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练习

合集下载

物理3-3_10.3_热力学第一定律_能量守恒定律

物理3-3_10.3_热力学第一定律_能量守恒定律

练习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外界对一物体做功,此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B.机械能完全转化成内能是不可能的 C.将热量传给一个物体,此物体的内能一定改变 D.一定量气体对外做功,气体的内能不一定减少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的结合
【例5】
如图1所示,倒悬的导热汽缸中封闭着
图1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轻质活塞可无摩擦地上下
[总结] 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 形式,也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 物体.
二.能量守恒定律
内容: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 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 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 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
3. 几点说明
⑴.自然界存在着多种不同形式的运动,每种运动对应 着一种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运动对应机械能;分子热 运动对应内能;电磁运动对应电磁能。
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 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的 功的和 2.表达式:△U=W+Q
研究功、热量跟内能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符号 W Q ΔU
体积

减小
,外
界对热力学系统
热力学系统
吸收 热量
内能增加
做功
体积 -
增大
,热
力学系统对外界 做功
热力学系统
放出 热量
内能减少
3.思考与讨论符号的意义?源自⑵.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摩擦可以将机 械能转化为内能;炽热电灯发光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3).热力学第一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都是能量守恒 定律的具体体现。 (4).能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任何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过关练习题(附答案)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过关练习题(附答案)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过关练习题(附答案)1.关于物体内能的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B.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D.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解析:选 C.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做功和热传递同时发生时,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变,比如物体吸热的同时又对外做功,且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的功在数值上相等,此时物体的内能不发生变化.2.一木箱静止于水平面上,现在用一个80N的水平推力推动木箱前进10m,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60N,则转化为木箱与地面系统的内能U 和转化为木箱的动能Ek,分别是()A.U=200J,Ek=600JB.U=600J,Ek=200JC.U=600J,Ek=800JD.U=800J,Ek=200J解析:选 B.由于木箱在推动中受到滑动摩擦力,其与相对位移的乘积为物体的内能即:U=60×10J=600J.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Ek=W总-U=80×10J-600J=200J,故B正确.3.(2011年高考重庆理综卷)某汽车后备箱内安装有撑起箱盖的装置,它主要由汽缸和活塞组成.开箱时,密闭于汽缸内的压缩气体膨胀,将箱盖顶起,如图4-1-5所示.在此过程中,若缸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忽略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缸内气体()图4-1-5A.对外做正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B.对外做正功,内能增大C.对外做负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对外做负功,内能减小解析:选A.气体膨胀,气体对外做正功,又因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内能减小,因忽略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没有分子势能,所以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选项A正确.4.如图4-1-6所示,一导热汽缸放在水平面上,其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活塞通过滑轮组与一重物连接,并保持平衡,已知汽缸高度为h,开始活塞在汽缸中央,初始温度为t摄氏度,活塞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p0.物体重力为G,活塞质量及一切摩擦不计,缓慢升高环境温度,使活塞上升Δx,封闭气体吸收了Q的热量.(汽缸始终未离开地面)求:图4-1-6(1)环境温度升高了多少度?(2)气体的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解析:(1)活塞缓慢移动,任意状态都处于平衡状态,故气体做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可知:VT=ΔVΔT得ΔT=2Δxh(273+t)(2)设汽缸内压强为p,由平衡条件得:pS=p0S-G封闭气体对外做功W=pSΔx=(p0S-G)Δx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ΔU=Q+(-W)=Q-(p0S-G)Δx.答案:见解析一、选择题1.关于物体的内能及其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改变时,其内能必定改变B.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不一定改变,向物体传递热量,其内能也不一定改变C.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必定改变.物体向外传出一定热量其内能必定改变D.若物体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则物体的内能必定不改变解析:选B.温度变化物体的分子动能变化,但内能可能不变,A错;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B正确,C、D错.2.下列关于做功和热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和热传递的实质是相同的B.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C.做功和热传递是对同一过程中的两种说法D.做功和热传递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解析:选 B.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本质不同,做功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内能或将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且做功和热传递可以同时进行,故B选项正确.3.“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这是因为它()A.不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B.做功产生的热量太少C.由于有摩擦、热损失等因素的存在D.找不到合适的材料和合理的设计方案解析:选A.第一类永动机是指不消耗能量而且还能对外做功,故违背了能量的转化与守恒.4.(2010年高考重庆卷)给旱区送水的消防车停于水平地面.在缓慢放水过程中,若车胎不漏气,胎内气体温度不变,不计分子间势能,则胎内气体()A.从外界吸热B.对外界做负功C.分子平均动能减小D.内能增加解析:选A.本题考查了热力学定律.由于车胎内温度保持不变,故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内能不变.放水过程中体积增大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胎内气体吸热.A选项正确.5.一定量的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了8×104J的功,气体的内能减少了1.2×105J,则下列个式中正确的是()A.W=8×104J,ΔU=1.2×105J,Q=4×104JB.W=8×104J,ΔU=-1.2×105J,Q=-2×105JC.W=-8×104J,ΔU=1.2×105J,Q=2×104JD.W=-8×104J,ΔU=1.2×105J,Q=-4×104J解析:选B.由符号法则可知,外界对气体做功W取正,气体内能减少,ΔU为负值,代入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得Q=-2×105J.故选B.6.(2010年高考广东理综卷)图4-1-7是密闭的汽缸,外力推动活塞P 压缩气体,对缸内气体做功800J,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200J,缸内气体的()图4-1-7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600JB.温度升高,内能减少200JC.温度降低,内能增加600JD.温度降低,内能减少200J解析:选A.对一定质量的气体,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可知,ΔU=800J+(-200J)=600J,ΔU为正表示内能增加了600J,对气体来说,分子间距较大,分子势能为零,内能等于所有分子动能的和,内能增加,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温度升高,选项A正确.7.(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B.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其状态也一定不变C.若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断升高,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D.气体温度每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E.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解析:选ADE.A选项,p、V不变,则T不变,气体的内能不变,故选项A正确.B选项,内能不变,温度不变,p、V可能变,选项B错误.C 选项,气体温度升高,压强不一定增大,故选项C错误.D选项,气体温度每升高1K吸收的热量与气体对外做功多少有关,即与经历的过程有关,故选项D正确.E选项,温度升高,理想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故选项E正确.二、非选择题8.风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垂直吹向一直径为d的风车叶轮上,设空气密度为ρ,风的动能有50%转化为风车的动能,风车带动水车将水提高h的高度,效率为80%,则单位时间最多可提升的水的质量m=________.解析:设在t时间内吹在风车上的空气的质量为m=14πd2•vt•ρ,风的动能Ek=12mv2=18πd2v3tρ.根据题意:18πd3v2tρ×50%×80%=mgh.则mt=πd2ρv320gh.答案:πd2ρv320gh9.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的过程中,吸收热量280J,并对外做功120J,试问:(1)这些气体的内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如果这些气体又返回原来的状态,并放出了240J热量,那么在返回的过程中是气体对外界做功,还是外界对气体做功?做多少功?解析:(1)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ΔU=W+Q=-120J+280J=160J.(2)由于气体的内能仅与状态有关,所以气体从2状态回到1状态过程中内能的变化应等于从1状态到2状态过程中内能的变化,则从2状态到1状态的内能应减少160J.即ΔU′=-160J,又Q′=-240J,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ΔU′=W′+Q′∴W′=ΔU′-Q′=-160J-(-240J)=80J即外界对气体做功80J.答案:(1)增加了160J(2)外界对气体做功80J10.(2011年陕西高二质检)山峡水利工程的坝高h0=185m,正常水位为h=175m,水库容积V=3.93×1010m3,装机容量(发电机的总功率)P =1.768×107kW,发电量W=8.4×1010kW•h.假设发电机效率为η=80%,试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水利枢纽的流量Q,并写出每个物理量应选用的单位.(不进行具体计算,用字母表示)解析:设在时间Δt内,有ΔV的水通过水利枢纽,则:Q=ΔVΔt,ΔV =QΔt减少的重力势能ΔEp=mgh=ΔVρgh=QΔtρgh发电机的功率:P=ΔEpηΔt=QΔtρghηΔt=Qρghη流量为Q=Pρghη.(其中各物理量均取国际制单位)答案:见解析。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练习题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练习题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练习题1. 问题描述:一辆质量为m的汽车以速度v1行驶在平坦的道路上,突然遇到一段上坡路段,汽车沿坡道行驶到高度h时速度变为v2。

忽略摩擦和空气阻力等阻力,求汽车在坡道上的平均力。

解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汽车在平坦道路上的总机械能等于汽车在坡道上的总机械能,即1/2 * m * v1^2 = mgh + 1/2 * m * v2^2其中,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上坡路段的高度。

化简上式可以得到:v1^2 = 2gh + v2^2可以看出,汽车在平坦道路上的速度v1与汽车经过上坡路段后的速度v2、高度h和重力加速度g都有关系。

2. 问题描述:在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系统中,有两个物体A和B,物体A的质量为m1,在高度h1处释放,物体B的质量为m2,在高度h2处释放。

物体A和B是否会在某一时刻相撞?如果会相撞,在何处相撞?解答:由于物体A和B均处于自由下落状态,所以它们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可以表示为:v1 = sqrt(2gh1)v2 = sqrt(2gh2)其中,g表示重力加速度。

两个物体相撞的条件是它们的坐标相等,即:h1 + v1t - 1/2gt^2 = h2 + v2t - 1/2gt^2化简可得:h1 + v1t = h2 + v2t代入v1和v2的表达式,得:h1 + sqrt(2gh1) * t = h2 + sqrt(2gh2) * t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t的值,然后再代入其中一个速度表达式,可以求出相撞时的高度。

3. 问题描述: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A静止放在水平面上,另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B以速度v斜向上撞击A。

撞击后,B的速度变为v',A和B 分离开的速度为v_A和v_B。

求A和B分离开的速度和方向。

解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1/2 * m * v^2 + 1/2 * M * v^2 = 1/2 * m * v_A^2 + 1/2 * M * v_B^2化简得:v^2 = v_A^2 + v_B^2然后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 * v = m * v_A + M * v_B利用以上两个方程可以解得A和B分离开的速度v_A和v_B。

高三物理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个晴朗的天气,小明觉得湖水中鱼儿戏水时吐出小气泡的情景很美,于是画了一幅鱼儿戏水的图画(如图所示)。

但旁边的同学认为他的画有不符合物理规律之处,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物理知识正确画出草图,并指出这样画的物理依据。

①(2分)请在答题纸上画上你认为正确的草图②(3分)依据③(2分)如果认为小气泡在水中缓慢上升,则小气泡中的气体对外做的功(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气体吸收的热量。

【答案】①如图所示②因上层水温较高和压强较小,故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内压强减小,温度升高,体积增大。

③“小于”【解析】①、②晴朗天气,上层水温较高,压强较小,故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内压强减小,温度升高,体积增大,所以正确的草图如图③由题意知,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温度升高△U>0,体积增大W<0,吸收热量Q>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可知气体对外做的功小于气体吸收的热量。

【考点】本题考查热力学定律2.某一密闭容器中密封着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的顶部没有作用力B.若气体膨胀对外界做功,则分子势能一定增大C.若气体被压缩,外界对气体做功,则气体内能一定增加D.若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气体膨胀对外界做的功,则气体分子的动能一定不变【答案】B【解析】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仍然有压强,气体对器壁的顶部有作用力,所以选项A错误;气体膨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力做负功,气体的分子势能增大,选项B正确;外界对气体做功,但气体有可能向外界放热,所以内能的变化情况不能确定,选项C错误;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气体膨胀对外界做的功,所以内能不变,但分子势能增大了,所以分子动能一定减小,选项D错误.3.一质点竖直向上运动,运动过程中质点的机械能与高度的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0~h1过程的图线为水平线,h1~h2过程的图线为倾斜直线.根据该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质点在0~h1过程中除重力外不受其他力的作用B.质点在0~h1过程中动能始终不变C.质点在h1~h2过程中合外力与速度的方向一定相反D.质点在h1~h2过程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D【解析】质点在0~h1过程中,械能E随上升高度h不变,也就是机械能守恒,物体可能不受外力,也可能受外力,但外力做功为零,A错误;质点在0~h1过程中机械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所以动能减小, B错误;质点在h1~h2过程中械能E随上升高度h均匀减小,所以物体动能减小,即物体做减速运动,所以合外力与速度的方向一定相反, CD正确。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原创)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原创)

总结1
通过前边的学习我们知道: 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是内能和其他形
式的能的转化过程, 2.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是内能从一个
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总结] 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 为另一种形式,也可以从一个物体转 移到另一个物体.
总结2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表示:
做功和热传递提供给一个物体多少 能量,物体的能量就增加多少(Δu), 能量在转化或转移中守恒.
第一类永动不可能制成的原因 :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任何一部机 器,只能使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 另一种形式,而不能无中生有地制 造能量,因此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 能制成的.
问:②①如是果气气体体对吸外收界的做热了量功仍,为还2.是6×外1界05对J不气 体 变做 ,了但功是?内做 能了 只多 增少 加焦 了耳1.的6×功1?05J,这一过 程做功情况怎样?
解:①②根同据理Δ可U得=:WW+'Q=Δ得U '- Q '= 1.6 ×105J - W2.6=×Δ1U05-J= Q-=1.40.×2 ×10150J5J W-为2.负6×值1,05J说= 明1.6气×体10对5J外 W界为做正功值(,气外体界体对积气变体大做)功,,做做了了1.01×.6×1015J05的J 的功功。。
热力学第一定律
[问]如果物体在跟外界同时发生做功和热 传递的过程中,内能的变化与热量Q及做的 功W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U=W+Q
定律中各量的正、负号及含义物理量 符号 意义 符号 意义
W
+
外界对物 体做功

物体对外 界做功
Q
+
物体吸收
热量

物体放 出热量

高三物理热力学第一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热力学第一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热力学第一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6分)重庆出租车常以天然气作为燃料,加气站储气罐中天然气的温度随气温升高的过程中若储气罐内气体体积及质量均不变,则罐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A.压强增大,内能减小B.吸收热量,内能增大C.压强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增大D.对外做功,分子平均动能减小【答案】B【解析】对理想气体由可知体积和质量不变,温度升高时,压强增大,选项C错误。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有分子动能,而温度是平均动能的标志,故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内能增大,选项A、D错误,体积不变,故,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吸热内能增大,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了理想气体的等容变化、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

2.如图所示,一圆柱形绝热气缸竖直放置,通过绝热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活塞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与容器底部相距h,此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1。

现通过电热丝缓慢加热气体,当气体吸收热量Q时,气体温度上升到T2。

已知大气压强为p,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活塞与气缸的摩擦,求:①活塞上升的高度;②加热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量。

【答案】【解析】①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有(3分)解得(2分)②加热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为(3分)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内能的增加量为(2分)【考点】本题考查热力学定律。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下列哪些过程中,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A.温度保持不变,体积逐渐膨胀B.体积保持不变,温度逐渐升高C.压强保持不变,体积逐渐收缩D.温度逐渐升高,压强逐渐减小E.温度逐渐升高,体积逐渐收缩【答案】 ABD【解析】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温度不变,内能不变,故一定吸收了热量,A项正确.体积不变,气体与外界不做功,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则只能气体吸收热量,B项正确.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压强不变,体积减小,则温度减小,内能减小,故一定向外放出热量,C项错误.温度升高,压强减小,则内能变大,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故一定吸收热量,D项正确.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不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E项错误.4.(6分)下列有关物体内能改变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B.外界对物体传递热量,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加D.物体向外界放热,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加【答案】CD【解析】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知,当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同理当外界对物体传递热量,物体的内能也不一定增加,所以A、B错误;由可知,若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加,同理物体向外界放热,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加,故C、D正确。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1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含答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1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含答案)

课时规范练41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基础对点练1.(多选)(热力学定律的理解)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等压膨胀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B.第一类永动机制不成,是因为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C.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从另一个侧面阐述能量守恒定律D.从微观意义上讲,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一个统计规律2.(热力学第一定律与气体状态方程的综合)如图所示,导热良好的圆筒形汽缸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用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内,活塞上堆放着铁砂,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缓慢取走铁砂,忽略活塞与汽缸之间的摩擦,外界环境温度不变,则在此过程中缸内气体()A.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少B.温度不变,与外界无热量交换C.分子碰撞缸壁时的平均作用力减小D.分子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碰撞次数减少3.(多选)(热力学定律与图像)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bc、ca回到原状态,其V-T图像如图所示,p a、p b、p c分别表示a、b、c的压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状态a、b、c的压强满足p c=p b=3p aB.过程a到b中气体内能增大C.过程b到c中气体吸收热量D.过程c到a中气体吸收的热量等于对外做的功4.(热力学定律与图像)右图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的两段变化过程,一个从c到b,另一个是从a到b,其中c与a的温度相同,比较两段变化过程,则()A.c到b过程气体放出热量较多B.a到b过程气体放出热量较多C.c到b过程内能减少较多D.a到b过程内能减少较多5.(多选)(热力学定律与图像综合)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A→B→C→D→A的循环,A、B、C、D分别位于矩形的四个顶点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0A.状态C的温度为32B.A→B过程,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C.D→A过程,气体压强增大、内能减小D.经历A→B→C→D→A一个循环,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释放的热量6.(热力学第二定律)(2022山东枣庄期末)“天宫”空间站是“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的三舱组合体,三舱皆有“气闸舱”;航天员出站时,要途经“气闸舱”“减压”后才能出站;从太空返回空间站时要途经“气闸舱”“升压”后才能进站。

高中物理——热力学第一定能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热力学第一定能量守恒定律

〖思考与讨论~P54〗一定质量的气体,膨胀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U W Q J 13585220)()( 即内能减小了220J 正负号意义如下表〖问题与练习~P56〗1.活塞对空气做900J 的功,即W=900J ,汽缸向外散热210J ,即Q =-210J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U W Q J 900210690)(,即内能增加了J 690。

2.活塞固定时:缸内气体的体积不变,没有做功过程发生,空气吸收的热量Q 1全部用于增加气体的内能,即有Q 1=ΔU ;活塞不固定时:温度升高,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气体压强仍等于大气压,所以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

由于温度升高相同的值,内能的增加量与前一过程相同,也为Q 1。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 W Q ,由于有<W 0,所以有>Q Q 21. (2)根据上一问的分析可知,定容下的比热容小于定压下的比热容。

3.圆筒内的水经过2min 增加的内能为: ∆==∆U Q cm t ,其中℃・=⨯c J kg 4.210/3)(,所以,∆=⨯⨯⨯=⨯U J J 4.2100.61 2.521033 每分钟获得能量为:=⨯⨯J 21.26102.521033圆筒面积为: ==⨯-S cm m 300310222地面上每平方米每分钟接受到的太阳能为: ⨯=⨯⨯-J J3104.2101.2610243 4. 假设20层楼高处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水的内能,每层楼高约为3m ,则=∆=∆mgh U cm t ,℃⨯∆===⨯⨯c t gh 4.2100.141020335.要维持奶牛的内能不变,每小时至少要为它提供的热量为=∆=⨯⨯⨯-=⨯Q cm t J J 4.2104003733.5 5.910036)(6.=+∆Q W U 的含义是: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 等于系统对外界做的功与系统内能增量之和。

与教科书表述相比,这种表述是从热机的效率角度考虑,外界传递给系统的热量,一部分用来增加系统的内能,另一部分就是系统对外所做的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练习夯基达标1.在一个大气压下,1 kg 100℃的水变为1 kg 100 ℃的水蒸气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内能不变,对外界做功,一定是吸热过程B.内能增加,吸收的热量等于内能的增加C.内能不变,吸收的热量等于对外界做的功D.内能增加,从外界吸热,吸收的热量等于对外界做的功和增加的内能的和解析:水变成同温度的水蒸气时,分子间距从r0增大到约10r,体积要扩大约1000倍,故需克服大气压力对外做功,同时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加内能增加.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则Q=ΔU-W,其中W为负值,故选项D正确. 答案:D2.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加热,气体吸收了500 J的热量,它受热膨胀的过程中对外做功300 J,气体的内能将怎样改变()A.增加800 JB.减少800 JC.增加200 JD.减少200 J解析:由公式ΔU=W+Q可得出ΔU=-300 J+500 J=200 J.答案:C3.(江苏南京模拟)在温度均匀的水池中,有一小气泡正在缓慢向上浮起,体积逐渐膨胀,在气泡上浮的过程中()A.气泡内的气体对外界放出热量B.气泡内的气体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其内能不变C.气泡内的气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减少D.气泡内的气体对外界做功,同时从水中吸收热量,其内能不变解析:气泡向上浮起的过程中体积膨胀,对外做功,由于温度不变,内能不变,一定从水中吸热.答案:D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某一状态开始,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又回到开始状态,用W1表示外界对气体做功,W2表示气体对外界做的功,Q1表示气体吸收的热量,Q2表示气体放出的热量,则在整个过程中一定有()A.Q1-Q2=W2-W1B.Q1=Q2C.W1=W2D.Q1>Q2解析:气体状态回到原来的状态,则气体的内能不变,即ΔU=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ΔU=W+Q,所以ΔU=0,W=-Q,依题意可得Q1-Q2=W1-W2,其他关系无法确定.气体状态变化时,气体做功的情况非常复杂,例如气体膨胀后再压缩到原体积,做功的代数和不一定为零.答案:A5.运动员跳伞后,在某一段时间内以8 m/s2的加速度下降,在该过程中()A.重力势能只转化为动能B.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机械能守恒D.系统的总能量守恒解析:物体加速度为8 m/s2,说明物体除受重力以外还受阻力作用,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但总能量守恒.答案:BD6.在一个与外界没有热交换的房间内打开冰箱门,冰箱正常工作,过一段时间房间内的温度将作如何变化()A.降低B.升高C.不变D.无法确定解析:冰箱消耗电能使冰箱内外发生热交换而达到内部致冷,把冰箱与房间看作一个系统,打开冰箱门后,冰箱与房间内的热交换发生在系统内,不会引起总能量的变化.但系统消耗电能增加了系统的总能量,冰箱正常工作,根据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知,增加的系统能量转化为内能使房间的温度升高,故选B.答案:B7.单摆在摆动过程中,其摆动幅度越来越小,这说明()A.能量正在逐渐消失B.动能正在向势能转化C.机械能是守恒的D.总能量守恒,正在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解析:单摆摆动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大,但总能量守恒.答案:D8.一定质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了4.2×105J的热量,同时气体对外做了6×105J的功,问(1)物体的内能增加还是减少?变化量是多少?(2)分子的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3)分子的平均动能是增加还是减少?解析:(1)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Q=4.2×105 J,气体对外界做功W=-6×105 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ΔU=W+Q=-6×105 J+4.2×105 J=-1.8×105 J,ΔU 为负,说明气体的内能减少,减少了1.8×105 J.(2)因为气体对外做功,所以气体的体积膨胀了,分子间的距离增大了,分子做负功,气体分子势能增加了.(3)因为气体的内能减少了,同时气体分子势能增加了,说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减少了.答案:(1)减少 1.8×105 J (2)增加 (3)减少9.已知暖水瓶中盛有0.5 kg 、25℃的水,一个学生想用上下摇晃的方法使冷水变为开水.假设每摇晃一次水的落差为15 cm ,每分钟摇晃30次,不计所有热量损失,那么,他大约需要多长时间才可以把水“摇开”?[c 水=4.2×103J/(kg·℃),g=10 m/s 2]解析:此问题中能量转化的方向是:上摇时学生消耗自身的能量通过对水做功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下落时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再转化为水的内能.由于不计一切热量损失,根据水的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水的内能的增加量可求解. 设“摇开”水需时t 分钟,水升温ΔT,由ΔE p 减=ΔE 内增=Q 水吸 得30mg·Δht=cmΔT15.010*******.4303⨯⨯⨯⨯=∆∆=h g T c t min=7.0×103 min 即他要“摇开”水大约需要7.0×103分钟,相当于5天的时间. 答案:5天10.用钻头在铁块上钻孔时,注入20℃的水5 kg ,10 min 后水的温度上升到100℃,并有1 kg 的水变成水蒸气,如果钻头的功率为10 kW ,则在钻头做功的过程中,有百分之几的功用来改变水和水蒸气的内能?[已知水的比热容c=4.2×103 J/(kg·℃),100℃的水的汽化热L=2.3×106 J/kg ]解析:根据功率的定义,钻头做的功为W 总=Pt=104×600 J=6×106 J,水和水蒸气吸热,使其内能增加为ΔU=cmΔt+Lm=〔4.2×103×5×(100-20)+1×2.3×106〕 J=4×106 J.因此,用来改变水和水蒸气的内能的功占钻头做功的百分数为%.6710610466=⨯⨯=∆=总W U η 答案:67% 走近高考11.(江苏高考,9)分别以P 、V 、T 表示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初始状态表示为(P 0、V 0、T 0).若分别经历如下两种变化过程: ①从(P 0、V 0、T 0)变为(P 1、V 1、T 1)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T 1=T 0); ②从(P 0、V 0、T 0)变为(P 2、V 2、V 2)的过程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在上述两种变化过程中,如果V 1=V 2>V 0,则( ) A.P 1>P 2,T 1>T 2 B.P 1>P 2,T 1<T 2 C.P 1<P 2,T 1<T 2 D.P 1<P 2,T 1>T 2解析:从(P 0、V 0、T 0)变到(P 2、V 2、T 2),V 2>V 0,表明对外做功,ΔU=Q+W,Q=0,ΔU<0,则T 2<T 0=T 1;P 0V 0/T 0=P 1V 1/T 1=P 2V 2/T 2,T 1=T 0,V 1=V 2>V 0,所以P 2<P 1<P 0,选A. 答案:A12.(广西高考,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界对一物体做功,此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B.机械能完全转化成内能是不可能的C.将热量传给一个物体,此物体的内能一定改变D.一定量气体对外做功,气体的内能不一定减少解析:本题考查热力学第一定律.由W+Q=ΔU 可知ΔU 由W 、Q 共同决定.选项A 、C 错误,选项D 正确;机械能可以通过克服摩擦做功全部转化为内能,选项B 错误. 答案:D13.(天津高考,4)如图10-3-1,某同学将空的薄金属筒开口向下压入水中.设水温均匀且恒定,筒内空气无泄漏,不计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被淹没的金属筒在缓慢下降过程中,筒内空气体积减小( )图10-3-1A.从外界吸热B.内能增大C.向外界放热D.内能减小解析:金属筒在下降过程中,水对筒的压强增大,因此气体的压强增大,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又水温恒定,气体内能不变,而外界对气体做了功,则气体应向外界放热,选项C正确.此题考查物体的内能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答案:C14.“和平号”空间站已于2001年3月23日成功地坠落在太平洋海域,坠落过程可简化为从一个近圆轨道(可近似看作圆轨道)开始,经过与大气摩擦,空间站的绝大部经过升温、熔化,最后汽化而销毁,剩下的残片坠入大海.此过程中,空间站原来的机械能中,除一部分用于销毁和一部分被残片带走外,还有一部分能量E′通过其他方式散失(不考虑坠落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 (1)试用以下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散失能量E′的公式;(2)根据下列数据,算出E′的数值.(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坠落开始时,=1.17×105 kg;空间站的质量m轨道距地面的高度为h=146 km;地球半径R=6.4×106 m;坠落空间范围内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入海残片的质量为m=1.2×104 kg;入海残片的温度升高Δt=3 000 K;入海残片的入海速度为声速v=340 m/s;空间站材料每千克升温1 K平均所需能量C=1.0×103 J;每销毁1 kg材料平均所需能量μ=1.0×107 J解析:本题以社会关注的“和平号”空间站坠落事件为背景,考查综合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建模计算空间站初态机械能总量,分析坠落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并应用能量守恒观点列出方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物理问题时,应弄清物理过程和状态,分析参与转化的能量有哪几种,哪些增加,哪些减少,然后由守恒观点列出方程.(1)根据题给条件,从近圆轨道到地面的空间范围内重力加速度g=10 m/s2,若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坠落过程开始时空间站在近圆轨道的重力势能为E p =m 0gh ①以v 表示空间站在近圆轨道上的速度,由牛顿定律可得gm rv m 020=② 其中,r为轨道半径,则r=R+h③由②③式可得空间站在近圆轨道上的动能为)(210h R g m E k +=④由①④式得,近圆轨道上空间站的机械能为 E=E p +E k =)2321(0h R g m +⑤在坠落过程中,用于销毁部分所需的能量为 Q 汽=(m 0-m)μ⑥用于残片升温所需的能量 Q 残=cmΔt⑦残片动能为 E 残=221mv ⑧以E′表示其他方式散失的能量,由能量守恒得 E=Q 残+Q汽+E残+E′⑨ 由此得E′=m 0g 〔h R 232+〕-(m 0-m)μ-221mv -cmΔt⑩(2)将数据代入⑩,得E′=2.9×1012 J. 答案:(1)E′=)232(0h R gR m -(m 0-m)μ-221mv -cmΔt (2)2.9×1012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