道领补贴,黄祥总是像做贼一样偷偷摸 摸,生怕碰到熟人,因为经常有人会“热心地”调侃几句: “啊呦,你们残疾人真开心哦,有这个那个的补贴……” “我知道他们可能并没有恶意,但每次听到他们这么说, 我都想狠狠地回敬一句:我们换好了!”黄祥告诉记者: “现在政府的确对残疾人很关心,每逢助残日、助残周和逢 年过节,常常有慰问补贴,但我们不希望有些人曲解了政府 的这番好意。”
我的做法
1、在十字路口,看到一个盲人准备过马路……. 2、在车厢里,看见一个拄着拐杖的肢残青年上了 车…… 3、在社区里,看见一个乞讨的老人…… 4、如果你看见一个身体健康跪地乞讨的大学 生,你会帮助他吗?为什么?
我的感悟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从自己做 起,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宽 容,学会理解,学会帮助。只要人 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世界将变得 更加美好。
发展教育事业
促进教育公平的意义: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 事业,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致力于社会公平的 一项重要举措。(尽可能消除因家庭、地域、遗 传、性别等客观因素所造成的不平等,)使每个 公民都能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拥有创造美好人 生的能力。 发展教育事业的措施: 针对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教育部、公安部、 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 步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 针对高校贫困学生就学问题,建立了比较完善的 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和建立“绿色通道”制 度等。
重视社会保障体系 建设(低保制度)
政
府
扶贫开发 发展教育 解决农民工问题 进行法律援助
力求为每 个公民创 造平等参 与社会生 活的机会
的
措 施
帮助残疾人康复、 入学和就业,对艾滋 病患者实施救治和关 怀等
第二部分
社会的力量
“中国扶贫基金会” “春蕾计划”标 “联合国难民署”标志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会 会徽 志 徽
你还知道哪些救助弱势群体的社 会组织?
1、中国少年儿童发展基金会 2、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3、中华慈善总会 4、中国福利会 5、中国收养中心 6、山东省慈善总会
7、国际红十字会 8、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
……
□
□ □ □
20 从2001年起,联合国把每年的___月___日定 6 为“世界难民日”. 1992年10月14日,联合国第47届大会通过决议, 确定每年的____月_____日为“国际残疾人 12 3 日”. 12 1 世界卫生组织从1988年起,确定每年的____月 ___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1997年10月14日,联合国通过决议,决定把每年 3 21 的____月____日定为“消除种族歧视日”. 除了以上这些,你还知道哪些“爱心日”?
通城劳动部门为川籍农民工讨回血汗钱37万
08年10月8日,农民工陈昌富一行3人,代表四川 德阳市67名在通城务工的农民工,感谢通城县劳动监察 大队为其讨回工资近37万元。 6月,陈昌富、叶桂才等140人组成四川广汉施工队, 经人介绍与山东一建设分公司驻通城项目部签订了土建 工程务工协议。工期进展两个月后,该项目部拖欠施工 队工资36.9万元,涉及67名川籍民工。陈昌富在多次找 项目部经理催讨无果的情况下,8月20日来到通城县劳 动监察大队投诉,该大队通过10天的深入调查取证、协 调,山东一建设分公司于9月1日现场兑付了67名农民工 的所有工资。
教科版九年级第三单元
第一部分
政府的努力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 和改善民生。 (1)千方百计促进就业。 (2)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4)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 展。 …… ——温家宝在2009年政 府工作报告上的讲话
自主学习
目前,我国政府在关心、帮助 弱势群体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我国的扶贫工作
国务院扶贫办:我国目前正逐步形成"大扶贫"格局 从2007年开始,全国农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从制度安排上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问题。 王国良说,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农村贫困状况继续缓解。全国绝对
贫困人口从2820万减少到1479万;低收入贫困人口从582 5万减少到2841万。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 05元增加到2278元,连续五年增幅在6%以上并高于全国平均 水平。贫困地区整体经济水平有所提高。
从1990年到2007年,中国减贫人数占全球减贫人数的比重超过了70%,
中国是第一个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国 家。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介
绍了国家保障农民工权益的依据即《国务院关于解决 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其中对农民工的工资、工 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问题作了强调性的规 定。
胡锦涛与艾滋病人握手鼓励患者战胜病魔
建立时间:1997年9月 成效:到1999年底全国667个大、中、小城市和 1682个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已全部实施了最低生活保障 制度。到2000年底,北京等14个省区市已全部建立和 实施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2002年,全国城市 有1930多万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金。2007年城市居 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 逐步提高。2007年在全国农村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 制度,3451.9万农村居民纳入保障范围。 意义: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从而稳定社 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