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常识教案常用护理技术教案
幼儿卫生学——常用护理技术和急救术学习教案

幼儿卫生学——常用护理技术和急救术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卫生学教材第四章《常用护理技术和急救术》,详细内容包括:幼儿日常护理基本技能,如测量体温、更换敷料等;常见幼儿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如窒息、骨折、烧伤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幼儿日常护理的基本技能。
2. 学习并熟悉常见幼儿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常见幼儿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
重点:幼儿日常护理基本技能和急救术的实际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幼儿卫生学教材、急救模拟人、体温计、敷料等。
学具:笔记本、笔、急救包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幼儿意外伤害的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幼儿日常护理基本技能。
(2)常见幼儿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体温测量、更换敷料等日常护理操作练习。
(2)利用急救模拟人,分组进行常见幼儿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练习。
4. 例题讲解:讲解并示范如何处理幼儿骨折的急救方法。
5. 随堂练习:学生互相练习骨折急救方法,教师进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日常护理基本技能:(1)测量体温(2)更换敷料2. 常见幼儿意外伤害急救处理方法:(1)窒息(2)骨折(3)烧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日常护理的基本技能。
(2)举例说明常见幼儿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
2. 答案:(1)幼儿日常护理基本技能包括测量体温、更换敷料等。
(2)常见幼儿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如窒息、骨折、烧伤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幼儿日常护理基本技能和急救术的学习较为积极,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幼儿护理和急救知识。
(2)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常见幼儿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无菌技术操作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无菌技术操作一、教学目标1. 理解无菌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能够正确使用无菌器械和无菌区域。
4. 了解无菌技术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无菌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无菌技术的定义讨论无菌技术在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性2. 无菌操作的基本步骤准备无菌区域洗手和戴口罩打开无菌包使用无菌器械处理无菌物品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无菌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无菌操作的基本步骤。
2. 演示:展示正确的无菌操作技巧,包括洗手、打开无菌包和使用无菌器械。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无菌操作的实践,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估。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无菌技术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分享经验和疑问。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无菌操作的实践,评估其掌握程度。
2. 学生填写无菌技术操作的自我评估表。
3. 教师收集学生的讨论问题和答案,评估其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无菌技术操作的演示视频或图片。
2. 无菌器械和无菌包。
3. 无菌操作的实践区域。
4. 学生自我评估表。
教学计划:第一周:学习无菌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
第二周:学习无菌操作的基本步骤。
第三周:观看无菌技术操作的演示视频或图片。
第四周:进行无菌操作的实践,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估。
第五周:学生分组讨论无菌技术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分享经验和疑问。
六、教学活动1. 开场讨论: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无菌技术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观看视频演示:播放无菌技术操作的视频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无菌操作的步骤和技巧。
3. 分组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无菌技术操作的实践,互相监督和指导,确保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操作要领。
4.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讨论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和鼓励。
七、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操作,评估学生对无菌技术的掌握程度。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药物过敏试验的操作步骤、方法和技巧。
3. 熟悉药物过敏试验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
4. 能够正确处理药物过敏试验中的紧急情况。
二、教学内容1. 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药物过敏试验的操作步骤:包括药物的选择、皮内注射技术、观察和判断结果等。
3. 药物过敏试验的护理评估:包括患者过敏史的收集、患者身体状况的评估等。
4. 药物过敏试验的护理诊断:包括可能的过敏反应、疼痛管理等。
5. 药物过敏试验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准备、术中观察、术后护理等。
6. 药物过敏试验的护理评价:包括患者对药物过敏试验的满意度、护理效果的评价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和护理要点。
2. 演示:现场演示药物过敏试验的操作步骤,让学生清晰了解操作过程。
3. 模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模拟练习,互相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4. 讨论:分组讨论药物过敏试验中的注意事项和紧急情况的处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模拟练习中的操作技能和准确性。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测试或问卷调查,评估学生对药物过敏试验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学大纲:提供关于药物过敏试验法的相关教材或教学大纲。
2. 演示材料:准备药物过敏试验的演示材料,包括皮内注射器、药物等。
3. 模拟练习材料:准备模拟练习所需的材料,如模拟皮肤、药物等。
4. 教学评价工具:准备课后作业、测试或问卷调查等评价工具。
六、教学准备1. 环境准备:确保教学场所干净、整洁,具备适当的温度和照明。
2. 材料准备:准备药物过敏试验所需的全部器材和药物,如皮内注射器、药物稀释液、观察表格等。
3. 学生准备:确保学生已经完成了相关的理论学习和基础护理技能培训。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操作步骤和护理要点。
3. 学会观察和处理药物过敏试验的阳性结果。
4. 能够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
二、教学内容1. 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操作步骤和护理要点。
3. 药物过敏试验的阳性结果的观察和处理。
4. 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和护理要点。
2. 演示法:现场演示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操作步骤,让学生直观学习。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实践操作,加深理解和掌握技能。
4. 案例分析法:分析药物过敏试验法的阳性结果的观察和处理,提高学生的临床判断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教室、实验室或临床实践场所。
2. 教学设备:药物过敏试验器材、模型或患者。
3. 教学材料:教案、PPT、案例、评估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介绍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演示:讲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操作步骤和护理要点,并进行现场演示。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实践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估。
5. 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讲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演示、实践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掌握药物过敏试验法的知识和技能。
在实践操作环节,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在案例分析环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临床判断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重要性,掌握操作步骤和护理要点,并能够进行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操作步骤的正确性、操作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是否到位等。
护理技术教学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护理技术的定义、分类及基本操作原则。
- 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 了解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2. 技能目标:- 能够独立完成护理技术操作。
- 具备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能够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观念,确保患者安全。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护理技术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护理技术概述2.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皮肤清洁与消毒- 静脉输液技术- 鼻饲技术- 胃管洗护技术- 导尿术- 气管切开护理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结合实际案例,引出护理技术的重要性。
-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讲解与示范- 讲解护理技术的定义、分类及基本操作原则。
- 示范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强调无菌观念和患者安全。
3. 学生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护理技术操作练习。
-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解答学生疑问。
4. 总结与反馈-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学生反馈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出勤、参与度、提问情况等。
2. 技能考核:考核学生护理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正确性。
3. 课后作业:布置与护理技术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护理技术教学教案范文课题:静脉输液技术课时:2课时授课对象:护理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静脉输液的定义、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 技能目标:能够独立完成静脉输液操作,包括穿刺、固定、输液等步骤。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教学内容:1. 静脉输液概述2. 静脉输液操作步骤- 穿刺部位选择- 穿刺技术- 固定方法- 输液速度调节- 拔针与止血3. 静脉输液注意事项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静脉输液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无菌技术操作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无菌技术操作一、教学目标1. 理解无菌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步骤。
3. 能够正确使用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
4. 能够识别和预防无菌操作中的错误。
二、教学内容1. 无菌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无菌技术的定义讨论无菌技术在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性2. 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步骤介绍无菌操作的准备工作演示和解释无菌操作的正确步骤指导如何正确使用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无菌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步骤2. 演示法演示无菌操作的正确步骤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无菌操作的实践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和理解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理解程度提问学生关于无菌技术的问题2. 实践操作评估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无菌技术操作的掌握程度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提供无菌技术的相关信息和图片2. 无菌操作模型使用无菌操作模型进行演示和指导3. 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提供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供学生实践操作六、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讨论医院感染的发生和影响,引入无菌技术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无菌技术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无菌操作的场景,增强对无菌技术的理解。
七、教学要点1. 无菌操作的准备工作:讲解如何准备无菌操作环境,包括消毒和灭菌的方法。
2. 无菌操作的正确步骤:详细讲解无菌操作的步骤,包括手卫生、穿戴无菌手套、使用无菌物品等。
3. 无菌区域的识别和管理:讲解如何识别和管理无菌区域,包括标记和维护无菌区域的注意事项。
八、教学活动1.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无菌操作的实践,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估。
2. 问题解答:学生提出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3. 反馈和总结:学生和教师进行反馈和总结,讨论无菌操作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护理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护理教学教案模板范文第一章:护理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理解护理职业的基本要求和工作内容。
2. 掌握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3. 培养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护理职业概述2. 护理基本理论3. 护理基本技能4. 护理职业道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护理职业的基本要求和职业道德。
2. 实践操作法:演示和练习护理基本技能。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护理职业的基本理解和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2. 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对护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临床护理技能一、教学目标:1. 掌握临床护理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熟悉常用临床护理技能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1. 临床护理流程2. 临床护理技能操作3. 临床护理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临床护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2. 实践操作法:演示和练习临床护理技能。
四、教学评估:1. 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对临床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检查学生对临床护理流程和注意事项的应用能力。
第三章:护理评估与计划一、教学目标:1. 掌握护理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学会制定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
3. 培养学生的护理评估和计划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护理评估方法2. 护理计划制定3. 护理措施实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护理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案例,练习制定护理计划和实施护理措施。
1. 评估能力考核:评估学生对护理评估的掌握程度。
2. 计划制定考核:检查学生制定护理计划和实施护理措施的能力。
第四章:常见疾病护理一、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2. 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治疗原则。
3. 培养学生的临床疾病护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常见疾病概述2. 疾病护理措施3. 疾病治疗原则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护理教学实践教案(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方法及正常值。
- 学生能够了解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 学生能够理解护理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生命体征的测量。
- 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 学生能够运用护理伦理道德原则进行临床护理。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 增强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2.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吸氧法- 静脉输液- 吸痰法- 胃肠减压3. 护理伦理道德三、教学对象护理专业学生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地点护理技能实训室六、教学准备1. 教学设备:生命体征测量工具、护理操作模型、急救箱等。
2. 教学资料:生命体征观察与测量标准、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图、护理伦理道德相关资料。
3. 教学课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引出本次课程的主题。
2.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 讲解生命体征的概念、正常值及异常情况。
- 示范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 学生分组进行生命体征的测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以吸氧法为例,讲解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 教师示范吸氧法操作,学生跟随操作。
- 学生分组进行吸氧法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内容- 复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吸氧法操作。
2.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以静脉输液为例,讲解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 教师示范静脉输液操作,学生跟随操作。
- 学生分组进行静脉输液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护理伦理道德- 讲解护理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如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公正等。
-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临床护理中运用护理伦理道德原则。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4.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教案(首页)
二、测量血压的方法及基本构造
1、种类:水银血压计;
无液式血压计。
2、构造:袖带、输气球
与空气调节阀门、测压
计
首次就诊分别测量右上
肢、左上肢,以较高值
为准。
(一)评估:患者一般
情况;测量部位周长及
功能情况;影响因素。
(二)用物准备:
1、血压计
2、听诊器、记录本、笔
(三)操作步骤
1:解释目的
2:安置体位
1)肱动脉:坐位、卧位。
2)腘动脉:俯卧位
3)踝动脉:仰卧位
3:调整体位;测量部位
与心脏在同一水平;坐
位平第4肋间;卧位平
腋中线。
4:缠绕袖带
1)上肢:袖带下缘位于
周我上2~3cm,容下一
指。
2)下肢:袖带下缘距腘
窝3~5cm。
3)踝部:气囊中部对足
背动脉、袖带下缘置于
内外踝上。
5:预测高度
6:固定加压
教师讲解
学生理解记忆并回答教师提问。
教师讲解操作步骤
学生理解。
7min
11min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教案(首页)
学习新知(三)卧位安置
学生练习
布置作业任务5:移步轻放
一、分类
1主动卧位
2:被动卧位
3:被迫卧位
二、重用卧位的安置
1:仰卧位(去枕仰卧位:
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
者。
中凹卧位:休克者。
屈膝仰卧位:胸腹部检
查。
)
2:侧卧位:灌肠、肛门
检查等。
3:俯卧位:腰、背部检
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
检查;脊椎术后或背部
伤口者。
4:半坐卧位:头面部、颈
胸部手术后;心肺引起
的呼吸困难;腹腔、盆
腔术后或有炎症者;腹
部术后换患者;疾病恢
复期体质虚弱者。
5:端坐位:心力衰竭、心
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
作患者。
6:头高足低位:颈椎骨
折进行颅骨牵引。
7:头低足高位:肺部引
流;十二指肠引流;下
肢骨折牵引。
8截石位:回音不手术、
检查、治疗。
9:膝胸位:肛门、直肠
检查治疗;矫正子宫后
倾等。
课后练习。
使用模型人、床来演示9种卧位。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分组巡视讲解。
5min
35mi n
1min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教案(首页)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教案(首页)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教案(首页)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时间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次课的内5min
容,设置案例导入新课。
第四章院内感染及控-一
- 无菌持物钳教师实物展示无菌技术操作的27mi n
制技术用于取放和传递尢菌用物,并讲解每一种物品的具体基本无菌技术操作方物品。
使用方法和在使用中应该注意
法(
- 一)选择合适用物的事项。
1、按物选钳
2、放置合理
3、环境整洁
( - 二)操作步骤
1、洗手备物
2、开包取钳
3、开盖闭钳
4、取钳夹物
5、用后放回
( - 三)注意事项
1、不触口缘
2、减少暴露
3、禁取防污
4、同时移动
-二二无菌容器
( - 一)操作步骤:
1、洗手备物
2、检查效果
3、开盖取物
4、盖盖记录
( - 二)注意事项
不触口缘、减少暴露、
时间限制。
无菌包
( - 一)操作步骤
1、洗手备物
2、检查效果
3、逐层打开
4、持钳取物
( - 二)注意事项
1、包布选择
2、指示明确
4、保护内面
四、铺尢菌盘(一)操作步骤
1、洗手备物
2、检查效果
3、开包取巾
4、打开铺盘
5、放物遮盖
6、填卡签名(二)注意事项
1、保扌寸尢菌
2、有效时间
五、取用无菌溶液(一)操作步骤
1、洗手备物
2、核对检质
3、开盖冲洗
4、倒取溶液
5、消毒盖塞
6、注时签名(二)注意事项
1、防塞污染
2、避签沾湿
3、勿触蘸取
4、不能返回
5、有效时间
六、无菌手套(一)操作步骤
1、修甲洗手
2、核对检查
3、开封取袋
4、打开放平
5、取出戴好
6、调整套袖
7、脱去手套
8处理洗手
(二)注意事项
1、防止破损
2、保持无菌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教案(首页)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教案(首页)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教案(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