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号分析与处理报告

统计信号分析与处理报告
统计信号分析与处理报告

XCXDFSEWRV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统计信号分析处理报告

小组成员: 魏彦斌马全林陈飞

班号: 075132 _

院系:__机电学院

专业:_通信工程

指导教师:_侯强老师

一实验内容

实验一、地震时间间隔的密度估计;

实验二、地震震级与频度回归分析;

实验三、地震空间分布聚类分析;

实验四、地震优势深度聚类分析;

二.实验要求及结果。

实验一、地震时间间隔的密度估计;

读入数据后,把时间列(第一二列)转换成数据格式,然后分:3级以下,3到4级,4到5级,5到6级,6级以上等6个部分分别计算地震之间的时间差t,这个t就是地震时间间隔,而且是一个随机变量,对t这个随机变量进行密度估计。

代码:%%

clear all;close all; clc;

filename = '中国地震台网(CSN)地震目录(1970-01-01至2015-09-31).xls'; sheet = 1;

xRange = 'A5:A8462';

% xRange = 'A3:A8462';

x2Range = 'B5:B8462';

% x2Range = 'B3:B8462';

yRange = 'H3:H8462';

% [~,x]= xlsread(filename, sheet, xRange);

% [~,x2] = xlsread(filename, sheet, x2Range);

[~,x]= xlsread(filename, sheet, xRange);

[ttt,x2] = xlsread(filename, sheet, x2Range);

ml= xlsread(filename, sheet, yRange); %读取数据

%%

X = x(~isnan(ml));

X2 = x2(~isnan(ml));

n = length(X2); %去掉无数据的日期和时间

for i = 1:n %将日期时间转化为数值形式

Xyy(i) = str2double(X{i}(1:4)); %年

Xmm(i) = str2double(X{i}(6:7)); %月

Xdd(i) = str2double(X{i}(9:10)); %日

XHH(i) = str2double(X2{i}(1:2)); %时

XMM(i) = str2double(X2{i}(4:5)); %分

XSS(i) = str2double(X2{i}(7:8)); %秒

end

xx = datenum(Xyy,Xmm,Xdd,XHH,XMM,XSS); %将时间转化为数值形式ML = ml(~isnan(ml) ); %去掉无数据项

a=1; b=1;c=1;d=1; e=1;

for i=1:n

if ML(i)<=3.0

t_3(a)=xx(i);

a=a+1;

elseif ML(i)>3.0&&ML(i)<=4.0

t_34(b)=xx(i);

b=b+1;

elseif ML(i)>4.0&&ML(i)<=5.0

t_45(c)=xx(i);

c=c+1;

elseif ML(i)>5.0&&ML(i)<=6.0

t_56(d)=xx(i);

d=d+1;

else

t_6(e)=xx(i);

e=e+1;

end;

end;

%求个部分时间差

for i=1:(length(t_3)-1)

tt_3(i)=t_3(i)-t_3(i+1);

end

for i=1:(length(t_34)-1)

tt_34(i)=t_34(i)-t_34(i+1);

end

for i=1:(length(t_45)-1)

tt_45(i)=t_45(i)-t_45(i+1);

end

for i=1:(length(t_56)-1)

tt_56(i)=t_56(i)-t_56(i+1);

end

for i=1:(length(t_6)-1)

tt_6(i)=t_6(i)-t_6(i+1);

end

x=linspace(min(tt_3)-1,max(tt_3),1200);

p=Parzen(tt_3,x,15,[]);

plot(x,p);grid on;

figure(2);

x=linspace(min(tt_34),max(tt_34),50);

p=Parzen(tt_34,x,3,[]);

plot(x,p);grid on;

figure(3);

x=linspace(min(tt_45),max(tt_45),100);

p=Parzen(tt_45,x,3,[]);

plot(x,p);grid on;

figure(4);

x=linspace(min(tt_56),max(tt_56),700);

p=Parzen(tt_56,x,15,[]);

plot(x,p);grid on;

figure(5);

x=linspace(min(tt_6),max(tt_6),1600);

p=Parzen(tt_6,x,25,[]);

plot(x,p);grid on;

实验二、地震震级与频度回归分析;

读入数据后,对震级ML列进行分级统计,也是分为3级以下,3到4级,4到5级,5到6级,6级以上等6个部分,每个部分统计一下个数,然后进行线性回归拟合。拟合的公式是:

LnN=a-bM

式中N表示相应震级部分的个数,比如3到4级的地震个数,M表示相关震级,比如3到4级就是4级。

代码:clear all;close all; clc;

[graph,time]=xlsread('中国地震台网(CSN)地震目录(1970-01-01至2015-09-31).xls');

%weidu=graph(:,2);

%shendu=graph(:,3);

%jingdu=graph(:,1);

ML=graph(:,6);

%time_day=time(:,1);

%time_hour=time(:,2);

n = length(ML);

%figure(1);

less_3=0;less_3_4=0; less_4_5=0;less_5_6=0;less_6=0;

for i=1:n

i

if ML(i)<=3.0

less_3=less_3+1;

elseif ML(i)>3.0&&ML(i)<=4.0

less_3_4=less_3_4+1;

elseif ML(i)>4.0&&ML(i)<=5.0

less_4_5=less_4_5+1;

elseif ML(i)>5.0&&ML(i)<=6.0

less_5_6=less_5_6+1;

else

less_6=less_6+1;

end;

end;

N=[log(less_3),log(less_3_4),log(less_4_5),log(less_5_6),log(less_6)];

M=[3,4,5,6,7];

plot(M,N,'mo');

lsline;

xlabel('M');ylabel('LogN');

实验三、地震空间分布聚类分析

读入数据后,对经度列、纬度列和ML列分别取出来,不分震级大小,画出以经度纬度为横纵坐标,以震级为点的散点图,然后可以用我们学过的k-means进行聚类啦,通常k=6.

代码:clear all;close all; clc;

[graph,time]=xlsread('中国地震台网(CSN)地震目录(1970-01-01至2015-09-31).xls'); weidu=graph(:,2);

%shendu=graph(:,3);

jingdu=graph(:,1);

ML=graph(:,6);

%time_day=time(:,1);

%time_hour=time(:,2);

%n = length(ML);

figure(1);

plot3(jingdu,weidu,ML,'.');grid on;

xlabel('纬度');ylabel('经度');zlabel('震级');

data=[jingdu,weidu,ML];

[Idx,C,sumD,D]=kmeans(data,6);

figure(2);

plot3(data(Idx==1,1),data(Idx==1,2),data(Idx==1,3),'b.','MarkerSize',5)

hold on

plot3(data(Idx==2,1),data(Idx==2,2),data(Idx==2,3),'r*','MarkerSize',5)

hold on

plot3(data(Idx==3,1),data(Idx==3,2),data(Idx==3,3),'gx','MarkerSize',5)

hold on

plot3(data(Idx==4,1),data(Idx==4,2),data(Idx==4,3),'mo','MarkerSize',5)

hold on

plot3(data(Idx==5,1),data(Idx==5,2),data(Idx==5,3),'kp','MarkerSize',5)

hold on

plot3(data(Idx==6,1),data(Idx==6,2),data(Idx==6,3),'y+','MarkerSize',5)

hold on

实验四、地震优势深度聚类分析;

读入数据后,对深度列和ML列分别取出来,不分震级大小,画出深度-震级的散点图,然后可以用我们学过的k-means进行聚类啦,通常k=3.

代码:clear all;close all; clc;

[graph,time]=xlsread('中国地震台网(CSN)地震目录(1970-01-01至2015-09-31).xls');

%weidu=graph(:,2);

shendu=graph(:,3);

%jingdu=graph(:,1);

ML=graph(:,6);

%time_day=time(:,1);

%time_hour=time(:,2);

%n = length(ML);

figure(1);

scatter(ML,shendu,3,'r');

xlabel('震级');ylabel('深度');

X=[ML,shendu];

K=3;

[Idx,C,sumD,D]=kmeans(X,K);

%X N*P的数据矩阵

%K 表示将X划分为几类,为整数

%Idx N*1的向量,存储的是每个点的聚类标号

%C K*P的矩阵,存储的是K个聚类质心位置

%sumD 1*K的和向量,存储的是类间所有点与该类质心点距离之和

%D N*K的矩阵,存储的是每个点与所有质心的距离

%画出聚类为1的点。X(Idx==1,1),为第一类的样本的第一个坐标;X(Idx==1,2)为第一类的样本的第二个坐标

figure(2);

plot(X(Idx==1,1),X(Idx==1,2),'r.','MarkerSize',14)

hold on

plot(X(Idx==2,1),X(Idx==2,2),'b.','MarkerSize',14)

hold on

plot(X(Idx==3,1),X(Idx==3,2),'g.','MarkerSize',14)

xlabel('震级');ylabel('深度');

%绘出中心点,kx表示是圆形

plot(C(:,1),C(:,2),'kx','MarkerSize',14,'LineWidth',4)

plot(C(:,1),C(:,2),'kx','MarkerSize',14,'LineWidth',4)

plot(C(:,1),C(:,2),'kx','MarkerSize',14,'LineWidth',4)

legend('Cluster 1','Cluster 2','Cluster 3','Centroids','Location','NW')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作业

实验6 数字滤波器的网络结构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数字滤波器分类与结构的了解。 2、明确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及其相互间的转换方法。 3、掌握用MA TLAB 语言进行数字滤波器结构间相互转换的子函数及程序编写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数字滤波器的分类 离散LSI 系统对信号的响应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信号进行滤波的过程。因此,离散LSI 系统又称为数字滤波器。 数字滤波器从滤波功能上可以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以及全通滤波器;根据单位脉冲响应的特性,又可以分为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滤波器(FIR )和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滤波器(IIR )。 一个离散LSI 系统可以用系统函数来表示: M -m -1-2-m m m=0 012m N -1-2-k -k 12k k k=1 b z b +b z +b z ++b z Y(z)b(z)H(z)=== =X(z)a(z) 1+a z +a z ++a z 1+a z ∑∑ 也可以用差分方程来表示: N M k m k=1 m=0 y(n)+a y(n-k)=b x(n-m)∑∑ 以上两个公式中,当a k 至少有一个不为0时,则在有限Z 平面上存在极点,表达的是以一个IIR 数字滤波器;当a k 全都为0时,系统不存在极点,表达的是一个FIR 数字滤波器。FIR 数字滤波器可以看成是IIR 数字滤波器的a k 全都为0时的一个特例。 IIR 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分为直接Ⅰ型、直接Ⅱ型、直接Ⅲ型、级联型和并联型。 FIR 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分为横截型(又称直接型或卷积型)、级联型、线性相位型及频率采样型等。本实验对线性相位型及频率采样型不做讨论,见实验10、12。 另外,滤波器的一种新型结构——格型结构也逐步投入应用,有全零点FIR 系统格型结构、全极点IIR 系统格型结构以及全零极点IIR 系统格型结构。 2、IIR 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与实现 (1)直接型与级联型、并联型的转换 例6-1 已知一个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1-2-3 -1-2-3 8-4z +11z -2z H(z)=1-1.25z +0.75z -0.125z 将其从直接型(其信号流图如图6-1所示)转换为级联型和并联型。

信号的统计检测理论

信号的统计检测理论 信号的统计检测理论是随机信号处理的基础理论之一。在随机信号特性统计描述的基础上,研究信号状态的最佳判决及其检测性能,是信号统计检测理论的主要任务。 本章概述了信号统计检测的基本概念、合理判决方法、判决结果和判决概率;重点讨论了信号统计检测各种最佳的概念、最佳判决式和检测性能的分析方法及参量信号的最佳检测理论和方法;还讨论了信号的序列检测,一般高斯信号的检测及复信号的检测等问题。 1.贝叶斯准则 在二元信号情况下,考虑判决概率P(H i |H j ),各假设H j 的先验概率P(H j )和各种判决所付出代价的代价因子c ij (i,j =0,1;c ij,i ≠j >c jj ),其平均代价为 C = c ij P(H j )P(H i |H j )1 i=0 1j=0 (.2) 所谓贝叶斯准则,就是在假设H j 的先验概率P(H j )已知,各种判决代价因子c ij 给定的情况下,使平均大家C 最小的准则。 贝叶斯准则的最佳判决式,其似然比检验形式为 λ(x )?p (x |H 1)p (x |H 0) H 1?H 0 P H 0 (c 10?c 00)P H 1 (c 01?c 11)?η 式中,λ(x)是似然比函数,决定于观测信号(x|H j )的统计特性,与P(H j ),c ij 无关;η是似然比门限,决定于P(H j )和c ij ,与(x|H j )的统计特性无关。这样,能够实现任意(x|H j )统计特性下和任意P(H j ),c ij 下使平均代价C 最小的最佳信号检测。 2.最小平均错误概率准则 如果假设H j 的先验概率P H j (j =0,1)已知,各种判决的代价因子c ij =1?δij ,则平均错误概率 P e = P H j P H i H j 1 i=0 i ≠j 1j=0=P H 0 P H 1 H 0 +P H 1 P H 0 H 1 .7 使平均错误概率P e 最小的准则,称为最小平均错误概率准则。 最小平局错概率准则的似然比检验形式为 λ(x)?p(x|H 1)p(x|H 0)H 1?H 0 P H 0 P H 1 ?η 如果假设H j 的先验概率相等,即P H 0 =P H 1 ,则η=1,称为最大似然比准则。 3.奈曼—皮尔逊准则 在错误判决概率P H 1 H 0 =α约束下,使正确判决概率P H 1 H 1 最大的准则,称为奈曼—皮尔逊准则。 奈曼—皮尔逊准则的似然比检验形式为

数字信号处理作业答案

数字信号处理作业

DFT 习题 1. 如果)(~n x 是一个周期为N 的周期序列,那么它也是周期为N 2的周期序列。把)(~ n x 看作周期为N 的周期序列,令)(~1k X 表示)(~n x 的离散傅里叶级数之系数,再把)(~ n x 看作周期为N 2的周期序列,再令)(~2k X 表示)(~n x 的离散傅里叶级数之系数。当然,)(~1k X 是周期性的,周期为N ,而)(~2k X 也是周期性的,周期为N 2。试利用)(~1k X 确定)(~2k X 。(76-4)

2. 研究两个周期序列)(~n x 和)(~n y 。)(~n x 具有周期N ,而)(~ n y 具有周期M 。序列)(~n w 定义为)()()(~ ~~n y n x n w +=。 a. 证明)(~n w 是周期性的,周期为MN 。 b. 由于)(~n x 的周期为N ,其离散傅里叶级数之系数)(~k X 的周期也是N 。类似地, 由于)(~n y 的周期为M ,其离散傅里叶级数之系数)(~k Y 的周期也是M 。)(~n w 的离散傅里叶级数之系数)(~k W 的周期为MN 。试利用)(~k X 和)(~k Y 求)(~k W 。(76-5)

3. 计算下列各有限长度序列DFT (假设长度为N ): a. )()(n n x δ= b .N n n n n x <<-=000) ()(δ c .10)(-≤≤=N n a n x n (78-7) 4. 欲作频谱分析的模拟数据以10千赫速率被取样,且计算了1024个取样的离散傅里叶变换。试求频谱取样之间的频率间隔,并证明你的回答。(79 -10)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基本信号的产生 二、实验目的:I 利用MATLAB 产生连续信号并作图 II 利用MATLAB 产生离散序列并作图 III 利用MATLAB 进行噪声处理 三、 实验内容: I 利用MATLAB 产生下列连续信号并作图 ①X(t)=-2u(t-1),-1=0); plot(t,x); 图形如右: ② X(t)=-(e^-0.1t)*sin(2/3*t),0

-1.5-1 -0.5 0.5 1 1.5 2 II 利用MATLAB 产生下列离散序列并作图 ① X(t)=1,-5<=t<=5 else 0,-15<=t<=15 MATLAB 程序如下: k= -15: 15; x=[zeros(1,10),ones(1,11),zeros(1,10)]; stem(k,x) 图形如下: ② X(t)=0.9^k*(cos(0.25*pi*k)+sin(0.25*pi*p),-20

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第一题 如何用计算机模拟一个随机事件,并估计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以计算圆周率π。 解: (一)蒙特卡洛方法可用于近似计算圆周率:让计算机每次随机生成两个0到1之间的数,看以这两个实数为横纵坐标的点是否在单位圆内。生成一系列随机点,统计单位圆内的点数与总点数,(圆面积和外切正方形面积之比为π:4),当随机点取得越多时,其结果越接近于圆周率。 代码: N=100000000; x=rand(N,1); y=rand(N,1); count=0; for i=1:N if (x(i)^2+y(i)^2<=1) count=count+1; end end PI=vpa(4*count/N,10) PI = 3.1420384

蒙特卡洛法实验结果与试验次数相关,试验次数增加,结果更接近理论值 (二)18世纪,法国数学家布丰和勒可莱尔提出的“投针问题”,记载于布丰1777年出版的著作中:“在平面上画有一组间距为d的平行线,将一根长度为l (l

数字信号处理上机作业

数字信号处理上机作业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021215 组员:

实验一:信号、系统及系统响应 1、实验目的 (1) 熟悉连续信号经理想采样前后的频谱变化关系,加深对时域采样定理的理解。 (2) 熟悉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 (3) 利用卷积方法观察分析系统的时域特性。 (4) 掌握序列傅里叶变换的计算机实现方法,利用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对连续信号、离散信号及系统响应进行频域分析。 2、实验原理与方法 (1) 时域采样。 (2) LTI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 3、实验内容及步骤 (1) 认真复习采样理论、离散信号与系统、线性卷积、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及性质等有关内容,阅读本实验原理与方法。 (2) 编制实验用主程序及相应子程序。 ①信号产生子程序,用于产生实验中要用到的下列信号序列: a. xa(t)=A*e^-at *sin(Ω0t)u(t) b. 单位脉冲序列:xb(n)=δ(n) c. 矩形序列: xc(n)=RN(n), N=10 ②系统单位脉冲响应序列产生子程序。本实验要用到两种FIR系统。 a. ha(n)=R10(n); b. hb(n)=δ(n)+2.5δ(n-1)+2.5δ(n-2)+δ(n-3) ③有限长序列线性卷积子程序 用于完成两个给定长度的序列的卷积。可以直接调用MATLAB语言中的卷积函数conv。 conv 用于两个有限长度序列的卷积,它假定两个序列都从n=0 开始。调用格式如下: y=conv (x, h) 4、实验结果分析 ①分析采样序列的特性。 a. 取采样频率fs=1 kHz,,即T=1 ms。 b. 改变采样频率,fs=300 Hz,观察|X(e^jω)|的变化,并做记录(打印曲线);进一步降低采样频率,fs=200 Hz,观察频谱混叠是否明显存在,说明原因,并记录(打印)这时的|X(e^j ω)|曲线。 程序代码如下: close all;clear all;clc; A=50; a=50*sqrt(2)*pi; m=50*sqrt(2)*pi; fs1=1000; fs2=300; fs3=200; T1=1/fs1; T2=1/fs2; T3=1/fs3; N=100;

哈尔滨工程大学 语音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实 验 报 告 实验课程名称: 语音信号处理实验 姓名: 班级: 20120811 学号: 指导教师 张磊 实验教室 21B#293 实验时间 2015年4月12日 实验成绩 实验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实验成绩 实验一 语音信号的端点检测 实验二 语音信号的特征提取 实验三 语音信号的基频提取

实验一 语音信号的端点检测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短时能量的求解方法 2、掌握短时平均过零率的求解方法 3、掌握利用短时平均过零率和短时能量等特征,对输入的语音信号进行端点检测。 二、实验设备 HP 计算机、Matlab 软件 三、实验原理 1、短时能量 语音信号的短时能量分析给出了反应这些幅度变化的一个合适的描述方法。对于信号)}({n x ,短时能量的定义如下: ∑ ∑∞ -∞ =∞ -∞ =*=-= -= m m n n h n x m n h m x m n w m x E )()()()()]()([222 2、短时平均过零率 短时平均过零率是指每帧内信号通过零值的次数。对于连续语音信号,可以 考察其时域波形通过时间轴的情况。对于离散信号,实质上就是信号采样点符号变化的次数。过零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频率的信息。短时平均过零率的公式为: ∑∑-+=∞ -∞=--= ---=1)] 1(sgn[)](sgn[2 1 ) ()]1(sgn[)](sgn[21N n n m w w m n m x m x m n w m x m x Z 其中,sgn[.]是符号函数,即 ? ? ?<-≥=0)(10)(1 )](sgn[n x n x n x

《统计信号处理基础》实验四

实验报告 姓名: 实验名称: 学号: 课程名称: 班级: 实验室名称: 组号: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要求 本实验的目的是在了解了Matlab 编程语言的编程和调试的基础上,利用Matlab 本身自带的函数来展示不同功率谱估计的性能。试验内容涉及非参数化功率谱估计、参数化功率谱估计、频率估计等内容。本实验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充分理解不同的功率谱估计方法之间的性能差异,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多次重复来验证理论上的结论 要求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要求独立完成实验的内容所要求的各项功能,编制完整的Matlab 程序,并在程序中注释说明各段程序的功能。 2.要填写完整的实验报告,报告应包含程序、图形和结论。要求记录在实验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二、实验原理 实验1.宽带AR 过程()x n 是由单位方差的高斯白噪声通过滤波器 1221 ()(10.50.5)(10.5) H z z z z ---= -++ 实验 2. 本实验是验证最大熵方法的功率谱估计。 对随机过程()()()y n x n w n =+, ()w n 是方差为2 w σ的白高斯噪声,()x n 是(2)AR 过程,由单位方差的白噪声通过如下滤波 器所获得 12 1 ()1 1.5850.96H z z z --= -+ 三、实验环境 验所要求的设备: 每组包含完整的计算机 1 台; 可共用的打印机1台,A4纸张若干; 计算机上安装的软件包括: Matlab 6.5以上(应包含Signal Processing Toolbox, Filter

Design Toolbox ); Word 2000以上; 五、实验过程、数据记录、处理及结论 实验1 1221 ()(10.50.5)(10.5) H z z z z ---= -++ a. 生成()x n 的256N =个样本,取4p =并用自相关方法来计算功率谱,画出估计的功率谱并与真实功率谱相比。 clear all;close all; a=[1,-0.5,1,-0.25,0.25]; p=4; N=256;%数据长度 M=100; w=[0:pi/M:pi-pi/M]; v=randn(1,N); x=filter(1,a,v); [a1,err] = acm(x,p); h0=freqz(1,a,M); A=zeros(1,M); for m=2:p+1; A=A+a1(m)*exp(-j*m*w); end A=abs(A+1); Pw=1./(A.^2);%%%估计功率谱 A1=zeros(1,M); for k=2:5 A1=A1+a(k)*exp(-j*k*w); end A1=abs(A1+1); Pw1=1./A1.^2;%%%%%%%%%%%理论功率谱 figure(1) plot(w,Pw1,'-bo',w,Pw,'-b.');title('功率谱');xlabel('K');ylabel('幅值');hleg1=legend('理论功率谱','估计功率谱'); b. 重复a 中的计算20次,分别画出20次的重迭结果和平均结果。评论估计的方差并 说明怎样才能提高自相关方法估计功率谱的精度; clear all;close all; a=[1,-0.5,1,-0.25,0.25];%%%%%宽带AR 过程 %a=[ 1 -2.737 3.74592 -2.62752 0.9216];%%%%%%%%%%%窄带AR 过程 p=4;%功率谱数据长度 M=100;%%% N=256;%数据长度 w=[0:pi/M:pi-pi/M];

数字信号处理第六章介绍

第六章数字滤波器结构 6.1:级联的实现 num = input('分子系数向量 = '); den = input('分母系数向量 = '); [z,p,k] = tf2zp(num,den); sos = zp2sos(z,p,k) Q6.1使用程序P6.1,生成如下有限冲激响应传输函数的一个级联实现: H1(z)=2+10z^(-1)+23z^(-2)+34z^(-3)+31z^(-4)+16 z^(-5)+4z^(-6) 画出级联实现的框图。H1(z)是一个线性相位传输函数吗? 答: 运行结果: sos = zp2sos(z,p,k) Numerator coefficient vector = [2,10,23,34,31,16,4] Denominator coefficient vector = [1] sos = 2.0000 6.0000 4.0000 1.0000 0 0 1.0000 1.0000 2.0000 1.0000 0 0 1.0000 1.0000 0.5000 1.0000 0 0 级联框图: H1(z)不是一个线性相位传输函数,因为系数不对称。 Q6.2使用程序P6.1,生成如下有限冲激响应传输函数的一个级联实现: H2(z)=6+31z^(-1)+74z^(-2)+102z^(-3)+74z^(-4)+31 z^(-5)+6z^(-6) 画出级联实现的框图。H2(z)是一个线性相位传输函数吗?只用4个乘法器生成H2(z)的一级联实现。显示新的级联结构的框图。 Numerator coefficient vector = [6,31,74,102,74,31,6] Denominator coefficient vector = [1] sos = 6.0000 15.0000 6.0000 1.0000 0 0 1.0000 2.0000 3.0000 1.0000 0 0 1.0000 0.6667 0.3333 1.0000 0 0

数字信号处理作业+答案讲解

数字信号处理作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10

DFT 习题 1. 如果)(~n x 是一个周期为N 的周期序列,那么它也是周期为N 2的周期序列。把)(~ n x 看作周期为N 的周期序列,令)(~ 1k X 表示)(~n x 的离散傅里叶级数之系数,再把)(~ n x 看作周期为N 2的周期序列,再令)(~ 2k X 表示)(~n x 的离散傅里叶级数之系数。当然,)(~ 1k X 是周期性的,周期为N ,而)(~ 2k X 也是周期性的,周期为N 2。试利用)(~ 1k X 确定)(~ 2k X 。(76-4)

2. 研究两个周期序列)(~ n x 和)(~ n y 。)(~ n x 具有周期N ,而)(~ n y 具有周期M 。序列 )(~n w 定义为)()()(~ ~~n y n x n w +=。 a. 证明)(~ n w 是周期性的,周期为MN 。 b. 由于)(~n x 的周期为N ,其离散傅里叶级数之系数)(~ k X 的周期也是N 。类似地, 由于)(~n y 的周期为M ,其离散傅里叶级数之系数)(~k Y 的周期也是M 。)(~ n w 的离散傅里叶级数之系数)(~ k W 的周期为MN 。试利用)(~ k X 和)(~ k Y 求)(~ k W 。(76-5)

3. 计算下列各有限长度序列DFT (假设长度为N ): a. )()(n n x δ= b .N n n n n x <<-=000)()(δ c .10)(-≤≤=N n a n x n (78-7) 4. 欲作频谱分析的模拟数据以10千赫速率被取样,且计算了1024个取样的离散傅里叶变换。试求频谱取样之间的频率间隔,并证明你的回答。(79 -10)

工程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 2011-2012 学年 第二学期) 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题目: 《工程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工程信号处理实验 课程类别 □学位课 非学位课 任课教师 谢明 所在学院 汽车学院 学科专业 机械设计及理念 姓名 李文中 学 号 50110802313 提交日期 2012年4月12日

工程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姓名:李文中学号:50110802313 实验报告一 实验名称:数据信号采集及采样参数选定 1实验目的 1.1了解信号采集系统的组成,初步掌握信号采集系统的使用。 1.2加深对采样定理的理解,掌握采样参数的选择方法 1.3了解信号采集在工程信号处理中的实际应用,及注意事项。 2 实验原理 2.1 模数转换及其控制 对模拟信号进行采集,就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即模/数(A/D)转换,然后送入计算机或专用设备进行处理。模数转换包括三个步骤:(1)采样,(2)量化,(3)编码。采样,是对已知的模拟信号按一定的间隔抽出一个样本数据。若间隔为一定时间 T,则称这种采样为等时间间隔采样。除特别注明外,一般都采用等时间间隔采样;量化,是一种用有限字长的数字量逼近模拟量的过程。编码,是将已经量化的数字量变为二进制数码,因为数字处理器只能接受有限长的二进制数。模拟信号经过这三步转换后,变成了时间上离散、幅值上量化的数字信号。A/D转换器是完成这三个步骤的主要器件。 在信号采集系统中,A/D 转换器与计算机联合使用完成模数转换。用计算机的时钟或用软件产生等间隔采样脉冲控制 A/D 转换器采样。A/D 转换器通过内部电路进行量化与编码,输出有限长的二进制代码。信号采集系统中,通常由以 A/D转换器为核心的接口电路及控制软件,进行信号采集控制。 *注这部分是由本实验所用的信号采集器自动完成的,以上也是实验器材-信号采集器的部分工作原理。以后实验中就不再赘述。 2.2 信号采集的参数选择

数字信号处理作业-答案

数字信号处理作业-答案

数字信号处理作业

DFT 习题 1. 如果)(~ n x 是一个周期为N 的周期序列,那么它也是周期为N 2的周期序列。把)(~ n x 看作周期为N 的周期序列,令)(~ 1 k X 表示)(~ n x 的离散傅里叶级数之系数,再把)(~ n x 看作周期为N 2的周期序列,再令)(~2 k X 表示)(~ n x 的离散傅里叶级数之系数。当然,)(~ 1 k X 是周期性的,周期为N ,而)(~ 2 k X 也是周期性的,周期为N 2。试利用)(~ 1k X 确定)(~ 2 k X 。(76-4)

2. 研究两个周期序列)(~ n x 和)(~ n y 。)(~ n x 具有周期N ,而)(~ n y 具有周期M 。序列)(~ n w 定义为)()()(~~ ~ n y n x n w +=。 a. 证明)(~ n w 是周期性的,周期为MN 。 b. 由于)(~ n x 的周期为N ,其离散傅里叶级数之系数)(~k X 的周期也是N 。类似地,由于)(~ n y 的周期为M ,其离散傅里叶级数之系数)(~ k Y 的周期也是M 。)(~n w 的离散傅里叶级数之系数)(~ k W 的周期为MN 。试利用)(~k X 和)(~k Y 求)(~ k W 。(76-5)

3. 计算下列各有限长度序列DFT (假设长度为N ): a. )()(n n x δ= b .N n n n n x <<-=0 0)()(δ c .10)(-≤≤=N n a n x n (78-7) 4. 欲作频谱分析的模拟数据以10千赫速率被取样,且计算了1024个取样的离散傅里叶变换。试求频谱取样之间的频率间隔,并证明你的回答。(79 -10)

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数字信号处理 第四次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离散系统的零极点与系统因果性能和稳定性的关系 2.观察离散系统零极点对系统冲激响应的影响 3.熟悉MATLAB 中进行离散系统零极点分析的常用子函数 4.加深对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基本概念的理解 5.了解离散系统的零极点与频响特性之间的关系 6.熟悉MATLAB 中进行离散系统分析频响特性的常用子函数,掌握离散系统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的求解方法。 二、实验过程 9.2已知离散时间系统函数分别为 ) 7.05.0)(7.05.0(3 .0)(1j z j z z z H ++-+-= )1)(1(3 .0)() 8.06.0)(8.06.0(3 .0)(32j z j z z z H j z j z z z H ++-+-= ++-+-= 求这些系统的零极点分布图以及系统的冲击响应,并判断系统因果稳定性。 %---------第一式-----------------------------------------------------------------------------% z1=[0.3,0]';p1=[-0.5+0.7j,-0.5-0.7j]';k=1; %z1零点向量矩阵,p1极点向量矩阵,k 系统增益系数---------------------------% [bl,al]=zp2tf(z1,p1,k); %将零极点增益函数转换为系统传递函数 subplot(3,2,1),zplane(bl,al); %zplane 显示离散系统的零极点分布图 ylabel('极点在单位圆内'); subplot(3,2,2),impz(bl,al,20); %impz 绘制系统的冲激响应图 %---------第二式-----------------------------------------------------------------------------% z2=[0,3,0]';p2=[-0.6+0.8j,-0.6-0.8j]'; %z2零点向量矩阵,p2极点向量矩阵---------------------------------------------------% [b2,a2]=zp2tf(z2,p2,k); %将零极点增益函数转换为系统传递函数 subplot(3,2,3),zplane(b2,a2); %zplane 显示离散系统的零极点分布图 ylabel('极点在单位圆上'); subplot(3,2,4),impz(b2,a2,20); %impz 绘制系统的冲激响应图 %---------第三式-----------------------------------------------------------------------------%

姚天任现代数字信号处理习题解答第六章

习题六 ■ 7解: 由闭合公式),(),()(,3,3q q C k q C k h x x --= ,计算: 64)2()2()()2,2(,3=--= --∑n x n x n x n x C ; 90)1()2()()1,2(,3=++= ∑n x n x n x n x C ; 116)2()2()()2,2(,3=++=∑n x n x n x n x C 。 40625.16490)1(== h ;8125.164116)2(==h ■ 8解: 由公式),() (),(,32 ,31,3q C b R b q l l C x u u q xx q l l x +-=-+--∑=ττσγτττ 也即:)2,()(),2()1,1(,32,32,31,3+-=--++-ττσγτττττx u u q xx x x C b R b C b C 两边同除以2b ,并记211b b d =,2,32u u d σγ=,2 11b d =,可得: ),2()2,()()1,1(,33,321,3τττττττ--=++-+-x x xx x C d C d R d C 取1,0,1-=τ分别代入,并计算: 116)0,2(,3=-x C ;90)1,1(,3=-x C ;64)2,0(,3=x C ;38)3,1(,3=x C 20)2,3(,3=--x C ; 40)1()1(==-xx xx R R ; 55)0(=xx R 。 故得到方程组: ?? ???-=+--=+--=+-90384064116645590209040116321321321d d d d d d d d d 解之可得: ???????===0667.49279.15951.12,321u u b b σγ

数字信号处理作业-2012

《数字信号处理Ⅰ》作业 姓名: 学号: 学院: 2012 年春季学期

第一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时域离散系统 月 日 一 、判断: 1、数字信号处理和模拟信号处理在方法上是一样的。( ) 2、如果信号的取值和自变量都离散,则称其为模拟信号。( ) 3、如果信号的取值和自变量都离散,则称其为数字信号。( ) 4、时域离散信号就是数字信号。( ) 5、正弦序列都是周期的。( ) 6、序列)n (h )n (x 和的长度分别为N 和M 时,则)n (h )n (x *的长度为N+M 。( ) 7、如果离散系统的单位取样响应绝对可和,则该系统稳定。( ) 8、若满足采样定理,则理想采样信号的频谱是原模拟信号频谱以s Ω(采样频率)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的结果。( ) 9、序列)n (h )n (x 和的元素个数分别为21n n 和,则)n (h )n (x *有(1n n 21-+)个元素。( ) 二、选择 1、R N (n)和u(n)的关系为( ): A. R N (n)=u(n)-u(n-N) B. R N (n)=u(n)+u(n-N) C. R N (n)=u(n)-u(n-N-1) D. R N (n)=u(n)-u(n-N+1) 2、若f(n)和h(n)的长度为别为N 、M ,则f(n)*h(n)的长度为 ( ): A.N+M B.N+M-1 C.N-M D.N-M+1 3、若模拟信号的频率范围为[0,1kHz],对其采样,则奈奎斯特速率为( ): A.4kHz B. 3kHz C.2kHz D.1kHz 4、LTIS 的零状态响应等于激励信号和单位序列响应的( ): A.相乘 B. 相加 C.相减 D.卷积 5、线性系统需满足的条件是( ): A.因果性 B.稳定性 C.齐次性和叠加性 D.时不变性 6、系统y(n)=f(n)+2f(n-1)(初始状态为0)是( ): A. 线性时不变系统 B. 非线性时不变系统 C. 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时变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同名22433)

《数字信号处理》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1502班 学生姓名:侯子强 学号:0905140322 指导教师:李宏 2017年5月28日

实验一 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响应 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连续信号经理想采样前后的频谱变化关系,加深对时域采样定理的理解 2. 掌握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 3. 利用卷积方法观察分析系统的时域特性 4. 掌握序列傅里叶变换的计算机实现方法,利用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对离散信号及系统响应进行频域分析 二、实验原理 1. 采样是连续信号数字化处理的第一个关键环节。对采样过程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采样前后信号时域和频域特性的变化以及信号信息不丢失的条件,而且可以加深对离散傅里叶变换、Z 变换和序列傅里叶变换之间关系式的理解。 对连续信号()a x t 以T 为采样间隔进行时域等间隔理想采样,形成采样信号: ?()()()a a x t x t p t = 式中()p t 为周期冲激脉冲,$()a x t 为()a x t 的理想采样。 ()a x t 的傅里叶变换为μ ()a X j Ω: 上式表明将连续信号()a x t 采样后其频谱将变为周期的,周期为Ωs=2π/T 。也即采样信 号的频谱μ()a X j Ω是原连续信号xa(t)的频谱Xa(jΩ)在频率轴上以Ωs 为周期,周期延拓而成 的。因此,若对连续信号()a x t 进行采样,要保证采样频率fs ≥2fm ,fm 为信号的最高频率,才可能由采样信号无失真地恢复出原模拟信号 计算机实现时,利用计算机计算上式并不方便,因此我们利用采样序列的傅里叶变换来实现,即 ()() n P t t nT δ∞ =-∞ = -∑μ1()()*() 21 ()n a a a s X j X j P j X j jn T π∞ =-∞ Ω=ΩΩ= Ω-Ω∑μ()()|j a T X j X e ωω=ΩΩ=

统计信号处理实验四东南大学

统计信号处理 实验四 《统计信号处理》实验四 目的: 掌握自适应滤波的原理; 内容一: 假设一个接收到的信号为:x(t)=s(t)+n(t), 其中s(t)=A*cos(wt+a), 已知信号的频率w=1KHz,而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未知,n(t)是一个服从N(0,1)分布的白噪声。为了利用计算机对信号进行处理,将信号按10KHz的频率进行采样。 1) 通过对x(t)进行自适应信号处理,从接收信号中滤出有用信号s(t); 2)观察自适应信号处理的权系数; 3)观察的滤波结果在不同的收敛因子u下的结果,并进行分析; 4)观察不同的抽头数N对滤波结果的影响,并进行分析; 内容二: 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假设信号的频率也未知,重复实验一; 内容三: 假设s(t)是任意一个峰峰值不超过1的信号(取幅度为的方波),n(t)是一个加在信号

中的幅度和相位未知的,频率已知的50Hz单频干扰信号(假设幅度为1)。信号取样频率1KHz,试通过自适应信号处理从接收信号中滤出有用信号s(t)。 要求: 1)给出自适应滤波器结构图; 2)设计仿真计算的Matlab程序,给出软件清单; 3)完成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进行描述,并给出试验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实验过程: 1、假设一个接收到的信号为:d(t)=s(t)+n(t), 其中s(t)=A*cos(wt+a), 已知信号的频率w=1KHz,而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未知,n(t)是一个服从N(0,1)分布的白噪声。为了利用计算机对信号进行处理,将信号按10KHz的频率进行采样。 1)参考信号d(k)=s(k)+n(k),s(k)=A*cos(wk+a),产生一个与载波信号具有相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作为输入信号() x k,即x(k)=cos(wk)。经过自适应处理后,就可以在输出信号() y k端得到正确的载波信号(包含相位和幅度)。 框图如下: 2)改变收敛因子 μ,观察滤波结果。 3)改变滤波器抽头数N,观察滤波结果。 2、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假设信号的频率也未知,重复实验一。 参考信号d(k)=s(k)+n(k),s(k)=A*cos(wk+a),将参考信号延时一段时间后得到的信号作为输入信号() x k,即x(k)=d(k-m)。经过自适应处理后,就可以在误差输出端y(k)得到正确的载波信号(包含频率、相位和幅度)。 3、假设s(t)是任意一个峰峰值不超过1的信号(取幅度为的方波),n(t)是一个加在信号中的幅度和相位未知的,频率已知的50Hz单频干扰信号(可以假设幅度为1)。信号取样频率1KHz,试通过自适应信号处理从接收信号中滤出有用信号s(t)。 我们可以使用陷波滤波器对噪声进行滤除,但普通滤波器一旦做成,其陷波频率难以调整。如果使用自适应陷波滤波器,不仅可以消除单频干扰,而且可以跟踪干扰的频率变化,持续消噪。 自适应陷波滤波器的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假如输入信号是一个纯余弦信号 () cos C t ω? + ,则可将其分为两路,将其中一路进行

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章作业.pdf

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章作业 1.(第三章习题3)在图P3-2中表示了两个周期都为6的周期性序列,确定这个两个序列的周期卷积的结果3()x n ,并画出草图。 2.(第三章习题5)如果()x n 是一个具有周期为N 的周期性序列,它也是具有周期为2N 的周期性序列。令~1()X k 表示当()x n 看做是具有周期为N 的周期性序列的DFS 系数。而~2()X k 表示当()x n 看作是具有周期为2N 的周期性序列的DFS 系数。当然~1()X k 是具有周期为N 的周期性序列,而~2()X k 是具有周期为2N 的周期性序列,试根据~1()X k 确定~2()X k 。 3.(第三章习题6) (a )试证明下面列出的周期性序列离散傅里叶级数的对称特性。在证明中,可以利用离散傅里叶级数的定义及任何前面的性质,例如在证明性质③时可以利用性质①和②。 序列 离散傅里叶级数 ① *()x n ~*()X k - ②*()x n - ~*()X k ③Re ()x n ???? ~ e ()X k ④Im ()j x n ???? ~()o X k

(b )根据已在(a )部分证明的性质,证明对于实数周期序列()x n ,离散傅里叶级数的下列对称性质成立。 ①~~Re ()Re ()X k X k ????=-???????? ②~~Im ()Im ()X k X k ????=--???????? ③~~()()X k X k =- ④~~arg ()arg ()X k X k ????=--???????? 4.(第三章习题7)求下列序列的DFT (a) {}11 1-,,,-1 (b) {}1 j 1j -,,,- (c) ()cn 0n 1x n N =≤≤-, (d) 2n ()sin 0n 1x n N N π??=≤≤- ??? , 5.(第三章习题8)计算下列各有限长序列的离散傅立叶变换(假设长度为N ) 1 0)()(0) ()()() ()()(00-≤≤=<<-==N n a n x c N n n n n x b n n x a n δδ 6.(第三章习题9)在图P3-4中表示了一有限长序列)(n x ,画出序列)(1n x 和)(2n x 的草图。(注意:)(1n x 是)(n x 圆周移位两个点) )())(()() ())2(()(442441n R n x n x n R n x n x -=-=

《语音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中南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语音信号处理 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覃爱娜 学生班级:信息0704 学生名称:阮光武 学生学好:0903070430 提交日期:2010年6月18日

实验一 语音波形文件的分析和读取 一、实验的任务、性质与目的 本实验是选修《语音信号处理》课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基础实验。通过实验: (1)掌握语音信号的基本特性理论:随机性,时变特性,短时平稳性,相关性等; (2)掌握语音信号的录入方式和*.WAV音波文件的存储结构; (3)使学生初步掌握语音信号处理的一般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和步骤: WAV文件格式简介 WAV文件是多媒体中使用了声波文件的格式之一,它是以RIFF格式为标准。每个WAV文件的头四个字节就是“RIFF”。WAV文件由文件头和数据体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文件头又分为RIFF/WAV文件标识段和声音数据格式说明段两部分。常见的WAV声音文件有两种,分别对应于单声道(11.025KHz采样率、8Bit的采样值)和双声道(44.1KHz采样率、16Bit的采样值)。采样率是指声音信号在“模拟→数字”转换过程中,单位时间内采样的次数;采样值是指每一次采样周期内声音模拟信号的积分值。对于单声道声音文件,采样数据为8位的短整数(short int 00H-FFH);而对于双声道立体声声音文件,每次采样数据为一个16位的整数(int),高八位和低八位分别代表左右两个声道。WAV文件数据块包含以脉冲编码调制(PCM)格式表示的样本。在单声道WAV文件中,道0代表左声道,声道1代表右声道;在多声道WAV文件中,样本是交替出现的。WAV文件的格式见表1。

DSP与数字信号处理作业

1、什么是DSP?简述DSPs的特点?简述DSPs与MCU、FPGA、ARM的区别?学习DSP开发需要哪些知识?学习DSP开发需要构建什么开发环境?(15分) 答:(1)DSP是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和方法)的缩写,同时也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的可编程微处理器)的缩写。通常流过器件的电压、电流信号都是时间上连续的模拟信号,可以通过A/D器件对连续的模拟信号进行采样,转换成时间上离散的脉冲信号,然后对这些脉冲信号量化、编码,转化成由0和1构成的二进制编码,也就是常说的数字信号。DSP能够对这些数字信号进行变换、滤波等处理,还可以进行各种各样复杂的运算,来实现预期的目标。 (2)DSP既然是特别适合于数学信号处理运算的微处理器,那么根据数字信号处理的要求,DSP芯片一般具有下面所述的主要特点:1)程序空间和数据空间分开,CPU可以同时访问指令和数据; 2)在一个指令周期内可以完成一次乘法和一次加法运算; 3)片内具有快速RAM,通常可以通过独立的数据总线在程序空间和数据空间同时访问; 4)具有低开销和无开销循环及跳转的硬件支持; 5)具有快速的中断处理和硬件I/O支持; 6)可以并行执行多个操作; 7)支持流水线操作,使得取址、译码和执行等操作可以重复执行。(3)DSP采用的是哈佛结构,数据空间和存储空间是分开的,通过

独立的数据总线在数据空间和程序空间同时访问。而MCU采用的是冯·诺依曼结构,数据空间和存储空间共用一个存储器空间,通过一组总线(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连接到CPU)。很显然,在运算处理能力上,MCU不如DSP;但是MCU价格便宜,在对性能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下,还是很具有优势的。 ARM是Advanced RISC(精简指令集)Machines的缩写是面向低运算市场的RISC微处理器。ARM具有比较强的事务管理功能,适合用来跑跑界面、操作系统等,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控制方面,像手持设备90%左右的市场份额均被其占有。而DSP的优势是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较高的运算速度,例如加密/解密、调制/解调等。 FPGA是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缩写,它是在PAL、GAL、PLD等可编程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专用集成电路中集成度最高的一种。FPGA采用了逻辑单元阵列LCA(Logical Cell Array)的概念,内部包括了可配置逻辑模块CLB、输入/输出模块IOB、内部连线三个部分。用户可以对FPGA内部的逻辑模块和I/O模块进行重置配置,已实现用户自己的逻辑。它还具有静态可重复编程和动态在系统重构的特性,使得硬件的功能可以像软件一样通过编程来修改。使用FPGA来开发数字电路,可以大大缩短设计时间,减少PCB面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同时FPGA可以用VHDL或Verilog HDL来编程,灵活性强。由于FPGA能够进行编程、除错、再编程和重复操作,因此可以充分地进行设计开发和验证。当电路有少量改动时,更能显示出FPGA的优势,其现场编程能力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