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减速器检修教案设计
主减速器设计的课程设计

主减速器设计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主减速器的基本原理与结构,掌握其设计流程和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2. 掌握主减速器主要零件的材料选择、力学性能及加工工艺;3. 了解主减速器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及作用,掌握其与动力源和负载的匹配原则。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主减速器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合理的参数计算;2. 能够运用CAD软件绘制主减速器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并进行简单的运动仿真;3. 能够运用工程软件对主减速器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优化设计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3. 增强学生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认识,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专业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制图能力,但对主减速器设计的相关知识掌握有限。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分析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主减速器的设计任务,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主减速器原理与结构分析:讲解主减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对应教材第3章第1节。
2. 主减速器设计流程及参数计算:介绍主减速器设计的基本步骤,重点讲解参数计算方法,对应教材第3章第2节。
3. 零件材料与加工工艺:分析主减速器主要零件的材料性能及加工工艺,对应教材第3章第3节。
4. 主减速器设计与CAD软件应用:结合CAD软件,教授如何绘制零件图、装配图并进行运动仿真,对应教材第4章。
5. 强度、刚度与稳定性分析:运用工程软件对主减速器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优化设计方案,对应教材第5章。
6. 主减速器与动力源、负载匹配:讲解主减速器与动力源、负载的匹配原则,对应教材第3章第4节。
《主减速器的调整》

《主减速器的调整》教学设计汽车专业科余登淮课程:汽车构造与维修课题:主减速器的调整课时:1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授课,使学生在原有懂得主减速器结构及装配的基础上掌握主减速器调整中的关键技术,为提高汽车维修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题应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使学生懂得汽车在维修过程当中,必须按修理工艺进行,否则,修理的质量达不到要求,第二,主减速器在装配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轴承预紧度的调整及轮齿啮合印痕和啮合间隙的调整。
第三,在进行调整时应先调什么,后调什么。
第四,怎样调整主动圆锥齿轮与从动圆锥齿轮的轴承预紧度。
第五,如何调整主减速器齿轮副的啮合印痕与啮合间隙。
教学方法:行为引导法教学对象分析:上课的学生是03汽高(1)班的学生,该班学生有一半左右是来自历届高中毕业生,在社会上经历过劳动就业的锻炼。
自己用辛勤劳动赚了钱,只是认为自己没有较好的技能,所以认为不能得到更多大的发展,因而来高技学习,以便将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部分人属于“我要读”的学生,有一部分来自应届高中毕业生,高考后未能考上本科和大专(个别也被大专录取),认为来高技学习着重是学技能,动手能力强,将来走向社会比大专生竞争能力强,因而,在“落榜”后来高技读书,仍有出息,学习态度较端正。
也有一部分来自应届和其他中专学校的毕业生,本身就不爱学习,高考上不了,就业无能耐,家庭经济条件好,送来高技学习,这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差,贪玩,“属于要我学”的学生。
面对这样的学生,作为任课教师必须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清点人数,细写教学日志,检查胸卡(2分钟)(二)复习提向,导入新课:主减速器装到主减速器壳体内,是不是将所有的螺栓拧紧了就完事了?为什么?(3分钟)(三)教学内容(35分钟)1、主减速器的调整质量是决定主减速器圆锥齿轮副使用寿命的关键。
在进行调整作业时,必须遵守的规则:(1)先调轴承的预紧度,再调整圆锥齿轮的啮合印痕,最后调啮合间隙。
主减速器的检修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主减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降低转速并增大扭矩,从而驱动汽车行驶。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主减速器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维修技能,本实训课程针对主减速器的检修进行实训。
二、实训目的1. 了解主减速器的结构、原理及工作过程;2. 掌握主减速器检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主减速器结构及工作原理(1)主减速器结构:主减速器主要由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轴、轴承、壳体等部件组成。
主动齿轮与发动机输出轴相连,从动齿轮与差速器输入轴相连,通过齿轮啮合实现动力传递。
(2)主减速器工作原理:当发动机工作时,动力通过主动齿轮传递到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带动差速器输入轴旋转,从而驱动车轮行驶。
2. 主减速器检修方法(1)外观检查:检查主减速器壳体、轴承座、齿轮等部件是否有裂纹、磨损、变形等情况。
(2)齿轮检查:检查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齿面磨损、点蚀、剥落等情况,必要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3)轴承检查:检查轴承的磨损、间隙、滚动体损坏等情况,必要时进行更换。
(4)壳体检查:检查壳体是否有裂纹、变形等情况,必要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5)组装与调整:将检查合格的部件组装在一起,调整齿轮间隙、轴承预紧度等参数。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前准备:了解主减速器的结构、原理及检修方法,熟悉实训设备。
2. 外观检查:仔细观察主减速器各部件,检查是否有裂纹、磨损、变形等情况。
3. 齿轮检查:使用卡尺、游标卡尺等工具,测量齿轮的磨损、点蚀、剥落等情况。
4. 轴承检查:拆下轴承,检查轴承的磨损、间隙、滚动体损坏等情况。
5. 壳体检查:检查壳体是否有裂纹、变形等情况。
6. 组装与调整:将检查合格的部件组装在一起,调整齿轮间隙、轴承预紧度等参数。
7. 实训总结:总结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维修技能。
主减速器检修教案

主减速器检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主减速器的作用和结构;(2)掌握主减速器的检修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拆卸和安装主减速器;(2)能够检测主减速器的磨损和损坏情况;(3)能够更换主减速器的轴承和齿轮。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二、教学内容1. 主减速器的作用和结构(1)介绍主减速器的作用;(2)讲解主减速器的结构组成。
2. 主减速器的检修方法(1)讲解主减速器的检修步骤;(2)演示主减速器的检修方法。
3. 主减速器的注意事项(1)讲解主减速器检修时的注意事项;(2)强调主减速器检修的安全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发动机的传动系统;(2)引出本节课的主减速器内容。
2. 的新课:(1)讲解主减速器的作用和结构;(2)讲解主减速器的检修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主减速器的拆卸和安装实践;(2)指导学生检测主减速器的磨损和损坏情况;(3)指导学生更换主减速器的轴承和齿轮。
(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2)强调主减速器检修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理论知识测试;2. 学生实践操作考核;3. 学生团队合作和安全意识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主减速器检修教程;2. 实践工具:扳手、螺丝刀、千斤顶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主减速器检修的难点和重点(1)让学生分组讨论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2. 案例分析:主减速器故障案例解析(1)提供几个主减速器故障案例;(2)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主减速器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七、教学策略1. 结合实际:以实际车辆为主减速器检修对象,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检修过程;2. 循序渐进:从主减速器的基本结构讲起,逐步深入到检修方法,让学生易于接受;3.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课程设计主减速器的设计

课程设计主减速器的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主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使学生了解主减速器在机械设备中的重要作用;3.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主减速器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主减速器设计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主减速器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领域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相关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主减速器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但缺乏实际设计和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章节:第二章 齿轮传动与蜗杆传动2. 讲解主减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机械传动装置3. 详细介绍主减速器设计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4. 分析主减速器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5. 指导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主减速器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
教材章节:第五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主减速器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教材章节:第六章 机械传动装置的应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回顾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知识,介绍主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二课时:讲解主减速器设计原则、步骤和方法。
第三课时:分析主减速器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主减速器检修教案精选文档

主减速器检修教案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176][汽修汽驾]实习课题:检修主减速器2005-11-11? ? ? ?? ? ? ? ? ? ? ? ? ? ? ? ? ? ? ? ? ? 1、分解——由学生进行操作,教师指导讲解。
?????2、检修。
1)壳体——应无裂纹,螺纹损坏不多于2牙。
通气孔应畅通,油封不得损坏。
2)圆锥主、从动齿轮的检修。
不得有裂纹,工作面不得有斑点,剥落缺损,花键与凸缘的配合侧隙不大于。
3)圆柱主、从动齿轮的检修。
齿轮检验同上,轴承与轴颈的配合间隙不大于。
如有明显斑点,剥落,缺损或出现阶梯形磨损和裂纹应更换。
4)差速器检修。
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垫片接触面应光滑无沟?????????????????入门指导:5分钟。
?? 槽,各配合间隙应符合要求。
5)滚子轴承的检修。
钢柱和滚道不得有伤痕,剥落,破裂烧蚀变形等缺陷,轴承架不得有损伤。
6)十字轴的检修。
配合间隙。
3、装复。
1)主动圆锥齿轮的轴承预紧度的调整一般不大于。
???2)从动圆锥齿轮轴承预紧度的调整。
利用侧盖的垫片增减来调整,调好后应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无明显轴向间隙(应在,不超过)。
3)啮合印痕及啮合间隙的调整。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直观法、提问法30分钟主减速器分解过程,由学生进行操作,教师结合教学挂图讲解。
?????????啮合间隙为~,如印痕与间隙有矛盾,应适当放大啮合间隙,且应以前进面为主。
控制在中部偏小端,距小端2~7MM长度不小于齿长的50%,齿高不小于有效齿高的50%,矩齿顶~。
4)差速器的调整。
?????注意左右的壳标记,螺栓力矩按规定。
七、小结。
1、小结实习情况,针对实习过程出现的问题分析实习操作。
????重点讲述:10分钟?实习报告班别:姓名:成绩:。
底盘总成大修》教案29,

起立,与老师告别
再现4S店实际工作场景,实施成功教育,使教学环节完整,为后续课程学习铺路
适当修正本组学习计划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工作任务的学习,并作汇报准备
落实教学常规,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校园礼仪
再现4S店实际工作场景,营造学习氛围,引出课题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答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指引正确方向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答能力
注意安全操作
探究学习(第一阶段):
要求各组结合课前预习,按工作计划提示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手中参考教材、讲义及相关参考资料,完成主减速器的常见故障与诊断等内容的学习,并做汇报准备。
(教师巡视指导)
起立、问候老师
观看老师情景模拟,概括出本次课的学习任务
学生针对教师提问,结合情景模拟,讨论并制定出学习计划,同时将讨论结论写在彩色卡纸及白板纸上,做好展示准备
2.运用实物教具、设备创设真实的工作情景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3.通过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加强学生对工作过程学习体验,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
任课教师肖晓玲部门主任签字刘凤良
教学
方法
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讨论法、讲授法
课 型
项目学习、新授课
教 学 资 源
教学环境:教室
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1.通过常规教学让学生懂得要规范操作、安全生产、踏实工作,提高他们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合作意识,让他们体验到学习过程的快乐,增强学习主动性,同时培养学生校园礼仪。
2.通过对各环节的指导与点评,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
重 点
主减速器的常见故障与诊断
主减速器检修教案

主减速器检修教案第一章:主减速器概述1.1 课程目标:了解主减速器的作用和位置掌握主减速器的结构组成理解主减速器的工作原理1.2 教学内容:主减速器的作用和位置主减速器的结构组成:包括齿轮、轴承、壳体等主要部件主减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齿轮的啮合传递动力,降低转速,增加扭矩1.3 教学活动:观看主减速器的实物图片和模型,引导学生了解主减速器的外观和位置播放主减速器工作原理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主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主减速器的结构组成1.4 作业与评估:编写主减速器的作用和位置的简短描述绘制主减速器的结构组成图第二章:主减速器检修工具与设备2.1 课程目标:熟悉主减速器检修所需工具与设备掌握正确使用检修工具与设备的方法2.2 教学内容:主减速器检修所需工具:包括扳手、螺丝刀、千斤顶等主减速器检修所需设备:包括升降机、诊断仪、放大镜等正确使用检修工具与设备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工具和设备选择正确的使用方法2.3 教学活动:展示主减速器检修所需工具与设备,让学生了解各种工具和设备的外观和用途演示正确使用检修工具与设备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操作技巧学生分组练习,亲自动手操作检修工具与设备2.4 作业与评估:列出主减速器检修所需工具与设备,并简述其用途描述正确使用检修工具与设备的方法第三章:主减速器检修步骤与方法3.1 课程目标:掌握主减速器检修的步骤与方法学会正确更换主减速器齿轮、轴承等部件3.2 教学内容:主减速器检修步骤:包括卸下旧齿轮、检查轴承、安装新齿轮等主减速器检修方法:通过观察、触摸、测量等方法检查部件的磨损和损坏情况更换主减速器部件的方法:学会正确更换齿轮、轴承等部件3.3 教学活动:观看主减速器检修步骤与方法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检修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亲自动手进行检修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测量等方法检查部件的磨损和损坏情况3.4 作业与评估:编写主减速器检修步骤的简短描述绘制主减速器检修方法的示意图第四章:主减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4.1 课程目标:学会主减速器的故障诊断方法掌握主减速器故障的排除技巧4.2 教学内容:主减速器故障诊断方法:通过观察、听觉、测量等方法诊断故障主减速器故障排除技巧:根据故障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排除措施主减速器故障预防措施:了解故障产生的原因,学会预防故障的方法4.3 教学活动:观看主减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亲自动手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听觉、测量等方法诊断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排除措施4.4 作业与评估:描述主减速器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巧列出主减速器故障的排除步骤和措施第五章:主减速器检修安全注意事项5.1 课程目标:了解主减速器检修时的安全注意事项掌握正确操作主减速器检修工具与设备的安全技巧5.2 教学内容:主减速器检修安全注意事项:包括遵守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等正确操作检修工具与设备的安全技巧:了解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5.3 教学活动:观看主减速器检修安全注意事项的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检修时的安全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亲自动手进行检修教师引导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检修工具与设备5.4 作业与评估:列出主减速器检修时的安全注意事项描述正确操作第六章:主减速器齿轮检修6.1 课程目标:学会检查主减速器齿轮的磨损和损坏情况掌握更换主减速器齿轮的方法和技巧6.2 教学内容:检查主减速器齿轮的磨损和损坏情况:通过观察、触摸、测量等方法更换主减速器齿轮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拆卸旧齿轮、安装新齿轮等步骤6.3 教学活动:观看主减速器齿轮检修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检修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亲自动手进行齿轮检修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测量等方法检查齿轮的磨损和损坏情况6.4 作业与评估:编写主减速器齿轮检修步骤的简短描述绘制主减速器齿轮检修方法的示意图第七章:主减速器轴承检修7.1 课程目标:学会检查主减速器轴承的磨损和损坏情况掌握更换主减速器轴承的方法和技巧7.2 教学内容:检查主减速器轴承的磨损和损坏情况:通过观察、触摸、测量等方法更换主减速器轴承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拆卸旧轴承、安装新轴承等步骤7.3 教学活动:观看主减速器轴承检修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检修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亲自动手进行轴承检修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测量等方法检查轴承的磨损和损坏情况7.4 作业与评估:描述主减速器轴承检修的步骤和技巧列出主减速器轴承更换的步骤和措施第八章:主减速器壳体检修8.1 课程目标:学会检查主减速器壳体的磨损和损坏情况掌握修补和更换主减速器壳体的方法和技巧8.2 教学内容:检查主减速器壳体的磨损和损坏情况:通过观察、触摸、测量等方法修补和更换主减速器壳体的方法和技巧:包括焊接、打磨、更换新壳体等步骤8.3 教学活动:观看主减速器壳体检修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检修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亲自动手进行壳体检修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测量等方法检查壳体的磨损和损坏情况8.4 作业与评估:编写主减速器壳体检修步骤的简短描述绘制主减速器壳体检修方法的示意图第九章:主减速器密封件检修9.1 课程目标:学会检查主减速器密封件的磨损和损坏情况掌握更换主减速器密封件的方法和技巧9.2 教学内容:检查主减速器密封件的磨损和损坏情况:通过观察、触摸、测量等方法更换主减速器密封件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拆卸旧密封件、安装新密封件等步骤9.3 教学活动:观看主减速器密封件检修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检修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亲自动手进行密封件检修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测量等方法检查密封件的磨损和损坏情况9.4 作业与评估:描述主减速器密封件检修的步骤和技巧列出主减速器密封件更换的步骤和措施第十章:主减速器综合检修实践10.1 课程目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主减速器的检修实践提高学生的主减速器检修技能和经验10.2 教学内容:综合检修实践:包括齿轮、轴承、壳体、密封件等部件的检修故障诊断与排除:根据检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10.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主减速器的综合检修实践,亲自动手进行各个部件的检修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解答学生在检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0.4 作业与评估:编写主减速器综合检修实践的总结报告评估学生在检修过程中的表现和技能掌握情况第十一章:主减速器检修质量控制11.1 课程目标:学会主减速器检修质量的控制方法掌握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质量检查的要点11.2 教学内容:主减速器检修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标准作业程序、检修质量标准等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质量检查的要点:包括部件磨损、损坏、装配精度等11.3 教学活动:观看主减速器检修质量控制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了解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要点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亲自动手进行检修质量检查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标准作业程序进行检修,并进行质量检查11.4 作业与评估:编写主减速器检修质量控制的步骤和要点评估学生在检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能力第十二章: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12.1 课程目标:学会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问题的识别和分析方法掌握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案12.2 教学内容: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问题的识别和分析方法:包括观察、测量、试验等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更换部件、调整参数、修复等12.3 教学活动:观看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问题与解决方案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了解问题的识别和分析方法以及解决方案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亲自动手进行问题的识别和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施和验证12.4 作业与评估:描述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问题的识别和分析方法列出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案第十三章:主减速器检修后的测试与验证13.1 课程目标:学会主减速器检修后的测试与验证方法掌握主减速器检修质量的评估技巧13.2 教学内容:主减速器检修后的测试与验证方法:包括动态测试、静态测试、性能测试等主减速器检修质量的评估技巧:包括评估标准、评估方法等13.3 教学活动:观看主减速器检修后的测试与验证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测试与验证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亲自动手进行测试与验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检修质量的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13.4 作业与评估:编写主减速器检修后的测试与验证步骤和技巧评估学生在测试与验证过程中的能力和技巧第十四章:主减速器检修安全与环保14.1 课程目标:了解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掌握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的环保要求14.2 教学内容: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遵守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等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包括废弃物处理、节能减排等14.3 教学活动:观看主减速器检修安全与环保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安全注意事项和环保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亲自动手进行检修教师引导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工具与设备,并注意环保要求14.4 作业与评估:列出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描述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的环保要求第十五章:主减速器检修案例分析15.1 课程目标:学会主减速器检修案例的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减速器检修实践能力15.2 教学内容:主减速器检修案例的分析方法:包括故障现象、检修过程、原因分析等主减速器检修案例的实践能力:通过分析案例,提高学生的主减速器检修技能15.3 教学活动:观看主减速器检修案例分析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亲自动手进行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障现象,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15.4 作业与评估:编写主减速器检修案例分析的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的能力和技巧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主减速器检修的教案,包括主减速器的作用和位置、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检修工具与设备、检修步骤与方法、故障诊断与排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6][汽修汽驾]实习课题:检修主减速器
2005-11-11
1、分解——由学生进行操作,教师指导讲解。
2、检修。
1)壳体——应无裂纹,螺纹损坏不多于2牙。
通气孔应畅通,油封不得损坏。
2)圆锥主、从动齿轮的检修。
不得有裂纹,工作面不得有斑点,剥落缺损,花键与凸缘的配合侧隙不大于0.2。
3)圆柱主、从动齿轮的检修。
齿轮检验同上,轴承与轴颈的配合间隙不大于0.012MM。
如有明显斑点,剥落,缺损或出现阶梯形磨损和裂纹应更换。
4)差速器检修。
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垫片接触面应光滑无沟槽,各配合间隙应符合要求。
5)滚子轴承的检修。
钢柱和滚道不得有伤痕,剥落,破裂烧蚀变形等缺陷,轴承架不得有损伤。
6)十字轴的检修。
配合间隙。
3、装复。
1)主动圆锥齿轮的轴承预紧度的调整一般不大于0.05MM。
2)从动圆锥齿轮轴承预紧度的调整。
利用侧盖的垫片增减来调整,调好后应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无明显轴向间隙(应在0.05MM,不超过0.1MM)。
3)啮合印痕及啮合间隙的调整。
啮合间隙为0.15~0.4,如印痕与间隙有矛盾,应适当放大啮合间隙,且应以前进面为主。
控制在中部偏小端,距小端2~7MM长度不小于齿长的50%,齿高不小于有效齿高的50%,矩齿顶0.8~1.6MM。
入门指导:5分钟。
教学方法:
演示法、4)差速器的调整。
注意左右的壳标记,螺栓力矩按规定。
七、小结。
1、小结实习情况,针对实习过程出现的问题分析实习操作。
2、解答学生提出疑难的问题。
八、布置作业。
写实习报告《检修主减速器》。
实习报告
班别::成绩:
课题实习日期
实习容工具和量具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