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汽轮机》复习题(绪论1章)

合集下载

汽轮机原理第一章习题PPT课件

汽轮机原理第一章习题PPT课件

当喷嘴出口截面上的压力比p1/p0大于或等于临界压比时,蒸汽的膨胀特点;
当喷嘴出口截面上的压力比p1/p0小于临界压比时,蒸汽的膨胀特点。

答:(1)p1/p0大于或等于临界压比时,喷嘴出口截面AC上的气流速
度和方向与喉部界面AB相同,斜切部分不发生膨胀,只起导向作用。
(2)当喷嘴出口截面上的压力比p1/p0小于临界压比时,气流膨胀至AB时, 压力等于临界压力,速度为临界速度。且蒸汽在斜切部分ABC的稍前面部分 继续膨胀,压力降低,速度增加,超过临界速度,且气流的方向偏转一个角 度。
计算动叶进出口汽流绝对速度及相对速度。
画出动叶进出口速度三角形及该级热力过 程线并标注各符号。
计算轮周效率
的)速度c1度比。
43.假想速比 答:圆周速度u与假想全级滞止理想比焓降都在喷
嘴中等比熵膨胀的假想出口速度的比值。
44.汽轮机的级 答:汽轮机的级是汽轮机中由一列静叶栅和一列
动叶栅组成的将蒸汽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基本工 作单元。
45.级的轮周效率 答:1kg蒸汽在轮周上所作的轮周功与整个级所消
不膨胀加速,只改变流 动方向,动叶中只有动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反动级做功原理的特点是:蒸汽在动叶汽道中不仅改变流动方向,而
且还进行膨胀加速。 动叶中既有动能向机械能的转化同时有部分热能转化成动能。 在同等直径和转速的情况下,纯冲动级和反动级的最佳速比比值: / =()im/()re=()/=//=1/2 上式说明反动级的理想焓降比冲动级的小一倍
作功能力:复速级最大,冲动级次之,反动级最小;
效率:反动级最大,冲动级次之,复速级最小。
68.减小汽轮机中漏气损失的措施。
答:为了减小漏气损失,应尽量减小径向 间隙,但在汽轮机启动等情况下采用径向 和轴向轴封;对于较长的扭叶片将动叶顶 部削薄,缩短动叶顶部和气缸的间隙;还 有减小叶顶反动度,可使动叶顶部前后压 差不致过大。

汽轮机期末考试复习题

汽轮机期末考试复习题

汽轮机期末考试复习题⼀、填空题1.汽轮机按热⼒过程特性可分为凝汽式汽轮机、背压式汽轮机、抽汽式汽轮机、抽汽背压式汽轮机等。

2.汽轮机按⼯作原理可分为、两种。

3.汽轮机的级是由和其后紧邻的构成的⼯作单元。

4.联轴器⼀般有、和三种形式。

6.评定调节系统动态特性的指标有稳定性、超调量、过渡时间。

7.汽轮机的调节系统是由DEH控制器、DEH控制系统、油系统、执⾏机构及保护系统组成。

9.叶⽚振动的基本振型为和。

10.蒸汽流过喷嘴时,压⼒降低,速度增加,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动能。

11.叶⽚是由,和三部分组成。

12.单元机组⽬前采⽤的控制⽅式有、、。

14.汽封按其安装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和。

15.DEH调节系统是由DEH控制器、DEH控制系统、油系统、执⾏机构及保护系统组成。

16.离⼼式油泵供油系统的主要设备有.主油泵、辅助油泵、主油箱、注油器、冷油器17.⼯作转速低于⼀阶临界转速的转⼦称为。

18.减⼩汽轮机轴向推⼒的⽅法有、、。

19.汽轮机的滑压运⾏⽅式分为、和。

20.按主轴与其它部件间的组合⽅式,轮式转⼦有、、和四种结构型式。

21.从结构上,现代⼤型汽轮机的调节⽅式可分为节流调节和喷嘴调节。

⼆、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汽轮机超速保护装置的动作转速应为额定转速的()。

(A)110%~112%(B)112%~114% (C)110%~118% (D)100%~108% 2.蒸汽在汽轮机中的⼯作过程是()。

(A)定压吸热(B)定压放热(C)绝热膨胀(D)绝热压缩3.超临界汽轮机的进汽参数为()MPa。

(A)6~10 (B)12~14 (C)16~18 (D)﹥22.14.汽轮机的绝对内效率是()。

(A)理想焓降与吸热量之⽐(B)实际焓降与理想焓降之⽐(C)实际焓降与吸热量之⽐(D)理想焓降与实际焓降之⽐(A)蒸汽在喷嘴中的理想焓降为零(B)蒸汽在动叶中的理想焓降为零(C)蒸汽在喷嘴与动叶中的理想焓降相等(D)蒸汽在喷嘴中的理想焓降⼩于动叶中的理想焓降6.蒸汽在喷嘴斜切部分膨胀的条件是()。

汽轮机原理第一章习题1

汽轮机原理第一章习题1

第一章 习 题一、填空题1.将相同初参数下通过喷嘴的流量与临界流量之比,定义为( )。

2.动叶速度系数除与结构参数有关外,还与运行参数如相对速度和( )有关。

3.当余速利用系数μ1增大后,该级的相对内效率将( )。

4.纯冲动级的最佳速比为( )。

5.当喷嘴的( )确定后,通过喷嘴的临界流量只与喷嘴的滞止初参数有关。

6.当喷嘴前后压比( )于临界压比时,蒸汽在喷嘴斜切部分不发生膨胀。

7.为了实用上的方便,常用a a c u x =来代替11c u x =,a x 称为( )。

8.在级的轮周速度一定的情况下,降低速比x a ,则级的作功能力( )。

9.级的轮周有效比焓降与( )之比称为级的轮周效率。

10.将蒸汽在动叶内的理想焓降与整个级的滞止理想焓降之比,称为级的( )。

11.设计时,为了减少喷嘴损失,应尽量使喷嘴高度大于( )。

12.( )是表示蒸汽在动叶内膨胀程度大小的指标。

13.喷嘴的临界压比只与蒸汽的( )有关,即取决于蒸汽的性质。

14.在汽轮机中,把喷嘴与其后相邻的一列动叶,称为汽轮机的( )。

15.( )速度系数与反动度m Ω及动叶出口理想速度t w 2有关。

16.当余速利用系数增大后,该级的有效比焓降( )。

17.所谓速比,是指( )速度与喷嘴出口绝对速度的比值。

18.当蒸汽在喷嘴内为亚临界流动时,其彭台门系数与喷嘴的( )及蒸汽的绝热指数有关。

19.反动级的最佳速比是( )。

20.当喷嘴出口面积一定时,通过喷嘴的临界流量只与( )有关。

21、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喷嘴宽度越宽,喷嘴损失( )。

22、定转速汽轮机在级的直径一定的情况下,降低速比x a ,则级的作功能力( )。

二、选择题1.当蒸汽在喷嘴斜切部分正好全部膨胀完了,此时对应的喷嘴后压力称为( )。

(1)临界压力 (2)滞止压力 (3)极限膨胀压力 (4)膨胀压力2.将相同初参数下通过喷嘴的流量与临界流量之比,定义为( )。

汽轮机原理习题(题)

汽轮机原理习题(题)

第一章级的工作原理补1. 已知某喷嘴前的蒸汽参数为p0=3.6Mpa,t=500℃,c0=80m/s,求:初态滞止状态下的音速a0*和其在喷嘴中达临界时的临界速度ccr。

12题. 假定过热蒸汽作等熵流动,在喷嘴某一截面上汽流速度c=650m/s,该截面上的音速a=500m/s,求喷嘴中汽流的临界速度ccr为多少?。

23题.汽轮机某级蒸汽压力p0=3.4Mpa,初温t=435℃,该级反动度Ωm=0.38,级后压力p2=2.2Mpa,该级采用减缩喷嘴,出口截面积An=52cm2,计算:⑴通过喷嘴的蒸汽流量⑵若级后蒸汽压力降为p21=1.12Mpa,反动度降为Ωm=0.3,则通过喷嘴的流量又是多少?34题. 国产某机组在设计工况下其末级动叶(渐缩)前的蒸汽压力p 1=0.0093Mpa,蒸汽焓值h1=2307.4kJ/kg,动叶出汽角β2=38°,动叶内的焓降为Δhb =137.76kJ/kg,动叶入口速度w1=134m/s。

问:⑴汽流在动叶斜切部分是否膨胀、动叶出口汽流角是多少?⑵动叶出口的理想相对速度w2t是多少?36题. 某机组级前蒸汽压力p0=2.0Mpa,初温t=350℃,初速c0=70m/s;级后蒸汽压力p2=1.5Mpa。

喷嘴出汽角α1=18°,反动度Ωm=0.2,动叶出汽角β2=β1-6°,级平均直径d m=1080mm,转速n=3000r/min,喷嘴速度系数ϕ=0.95。

求:⑴动叶出口相对速度w2和绝对速度c2;⑵喷嘴、动叶中的能量损失,余速动能;⑶绘制动叶进、出口速度三角形。

46题. 已知某单级冲动式机组,级平均直径dm=1067mm,转速n=3000r/min,喷嘴出汽角α1=18°,级的速度比x1=u/c1=0.42,喷嘴速度系数ϕ=0.96,动叶速度系数ψ=0 .84。

又知动叶出汽角β2=β1-3°,通过该级的蒸汽流量G=7.26kg/s。

汽轮机原理复习习题及答案

汽轮机原理复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三、简答题1.速度比和最佳速比答:将级动叶的圆周速度u与喷嘴出口蒸汽的速度c1的比值定义为速度比,轮周效率最大时的速度比称为最佳速度比;2.假想速比答:圆周速度u与假想全级滞止理想比焓降都在喷嘴中等比熵膨胀的假想出口速度的比值;3.汽轮机的级答:汽轮机的级是汽轮机中由一列静叶栅和一列动叶栅组成的将蒸汽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基本工作单元;4.级的轮周效率答:1kg蒸汽在轮周上所作的轮周功与整个级所消耗的蒸汽理想能量之比;5.滞止参数答:具有一定流动速度的蒸汽,如果假想蒸汽等熵地滞止到速度为零时的状态,该状态为滞止状态,其对应的参数称为滞止参数;6.临界压比答:汽流达到音速时的压力与滞止压力之比;7.级的相对内效率答:级的相对内效率是指级的有效焓降和级的理想能量之比;8.喷嘴的极限膨胀压力答:随着背压降低,参加膨胀的斜切部分扩大,斜切部分达到极限膨胀时喷嘴出口所对应的压力;9.级的反动度答:动叶的理想比焓降与级的理想比焓降的比值;表示蒸汽在动叶通道内膨胀程度大小的指标;10.余速损失答:汽流离开动叶通道时具有一定的速度,且这个速度对应的动能在该级内不能转换为机械功,这种损失为余速损失;11.临界流量答:喷嘴通过的最大流量;12.漏气损失答:汽轮机在工作中由于漏气而产生的损失;13.部分进汽损失答:由于部分进汽而带来的能量损失;14.湿气损失答:饱和蒸汽汽轮机的各级和普通凝汽式汽轮机的最后几级都工作与湿蒸汽区,从而对干蒸汽的工作造成一种能量损失称为湿气损失;15.盖度答:指动叶进口高度超过喷嘴出口高度的那部分叶高;16.级的部分进汽度答:装有喷嘴的弧段长度与整个圆周长度的比值;17.冲动级和反动级的做功原理有何不同在相等直径和转速的情况下,比较二者的做功能力的大小并说明原因;答:冲动级做功原理的特点是:蒸汽只在喷嘴中膨胀,在动叶汽道中不膨胀加速,只改变流动方向,动叶中只有动能向机械能的转化;反动级做功原理的特点是:蒸汽在动叶汽道中不仅改变流动方向,而且还进行膨胀加速;动叶中既有动能向机械能的转化同时有部分热能转化成动能;在同等直径和转速的情况下,纯冲动级和反动级的最佳速比比值:op x )(1/ op x )(1=1c u im /1c u re =1cos 21α/1cos α=re t h ∆21/im t h ∆ re t h ∆/im t h ∆=1/2上式说明反动级的理想焓降比冲动级的小一倍18.分别说明高压级内和低压级内主要包括哪几项损失答:高压级内:叶高损失、喷嘴损失、动叶损失、余速损失、扇形损失、漏气损失、叶轮摩擦损失等;低压级内:湿气损失、喷嘴损失、动叶损失、余速损失,扇形损失、漏气损失、叶轮摩擦损失很小;19.简述蒸汽在汽轮机的工作过程;答: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流经喷嘴,并在其中膨胀,蒸汽的压力、温度不断降低,速度不断升高,使蒸汽的热能转化为动能,喷嘴出口的高速汽流以一定的方向进入装在叶轮上的通道中,汽流给动叶片一作用力,推动叶轮旋转,即蒸汽在汽轮机中将热能转化为了机械功;20.汽轮机级内有哪些损失造成这些损失的原因是什么答:汽轮机级内的损失有:喷嘴损失、动叶损失、余速损失、叶高损失、叶轮摩擦损失、部分进汽损失、漏汽损失、扇形损失、湿气损失9种;造成这些损失的原因:1喷嘴损失:蒸汽在喷嘴叶栅内流动时,汽流与流道壁面之间、汽流各部分之间存在碰撞和摩擦,产生的损失;2动叶损失:因蒸汽在动叶流道内流动时,因摩擦而产生损失;3余速损失:当蒸汽离开动叶栅时,仍具有一定的绝对速度,动叶栅的排汽带走一部分动能,称为余速损失;4叶高损失:由于叶栅流道存在上下两个端面,当蒸汽流动时,在端面附面层内产生摩擦损失,使其中流速降低;其次在端面附面层内,凹弧和背弧之间的压差大于弯曲流道造成的离心力,产生由凹弧向背弧的二次流动,其流动方向与主流垂直,进一步加大附面层内的摩擦损失;5扇形损失:汽轮机的叶栅安装在叶轮外圆周上,为环形叶栅;当叶片为直叶片时,其通道截面沿叶高变化,叶片越高,变化越大;另外,由于喷嘴出口汽流切向分速的离心作用,将汽流向叶栅顶部挤压,使喷嘴出口蒸汽压力沿叶高逐渐升高;而按一元流动理论进行设计时,所有参数的选取,只能保证平均直径截面处为最佳值,而沿叶片高度其它截面的参数,由于偏离最佳值将引起附加损失,统称为扇形损失;6叶轮摩擦损失:叶轮在高速旋转时,轮面与其两侧的蒸汽发生摩擦,为了克服摩擦阻力将损耗一部分轮周功;又由于蒸汽具有粘性,紧贴着叶轮的蒸汽将随叶轮一起转动,并受离心力的作用产生向外的径向流动,而周围的蒸汽将流过来填补产生的空隙,从而在叶轮的两侧形成涡流运动;为克服摩擦阻力和涡流所消耗的能量称为叶轮摩擦损失;7部分进汽损失:它由鼓风损失和斥汽损失两部分组成;在没有布置喷嘴叶栅的弧段处,蒸汽对动叶栅不产生推动力,而需动叶栅带动蒸汽旋转,从而损耗一部分能量;另外动叶两侧面也与弧段内的呆滞蒸汽产生摩擦损失,这些损失称为鼓风损失;当不进汽的动叶流道进入布置喷嘴叶栅的弧段时,由喷嘴叶栅喷出的高速汽流要推动残存在动叶流道内的呆滞汽体,将损耗一部分动能;此外,由于叶轮高速旋转和压力差的作用,在喷嘴组出口末端的轴向间隙会产生漏汽,而在喷嘴组出口起始端将出现吸汽现象,使间隙中的低速蒸汽进入动叶流道,扰乱主流,形成损失,这些损失称为斥汽损失;8漏汽损失:汽轮机的级由静止部分和转动部分组成,动静部分之间必须留有间隙,而在间隙的前后存在有一定的压差时,会产生漏汽,使参加作功的蒸汽量减少,造成损失,这部分能量损失称为漏汽损失;9湿汽损失:在湿蒸汽区工作的级,将产生湿汽损失;其原因是:湿蒸汽中的小水滴,因其质量比蒸汽的质量大,所获得的速度比蒸汽的速度小,故当蒸汽带动水滴运动时,造成两者之间的碰撞和摩擦,损耗一部分蒸汽动能;在湿蒸汽进入动叶栅时,由于水滴的运动速度较小,在相同的圆周速度下,水滴进入动叶的方向角与动叶栅进口几何角相差很大,使水滴撞击在动叶片的背弧上,对动叶栅产生制动作用,阻止叶轮的旋转,为克服水滴的制动作用力,将损耗一部分轮周功;当水滴撞击在动叶片的背弧上时,水滴就四处飞溅,扰乱主流,进一步加大水滴与蒸汽之间的摩擦,又损耗一部分蒸汽动能;以上这些损失称为湿汽损失;21.指出汽轮机中喷嘴和动叶的作用;答:蒸汽通过喷嘴实现了由热能向动能的转换,通过动叶将动能转化为机械功;22.据喷嘴斜切部分截面积变化图,请说明:1当喷嘴出口截面上的压力比p 1/p 0大于或等于临界压比时,蒸汽的膨胀特点;2当喷嘴出口截面上的压力比p 1/p 0小于临界压比时,蒸汽的膨胀特点;答:1p 1/p 0大于或等于临界压比时,喷嘴出口截面AC 上的气流速度和方向与喉部界面AB相同,斜切部分不发生膨胀,只起导向作用;2当喷嘴出口截面上的压力比p 1/p 0小于临界压比时,气流膨胀至AB 时,压力等于临界压力,速度为临界速度;且蒸汽在斜切部分ABC 的稍前面部分继续膨胀,压力降低,速度增加,超过临界速度,且气流的方向偏转一个角度;23.什么是速度比什么是级的轮周效率试分析纯冲动级余速不利用时,速度比对轮周效率的影响;答:将级动叶的圆周速度u 与喷嘴出口蒸汽的速度c 1的比值定义为速度比;1kg 蒸汽在轮周上所作的轮周功与整个级所消耗的蒸汽理想能量之比称为轮周效率;在纯冲动级中,反动度Ωm =0,则其轮周效率可表示为:ηu =2()⎪⎪⎭⎫ ⎝⎛ψ+-121112cos cos 1cos ββχαχϕ 叶型选定后,φ、ψ、α1、β1数值基本确定,由公式来看,随速比变化,轮周效率存在一个最大值;同时,速比增大时,喷嘴损失不变,动叶损失减小,余速损失变化最大,当余速损失取最小时,轮周效率最大;24.什么是汽轮机的最佳速比并应用最佳速度比公式分析,为什么在圆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反动级能承担的焓降或做功能力比纯冲动级小答:轮周效率最大时的速度比称为最佳速度比;对于纯冲动级,()2cos 11αχ=OP ;反动级()11cos αχ=OP ;在圆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 纯冲动级△h t =22a c =212cos 212121⎪⎪⎪⎪⎭⎫ ⎝⎛=⎪⎪⎭⎫ ⎝⎛αχu u a 反动级△h t =22a c =21212cos 21221221⎪⎪⎭⎫ ⎝⎛⨯=⎪⎪⎭⎫ ⎝⎛⨯=⎪⎪⎭⎫ ⎝⎛αχu c u u a 由上式可比较得到,反动级能承担的焓降或做功能力比纯冲动级小;25.简述蒸汽在轴流式汽轮机的冲动级、反动级和复速级内的能量转换特点,并比较它们的效率及作工能力;答:冲动级介于纯冲动级和反动级之间,蒸汽的膨胀大部分发生在喷嘴中,只有少部分发生在动叶中;反动级蒸汽在喷嘴和动叶中理想比焓降相等;复速级喷嘴出口流速很高,高速气流流经第一列动叶作功后其具有余速的汽流流进导向叶栅,其方向与第二列动叶进汽方向一致后,再流经第二列动叶作功;作功能力:复速级最大,冲动级次之,反动级最小;效率:反动级最大,冲动级次之,复速级最小;26.减小汽轮机中漏气损失的措施;答:为了减小漏气损失,应尽量减小径向间隙,但在汽轮机启动等情况下采用径向和轴向轴封;对于较长的扭叶片将动叶顶部削薄,缩短动叶顶部和气缸的间隙;还有减小叶顶反动度,可使动叶顶部前后压差不致过大;27.什么是动叶的速度三角形答:由于动叶以圆周速度旋转,蒸汽进入动叶的速度相对于不同的坐标系有绝对速度和相对速度之分,表示动叶进出口圆周速度、绝对速度和相对速度的相互关系的三角形叫做动叶的速度三角形;28.简述轴向推力的平衡方法;答:平衡活塞法;对置布置法,叶轮上开平衡孔;采用推力轴承;29.简述汽封的工作原理答:每一道汽封圈上有若干高低相间的汽封片齿,这些汽封片是环形的;蒸汽从高压端泄入汽封,当经过第一个汽封片的狭缝时,由于汽封片的节流作用,蒸汽膨胀降压加速,进入汽封片后的腔室后形成涡流变成热量,使蒸汽的焓值上升,然后蒸汽又进入下一腔室,这样蒸汽压力便逐齿降低,因此在给定的压差下,如果汽封片片数越多,则每一个汽封片两侧压差就越小,漏汽量也就越小;30.汽轮机的调节级为什么要采用部分进汽如何选择合适的部分进汽度答:在汽轮机的调节级中,蒸汽比容很小,如果喷嘴整圈布置,则喷嘴高度过小,而喷嘴高度太小会造成很大的流动损失,即叶高损失;所以喷嘴高度不能过小,一般大于15mm;而喷嘴平均直径也不宜过小,否则级的焓降将减少,所以采用部分进汽可以提高喷嘴高度,减少损失;由于部分进汽也会带来部分进汽损失,所以,合理选择部分进汽度的原则,应该是使部分进汽损失和叶高损失之和最小;31.汽轮机的级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答:根据蒸汽在汽轮机内能量转换的特点,可将汽轮机的级分为纯冲动级、反动级、带反动度的冲动级和复速级等几种;各类级的特点:1纯冲动级:蒸汽只在喷嘴叶栅中进行膨胀,而在动叶栅中蒸汽不膨胀;它仅利用冲击力来作功;在这种级中:p1 = p2;hb=0;Ωm=0;2反动级:蒸汽的膨胀一半在喷嘴中进行,一半在动叶中进行;它的动叶栅中不仅存在冲击力,蒸汽在动叶中进行膨胀还产生较大的反击力作功;反动级的流动效率高于纯冲动级,但作功能力较小;在这种级中:p1 > p2;hn≈hb≈ht;Ωm=;3带反动度的冲动级:蒸汽的膨胀大部分在喷嘴叶栅中进行,只有一小部分在动叶栅中进行;这种级兼有冲动级和反动级的特征,它的流动效率高于纯冲动级,作功能力高于反动级;在这种级中:p1 > p2;hn>hb>0;Ωm=~;4复速级:复速级有两列动叶,现代的复速级都带有一定的反动度,即蒸汽除了在喷嘴中进行膨胀外,在两列动叶和导叶中也进行适当的膨胀;由于复速级采用了两列动叶栅,其作功能力要比单列冲动级大;32.什么是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什么是级的轮周效率影响级的轮周效率的因素有哪些答:蒸汽在汽轮机内的有效焓降与其在汽轮机内的理想焓降的比值称为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一公斤蒸汽在级内转换的轮周功和其参与能量转换的理想能量之比称为轮周效率;影响轮周效率的主要因素是速度系数ϕ和ψ,以及余速损失系数,其中余速损失系数的变化范围最大;余速损失的大小取决于动叶出口绝对速度;余速损失和余速损失系数最小时,级具有最高的轮周效率;第二章多级汽轮机三、简答题1.汽轮发电机组的循环热效率答:每千克蒸汽在汽轮机中的理想焓降与每千克蒸汽在锅炉中所吸收的热量之比称为汽轮发电机组的循环热效率;2.热耗率答:每生产电能所消耗的热量;3.汽轮发电机组的汽耗率答:汽轮发电机组每发1KW·h电所需要的蒸汽量;4.汽轮机的极限功率答:在一定的初终参数和转速下,单排气口凝汽式汽轮机所能发出的最大功率;5.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答:蒸汽实际比焓降与理想比焓降之比;6.汽轮机的绝对内效率答:蒸汽实际比焓降与整个热力循环中加给1千克蒸汽的热量之比;7.汽轮发电机组的相对电效率和绝对电效率答:1千克蒸汽所具有的理想比焓降中最终被转化成电能的效率称为汽轮发电机组的相对电效率;1千克蒸汽理想比焓降中转换成电能的部分与整个热力循环中加给1千克蒸汽的热量之比称为绝对电效率;8.轴封系统答:端轴封和与它相连的管道与附属设备;9.叶轮反动度答:各版和轮盘间汽室压力与级后蒸汽压力之差和级前蒸汽压力与级后压力之差的比值;10.进汽机构的阻力损失答:由于蒸汽在汽轮机进汽机构中节流,从而造成蒸汽在汽轮机中的理想焓降减小,称为进汽机构的阻力损失;11.简答多级汽轮机每一级的轴向推力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平衡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可以采用哪些方法答:多级汽轮机每一级的轴向推力由1蒸汽作用在动叶上的轴向力2蒸汽作用在叶轮轮面上的轴向力3蒸汽作用在转子凸肩上的轴向力4蒸汽作用隔板汽封和轴封套筒上的轴向推力组成;平衡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可以采用:(1)平衡活塞法;(2)对置布置法;(3)叶轮上开平衡孔;(4)采用推力轴承;12.大功率汽轮机为什么都设计成多级汽轮机在h-s图上说明什么是多级汽轮机的重热现象答:1大功率汽轮机多采用多级的原因为:多级汽轮机的循环热效率大大高于单机汽轮机;多级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相对较高;多级汽轮机单位功率的投资大大减小;2如下图:第一级存在损失,使第二级进口温度由升高到,故5-4的焓降大于2-3的焓降;也就是在前一级有损失的情况下,本级进口温度升高,级的理想比焓降稍有增大,这就是重热现象;13.何为汽轮机的进汽机构节流损失和排汽阻力损失在热力过程线焓~熵图上表示出来; 答:由于蒸汽在汽轮机进汽机构中节流从而造成蒸汽在汽轮机中的理想焓降减小,称为进汽机构的节流损失;汽轮机的乏汽从最后一级动叶排出后,由于排汽要在引至凝汽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涡流等阻力造成的压力降低,该压力损失使汽轮机的理想焓降减少,该焓降损失称为排汽通道的阻力损失;14.答:1 2 3 冷却轴封,影响轴承安全;4 15.,前面各级所损失的能量可以部分在以后各级中被利用的现象;因重热现象而增加的理想焓降占汽轮机理想焓降的百分比,称为多级汽轮机的重热系数;16.说明汽轮机轴封间隙过大或过小对汽轮机分别产生什么影响答:减小轴封漏气间隙,可以减小漏气,提高机组效率;但是,轴封间隙又不能太小,以免转P 3s节流损失 P’0子和静子受热或振动引起径向变形不一致时,汽封片与主轴之间发生摩擦,造成局部发热和变形;17.什么叫余速利用余速在什么情况下可被全部利用答:蒸汽从上一级动叶栅流出所携带的动能,进入下一级参加能量转换,称为余速利用;如果相邻两级的直径相近,均为全周进汽,级间无回热抽汽,且在下一级进口又无撞击损失,则上一级的余速就可全部被下一级利用,否则只能部分被利用;当上一级的余速被利用的份额较小时,视为余速不能被利用;第三章汽轮机在变动功况下的工作三、简答题1.凝汽器的极限真空答:凝汽器真空达到末级动叶膨胀极限压力下的真空时,该真空称为凝汽器的极限真空;2.滑压运行答:汽轮机的进汽压力随外界的负荷增减而上下“滑动”;3.汽耗微增率答:每增加单位功率需多增加的汽耗量;4.汽轮机的工况图答:汽轮机发电机组的功率与汽耗量间的关系曲线;5.级的临界工况答:级内的喷嘴叶栅和动叶栅两者之一的流速达到或超过临界速度;6.级的亚临界工况答:级内喷嘴和动叶出口气流速度均小于临界速度;7.级组的临界工况答:级组内至少有一列叶栅的出口流速达到或超过临界速度;8.汽轮机的变工况答:汽轮机在偏离设计参数的条件下运行,称为汽轮机的变工况;9.阀点答:阀门全开的状态点,汽流节流损失最小,流动效率最高的工况点;10.节流配汽答:进入汽轮机的所有蒸汽都通过一个调节汽门,然后进入汽轮机的配汽方式;13.写出分析汽轮机变工况运行的弗里格尔公式,并说明其使用的条件; 答:弗留格尔公式为:220212011g g p p P P G G --=;使用条件为:保持设计工况和变工况下通汽面积不变;若由于其他原因,使通汽面积发生改变时应进行修正;同一工况下,各级的流量相等或成相同的比例关系;流过各级的汽流为一股均质流调节级不能包括在级组内;第四章 汽轮机的凝汽设备三、简答题1.凝汽器的冷却倍率答:进入凝汽器的冷却水量与进入凝汽器的蒸汽量的比值称为凝汽器的冷却倍率;2.凝汽器的过冷度答:凝结水的温度比凝汽器喉部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低的数值,称为凝汽器的过冷度;3.凝汽器的汽阻答:凝汽器入口压力与空气抽出口的压力的差值是蒸汽空气混和物的流动阻力;4.多压凝汽器答:有两个以上排气口的大容量机组的凝汽器科制成多压凝汽器,汽侧有密封的分隔板隔开;6.汽轮机在负荷不变的情况下运行,凝汽器真空逐渐下降,分析可能存在哪些原因 答: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引起凝汽器真空缓慢下降的原因有:(1) 冷却水量缓慢减少(2) 冷却水管结垢或脏污(3) 冷却水温缓慢升高(4) 凝汽器的真空系统漏入空气(5) 抽气器效率下降(6) 部分冷却水管被堵7.画图并说明汽轮机凝汽设备的组成及其任务;答:汽轮机凝汽设备的组成图如下所示:14——凝结水泵汽轮机排汽任务:1 在汽轮机的排汽口建立并维持规定的真空度,以提高循环效率;2 将汽轮机的排汽凝结成洁净的凝结水,回收工质10.凝汽器中空气的主要来源有哪些空气的存在对凝汽器的工作有什么影响答:空气的来源有:新蒸汽带入汽轮机的空气;处于真空状态下的低压各级与相应的回热系统、排汽缸、凝汽设备等不严密处漏入的;空气的危害有:空气阻碍蒸汽放热,使传热系数降低,从而使t 升高,真空降低;空气分压力Pa 使Pc升高,使真空降低;空气使凝结水过冷度增大;凝结水中溶入氧量增大,使管道腐蚀加剧;第五章汽轮机零件强度与振动一、简答题1.调频叶片答:对于有些叶片要求其某个主振型频率与某类激振力频率避开才能安全运行,这个叶片对这一主振型称为调频叶片;2.不调频叶片答:对有些叶片允许其某个主振型频率与某类激振力频率合拍而处于共振状态下长期运行,不会导致叶片疲劳破损,这个叶片对这一主振型成为不调频叶片;3.耐振强度答:表示材料在承受动应力时的一种机械性能;在某一温度和某一静压力下试件在空气环境中,作弯-弯试验,循环107次不被破坏可承受的最大动应力;4.安全倍率答:表征叶片抵抗疲劳破坏的系数;5.叶片的动频率答:考虑离心力影响后的叶片震动频率;第六章汽轮机调节三、简答题2.调节系统的动态过渡时间答:调节系统受到扰动后,从调节过程开始到被调量与新的稳定值偏差小于允许值时的最短时间称为调节系统的动态过渡时间;4.调速系统的迟缓率答:在同一功率下,转速上升过程与转速下降过程的特性曲线之间的转速差和额定转速之比的百分数,称为调节系统的迟缓率;5.影响调节系统动态特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并简述其影响趋势答:影响调节系统动态特性的主要因素包括:1 转子飞升时间常数;2 中间容积时间常数;3 速度变动率;4 油动机时间常数;5 迟缓率;6.什么是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曲线衡量调节系统静态特性性能的指标有哪些答:表达汽轮机速度变化与功率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的曲线叫静态特性曲线;衡量调节系统静态特性性能的指标有:1速度变动率;2迟缓率;3同步器工作范围;7.常用评价调节系统动态特性的指标及其定义是什么答:稳定性——汽轮机甩全负荷时,其转速随着时间的增长最终趋于由静态特性曲线决定的空负荷转速,这样的过程称为稳定的过程;要求调节系统必须是稳定的;超调量——汽轮机甩全负荷时,其转速在过渡过程中的最大转速与最后的稳定转速之差称为转速超调量;过渡过程时间——调节系统受到扰动后,从调节过程开始到被调量与新的稳定值偏差小于允许值时的最短时间,称为过渡过程时间;9.试述同步器的主要作用;答:同步器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平移调节系统特性而实现人为改变调节阀开度,做到1使孤立运行机组改变转速,起到转速给定作用;2使并网运行机组改变负荷,起到功率给定的作用;10.说明汽轮机调节系统速度变动率过大或过小对汽轮机工作的影响;答:若速度变动率过小,即曲线很平坦,则在不打得转速变化范围内,机组负荷的变化很大,机组进汽量的变化也相应很大,机组内部各部件的受力、温度应力等变化也很大,可能损坏。

最新《汽轮机原理》习题及答案-

最新《汽轮机原理》习题及答案-

《汽轮机原理》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新蒸汽参数为13.5MPa的汽轮机为( b )A.高压汽轮机B.超高压汽轮机C.亚临界汽轮机D.超临界汽轮机2.型号为N300-16.7/538/538的汽轮机是( B )。

A.一次调整抽汽式汽轮机B.凝汽式汽轮机C.背压式汽轮机D.工业用汽轮机第一章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一、单项选择题3.在反动级中,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C )A.蒸汽在喷嘴中的理想焓降为零B.蒸汽在动叶中的理想焓降为零C.蒸汽在喷嘴与动叶中的理想焓降相等D.蒸汽在喷嘴中的理想焓降小于动叶中的理想焓降4.下列哪个措施可以减小叶高损失?( A )A.加长叶片B.缩短叶片C.加厚叶片D.减薄叶片5.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小级的扇形损失?( C )A.采用部分进汽B.采用去湿槽C.采用扭叶片D.采用复速级6.纯冲动级动叶入口压力为P1,出口压力为P2,则P1和P2的关系为( C )A.P1<P2B.P1>P2C.P1=P2 D.P1≥P27.当选定喷嘴和动叶叶型后,影响汽轮机级轮周效率的主要因素( A )A.余速损失B.喷嘴能量损失C.动叶能量损失D.部分进汽度损失8.下列哪项损失不属于汽轮机级内损失( A ) A.机械损失 B.鼓风损失C.叶高损失D.扇形损失9.反动级的结构特点是动叶叶型( B )。

A. 与静叶叶型相同B. 完全对称弯曲C. 近似对称弯曲D. 横截面沿汽流方向不发生变化10.当汽轮机的级在( B )情况下工作时,能使余速损失为最小。

A. 最大流量B. 最佳速度比C. 部发进汽D. 全周进汽1.汽轮机的级是由______组成的。

【 C 】A. 隔板+喷嘴B. 汽缸+转子C. 喷嘴+动叶D. 主轴+叶轮2.当喷嘴的压力比εn大于临界压力比εcr时,则喷嘴的出口蒸汽流速C1【 A】A. C1<C crB. C1 =C crC. C1>C crD. C1≤C cr3.当渐缩喷嘴出口压力p1小于临界压力p cr时,蒸汽在喷嘴斜切部分发生膨胀,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B 】A. 只要降低p1,即可获得更大的超音速汽流B. 可以获得超音速汽流,但蒸汽在喷嘴中的膨胀是有限的C. 蒸汽在渐缩喷嘴出口的汽流流速等于临界速度C crD. 蒸汽在渐缩喷嘴出口的汽流流速小于临界速度C cr4.汽轮机的轴向位置是依靠______确定的?【 D 】A. 靠背轮B. 轴封C. 支持轴承D. 推力轴承5.蒸汽流动过程中,能够推动叶轮旋转对外做功的有效力是______。

2022年热电厂汽轮机专业试题库附答考题

2022年热电厂汽轮机专业试题库附答考题

汽轮机题库一、填空题1、机组正常运行时,高中压缸的(轴封漏汽)作为低压轴封的供汽,多余溢汽流入(排汽装置),启动或低负荷时,由辅汽、再热器冷段或(主蒸汽)供给。

2、除氧器加热汽源取自辅汽联箱或汽轮机的(四)段抽汽,除氧器运行方式采用滑压运行,在额定负荷下,工作压力是(0.932)MPa,除氧器的有效容积是(150)立方米。

3、给水泵共有(5)个级,配套电动机功率(5400)kw,其额定电流为(599)A,额定转速5504r/min。

4、抗燃油温低于20℃时,应投入电加热,当抗燃油温达到(35)℃以上时,方可启动抗燃油泵。

维持抗燃油压力(14)MPa。

5、当汽轮机转速上升至(1200) 转/分时,顶轴油泵自动停止,当汽轮机转速下降至(1500)转/分时,顶轴油泵自启动。

6、除氧器启动时,稍开除氧器的辅助汽源门,进行加热,控制加热速度(1.5—2.0) ℃/min。

及时调整排氧门开度,保证给水含氧量小于(7)ug/L。

当汽轮机供除氧器抽汽压力大于(0.25)MPa时,切除氧器汽源为自供,开始滑压运行。

7、发电机定子冷却水进水流量宜控制在40—45t/h之间,当进水流量小于(35)t/h,延时30秒跳发电机。

定冷水PH值控制在7.0—8.0,当定冷水电导率大于(1.5)us/cm2时,应进行换水。

8、轴封供汽母管压力宜维持在(0.13)MPa,低压缸轴封供汽温度宜控制在(150) ℃。

9、汽轮机主汽额定压力为(16.7)MPa,额定温度为(537)℃。

从机头方向看为(顺) 时针旋转。

10、为了避开动叶片的谐波共振,DEH共设置了三个临界转速,其第二临界转速区为(1600—1800)转/分,第三临界转速区为(2200—2700)转/分。

11、汽轮机停运后,应立即投入盘车,并连续运行,只有当高压内缸上半内壁调节级处金属温度降到(200)℃时,才可以改用间歇盘车,降到(150)℃以下时,方可停止盘车。

12、高压内缸相对于高压外缸的死点在高压进汽中心线前(475)mm处,低压内缸相对于低压外缸的死点设在(低压进汽中心线)处。

汽轮机复习题

汽轮机复习题

汽轮机复习题汽轮机复习题汽轮机是一种常见的热能转换装置,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化工厂等工业领域。

对于学习和掌握汽轮机的原理和运行特点,进行复习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通过一些典型的汽轮机复习题,来帮助读者巩固对汽轮机的理解。

1. 什么是汽轮机?汽轮机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对叶片进行冲击和推动的热能转换装置。

它通过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2. 汽轮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个步骤:压缩、燃烧和膨胀。

首先,进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提高了气体的压力和温度。

然后,高温高压的燃料和压缩后的空气混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

最后,这些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涡轮机的叶片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涡轮机和发电机工作。

3. 汽轮机的热效率如何计算?汽轮机的热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热效率 = 1 - (排气焓 - 进气焓)/(燃料焓 - 进气焓)其中,排气焓为汽轮机排出的废气焓值,进气焓为进入汽轮机的空气焓值,燃料焓为燃料的焓值。

4. 什么是汽轮机的再热循环?再热循环是一种提高汽轮机热效率的方法。

在典型的再热循环中,膨胀后的气体通过再热器再次加热,然后再次膨胀。

这样可以降低排气温度,提高汽轮机的热效率。

5. 汽轮机的调速方式有哪些?汽轮机的调速方式主要有机械调速和自动调速两种。

机械调速通过调节汽轮机的进气阀门或排气阀门来控制汽轮机的转速。

自动调速则是通过测量汽轮机的转速和负荷,并根据设定值进行调整,实现自动控制。

6. 什么是汽轮机的过热器和凝汽器?过热器是汽轮机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它将膨胀后的汽轮机排气进行加热,提高其温度和压力,以增加汽轮机的热效率。

凝汽器则是将汽轮机排出的废气进行冷却和凝结,使其变成液体形式,以便回收利用。

7. 汽轮机的启动过程是怎样的?汽轮机的启动过程可以简单分为冷态启动和热态启动两种情况。

冷态启动是指在汽轮机完全停止运行后,重新启动汽轮机,并逐步加热至正常运行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电厂汽轮机》绪论及第一章习题及题解编写:傅忠广朱萍李艳秋华北电力大学动力系2001年8月《电厂汽轮机》习题(绪论、1章)一、问答题:1.按工作原理、热力过程特性、蒸汽流动方向、新蒸汽参数等对汽轮机进行分类,汽轮机可分为哪些类型?按新蒸汽参数分类时,相应类型汽轮机的新汽压力等级是什么?2.国产汽轮机型号的表示方法是什么?3.根据国产汽轮机型号的表示方法,说明下列汽轮机的型号提供了汽轮机设备的哪些基本特征?(1)C B25-8.82/0.98/0.118(2)C C25-8.82/0.98/0.118-1(3)C B25-8.83/1.47/0.49(4)N300-16.7/537/5374.汽轮机中哪些部件是转动的?哪些部件是静止不动的?5.汽缸的作用是什么?6.简述蒸汽在汽轮机中的能量转换过程?7.试绘图说明最简单的发电厂生产过程示意图?8.蒸汽对动叶片冲动作用原理的特点是什么?9.蒸汽对动叶片反动作用原理的特点是什么?10.根据蒸汽在汽轮机内能量转换的特点,如何划分汽轮机级的类型?各种类型级的特点是什么?11.什么是动叶的速度三角形?12.如何根据喷嘴汽流出汽角计算速度级、纯冲动级与反动级的最佳速比?13.汽轮机的调节级为什么要采用部分进汽?如何选择合适的部分进汽度?14.试述汽轮机级内有哪些损失?造成这些损失的原因是什么?15.如何减小级内漏汽损失?16.简述轴向推力的平衡方法。

17.简述汽封的工作原理?18.何为汽轮机的进汽机构节流损失和排汽阻力损失?在热力过程线(焓~熵图)上表示出来。

二、名词解释19.汽轮机的级20.反动度。

21.滞止参数22.临界压比23.轮周效率。

24.级的余速损失25.最佳速度比。

26.部分进汽度。

27.级的相对内效率三、单项选择28.电厂常用汽轮机属于下列那种类型?A. 离心式B. 轴流式C. 辐流式D. 周流式29.保证转子相对于静子的正确轴向位置的是:A. 支持轴承B. 轴封C. 汽缸D. 推力轴承30.汽轮机的轴向位置是依靠______确定的?A. 靠背轮B. 轴封C. 支持轴承D. 推力轴承31.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的主要任务是:A. 将热能转化成电能B. 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C. 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D. 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32.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在喷嘴中膨胀时A. 压力下降,速度下降B. 压力上升,速度下降C. 压力下降,速度上升D. 压力上升,速度上升33.级的反动度是:A. 蒸汽在动叶通道内膨胀时的理想焓降与蒸汽在整个级的滞止理想焓降之比。

B. 蒸汽在动叶通道内膨胀时的理想焓降与蒸汽在整个级的理想焓降之比。

C. 蒸汽在动叶通道内膨胀时的实际焓降与蒸汽在整个级的滞止理想焓降之比。

D. 蒸汽在动叶通道内膨胀时的实际焓降与蒸汽在整个级的理想焓降之比。

34.通常当级的焓降很大、喷嘴出口速度很高时采用:A. 纯冲动级B. 带反动度的冲动级C. 复速级D. 反动级35.汽轮机的级中做功能力最大的级为:A. 纯冲动级B. 带反动度的冲动级C. 复速级D. 反动级36.反动级动叶入口压力为P1,出口压力为P2,则P1和P2有______关系。

A. P1<P2B. P1>P2C. P1=P2D. P1=0.5P237.已知蒸汽在汽轮机某级的滞止理想焓降为40 kJ/kg,该级的反动度为0.187,则喷嘴出口的理想汽流速度为A. 8 m/sB. 122 m/sC. 161 m/sD. 255 m/s38.假设喷嘴前的蒸汽滞止焓为3350 kJ/kg,喷嘴出口蒸汽理想比焓值为3304.4 kJ/kg,则喷嘴实际出口速度为A. 9.5 m/sB. 81.3 m/sC. 81.9 m/sD. 320 m/s39.蒸汽在某反动级喷嘴中的滞止理想焓降为30 kJ/kg,则蒸汽在动叶通道中的理想焓降为:A. 0 kJ/kgB. 15 kJ/kgC. 30 kJ/kgD. 45 kJ/kg40.当喷嘴的压力比εn大于临界压力比εcr时,则喷嘴的出口蒸汽流速C1A. C1 <C crB. C1 =C crC. C1>C crD. C1≤C cr41.当渐缩喷嘴出口压力p1小于临界压力p cr时,蒸汽在喷嘴斜切部分发生膨胀,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只要降低p1,即可获得更大的超音速汽流B. 可以获得超音速汽流,但蒸汽在喷嘴中的膨胀是有限的C. 蒸汽在减缩喷嘴出口的汽流流速等于临界速度C crD. 蒸汽在减缩喷嘴出口的汽流流速小于临界速度C cr42.蒸汽在喷嘴斜切部分膨胀的条件是A. 喷嘴后压力小于临界压力B. 喷嘴后压力等于临界压力C. 喷嘴后压力大于临界压力D. 喷嘴后压力大于喷嘴前压力43.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喷嘴流量总是随喷嘴出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B. 喷嘴流量不随喷嘴出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C. 喷嘴流量可能随喷嘴出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也可能保持不变;D. 以上说法都不对44.关于喷嘴临界流量,在喷嘴出口面积一定的情况下,请判断下列说法哪个正确:A.喷嘴临界流量只与喷嘴初参数有关B.喷嘴临界流量只与喷嘴终参数有关C.喷嘴临界流量与喷嘴压力比有关D. 喷嘴临界流量既与喷嘴初参数有关,也与喷嘴终参数有关45.蒸汽流动过程中,能够推动叶轮旋转对外做功的有效力是______。

A. 轴向力B. 径向力C. 周向力D. 蒸汽压差4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余速利用系数增加,级的轮周效率ηuA. 增大B. 降低C. 不变D. 无法确定47.在圆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作功能力最大的级为A. 纯冲动级B. 带反动度的冲动级C. 复速级D. 反动级48.在喷嘴出口汽流角 1和圆周速度u相等时,纯冲动级和反动级在最佳速比下所能承担的焓降之比为A. 1:2B. 2:1C. 1:1D. 1:449.当各种条件相同时,冲动式汽轮机与反动式汽轮机的级数比约为:A. 2B. 1C. 1/2D. 1/450.在各自最佳速比下,轮周效率最高的级是A. 纯冲动级B. 带反动度的冲动级C. 复速级D. 反动级51.当最小时,级的轮周效率最大。

A. 动叶入口蒸汽相对速度B. 动叶入口蒸汽绝对速度C. 动叶出口蒸汽相对速度D. 动叶出口蒸汽绝对速度52.下列哪个措施可以减小叶高损失A. 加长叶片B. 缩短叶片C. 加厚叶片D. 减薄叶片53.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小级的叶高损失?A. 级反动度选用较大值B. 增加叶栅中的叶片数C. 减小叶片高度D. 采用部分进汽54.部分进汽度越小,则:A. 鼓风损失越小,斥汽损失越大B. 鼓风损失越小,斥汽损失越小C. 鼓风损失越大,斥汽损失越大D. 鼓风损失越大,斥汽损失越小55.汽轮机级采用部分进汽度的原因是A. 叶片太长B. 叶片太短C. 存在鼓风损失D. 存在斥汽损失56.某列喷嘴叶栅工作段弧长为1037mm,平均直径1100 mm,则该级的部分进汽度为:A. 0.3B. 0.5C. 0.66D. 157.下列哪种损失不属于叶栅损失A. 喷嘴损失B. 动叶损失C. 余速损失D. 叶高损失58.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小级的叶型损失?A. 级反动度选用较大值B. 增加叶栅中的叶片数C. 安装叶顶围带D. 选用扭叶片59.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小级的扇形损失A. 采用部分进汽B. 采用去湿槽C. 采用扭叶片D. 采用复速级60.扭曲叶片适用于汽轮机的下列哪种级?A. 径高比比较小的级B. 径高比比较大的级C. 工作在湿蒸汽区的级D. 调节级61.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小叶轮摩擦损失?A. 级反动度选用较大值B. 增加叶栅中的叶片数C. 尽量减小叶轮与隔板间腔室的容积D. 采用部分进汽62.在汽轮机的低压级中,摩擦损失很小的原因是因为较大。

A. 蒸汽比容B. 圆周速度C. 级的平均直径D. 蒸汽湿度63.降低部分进汽损失,可以采取下列哪个措施?A. 加隔板汽封B. 减小轴向间隙C. 选择合适的反动度D. 在非工作段的动叶两侧加装护罩装置64.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小鼓风损失?A. 安装叶顶围带B. 选用扭叶片C. 减小叶片高度D. 在无喷嘴弧段部分的动叶两侧加护罩65.减少轴封漏汽的措施是A. 增加轴封齿数B. 减少轴封齿数C. 加大轴封直径D. 以上途径都不可以66.在叶轮上开平衡孔,可以减小A. 叶高损失B. 部分进汽损失C. 漏汽损失D. 湿汽损失67.工作在湿蒸汽区的汽轮机的级,受水珠冲刷腐蚀最严重的部位是:A. 动叶顶部背弧处B. 动叶顶部内弧处C. 动叶根部背弧处D. 喷嘴背弧处68.减小排汽压力损失提高机组经济性,汽轮机的排汽室通常设计成:A. 等截面型B. 渐缩型C. 缩放型D. 渐扩型69.为了安全,一般对现代凝汽式汽轮机终了的最高湿度限制不得超过:A. (9~12)%B. (12~15)%C. (15~18)%D. (18~20)%70.提高汽轮机末级蒸汽干度,可采用下列那种方法?A. 提高蒸汽初压B. 降低排气压力C. 采用回热抽汽D. 采用再热71.为了安全,一般对现代凝汽式汽轮机终了的最高湿度限制不得超过:A. (9~12)%B. (12~15)%C. (15~18)%D. (18~20)%四、多项选择72.背压式汽轮机和调整抽汽式汽轮机的共同点包括下列哪几项?A. 排汽压力大于1个大气压B. 能发电C. 能供热D. 没有凝汽器73.支持轴承的作用是。

A. 平衡轴向推力B. 保证对转子的支撑作用C. 确定转子与静子的相对幅向位置D. 维持转子相对于静子的正确轴向位置74.级的反动度越大,则。

A. 喷嘴的理想焓降越大B. 动叶的理想焓降越大C. 蒸汽对动叶栅的反动力越大D. 蒸汽对动叶栅的冲动力越大。

75.纯冲动级内能量转换的特点是。

A. 蒸汽只在喷嘴叶栅中进行膨胀B. 蒸汽仅对动叶施加冲动力C. 动叶进出口蒸汽压力相等D. 动叶理想焓降等于零76.蒸汽通过渐缩喷嘴的临界流量与有关。

A. 喷嘴的出口面积B. 级的反动度C. 蒸汽的压力比D. 喷嘴前滞止状态的蒸汽参数77.已知某级喷嘴前压力为P1 = 8.4 MPa,喷嘴后压力为P2 = 4.45 MPa,该级蒸汽的临界压力比为0.546,试判断该级喷嘴内的蒸汽流动状态:A. 喷嘴的蒸汽流量小于临界流量B. 喷嘴的蒸汽流量等于临界流量C. 喷嘴出口的汽流发生偏转D. 喷嘴出口的汽流不发生偏转78.蒸汽在叶片斜切部分膨胀的特点包括A. 蒸汽汽流发生偏转B. 其叶片前后的压力比ε<εcrC. 其叶片前后的压力比ε>εcrD. 叶片出口可以得到超音速汽流79.若余速在下一级中被利用,则不变。

A. 本级的有效焓降B. 本级的理想焓降C. 级的理想能量D. 本级的余速损失80.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叶高损失?A. 增大叶栅平均直径B. 减小叶栅的平均直径C. 采用部分进汽D. 采用扭曲叶片81.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小部分进汽损失?A. 采用扭叶片B. 选择合适的部分进汽度C. 在叶轮上开孔D. 在动叶非工作弧段加装护罩82.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小鼓风损失?A. 采用扭叶片B. 选择合适的部分进汽度C. 在叶轮上开孔D. 在动叶非工作弧段加装护罩83.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小级内的漏气损失?A. 加装隔板汽封片B. 在动叶根部安装径向汽封片C. 设计叶片时采用合适的反动度D. 在叶轮上开平衡孔84.汽轮机级内漏汽主要发生在下列哪些部位?A. 隔板汽封B. 动叶顶部C. 动叶根部D. 叶轮轮面和隔板间隙85.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