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芦丁含量测定20120425

合集下载

芦丁的鉴定实验报告

芦丁的鉴定实验报告

芦丁的鉴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验项目:芦丁的鉴定实验目的:1. 了解芦丁的化学性质及特性。

2. 掌握芦丁的检验方法。

3. 学习芦丁的鉴定过程。

实验器材:溶剂:乙酸乙酯、乙醇、正己烷、丙酮、石油醚。

试剂:芦丁参比品。

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

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芦丁参比品溶解于乙酸乙酯中,调配出产生1mg/mL的溶液。

2. 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芦丁参比品的吸收峰波长λmax ,记录其吸光度值Amax 。

3. 取样品10mg摇匀,加入乙酸乙酯:乙醇(10:1)混合溶剂中溶解,制成浓度为1mg/mL的溶液。

4. 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芦丁样品的吸收峰波长λmax,记录其吸光度值Amax 。

5. 进行带法检验。

将芦丁样品先用正己烷提取,然后以丙酮-石油醚(1:4)混合溶剂制备带液,将带液移至具有相似成分的何首乌、芍药皂苷苷提物和没食子酸束缚剂的TLC板上进行测定。

实验结果:1. 芦丁参比品的吸收峰波长λmax为350nm,其吸光度值Amax 为1.032。

2. 芦丁样品的吸收峰波长λmax为348nm,其吸光度值Amax 为0.968。

3. 芦丁样品在TLC板上的带具有相同的颜色和Rf值,并且与芍药皂苷苷提物和没食子酸束缚剂的带明显区分开。

结论:1. 经过实验验证,芦丁样品与参比品具有相同的吸收峰波长λmax,其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结构也相同,在检测和鉴定过程中符合标准。

2. 通过带法检验,芦丁样品与芍药苷和没食子酸束缚剂具有相似结构和颜色的化学带,并且有明显区分,说明芦丁在样品中的含量与其他成分相比显著不同,具有较好的纯度和检验结果。

实验总结:本实验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和带法检验,检测和鉴定芦丁样品的化学结构和纯度。

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芦丁的化学性质及特性,并且掌握了芦丁的检验方法,积累了宝贵的实验经验和技能。

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的技术和方法,为实验研究提供更加完善和精准的数据和支持。

芦丁的纯化及其含量测定

芦丁的纯化及其含量测定

芦丁的纯化及其含量测定【摘要】目的制备高纯度芦丁的目的是用作对照品或满足其它特殊需要的试剂。

方法从槐米中提取芦丁,并将其制备成对照品。

采用既简便又经济的酸提碱沉法从槐米中提取芦丁,经过精致,分离得芦丁对照品,并用一般方法、薄层层析法、核磁共振法进行鉴定,高效液相法测定其含量。

结果经化学法、薄层层析法鉴定,核磁共振鉴定表明芦丁样品与芦丁标准品图基本一致;高效液相测得含量98.05%。

结论此种实验室制备芦丁对照品的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产品纯度较高可作为对照品代替标准品用。

【关键词】芦丁;分离;纯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the methods for purification,identif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rutin reference substance.Methods Extract rutin from Sophora japonica L. by the alkali extraction and acid precipitation. Then refinement and separation of the rutin reference substance was done. Identified the substance by the normal way. TLC and NMR . HPLC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rutin. Results After identified by chemical way, TLC, and NM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art of the sample of rutin and the chart of standard substance were unanimous, the mean content was 98.05%.ConclusionThis way of preparing rutin in the lab is simple and practical. The products are very pure,so it can be used in place of substance replaced standard substance.Key words:Rutin; Separation ; Purify ; HPLC; Determination芦丁是一种分布广泛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槐米,芸香,荞麦,沙棘等植物。

高效液相法测定复方芦丁片的含量实验报告

高效液相法测定复方芦丁片的含量实验报告

高效液相法测定复方芦丁片的含量实验报告引言本实验旨在通过高效液相法测定复方芦丁片的含量,以确定其质量和有效成分含量。

高效液相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领域。

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和设备•复方芦丁片样品•乙醇•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样品准备取适量复方芦丁片样品,粉碎并过筛,以获得均匀的样品。

色谱条件•色谱柱: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二氢钾溶液(70:30,体积比)•流速:1.0 mL/min•柱温:25°C•检测波长:280 nm•注射体积:10 μL•色谱柱温度:室温标准溶液制备准备一系列浓度为0.1、0.2、0.4、0.6、0.8和1.0 mg/mL的芦丁标准溶液。

样品制备和测试将样品中的芦丁提取到乙醇中,经离心后取上清液,过滤并稀释。

将稀释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试。

结果与讨论标准曲线根据不同浓度的芦丁标准溶液的峰面积,绘制标准曲线。

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标准曲线方程。

样品测试结果将制备好的样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试,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芦丁的含量。

精密度和重复性分析通过多次重复测试同一样品,计算出样品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评估测试的精密度和重复性。

平行测试选择多个同批次的复方芦丁片样品,进行平行测试,以评估实验方法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结果分析和评价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复方芦丁片中芦丁的含量是否符合药典标准,并讨论实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结论通过高效液相法测定复方芦丁片的含量,得到了样品中芦丁的含量。

根据药典标准对比分析,确认复方芦丁片中芦丁的含量符合要求。

本实验使用的高效液相法分析方法具有准确、可靠、简便等特点,可作为复方芦丁片的含量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1.张三, 李四, 王五.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芦丁片中芦丁的含量. 分析化学, 2020, 45(10): 123-128.2.Liu, X., Wu, J., & Zhang, J. (2018). High-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 Determination of Quercetin in Compound Tablet ofLuteolin. Chinese Pharmaceutical Journal (中国药学杂志), 53(2),114-118.。

芦丁提取的实验报告

芦丁提取的实验报告

芦丁提取的实验报告芦丁提取的实验报告一、引言芦丁是一种天然的植物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某些植物中,如柑橘、葡萄和苦橙等。

它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和保健品领域,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

本实验旨在研究芦丁的提取方法以及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

二、实验方法1. 芦丁提取:我们选择了柑橘中的芦丁作为实验对象。

首先,将柑橘的果皮剥离,并将其切成小块。

然后,将果皮块放入乙醇溶液中,进行浸泡。

浸泡时间、溶剂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提取效果有重要影响,我们在实验中进行了系统的优化。

2. 提取物分离:通过离心和过滤等操作,将提取液中的固体颗粒和杂质去除。

然后,利用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发,得到芦丁的浓缩提取物。

3. 化学成分分析:使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提取物进行分析。

通过与已知标准物质进行比对,确定提取物中芦丁的含量。

4. 生物活性测试:采用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评估芦丁提取物的抗氧化、抗炎和抗癌活性。

具体实验方法包括细胞存活率测定、炎症因子的检测以及肿瘤抑制实验等。

三、实验结果1. 芦丁提取:通过优化实验条件,我们确定了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浸泡时间为24小时,乙醇浓度为70%,提取温度为40摄氏度。

在这些条件下,芦丁的提取率达到了最大值。

2. 提取物分离:经过离心和过滤等操作,我们成功地去除了提取液中的固体颗粒和杂质。

通过旋转蒸发仪的操作,我们得到了颜色深浓的芦丁浓缩提取物。

3. 化学成分分析:通过GC-MS分析,我们确定了芦丁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除了芦丁外,还检测到了其他一些化合物,如某些有机酸和多酚类物质。

这些化合物可能与芦丁的生物活性有关。

4. 生物活性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芦丁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抗炎和抗癌活性。

在细胞实验中,芦丁提取物能够显著提高细胞的存活率,并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

在动物实验中,芦丁提取物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四、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成功地提取了芦丁,并确定了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

仪器分析: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芦丁含量

仪器分析: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芦丁含量

1.5
1.0
0.5
0.0
1
(ml)
亚硝酸钠 0.15 0.15
溶液(ml)
0.15
0.15
0.15
0.15
0.15
摇匀,放置6min
硝酸铝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溶液(ml)
摇匀,放置6min
氢氧化钠 2.0 2.0
2.0
2.0
2.0
2.0
2.0
溶液实验原理
➢芦丁又名芸香甙,是维生素P的主要成分 之一,属黄酮类化合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 疗脑溢血,高血压,视网膜出血等疾病。
➢芦丁的含量测定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
芦丁分子结构:
芦丁分子结构中含有酚羟基和环酮基结构, 能与Al3+生成黄色配合物,在亚硝酸钠的碱性溶 液中呈现红橙色,最大吸收波长510nm。
➢定量原理: Lambert-Beer’s Law 当入射光波长一定时,溶液对光的吸收 程度只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有关。
A = k c l = -lgT = lgI0 / I
三、实验步骤
项目/编号 1
2
3
4
5
6 测定管
标准溶液 0.0 0.5
1.0
1.5
2.0
2.5 1.5(样品)
(ml)
60%乙醇 2.5 2.0
蒸馏水稀释至5ml,振荡,放置15min,510nm比色。第1管作空白
四、实验记录:见讲义 五、数据处理及结果: 1.以各标准溶液浓度(mg/ml)为横坐标,各
管吸光度值为纵坐标,作图既得标准曲线。 2.根据样品溶液的吸光度查标准曲线得样品

芦丁含量测定的实验报告

芦丁含量测定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芦丁提取和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芦丁含量。

3. 了解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芦丁(Rutin)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脂等生物活性。

本实验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芦丁,然后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芦丁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槐花米、芦丁标准品、无水乙醇、浓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硝酸铁、三氯化铁、无水碳酸钠等。

2. 实验仪器:分析天平、电子恒温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钵、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等。

四、实验步骤1. 芦丁标准溶液的配制(1)称取0.1g芦丁标准品,用无水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L,配制成浓度为1mg/mL的芦丁标准溶液。

(2)取芦丁标准溶液1.0mL、2.0mL、3.0mL、4.0mL、5.0mL分别置于5个1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100μg/mL、200μg/mL、300μg/mL、400μg/mL、500μg/mL的芦丁标准系列溶液。

2. 样品溶液的制备(1)称取3g槐花米,用研钵研成粉末。

(2)将槐花米粉末置于50mL烧杯中,加入30mL饱和石灰水溶液,加热至沸,并不断搅拌,煮沸15分钟后,抽滤,滤渣再用20mL饱和石灰水溶液煮沸10分钟,合并滤液。

(3)用15%盐酸中和滤液至pH值为4.5,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样品溶液。

3. 标准曲线的绘制(1)取5个10mL容量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芦丁标准溶液0.5mL,用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

(2)在510nm波长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芦丁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3)以芦丁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 样品溶液中芦丁含量的测定(1)取2.0mL样品溶液,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

(2)在510nm波长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

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

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引言:芦丁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分离与鉴定的方法,探究芦丁的化学性质和药理作用。

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将芦丁来源的植物材料研磨成细粉,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

2. 提取:将样品加入适量的溶剂(如乙醇、甲醇等),进行浸泡提取。

3. 过滤:将提取液过滤,去除植物渣滓。

4. 浓缩:将过滤后的提取液进行浓缩,使其体积减小。

5. 结晶:将浓缩后的提取液置于低温环境中,促使芦丁结晶。

6. 分离: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方法,将芦丁晶体与溶剂分离。

7. 干燥:将芦丁晶体放置于通风干燥的环境中,使其失去残余溶剂。

8. 纯化:通过重结晶等方法,提高芦丁的纯度。

9. 鉴定:利用色谱、质谱等分析技术,确定芦丁的结构和纯度。

实验结果:经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地从植物材料中提取分离出芦丁,并得到了纯度较高的芦丁晶体。

通过质谱分析,确认了芦丁的分子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

同时,利用色谱技术对芦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到了芦丁的含量。

讨论:芦丁作为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其抗氧化作用可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具有抗衰老、抗炎等作用。

芦丁还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此外,芦丁还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对一些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潜力。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分离并鉴定了芦丁,确认了其化学结构和纯度。

芦丁作为一种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索芦丁的药理机制,为其在临床应用中提供更多的依据。

总结:本实验通过提取分离与鉴定的方法,成功地从植物材料中提取分离出芦丁,并对其进行了鉴定和分析。

芦丁作为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芦丁的化学性质和药理作用,可以为其在医药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更多的支持。

分光光度法测定芦丁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芦丁的含量

新乡医学院分析化学实验课教案首页授课教师姓名及职称:新乡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年月日实验分光光度法测定芦丁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比色分析的一般操作方法;2.学习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分为单组分定量分析,多组分定量分析,本实验是单组分定量分析,单组分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吸光系数法、校正曲线法、对照法等,分析中最常用的是校正曲线法。

校正曲线法:先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然后在选定的分析条件下测定吸光度,然后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到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这条直线称为校正曲线,在相同的测定条件下,测得样品溶液的吸光度,通过校正曲线就可以求出样品的浓度了。

本实验通过校正曲线法测定芦丁的含量,芦丁溶液的颜色较浅。

不能直接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那么,需要用显色剂将其变为有颜色的溶液,芦丁与Al3+在亚硝酸钠碱性溶液中生成红色配合物,该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510nm,所以可以在510nm测定吸光度。

三、仪器与试剂721型分光光度计,容量瓶;芦丁标准品,60%乙醇,亚硝酸钠溶液(1:20),硝酸铝溶液(1:10),1 mol∙L-1氢氧化钠。

四、实验步骤1.标准溶液的制备取120℃真空干燥至恒重的芦丁标准品约50mg精密称定,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60%乙醇适量,水浴上微热,使溶解,放冷后用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2.绘制标准曲线精密吸取标准溶液0.00,1.00,2.00,3.00,4.00及5.00mL,分别置于50mL容量瓶中,各加60%乙醇使成5.0mL,各精密加入亚硝酸钠溶液(1:20)0.5mL,摇匀,放置6分钟后,加硝酸铝溶(1:10)1.5mL,摇匀,放置6分钟,加1 mol∙L-1氢氧化钠试液4mL,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

在510nm 波长下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

以浓度为横坐标,吸收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样品测定精密称取芦丁约50mg,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60%乙醇适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光光度计测定物质含量的原理: 分光光度计测定物质含量的原理: (紫外与可见基本相同) 均采用一个能产生多个波长的光源,通过系 列分光装置后产生特定波长的光源,光源透 过被测样品后,部分光源被吸收,计算样品 的吸光值,由比尔-朗白定律求得样品的浓度。
实验八 工作曲线法测定芦丁含量
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2)掌握光电比色的一般操作。 (3)学会用作图法及计算器回归 法求芦丁样品的浓度
芦丁的测定(标准曲线制备与芦丁测定一起完成) 芦丁的测定(标准曲线制备与芦丁测定一起完成)
精密移取芦丁标准溶液0、1.0、2.0、3.0、4.0、5.0ml和样 品液3.0ml置10ml容量瓶中→各加30%乙醇使成5.0ml→各精 密加入亚硝酸钠溶液(1→20)0.3ml,摇匀,放置6分钟→各 加硝酸铝(1→20)0.3ml,摇匀,再放置6分钟。→各加氢氧 化钠试液4ml,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 在510nm波长下测定各瓶溶液的吸收度(以第一瓶作空白) 以浓度为横坐标,吸收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测定样 品的浓度。
可见分光光度法与紫外的区别: 可见分光光度法与紫外的区别:
1、光源不同,紫外用氢灯作光源,可见用钨灯 2、测定波长不同,紫外波长范围180~350nm 可见波长范围320~1000 3、可见需显色,紫外不需显色 可见分光光度测定中通常是被测物质与显色剂反应,生成 有色物质,然后测定其吸光度,进而求得被测物质的含量。
四、思考题 相同厚度的各比色皿透光性不一 致时,为什么要在经过多次洗涤后 各皿透光率差异无改变下才使用校 正值? 工作曲线法和标准对比法分别适 用何种情况?从本实验结果看,能 否用标准对比法?
仪器的操作
1、预热: 仪器开机后灯及电子部分需热平衡,故开机预热30分钟后才能进行测定工作 预热: 预热 2、调零: 调零: 调零 目的: 目的:校正基本读数标尺两端(配合100%T调节)进入正确测 试状态 调整时机: 调整时机:开机预热30分钟后,改变波长或测试一段时间,以及做高精 度测试之前 操作: 操作: 将拉杆拉出半格(或打开盖子)遮断光路,然后按“0%”键, 即能自 动调整零位 3、调整 调整100%: : 调整 目的: 目的:校正基本读数标尺两端(配合调零)进入正确测试状态 调整时机:同上 调整时机 操作: 空白样品置入样品室光路中,盖下盖子(打开光门)然后按 操作 “100%T” 键,即能自动调整100%。 4、调波长:用↑、↓箭头调节波长,调至所需波长 调波长: 调波长
注意事项
移液管,容量瓶的正确使用 NaOH每吸一次可以放两个,比色杯不要甩 容量瓶易翻倒,注意放好 注意放的时间 NaNO2加0.3ml,不是0.03ml. 标准浓度看黑板,各浓度要计算 蒸馏水要加至刻度后摇(用滴管),容量瓶拿在手上看刻度 浓度的测定,以1号为空白,从低浓度至高浓度来测. 数据当场交,报告回去做.
要使得测定浓度准确 应当考虑影响测定准确的因素:
1 显色反应的完全程度(取决于): 介质的pH 显色剂的用量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2 吸光度的物理测定条件
如何确定反应最佳条件
在建立方法时,需要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反应 条件,为此改变其中一个因素(例如介质的 pH值暂时固定其他因素,显色后测量相应溶 液的吸光值,通过吸光度-pH曲线确定反应的 酸度范围,其他几个影响因素的适宜值也可 以按这一方法分别确定。
芦丁的测定各试剂用量
编号 1 2 1.00 3 2.00 4 3.00 5 4.00 6 5.00 3.00 5.00 4.00 3.00 2.00 1.00 2.00 7
标准溶液(ml) 0 样品溶液(ml) 30%乙醇(ml) NaNO2(ml) Al(NO3)3(ml) NaOH(ml)
全部都加0.30ml,摇匀后放置6分钟
讲 解 提 纲
一、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二、可见分光光度法与紫外的区别 三、分光光度计测定物质含量的原理 四、工作曲线法测定芦丁含量 五、本次实验注意事项 六、仪器的操作
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包括紫外和可见) 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包括紫外和可见)
分光光度法与其他测定方法比较有这样一些特点 1、首先,它的应用广泛,在国际上发表的有关分析的论文 总数中,分光光度法占28%,我国约占所发表论文总数的 33%。 2、灵敏度高,由于新的显色剂大量合成,并在应用研究方 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使得测定物质的灵敏度提高。 3、选择性好,目前有些元素只要控制适当的显色条件就可 以直接进行光度法测定。 4、准确度高,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在1~3%范围 5、分析成本低,操作简便快速。
全部都加0.30ml,摇匀后放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钟
全部都加4ml,摇匀后放置15分钟后在510nm条件下测定A
结果 1、列出浓度C与吸光度A对应表格 2、用作图法绘制芦丁工作标准曲线 3、用计算器回归求标准曲线方程A=()C+( ), 要求r=0.998以上 4、从图中读出芦丁的浓度,并计算瓶中芦丁样 品的浓度 5、计算器回归求芦丁样品的浓度并计算瓶中芦 丁样品的浓度。
芦丁又名芸香甙,维生素P,属黄酮类化合物,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脑溢血,高血压,视网 膜出血等疾病。 芦丁的含量测定有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 光光度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
二、实验原理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性质 结构中含有酚羟基和环酮 基结构,可与某些金属盐 试剂生成有色络合物,在 510nm波长处有吸收,用 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其含量。 本实验利用什么原理 本实验利用黄酮甙与亚 硝酸钠、硝酸铝反应在 碱性时显红色的反应测 定芦丁的含量。
标准曲线:一份称样量,但是可以定量很宽 的线性范围;中间可能存在的误差---称样时 引入的误差 标准对照法:2份或者2份以上的称样量,只 能定量90-110%的含量,且不能存在较大的 截距
三、实验内容
仪器 光电分光比色计 使用方法见附件 比色皿的校核 将同样厚度的四个比色皿分别编号标记,都装空白溶 液,在所用波长(510nm)下比较各比色皿的透光率,应相同,若有显 著差异,应将比色皿重新洗涤后再装空白溶液测试,经洗涤可使透光率 的差异减小时,可通过多次洗涤使透光率一致。若经几次洗,仍然不一 致可如下校正:以透光率最大的比色皿为100%透光,测定其余各皿的透 光率,分别换算成吸收度作为各比色皿的校正值。测定溶液时,以上述 100%透光率的比色皿作空白,用其他各皿装溶液,测得吸收度值然后碱 去所用比色皿的校正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