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性能检测报告
综合布线系统调试检验批

单位(子单位)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分包单位
分部(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部)
工程名称
项目负责人
分包单位 项目负责人
08050701 智能建筑分部综合布线系统 分项工程名称
子分部 检验批容量
检验批部位
系统调试 分项
施工依据
验收依据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 规范》GB50339-2013
验收项目
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设计要求及 规范规定
最小/实际 抽样数量
检查记录
检查 结果
主控 项目
1
对绞电缆链路或信道和光 纤链路或信道的检测
第8.0.5条
/
一般
1
标签和标识检测,综合布 线管理软件功能
第8.0.6条
/
项目
2 电子配线架管理软件
第8.0.7条
/
施工单位 检查结果
监理单位 验收结论
专业工长: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月日
综合布线系统电气-光纤性能测试记录

XX-C4-6519 0 0 1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1
施工单位
检验批编号
分部/子分部/分项 (系统/子系统)
施工依据文件名称及编号
质量验收依据 文件名称及编号
施工部位
最小/实际 抽样数量
检测日期
年月日 至 年月日
与检测(调试)、验收相关 的设计文件(图)/产品技 术文件(图)的名称及编号 测试计量器具(仪表、仪器)及其附属设备(器具)的名称/型号、规格/量程/分辨精度/出厂编号/制造厂商/ 其他要素:
规范(或设计)对双绞缆线/光纤(光缆)的类型及其性能指标的规定要求(可列表说明):
检测调试说明:
综合评价结论/备注 施工单位检测调试负责人
监理(建设)单位 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
XX-C4-6519
专业工长
施工单位 专业质检员
施工班组长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 含测试 检测及验收全套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含测试检测及验收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及工艺1、安装的基础安装环境已就绪,包括:机房装修、机房供电、机房空调、接地;1)电源:机房电源应满足:Ael98~242V(220V±10%)z50Hz(±2Hz);机房采用TN-S方式供电;应尽可能设UPS供电。
2)环境要求温度满足:10~30°C相对湿度满足:20-80%4)网络规划已经建设单位批准。
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设备安装位置已确定;综合布线系统的点表及设备等均已确定;1)施工流程2)主要施工方法Q)针对本次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如下施工方法:(2)在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从用户的调研需求及优化、深化设计后,到确定最后的整体施工内容。
(3)系统的设备与材料的供应及运输、包装、仓储等准备工作,跟随深化设计的完善后,依各系统施工进度表次展开工作,保障施工的正常有序的进行。
(4)系统的线管敷设时应平直,不能产生扭曲和打圈现象,不得受到外力的损伤,线缆敷设的弯曲半径不小于此线缆直径的10倍。
当光缆和双绞线敷设在同一线槽地,光缆应放在最下面。
在垂直线槽中敷设时,每隔60cm应绑扎一下。
(5)系统线缆的两端应有统一的端子打印号码,字迹清楚、牢固。
(6)线缆在终端口要留有足够的接线余量(通常不小于50cm),盘好放在预埋盒内,以防损坏。
在配线柜处的接线余量应按供应商的意见留足(一般留5cm)o(7)线缆敷设时从配线架至终端出口,线缆中间不得剪断和接续。
当供应商确认需接续时应有专门的技术措施给予保证,光缆接续时应采用光协率计或其他仪器监视,使接续损耗达到最小,接续后应装入光缆接头护套或接头匣内。
(8)光缆敷设前应使用光时域反射针和光缆衰耗测试仪检查光纤是否有折的点,衰耗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9)线缆敷设时牵引力应适当,以防拉断线缆,当遇到较大阻力时应先查清原因,消除故障后再敷设。
尤其是光缆敷设时,光纤的牵引端应做好技术处理,牵引力应施加在强芯上,最大牵引力、牵引速度以及一次牵引的直线长度等技术措施必须符合制造厂规定。
综合布线测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和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方法、测试工具的使用,以及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通过实验,加深对综合布线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从事网络工程等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1. 实验设备- 综合布线测试仪:FLUKE DSP-4000系列- 双绞线:Cat.6- 光纤:单模或多模-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 网络线缆:RJ45网线、光纤跳线等2. 实验步骤- 测试准备1. 确认实验环境,包括设备、线缆等。
2. 根据实验要求,搭建测试网络。
3. 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 双绞线测试1. 使用FLUKE DSP-4000系列测试仪,对双绞线进行测试。
2. 测试项目包括:接线图、电阻、长度、传输延迟、衰减、串扰等。
3. 将测试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判断测试是否合格。
- 光纤测试1. 使用FLUKE DSP-4000系列测试仪,对光纤进行测试。
2. 测试项目包括:信号衰减、连接损耗、插入损耗、反射损耗等。
3. 将测试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判断测试是否合格。
- 测试结果分析1. 分析测试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
2. 对比设计要求,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3. 提出改进措施,确保布线系统正常运行。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双绞线测试结果- 本次实验测试了10条Cat.6双绞线,测试结果如下:- 接线图:10条线缆接线正确,无短路、开路等问题。
- 电阻:10条线缆电阻均在标准范围内。
- 长度:10条线缆长度均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 传输延迟:10条线缆传输延迟均在标准范围内。
- 衰减:10条线缆衰减均在标准范围内。
- 串扰:10条线缆串扰均在标准范围内。
- 结论:双绞线测试结果合格,满足设计要求。
2. 光纤测试结果- 本次实验测试了5条光纤,测试结果如下:- 信号衰减:5条光纤信号衰减均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 连接损耗:5条光纤连接损耗均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项目10-综合布线工程测试

(2)5e类电缆系统的测试标准及测试内容 EIA/TIA 568-5-2000和ISO/IEC 11801-2000是正式公布的5e类D级双绞线电
缆系统的现场测试标准。5e电缆系统的测试内容既包括的长度、接线图、衰减 和近端串扰这4项基本测试项目,也包括回波损耗、衰减串扰比、综合近端串扰、 等效远端串扰、综合远端串扰、传输延迟、直流环路电阻等参数。
使用LinkWare电缆测试管理软件管理测试数据并生成 测试报告的操作步骤为:
① 安装LinkWare电缆测试管理软件。 ② Fluke测试仪通过RS-232串行接口或USB接口与PC相连 ③ 导入测试仪中的测试数据,例如要导入DTX-1800电缆分 析仪中存储的测试数据,则在LinkWare软件窗口中,选择 【File】→【Import from】菜单中的【DTXCableAnalyzer】命令 ④ 导入数据后,可以双击某测试数据记录,查看该测试数
2. 信道模型 信道指从网络设备跳线到工作区跳线的端到端的连接,
它包括了最长90m的在建筑物中固定的水平电缆、水平电缆 两端的接插件(一端为工作区信息插座,另一端为配线架)、 一个靠近工作区的可选的附属转接连接器、最长10m的在楼 层配线架和用户终端的连接跳线,信道最长为100m。
3. 永久链路模型 永久链路又称固定链路,由最长为90m的水平电缆、水
光缆接合以及连接的耦合损耗:这主要由截面不匹配、 间隙损耗、轴心不匹配和角度不匹配造成。
不洁或连接质量不良:主要由不洁净的连接,灰尘阻碍 光传输,手指的油污影响光传输,不洁净光缆连接器等造成。
(1)布线系统所采用光纤的性能指标及光纤信道指标应符 合设计要求。 (2)光缆布线信道在规定的传输窗口测量出的最大光衰减 应不超过规定 (3)插入损耗是指光发射机与光接收机之间插入光缆或元 器件产生的信号损耗,通常指衰减。光纤链路的插入损耗极 限值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测试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测试4.1 电气系统测试根据GB 50314—2015 和GB 50311—2016 要求,规定了信道模型、基本链路模型和永久链路模型三种连接模型,明确了接线图测试、长度测试、衰减测试、近端串扰测试、综合近端串扰、衰减与串扰比测试、等效远端串扰测试、回波损耗测试、传输延迟测试的内容。
4.1.1 电气测试类型电气测试一般可分为验证测试和认证测试两个部分。
1.验证测试验证测试又称为随工测试,是边施工边测试,主要检测线缆质量和安装工艺,及时发现并纠正所出现的问题,不至于等到工程完工时才发现问题而重新返工,耗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验证测试不需要使用复杂的测试仪,只需要能测试接线图和线缆长度的测试仪。
2.认证测试认证测试又称为验收测试,是所有测试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在工程验收时对布线系统的全面检验,是评价智能建筑综合布线工程质量的科学手段。
一般要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同时参加,测试前先确定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型号,然后根据测试方法和测试对象将仪器参数调整或校正为符合测试要求的数值,最后到现场逐项进行测试,并做好相应的现场记录。
4.1.2 电气测试模型电气测试模型包括基本链路模型、通道模型和永久链路模型三种连接模型。
1.基本链路模型(Basic Link)基本链路用来测试智能建筑综合布线中的固定链路部分。
由于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承包商通常只负责这部分的链路安装,所以基本链路又被称为承包商链路。
它包括最长90 m 的水平布线,两端可分别有一个连接点以及用于测试的两条各2 m 长的跳线,基本链路测试模型如图4.1.1 所示。
图4.1.1 基本链路测试模型2.通道模型(Channel)通道用来测试端到端的链路整体性能,又被称为用户链路。
它包括最长90 m 的水平电缆,一个工作区附近的转接点,在配线架上的两处连接,以及总长不超过10 m 的连接线和配线架跳线,通道测试模型如图4.1.2 所示。
综合布线工程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方案

电缆级别与应用的标准
级别
3
4 5 6 7*
频率量程
1~16 MHz
1~20 MHz 1~100 MHz
250 MHz 600 MHz
应用
IEEE802.5 Mb/s 令牌环 IEEE802.3 for 10Base-T IEEE802.12 100Base-VG IEEE802.3 for 10Base-T4 以太网 ATM51.84/25.92/12.96 Mb/s
• 六类系统标准取消了基本链路模型,采用符合ISO标准的信道模型, 保证了测试模型的一致性。
• 六类系统标准要求采用4连接点100 m的方法进行测试,更符合实际 应用时的信道特征。
六类系统测试标准(续)
• 六类系统标准要求在0~250整个频段上和整个长度上有一致的测试指 标要求。
• 六类系统标准要求全线产品都要达到六类性能指标要求,包括模块、 配线架、跳线和线缆等组成部件。
• TSB-67主要是测试五类UTP布线系统传输特性的标准,其主要内容 包括: 定义两种“连接”模型;定义要测试参数的内容;定义每一种连接模型 及三类、四类和五类链路Pass/Fall测试极限;最少测试报告项目;定 义现场测试仪的性能要求和如何验证这些要求;定义现场测试与试验 室测试结果的比较方法。
10.2.3 六类系统测试标准
• 六类标准对参数PSACR(功率和串扰衰减比)、NEXT(近端串扰)、 PSNEXT(综合近端串扰)、PSELFEXT(综合等效远端串扰)、 Propagation Delay(传播延迟)、Delay Skew(延迟差异)、 Attenuation(衰减)、Return Loss(回波损耗)等都有完整的要求。区分 真正的六类系统最重要的是检验布线系统是否可以达到最新六类标准 中所有参数的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测试记录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测试记录结论经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及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规定。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施工技术负责人:施工质检员: 记录人:测试结果随机抽样检测,测点为减抗扰等符合要求。
20%;对绞电缆布线每一个端口全部合格,连通性,长度要求、衰大庆市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协会监制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测试记录C7-71工程名称采气作业一区矿区建设气田环境控制检测站工程01施工单位江苏中厦集团有限公司测试日期2009.11.12序号编号内容占八、、编号房间号设备由口房号电缆系统光缆系统长度接线衰减近端串音(2端)电缆屏蔽层连通情况其他任选项目衰减长度1A01①2142000^- "001完好端子标志002B01①112000 ..”弋常完好端子标志003C01①192000...-^001完好端子标志064D01①242000_^■” 001完好端子标志005E01①212000 <^"001完好端子标志5/执行标准仪表型号光影线缆测试仪GB50339-2003随机抽样检测,测点为20%;对绞电缆布线每一个端口全部合格,连通性,长度要求、衰减抗扰等符合要求。
经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及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规定。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施工技术负责人:施工质检员: 记录人:大庆市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协会监制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测试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链路数量
实测链路数量
合格数量
不合格数量
实测合格率
结论:
检测单位: 负责人: 审核人: 检测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必要时填写)
3、偏离标准方法的例外情况(必要时填写)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性能检测报告
委托日期:年月日 检测编号:
检测日期:年月日 至年月日
发出日期:建设单位:
委托单位:工程名称:
信息点数:光缆端口数量:
电缆抽样比例:光缆抽样比例:
系统类型:测试仪表型号:
依据标准:测试仪表检定证书号:
电缆检测结果
总链路数量
实测链路数量
合格数量
不合格数量
实测合格率
结论:
检测单位: 负责人: 审核人: 检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