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矛盾

合集下载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矛盾观(矛盾分析法,对立统一规律)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矛盾观(矛盾分析法,对立统一规律)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矛盾观(矛盾分析法,对立统一规律)1.对立统一原理世界观: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两点论、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2.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没有斗争性就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世界观: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既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②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世界观:矛盾具有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世界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二者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坚持从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和我工作方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据)6.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世界观: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课件:第九课矛盾观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课件:第九课矛盾观

区 别
联 系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普遍性 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 无处不在——空间上) ②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时时有矛盾、无时不有——时间上) 在这一过程中只存在矛盾的差别问题,不 存在矛盾的有无问题。 所以,整个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
矛盾普遍性的方法论:
提示: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
件的),是现实的(不是主观想象的),转向 对立面。
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 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 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道德经》 没有黑,就无所谓白;没有丑,也无所谓美 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 没有先进,就没有落后;没有战争,就没有和平
矛盾就是事物,矛盾就是问题,矛盾就是世界, 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推动事物发展,就是要解决 矛盾。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含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属性——斗争性, 矛盾的统一属性——同一性,
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
本属性。
固有的——客观的 基本属性——不可缺少
(2)矛盾同一性(是有条件的)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 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 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 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喜 —— 悲 吸引 — 排斥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变异 攻 —— 遗传 — 守 永恒的。 法制 强—— 弱 民主—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暂时的。 深—— 浅
战争—
和平
哲学所讲的 “斗争性”
包括一切差异和 对立——共性

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九课件矛盾观

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九课件矛盾观

100%
改革创新
改革和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 矛盾的过程,运用矛盾观可以更 好地认识和解决改革创新中的问 题,推动事业发展。
80%
维护稳定
在社会稳定方面,运用矛盾观可 以更好地认识和解决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矛盾观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
提高自我认知
通过学习和运用矛盾观,可以 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 优点和不足,促进个人成长。
02
矛盾的解决方式
矛盾的转化与解决
矛盾的转化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 转化,由对立走向统一。
矛盾的解决
解决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 泉,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来化解矛 盾。
矛盾的调和与调和方式
矛盾的调和
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可以调和, 实现共存和共赢。
调和方式
通过协商、妥协、利益平衡等方式实 现矛盾的调和。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总结词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关系;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
详细描述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在同一性中存在着斗争性, 在特殊性中存在着普遍性,在个性中存在着共性。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就是矛盾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主要矛盾方面。在同一性中存在着斗 争性,在特殊性中存在着普遍性,在个性中存在着共性。
分析矛盾观的实践意义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是最为 常见的一种社会矛盾,它大量地表现为 人民内部不同利益要求之间的矛盾。
增强心理素质

哲学生活第九课第一框 第二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哲学生活第九课第一框 第二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一、矛盾的普遍性
(一)含义: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
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 时有矛盾
说明:矛盾的普遍性还指同类事物共同的状态本质和 属性。简单理解就是同类事物的共性(共同点)
第一,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 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 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
貂蝉
西施
1.不同事物具有 不同的矛盾
不同矛盾构成了同一事物区别 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杨玉环 王昭君
王昭君:肩膀窄小 让“落雁”为之惊叹的昭君容貌出众,但是肩膀 有点窄小,正好安排她出塞,于是她就经常披着 毛皮制的斗篷,由于皮毛的蓬松,不但使她的削 肩得到了隐藏,还因为雪白的围领和鲜红的斗篷 衬托,反而更映得她五官秀美,眉目如画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必须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 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 学基础。
1.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现阶 段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 它通过“先行先试”,着眼于形成可复制,可推 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以促进各地共同 发展。这说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是一个 A.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的过程 B.在普遍性指导下发展特殊性的过程 C.从特殊性中寻求普遍性的过程 D.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的过程
原理二
(三)矛盾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
矛盾具有 特殊性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量体裁衣;量入为出,量力而行; 对症下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逢 山开路,遇水搭桥。

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第一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第一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学问,学问,一学二问,不学不问是个愚人。

——法国 雨果 高密五中高二政治新授课教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 No.16348 3451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诗词中蕴涵的哲理是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②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客观的 ③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④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17.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一是“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A.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B.从整体着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质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18. 新闻宣传部门在总结推广某地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典型经验时,采取的步骤是:深入到该地调查了解,取得翔实丰富的资料;再进抽象总结后形成共同的经验;最后建议其他各地以此为指导结合本地情况学习该地的经验,以推动农业创新工作的开展。

请写出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的哲学依据及主要内容,并概括出说明这一哲学依据的要求和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19.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

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000人次,最多时约7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000人次以内。

大量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

结合材料,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编写:赵长荣 审核:邰杰 课时:2课时 使用时间:2014.1.9【预习案】【学习目标】识记矛盾的含义。

生活与哲学第九课

生活与哲学第九课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高考考点】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课前预习学案一、复习教材P55---61,完成市一轮复习资料P181-182考点剖析部分。

二、熟记以下重点知识:1、矛盾的含义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3、矛盾普遍性原理内容和方法论4、矛盾特殊性原理内容和方法论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内容和方法论6、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原理内容和方法论7、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含义、重要性三、自主构建体系四、你的困惑:课内探究案一、1、判断说明澄清认识(1)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优点和缺点。

()(2)事事有矛盾,是指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3)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

()2、请你判断下列俗语哪些体现主次矛盾,哪些体现矛盾主次方面?(1)好钢用在刀刃上(2)打蛇打七寸(3)一个篱笆三个桩、荷花好看要绿叶扶持(4)防微杜渐(5)一趾之疾,失七尺之躯“(6)瑕不掩瑜(7)金无足赤,人无完人(8)手忙脚乱(9)画龙点睛3、阅读信息,增长知识请你翻开市一轮183页,阅读“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掌握相关知识。

4、知识归类(1)矛盾分析的方法有哪些?(2)矛盾的观点有哪些?(3)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内容?二、探究题1、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张德江强调,扎实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是今年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一项重点工作。

要抓好首批试点工作,加强指导,完善政策,做好宣传,解决各种不同的实际问题,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村老人及时领到基础养老金。

要根据各地的实际做好新农保与其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或政策之间的衔接。

要加强经办能力建设,整合服务资源,提升服务能力,让参保农民方便、放心。

要本着一切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决杜绝产生新的腐败。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对立统一的观点的?(选做题)2.近20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1993~1996年,针对当时的通货膨胀,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框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框

中 国 人
黄 种 人
个性——共性

个性——共性
动 物
个性——共性
生 物
个性——共性
问题:上述事例说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上述事例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 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 的关系。
水果是对苹果、菠萝、葡萄等具体水果的概括,它 水果: 存在于具体的水果之中。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 们是不能找到一个既不是苹果,也不是菠萝、葡萄 等具体水果的水果。 问题:上述情况说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 的什么内容? 上述情况说明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 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问题:不同社会制度的依次更替,表明了矛盾特 殊性的那种情形?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 的特点。
下面成语或者俗语哪些是违背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原理的,哪些是符合这一原理的?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千篇一律;一刀切; 对症下药;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抽薪止 沸;入乡随俗;张冠李戴;生吞活剥;生 搬硬套;火上浇油 ;不分青红皂白,各打 五十大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 匙开一把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东施 效颦 ;邯郸学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 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 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提 示:哲学上所说的 “斗争性”与日 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的关系。教 材P68专家点评)。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 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 同化作用贮存能量,异 化作用释放能量,它们 是两种相反的作用,是 相互排斥的。 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 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 是统治者、剥削者,而 无产阶级是被统治者、 被剥削者,两者地位和 利益是相互对立的。

高二政治哲学与生活第九课知识点

高二政治哲学与生活第九课知识点

高二政治哲学与生活第九课知识点1、什么是矛盾?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原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才能历经风雨,又见彩虹。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意义:想问题、办事情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5、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个性的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是可以变化的。

方法论意义:1应该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2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相互联系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就是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职中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任职末期
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 抑郁不振 意高气盛 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做 意气微平 低头弯腰 挺胸凸肚 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后短前长 前后一样长
前短后长
一切从实际出发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和俗语归纳: 因人而异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量力而行 量入而出 随机应变 对症下药 抽薪止沸 入乡随俗 水来土掩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 看菜吃饭 量体裁衣 兵来将挡
复杂事物
两点论 某一矛盾 既看主要矛盾 又看次要矛盾 既看主要方面 又看次要方面 抓 重 点 要 全 面 两点是 有重点 的两点 重点是 两点中 的重点
复杂事物:把握主要矛盾 重点论 某一矛盾:把握主要方面 反对形而上学一点论和均衡论
统 一
内部联系 联系的根本 内容是矛盾 外部联系 内因 外因
内部矛盾
次要矛盾
一个矛盾
复杂事物
矛盾的次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是由谁来决定的?
矛盾统一体 矛盾主要方面 矛盾次要方面
我国所有制结 公有制经济 构
中华人民共和 大陆 国(一国两制) 社会主义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
香港澳门台湾 资本主义制度 危险性 有弊 挑战
核能
中国入世
优越性
有利 机遇
1、矛盾双方是什么??
利:能量密度高,污染小
H、荷花好看也要绿叶相扶 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也有影响
I、牵牛要牵牛鼻子
要抓住主要矛盾,抓住重点和关键
K、学会“谈钢琴”的工作
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体现主要矛盾的标志性词: 重点、中心、关键、突破口、 首要、首位、重中之重、 症结、要害……
矛盾的主次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
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
弊:放射性污染。
2、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是否 相同?为什么?
不相同
3、核电站该不该建?
利大于弊,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核电站
矛盾主次方面原理应用 ①认清形势 ②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③党的廉政建设与腐败现象 ④一国两制 ⑤网络利弊 矛盾次要方面不可轻视 • 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 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
注意:哲学所讲的“斗争性”与生活中所 说的“斗争”的一样吗? 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 对立,生活中所说的“斗争性”仅仅是矛盾斗 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
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 对立面,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是绝对的,无 条件的)
• 猫和老鼠是一对“老冤家”,他们 在同对方的斗争中不断完善自己, 从而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 :老 鼠会“装死”,猫会“假眠;老鼠 昼伏夜出,猫的眼可以随光线的阴 暗而改变瞳孔的大小,夜间仍可看 见东西;老鼠的听觉极为灵敏,猫 的脚下则生有肉垫,走起路来无声 无息。 下来的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次 要 方 面
主 要 方 面
体现矛盾主次方面原理的俗语
两利相较取其重, 两害相较取其轻; 桔生淮南则为橘,桔生淮北则为枳; 权衡利弊得失;
体现矛盾主次方面的标志性词:
性质、本质、主流、支流、
大局、主体、形势、利弊、 优势、总的来说、大多数 谈认识、谈分析、谈评价、……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我国宋朝时期,京城有位 很有名气的裁缝,他裁的衣服 特别的合体,那么他有什么“ 秘诀”呢? 传说有一次,御使大夫请 他去裁一件进宫穿的衣服,裁 缝手脚利索地量好了他的身腰 尺寸,问:”请教御使老爷, 您当官多少年了?“御使很奇 怪,反问他:”你量体裁衣就 够了,还要问这些干什么?
初任高职
2、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 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 B.积劳成疾 C. 量体裁衣 D.因材施教


3、《孙子兵法》“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 生”。这一观点表明( C ) 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和寓言故事归纳:
东施效颦 缘木求鱼
邯郸学步 依葫芦画瓢
张冠李戴 一刀切
抱薪救火 ……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 寓 于 苹果
水果
包含
水蜜桃 菠萝
共性:含有果酸、 糖类等成分;都有 多汁、味甜等特点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 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陛 下 他
复习回顾:
矛盾的含义
矛盾的基本属性及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什么?方法论?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你能认出这些 漫画中的人吗?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 有不同的特点
带领我们富起来
带领我们站起来 带领我们强起来
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特点
另一方 面,特 殊性也 离不开 普遍性
个性 离不开 共性
共性:含果酸,糖类,多汁。。。
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一匹马出关, 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定不许带马出关。公孙龙说: “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白马和马是两回事。”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不同 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
中 国 人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 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 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 动处似弱柳扶风。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 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 堂堂,威风凛凛。骑坐赤兔马,提 一口青龙偃月刀。 个子不高,面容黑瘦,短平 头,头发根根竖立,胡须像隶体 “一”字,穿着长衫 ,常咬着 烟嘴
同一矛盾的双方各有特殊性 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侧面 不同特点 花言巧语、王婆卖瓜、软磨硬缠、 迫不及待,目的是以较高的价格 玉树地震 尽快地把商品卖出去
金融危机
上海 半信半疑、货比三家、挑三拣四、 世博 不慌不忙,目的是以较低的价格买 回称心如意的商品 西南大旱
卖方
买方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73)
斗争——同一 • 问:猫和老鼠是在竞争中共同生存 双方发展
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不同的事物结合才能生成万物,否则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强调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相反相成的事物 才能形成统一体。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
强调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要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下列作法体现或违背了什么原理或要求
A、眉毛胡子一把抓
不分主次、抓不住重点、中心 颠倒主次
B、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C、十个指头按跳蚤
违背了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关键
D、一个好汉三个帮 既要抓住重点,又要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E、擒贼先擒王
F、一个篱笆三个桩
要抓住主要矛盾 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主次矛盾
黄 种 人

动 物
生 物
个性——共性 个性——共性
个性——共性 个性——共性
•该原理的常用关键词:
•搞试点、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从一般到个别、
•解剖麻雀、
•抓好典型……
议 一 议
1、能不能反过来说:“特殊性寓于普 遍性之中”或“普遍性包含了特殊 性”? 2、能不能说: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多 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在哲学上,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
矛盾
矛盾的含义 自 相 矛 盾
楚国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刺 不破它。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 东西穿不透的。
有人质问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 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含义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外部矛盾 内部矛盾 外部矛盾
发展的根本 动力是矛盾
知识联系
唯 物 辩 证 法
基本观点: 联系 (总特征)
根本 内容 实质和核心: (根本观点) (构成、引起)
发展
根本 动力
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
陶渊明的《桃花源 记》从哲学角度看, 这个世外桃源是否真 的没有“矛盾”?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 ! !
? ?? 那陛 下 他…
太 … 医 …
呜 呜 呜 …
问题探究: 1、他为什么不敢剪?
2、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塞 翁 失 马 焉 知 非 福
塞翁失马
住在边塞的一个老头,是养马高手,和马 有深厚的感情。一天他养的马丢了,别人来 安慰他,他说:这怎么就不算是好事呢?几 个月以后,这匹马果然带了一匹好马回来了。 别人又来祝贺他,他说:这怎么知道就不是 坏事呢?不久,他的儿子骑好马把腿摔坏了。 别人来安慰他,他说:这怎么知道就不是好 事呢?果然,不久发生了战争,他的儿子因 为腿坏不能上战场,一家人得以享受天伦之 乐。
普遍性与特殊性、整体与部分,这两种关系的区分。 (以奥运会为例)
主次矛盾
简单事物
次要矛盾
矛盾
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一个
复杂事物
应用探究: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牵牛要牵牛鼻子 打蛇要打七寸
反例:不分主次
眉毛胡子一把抓;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应用探究:
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个篱笆三个桩 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
(2)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既指 事物内部
存在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这种关系 (3)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