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录井资料整理规范
煤矿领导带班下井记录档案管理制度

煤矿领导带班下井记录档案管理制
度
一、总则
为规范煤矿领导带班下井记录档案管理工作,保障
煤矿生产安全和生产管理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煤矿领导带班下井记录档案管理工作。
三、管理要求
1.煤矿领导带班下井记录档案应按照统一格式进行
管理,由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和归档。
2.对于煤矿领导带班下井记录档案的查阅应按照相
应的规定进行,不得随意调取或篡改。
3.煤矿领导带班下井记录档案应妥善保存,严禁私
自销毁或丢失。
4.对于离职的工作人员的煤矿领导带班下井记录档案,应按照规定进行移交或存档处理。
5.对于煤矿领导带班下井记录档案的安全保密工作,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得泄露信息或外传。
四、管理流程
1.煤矿领导带班下井记录档案的收集:由煤矿安全
管理部门负责收集各个班次领导带班下井记录档案。
2.煤矿领导带班下井记录档案的整理:安全管理部
门根据规定对收集到的煤矿领导带班下井记录档案进行整理工作。
3.煤矿领导带班下井记录档案的归档:整理完成后,煤矿领导带班下井记录档案应按照规定进行归档管理,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煤矿领导带班下井记录档案的查阅:任何人需要
查阅煤矿领导带班下井记录档案时,需提出书面申请,并由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审核批准。
五、附则
本制度经煤矿领导小组讨论通过,自发布之日起正
式执行。
煤矿领导带班下井记录档案管理工作由安全管理部门全权负责,各部门配合并落实具体责任。
如有违反本制度的情况,将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以上制度仅供参考,具体执行情况以实际情况为准。
石油天然气探井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操作规程

a钻具管理至关重要,它是准确计量井深的依据, 而钻时是建立在井深基础之上的。
b钻具管理要求:以工程数据为准,做到三对口, 即工程、地质、场地三对口。五 清楚:即钻具组合、钻具总长、方入、井深和下接单 根。使用钻具卡片管理制度。
c捞样: 按设计间距捞样,目的层一般为每米一包,重点探井发现良好的油气层及特殊岩性层段, 可加密捞样,间距可控制在0.5米,并分包保存。 当起钻时未到捞样时间,如果进尺超过取样间距的30%,应在起钻前捞取样品,与下钻后 的第一个捞样点的岩屑按比例合并。
取心时正常捞样。如起钻取不到样品,岩心收获率低于80%时,扩眼补捞岩屑。 定点捞样。 每包不少于500g,重点探井目的层采取双包样,一包保存,一包现场鉴定、挑样分析。
变泵前排量 新捞样时间=变泵时间+——————×(变泵前捞样时间-变泵时间)
变泵后排量 接单根停泵时,对已钻达取样深度而未捞样的应推迟一个停泵时间捞样 新捞样时间=原捞样时间+停泵时间 理论计算法:T返=V/Q=π(D2-d2)H/4Q(理论) V——井筒环形空间的容积,Q——泵的排量,D——井眼直径, d——钻具直径,H——井深 实测法:T返=T循环-T0(下行时间)
h碳酸盐岩岩心出筒后,应立即做浸水试验,碎屑岩含油气 层岩心在选样的同时进行浸水试验(岩心砸开后,一半 选样,一半做浸水试验)。将岩心浸入水下约20mm, 观察含气冒泡情况(处数、部位、气泡大小、连续性、 持续时间、声响程度及与缝洞的关系),冒气用鲜色铅 笔圈定。气量大时可用“排水集气法”取样,还应注意 记录有无H2S气味。
d一般要求井场远离村镇200米以外,气探井远离村镇400米 以外。
钻井日报管理制度

钻井日报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钻井日报是现场施工的重要管理工具,对于及时记录、总结和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为了规范和指导钻井日报的管理工作,提高钻井日报的质量和效率,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钻井现场的各类钻井日报,包括但不限于钻井进度日报、井下工况日报、钻井液日报等。
三、制度内容1.钻井日报的记录(1)记录人员:记录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够准确记录现场发生的各项情况。
(2)工作内容: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及时准确地记录钻井进度、井下工况和钻井液情况等。
(3)记录方式:应该采用规范的格式进行记录,确保记录的清晰、准确和完整。
2.钻井日报的审核(1)审核程序:钻井日报应该由记录人员和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并经上级领导审核。
(2)审核内容:审核人员要对钻井日报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审核,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钻井日报的汇总和分析(1)汇总程序:汇总人员应该定期对各类钻井日报进行汇总,并形成阶段性的报告。
(2)分析内容:通过对钻井日报的汇总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为下一步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4.钻井日报的归档(1)归档程序:钻井日报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归档,确保资料的安全和完整性。
(2)归档内容:归档资料中应该包括钻井日报原件、审核签字、汇总报告等相关资料。
五、责任和监督1.各级领导要加强对钻井日报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钻井日报的质量和及时性。
2.记录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记录工作,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审核人员要认真对钻井日报的内容进行审核,确保审核的严谨和负责。
4.汇总人员要及时准确地对各类钻井日报进行汇总和分析,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严格执行。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给予相应的处理和追责。
同时,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领导团队所有。
以上就是钻井日报管理制度的制定内容,希望全体员工认真执行,确保钻井日报工作的规范和有效。
常规录井资料整理规范

录井资料整理格式规范一. 录井综合图:(1 :500)1. 规格:纸张规格A4(卷纸)2 . 图头:一号字(隶书),比例尺1:500 二号字(宋体)油商秘密(3号黑体图列:六号字(宋体),其他文字均为小五号字(宋体)3. 图幅:横向总宽为279 依次为:35+45+9+9+7+30+13+45+40+30+8+8=279钻时+电位时差伽马+层位+井深+颜色+剖面+取心+双侧向+全烃+密度粘度+测井解释+综合解释4. 曲线颜色:钻时红色,自然电位为红色,声波时差为绿色,自然伽马为蓝色感应(红色、绿色、蓝色、紫色、黑色),密度为红色,粘度为绿色。
5. 色谱曲线一栏:参考复印(红色、绿色、蓝色、紫色)6. 特殊岩性使用统一图列;碳质泥岩:凝灰质泥岩:钙质砂岩:二. 岩心录井综合图:(1 :100)1. 规格: 纸张规格A4(卷纸)2.图幅:横向总宽为279 cm 依次为15+15+15+45+9+9+15+15+7+30+9+40+55=279 cm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电位时差伽马+层位+井深+取心+岩样(心)位置+颜色+剖面+破碎磨光位置+深感应+岩性描述字体、字号、曲线颜色均与录井综合图一致。
三. 录井完井报告:(二号宋体加粗)1.纸张规格A4(包括附图、附表)2. 封面格式、扉页格式、报告字号与报告文字内容必须严格按石油天然气探井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操作规程(第三版)执行。
封面:页边距上60mm、下45mm、盆地及一、二、三级构造单元名称(三号宋体)xx井录井完井报告封面(二号宋体)中国石油…..年…..月…日….. 为(四号宋体)扉页:盆地及一、二、三级构造单元名称(三号宋体、距顶50mm)井录井报告为(二号宋体)施工单位、监督单位、地质监督、编写人、审核人(四号宋体)中国石油….年..月…日..(四号宋体)四、录井报告内容格式:第一章概况(小三号宋体加粗)第二章录井综述1. 钻井简史2.录井概况3、工程与录井、4、其他与录井质量有关的问题(四号宋体、报告里面字号需加粗)第三章地质成果1、地层2、油、气、水显示3、生储盖层(1.生油层、2.储集层、3.盖层4、生储盖组合)4、构造、(四号宋体、报告里面字号需加粗)第五章结论与建议1、结论2建议五、录井完井报告附表:附表:(四号宋体)1、基础数据表 2.录井资料统计表3、油气显示统计表4、钻井液性能分段统计表5、测井项目统计表6、钻井取心统计表7、井壁取心统计表8、气测综合解释统计表9、分析化验统计表(小四号宋体)附件一:(四号宋体)1、井录井综合图(1:500)(小四号宋体)2、井岩心录井综合图(1:100)3、井井斜图(水平投影图、垂直投影图、三维投影图)附件二:(四号宋体)1、井录井综合记录(小四号宋体)2、井岩屑描述记录3、井钻井取心描述记录4、井套管记录5、井井斜数据表6、井岩心分析报告7、井壁取心描述记录四、录井原始资料规范封面:构造名称(三号宋体)xx井xx记录(二号宋体加粗)中国石油….年…月…日(四号宋体)扉页:构造名称(三号宋体)xx井xxxx记录(二号宋体)施工单位、监督所在单位、地质监督:、编人、审核人(小三号宋体)中国石油…….公司.. ..年月日(四号宋体)快速色谱录井资料整理规范一、快速色谱录井综合图1.纸张规格、图头、曲线颜色、字号均与录井综合图相同。
长庆录井资料整理要求(全)

长庆录井资料整理要求2005年石油预探项目组资料整理新要求:1.录井综合记录工序栏要记主要工序。
2.岩屑、岩心描述要认真,不要千篇一律。
3.岩心中的油气显示不能漏掉。
4.直罗组泥岩:颜色一般为紫红色、灰绿色,不是生油层;底部一般为深灰色,并且质较纯,不含砂质。
5.延安组泥岩:一般为深灰色或灰黑色。
6.在延长组长7层底部为张家滩页岩,岩屑中油气显示可能为掉块,该段电测为高阻层,是标志层,无渗透层。
7.取心井段录井解释可以比电测解释厚,电测解释两层且间隔不大、解释结果相同的层,录井解释可解释为一层。
8.地化:谱图页码编号应用黑碳素墨水按顺序统一编页码。
9.录井资料统计表中的录井点数=录井顶深-录井底深。
10.完井报告附表页码要连续编写。
11.录井综合记录、报告中所涉及的钻头尺寸保留一位小数,如311.1、215.9等。
12.报告中热解分析:S0、S1、S2、Tmax值取区间值13.报告中所涉及的钻时均保留一位小数14.报告中生储盖生油层:直罗组、富县组不是生油层,(不写?)15报告附表基本数据表中:偏离设计座标均保留一位小数16.完钻井深:井底取心或事故完井的保留一位小数,正常完钻的保留整数17.报告附表基本数据表备注栏:油层套管总长: m,油层套管下深:m,阻流环位置:m,短套管位置:~m,水泥塞深:m,水泥面深:m,固井质量:。
18.报告附表基本数据表钻头程序:钻头尺寸保留一位小数,完钻井深保留整数19录井资料统计表:井段保留整数,岩心中间隔一栏不填,数量填写实际心长20.油气显示统计表:钻时保留整数,热解分析Tmax值填写S2出现峰值时的最大温度21.钻井液分段统计表:钻井液体系填写“清水聚合物”或“三磺钻井液”等22、分析化验统计表:只填写取样日期,如“2003-09-10”23、综合图、岩心图图头:钻头程序钻头保留一位小数,完钻井深同基本数据表中,业主单位:长庆油田分公司石油预探项目组,综合图上应注意取心井段为归位后的取心井段24、岩心描述:接触关系,原则上同一类岩性,接触关系为渐变,如砂岩与砂岩之间为渐变,不同类岩性之间为突变接触,如砂岩与泥岩之间为突变接触,泥质粉砂岩在这里算砂岩类资料整理注意事项(新生代)一、综合记录1、内容顺序:应以时间先后为序,如:1:00~2:00钻进,2:00~3:00起钻,3:00~4:00下钻…内容就应为:钻经层位、起钻井深、起出钻头新度、下入钻头型号及新度,而不是起钻井深、下入钻头型号及新度,钻经层位。
井场现场资料管理制度及流程

井场现场资料管理制度及流程引言为确保井场现场资料的准确、完整、安全和可靠,提高井场数据管理水平,保障生产安全和数据信息安全,制定并实施井场现场资料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本文将就井场现场资料管理制度及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一、井场现场资料管理制度1.1目的1.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井场现场数据的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井场勘探、生产、试验等各项活动的数据管理。
1.3责任部门1.4人员要求1.5文件管理所有井场现场资料需按照文件管理规定进行整理、归档和保管,每份文件必须有明确的编号和文件名称,方便查阅和管理。
1.6安全性管理1.7效能管理二、井场现场资料管理流程2.1数据采集井场现场数据的采集是整个数据管理的第一步,必须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因数据采集错误导致的后续问题。
2.2数据整理采集到的井场现场数据需按照规定进行整理和分类,确保数据的清晰和方便查阅。
2.3数据存储整理好的数据需按照规定存储在指定的位置,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可靠。
2.4数据处理存储的数据需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分析、报表生成等工作。
2.5数据归档处理完成的数据需按照规定进行归档工作,确保数据信息的完整、准确和易于查阅。
2.6数据备份对归档完成的数据进行备份,可以选择不同的备份方式,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和可靠。
2.7数据查询井场现场数据需要根据需求进行及时查询,确保数据信息的有效利用和管理。
结语通过建立和实施井场现场资料管理制度及流程,可以有效提高井场数据管理水平,确保井场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保障井场生产安全和数据信息安全,促进井场现场工作的顺利进行。
希望各井场单位认真执行相关规定,切实加强井场现场数据管理工作,为井场生产活动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综合录井工作细则

鄂北工区现场录井工作细则一、钻前准备工作1、录井队拿到地质设计后,队长及相关大班人员需做一下工作:①要及时收集邻井资料,包括邻井测井曲线、油气大表、地层简表及邻井报告、现场录井数据库等。
②依据本井钻井性质、录井项目要求和仪器工况做材料计划并报项目部,且对于有特殊录井项目要求的材料需提前做计划(特别是探评井所必需的采样、封蜡、薄片等材料),以备项目部及时采购。
③收集和整理好本队的队伍资质、安全许可证及人员配置和各种证件。
2、录井队组织好搬迁工作:①搬迁要安排专人负责(一般为仪器大班负责),其他辅佐人员在吊装时要站在开阔地,严谨站在死角区,挂钢丝绳时一定要带上手套,注意扎手,并在搬迁中注意安全②综合录井仪房应该摆放在钻台左前方(泥浆坑一侧),距井口30-50m,距离泥浆池10m左右,综合录井仪房左侧后依次摆放岩屑鉴定房(及库房)、办公室,一定要摆放整齐、有序,摆设角度应便于操作员观察钻台全貌,仪器房必须安全接地(双接地);住房按工区要求统一放置在生活区。
二、开钻准备工作1、录井设备摆放到位后,及时检查各传感器及办公设备的完好情况,如有问题,需及时修理、更换配件或反映到项目部解决。
2、在仪器安装到位后,及时开机,检查各传感器工作及信号采集情况,同时跑合色谱(一般为6小时)及各辅佐设备,为下一步标定工作做准备,待仪器各项参数稳定后即可标定。
3、绘制地层对比图:①依据设计中对邻井地层组段的划分方案对所收集到的邻井曲线进行地层组段的划分,并根据沉积旋回和特殊岩性对已划分组段的顶、底界进行适当的调整。
②以本井为基点计算出各领井与本井距离,等比例标示在绘图纸上。
③计算领井各组段海拔井深,以海拔井深为标尺绘制地层对比图,张贴在适宜绘图、观看和对比的位置。
4、依据本工区录井工作要求,制定施工计划、各种应急预案、录井质量保证措施等,做到各项工作要求明确、分工合理、专人负责。
5、设计交底:①录井队长要及时向钻井队及相关人员进行地质交底,讲解地质设计目的、钻井任务及需要钻井队及相关人员配合完成的地质任务(如为卡准取心层位必要的冲孔观察等)。
修井作业资料管理及录取规范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标准起草背景和相关要求 第二部分:小修作业录取资料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大修作业录取资料
第二部分:小修作业录取资料
5.1.正反混合、挤注等。 B)深度:自上而下注明第一循环孔深度。
注意事项:
1、压井要保护油层,要遵守“压而不死,压而不喷,”保护原则如下:
5.2.3.2封隔器及检查描述内容 封隔器及检查描述内容
1)下井前检查封隔器规格,型号、是否与下井设计要求相符合 注意 2)下井前检查封隔器长度、级数是否避开套管接箍。 事项 3)在验串卡封施工中检查封隔件是否完好, 4)在作业施工中了解封隔器的性能,技术参数以防使工序复杂化。 5.2.3.3配水器及检查描述情况 配水器及检查描述情况 注意 事项 1)下井前检查配水器规格,型号,是否与下井设计要求相符合 2)下井前检查封隔器长度、级数是否避开套管接箍。 3)下井前要对管柱数据核实,下在油层中部 4)在作业施工中了解封隔器的性能,技术参数以防使工序复杂化
第二部分:小修作业录取资料
5.3.3管柱整体法试压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正循环向管柱内打入洗井液泵压要根据施工管的要求确定油管试 ) 兆帕稳压15分钟压降不少于 兆帕。 压5-10兆帕稳压 分钟压降不少于 。3兆帕。 兆帕稳压 分钟压降不少于0。 兆帕 2)对向井内注入的液量进行记量,准确无误计算出泵入液量,漏失 )对向井内注入的液量进行记量,准确无误计算出泵入液量, 判断是管柱,还是工具漏失。 量,判断是管柱,还是工具漏失。 5.3.4下完井抽油杆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记录抽油杆根数长度规格活塞型号长度 ) 2下入井内的辅助工具要有明确的记录, 下入井内的辅助工具要有明确的记录, 下入井内的辅助工具要有明确的记录 3)调防冲距、探泵底、光杆外露一定符合现场标准。 )调防冲距、探泵底、光杆外露一定符合现场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录井资料整理格式规范
一. 录井综合图:(1 :500)
1. 规格:纸张规格A4(卷纸)
2 . 图头:一号字(隶书),比例尺1:500 二号字(宋体)
油商秘密(3号黑体
图列:六号字(宋体),其他文字均为小五号字(宋体)
3. 图幅:横向总宽为279 依次为:
35+45+9+9+7+30+13+45+40+30+8+8=279
钻时+电位时差伽马+层位+井深+颜色+剖面+取心+双侧向
+全烃+密度粘度+测井解释+综合解释
4. 曲线颜色:
钻时红色,自然电位为红色,声波时差为绿色,自然伽马为蓝色感应(红色、绿色、蓝色、紫色、黑色),密度为红色,粘度为绿色。
5. 色谱曲线一栏:参考复印(红色、绿色、蓝色、紫色)
6. 特殊岩性使用统一图列;
碳质泥岩:凝灰质泥岩:钙质砂岩:
二. 岩心录井综合图:(1 :100)
1. 规格: 纸张规格A4(卷纸)
2.图幅:横向总宽为279 cm 依次为
15+15+15+45+9+9+15+15+7+30+9+40+55=279 cm
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电位时差伽马+层位+井深+取心
+岩样(心)位置+颜色+剖面+破碎磨光位置+深感应+岩性描述
字体、字号、曲线颜色均与录井综合图一致。
三. 录井完井报告:(二号宋体加粗)
1.纸张规格A4(包括附图、附表)
2. 封面格式、扉页格式、报告字号与报告文字内容必须严格按石油天然气探井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操作规程(第三版)执行。
封面:页边距上60mm、下45mm、
盆地及一、二、三级构造单元名称(三号宋体)
xx井录井完井报告封面(二号宋体)
中国石油…..年…..月…日….. 为(四号宋体)
扉页:盆地及一、二、三级构造单元名称(三号宋体、距顶50mm)井录井报告为(二号宋体)
施工单位、监督单位、地质监督、编写人、审核人(四号宋体)中国石油….年..月…日..(四号宋体)
四、录井报告内容格式:
第一章概况(小三号宋体加粗)
第二章录井综述
1. 钻井简史
2.录井概况 3、工程与录井、 4、其他与录井质量有关的
问题(四号宋体、报告里面字号需加粗)
第三章地质成果
1、地层
2、油、气、水显示
3、生储盖层(1.生油层、2.储集层、3.盖层
4、生储盖组合) 4、构造、(四号宋体、报告里面字号需加
粗)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1、结论 2建议
五、录井完井报告附表:附表:(四号宋体)
1、基础数据表 2.录井资料统计表 3、油气显示统计表
4、钻井液性能分段统计表
5、测井项目统计表
6、钻井取心统计
表 7、井壁取心统计表 8、气测综合解释统计表 9、分析化验统计表(小四号宋体)
附件一:(四号宋体)
1、井录井综合图(1:500)(小四号宋体)
2、井岩心录井综合图(1:100)
3、井井斜图(水平投影图、垂直投影图、三维投影图)
附件二:(四号宋体)
1、井录井综合记录(小四号宋体)
2、井岩屑描述记录
3、井钻井取心描述记录
4、井套管记录
5、井井斜数据表
6、井岩心分析报告
7、井壁取心描述记录
四、录井原始资料规范
封面:构造名称(三号宋体)
xx井xx记录(二号宋体加粗)
中国石油….年…月…日(四号宋体)
扉页:构造名称(三号宋体)
xx井xxxx记录(二号宋体)
施工单位、监督所在单位、地质监督:、编人、审核人(小三号宋体)
中国石油…….公司.. ..年月日(四号宋体)
快速色谱录井资料整理规范
一、快速色谱录井综合图
1.纸张规格、图头、曲线颜色、字号均与录井综合图相同。
2.图幅:横向总宽为279 依次为:
40+9+9+7+30+15+40+40+40+40+9=279
电位、时差、伽马+层位+井深+颜色+剖面+取心+感应+全烃(Tg-
C3)
+全烃(Ic4-nc5)+wh、Bh\重烃 \T3+解释结果
二、.快速色谱录井完井报告
1、.封面格式、字号均与常规录井报告相同。
三、快速色谱报告内容格式;
第一章概况(小三号宋体加粗)
第二章仪器工作情况和资料录取情况
1、仪器工作情况
2、资料录取情况(四号宋体、报告里面字号需加
粗)
第三章快速色谱录井成果总结
1、成果综述
2、成果分述
第四章结论与建议
1、结论 2建议
附表:(四号宋体)
1、井快速色谱解释成果表(小四号宋体)
2、井后效气检测记录
附图:
井快速色谱录井图(1:500)
附件:
X X 井快速色谱数据表
红外光谱及轻烃录井资料整理规范
一、轻烃录井综合图
1、图头字号、曲线颜色、格式与快速色谱综合图相同
2、图幅:横向总宽为279 cm
依次为:40+9+9+7+30+15+40+40+40+40+9=279cm 电位、时差、伽马+层位+井深+颜色+剖面+取心+感应+轻烃丰度+重中烃比率 +TOL/MCYC6+解释结果
二、轻烃录井完井报告
1、报告文字(字号)、报告格式与快速色谱报告相同
三、红外光谱录井综合图
图头字号、曲线颜色、格式与快速色谱综合图相同
图幅:横向总宽为279 cm
依次为:40+9+9+7+30+15+40+40+40+40+9=279cm
电位、时差、伽马+层位+井深+颜色+剖面+取心+感应+全烃(Tg-C3)
+全烃(Ic4-nc5)+、轻中烃+轻重烃+重中轻+重烃 +综合解释
四、红外光谱录井完井报告
报告文字(字号)、报告格式与快速色谱报告相同
五、红外光谱原始资料
封面格式、字号与常规录井原始资料相同
陕北石油预探项目组
2014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