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的小泥人
生动的小泥人案例分析

生动的小泥人案例分析教材分析:《生动小泥人》是人美版美术教材第13册第四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料,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小小的泥人来了解祖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文化,欣赏各地区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特别是了解民间艺术文化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的可塑性,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泥”并不陌生,儿时经常玩泥巴,小学的美术课上接触橡皮泥和黄泥,泥塑和其他平面美术不同,它直观立体,便于成型,可以不断修改、整理、再塑,方法简便易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玩的愿望和对创作表现的渴望。
大部分学生都有过小时候玩泥巴的经验,本课能唤醒他们儿时的记忆,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引导他们学习泥塑创作方法,在玩中学,观察生活周围的人情百态,以增强感受生活的能力,提高立体造型和表现的能力。
【案例一】一、导入:师:同学一定听过女娲造人的故事,谁来用简短的语言来讲述一下女娲石怎样造出人类的?生: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抟捏黄土造了人。
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
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师:中国和泥土文化一直有很深的关系。
西方人是上帝创造的,中国人则是女娲创造的。
怎么造的呢?用泥土捏的。
所以,泥塑文化在中国也是源远流长。
农闲的时候,农民们会动手捏制人物、动物等,来调剂生活,创造出了一个个有趣的泥塑作品。
摆放在寺庙里的那些泥塑作品,比如关公,观音,罗汉,这些都是民间的泥塑。
教学启示:在导入部分,用女娲补天的故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泥塑文化及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中国的的艺术,也是世界的艺术。
【案例二】二、新课环节师:在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布臵了收集民间泥塑资料或图片的任务,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收集到的信息,哪个小组来说说?生:天津泥人张、惠山阿福、东汉说唱俑、凤翔彩绘泥塑、敦煌莫高窟的菩萨……师:我很高兴学生能够积极地查找资料,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很丰富。
泥人作文300字

泥人作文300字【实用】泥人作文300字(精选40篇)要想写好作文,优秀的题材是少不了的,所以平常要多少读书,多看看作文,积累知识,才能写出好的作文,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泥人作文3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泥人作文300字篇1捏泥人是儿时最爱做的游戏,各式各样的“人物”都是自己向别人炫耀的作品。
我小时候对玩“捏泥人”情有独钟,经常找来小伙伴一起玩捏泥人比赛。
先找黏稠性特别强的陶泥,混合少许水不停地捏揉,捏揉到让黏稠性变成极强的柔韧性,就算完成对陶泥的改造。
取拳头大的一砣泥巴捏成“人”的形状,可以捏小孩、大人、老妇人、老爷爷不同年龄特征的人物,也可以捏走、跑、跳等运动状态的人物形象,还可以捏端坐的人物面孔,将水粉颜料在泥人面部,涂上哭、笑、怒等面部表情。
完成这些工序,虽然手上、脸上、衣服上沾满了泥土,心里都乐开了花。
这些泥人干好后,把这些泥人放在窗台上,办公桌上,叫上小伙伴来评判。
即使仅仅获得朋友的一声赞赏,这味道,说不出多甜蜜……看见其他孩子玩捏泥人,我就会禁不住给他们露两手。
童年的快乐有许多泥巴的滋味。
泥人作文300字篇2刚踏入展区便有一阵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
向前看去,只见一排排泥人栩栩如生。
就比如说八骏齐驱中的马儿一匹匹神态自若: 有的卧倒休息、悠悠吃草;有的互相低语、谈笑风生;棕毛飘飞、英姿飒爽……在马的旁边还有一条黑龙,它面目惊人,尾立云端,有腾飞之象;头却留于地面,不想再飞。
再看那关公坐下一匹暗红色的骏马眼如铜铃,棕毛飘飞,肌肉绷紧,前腿弯曲,后腿伸直,仰天长啸,似乎只要一声令下就能撒开四蹄飞奔出去。
身穿铠甲,一手持缰绳,一手持大刀,显尽了英雄本色,走近似乎还能听到沉重的呼吸声。
相比之下的李逵拜母更显悲伤,李逵的头埋在母亲的怀里,双膝跪地,一把大刀一直从腰间垂到地面上,朴素的大刀上似乎还有层层杀气涌出,让人忍不住的打冷战。
至于那母亲,双目紧闭,嘴唇下拉,脸上的皱纹几乎挤到了一起。
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20课 小泥人》教学设计2

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20课小泥人》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小泥人》是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20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以泥塑为主题,让学生通过学习泥塑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富有特色的小泥人。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泥塑的基本手法、泥塑作品的欣赏和创作指导。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泥塑的基本技巧,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已经掌握了简单的绘画技巧,对美术课程有一定的认识。
然而,他们在泥塑方面可能缺乏经验和技巧,因此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他们充分的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技巧,提高动手能力。
2.通过欣赏和分析泥塑作品,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欣赏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富有特色的小泥人。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泥塑的基本手法,创作出形象生动的小泥人。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泥塑手法表现人物的动态和表情。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泥塑的基本技巧。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泥塑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小泥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泥塑材料(如泥巴、工具等),搜集相关的泥塑作品。
2.学生准备:带好绘画工具,提前了解泥塑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泥塑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泥塑的基本知识,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泥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让学生了解泥塑的艺术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泥塑的基本手法,如揉、搓、压、切等,并讲解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实践,尝试创作小泥人。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创作心得,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作品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建议和帮助。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更具特色的小泥人,可以是对传统泥塑的改进,也可以是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
泥人作文400字10篇

泥人作文400字10篇泥人作文400字10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泥人作文400字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泥人作文400字篇1冬令营期间,我们到天津游玩了一整天,在古文化街还看到了泥人张的店铺呢!泥人张的店铺不大,也就几十平方米,里面挤满了游客,两面墙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泥人——寿公寿婆,京剧武生,金陵十二钗,四大美女,等等,还有很多可爱的小娃娃,它们颜色鲜艳,容颜俊秀,不怕水,不怕太阳晒,真是栩栩如生。
泥人千姿百态,有的在钓鱼,有的在玩耍,有的在读书,都是一瞬间的动作,那么生动,那么活泼。
老师买了一个正在放炮的小男孩,大约8厘米高,白白胖胖的小男孩戴着瓜皮小帽,穿着黄色的长袍,紫色的棉袄,左手捂着右耳,右手伸直捏着一个红色二踢脚,神色有点紧张,真是可爱极了。
泥人张的创始人叫张明山,他13岁学习做泥人,18岁时就出名了。
他能照着人捏出一模一样的泥人来,因此大家都管他叫泥人张。
不知有多少人想模仿泥人张的作品,可惜无法模仿。
就说那泥吧,是天津郊区的胶泥,别处也没有啊。
还有里面放了什么东西使得泥人不怕日晒也不怕水呢?这可是个谜。
泥人张传到今天已经是第五代了。
第二代和第三代传人还去美术学院讲过课呢。
在前几年的广交会上,泥人张作品一天就卖出了7000个!可见泥人张作品多么受欢迎!泥人张真是民间艺术的珍宝!泥人作文400字篇2我七八岁的时候,经常跑到新东方幼儿园那里去玩。
因为那里有个爷爷——-会捏泥人的爷爷。
那是一个瘦高瘦高的爷爷,脸像瘪了的气球。
皱巴巴的。
总是穿着黑色的布衣,戴一顶黑色的小毡帽。
脸上总挂着和蔼的笑容。
他捏的小泥人可真有趣。
色彩不单调,形态各异,看上去像真的一样。
他捏的生肖小动物活灵活现,让人爱不释手。
可能是由于我属鸡的缘故吧,我最爱的是一只小花鸡。
在柜台的正中间有一只小花鸡。
泥人张教案(优秀6篇)

泥人张教案(优秀6篇)七年级美术上册《生动的小泥人》教案篇一教学方式:集体探究、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教学手段:1、实物展示:将部分实物如小碗、杯子等,用泥捏制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播放录像:将正确的搓制泥条方法、泥条搭接方法等制作成录像片段,以便更加生动的帮助学生理解其方法。
3、技术准备:泥条盘筑的小物品、录像片段、ppt课件、泥工刀等。
教学目标:1、掌握泥捏制的方法,能捏制日常器皿;2、经历对生活物品的观察、尝试、交流、实践的过程,总结出器皿捏制的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对泥条盘制物品这一内容的喜爱。
教学重点:掌握泥捏制器皿的方法,将器皿做的圆滑。
教学难点:发挥自己的想象,现场捏制出器皿。
教学方法:集体探究、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陶艺泥、泥工刀、作品、课件等。
学生准备:陶艺泥、泥工刀等。
教学过程:一、实物导入:1、出示古代人用泥制作的器皿。
2、过渡语:今天我们学习用这种方法,来捏制这种形状的物品。
二、探究新知:1、探究器皿的捏制方法:(1)观察器皿外形特点:提问1:你们看一看这个器皿在外形上有什么特点?提问2:我们要盘制一只碗,首先要确定哪一部分大小?应该怎么制作?(2)尝试制作器皿:下面大家来试一试制作一个器皿。
提示:尽量把底部压圆压平。
展示作品:说一说怎样把碗底制作的又平又圆。
(3)交流探究: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提出问题:为什么作品容易干裂?怎样改进?(出示课件)说明:捏塑前要将泥反复揉搓,这样制作的作品才不容易干裂。
(4)提升总结:制作器皿的时候分四部,揉、捏、搓、粘。
在泥塑前要将泥反复揉搓……2、再次练习器皿的捏制提出要求:盘制牢固、造型匀称、圆滑。
巡视指导。
四、评价、交流:1、展示作品,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2、巩固本课所学:说一说本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五、知识拓展:你们看这个花瓶,它的瓶颈部分是越来越细的,你们知道要怎么捏制的吗?课下大家可以一起研究一下。
生动的小泥人

《生动的小泥人》始兴县城南中学吴碧蕾一、教学分析这篇《生动的小泥人》是人教版第一学期第四课的一篇课文,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农村的美术教育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利用本地资源进行美术教学,随处可取的泥土塑造出学生喜欢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小小的泥人来了解祖国优秀民间艺术文化。
在前一节课《在美术世界中遨游》中,学生已经认识了雕塑的分类:圆雕和浮雕。
本课知识属于雕塑的圆雕类型,而紧接其后的《雕塑自己的形象》一课则是属于浮雕类型。
这种先立体,后平面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三维空间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民间艺术是中国的文化遗产,民间泥塑表达了劳动人民纯真、热烈、乐观向上的感情。
作品大多运用夸张、简练的基本造型方法,给人以美的享受。
2、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经历欣赏、观察、分析、实践等活动,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
2、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原始泥材的乐趣,了解泥塑造型文化以及悠久的历史,增强对民族文化的情感和弘扬民间艺术的愿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欣赏各种风格的民间泥塑,尝试用身边的材质(泥巴)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如何开拓学生的思路,针对塑造时如何恰当的运用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制作生动有趣的小泥人。
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
四、教学方法欣赏中国的民间文化艺术,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用黏土捏一个印象最深刻的生动小泥人。
通过欣赏、讨论来了解民间艺术,俩人合作完成本课任务。
农村的孩子,对于泥巴并不陌生,很多学生都是从小开始玩泥巴。
在学生兴趣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触觉、视觉等多种感观,发挥自己的想象。
抓住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恰当美育教育。
七年级美术上册生动的小泥人教案优秀10篇

七年级美术上册生动的小泥人教案优秀10篇七年级美术上册《生动的小泥人》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了解乐曲旋律和结构,并随A段音乐的节拍表现捏泥人欣赏泥人的动作,体验和表达欢快的情绪。
2、创编泥人造型,感受B段音乐优美舒缓的情绪。
3、在与同伴协作的过程中体验相互合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1、音乐《喜洋洋》。
2、有捏泥人的经验。
活动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你们捏过泥人吗?捏泥人要做哪些动作呢?(根据幼儿回答,带幼儿有节奏的说做动作。
)(二)了解音乐《喜洋洋》。
1、捏泥人是件很开心的事,我们为它配上一段好听的音乐,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做捏泥人的动作吧!(完整欣赏《喜洋洋》音乐)提问:你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样的感觉?2、这段音乐共有几段,每段是不是一样,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再次欣赏音乐)3、分段欣赏,区分AB段的不同。
(三)用捏泥人的动作,配合体会《喜洋洋》乐曲A段音乐的欢快节奏。
1、教师示范做捏泥人动作。
边做团搓压捏的动作,边念:团,团,团脑袋;搓,搓,搓胳膊;压,压,压身体;捏,捏,捏手脚。
2、幼儿练习,一起随着音乐节奏做捏泥人的动作。
第一遍:儿歌提示,捏小泥人。
第二遍:捏大泥人。
(动作大)(四)创编泥人造型,随B段音乐用舒缓的动作表现。
1、教师示范泥人造型。
(师随B段音乐,与一幼儿合作,捏成泥人小丑)2、引导幼儿感受造型过程。
3、引导幼儿创编泥人造型。
4、幼儿两两合作,听B段音乐练习。
(教师及时用语言提示)(五)随A段音乐表现欣赏泥人时高兴和赞赏的动作神态。
1、引导幼儿创编欣赏泥人的动作神态。
泥人捏好了,真高兴啊!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和神态来表示高兴来赞赏自己的泥人呢?2、教师示范表现欣赏泥人的情景。
3、幼儿随音乐表现。
(六)完整表现捏泥人的过程。
1、师随音乐示范一次。
2、幼儿随音乐完整表现。
3、请客人老师合作一次。
(七)谈话小结。
进一步明确音乐《喜洋洋》让人开心,与同伴协作让人开心,希望小朋友把开心和快乐带给更多的朋友。
(三下)美术优秀课件-20小泥人 |苏少版 PPT(15页)

•
2.对于人类而言,转基因技术或是天 使,或 是魔鬼 ,既可 能给人 类社会 的发展 带来福 音,也 可能对 人类的 健康造 成损害 。
•
3.关键问题在于,科学界至今不能确 认,转 基因食 品究竟 有无可 能对生 态环境 、人体 健康造 成重大 伤害。 在这样 的背景 下,转 基因食 品的商 业化, 特别是 主粮的 商业化 问题显 得有些 敏感。
•
6.由于不同转基因食品在人们食品消 费中的 比重大 不相同 ,其可 能的危 害性自 然也不 会一致 。但就 原则而 言,在 没有明 确的科 学结论 之前, 任何对 转基因 食品在 安全性 之外其 他方面 的重大 意义的 欢呼, 都不是 一件明 智之举 。
•
7..穿越浩瀚的银河,被月亮镶嵌的梦 ,具备 了无限 的属性 。自然 之子天 真而崇 高的想 象力是 对我们 神五、 神六的 理想设 计。当 我们通 过超越 自身而 实现人 类对月 的最好 抵达。 华夏人 几千年 的美好 向往, 终于与 多少代 人的热 烈渴望 有了一 个完美 的对称 。
风格,其作品取材广泛,塑造人
物生动,塑与绘的结合使作品更
具生命力。
•
1.根据目前的定义,转基因技术是从 某种生 物中提 取所需 要的基 因,将 其转入 另一种 生物中 ,使与 另一种 生物的 基因进 行重组 ,从而 产生特 定的具 有优良 遗传形 状的物 质。从 研究角 度看, 转基因 的技术 推进已 有不短 的时间 。
•
4.在我们看来,转基因食品在当下中 国所引 发的争 议,看 起来相 当复杂 ,但归 结起来 ,不外 是科学 逻辑与 商业逻 辑共同 作用下 的结果 。从科 学角度 看,这 件事情 很麻烦 ,是因 为转基 因食品 的安全 性在短 期内得 不到明 确认证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李娜
泥塑
亦称“彩塑”。雕塑艺术之一。为我国五大雕 塑传统(陶、木、石、铜、泥)的组成部分, 是以按材料分类之雕塑品种。采用粘土、纤维 (麦秸、稻草、纸筋、棉花等)、河沙作为塑 造主要材料。在塑造完成,阴干、打磨以后, 在上粉底,然后在粉底上施彩绘。这类作品, 主要是在庙宇和石窟之中。敦煌莫高窟及麦积 山石窟的神佛塑像、太原晋祠圣母殿侍女像等, 均属此类名作。但无锡“惠山泥人”及天津 “泥人张”等俗称“泥人”,各具风格,属于 工艺美术品。
狮 身 人 面 像
掷 铁 饼 者
国 王 与 皇 后
1/5
2/5
3/5
4/5
5/5
聂家庄泥塑
彩绘乐舞杂技俑
乾隆款描金紫砂方壶
乾隆款描金紫砂方壶
紫砂桃形杯
紫砂桃形杯
学 生 的 作 品
评价:
1、能否发现、感受泥塑这一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2、能否积极参与泥塑的创作活动? 3、按照下列内容,用短语评价自己的作品。 A、造型是否有特点 B、神情是否生动 C、用了哪些技法 D、作品是否完整 E、自评: F、教师评价:
龙 门 石 窟
1/7
云 冈 石 窟 ----卢 舍 那 大 佛
2/7
麦 积 山 石 窟
3/7
4/7
5/7
敦 煌 莫 高 窟
6/7
将 军 佣
7/7
以引 及导 组学 合生 几从 方泥 面人 来的 欣动 赏态 , 细 节 的 美 化
新 年 娃
骑 麟 送 子
两老论诗
民间小人物
2 1 、、 什造 么型 地、 方动 运作 用、 了表 夸情 张变 、化 变? 形 的 手 法 ?
击 鼓 说 唱 俑
击鼓说唱俑
“说唱俑”,在四川出土很多。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出土于成都 天回山,即课本中所举。他左手抱鼓,右手高抬并握着一个鼓槌, 头部缩在高耸的两肩之中,满面呈笑,眼睛微眯,额头因双眉高挑 而出现几道婶婶的皱纹,真是眉飞色舞,活跃异常,像是在讲述着 什么迷人的故事,或是演唱到了引人入胜的曲段。整个陶俑通高55 厘米,虽然按人体解剖来讲,不够准确,但“传神”一点却是无可 挑剔的。这说明汉代民间艺术家不只追求对客观物象的写实刻画, 更主要的是对它的神情动态做到敏锐、透彻的观察和表现。他们善 于选择、表现运动过程中最能代表力与美的一刹那,其效果除了增 加作品的活力感和生命气质外,它还在一定程度上突破造型艺术的 一般规律,进而有所剪裁和夸张。例如这一件陶塑,虽然人物本身 容貌并不美丽,但是就艺术美来说,却是十分诱人的。也许正是因 为这种稚拙的艺术性的处理,才使得作品更真实并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