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交客车通用技术要求
城市公共交通车辆运营规范

城市公共交通车辆运营规范在城市的繁忙街道上,公共交通车辆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们穿梭于大街小巷,为市民的出行提供着便利。
然而,要确保公共交通的高效、安全和舒适,就需要一套严格的运营规范。
一、车辆选型与配置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的选型应充分考虑城市的特点和市民的出行需求。
车辆的尺寸要适中,既要适应城市道路的宽窄和交通流量,又要满足乘客的载客量需求。
对于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大型公交车可能更为合适;而对于一些狭窄道路较多的老城区,中小型公交车则更为灵活。
车辆的配置也至关重要。
首先,车内的座椅应舒适、稳固,且布局合理,以便为乘客提供良好的乘坐体验。
同时,要配备足够数量的扶手和吊环,确保乘客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
此外,车辆应配备先进的空调系统,以适应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为乘客营造舒适的乘车环境。
车窗应具备良好的视野和通风功能,紧急逃生门和车窗等安全设施也必须完好无损,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二、车辆的技术性能与维护为了保障公共交通车辆的正常运营,车辆的技术性能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
车辆的动力系统要强劲可靠,能够应对城市道路的频繁启停和爬坡等工况。
制动系统要灵敏有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停车。
车辆的悬挂系统和轮胎也要精心选择和维护,以减少行驶中的颠簸和噪音,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同时,车辆的电气系统、照明系统和信号系统等都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定期的维护保养是确保车辆技术性能的关键。
公交企业应建立严格的车辆维护制度,按照规定的里程和时间间隔对车辆进行保养和检修。
保养工作包括发动机的检查和保养、底盘的维护、车身的清洁和喷漆等。
对于发现的故障和隐患,要及时进行修复,确保车辆不带病上路。
三、驾驶员的选拔与培训公共交通车辆的驾驶员是保障运营安全和服务质量的关键人物。
因此,对驾驶员的选拔要严格把关。
驾驶员应具备相应的驾驶执照和一定的驾驶经验,同时要通过严格的身体检查和心理测试,确保其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在选拔之后,对驾驶员的培训同样重要。
基本配置与功能要求: 10米级纯电动城市公共汽车.doc

选用已在电动车上成熟使用的性能可靠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8年内电池电容量衰减量不大于30%。电池箱防护等级≥IP68,电池安装位置满足涉水深度要求。免费质保8年
电池必须保证安全、续航里程、充电温度达到相关要求,电池通过QC/T743-2006《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行业标准,提供的车辆必须通过挤压、跌落、过冲、过放、过温安全试验验证。
动力电池采用标准模组、标准电池箱体进行一体化设计,采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分析保证箱体结构强度,热仿真分析保证电池箱体散热。
动力电池温度特性好,电池舱设置足够的散热空间,配置电加热系统,满足当地高温及雨水多的气候环境。
动力电池:电池总电量≥303kwh,电池充电倍率≥1C。能量密度≥135wh/kg 消耗量EKG≤0.15
循环输出量:0.1ml、0.2ml、0.4ml;
4、油管规格
主油管:¢10*1.5尼龙管或¢10*1钢性管;
分油管:¢4*0.75尼龙管;
5、适应环境
—15℃——60℃,—40℃--60℃(使用低温脂)。
③自动调整臂。
(1)驻车制动
①采用弹簧储能制动,手控操纵。
②车辆应有解除储能制动的外接气源快速接口,在车辆无气抛锚时,能方便接进气源,解除储能制动。
2、主电机控制系统
具备高效制动能量回收功能,冷却方式为水冷。质保8年。
3、整车控制系统
采用高度集成电源,实现动力系统的电附件驱动单元,将整车高压配电柜、气泵&油泵,双路DC-DC等集成为一套系统,具有完善的报警及保护功能包括输入过欠压报警与保护、输出过流报警与保护、输出过压保护、输出短路保护、过温保护以及CAN通讯功能。将高压和低压利用光耦和磁耦技术,进行彻底的隔离,防止高压侧的信号串入低压侧,杜绝用电安全的问题。免费质保8年。
公交车气管路、高压线、低压线设计技术标准

在城市交通中,公交车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但公交车的气管路设计、高压线、低压线等技术标准对于车辆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气管路设计、高压线和低压线技术标准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和深入探讨。
一、气管路设计1. 气管路设计的重要性气管路设计是公交车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动力性能和燃油消耗问题。
合理的气管路设计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排放,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并提高车辆的总体性能。
2. 气管路设计的标准气管路设计需要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包括适当的直径、长度、弯曲角度和流速等,以确保气体在管道内的流动稳定、均匀,并且尽量降低阻力。
3. 个人观点我认为,合理的气管路设计可以提高公交车的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能,对于节能减排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气管路设计时,除了满足技术标准外,还应注重实际运行情况和维护保养成本,以追求最佳的综合性能。
二、高压线和低压线技术标准1. 高压线的设计高压线是公交车电气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直接关系到车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高压线的设计需要符合严格的技术标准,以确保电力的稳定输送和车辆系统的正常运行。
2. 低压线的设计低压线同样是公交车电气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涉及到车辆的照明、辅助设备等方面。
合理的低压线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能耗,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3. 个人观点在高压线和低压线的设计中,我认为安全性和稳定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在满足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更应注重线路的敷设方式、材料的选择和防护措施等方面,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结回顾公交车的气管路设计、高压线和低压线技术标准对于车辆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合理的气管路设计可以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能;严格符合技术标准的高压线和低压线设计可以保证车辆电气系统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这些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实践,推动公交车技术的进步和提升。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公交车气管路设计、高压线和低压线技术标准的深入探讨和个人观点的总结,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关于颁布《城市公交客车通用技术要求(6—8米车部分)》的通知

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关于颁布《城市公交客车通用技术要求(6—8米车部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公布日期】2006.11.22•【字号】•【施行日期】2006.1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关于颁布《城市公交客车通用技术要求(6—8米车部分)》的通知各有关区县交通主管部门,市运管处、市城市交通业务受理中心:根据《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条例》及适应本市“村村通公交”发展,《城市公交客车通用技术要求(6—8米车部分)》已经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颁布。
6—8米车辆投入公交营运,应当遵守局制定的《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线路经营权管理规定》、《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从业人员服务规范》、《上海市无人售票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规定》、《城市公交客车通用技术要求(6—8米车部分)》等有关文件要求。
同时考虑城乡巴士运营特点,为此,特作如下规定:一、实行两级管理的各区县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管辖区域内6—8米公交客车的营运管理和安全监督。
6—8米公交客车适用于各区县内的镇域公交线路运营,其行驶道路路幅应当达到5米以上,桥梁达到相应载重要求。
除受道路、桥梁等条件限制外,应严格控制7米以下车型投放线路运营。
6—8米公交客车的营运证件上应加注使用区域。
二、6—8米公交客车应当严格按照本市公安部门核定的载客限额限载;车身在7米以下的公交车车厢内严禁乘客站立。
三、采用无人售票服务方式的营运车辆,前门净宽须在0.65米以上。
四、6—7米(含7米)公交客车的更新年限为4年,7—8米(含8米)的公交客车的更新年限为6年。
五、6—8米公交客车驾驶员必须具备准驾车型为城市公交车的驾驶证、并有一年以上驾龄的驾驶资格。
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公共汽车通用技术要求标准

公共汽车通用技术要求标准
一、动力系统
1.发动机:应符合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具备高可靠性、低油耗、低噪音、操
纵方便等特点。
2.变速器:应与发动机匹配良好,具有高传动效率,低噪音,承受高负荷的
能力。
3.离合器:应具有高传递效率,低噪音,操作简便,可靠性高。
4.制动系统:应具备高制动效能,低噪音,高可靠性,操作方便。
二、传动系统
1.传动轴:应具有高刚性,耐久性,低噪音。
2.差速器:应具有高传动效率,低噪音,高可靠性。
3.轮胎:应具有高摩擦系数,高耐磨性,低噪音。
三、驾驶区
1.座椅:应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应具有易调节性、
安全性及耐久性。
2.操作面板:应布局合理,易于操作,具有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3.后视镜:应具备宽广的视野范围,易于调节,具有高安全性。
四、尺寸和外形
1.长度:根据车辆用途和道路条件确定。
2.宽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高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4.外形:应符合城市形象和环保要求,具有视觉舒适性。
五、设施
1.空调系统:应具有高效制冷、制热能力,低噪音,高可靠性。
2.暖风系统:在寒冷季节应能提供舒适的温度环境。
3.通风系统:应能提供良好的车内空气环境,减少异味。
4.照明系统:应满足车内照明需求,提供舒适的光环境。
特大型和城郊公交客车技术要求

特大型和城郊公交客车技术要求L.1 特大型铰接式(单层)公交客车技术要求特大型铰接式(单层)公交车辆性能与配置除符合表3中高级或高一级中要求,并符合表L.1的要求。
L.2 特大型双层公交客车技术要求特大型双层公交车辆性能与配置除符合表3中高级中要求,并符合表L.2的要求。
表L.2特大型双层公交客车技术要求L.3 城郊公交客车L.3.1整车长度应符合“表1. 公交客车类型划分”大型客车的要求。
L.3.2整车应至少满足“表3. 公交客车等级评定性能与配置”大型高级的相关要求。
L.3.3柴油城郊公交客车应满足“第11章柴油公交客车技术要求”的内容描述,同时还应符合“表13 柴油公交客车性能要求”大型高级的相关要求。
L.3.4插电式混合动力城郊公交客车应满足“第10章混合动力电动公交客车技术要求”的内容描述,同时还应符合“表13 混合动力电动公交客车性能要求”大型公交客车的相关要求。
L.3.5纯电动城郊公交客车应满足“第6章纯电动公交客车技术要求”的内容描述,同时还应符合“表5 纯电动公交客车性能配置要求”大型公交客车的相关要求。
L.3.6整车布置应符合公交客车服务设施规范要求,还应符合表 L.3 中的要求。
L.3.7整车座椅应朝前向布置,座间距应大于等于720mm。
最大座位数不大于49+1。
L.3.8整车应设置前中后电子路牌及站节显示屏,电子路牌应采用成型装饰件,不得暴露车厢内。
L.3.9整车大灯应具备自动感应开启功能。
L.3.10快速城郊公交客车应符合JT/T 1094的相关要求。
L.3.11快速城郊公交客车不设置车内行李架。
L.3.12快速城郊公交客车可设置贯通式行李舱,行李舱与客舱隔离并在车外具有独立舱门,柴油城郊公交客车人均行李舱容积(驾驶员和车组人员除外)应符合表L.3中的要求,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的行李舱容积应为同等级燃油客车的50%以上。
L.3.13快速城郊公交客车储气(液)瓶不得布置于车顶。
(一)10米级纯电动通勤公交车主要技术规格及要求

联互通
下客门附近合适位置安装 LCD 全彩宣传屏 倒车感应雷达,能提示后方障碍物,警示音。
转向时有滴滴声加外部语音提示,音量大小为高、中、
低、关四档可调。 倒车时有滴滴声加外部语音提示,音量大小为高、中、
低、关四档可调。
投币箱 2
3 车载机
4 WIFI
安装 CPU 卡投币机
安装车载机。 风道合适位置预留 WIFI 安装线束和安装支架
座位数≥45,安装方向全部朝向车头,乘客座椅为豪华 高档软垫座椅,保质期不少于 5 年。
铝合金扶手。 右置 2 个车门。 采用磁铁式应急阀外盖(驾驶室、车内、车外全部采用),
要求易于开启,可更换磁铁式结构。 充电舱门采用带锁芯结构锁具(批次通用),其余舱门
锁采用通用锁结构,用同一把三角或四方钥匙开启,钥
前后均为空气悬挂,进口气囊,前 2 后 4。
能加注 0 号锂基脂,包修三年。技术标准同 2017 年上 批车辆。
进口国际一线品牌轮胎,型号 275/70R22.5,带 RFID 芯片,每车带一条有轮辋的同尺寸备胎。 安装 TS-HBQC-7 型胎压监控。
设置 4 把“照顾专座”。 中门后座椅布置为 2+2,中门前 2+1,相互独立,座椅
(一)10 米级纯电动通勤公交车主要技术规格及要求
类别
基本配置
技术要求
一 整车
团体车造型,公交公告
1 外形尺寸
10m《长度《11m
安全逃生和空 2
气更新设施。
车厢内配置乘客安全逃生和空气更新设施。
动力系统(包 纯 电动 动 力系 客车生产厂家标配免维护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客车制
修 10 年,含电 统
城市公交客车通用技术要求

城市公交客车通用技术要求城市公交客车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而设计的一种交通工具。
为了保证城市公交客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环保性以及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制定一系列通用技术要求。
以下是城市公交客车通用技术要求的简要描述,不限于以下方面:1.安全性要求:-车辆结构强度要求:公交客车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强度标准,以保证车辆在各种复杂道路条件下的安全性。
-客车碰撞及防撞安全:车身及座椅应具备一定的防护能力,以减少乘客在碰撞事故中的伤害程度。
-防火安全要求:客车应配置消防设备,并符合国家相关的防火标准。
-紧急逃生设备:车辆应装备紧急逃生设备,以便乘客在紧急情况下迅速疏散。
-制动要求:公交客车的制动系统应该能快速减速并稳定停车,以确保行车安全。
2.舒适性要求:-车内空调及通风系统:公交客车应配置有效的空调和通风系统,以确保车内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座椅舒适度:座椅应具备良好的支撑性,并且能够调节,以提供乘客舒适的乘坐体验。
-噪音控制:车辆内外噪音应该得到有效控制,以提供安静舒适的乘车环境。
-无障碍设施:车辆应该配备无障碍设施,方便老人和残障人士的使用。
3.环保性要求:-排放标准:公交客车发动机应符合国家排放标准,以减少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节能技术:公交客车应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如混合动力、电动化等,以降低燃油消耗。
-垃圾分类及处理:车辆内部应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并配备合适的垃圾处理系统,以促进环境保护。
4.便捷性要求:-车辆无线联网:公交客车应配置无线网络设备,以提供车辆定位、线路信息、乘车查询等服务。
-支持电子支付:车辆应支持电子支付方式,方便乘客进行票务购买和交易。
-电子显示器:车辆应配备电子显示器,显示车辆运行信息、到站提醒等。
-充电设施:电动公交客车应配置充电设施和电池交换设备,方便车辆的充电和维护。
综上所述,城市公交客车的通用技术要求应涵盖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环保性以及便捷性等方面,以提供乘客安全、舒适、方便的出行体验,并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标准DB31/T 306-2004城市公交客车通用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公交客车的新车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客车长度大于8 m(含8 m)的城市公交客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094 汽车操纵件、批示器及信号装置的图形标志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12676 汽车制动系结构、性能及试验方法GB 13094 客车结构安全要求GB 14762 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7691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8296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QC/T 245 压缩天然气汽车专用装置和安装要求QC/T 476 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CJ/T 116 城市公共汽、电车收费设备投币机CJ/T 134-2001 城市公交空调客车空调系统技术条件CJ/T 162-2002 城市公交客车分等级技术要求与配置CJ/T 3087 城市公共汽、电车收费设备电子收费机应用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城市公交客车City Bus用于城市市区和城郊载运乘客的客车。
3.2市区客车Urban Bus用于城市市区,供公众乘用并按运距收费的市内客运汽车和电车。
3.3城郊客车Suburban Bus用于城郊、城镇短途客运的客车,车内设有座席及少量立席,可配置行李舱等设施。
DB31/T 306-20043.4低地板城市公交客车Low floor city-bus城市公交客车车厢内(双层客车为下层车厢)从前至后的主要通道区的地板形成一个没有台阶的单一平面区域,到达此区域的每个乘客门是一级踏步。
3.5低入口城市公交客车Low entry city-bus城市公交客车车厢内(双层客车为下层车厢)从前乘客门至后乘客门后立柱的地板形成一个没有台阶的单一平面区,到达此区域的每个乘客门是一级踏步。
4 城市公交客车分级及分类上海市城市公交客车分为四级:普通级、中级、高级、超级;三类:中型、大型、特大型(双层)。
5 普通级城市公交客车技术要求5.1 配置要求整车动力、环保和部分配置要求见表1。
实用标准注:城市公交客车的基本结构安全要求和安全运行基本技术条件应符合GB 13094、GB 7258的有关规定。
5.2 发动机与底盘5.2.1 发动机布置合理,并保证良好的车厢内部通过性和维修方便性。
5.2.2 发动机排放限值:点燃式发动机限值满足GB 14762《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车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第二阶段), 压燃式发动机满足GB 17691《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第二阶段)。
5.2.3 后置发动机舱内应设置误起动保险装置、起动开关和照明灯等常用电器设备。
5.3 车身5.3.1 车身内壁、内顶、内外装饰件应采用耐光照,阻燃的材料。
5.3.2 乘客可能触及的车身内外部件、构件、都不应有尖角和锐边。
5.3.3 车身侧窗、顶窗应开启方便,锁止可靠,行驶时无振响,侧窗下缘距地板高度小于680 mm时应采取安全措施。
5.3.4 地板与地板装饰件应有抗磨、耐油、阻燃、耐腐蚀、能湿洗等性能,并应采用防滑材料。
地板连接处及地板与护板接缝处、地板与地板盖应进行密封处理,操纵杆孔应装防尘套。
5.3.5 必须设置至少二个乘客门,乘客门技术要求见附录G。
5.3.6 乘客门开启后,乘客门外缘处距车身外缘处不得大于100 mm。
5.4 安全防火措施5.4.1 发动机舱应使用阻燃的隔音、隔热材料,采取技术措施避免燃料或润滑油积聚在发动机舱内。
5.4.2 燃油系统应符合GB 18296的有关要求,油箱按需设置量油尺。
燃油箱加油口及通气口应保证车辆行驶时不漏油。
5.4.3 车厢内应设置灭火器不少于2只,且安装牢靠,便于取用,双层客车上层另增设灭火器2只。
DB31/T 306-20045.5 照明、信号和电气设备5.5.1 照明灯具安装牢靠,灯光开关自如,车厢外照明及信号装置的配光性能和技术条件均符合GB 7258的规定,车厢内,照明灯具应符合附录K的规定要求。
5.5.2 发电机输出功率应能满足车上电气设备使用的需要。
5.5.3 蓄电池安装牢靠,靠近车身裙部处,易于拆装,蓄电池的容量应满足各种用电设备的需要。
5.5.4 低压线束选用阻燃型,且应根据工况选用有一定的余量的线径。
电源线、发电机线和刮水电机线应与其它线分开包扎成束。
所有线束都必须分别配套阻燃型塑料管,穿越孔时应加装护圈。
5.5.5 线束固定要可靠、牢固。
固定线束的夹箍间距应小于500 mm以内。
线和线束排布时一定要远离发热和活动部件,地板下线束应采用防水接头;在发动机舱内的线和线束必须用防护罩加以保护以防止皮带等物件损坏。
5.6 其它5.6.1 仪表均应有背光照明功能,且无反光刺眼现象,仪表板安装在驾驶员可视最佳位置。
无人售票车电脑报站器、客门监视屏必须嵌入仪表板内。
5.6.2 各仪表、控制开关、监视报警指示仪、信号装置及空调仪表的控制器、排挡操纵挡位等均应按GB 4094规定设置图形和标志,也可采用图形标志和文字并用的形式。
5.6.3 车内照明装置及其在风窗玻璃、后视镜等处的反射光线不应使驾驶员眩目,并应避免在风窗玻璃上出现幻影,形成错觉。
5.6.4 对客车的视野要求见附录H。
5.6.5 驾驶区与乘客区间应设隔板或隔栏,并应保证驾驶员出入方便。
5.6.6 应设置工具箱。
茶杯的安放设施应设置在驾驶区。
5.6.7 乘客区应满足附录I的技术要求。
乘客区应为站立乘客提供足够数量的扶手杠及拉手杠,前挡风窗、前乘客门通道两侧设置距地板800 mm~1 100 mm安全扶手杆,并符合GB 13094中的有关要求。
老、幼、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专用座设置在正对后乘客门的位置,粘贴示意图(见附录M图形标实用标准志),专用座的座垫与靠背颜色为正黄色。
5.6.8 售票服务工作区应设置售票台,售票服务工作区要求见附录J。
6 中级城市公交客车技术要求6.1 中级城市公交客车除包含普通级城市公交客车基本要求之外,还应符合6.2、6.3、6.4的技术要求。
6.2 整车动力性能和部分配置要求见表2。
6.3 车辆服务设施(装有空调装置的车辆)6.3.1 在车辆前、后、侧路牌上应表明空调、空气调节符号、路别。
6.3.2 运营单位应在上客门玻璃上标明空调、空气调节符号。
6.3.3 凡直接对向乘员的出风口,风向、风量必须可调。
6.3.4 侧窗可开启通风面积占侧窗总面积的比例不小于20%,并保证空调新风量必须达到空调通风量及通风设备通风量之和的30%以上。
6.4 车辆内饰6.4.1 侧窗必须安装垂直式遮阳装置。
6.4.2 内饰使用的各种非金属材料应具有阻燃特性。
6.4.3 发动机舱、车顶、车身侧围夹层必须有隔热、隔音设施,选用的隔热保温材料主要性能指标必须符合附录L的要求,其厚度不小于30 mm。
7 高级城市公交客车技术要求高级城市公交客车除包含普通级和中级城市公交客车基本标准之外,还应符合表3的技术要求:8 超级城市公交客车技术要求超级城市公交客车除包含普通级、中级和高级城市公交客车基本要求外,还应符合表4的技术要求。
DB31/T 306-2004实用标准DB31/T 306-2004 9 CNG燃气城市公交客车CNG燃气城市公交客车除分别满足第5、第6、第7的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表5及QC/T 245的有关技术要求。
10 城市无轨电车10.1 城市无轨电车除分别满足第5、第6、第7的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0.1.1 车辆最大爬坡度>12%。
10.1.2 车辆最高车速>50 km/h。
10.1.3 安装集电杆脱落自动下降、上升机构。
10.1.4 优先选用交流变频,或直流斩波调速(IGBT)牵引控制系统。
10.1.5 优先选用超级电容,或铅蓄电池等辅助电源系统。
10.1.6 安装电制动装置,装动力转向装置。
10.2 高压电气设备及辅助设置的技术要求10.2.1 无轨电车的总绝缘电阻值,不小于3 MΩ,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应不小于0.6 MΩ。
10.2.2 斩波调速等电器控制设备、牵引电动机、高压电缆等设置的规格、型号、性能、绝缘,均需符合设计要求。
10.2.3 集电头自由高度不大于7.5 m,正在5.5 m高度时对触线网的压力为80 N~110 N;集电头在车速不低于5 km/h运行时,车辆偏线距离左右各4.5 m时不脱线,集电头脱线时驾驶室应发出音响信号。
10.3 无轨电车应起动平稳,加速均匀。
11 车辆技术性能质量保证指标11.1 整车质保期(下列没有提到的总成或附件,全部归入整车质保期):普通车不小于5×104 km或1年;中级车不小于10×104 km或2年;高级车不小于15×104 km或3年;超级车不小于20×104 km或4年。
11.2 汽车尾气排放达标与发动机第一次大修里程:普通车不小于10×104 km或2年;中级车不小于15×104 km;高级车不小于25×104 km;超级车不小于30×104 km。
11.3底盘主要总成离合器、变速器、变速传动机构、传动轴、主减速器、转向器、转向动力与传递机构、悬挂机构、前轴总成、驱动桥总成、支承轴总成等第一次大修里程:普通车不小于10×104 km;中级车不小于15×104 km;高级车不小于20×104 km;超级车不小于25×104 km;车轮与轮胎等第一次大修里程不小于10×104 km.DB31/T 306-200411.4 无轨电车牵引电动机、空调牵引电动机、集电器(不含滑履头)大修里程不低于15×104 km;牵引控制系统的IGBT、控制板、高压线保用8年;直流接触器保用3年;差动变压器保用5年;辅助电源保用2年。
实用标准11.5 制动管路使用寿命不小于15×104 km,制动摩擦副片使用寿命不小于3×104 km。
11.6 车用仪表保用3年,低压线束、接插件保用4年。
11.7 车身车架、骨架、仪表台、空调风道保用8年;内旁板、外蒙皮、地板、地板革、顶窗、防漏等使用寿命不低于4年。
11.8 车身面漆(含广告)3年内不退色、不变色、不脱落、不龟裂、无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