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建安文学

合集下载

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

其 中 以 王 粲 成 就 最 高
徐 干 、 刘 桢 、 阮 瑀 、 应 瑒
包 括 孔 融 、 王 粲 、 陈 琳 、
此 称 始 于 《 典 论 论 文 》
建 安 七 子 :


·
“七子(孔融、阮瑀、陈琳、王粲、徐幹、应瑒、刘桢)”中成 就最突出,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称他为 “七子之冠冕”。
(三)白马篇
• 属《杂曲歌辞·齐瑟行》。无古辞,皆以首 二字名篇。《乐府诗集》所载,自曹植至李 白,均以任侠从军、立功报国为内容。《太 平御览·兵部》引此诗,题为《游侠篇》。 • 是诗塑造了一位武艺精绝、忠心报国富有理 想色彩的游侠形象。
开头两句
武 艺 超 群 不 惜 为 国 捐 躯
豪侠 英武 的雄 姿
6、“七言之祖”
•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 纳于凌阴。(《豳风· 七月 》)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 下而求索。(《离骚》)
曹丕的文学贡献之一: 《燕歌行》
我国现存第一首成 熟的七言诗

运用情景交融的手 法,风格清丽婉转, 低徊哀怨,体现出文 人化的特点

曹丕的文学贡献之二: 《典论· 论文》
书· 陈思王传》)
背景材料(二)
• 谢灵运尝云: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 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奇才敏捷,安有继之?(李瀚《蒙求集注》) • [清]王士祯:“汉、魏以来,二千余年, 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众仙才者,唯 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带
经堂诗话》)
曹植墓:位于山东聊城东阿县城西 南10公里鱼山西麓,依山而建。 墓室 分甬道、前室、后室3部分。
以白马奔腾如飞的 形象既写其骑术的 高超,亦振起全篇
借代烘托 战争气氛 缓笔插入

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

4.汉音魏响
——木斋《论曹操诗歌在五言诗形成中的地位》
四、曹植
1.生平、思想 字子建,一生以曹操死为界分前后两期。 前期邺城贵游,斗鸡走马,宴饮多暇。 《名都篇》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 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脍鲤臇鲐虾,炮鳖炙熊蹯。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第二章
建安诗歌
一、概述 二、曹操 三、曹丕 四、曹植 五、建安七子 六、蔡琰
一、概述
1.断限 建安:汉献帝刘协年号(196-220) 实指:汉末魏初五十余年(184-239) 2.主要作家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 刘桢 女诗人:蔡琰
3.思想内容
汉末建安是我国社会文化的重要变革、转型期: 风衰俗怨、世积乱离 思想解放、俊才大备 建安文学表现在思想内容上主要是两方面: 一是反映当时动荡乱离的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 二是抒发个人的理想、抱负与情感、心志。
二、曹操
1.其人 生平: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二十岁
举孝廉为郎,后在汉末大乱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收编30万青州地区黄巾军, 实力大增,公元196年,迎汉献帝到许昌,改元“建安”,受封为丞相,挟 天子以令诸候。与袁绍官渡大战,奠定统一北方基础。建安13年,挥师南下, 赤壁一战大败,三国鼎立,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曹丕称帝建魏后,追尊 他为武帝,史称魏武帝。
思想方面,前期以儒为主,后期多老庄。
2.诗歌创作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建安文学-三曹 全国通用 (共20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建安文学-三曹 全国通用 (共20张PPT)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洛神赋》
《铜雀台赋》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yào)秋菊,华茂春松。髣(fǎng)髴(fú)兮若 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 (zhuó)若芙(fú)蕖(qú)出渌波。
他是政治家。在选用人才方面,他强调“唯才是举”,让很多本来家族地位很低但是 很有才华的人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他推行屯田制,兴修水利,使北方的经济得到 了很大的发展。
他是书法家。
他是文学家。尤其是诗歌好。他写的四言诗,是《诗经》之后,水平最高的。
语言古朴,气势宏伟,慷慨悲凉。
改造文章的祖师。(鲁迅)
下次再见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特长。一个人做某些事会比其他事做的更好。但许多人从未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事情,其根本原因往往是他们没有进行足够的思考。如果你对一切都随遇而安,那总是会有一天你会后悔莫及的。心,只有一颗,不要装的太多。人,只有一 生,不要追逐的太累。心灵的愉悦,来自精神的富有;简单的快乐,来自心态的知足。家,很平淡,只要每天都能看见亲人的笑脸,就是幸福的展现。爱,很简单,只要每天都会彼此挂念,就是踏实的温暖。幸福并不缥缈,在于心的感受。爱并不遥远,在 于两心知的默契。人与人之间,尊重是相互的,心与心相交,尊重是必须的,尊重,是一个人教养,体现在做人做事,尊重,是一个人的人品尊重,让人与人走近。人无所舍,必无所成。心无所依,必无所获。自己的路只有自己去走,自己的心还须自己去 度。能抓住希望的只有自己,能放弃自己的也只有自己。能怨恨嫉妒的是自己,能智慧温暖的还是自己。心中有岸,才会有渡口,心有所持,才能行之安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做法、活法。理念不同,做法不同,活法就不同,我们没必要去干涉别 人,影响别人,甚至攻击别人。他好,不会嫉妒,不会报复;他不好,不去打击,不去鄙视。人人都有自尊,人人都有苦衷,生活中没有谁,不希望自己活得更好,走得更顺。学会理解、尊重与帮助。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苦逼的时光。或许是因为一 份学业,一份工作,一段爱情,离开了爸爸妈妈,去了一座别的城市。当你倦了厌了时,想想你的父母正在为你打拼,这就是你必须坚强的理由。不管发生什么,记住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努力不要轻易放弃。一个人在外面,很不容易,没啥,拼的就是坚强! 每一个闪光的人,都在不为人知的地方默默努力。穿越孤独,战胜恐惧,完善自己。可以流泪,可以休憩,可以抱怨,但绝不放弃。酸甜苦辣,阴晴圆缺,都会途经,也都将过去。内心的宁静,是最有力量的修行。佛说,人的痛苦,源于追求了错误的东西。 常常,我们苦苦的追逐,又执着的放不下。殊不知,有些不甘放下的,往往不是值得争取的,有些苦苦追逐的,往往不是生命需要的。我们要做的是让心静下来,心静下来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让心静下来,静观自在。人,要么像辣椒一样有脾气。 要么像白菜一样有层次。要么像莲藕一样有心眼。可我做不到!我就像一根甘蔗,直,不会拐弯抹角,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虽然这样的性格吃不开,容易得罪人,但我还是喜欢这样的自己,不虚伪,不算计别人,喜欢做真实的自己,我相信傻人有傻福。 人的善良一定要有底线,大度要讲原则,道德讲底线。你不发脾气,别人就以为你没脾气,你不争取,别人就会占尽你的便宜。宁愿你有点心机,也不要活得太单纯。不要别人跟你说几句好听的,你就不管不顾地对人家好,到头来辜负了自己的一片好意。 生活是自己的,你的每一天,每一份快乐,都得靠自己去感受,去捕捉。改变别人是事倍功半,改变自己是事半功倍。相信自己,美好的生活从改变自己开始!自信,是走向成功的伴侣,是战胜困难的利剑,是达向理想彼岸的舟楫。有了它,就迈出了成功 的第一步;有了它,就走上了义无反顾的追求路。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青春赚的钱,难赚回青春;生命赚的钱,难买回生命;幸福换来的钱,难换回幸福;爱情索取的 钱,难索回爱情;时间挣来的钱,难挣回时间。即使用一生得到全世界的钱,全世界的钱也买不回你的一生,请记住金钱不是万能的。该休息的时候要休息,该放松的时候要放松,快乐生活才是最给力的。人这一辈子,不可能事事如人意,遇到困难和烦心 的事情;要学会自己化解,要时时拥有快乐的心境和乐观的心态。前行路上,遇见烦恼的时候,不妨学说三句话,第一句话:“算了吧”;第二句话:“不要紧”;第三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心若晴朗,人生 便没有雨天。别人拥有的,不必羡慕;只要努力,时间都会给你。总想赢者必输,不怕输者必赢。令狐冲说:“有些事情本身我们无法控制,只好控制自己。”考前两个月就是冲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更快、更高、更强。领先就是金牌成功的母亲是失败, 成功的父亲是汗水面对目标,信心百倍,人生能有几次搏?面对成绩,心胸豁达,条条大陆通罗马。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高考试卷是一把刻度不均匀的尺子:对于你自己来说,难 题的分值不一定高。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 。没有平日的失败,就没有最终的成功。重要的是分析失败原因并吸取教训。能冲刷一切的除了眼泪,就是时间,以时间来推移感情,时间越长,冲突越淡,仿佛不断稀释的茶。不怕考不上, 就怕不敢考。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在冷峻的雪山上很多朝圣者倒在半路上 。学习与坐禅相似,须有一颗恒心。时间太瘦,指缝太宽调节好兴奋期,学�

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

思想内容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 非常明确,表达了诗人对时 光流逝功业未建的慨叹,以 及渴望贤士共辅大业的雄心 壮志。《短歌行》是运用诗 歌的形式,宣布了他所坚持 的求贤举士等主张,配合了 他所颁布的政令。
短 歌 行
艺术特色
1.成功而灵活地运用了四言诗 这种形式,使之适于所要表达 的内容。经过诗人的努力,四 言诗的生命又得以延长。 2.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表达 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思想感情。 3. 基本格调可谓慷慨激昂, 充分体现出了 ‚建安风 骨‛‚慷慨悲凉‛的文学特征。
作品赏析
曹操诗歌艺术成就
(1)开学习乐府风气,富有创新 精神。多采用乐府古题写现实内容, 不受传统思想和体制的约束。 (2)语言简朴刚劲,善用比兴。 (3)情调慷慨悲愤。 (4)曹操诗歌的形式都是乐府, 有四言、五言和杂言,以四言成就为 最高。
汇评
胡应麟《诗薮》说曹操《短歌 行》等诗‚汉人乐府本色尚存‛。 钟嵘《诗品》称:‚曹公古直, 甚有悲凉之句。‛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 ‚跌宕悲凉,独臻超绝‛。
三、曹植
曹植(192—232), 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曹 丕之弟。封陈王,死后谥 思,世称陈思王。他是建 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 《诗品》称为‚建安之 杰‛。
建 安 之 杰 曹 植
1.生平思想
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公元220 年曹丕称帝为界,明显地分为前 后两期。其少时聪敏好学,善写 诗文。十八岁作《铜雀台赋》, 名声大噪。曹操几次想立他为太 子,因其倜傥不群、恃才傲物的 作风而最终失宠 。
白 马 篇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马蹄。 狡捷过猿猴,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 ,不得中顾 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 如归。

建安文学赏析

建安文学赏析

建安文学赏析
建安文学,指的是东晋时期以陈寿、谢灵运为代表的文学作品。

建安文学突出了诗歌艺术,创造了一种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新体裁,并对后世诗歌艺术有重要影响。

建安文学在语言上具有流畅、优美、动人的特点。

文章多以描写自然风景、表达情感为主,以心理描写为主,注重叙事,遣词用典凝练精致,多用抒情手法,把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文章情节紧凑,把感情表达的极端性和情节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建安文学的内容主要关乎战争,既有生死搏斗、顽强抗争的英雄气概,也有悲壮抒情、悲叹命运的哀痛情绪。

在文章中常常可以看到“千里江陵一日还”、“健儿血泊中剑舞”等充满史诗气息的句子,使读者充分感受到作者的抒情与失意之情。

诗歌艺术方面,建安文学作品以五言绝句为主,布局紧凑,层次明确,注重用言,遣词妙辞,把句子的情感表达的极端性和情节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此外,建安文学还突出了抒情手法,把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有时候可以看到一种悲壮抒情的哀痛情绪,有时候可以看到一种英雄气概的激情抒发。

建安文学的内容

建安文学的内容

建安文学的内容建安文学是中国三国时期的重要文学成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内容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建安文学主要包括军旅诗篇、送别诗篇、忧时诗篇、咏史怀古诗篇和爱情诗篇等方面,下面将对每一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1.军旅诗篇建安时期的战争频繁,军旅诗篇成为了当时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诗歌通常描写战争、边塞风光和士兵生活,充满了豪迈、慷慨和悲壮的气氛。

如曹丕的《燕歌行》描绘了边塞士兵的艰苦生活和思乡之情,而曹操的《观沧海》则通过对大海的描写,表达了豪迈的情感和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2.送别诗篇由于当时战乱不断,人们经常面临离别之苦,因此送别诗篇也是建安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些诗歌通常表达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如曹植的《赠白马王彪》和王粲的《登楼赋》等。

这些诗歌以真挚的情感和凄美的语言,成为了中国古代送别诗中的经典之作。

3.忧时诗篇建安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因此忧时诗篇成为了当时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

这些诗歌通常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如孔融的《杂诗》和王粲的《七哀诗》等。

这些诗歌以沉痛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心声。

4.咏史怀古诗篇建安时期的历史文化悠久,咏史怀古诗篇成为了当时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诗歌通常以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表达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和怀念之情,如曹植的《洛神赋》和王粲的《登楼赋》等。

这些诗歌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当时历史文化的风貌和人民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5.爱情诗篇建安时期的爱情诗篇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这些诗歌通常描写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爱恨情仇,如曹植的《洛神赋》和徐斡的《情诗》等。

这些诗歌以细腻的笔触和热烈的情感,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总之,建安文学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情感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其中军旅诗篇、送别诗篇、忧时诗篇、咏史怀古诗篇和爱情诗篇等方面都是当时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名词解释建安文学

名词解释建安文学

名词解释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是中国历史上文学的一个时期,时间跨越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建安年间(196年-220年)。

这段时期的文学作品以政治动荡和战争为背景,表达了人们对时局的思考和情感的宣泄。

建安文学的兴起与东汉末年的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和民族分裂密切相关。

建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文风豪放、奔放,具有浓厚的个性特色和极强的艺术独立性。

代表作家有曹操、刘备、孙权等,因此也有人称之为“三国文学”。

这些作家的作品大多具有政治性质,既表达了个人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也表现了他们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思考。

建安文学的题材丰富多样,既有史诗性的战争史诗,如曹操的《七步诗》、刘备的《白马篇》等,也有抒情诗、赋、骈文等其他形式的作品。

这些作品以其雄奇的气势、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安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

首先,它开创了以个人感受和体验为中心的文学创作风格,为后世诗歌和散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它注重抒发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为后世文学作品增添了更多的情感色彩和思想深度。

最后,建安文学的兴起也为后来的文人墨客提供了范本和榜样,激励了后世文人的创作热情。

总的来说,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在政治动荡的背景下,孕育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它的文风豪放、个性鲜明以及对政治和社会的关注,使得建安文学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建安文学PPT

建安文学PPT

也子“ 。美韩 ”之退张 诗之戒 ,之《 后文岁 世,寒 所曹堂 以子诗 莫建话 能、》 及杜: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96 — 220)
魏晋南北朝时期 社会概况
时代基本特点 分裂割据,战争频繁,民族大融合 士族门阀制度的产生 士族,又称世族、高门大族,其对立的称呼是庶族、寒门,他们之间 的根本区别不是基于官职的高下或财产的多寡,而是基于宗族的血统。 士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以致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的局 面。 社会思想的自由、活跃 从社会思想来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相 对而言,这一时期的社会思想显得自由活跃,各种学说同时并兴,某些异 端思想也得以流行,是继战国“百家争鸣”以后,我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解 放的时代。 (思想特点:儒学衰微,玄学兴起,清谈成风,佛道盛行)
曹 操
155-220 )
曹操诗的思想内容
(一)反映汉末的乱离现实和民生疾苦
例如:《蒿里行》 《薤露行》 《苦寒行出夏门行》、《短歌行》、《对酒》 等。
此外,曹操诗歌中也有一些以歌咏神仙为内容的 0000 游仙诗,如《精列》、《秋胡行》。
曹操诗歌的艺术成就
例如:《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七 哀》等。
名家点评
黻音之“为 。乐有陈“ ”之周思上钟 有孔之品嵘 琴,于”《 笙鳞文,诗 ,羽章并品 女之也称》 工有,赞将 之龙譬说其 有凤人:诗 黼,伦 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建安文学
一、名词解释
1、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

他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学才能著称于世。

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

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

2、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

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

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3、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

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

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4、《悲愤诗》:诗歌篇名。

汉魏间著名女诗人蔡琰的代表作品,相传有骚体与五言体二首。

其中五言体较可信。

全诗五百四十字,自述在汉末动乱中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整个汉末动乱时期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共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

全诗叙事波澜曲折,抒情如泣如诉,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论述题
1、建安时期有哪些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有何共同特征?
参考答案:建安时期著名的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和女诗人蔡琰。

其诗歌创作的共同特征是:都致力于五言诗的创作,表现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现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理想精神,情调慷慨激昂,语言刚健爽朗,“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形成所谓“建安风骨”。

2、试析“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异?
参考答案:曹操的诗歌富有抒情化、个性化特色,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语言古朴苍劲,风格悲凉慷慨、雄健沉郁。

曹丕的诗多写游子思妇题材,兼有年命之悲和行乐之情,充满乱离时代的哀怨之音,诗风清丽哀婉。

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作家,其诗歌加强了抒情化色彩;描写细致,善用比喻,增强了形象性和生动性;词藻丰富华美,讲究对偶、炼字,语言绮丽而自然,韵律、色调和谐;讲究谋篇布局。

风格“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3、简述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曹植早期诗歌充满了昂扬奋发的精神,后期诗歌慷慨悲凉。

诗风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其政治地位的变化导致题材与艺术手法的变化。

曹植早期才华横溢,颇受宠爱,故诗歌多歌唱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也有感时伤乱、述写宴饮游乐的作品,洋溢着浪漫乐观的情调。

后期备受猜忌,故主要抒写自己遭谴被弃的悲愤与不平,或述写朋友和自己遭受迫害的愤懑,或借传统闺怨题材表明自己的心志,或自抒胸臆,或借游仙以排遣内心的苦闷。

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现诗人反抗迫害的精神。

傲世谁堪千古秀,清狂自比一秋心。

天罡籁以黄花瘦,淡眼红尘冷到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