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醚脲的作用

合集下载

50%丁醚脲悬浮剂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50%丁醚脲悬浮剂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50%丁醚脲悬浮剂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摘要50%丁醚脲悬浮剂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使用50%丁醚脲悬浮剂1 500g/hm2与750g/hm2在施药1d、3d、5d后防效分别为41.5%、57.9%、93.4%,31.3%、48.5%、88.1%,在0.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而50%丁醚脲悬浮剂及对照药剂25%丁醚脲乳油各处理的防效相比较,药后1d、3d、7d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50%丁醚脲悬浮剂;小菜蛾;小白菜;防效丁醚脲是一种全新化学结构的新型硫脲类低毒杀虫、杀螨剂,兼具内吸和熏蒸双重作用,制剂为50%可湿性粉剂、25%乳油和50%悬浮剂,广泛应用于蔬菜﹑果树﹑茶叶﹑棉花及观赏植物上,主要用于高抗性鳞翅目害虫(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棉铃虫等)和螨类的防治,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及区酯类的抗性害虫有特效[1]。

为了明确50%丁醚脲悬浮剂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在湖南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基地大田中进行了田间药效对比试验。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50%丁醚脲悬浮剂(湖北信风作物保护有限公司产品并提供);25%丁醚脲乳油(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1.2 试验地点及其概况本试验安排在湖南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基地大田中进行,壤土,有机质含量32g/kg,pH值6.1,土壤肥力中等偏上,灌溉便利。

试验栽培作物为小白菜,种植密度为10cm×14cm,施药时为六叶期中苗。

1.3试验设计及实施方法试验于8月25日进行,按委托单位方案进行,共设4个处理:50%丁醚脲悬浮剂1 500g/hm2(A)、50%丁醚脲悬浮剂1 125g/hm2(B)、50%丁醚脲悬浮剂750g/hm2(C)、25%丁醚脲乳油2 250g/hm2(D),并设清水对照(CK)。

每处理重复4次,每重复为1个小区,每小区25m2,共计20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

于小菜蛾1~2龄幼虫发生高峰期施药1次。

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卫士牌WS-16型)均匀喷雾,用水量为600L/hm2,将蔬菜叶片正反面喷湿。

25%丁醚脲EC防治小菜蛾的效果

25%丁醚脲EC防治小菜蛾的效果

25%丁醚脲EC防治小菜蛾的效果摘要进行了25%丁醚脲EC防治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在1龄幼虫孵化高峰期,用该制剂600~900 kg/2对水900kg/hm2喷施1次,药后2d 平均防效70.59%~75.86%,7d后平均防效81.38%~90.87%,且对白菜生长安全。

关键词25%丁醚脲EC小菜蛾防治效果文献标识码 A小菜蛾[PluteUa xylostell(L.)](图1),是十字花科蔬菜上常见的主要害虫,发生代数多且世代重叠,常用药剂防治效果较差。

为了确定海南博士威农用化学有限公司提供的25%丁醚脲EC防治小菜蛾的防治效果,筛选适宜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的最佳药剂,笔者进行了该药剂防治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与来源25%丁醚脲EC(由海南博士威农用化学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1.8%阿维菌素·高氯EC(由河北邢台市农药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1.2田间小区药效试验1.2.1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即处理①~③,分别为25%丁醚脲EC 450、600、900g/hm2;处理④为1.8%阿维菌素·高氯EC450g/hm2;处理⑤为对照(CK),喷施等量清水。

随机排列,4次重复,共20个小区,小区面积21m2,小区间隔50cm,重复间沟宽60cm,四周设置保护行100cm。

1.2.2供试作物。

白菜,品种为早熟七号。

1.2.3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思南县塘头镇坚强村,地势平坦,前作玉米,肥力中等,前作玉米,白菜种植密度为20cm×30cm,长势较好,生育时期处于莲座期,小菜蛾虫态为1龄幼虫高峰期,为田间自然虫源。

1.2.4施药时间与方法。

2008年9月4日16:30~18:30施药1次,采用工农-16型背负式手压喷雾器均匀喷雾,用水量900kg/hm2;喷施不同处理药液时冲洗喷雾器后再使用,以防药液间相互干扰;对照区喷施等量清水。

丁醚脲工艺

丁醚脲工艺

丁醚脲工艺引言丁醚脲工艺是一种用于合成丁醚脲化合物的方法。

丁醚脲是一类高效的除草剂,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

本文将介绍丁醚脲工艺的原理、步骤以及优势。

丁醚脲工艺原理丁醚脲工艺是通过将丁醇和脲反应生成丁醚脲。

丁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OH)官能团。

脲是由两个氨基(-NH2)官能团和一个羰基(-C=O)官能团构成的化合物。

将丁醇与脲进行酯化反应,羟基与羰基结合形成醚键,同时释放出水分子,从而生成丁醚脲。

丁醚脲工艺步骤丁醚脲工艺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原料准备准备好丁醇和脲两种原料。

丁醇应具有较高的纯度,以确保反应的高效性和产物的纯度。

2. 反应装置搭建搭建反应装置,常用的包括反应釜、冷却器、计量泵等。

反应装置需要具备较高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以防止反应物和产物的泄漏和污染。

3. 反应条件控制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将丁醇和脲加入反应釜中,并加入催化剂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反应过程中还需控制反应物的比例和反应时间。

4. 反应结束与产物分离当反应达到一定程度后,停止供料,冷却反应体系。

将产物从反应釜中分离出来,通过过滤、洗涤等方式去除杂质。

5. 产物收集与干燥将分离得到的丁醚脲产物进行收集,并进行干燥处理,以获得纯度更高的终产品。

丁醚脲工艺优势丁醚脲工艺相比其他合成方法有以下优势:1. 高效能丁醚脲工艺具有较高的合成效率,反应时间相对较短,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2. 环境友好丁醚脲工艺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减少了环境污染的风险。

同时,反应产物丁醚脲对环境影响较小。

3. 产物纯度高丁醚脲工艺合成的产物纯度相对较高,有助于提高农药的品质和效果。

4. 工艺可控性好丁醚脲工艺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过程稳定性良好,可以实现产物质量的稳定控制。

总结丁醚脲工艺是一种合成丁醚脲的有效方法。

本文从丁醚脲工艺的原理、步骤和优势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丁醚脲作为一类高效的除草剂,其制备工艺的改进与推广将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丁醚脲使用技术

丁醚脲使用技术

丁醚脲使用技术丁醚脲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特点为醇和酰胺的杂化化合物。

在生产和实验过程中,丁醚脲被广泛使用,因为它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今天,我们将讨论有关丁醚脲使用技术的知识。

一、丁醚脲的性质丁醚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常用于化学反应、材料制备、催化剂、表面活性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领域。

丁醚脲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物化特征,能够在极端环境下稳定。

此外,它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运移性,在现代化学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有机化合物。

二、丁醚脲的使用技术丁醚脲常用于化工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

正确使用丁醚脲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有一定的技巧。

以下是丁醚脲的使用技术:1、储存丁醚脲应该保持在比较低的温度下存放,以避免其分解。

如果是长期储存,最好将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免受潮和吸收水分。

2、取用在使用丁醚脲之前,需要仔细读取相关的存储标签,并确保其没有受到损坏和变质。

在取用时,需要使用无菌的工具,并且对于不同的应用领域,需要正确的取用方法。

3、混合丁醚脲通常和其他化合物混合在一起使用,这就需要注意混合比例和方法。

在混合时,应该逐渐加入丁醚脲,避免过量或者不足。

4、清洗在使用结束后,必须将残留的丁醚脲清洗干净。

可以使用水或者其他溶液进行清洗,但是必须保证清洗干净。

三、丁醚脲的应用领域丁醚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化学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丁醚脲的一些应用领域:1、催化剂丁醚脲广泛应用于催化剂中,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度,提高反应的产率。

2、表面活性剂丁醚脲作为表面活性剂,在制造化妆品、清洁用品和制造其他表面活性剂时有着广泛的应用。

3、树脂和聚合物丁醚脲能够被用于生产树脂和聚合物,并能够为其提供耐用性和耐高温性能。

综上所述,丁醚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于正确的使用丁醚脲,需要了解其性质和使用技术,遵循正确的储运和操作规范。

丁醚脲使用技术

丁醚脲使用技术

丁醚脲使用技术丁醚脲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化学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

它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稳定性和选择性,能够有效地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丁醚脲的使用技术及其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丁醚脲的基本性质丁醚脲的化学式为C4H9CONHNH2,分子量为101.14。

它是一种白色结晶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丁醚脲的pH值范围为6.5-8.5,适用于大多数生物样品的提取和分离。

此外,丁醚脲还具有选择性,能够选择性地沉淀蛋白质,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丁醚脲的使用技术1. 样品制备在使用丁醚脲进行样品提取和分离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

一般来说,样品需要经过粉碎、离心、过滤等步骤,以获得高质量的样品。

2. 丁醚脲的制备将适量的丁醚脲加入适量的缓冲液中,搅拌均匀,直至完全溶解。

制备好的丁醚脲溶液可以在4℃下保存,但需避免阳光直射和震动。

3. 样品提取和分离将制备好的丁醚脲溶液加入样品中,搅拌均匀,然后离心沉淀。

将上清液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丁醚脲溶液,再次搅拌均匀,离心沉淀。

重复此步骤,直至上清液中不再有沉淀为止。

最后,将沉淀用适量的缓冲液洗涤,即可得到纯净的样品。

三、丁醚脲在实验中的应用丁醚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化学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

在生物医学领域,丁醚脲常用于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从而为后续的分析和检测提供基础。

在化学分析领域,丁醚脲可用于有机物的提取和分离,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环境监测领域,丁醚脲可用于水样、土壤样品等的提取和分离,从而为环境污染的监测和治理提供基础。

丁醚脲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稳定性和选择性,能够有效地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验中,我们应该掌握丁醚脲的使用技术,合理地应用丁醚脲,从而为实验的成功提供保障。

50%丁醚脲悬浮剂防治苹果园山楂红蜘蛛药效试验

50%丁醚脲悬浮剂防治苹果园山楂红蜘蛛药效试验

50%丁醚脲悬浮剂防治苹果园山楂红蜘蛛药效试验作者:韩鹏杰赵荣华封云涛等来源:《山西果树》2011年第04期摘要:用50%丁醚脲悬浮剂防治苹果园山楂红蜘蛛,在1000-3000倍液的用药量情况下,药后1 d防治效果最高可达85%以上,药后3~10 d防效均在97%以上。

50%丁醚脲悬浮剂防治苹果园山楂红蜘蛛,在发生始盛期用药,可有效控制虫害,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期。

关键词:丁醚脲,悬浮剂,山楂红蜘蛛,防治效果红蜘蛛在我国各苹果和梨区均有发生,危害果树的红蜘蛛主要有山楂红蜘蛛和苹果红蜘蛛两类,尤以山楂红蜘蛛发生比较普遍,分布地域广,危害树种类多。

山楂红蜘蛛又叫山楂叶螨,受红蜘蛛危害的叶片正面显黄色小斑点,很多斑点相连则出现大片黄斑,严重时全叶焦枯变褐,叶背面拉丝结网。

叶片受害易产生褐色枯斑,导致早期脱落,从而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

50%丁醚脲悬浮剂是一种全新化学结构的新型硫脲类低毒杀虫、杀螨剂,具有内吸、触杀和熏蒸多重作用以及独特的杀虫作用机理。

其可在紫外线照射或在虫体内多功能氧化酶的帮助下,分解为一种碳化二亚胺,此物质具有阻碍害虫体内神经细胞线粒体的功能,影响其呼吸作用及能量转换,从而使害虫迅速僵硬而死。

可广泛应用于蔬菜、果树、茶叶、棉花及观赏植物上,主要用于螨类和高抗性鳞翅目害虫的防治,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等产生抗性的害虫有特效。

同时,丁醚脲对捕食性螨和普通草蛉等益虫成虫及蚯蚓均十分安全。

50%丁醚脲悬浮剂的剂型是以水为分散介质,没有由有机溶剂产生的易燃和药害问题,无粉尘危害,对操作者和环境安全,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型杀虫剂。

为进一步开发该药的施用范围,评价其对红蜘蛛的防治效果、合理使用剂量和安全性,对此药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试验地位于山西省晋源区晋源东街村,苹果园面积1.3 hm2,沙土地,水肥条件好,管理好,所有试验小区栽培条件及管理措施基本一致。

试验前后天气干旱少雨。

50%丁醚脲悬浮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评价

50%丁醚脲悬浮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评价
( 山东农业大学农药毒理与应用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 泰安 271018)
摘 要: 本文对 50%丁醚脲悬浮剂防治小菜蛾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进行了评价, 室内毒力 结果表明: 供试 药 剂 50%丁醚脲悬 浮剂对小菜蛾有较高的活性, 药后 48 h, LC50、LC90 分别为 580.723 mg/L、2378.975 mg/L。药 后 72 h, LC50、LC90 分别为 488.163 mg/L、 1662.417 mg/L。田间 药效试 验结果 表明: 50%丁 醚脲 悬浮 剂 75~ 100 ml/667 m2 对小菜蛾幼虫表现出优良的防治效果, 持效期长, 是 防治小菜蛾的有效药剂, 随着剂量的增加, 防 治 效 果 明 显 提高 。 关键词: 50%丁醚脲悬浮剂; 小菜蛾; 生物活性; 田间药效 中图分类号: Q965, S481+.9 文献标识码: A
2 试 验方 法
2.1 室 内毒 力测 定方 法 试验于 2006 年 6 月 6 日在 山东农业大 学天然产
物杀虫剂实验室常温进行。在预备试验基础上, 设置 丁 醚 脲 悬 浮 剂 有 效 成 分 浓 度 300 mg/L、 600 mg/L、 900 mg/L、 1200 mg/L、 1500 mg/L、 2500 mg/L, 以
丁醚 脲是 一种 新型 硫脲 类杀 虫剂 , 其 分子 结构 上 的硫 脲基 在阳 光及 昆虫 体 内的 多功 能 氧化 酶 ( MFO) 作 用下 变 成 一种 碳 化 二 亚胺 类 化 合物 , 这 种化 合物 对害 虫害 螨具 有极 强的 毒杀 能力 , 是 一种 线 粒 体 ATP 酶抑 制 剂 , 其 主 要 作用 机 制 是 干 扰 神 经 系 统 的能 量 代 谢 , 阻 碍 ATP 合成 , 破 坏 神 经 系 统 的 基 本 功 能 。 我 们 比 较 了 50% 丁 醚 脲 悬 浮 剂 和 50%宝 路 SC 对 小 菜蛾 幼 虫 的 室内 毒 力 及田 间 防 治 效果 , 现 将结 果报 道如 下。

丁醚脲悬浮剂防治茶树害虫试验

丁醚脲悬浮剂防治茶树害虫试验

表 1 50%丁醚脲悬浮剂对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
处理
药前 虫量 / 头
50%丁醚脲悬浮剂 21.5
1 500 倍液
50%丁醚脲悬浮剂 19.2
2 000倍液
50%丁醚脲悬浮剂 20.5
2 500倍液
25%吡虫啉可湿性 22.2
粉剂1 000倍液
对照(清水)
27.4
药后3 d 虫量/头 防治效果/%
药后3 d调查,50%丁醚脲悬浮剂1 500倍液、2 000 倍液和2 500倍液对茶树黑刺粉虱防治效果分别为 100%、100%和98.3%,对照药剂25%吡虫啉可湿性粉 剂1 000倍液对黑刺粉虱的防治效果为83.2%。药后 10 d,50%丁醚脲悬浮剂3个处理对黑刺粉虱的防治 效果在97.7%~98.9%,而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对黑刺粉虱的防治效果为88.8%。50%丁醚脲悬 浮剂3个处理之间对黑刺粉虱的防治效果无差异,但 优于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见表2)。

100

100
1.2
94.4
4.5
81.6
28.8
药后10 d 差异显著性
虫量/头 防治效果/%
4.2
89.6
Aa
5.185.9Aa6383.7Ab
12.8
70.2
Ab
51.5
注:虫量为每 m2 虫口数。 表 2 和表 3 同。
科普惠农 69
科普惠农 植物医生 ZHI WU YI S HE NG
关键词:丁醚脲;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 黑刺粉虱;药剂试验
浙江省缙云县目前有茶园3 820 hm2,其中采摘 面积3 000 hm2。近年来,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假眼 小绿叶蝉、茶尺蠖和黑刺粉虱发生为害呈上升趋 势,是茶园中常见且严重为害茶树的害虫。假眼小 绿叶蝉以成、若虫刺吸茶树芽叶、嫩梢皮层汁液,干 扰茶树营养物质的正常输送,使茶树芽叶失水、生 长迟缓、叶片枯焦,造成茶叶减产[1]。黑刺粉虱以成、 若虫刺吸叶片和嫩枝汁液,被害叶出现失绿黄白斑 点,为害重的,斑点扩展成片,最后叶片早落;该虫排 泄的蜜露可诱致煤烟病发生。茶尺蠖幼虫食叶,暴 发时可将成片茶园的叶片啃食一光,严重影响茶叶 产量和品质[2]。虽然通过农业、物理、生物措施能抑 制这几种虫害的发生,但在大发生时,化学药剂仍 是控制茶树多种害虫的主要防治措施之一。丁醚脲 是一种新型硫脲类高效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胃 毒、内吸和熏蒸作用,还有一定的杀卵效果,可有效 防治果、茶、蔬等作物上的多种害虫,是防治刺吸式 和咀嚼式口器害虫的高效药剂。笔者于2015年夏茶 期在七里乡观测区,用50%丁醚脲悬浮剂对茶树以 上3种害虫进行田间药剂试验,为丁醚脲的合理使 用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醚脲的作用
丁醚脲是一种新型硫脲类高效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胃毒、内吸和熏蒸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杀卵效果。

低毒,但对鱼、蜜蜂高毒,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丁醚脲的作用。

丁醚脲的作用:
丁醚脲杀螨速效性好;但要使药剂毒素完全释放,须选择阳光直射天气进行喷雾(如晴天喷雾,不选择阴天、清晨、傍晚喷雾等),方达最佳效果。

分子结构上的硫脲基在阳光及多功能氧化酶作用下,把硫原子的共价键切断使变成具有强力杀虫、杀螨作用的碳化二亚胺,因此,在晴天使用为宜。

丁醚脲是一种新型硫脲类高效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胃毒、内吸和熏蒸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杀卵效果。

低毒,但对鱼、蜜蜂高毒。

在紫外光下转变为具有杀虫活性的物质,对蔬菜上已产生严重抗药性的害虫具有较强的活性。

可防治多种作物和观赏植物上的蚜虫、粉虱、叶蝉、夜蛾科害虫及害螨。

主要以可湿性粉剂配成药液喷雾使用,防治蔬菜小菜蛾、菜青虫和棉花红蜘蛛,一般亩用有效成分20~30克,持效期10~15天。

(叶菜类使用超过标准计量会造成叶片不规则褶皱,
严重时会出现灼烧现象)
丁醚脲属硫脲类杀螨剂,喷雾后几小时内可发挥药效,具有内吸、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通过干扰神经系统的能量代谢,破坏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抑制几丁质合成,红蜘蛛首先麻痹,以后才死亡。

丁醚脲的作用就介绍到这里,丁醚脲对成螨、幼螨、若螨及卵均有效,可用于防治果树(柑橘、苹果)、棉花、蔬菜、茶及观赏植物上螨类(叶螨、锈螨)、蚜虫、粉虱、叶蝉、各种蛾类害虫等有高防效性,产生了抗性的小菜蛾、菜青虫及卷叶蛾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