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耐量及心脏全面康复
心脏康复运动方案

心脏康复运动方案
心脏康复运动方案包括七个步骤,这些步骤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心脏康复运动。
以下是这七个步骤的详细说明:
1. 呼吸及咳嗽运动:卧床时进行主动或有协助的四肢运动,如自己进餐、自行在床上洗脸、洗手和用便盆。
此外,还要升高床头坐起、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尝试静坐15~30分钟,每日进行2~3次。
2. 床上坐起运动:在床上坐起,自己在床上擦拭身体,自己梳头、剃须,自己进行短时间阅读,每日进行15~30分钟,每日2~3次。
3. 热身运动:慢走30米,然后进行拉伸,自行做起,尝试自行到洗手间。
4. 原地踏步与拉伸:原地踏步二十次左右,然后进行拉伸,自行上厕所。
5. 增加步行距离:每日两次热身运动,步行距离增至150米,尝试登楼梯几步。
6. 增加步行距离与登楼梯:每日两次热身运动,步行200米左右,上半层楼梯。
7. 维持步行与登楼梯:同上。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各位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考虑,听从医生的指导,量力而行。
心态要放好,不要急躁,恢复是个缓慢的过程,饮食上注意清淡。
此外,散步对心脏病患者来说是最安全、和缓的运动。
建议以呼吸频
率略微上升,但仍能与别人交谈为度。
运动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散步时间,从每天10分钟开始,在4~6周内增加到30分钟。
椭圆机和划船机也是适合心脏病患者康复期间练习的运动工具。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具体的运动方案应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
心脏康复内容

心脏康复内容
心脏康复的内容主要包括运动康复、营养康复、心理康复、药物康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康复等方面。
这些康复措施旨在帮助心脏病患者恢复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康复:通过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帮助患者逐步提高运动能力,改善心肺功能。
运动康复通常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等。
营养康复:为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同时控制脂肪、盐和糖的摄入,以降低心脏病复发的风险。
心理康复: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手段,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药物康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确保患者按时服药,并定期监测药物效果和调整药物剂量。
日常生活能力康复: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如洗澡、穿衣、做饭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脏康复治疗方法学习

视力障碍:合并白内障、青光眼及视网膜病变时视力减低,严重者失明。
肾功能障碍:慢性肾功能衰竭
心血管功能障碍: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导致心血管功能减退
步行障碍:合并外周血管病变、截肢、和糖尿病坏疽足。
03
04
05
01
02
主要功能障碍
自主神经和外周神经障碍:体位性低血压、排尿障碍、感觉障碍
01
心理障碍
02
连做2~3次,休息和正常呼吸几分钟后再重新开始。
如深吸气诱发咳嗽,可试断续分次吸气。
有效的咳嗽步骤:
3、咳嗽训练
严重并发症少见
肺部出血
血管内导管、气管套管移位、骨折移位等
颅内压升高
气道反应高者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
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低氧化血症的发生
01
02
03
04
05
06
(三)预防(康复疗法的)并发症
08
痉挛的病理和病生理基础
下运动神经元系统: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胞体、脊神经以及3-10颅神经的神经核和轴索。其功能表现为软瘫和深肌腱反射下降或缺如。
上运动神经元系统:包括对运动功能具有影响的大脑白质与灰质内的脑细胞(不包括小脑)及下行性神经束。影响累及脊髓内除前角细胞胞体或神经纤维以及所有神经细胞胞体或神经纤维及其所有上位结构的病变通称。表现:肌张力增高、深腱反射活跃或亢进,此系缺乏上位中枢的抑制所致。
避免在运动前将胰岛素注射到运动肌群,以免运动肌肉胰岛素吸收加快,诱发低血糖
3
2
1
4
5
6
注意事项
1型糖尿病患者先实施胰岛素治疗和饮食控制,之后再实施运动疗法
把握好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2型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病情稳定的1型糖尿病
心脏康复运动ppt课件

03
心脏康复运动的实施与方 案
康复运动前的评估与准备
评估患者的病史和身 体状况,确定患者是 否适合进行心脏康复 运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运动方案。
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 ,如心电图、血压、 心率等,以确保患者 的安全性。
康复运动的运动类型与强度
01
选择适合患者的运动类型,如散 步、慢跑、游泳、瑜伽等。
05
心脏康复运动的未来发展 与展望
康复运动在心脏病防治中的作用与价值
康复运动可有效改善心血管功 能,降低心脏病发作风险。
康复运动有助于调节血脂、血 糖和血压,减轻心血管疾病危 险因素。
康复运动可提高心肺功能,增 强体质,预防心血管事件。
康复运动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应用与拓展
康复运动可促进慢性疾病患者的 身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论文发表情况
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和学者开始关注康复运动在心脏病 防治中的应用研究,并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这些论 文涉及了康复运动的作用机制、实施方案、效果评价等 多个方面,为推动心脏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THANK YOU
感谢观看
增强肌肉力量
康复运动能够增强心肌、骨骼肌和血管平滑肌等肌肉的力量,提高身体的代谢率 和耐力。
预防骨质疏松
康复运动能够增加骨密度,提高骨骼的抗压能力和抗折断能力,从而预防骨质疏 松的发生。
康复运动对呼吸功能的提升
提高肺活量
康复运动能够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肺活量和肺通 气量,从而改善呼吸功能。
减少肺部感染
康复运动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同时也有助于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运动耐量的评估及其在心脏康复中的意义

3 深入研究运动耐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目前运动耐量评估的标准尚未统一,需要进一步研究和 制定更加科学、客观的评估标准。
4 提高公众认知度
目前运动耐量评估的标准尚未统一,需要进一步研究和 制定更加科学、客观的评估标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心肺运动试验通常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通过逐渐增加运动 负荷,如功率车或踏步机,来评估心肺功能和代谢指标,如 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通过分析这些指标 的变化,可以评估个体的运动耐量水平。
六分钟步行试验
总结词
六分钟步行试验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估运动耐量的方法,通过测量个体在六分钟内能够走过的最大距 离来评估其运动耐量。
情况。
调整康复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对运动康复方案进 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康复 需求。
预防复发
通过监测运动康复的效果,及时发 现潜在的问题和复发迹象,采取相 应的措施,预防心脏疾病的再次发 生。
04
运动耐量评估在心脏康复中的意义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通过评估患者的运动耐量,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 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从而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 划。
运动耐量评估的结果可以作为制 定康复训练计划的重要参考,帮 助患者逐步恢复体力活动,提高 生活质量。
促进健康管理
运动耐量评估能够提高患者对自 身健康状况的认识,促进患者主 动参与健康管理,预防心血管疾 病的发生。
01
评估心脏功能
运动耐量评估能够通过检测心肺 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等指标, 全面评估心脏功能,为制定康复 计划提供依据。
重要性
运动耐量评估可以反映个体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是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和康复效果的重要 指标。通过运动耐量评估,医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并提高生活质量。
心肺运动试验峰值摄氧量运动耐量评分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心肺运动试验峰值摄氧量运动耐量评分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以及心肺运动试验峰值摄氧量和运动耐力的概念。
心肺运动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测试方法,通过监测受试者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参数变化,来评估其心肺功能。
而峰值摄氧量是心肺运动试验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能够反映一个人在最大负荷下摄氧的能力。
运动耐量则是受试者在心肺运动试验中能够持续进行运动的时间或距离。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体能的重视,心肺运动试验峰值摄氧量和运动耐力的评估逐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临床和科学研究手段。
通过对个体心肺功能的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身体的适应性和耐力水平,从而设计出更科学、个性化的运动和康复训练方案。
本文将以心肺运动试验峰值摄氧量和运动耐量评分标准为中心,探讨评估指标的制定和应用,并分析其在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通过详细介绍和分析,本文旨在为医学专业人士和科研工作者提供相关评估指标的依据,促进心肺功能的理解和进一步研究。
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将先介绍心肺运动试验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测试方法,然后详细阐述峰值摄氧量和运动耐量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最后,我们将总结目前已有的评分标准,并讨论其在不同领域和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心肺运动试验峰值摄氧量和运动耐量评分标准的制定和应用,从而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当中。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以下是可能的内容:文章结构:本文共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部分。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主要对文章的背景和研究领域进行概述,并明确文章的目的。
首先,介绍心肺运动试验在健康评估和运动生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接着,说明峰值摄氧量和运动耐力是心肺运动试验中的两个重要参数,并阐述为什么对它们的评估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明确本文的目的,即制定心肺运动试验峰值摄氧量运动耐量评分标准。
正文部分:正文部分分为三个小节,分别介绍心肺运动试验、峰值摄氧量和运动耐力。
简述心脏康复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简述心脏康复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嘿,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心脏康复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呀。
**一、心脏康复流程**1. 评估阶段哎呀呀,这可是很重要的一步呢!首先呢,医生会对你的心脏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估,像做一些检查呀,什么心电图啦,心脏超声哇之类的。
这就好比是给心脏来一个全面的“体检”呀。
医生要知道你的心脏到底是个啥状况,是有心肌梗死的病史呢,还是有其他的心脏问题呀?这个评估能帮助医生确定康复的起点和目标呢!2. 运动康复哇,运动可是心脏康复的重头戏呢!但是可不能乱来哦。
一开始呀,是低强度的运动,像是在医院里的康复中心,在专业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慢走呀。
慢慢的呢,如果你的身体适应得不错,就可以增加运动的强度啦,可能会变成快走或者是骑那种固定的自行车呢。
每次运动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开始的时候可能就十几分钟,然后逐渐延长到三十分钟左右呢。
这个过程中呀,医生或者康复师会一直关注着你的心率、血压这些指标呢,可不能让心脏太累啦!3. 营养支持宝子们,吃也是很关键的呢!要保证营养均衡呀。
对于心脏康复来说呢,要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像那些油腻腻的肥肉呀,就要少吃啦。
多吃点蔬菜水果呢,它们富含维生素和纤维,对心脏好得很呢。
还有呀,要控制盐的摄入量,不能吃太咸啦,不然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哦!这就像给心脏提供优质的“燃料”一样重要呀。
4. 心理干预哎呀,可别小瞧了心理因素对心脏的影响呢!很多有心脏问题的朋友呀,会很焦虑或者很抑郁,这对心脏康复可不利啦。
所以呢,有时候会有心理医生来跟你聊天,开导你呢。
你自己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呀,多和家人朋友交流交流,别总是自己闷着呀。
**二、注意事项**1. 遵循医嘱这是重中之重呢!医生的话一定要听呀。
有些朋友可能觉得自己感觉还不错了,就自作主张地改变康复计划,这可不行呀!医生是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制定的计划呢,他们可是专业的呀。
要是不按照医嘱来,很可能会出问题的呢,那心脏可就又要遭罪啦!2. 注意运动安全在运动的时候呀,一定要注意安全。
心脏康复的评估指标

心脏康复的评估指标心脏康复是针对心脏病患者的一种综合性治疗方法,旨在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评估指标是评价心脏康复效果的重要标准,以下将介绍几个常用的心脏康复评估指标。
一、运动耐量运动耐量是评估心脏康复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评估患者进行标准体力活动时的耐力情况,可以判断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身体适应能力是否有所改善。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六分钟步行测试、负荷心电图以及最大摄氧量测定等。
二、心肌缺血/心肌损伤指标心肌缺血和心肌损伤是心脏康复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评估心肌缺血和心肌损伤的指标主要包括心电图、心肌酶谱以及心肌超声等。
心电图能够反映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心肌酶谱则可以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心肌超声可以观察心肌收缩功能。
三、生活质量评估心脏康复的目标之一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评估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常用的问卷包括医学结构化问卷(SF-36)、心脏康复生活质量问卷(CRQ)等。
这些问卷可以了解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交等方面的状态,从而全面评估康复效果。
四、心理状态评估心脏康复过程中,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是需要关注的。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于康复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心理状态评估可以通过使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HADS)、心理健康调查问卷(GHQ)等工具进行,以了解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
五、血脂代谢指标心脏病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包括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
血脂异常会加重心脏负担,影响康复效果。
血脂代谢指标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通过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康复效果。
六、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是心脏病的常见伴随病症,对心脏康复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血压控制情况可以通过监测血压值的变化来评估。
正常血压范围是收缩压小于120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
七、心率变异性心率变异性(HRV)是指心率在不同时间间隔内的变化情况,是评估自主神经功能的重要指标。
心率变异性可以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或心率变异性分析仪进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HD治疗现况: 介入治疗后心绞痛复发风险仍高
即使经血运重建治疗早期 仍是心绞痛复发高危时期
n=1800,三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冠心病患者,随机接受CABG或PCI(支架)治疗。应用SAQ和SF-36问卷评价基线、1 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的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主要终点为心绞痛发作频率的SAQ评分
运动耐量下降严重影响IHD患者生存质量
Myers J, et al. Am Heart J. 2001;142:1041-6
何为运动耐量?
• 运动耐量指机体所能达到/承受的最大运动
• 最大运动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运动时长,二是运动强度,运动 强度是最常用的运动耐量衡量指标 • 运动时长在临床研究中用至ST段压低1mm的时间、至心绞痛发作的时 间、总运动时间等指标衡量
Boden WE, et al. N Engl J Med. 2007;356:1503-16
5
心血管死亡率逐年下降,但仍超30%
550
Deaths in Thousands
500 450 400 350 79 80 85 90 Years Males Females 95 00 06
6
IHD患者生存现状:生活质量下降
未携带气体分析系统时,可根据运 动平板试验的坡度和速度间接估算 得出
METs:
代谢当量,是指运动时代谢率对安静时代谢率的倍数,1METs的活动强度相当于健康成人坐位安 静状态下代谢的水平,即3.5mlO2/kg/min
随着运动耐量下降,死亡风险显著增加
N=6213,因临床原因进行过运动平板试验者,其中3679例心血管病患者,平均随访6.2年,评估运动耐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将运动耐量5分位中最大的亚组作为参照,相对死亡风险为1,其余各亚组与其进行对比计算相对死亡风险 Myers J, et al. N Engl J Med. 2002;346(11):793-801 10
强
运动耐量 (每增加1METs) 吸烟史 (每增加10年) 左室肥厚
弱
肺病 ST段下降
N=6213,因临床原因进行过运动平板试验者,其中3679例心血管病患者,平均随访6.2年,评估运动耐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Myers J, et al. N Engl J Med. 2002;346(11):793-801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显示: 运动耐量是IHD患者预后的最强预测因子
因素 死亡风险比(95% CI) 0.91(0.88-0.94) 1.05(1.02-1.08) 1.50(1.13-1.99) 1.34(1.06-1.68) 1.22(1.03-1.44) P值 <0.001 0.001 0.005 0.01 0.02
2010欧洲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指南 运动耐量是指导康复训练的重要工具
2010 欧洲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指南
Piepoli MF, et al. Eur J Cardiovasc Prev Rehabil. 2010;17:1–17
13
“运动耐量”贯穿IHD治疗的的始终
心理 健康 生活 质量 回归 社会
30%
身体活动受限
30%
无法回归正常工作
45%
伴焦虑抑郁
25%
停止性生活
1. JAMA. 1997 Mar 5;277(9):715-21 2. 马俊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10;26(5):555-556 3.Thorson AI. Am J Geriatr Cardiol. 2003;12(1):38-40
•
• • • • • • • •
↑运动能力 ↑内皮功能 ↑坚持预防治疗 ↑缺血预适应 ↑纤溶 ↓心血管危险因素 ↓交感神经张力 ↓炎症 ↓血栓形成
15
运动耐量(强度)如何测量?
• • • 运动耐量可以通过运动负荷试验测 量得出,常用METs来衡量。 当携带气体分析系统时,可以根据
峰值耗氧量,除以3.5,计算得出
IHD患者运动耐量显著下降40-60%
1. Grigaliuniene A, et al. Hellenic J Cardiol. 2013;54:107-118 3. Giullauria F, et al. Eur J Prev Cardiol. 2012;19(6):1410-19
2. Kinnard DR,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1988;12(3):791-796 4. Redfield MM, et al. JAMA. 2013;309(12):1268-77
• 运动强度在平板试验中对应以坡度和速度决定的运动强度,运动强度
越大每公斤体重每分钟消耗的氧气量越大,一般以代谢当量(METs) 来衡量
Goldstein RE. Clinical Methods: The History, Physical,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s. 3rd edition. Chapter 8: exercise capacity.
运动耐量与心脏全面康复
主要内容
• 运动耐量下降是影响IHD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 提高运动耐量为IHD患者带来全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脏康复
• 及早联合万爽力,促进IHD患者全面心脏康复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IHD患者接受到先进的治疗
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数据统计——
总PCI手术例数
霍勇,第16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2013
症状
预后
运 动 耐 量
运动耐量的提 高与心绞痛发 作频率下降伴 随发生 冠心病患者每 增加1个Mets, 死亡风险下降 34% 运动能力与生活 质量呈正相关, 影响生活质量的 各个方面 冠心病患者抑郁的发生 于生活自理程度(运动 能力)相关,自理程度 越低,抑郁发生越高
14
在心血管病患者,运动训练的最重要获益
N Engl J Med 2011;364:1016-26.
4
IHD治疗现况: PCI+最佳药物治疗后1年,仍有34%的患者心绞痛 发作
COURAGE研究
PCI+最佳药物治疗 仅最佳药物治疗
34%
42%
治疗后1年心绞痛发作比例
治疗后1年心绞痛发作比例
N=2287,有明显缺血证据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1149例接受PCI+最佳药物治疗,1138例仅接受最佳药物治疗。 PCI+最佳药物治疗组术后1年,仍有34%的患者发生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