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最终品管圈模板1
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全

对策内容:
10
1.病区内粘贴洗手提示标语
5
2.病区内粘贴标准洗手法
PD
0
CA
对策处置: 1.经由效果确认该对策为有效对策,通过提 示标语, 减少了诊疗前不洗手的件数发生。 2.上述规范列入优质护理服务常规内容。
对策效果确认: 诊疗前不洗手的医护人员,由培
训前29人,减少到5人
2024/8/24
29 改善前
2024/8/24
成员介绍
职务 辅导员 圈长 圈员 圈员 圈员 圈员
姓名 罗万娇 张彦玲 马克玲 徐红 吴岩 吴金梅
学历
年资(年)
职称 主管护师
护师 副主任护理
护师 主管护师
护师
2024/8/24
辅导员:
圈内人员职责
了解并认同品管圈的精神,意义和做法并辅导日常工作 教育提高活动能力 帮助活动主题的选定 对品管圈给予支持,帮助解决圈内问题 教导正确品管手法的使用时机及技巧 营造自主自发的活动气氛 经常关心品管圈活动情况 公正评价活动过程并促进标准化 辅导活动推行的持续性
分值 5 5 5 10
10
10
10 10
得分
10
5 不做不得分 5 不均匀扣2分 5
超时扣3分 5 超过不得分 5
2024/8/24
现状把握(冰山图)
洗手液造成皮肤粗糙 未设立奖惩制度
抢救时来不及洗手 接触同一患者污染到清洁部位
认为是同一人没必要洗手 认为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
诊疗前觉得手是干净的可以不洗手
辅导员反映
与其他圈员情感交流,互相合作
2024/8/24
2024/8/24
主题选定
主题选定
问题点
手卫生品管圈

四. 开展品管圈取得成效与体会
开展品管圈体会
根据医院“创二甲”要求,科内全体医务人 员共同努力建立起科内安全文化,营造一个“控 制感染,从手卫生开始”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医 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活动虽告一段落,但主 题并没终止,反而要持续进行。同时此活动增加 了团队精神,使医护关系更加融洽,更 加团结。
洗手
效果确认---改善目标
75.40%
60%
80%
70%
33.90%
60%
50%
40%
30%
20%
10%
0% 改善前
目标值
改善后
效果确认 —— 无形成果
编号
评价项 目
1
QCC手
法
2
团队
精神
3
活动信
心
4
责任心
5
参与度
活动前
合计 16
平均 2.6
22
3.6
20
3.3
23
3.8
23
3.8
活动后
合计 26
20%
5
10%
0
0%
改善后柏拉图
(实施后)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
14
100%
12
90% 80%
10
70%
8 6
60%
系列2
50% 40%
系列1
4
30%
2
20% 10%
0
0%
工作忙 液不得伸手可得
认为戴操手作套前可认以为代手替是洗干手净
工作忙 伸手可得
洗手液不得
操作前认为手是干净 认为戴手套可没以有代擦替手洗纸手
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周 周周周周
手卫生品管圈

3.以自动自发的精神,结合群体智慧。
----自主性
----民主性
品管圈的组成:
圈长:刘娟 圈员:徐世会、周雪枫、龚远麟、邹星、
胡海燕 辅导员:杨燕平、冯光进
圈辉:
问题的书写格式:
动词 + 名词 + 评价基准
提高 抬高 降低 对讲机
5、“手卫生规范”的颁布与实施将产生很 好的成本效
手易被细菌污染
某位护士 的手印 培养24 小时后
培养皿显示: 医务人员的手很容易受到暂居菌的污染。
每进行一个操作,可能增加100-1000个细菌
医务人员洗手的意义
手是医务人员工作中最常使用的“工具”, 90%的医疗护理工作需经医务人员的手来 完成。
2014年1月
2014年2月
2014年3月
2014年4月
2014年5月
1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w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
计划 拟定
-
现状 把握
----
目标 设定
--
现在未规范洗手率 =70÷670×100% =10.45%
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 =(10.45%-84%)/(34%-84%) =168%
无形成果 圈员的自我评价
编 评价项目 号 1 解决问题能力 2 沟通协调能力 3 自信心 4 团队合作能力
5 品管手法 6 职业成就感
依从性 依从性 重打率 等候时间 发生率 使用次数
QCC基本步骤:
计划 Plan
实施 Do 确认 Check 处置 Action
手卫生品管圈29778

杨燕平
品管圈(QCC )
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关的人组圈,针对部 门内的问题,以自动自发精神,结合群体智慧 ,通过团队力量,运用各种改善手法,解决工 作中问题。
品管圈的特点:
1.同一工作场所,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关的 基层人 员(5—10 人)组圈。---- 群众性
2.针对部门内部 的问题。 ---- 目的性
依从性 依从性 重打率 等候时间 发生率 使用次数
QCC基本步骤:
计划 Plan
实施 Do 确认 Check 处置 Action
1. 主題选定 2. 活动计划拟定 3. 现状把握 4. 解析
5. 目标设定
6. 对策拟定
7. 对策实施与检讨
8. 效果确认
有、无
9. 标准化 10. 检讨及改进
步骤
周期
3.以自动自发 的精神,结合 群体智慧。
---- 自 圈员:徐世会、周雪枫、龚远麟、邹星、
胡海燕 辅导员:杨燕平、冯光进
圈辉:
问题的书写格式:
动词 + 名词 +
评价基准
提高 抬高 降低 缩短 降低 降低
手卫生 ICU 床头 静脉注射 门诊领药 问题病历 病房对讲机
主题 选定
2013年12月
2014年1月
2014年2月
2014年3月
2014年4月
2014年5月
1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w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
计划
-
拟定
现状
----
把握
目标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品管圈医学

手消毒液不是触手可及 未配备干手物品
洗手池少
怕伤手
认为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
意识不强 未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冬天洗手水凉
洗手池远
嫌麻烦
洗手设施不充足
成本影响科室奖金
科室控制消耗 人手不足,工作繁忙 紧急情况下戴手套代替洗手
监管不到位 抢救时来不及
未设定奖惩制度 忙碌时忽略步骤
主管未明确要求
培训后考核不严格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品管圈医学
Add the author and the accompanying title
380圈的基本情况
第一次圈会
2014.12.20
圈徽及涵义
主题选定
圈成员投票决定,每人最多4票,最少1票,
主题选定理由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因素, 在医疗护理操作中,手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通过院内
洗手可以减少30%的医院感染, 手卫生能极大地减少医院感染并降低感染的危险性, 追求零感染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活动计划表:甘 特 图
现状调查
对象 妇科全体护理人员
时间 2015年1月18日~2015年1月24日
方法
采取观察并记录的方式对随机抽取四 天的199人次在妇科进行医疗操作的 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
一 、定义 洗手即医务人员用肥皂 皂液 和流动水,去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菌的
过程, 二 、设施 1.流动水, 2.非手接触式水龙头开关, 3.清洁剂:含护肤成分和使用一次性包装, 4.配备一次性干手纸,
标准化:医务人员洗手标准操作规程
三 、方法 1 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2 取适量肥皂 皂液 ,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
品管圈手护圈

(2)手卫生依从性列入科室质控督查中;
(3)对科室医务人员每个季度进行手卫生知识理论培训和洗手方法的考核; (4)对科室物业人员进行洗手操作考核。 四、注意事项:接触患者或患者周围环境的操作均需洗手,该流程张贴在科室宣传栏。
五、附则:
(一)实施日期 该流程于2014年10月1日在ICU试实行。 (二)修订依据 若工作流程有所变更,则按新标准执行。 修订次数: 修订日期: 核 定 审 核 主 办 人
平均每周洗手次数
800 35.43% 400 505.2 472 187.8 0
晨间护理 吸痰护理 静脉给药 导管封管 人工气道护理 抽血 无菌操作 消毒班
40%
20% 187.8 46.8 18.2 7.2 1 0%
绘图者:姜婷婷
累计百分比
目标设定
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 =现状值+ (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 =1426+ 1426×81.70%×76.7% =2319.59
目标设定 柱状图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改善值 改善前 1426 目标值 2319.59 1426
43.13%
2319.59
解析
人
时间 紧 担心皮肤粗糙 用药多 操作不合流程 低速调节 输液操作 护理人员 洗手地方远 不严谨 不良习惯 带教 意识不够 认为液 体更换 不需要 洗手 静脉注射多 液体更换多 戴手套可代 替洗手 知识缺乏 人员不足 无特殊菌感染 患者 多 患者 肝素帽消毒 时间长 快速手 消毒液 含酒精成分 刺激双 手
“内外夹攻大力丸”
改善后查检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查检项目
晨间护理 吸痰护理 静脉给药 静脉导管封管 抽血 人工气道护理 无菌操作 消毒班 第一周 882 562 402 300 30 32 20 20 第二周 890 546 411 295 52 32 25 20 第三周 852 502 392 288 49 35 30 20 第四周 878 544 442 300 40 33 28 20 第五周 862 535 395 302 52 29 22 22 综合 4364 2689 2042 1485 223 161 125 102 平均 872.8 537.8 408.4 297 44.6 32.2 25 20.4
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手卫生设施不完善,如洗手液、干手纸等供应 不足或放置不便。
管理因素
缺乏有效的手卫生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导致 执行不力。
问题点总结
01 02 03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加强宣 传教育。
完善手卫生设施,提供充足的洗手 液、干手纸等物资。
建立手卫生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 确保执行到位。
04
品管圈活动计划与实施
改善了医院环境
手卫生依从性的提高意味着减少了交 叉感染的风险,医院的整体环境得到 了改善。
对策效果展望
持续监测与改进
通过持续监测医护人员的手卫生 依从性,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 进,力争将手卫生依从性维持在
较高水平。
推广至其他科室
本次品管圈活动在外科病房取得良 好效果后,计划将成功经验推广至 其他科室,以提高整个医院的手卫 生依从性。
手卫生与患者安全的关系
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 健康。手部细菌可能导致患者术后感染、血液感染等严重后 果,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可以降低患者因医护人员手部细菌而导致 的交叉感染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03
现状调查与分析
手卫生依从性现状
1 2
3
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number {01}
目 录
• 引言 • 手卫生的重要性 • 现状调查与分析 • 品管圈活动计划与实施 • 效果确认与改进建议 • 总医院感染的重要措 施,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 量具有重要意义。
02
当前手卫生依从性不高,存在较 大的改进空间,因此选定该主题 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
目的和目标
目的
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医护人员 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率 ,保障患者安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品管圈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品管圈在医疗环境中,手卫生是预防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然而,实际工作中手卫生依从性往往不尽如人意。
为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我们成立了品管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改进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品管圈的成立我们的品管圈由来自不同科室的医护人员组成,包括医生、护士和感控专员。
大家因为共同的目标——提高手卫生依从性而聚集在一起。
在成立之初,我们进行了团队成员的分工,明确了每个人的职责,如圈长负责组织和协调活动,秘书负责记录和整理数据,成员们则负责收集资料和实施改进措施。
二、现状把握为了了解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观察和调查。
通过在病房、门诊、手术室等区域的随机观察,记录医护人员在不同操作前后的手卫生执行情况。
同时,我们还发放了问卷调查,收集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态度和影响依从性的因素。
经过数据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手卫生依从性较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工作繁忙,认为洗手浪费时间。
2、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洗手设施不完善,如洗手液、干手纸供应不及时。
4、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
三、目标设定根据现状调查的结果,我们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在三个月内将手卫生依从性提高到 80%以上。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包括每个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节点。
四、原因分析针对手卫生依从性低的问题,我们运用头脑风暴法,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分析。
通过绘制鱼骨图,我们找到了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因素:1、人员方面:医护人员缺乏手卫生的培训和教育,对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时机不熟悉;部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洗手也不会导致感染。
2、设备方面:洗手设施配备不足,位置不合理;洗手液和干手纸质量不好,使用不方便。
3、环境方面:工作场所嘈杂、拥挤,影响洗手的便利性;医疗操作频繁,没有足够的时间洗手。
4、管理方面:缺乏明确的手卫生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对不遵守手卫生规范的行为没有及时进行处罚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