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与进化思想

合集下载

哺乳动物的进化和适应

哺乳动物的进化和适应

哺乳动物的进化和适应哺乳动物是地球上最为繁盛和多样化的脊椎动物类群之一。

它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适应和主导了不同的生态环境。

本文将探讨哺乳动物的进化历程以及它们在面对各种环境挑战时的适应策略。

一、哺乳动物的进化历程哺乳动物起源于距今约2.2亿年前的晚三叠世。

最早的哺乳动物是体型较小、种类较简单的,它们生活在地球上最早的陆地环境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哺乳动物逐渐进化出了各种不同的形态和生态类型。

1.1 哺乳动物的体型进化哺乳动物的体型经历了不断扩张和多样化的过程。

从最早的早期哺乳动物开始,它们的体型较小,适应于“较小就是美”的生态环境。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哺乳动物开始逐渐增大体型,发展出了大型的陆地动物,如恐龙时代的巨大哺乳动物。

而后,在恐龙绝灭事件后,哺乳动物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机遇,逐渐成为地球上的主宰,体型继续不断演化和扩张。

1.2 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进化哺乳动物在生活习性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多样性。

一方面,有的哺乳动物保持着原始的食物采集和捕食方式,如树叶食性的动物;另一方面,一些哺乳动物则进一步适应了特定的生态环境,如海洋哺乳动物和食肉动物。

二、哺乳动物的适应策略哺乳动物在面对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时,表现出了灵活和多样的适应策略。

2.1 结构适应哺乳动物在体型结构上的演化为它们在各种环境中获取食物和逃避捕食者提供了重要的适应优势。

例如,身躯修长、四肢发达的陆地猎食哺乳动物可以迅速奔跑并抓取猎物;水生哺乳动物则具备流线型的体形,利于在水中快速游动。

2.2 生理适应哺乳动物在生理水平上的适应也是它们成功适应各种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

例如,沙漠中生活的哺乳动物可以通过节约水分和减少代谢浪费来适应干旱环境;北极地区的哺乳动物则发展出了厚毛皮和高脂肪含量以应对寒冷的天气条件。

2.3 行为适应哺乳动物在行为上的适应策略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一些夜行性哺乳动物发展出了更为敏锐的听觉和视觉来适应黑暗的环境;一些群居动物则通过合作狩猎和繁殖行为来提高整个群体的生存成功率。

哺乳动物生物学研究报告

哺乳动物生物学研究报告

哺乳动物生物学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哺乳动物生物学的一些重要方面,包括哺乳动物的起源与进化、生理特征、行为习性以及生态角色等。

通过对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类群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1. 引言哺乳动物是地球上最为复杂和多样的类群之一,具有丰富的形态、生理和行为特征。

它们在地球生物学系统中起着重要的生态角色,对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2. 起源与进化哺乳动物起源于约2.2亿年前的晚三叠世,是从爬行动物演化而来的。

早期的哺乳动物主要是小型的、夜行性的,适应于较为恶劣的环境条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哺乳动物逐渐分化出不同的物种和形态类型,形成了现代哺乳动物的多样性。

3. 生理特征哺乳动物的生理特征包括体温恒定、体毛覆盖、乳腺分泌乳汁等。

体温恒定使得哺乳动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并保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体毛覆盖不仅提供了保温和保护的作用,还能够用于伪装和社交通信。

乳腺分泌乳汁则是哺乳动物独有的特征,为幼崽提供营养和保护。

4. 行为习性哺乳动物的行为习性多种多样,包括繁殖行为、社交行为、食性和迁徙等。

繁殖行为在哺乳动物的生命周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涉及到交配、孕育和育儿等过程。

社交行为则是哺乳动物之间进行交流和协作的重要方式。

食性和迁徙则与哺乳动物的生态适应性和种群动态密切相关。

5. 生态角色哺乳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控制食物链和能量流动、传播种子和花粉、维持生态平衡等。

一些哺乳动物还是重要的捕食者,对于控制病虫害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同时,哺乳动物还是一些生态系统中特定物种的共生伴侣,例如与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结论:哺乳动物生物学的研究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哺乳动物的起源与进化、生理特征、行为习性以及生态角色,我们可以为保护和管理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和栖息地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哺乳动物行为的生态学和进化动物学

哺乳动物行为的生态学和进化动物学

哺乳动物行为的生态学和进化动物学哺乳动物是高等动物界中最为广泛和繁荣的一类动物。

它们生态适应性强,行为复杂多样。

哺乳动物的行为在生态学和进化动物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详细论述哺乳动物行为的生态学和进化动物学特征。

哺乳动物行为的生态学特征生态学上讲,哺乳动物的行为常常涉及到它们对于环境的适应形式和适应能力。

哺乳动物的众多行为习性是对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方式。

哺乳动物的行为适应程度高哺乳动物具有很高的行为适应程度,寿命长、模式多样,这使得它们适应更多的环境类型。

哺乳动物采取的方式包括了尽情吃喝、节食和储藏食物,繁殖进行的形式以及对于外部环境机械威胁的应对方式等,都是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方式。

以森林栖息为例,随着树木的退化,哺乳动物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林下生存方式,挖掘洞穴、占据树洞、爬行植物等,这些都是它们对于环境变化的最直接的适应方式。

哺乳动物具备一定的社交性哺乳动物生活大多数集体化,包括家族群、社群等。

它们相互之间有着较为复杂的社交关系,例如:配对、关系维护、地位竞争、协作行为等。

这些社交行为的主要原因在于哺乳动物个体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在大多数情况下,哺乳动物之间的社交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它们显式或隐式地对社群组织和环境变化做出适当的反应。

哺乳动物行为的进化动物学特征进化动物学是研究动物的生物学演化,包括其身体结构、行为等方面。

我们来看看哺乳动物的生物学演化进程中,行为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哺乳动物行为具备遗传特征哺乳动物行为是其生物学基因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遗传因素在哺乳动物的行为发生,包括有遗传性状和基因突变的影响。

例如:狗脾气,猫性情。

但遗传特征不是行为变化唯一因素,大量外界环境因素也能影响其表现,例如:小鼠在不同环境中的攻击倾向以及杀害其他实验对象等行为。

哺乳动物行为的进化随着环境变化而不断演化哺乳动物的进化也是由环境演化所致的。

它们的生物学演化方式主要取决于生存环境,包括沙漠、森林、草原等类型。

哺乳动物的形态发生学与进化研究

哺乳动物的形态发生学与进化研究

哺乳动物的形态发生学与进化研究哺乳动物作为生物界中最高级别的脊椎动物之一,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近2.2亿年。

在这漫长的进化历程中,哺乳动物的形态、生理和行为都经历了诸多变化和演化,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各种哺乳动物物种。

哺乳动物的形态发生学和进化研究旨在探究哺乳动物的进化历程、形态和生理学特征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涵盖了哺乳动物的发生学、比较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等方面,是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哺乳动物形态发生学和进化研究中,骨骼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骨骼系统形态的变化对于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的适应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例如,有些哺乳动物需要在空中飞行,它们的胸骨、骨盆和四肢骨骼都会有所不同。

此外,哺乳动物的颅骨、颈椎、脊椎、肋骨和尾椎等其他骨骼结构也对生活习性和食性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除了骨骼系统,哺乳动物的肌肉、神经和内脏系统等也对其形态和进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哺乳动物的牙齿形态和位置取决于它们的生活习性和食物选择;而神经系统的不同发达程度,也会在不同类型的哺乳动物身上表现出来,包括视力、听力、嗅觉、触觉等方面的能力。

哺乳动物的形态发生学和进化研究也涵盖了哺乳动物的遗传、分子和发育生物学方面内容。

研究发现,哺乳动物的基因组结构和基因表达方式也决定了它们的形态和进化方向。

此外,哺乳动物的发育也在这一研究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胚胎发育和后天生长等过程。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哺乳动物的体型大小和形态,是在不断变化的物理和生态环境交互作用下产生的。

例如,气候变迁、全球性的植被分布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对哺乳动物形态的进化产生影响。

同时,环境的变化也会促进哺乳动物的适应性进化,从而在这一漫长的进化历程中形成不同物种的生态角色。

总的来说,哺乳动物的形态发生学和进化研究是一门非常富有挑战性和前景的生物学领域。

通过深入研究哺乳动物的形态、生理和行为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动物的生态角色和演化历程,也可以为保护和管理不同哺乳动物物种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哺乳动物生殖系统的生理调控和进化

哺乳动物生殖系统的生理调控和进化

哺乳动物生殖系统的生理调控和进化哺乳动物作为一种高级生物,其繁殖和生殖系统的进化和生理调控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就哺乳动物生殖系统的生理调控和进化进行阐述。

一、生殖系统的进化哺乳动物生殖系统的进化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进行描述。

从基因层面来说,哺乳动物的生殖系统基因比较多,这些基因涵盖了生殖器官的形成、性腺的发育、生殖细胞的分裂和成熟、生殖激素的合成等多个方面。

从形态层面来看,哺乳动物的生殖系统包括睾丸、卵巢、输精管、输卵管、子宫等多个器官组成,形态比较复杂。

从功能层面来说,哺乳动物生殖系统的功能比较多,包括生殖、分泌、排泄、内分泌、免疫等多个方面。

这些方面的进化共同构成了哺乳动物生殖系统的进化。

在哺乳动物的生殖系统进化过程中,有几个特点很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是性腺的进化。

哺乳动物的性腺主要是睾丸和卵巢,这两种性腺的形态和功能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从形态上来看,哺乳动物的性腺比起爬行动物和鸟类等其他类群来说,顶多只有一对卵巢或睾丸,而且相对于身体体积来说,性腺的大小明显增加。

从功能上来看,哺乳动物的性腺通过生殖激素分泌等作用,完成了人类等高等哺乳动物的繁殖任务。

另外,哺乳动物的其他生殖器官也发生了变化,如输精管和输卵管等,这些都是哺乳动物生殖系统进化的体现。

二、生理调控哺乳动物的生殖系统的生理调控比较复杂,下面就对其中的一些重要调控机制进行简要介绍。

1.雌性激素和孕激素的调节雌性激素和孕激素是两种比较重要的生殖激素,它们的产生和分泌受到下丘脑和垂体的控制。

在雌性动物的周期中,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在调控孕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雌性动物的生殖周期大致可以分为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这些不同时期的激素分泌均受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当受孕后,体内的孕激素水平会明显上升,从而在维持妊娠和生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种复杂的激素调节机制,使得哺乳动物的生殖系统在生理上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哺乳动物的形态与进化

哺乳动物的形态与进化

哺乳动物的形态与进化哺乳动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一类生物,它们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和进化历程。

本文将深入探讨哺乳动物形态与进化的关系,旨在揭示哺乳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以及它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所经历的变化。

一、哺乳动物的形态特征作为哺乳动物,其最为显著的形态特征即为乳腺的存在。

乳腺的进化源于雌性哺乳动物为后代提供乳汁的需求,这也是哺乳动物能够成功繁衍后代的重要特征。

另外,哺乳动物通常具有身体被毛、四肢发达、内耳有骨骼和上颌有齿等特征。

这些特征与哺乳动物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例如,身体被毛可以为其提供保温和保护的功能,四肢的发达使得哺乳动物具备奔跑和攀爬的能力,内耳的骨骼则有助于它们感知声音和保持平衡,上颌的齿牙则可以协助其咀嚼食物。

二、哺乳动物的进化历程哺乳动物的进化历程可以追溯到约2.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但其全盛时期始于侏罗纪。

在此期间,哺乳动物逐渐发展出较大的体型和多样化的形态。

根据化石记录,早期的哺乳动物主要是小型的、夜行性的,它们主要以昆虫和植物为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哺乳动物开始向陆地环境扩张,并逐渐进化出适应各种生态位的特征。

在中新世时期,哺乳动物进一步分化演化,一些已灭绝的物种出现了巨大的体型,如矛齿虎等。

同时,草原的出现促使部分哺乳动物逐渐进化出长嘴和特化的牙齿,以适应低矮的植被。

这些进化适应使得哺乳动物能够在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三、哺乳动物的进化机制哺乳动物形态与进化的关系在于进化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自然选择是哺乳动物进化过程中的主要机制之一。

环境的变化使得某些形态特征的哺乳动物更有利于生存和繁衍后代,进而逐渐在种群中占据优势。

例如,长颈鹿的进化可以解释为食物竞争的结果。

在食物资源稀缺的环境下,那些拥有较长颈子的长颈鹿可以更容易地获取到树梢上的叶子,从而获得更多的能量和营养。

随着这一特征在种群中的逐渐积累,长颈鹿的颈子逐渐变长。

此外,遗传突变和基因交流也是哺乳动物进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哺乳动物的特征和生态学功能分析

哺乳动物的特征和生态学功能分析

哺乳动物的特征和生态学功能分析哺乳动物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动物之一,它们具有独特的生态学功能和生存适应能力。

本文将从哺乳动物的特征入手,探讨哺乳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生态学功能。

第一部分特征哺乳动物是以母乳喂养幼崽的脊椎动物。

它们的皮肤覆盖有毛发,可以保持体温和减少水分蒸发。

哺乳动物的牙齿有多种形态,适应不同的食性需求。

内耳的构造和听觉能力,使得哺乳动物的感官系统更加灵敏。

哺乳动物的眼睛的位置,使得视野更加广阔,能够更好的观察周围环境。

哺乳动物的运动能力也非常突出。

它们的四肢通常分为前后两组,可以完成多种运动方式,如爬行、游泳、奔跑、跳跃等。

哺乳动物的运动能力在捕食、逃避天敌、寻找食物和巢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分生态学功能哺乳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食物链的一环,哺乳动物可以控制天敌的数量和分布,维持生态平衡。

比如,狼是北美草原最重要的掠食者之一,它们控制了草食动物的数量,并引导它们迁徙到更适合生存的区域。

哺乳动物还有助于种子散布和植物繁殖。

某些哺乳动物会吃下植物的果实,在其粗糙的胃中消化,从而帮助种子散布。

一些哺乳动物还会在寻找食物和建造巢穴时跨越不同的环境,帮助植物繁殖和传播。

哺乳动物还可以改变土地的使用方式,并影响本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非洲大草原上的大象和长颈鹿会咀嚼树木和灌木,促进形成浓密的草地,吸引更多的草食动物。

同时,哺乳动物也可能对一些非本地物种的入侵抵抗力产生影响。

第三部分生态系统的保护虽然哺乳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它们的种群数量面临退化和灭绝的威胁。

全球气候变化、栖息地破坏、森林采伐、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使许多哺乳动物面临物种灭绝的危险。

为保护哺乳动物和生态保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控制非法捕杀和贸易活动,加强开展有关哺乳动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等。

同时,生态环境教育宣传也非常重要,鼓励公众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哺乳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哺乳动物生态行为

哺乳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哺乳动物生态行为

哺乳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哺乳动物生态行为哺乳动物是地球上最为广泛分布、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它们的生态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极为重要。

哺乳动物不仅在自己的生存中表现出丰富多样的行为方式,还对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生态环境的演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因此,哺乳动物行为的研究对我们了解生物世界的发展与演化、保护自然环境以及人类自身的健康和幸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下面本文将谈一谈哺乳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的意义、方法以及一些典型案例。

一、哺乳动物行为生态学的意义众所周知,生物行为是由基因、环境以及个体学习所组成的复杂系统。

哺乳动物作为一类高度先进的生物,其行为特征丰富多样,反映了其适应环境所获得的差异化进化过程。

哺乳动物的行为特征包括社会行为、食性、觅食策略、走动方式、繁殖行为等,这些都对其生态环境的演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首先,哺乳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生物世界的演化与发展。

哺乳动物作为一类高度进化的物种,其行为特征反映了其基因与环境的协同作用,所以了解哺乳动物行为的生态学规律,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生物世界的演化过程。

不仅如此,哺乳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还可为人类社会提供很多启示,如个体、种群、群落之间的关系、食性与食物链、环境选择等,涵盖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多个维度的认知。

其次,哺乳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

哺乳动物的生存和繁殖状况十分依赖于其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是哺乳动物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行为特征的基础。

而哺乳动物行为生态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为我们提供科学依据,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自然生态系统,从而为保护自然环境提供更好的方案。

最后,哺乳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还能为人类自身的健康和幸福带来益处。

这里有几个例子:首先,我们知道动物对人类有很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一些哺乳动物通过传递疾病对人类造成威胁。

而哺乳动物行为生态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科学地认识动物的生态习性,从而进一步了解动物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生态学 (physiological ecology)或生态生理 学 (ecological physiology)是 生 态 学 与 生理 学 的 交 叉学科,主要是 用生 理学 的手 段解 决 生态 学问 题, 或者说利用生理学数据,回答与生 存 (survival)和 繁殖 (reproduction)相关的生态学问题,解 释有机 体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生存和繁衍。生理生态学的 研究包含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到种群、群 落、甚至生态系统等多个层次,核心是动物个体本 身。动物生理生态学的研究对于理解种群、群落和 生态系统 功 能、 促 进 宏 观 与 微 观生 物 学 研 究 的 结 合、对个体水平以下各研究层次的发现进行整合和 阐释等方面都具有重地位 (王德华,2007)。
Abstract:The theme of animal physiological ecology (or ecological physiology)is the adaptation of animals to their environment. Physiological ecologists usually use the physiological data to understand the ecological questions relevant to ani-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M anagement of Pest Insects and Rode nts,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 se Academy of Scienc es,Bei jing 100101 ,Chin a) (2 C ollege of Che mistry and Life S ciences,Shenyang Normal U niversity,S henyang 110034,C hina) (3 Institute of Ent omology of G uangdong, Guangzhou 510260 ,China) (4 C 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 ’hui Agricultural U nive rsity,H efei 23 0036 ,China)
生理生 态 学 的 核 心 问 题 是, 动 物 如 何 适 应 环 境。既然 是 适 应 问 题 当 然 要 有 进 化 的 思 想。但 Woodger (1929) 曾断言:“(当今) 早已经没有功 能进化了, 所 有 生 命 体 都 具 有 固定 的 基 本 代 谢 活 动”。Dobzhansky 则 一 直 强 调 进 化 思 想 的 重 要 性, 他曾在二十世纪 40 年代指出:“在现代生物 学的主 要分支学科中,只有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仍未受到进 化思想 的 较大 影 响。 这无 疑 对 彼 此 都是 有 害 的 ”。 Prosser (1986 ) 也指出: “进化生 物学 家很少 注意 到生理学,而大多数生理学家也只是具有一些肤浅 的 进 化 知 识 ”。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1000 - 1050 (2009)04 - 0343 - 09
Physiological ecology in small mammals and evolutionary theory
WANG Dehua1 ,YANG Ming2 ,LIU Quansheng3 ,ZHANG Zhiqiang4 ,ZHANG Xueying1 ,CHI Qingsheng1 ,XU Deli1
344
兽 类 学报
29 卷
mals’ survival and reproduction,and try to interpret the way and reason of animal’s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 and evolution. For nearly 70 years,evolutionary theory has great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ological ecology,and the findings of physiological ecology also mak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Here we focus on some aspects of physiological ecology of small mammals,namely body size and metabolism,digestive physiology,ecological immunology and hibernation (torpor),to briefly review some achievements and the implication of evolutionary theory. Key words:Adaptation;Body size;Digestion;Evolution;Hibernation;Immunity;Physiological ecology
作者 简介 :王德 华 , 中国科 学院 动物研 究所 研究员 ,从事 动物 生理生 态学 研究 收稿 日期 :2 00 9 - 10 - 09; 修回 日期 :2009 - 10 - 14 通 讯作者 ,C orresponding author,E - mail:wangdh@ ioz ac cn
(4 安 徽 农业 大学动 物科 技学院 ,合肥 230036)
摘要:动物生理生态学是一门利用生理学的手段和方法研究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 相关的生态 学问题的交 叉学科,
旨在阐明动物对环境适应和进化的生理机制。在近 70 年的发展历程中,进化 生物学的思 想和理论越 来越紧密地
融入到生理生态学的研究中,同时生理生态学的研 究结果 也在充 实着进 化生物 学理论 的发展。本 文根据 作者多
小型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与进化思想
王德华1 杨明2 刘全生3 张志强4 张学英1 迟庆生1 徐德立1
(1 中 国科 学院动 物研 究所 , 农业 虫害鼠 害综 合治理 研究国 家重 点实验 室, 北京 100101) (2 沈阳 师范大 学化 学与生 命科 学学院 , 沈 阳 110034 ) (3 广东省 昆虫 研究所 ,广 州 510260)
生理生态学 从上 世纪 40 年 代始, 至今 已 走过 了 70 年的历程,逐渐走向成 熟。从发展 历程看, 进化生物学的思想、理论和进展,一直是生理生态 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仅从动物的体型与代谢特 征、消化生理、生态免疫和冬眠等几个侧面,简述 其相关进展和进化生物学思想的影响。 1 动物的体型、能量代谢与进化
区。近年,Ashton 等 (2000) 进 行了 一 系列 研 究, 通过比较分析验证了仅在同一基因型的物种内其分 布规律符合贝格曼法则,而同一基因型物种的种间 分布则并不符合该法则;此外他们也没有发现体型 与地理分布的相关关系随纬度而改变。特定物种的 体型在对 环 境 的适 应 进 化 过 程 中会 发 生 明 显 的 变 化。如哺乳动物的体型在进化过程中具有明显增大 趋势,即 Cope’s 法则 (B enton,2002 )。关 于 动物 体型增 大的 进 化规 律 有很 多 有利 和 不 利 的 因素 (Schmidt-Nielsen,1984;Benton,2002 )。如体 型增 大可 减 少 热 散失, 有 利 于 动 物 生 存,可 以 延 长 寿 命,对于需 要 在 适 宜 的 条 件 下 才能 繁 殖 的 动 物 来 说,也增加了繁殖机会;体型增大可以使动物在利 用同一食物资源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可以使动物的 食物谱扩大,减 少与 其它 动物 对食 物 资源 的竞 争, 提高自身的生存机会 (Benton,1983);作为食草动 物,体型大可以减少其它动物对它们的伤害;捕食 者体型增大可 以提 高奔 跑 能力,提 高 捕食 成功 率, 而对于被捕食者则可以提高逃生的机会。但体型增 大也有很多挑战,比如对食物、水分等的需求增 加;繁殖期延长,生育力降低;寿命延长后进化速 率就会变慢,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降低。因此种 间的长期竞争和协同进化导致了哺乳动物体型的增 大,当然体型不能无限增大,否则物种就可能有灭 绝的危险。
年的研究经历,从动物的体型和代谢特征、消 化生理、生 态免疫 和冬眠 等几个 侧面,简述 了小型 哺乳动 物生理
生 态该 领 域 的 影 响。
关 键 词 : 生 理 生 态 学; 进 化 ; 适 应 ;免 疫 ; 消 化 ; 冬 眠; 体 型
中 图 分 类 号 : Q958
体型 (body size)和代 谢率是 生态 学和进 化生 物学研究的两个重要参数,它们与许多生活史特征 以及物种的生态学特征密切相关,而且代谢率具有 物种特异性。
有些 生 物 地 理 规 律, 如 贝 格 曼 法 则 (Bergmann’s rule,Bergmamm,1847) 就 是 从 体 型 方 面 解释物种的大 尺度 分布, 该法 则最 初 的观 点认 为, 体型较大的内温脊椎动物个体主要分布在较寒冷地
兽类学报,2009,29 (4):343 - 351 Acta Theriologica Sinica
编者按:
2009 年 是 著 名 的 英 国 生 物 学 家 和 博 物 学 家 达 尔 文 (Charles Robert Darwin) 诞辰 200 周年,也 是他 的划 时代 巨著 《物种起源》 发表 150 周年。 达尔 文的 进化理 论对 于我们 理解 复杂多样的生物界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 已经成 为现代生物学的奠基理论。他的自然选择的进化理论对 于自然 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著名遗传学家和 进化生 物学家 Theodosius Dobzhansky 曾 说 过: “如 果 没有 进 化 之 光, 生物学的一切将变得无法理解” (Nothing in biology makes sense except in the light of evolution)。毫无疑问,进 化生 物学的 思想 和方法已经融进了哺乳动物学的各个方面中。 Nature 杂 志网站 在纪念专栏 (Special:Darwin 200 ) 曾 评 论道: 达尔 文的 进化 理论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对政治、宗教和哲学,以 及对艺 术和文 化关 系的影 响,迄今 还 没有 任何 一个 人能 与他 匹敌 ( http: / / www nature com / news / specials / darwin / index html )。 为了纪念这位现代生物学的奠基人,本刊特刊出一组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