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案

合集下载

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教案

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教案

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教案教案: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培养宽容的学习态度,学会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和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论证的重要性,并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宽容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论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选择和使用论据。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数段材料供学生练习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论据。

3.多个案例供学生分析。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0分钟)1.运用学生熟悉的例子来说明宽容的重要性,例如学生之间的意见不一致。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意见不一致的问题。

Step 2:理解选择和使用论据(15分钟)1.通过展示PPT,解释论证的概念,并分析其重要性。

2.为学生提供若干论据选择练习,要求学生选择最合适的论据,并解释原因。

Step 3:练习选择和使用论据(2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数段材料。

2.要求小组成员讨论并选择合适的论据,用于支持自己的观点。

3.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解释自己选择的论据并给予评价。

Step 4:案例分析(20分钟)1.展示一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该案例中的论据和观点。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提供多个可能的论据选择。

3.学生分组讨论,给出自己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Step 5:总结和反思(10分钟)1.教师总结学习要点,强调选择和使用论据的重要性。

2.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思考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和提高。

教学延伸为了提高学生选择和使用论据的能力,可以鼓励学生多参与辩论活动,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学会通过合理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评估方式1.学生的小组讨论评价。

2.案例分析的答案评价。

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学会选择和使用论据,并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案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案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并掌握论据的类型、选择和使用论据的要求等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典型文章论据的选择和使用的揣摩分析,达到对文章的初步了解掌握;通过对失败例文的修改训练来深入把握;通过迁移训练和课后作业来巩固这种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难点:学会围绕论点和论题正确使用恰当的论据。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典例引路论度量尹荣方①度量又称气度、器量等,对一个人来说度量有大有小,也有不大不小的。

度量大,是我们中国人所欣赏的一种品性。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何时没有,又何日没有?度量宽宏,处处能容,事事看得破,自然不忧不惧,坦然处世,这就是大度的好处。

如前人史晋臣所说:“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后颇觉心胸开阔,眉目清扬。

”胸襟狭隘、气量窄小的人则难免遇事恼恼、见人耿耿了,然此恼恼、彼恨恨,于事无补,于己无益,是徒然,是白白的了。

②度量大的好处还在于能化解矛盾、消融争端,从而做得成事。

宋朝的韩琦一次与范仲淹议事,意见不合,范仲淹拂袖而去。

此时,韩琦从后面一把拉着范的手说:“希文(范仲淹字),有何事不可以再议?”此刻的韩琦和气满面,范仲淹见此情景,怒气顿消。

③有韩琦的这种度量,则何事不能办成?度量源于德行,故有德者度量必大。

彭思永考举时,贫无余钱,持金钏[注]数只住在旅馆,同考者数人来拜访他,请他拿出金钏赏玩,其中有一人悄悄将一只金钏塞入自己袖中,彭思永瞧在眼里,却不言语。

别人都不知情,惊寻失物。

彭却回答:就这么几只,并未丢失。

众人离去时,那个偷金钏的人作揖告别,抬手不慎将金钏落在地上。

众人此刻都钦佩彭思永的大度,彭某宁可自己在财利上损失,不肯当众出他人之丑,确是厚德大度之举。

④度量不是天生就有的,它在于人的德行,也在于人的见识,有趣有识者才能有度量,德、识是靠不断学习、修行才能获得。

有人问程颐:“度量可学否?”程颐回答:“可,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

论据选择与使用教案

论据选择与使用教案

论据选择与使用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论据进行有效论证。

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活动,学生将学会识别不同类型的论据,评估其有效性和适用性,并能够将论据融入到自己的论述中。

第一章:论据的定义与重要性1.1 教学目标:了解论据的定义和作用认识到论据在论证中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论据的定义和分类论据在论证中的功能和作用实际案例分析:重要性和效果展示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为什么我们需要论据?小组活动:分类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论据案例分析:分析实际论证中论据的使用第二章:不同类型的论据2.1 教学目标:熟悉不同类型的论据及其特点学会区分和评估不同论据的有效性2.2 教学内容:事实论据:定义、特点和例子理由论据:定义、特点和例子权威论据:定义、特点和例子其他类型的论据:定义、特点和例子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不同类型论据的特点和适用场景练习活动:评估给定论据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案例分析:分析实际论证中不同论据的使用第三章:论据的评估与选择3.1 教学目标:学会评估论据的可信度和相关性学会选择合适的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3.2 教学内容:论据的可信度评估:标准和方法论据的相关性评估:标准和方法选择合适论据的策略和技巧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评估论据的可信度和相关性练习活动:选择合适的论据支持不同观点案例分析:分析实际论证中论据的选择和使用第四章:将论据融入论述4.1 教学目标:学会将论据有效地融入到自己的论述中掌握不同的论证结构和技巧4.2 教学内容:论证的定义和功能不同类型的论证结构和技巧如何有效地使用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不同类型的论证结构和技巧练习活动:编写段落或短文,使用论据支持观点案例分析:分析实际论证中论据的使用和效果5.1 教学目标:反思自己在论证过程中的改进方向5.2 教学内容:反思自己在论证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方向和建议5.3 教学活动:教师反馈: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论据选择与使用教案第六章:情感论据的使用与影响6.1 教学目标:理解情感论据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合理运用情感论据增强说服力6.2 教学内容:情感论据的定义和分类情感论据在论证中的优势和局限实际案例分析:情感论据的有效使用6.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情感论据在日常论证中的运用小组活动:分析情感论据的效力和适用情境案例分析:讨论实际情境中情感论据的使用及其效果第七章:反驳与质疑论据7.1 教学目标:学会识别和分析反驳与质疑的论据掌握有效的反驳和质疑技巧7.2 教学内容:反驳与质疑论据的策略逻辑谬误的识别与反驳构建有力的质疑和反驳论据7.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反驳和质疑的不同策略逻辑谬误游戏:识别和反驳常见的逻辑谬误辩论练习:模拟辩论,实践反驳和质疑技巧第八章:跨文化论据的运用8.1 教学目标:认识跨文化论据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学会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使用恰当的论据8.2 教学内容:跨文化沟通中的特殊考虑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论据选择跨文化论证的案例分析8.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跨文化论证面临的挑战角色扮演:模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使用论据的场景案例分析:讨论跨文化论据的有效使用及其挑战9.1 教学目标:学会构建逻辑清晰、论据充分的论文结构9.2 教学内容:学术论文中论据使用的规范和原则论文结构:引言、主体和结论的论据布局引用和参考文献:正确引用使用论据的来源9.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术论文中论据使用的案例分析教师反馈:提供论文草稿的反馈和建议第十章:综合运用与评价10.1 教学目标:综合运用所学论据选择和使用的知识与技巧评价个人和他人论证中的论据运用效果10.2 教学内容:综合运用论据的选择与使用评价标准:有效论证的标准与评价方法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10.3 教学活动:小组项目:综合运用论据进行论证评价练习:评价个人和小组的论据使用效果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完善论据使用技巧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论据的定义与重要性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论据的概念、分类、功能和实际案例分析。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教案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教案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教案一、教学目标1.明确议论文中对论据的要求。

2.通过写作,学会运用论据。

3.写作做到行文脉络层层递进,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4.提高对于议论文写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确议论文中对论据的要求。

[难点]学会运用论据。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采用多媒体导入,展示论据使用错误的案例,提问学生:案例使用是否正确,从哪看出。

学生思考讨论之后,顺势导入新课。

[板书: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二)写作指导1.学生朗读文章《论度量》并进行小组讨论,思考:( 1)本文的观点是什么?明确:度量大有好处;有德、识者度量才大;靠不断修行学习才能获得度量。

(2)学生进行下阐述这些观点是建立在什么论据之上的?可总结为哪两类论据?明确:文章一共用了5个论据分别是:史搢臣的言论,韩琦与范仲淹的故事,彭思永应举时的故事,程颐的言论和夏元吉的故事。

其中引用史措臣和程颐的言论属于道理论据,引用韩琦与范仲淹的故事,彭思永应举时的故事和夏元吉的故事,属于事实论据。

[板书:分类](3)学生同桌交流,思考:选择论据的要求。

明确:(1)论据要真实。

(2)论据要充分。

(3 )论据要典型。

(4)论据要新鲜。

(5)论据要新颖。

[板书:要求](三)自主写作根据范文的赏析,为《论度量》替换论据,写出2~3个论据。

明确:①气度恢弘的卢怀慎。

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个著名宰相叫卢怀慎,他很有政治才华,但是他很谦虚,重大事情从不擅权专断,总是让给另一位宰相姚崇去办。

有的人不理解他这种做法,还有些人讥笑他庸碌无能,其他贬斥的话也接踵而来。

他的家人为他抱不平,要他予以追究,平息流言。

他却不以为然,坚持以团结为重,以国政为重,表现了他的宽宏气度。

②明主之量唐太宗。

在封建皇帝中,唐太宗的胸怀最宽宏,他不仅能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从善如流,而且鼓励群臣净谏,择其善者而从之。

对于反对他的人,甚至是要求他下台让位的人,他也不治他的罪,反而宽恕他。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宽容的概念、表现形式以及重要性2.掌握选择和使用论据的方法和技巧3.熟悉论述的基本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4.培养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和遵循规范的能力5.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口试表现水平2. 教学重点1.学会宽容、理解论述的基本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2.掌握选择和使用论据的方法和技巧3. 教学难点1.理解宽容的实际意义和重要性2.运用论据进行思考和分析,提高语文素养4. 教学过程4.1. 学习宽容1.阅读《草地》、《灰色的眼睛》等文章,了解宽容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2.分享生活中的宽容事件,讨论宽容的实际意义和重要性;3.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宽容的观念和习惯;4.引导学生运用宽容的思想和行为影响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

4.2.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1.引导学生理解论述的基本结构,明确论点和论据的概念及区别;2.通过实例分析、讨论等活动,理解选择和使用论据的方法和技巧;3.分析论据的真假、重要性,并辨析常见的谬误和歧义;4.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理性思考、独立判断和语文表达能力。

4.3. 教材实践1.分析教材相关课文,引导学生掌握论述的基本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2.进行情境训练,演练口试、辩论等语言表达技巧;3.组织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思辨能力;4.鼓励学生参加辩论比赛、文学创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口才和写作能力。

5. 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课堂互动,检测学生对宽容和论述的理解掌握情况;2.设计案例分析和辩论赛等活动,检测学生运用论据进行分析和论述的能力;3.定期组织模拟口试、文学创作等考试,检测学生口试表现水平和写作质量。

6. 教学建议此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了解宽容的概念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提高语文素养和口试表现水平。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提供更多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案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案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案高一语文必修三一、知识准备:1、议论文的三要素:、、。

2、论据的类型有:和。

3、概括出《论度量》使用的论据,并指出所属类型:论据内容论据类型(1)(2)(3)(4)(5)二、预习思考:1、在论据选择上有过怎样的经验和教训?经验:教训:2、在论据使用上,你有什么高招可供借鉴?3、请列举出与“宽容”有关的事例三、课堂实践(一)论据选择1、第一组:以下哪些材料不适合论述“我为追梦狂”?1)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聪明的中国人——万户手里拿着风筝,坐在绑了47支火箭的椅子上,想飞上天去,结果被炸得粉身碎骨。

2)姚明刚进NBA时,身体条件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根本没法和黑人相比。

所以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

连负责给他洗衣服的师傅都说:“姚明训练可真刻苦!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都能倒出水来。

”3)仗义执言,为了还原真相,司马迁表现出一个史学家对历史的忠贞;含垢忍辱,为了践行父亲的遗愿,他忍受了任何男人都无法承受的耻辱;言信行果,为了不灭的信念,他用赤诚之心铸就了中国史学的丰碑。

4)王选,一个曾经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柔弱女子,只因为无意间听说了日军曾在她的家乡进行细菌战的信息,就决计为家乡父老讨回公道,更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规则寻求支撑。

她一做就是二十几年,耗尽了全部家当,至今她仍然奔走在这条似乎看不见尽头的诉讼之路上。

5)谭晶,曾是系主任眼里“最不起眼的女生”,她也从来不懂什么叫“一夜成名”。

在自己热爱的歌唱道路上,她一直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终于成为打通民族、通俗、美声各个领域的实力派歌手。

演绎了一个鲜活的中国梦——从山西侯马走到维也纳金色大厅和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的舞台。

误区一:2、第二组:事例略,猜猜会是哪方面问题?误区二:3、第三组:下面这个论据用来证明“执着铸造成功”的论点,合适吗?为什么?执着铸造成功。

上初中时,我班有个女孩一直想加入校足球队,可是因其表现很不理想,多次遭到老师地训斥,大家也纷纷说她不适合这项运动。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_学案.doc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_学案.doc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导学案【学习目标】1、复习论据的概念及分类,学会判断并选择论据,掌握选择和使用论据的方法。

2、通过对典型论据进行揣摩分析,培养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提高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一)复习回顾1、议论文有三要素,即.和O2、论据: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自己论点的SI由和依据。

3、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实,即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中外史实,还有科学数据。

4、理论据:指的是用来作为论据理论,它们来源于实践,且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包括名言警句、科学理论以及成语俗语。

(-)学习选择论据自主思考1、证明论点(1)有同学以“勤能补拙”为话题作了一篇议论文,使用了以下几个论据, 请分析这些论据的选择是否合适?%1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锂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

正是这种刻苦精神,才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1姚明作为世界体坛的巨星,已是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

与其他NBA球员相比,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根本没法和黑人相比。

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

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

负责给他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真刻苦,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来。

”%1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

%1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明确:—②—、—合适;_(D_、—③_不合适。

分析:因为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根本没法和黑人比,是“拙”,这个例子紧扣了论点;1并不是表明韦车玉是“拙”的;3中王羲之确实“勤”,也取得了成功,但王羲之并不拙,与补拙毫不沾边。

而梅兰芳天天口含沙粒练习这是“勤七有口吃的毛病这是“拙七经过刻苦努力最终改掉了毛病,取得了事业的成功,这是补了“拙”这个例子紧扣了论点。

新人教版必修三《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教案3篇

新人教版必修三《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教案3篇

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判断并选择论据的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3、使学生认识到宽容的可贵,培养学生宽容大度的心理品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教学内容剖析:(一)地位和作用:本课是第三册语文“表达交流”中的内容,属于议论文写作。

主要介绍议论文写作中如何选择和使用论据的知识。

学生写作议论文,在使用论据方面常出现论据陈旧雷同,或者叙述烦琐,偏离论题的现象。

同时,我们在注重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宽容品质的养成。

所以通过本课的教学期望学生写作能力和认知水平同获提高。

(二)教学重点:把握选择论据的原则,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以及恰当取舍论据的能力,提高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恰当取舍论据。

教学思路与方法:(一)教学思路:计划用一课时。

导入要引起学生兴趣。

进入正题后,主要通过教师环环相扣的引领,和联系实际的运用,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正确选择论据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教学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多思考,多比较、讨论解决问题,获取写作经验。

并配备教多相关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典故吧。

诸葛亮凭什么获胜的?生:口才好,能说。

师:不见得吧,当时江东诸多发难的儒生哪个没有滔滔雄辩的口才呀,为什么诸葛亮能把他们一一驳倒呢?生:我想是诸葛亮对当时形势的分析更有说服力,让周瑜、孙权更信服吧。

师:有道理。

如果我们把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过程形象地理解为是一篇口头议论文,论点就是“孙刘联合比孙家单打独斗要好”,可以吗?生:(笑)好像可以。

师:那么诸葛亮这篇议论文在体现议论文三要素上哪一要素最值得称道啊?生:应该是论据选得好吧。

师:不错,我也这样认为。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论据的选择和使用。

为了使我们的选择有一个依据,我们得确立一个作文话题。

选什么话题好呢?有了。

诸葛亮当年面对群儒是当仁不让获得胜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并掌握论据的类型、选择和使用论据的要求等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典型文章论据的选择和使用的揣摩分析,达到对文章的初步了解掌握;通过对失败例文的修改训练来深入把握;通过迁移训练和课后作业来巩固这种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难点:学会围绕论点和论题正确使用恰当的论据。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典例引路论度量尹荣方①度量又称气度、器量等,对一个人来说度量有大有小,也有不大不小的。

度量大,是我们中国人所欣赏的一种品性。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何时没有,又何日没有?度量宽宏,处处能容,事事看得破,自然不忧不惧,坦然处世,这就是大度的好处。

如前人史晋臣所说:“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后颇觉心胸开阔,眉目清扬。

”胸襟狭隘、气量窄小的人则难免遇事恼恼、见人耿耿了,然此恼恼、彼恨恨,于事无补,于己无益,是徒然,是白白的了。

②度量大的好处还在于能化解矛盾、消融争端,从而做得成事。

宋朝的韩琦一次与范仲淹议事,意见不合,范仲淹拂袖而去。

此时,韩琦从后面一把拉着范的手说:“希文(范仲淹字),有何事不可以再议?”此刻的韩琦和气满面,范仲淹见此情景,怒气顿消。

③有韩琦的这种度量,则何事不能办成?度量源于德行,故有德者度量必大。

彭思永考举时,贫无余钱,持金钏[注]数只住在旅馆,同考者数人来拜访他,请他拿出金钏赏玩,其中有一人悄悄将一只金钏塞入自己袖中,彭思永瞧在眼里,却不言语。

别人都不知情,惊寻失物。

彭却回答:就这么几只,并未丢失。

众人离去时,那个偷金钏的人作揖告别,抬手不慎将金钏落在地上。

众人此刻都钦佩彭思永的大度,彭某宁可自己在财利上损失,不肯当众出他人之丑,确是厚德大度之举。

④度量不是天生就有的,它在于人的德行,也在于人的见识,有趣有识者才能有度量,德、识是靠不断学习、修行才能获得。

有人问程颐:“度量可学否?”程颐回答:“可,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

”夏元吉先生也曾结合自己的体验说:我年幼时,有人冒犯我,我没有不发怒的;长大后,开始是在神色上忍让,然后在心里克制忍耐,时间久了自然习惯绝不与人计较,何尝是不学就能有度量的。

⑤然而大度是一种人生智慧,是一种识见能力,是一种道德高境,它靠不断的修行、学习才能获得。

有人将大度与一掷千金的所谓慷慨等同视之,其实二者相差甚远!有人以为人的度量是天生的,然“性相近,习相远”,结合上述哲人的现身说法,我们相信度量天生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1、提问:本文逐层阐述了哪几个观点?2、这些观点是建立在论据的基础上的,看看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这些论据哪些是道理论据,哪些是事实论据?3、关于“宽容”或“度量”的论据,大家还知道哪些?教师总结: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实,即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中外史实,还有科学数据。

道理论据,指的是用来作为论据理论,它们来源于实践,且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包括名言警句、科学道理以及成语俗语。

二、论据的选择1、讨论:论述“勤能补拙”可以用如下哪些材料?①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冉冉升起的巨星,已是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

与其他NBA 球员相比,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没法和黑人比。

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

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

负责给他们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真刻苦。

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来。

②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

正是刻苦,才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③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

④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2、以“才能来自勤奋学习”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

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论点:才能来自勤奋学习事例: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花了四十年的工夫,阅读资料和摘写笔记。

他在伦敦,每天到大英博物馆院图书馆阅读,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一双脚印。

马克思是我们的光辉榜样,这双脚印深刻地说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3、以“学贵有恒”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

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论点:学贵有恒事例: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度过。

图书馆到十点就关门,她便回到自己的小屋子里,在煤油灯下读书,常到深夜两点钟。

4、以“凡事预则立”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

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论点:凡事预则立事例:有的青年工人喜欢凑热闹,看见买英语书的人很多,想想现在学英语挺热门,就也买书来读。

但没过几天,觉得没意思了,便改学语文,改学数学,等等。

到头来,一样也没学好,倒费了很多钱买书。

学习不能没头没脑地东抓西摸,只有缺什么补什么,才能学得有用,学得巩固。

5、以“不要轻视小事”为论点,引用下面的话作为论据。

同学们讨论一下,看是否合适?引言: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试着分析下面这段文字在论据使用上的妙处。

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风流人物丧失理智,拜倒在感觉之中,铸成千古遗恨!秦王赢政,开创了大秦帝国,何其壮哉!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他利令智昏,认为基业已固,企望恩蒙万世,自号“始皇”,对人民实行野蛮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丧心病狂地“焚书”、“坑儒”、“以愚其黔首”,及至传至二世,终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多么可叹!被誉为世界物理界“伟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杰出科学家牛顿,晚年为“感觉”所左右,一味信奉神学,走了与科学背道而驰的道路,令人扼腕。

当代著名作家周而复声名显赫,身为共产党员,却为“感觉”左右,竟然丧失理智,不顾民族尊严凭吊靖国神社。

跪倒在犯下滔天大罪的日本战犯的脚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奇耻大辱,他本人也因此声名狼藉。

教师总结:论据的选择,要由论点决定,根据论点的需要,看它能否证明论点。

总之,论据的选用要紧扣论点。

其次论据要准确可靠,文章所用论据,如是事实论据,那应确凿无误;如果是道理论据,应该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引用时要注意正确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

第三论据要典型,要新颖。

所谓典型,是指那些有代表性、能反映出事物本质的材料,这样的材料更具有说服力量。

所谓新颖,这几句话可以很形象的告诉大家: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

第四论据必须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

三、论据的使用1、以“要认真学好语文”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

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论点:要认真学好语文事例的叙述:由于生活所迫,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十四岁便进了小书店当学徒,接触到一些科学读物,由此激发了他对科学的兴趣,开始热爱科学并决心献身于科学事业。

由于刻苦,他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和光电感应,为科学作出了贡献。

遗憾的是这个对近现代物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具有伟大意义的发现,就因为法拉第语文水平低,写出的学术论文晦涩难懂,又缺少数学的证明,人们看不明白,在当时一直未引起大的反响。

直到麦克斯韦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和数学方法阐明后,这两项伟大的发现,才被世界所公认。

后来,法拉第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电学的实际研究》等理论性书籍,总感到诸多不便。

为此,他深深感到,科学缺少语文知识是不行的。

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多读一点书,特别是没有学好语文。

2、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

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论点:失败是成功之母事例的分析:发明家爱迪生一生有1628项发明,经过多少次失败且不去说,他在发明电灯的实验中为寻找一种合适的灯丝,就试用了1600多种材料。

试想,假使爱迪生没有顽强的毅力,遇到困难就却步,那么电灯的出现还不知要推迟多少年。

教师总结叙述材料要简明扼要。

一般而言,议论文叙例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

更不能篡改材料。

叙述材料时应根据不同的论点有所侧重。

我们选用的材料往往是多义的,或者说材料的主旨总是由多个意义点构成的,这样的材料可以论证不同的观点,那么我们用它论证观点时就必须对材料进行分析,从材料中找出切入点,把事例与论点内在的逻辑关系揭示出来,使材料与观点粘在一起,使之高度统一。

如果是多个材料论证论点,必须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辨析,区别不同材料所蕴含的要旨的细微差异。

四、成功范文:稳中求胜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

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

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

何也?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戍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故曰: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吉。

沉稳从志而来。

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

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

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

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会沉稳下来,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沉稳从难而来。

一个人若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身陷蜜水与襁褓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气躁,岂能成所谓大事哉?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也就无法取得辉煌的成就。

始皇建秦以来,不居安思危,身陷声色犬马,终心浮气躁,毫无沉稳。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倘若秦王不念纷奢,经历磨难,以求沉稳,则可递三世以至万世而为君。

沉稳从无欲而来。

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

”无欲就是没有私欲,做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

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

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

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

霸王之败,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宋公明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好汉的拥护,刘备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半壁江山,而自然界的大山以沉稳的性格也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让我们拥有一颗和大山一样沉稳的心吧,自己的人生中也变化出不同的色彩来。

四、论据的分析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

围绕论点摆出论据后之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点,千万不能摆事实而不讲道理,只是单纯地罗列事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