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常见的霉菌
曲霉的应用及原理

曲霉的应用及原理简介曲霉(Aspergillus)是一种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空气和植物中。
它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具有多种应用价值,并在许多生物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曲霉的应用以及其工作原理。
曲霉的应用1. 食品工业•曲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面食、糖果和酱油等产品的发酵过程中,以增加食品的口感和香味。
•曲霉还被用作某些乳制品的生产过程中的发酵剂,如酸奶和奶酪。
2. 饲料添加剂•曲霉中的一些菌株可以分解脱氧雪腐镰刀菌素(Deoxynivalenol),这是一种常见的饲料中的真菌毒素。
•饲料添加曲霉可以降低饲料中真菌毒素的含量,提高动物的饲料利用率,并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
3. 制药工业•曲霉菌株中含有丰富的代谢产物,其中一些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比如,曲霉菌株可以产生抗生素青霉素,这是一种广泛用于医疗领域的重要药物。
曲霉也可以产生抗癌化合物,如曲霉菌素。
4. 生物燃料生产•曲霉在生物燃料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
•曲霉菌株分解废弃物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利用其产生的酶和发酵代谢产物生产生物燃料,如乙醇。
5. 环境修复•曲霉具有一定的分解能力,可以降解一些有机污染物。
•曲霉菌株可应用于土壤修复工程,利用其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来恢复受污染的土壤环境。
曲霉的工作原理曲霉的应用基于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代谢产物。
曲霉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工作原理:1. 发酵能力•曲霉菌株具有较强的发酵能力,可以将底物中的碳源转化为有机酸、酶和其他代谢产物。
•利用曲霉的发酵能力,可以加速食品的发酵过程,提高产品的品质。
2. 产生酶类•曲霉能够产生多种酶类,如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等。
•这些酶类可以在工业生产中被利用,辅助植物原料的分解和转化,提高生物工程过程的效率。
3. 生产代谢产物•曲霉菌株具有广泛的代谢能力,可以产生多种化合物。
•例如,曲霉可以产生抗生素、抗癌化合物和生物燃料等,为相关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料。
饲料发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饲料发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国的一些地区,因高温高湿而导致饲料霉变的问题非常严重,特别像今年这种恶劣的天气引起饲料发霉更多,从而导致的纠纷案件也相应较多。
为了减少饲料厂家、经销商以及用户的共同利益,减少饲料发霉导致的多方损失,现将饲料发霉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我国的一些地区,因高温高湿而导致饲料霉变的问题非常严重,特别像今年这种恶劣的天气引起饲料发霉更多,从而导致的纠纷案件也相应较多。
为了减少饲料厂家、经销商以及用户的共同利益,减少饲料发霉导致的多方损失,现将饲料发霉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1、饲料发生霉变的原因(1)空气湿度和环境温度饲料发霉实际上是霉菌大量生长和繁殖的结果,而霉菌在饲料中生长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有: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和镰刀菌属。
其中大部分属于温性型微生物,适生长温度一般为22-30°C。
其中曲霉菌属适生长温度为30°C左右,青霉菌属为25°C 左右,镰刀菌属为22°C左右。
上述几种霉菌对环境湿度要求较高,适的相对湿度在80%以上。
因此,霉菌的生长和繁殖与地区气候条件和季节密切相关。
从全国范围来说,南方地区和华中地区大大高于北方地区。
我国南方地区,5-9月份个月平均气温均在22°C以上,相对湿度在80%以上,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特别是梅雨季节,霉菌生长繁殖为旺盛,饲料霉变大多发生在这个季节。
今年5-7月份整个湖北省均为梅雨季节,长期的梅雨季节导致空气湿度在85%以上,环境温度在22-30°C,在这种条件下霉菌大量生长繁殖,导致饲料发霉的情况非常普遍,给饲料厂、经销商以及用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饲料水分高,饲料温度与环境温差大引起当饲料水分高于14%时,在储存时容易发霉。
饲料水分高于14%要是生产配合饲料时没经过干燥和冷却,而现在的大型饲料加工厂冷却设备性能很好,使饲料水分控制在12%以内,一般不会直接导致饲料发霉。
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中毒症及危害

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中毒症及危害(综述)易中华1 吴兴利2(1 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西南昌330045 ;2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094 )饲料霉变的典型特征是产生霉菌毒素,可造成高达10%的经济损失,是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霉菌毒素不但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而且可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
动物对霉菌毒素的临床反应与其它化学毒物的反应相似,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病症,并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
急性中毒可产生毁灭性影响,而且由于可疑饲料在检测前就被采食,中毒难以诊断和治疗。
由于大量化学结构不相关的霉菌毒素产自不同真菌,很难准确指出某特定疾病发作是何种毒素造成的。
动物慢性中毒症可降低生产性能、降低体重和饲料转化效率、降低肉和蛋的产量、抑制免疫并增加疾病发生率、损害重要组织器官、扰乱繁殖性能,引起的经济负面影响是急性发病和死亡的几倍。
饲料和食品中的霉菌毒素有致癌的潜在危险,还有一些微妙的未知毒性作用,这与全球关注的健康危机紧密相关。
现将饲料中几种常见霉菌毒素的中毒症及危害介绍如下:1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 )Aspergillus flavus )的一种代谢产物,目前已发现黄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有20种,以毒素B1、B2、G1和G2的毒力最强,在紫外线照射下,B1、B2呈蓝紫色荧光,G1、G 2呈黄绿色荧光,它们都具有致癌作用,导致动物和人类肝损害和肝癌,其中又以B1 的致癌性最强。
当B1 进入机体后,在肝细胞内质网中的混合功能氧化酶的催化下,转变为环氧化黄曲霉毒素B1,再与DNA及RNA吉合,并发生变异,使正常肝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可见,黄曲霉毒素是一种肝毒性很强的毒素。
黄曲霉毒素作用机理是影响细胞膜,抑制RNA合成并干扰某些酶的感应方式,中毒症状无特异表现,按症状的严重程度不同,临床可表现为发育迟缓、腹泻、肝肿大、肝出血、肝硬化、肝坏死、脂肪渗透、胆道增生等。
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及防控措施

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及防控措施霉菌毒素是由霉菌在发酵和存放过程中产生的一类有害物质,它们极易产生在粮食、饲料、食品等食品中,对动物健康和发展带来重大威胁。
本文将针对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的情况及防控措施进行介绍。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来源主要是由于原料、存放环境和制造过程中的不卫生导致的。
主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素、赤霉素、玉米赤霉烯酮等。
1. 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一种影响饲料的镰刀菌属(Aspergillus)霉菌毒素,它主要存在于玉米、谷粉、糯米、糙米中。
黄曲霉素的长期食用会对猪、鸡、牛等动物的肝脏、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产生严重的危害。
赤霉素是由赤霉菌( Fusarium)产生的毒素,它主要存在于小麦、大麦、玉米、燕麦等谷类作物中。
传统地,赤霉素主要导致的韧皮癌(粗毛规)病对雌性动物是有危害的。
二、饲料污染预防措施尽管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非常危险,但通过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可提高饲料的品质和保证动物的健康。
以下是防控措施的关键点:1. 采购优质原料饲料生产企业应该要采购经过严格检验合格的高质量原料。
采购的原料必须被登记并经过检验批准。
同时,不能使用失效、霉变、有毒有害、不能吃的原料作为饲料原料。
2. 合理运输、存储原料的运输过程中,要确保饲料的完整性和干燥性,以防止霉菌的生长。
它必须在干燥、阴凉、不潮湿的环境下储存。
3. 空气环境和维护设备清洁卫生在饲料生产的过程中,应确保空气和设备的清洁,以减少霉菌生长的机会。
4. 审查饲料抽样检测饲料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饲料的抽样检测,以确保饲料中不含过量的霉菌毒素。
如果检测结果超标,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扔掉超标部分或重新制作饲料。
5. 给动物隔离开药三、总结随着饲料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增长,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饲料污染导致动物群体病的概率。
因此,饲料企业应重视饲料污染问题,采取更有效的防控策略,确保饲料的安全和质量,并保护动物的健康。
饲料霉菌毒素的分类

饲料霉菌毒素的分类饲料霉菌毒素是指在饲料中产生的一类由霉菌代谢产生的有毒化合物。
饲料霉菌毒素主要来自霉菌,霉菌是一种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土壤、空气、植物和食品中。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霉菌会繁殖生长,并产生各种毒素,对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根据其化学结构和毒理作用,饲料霉菌毒素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
一、黄曲霉素类黄曲霉素是一种常见的饲料霉菌毒素,主要由黄曲霉等霉菌产生。
黄曲霉素对多种动物和人类都有较强毒性,长期摄入会导致免疫抑制、肝脏损伤、生殖系统毒性等。
因此,控制饲料中黄曲霉素的含量尤为重要。
二、赭曲霉素类赭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会对动物神经系统产生损害,引起中毒症状。
赭曲霉素主要存在于玉米、小麦、大米等粮食中,饲料中如果检测出赭曲霉素,就需要及时处理,以避免对动物造成危害。
三、玉米赤霉素类玉米赤霉素是一类常见的饲料霉菌毒素,在较高温度、湿度下易于产生。
玉米赤霉素对动物的肝脏和肾脏有明显毒害,严重时会引起动物死亡。
因此,在饲料中控制玉米赤霉素的含量至关重要。
四、黄麴毒素类黄麴毒素是一类潜在毒性较大的饲料霉菌毒素,对动物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黄麴毒素存在于谷物、豆类等饲料原料中,要做好饲料的霉菌毒素检测和控制,杜绝黄麴毒素带来的危害。
五、曲霉毒素类曲霉毒素是一组由曲霉属真菌产生的毒素,包括A、B、G等几种类型。
曲霉毒素对动物的肝脏和免疫系统有较强破坏作用,长期摄入会引起动物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等问题,严重时可能导致动物死亡。
综上所述,饲料霉菌毒素的分类涵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毒素,这些毒素会直接影响到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对动物的健康以及人类的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在饲料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饲料霉菌毒素的检测和控制,确保饲料的安全性和质量,保障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及其吸附剂的应用

与细 菌相 比较 , 霉菌对 湿度 的要 求 较低 。 它们可 以在最 低 的湿度 环境 中生长 。 般而 言 , 一 饲料 中常 见 的产 毒霉 菌在 越 低 的湿 度 中生 长越 慢 . 生毒 素 也需 要 有 一定 的湿 度环 产 境 。 黄 曲霉毒 素生 成 的最 低相 对湿 度 为 8 %, 黄 曲霉生 如 3 而 长 的最 低相 对 湿度 为 8 %(0C1 。 0 3  ̄  ̄) 当温 度 、H 值 、 养 因 p 营
za) 梨 孢镰 孢 菌 ( . a ) 尖 孢 镰 孢 菌 ( . yp rm) 雪 ee 、 F oe 、 p Fo sou 、 x 腐 镰 孢 菌 ( . vl) 串珠 镰 孢 菌 ( . nl ome 、 枝 孢 镰 Fn a 、 i e Fma i r ) 拟 i b 孢 菌 ( . oor m) 木 贼 镰 孢 菌 ( . us ) 茄 病镰 孢 菌 ( . Fs r tu 、 p i Fe ii 、 q t F
2 霉 菌 毒 素 产 生 的 条 件
21 温 度 .
引起 的饲料 变质 : 二是 因霉 菌产 生的毒 素而 引起 动物 中毒 。 饲 料 中 的霉 菌毒 素 还可 能 通过 食 物 链对 人 体产 生 危 害 。 霉 菌污 染饲 料 后可 使 之饲 用 价 值降 低 , 甚至 完 全丧 失商 品 价 值 , 而造 成 经济 损 失 。 从 为了 减 少损 失 , 采用 霉 菌毒 素 吸 附 剂 处理霉 变饲 料 , 效果 良好 。
3 饲料 中霉 菌毒素 的控 制及 霉菌毒 素吸 附剂 的使用 , 31 饲料 中霉 菌毒素 的控 制 .
菌属 ( e ea和链 格孢 菌 属 ( lmaa等也 是较 为常 见 的 H ll) vl At r ) e i
霉菌毒素吸附剂可处理霉变饲料

我国饲料工业受到霉菌污染的比例比较大,将近有20%的饲料被霉菌污染而导致浪费。
霉菌的主要危害是其产生的外毒素和内毒素会导致动物机体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避免霉菌毒素的污染和危害是饲料工业生产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为了减少损失,很多学者采用一些物质作为霉菌毒素的吸附剂来处理霉变饲料,试验效果良好。
饲料中常见的霉菌霉素和吸附剂种类常见的霉菌毒素从目前大量霉变饲料的检测来看,饲料中主要的霉菌毒素是黄曲霉毒素、F-2毒素、T-2毒素等。
这些毒素在饲料当中比较常见,并且对于动物体影响比较大。
特别是有些毒素对于一些动物来讲比较敏感,很容易造成动物体的死亡。
吸附剂的种类目前我国并没有开发出以吸附剂物质为主要原料的商业产品,但根据其对毒素的吸附作用的大小和种类,本文主要介绍以下几种:甘露低聚糖、水合铝硅酸盐类物质、膨润土。
甘露低聚糖的吸附程度和机理甘露低聚糖目前在饲料添加剂中已经在使用,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一种益生素调节胃肠道菌群和数量。
但目前的大量研究表明,甘露低聚糖可以和许多毒素结合,消除毒素对机体的影响。
模拟肉鸡消化道体外试验表明,甘露低聚糖对AFBI、F-2毒素、黄曲霉毒素的结合率分别为82.5%、51.6%和26.4%,其中对黄曲霉毒素的结合率取决于pH值、毒素的浓度及所用甘露低聚糖的剂量。
研究表明,结合力在pH值为68时比pH值为45时强。
在饲料中,甘露低聚糖的添加量每千克在500毫克~1000毫克范围内结合力呈上升趋势。
对于甘露低聚糖的吸附机理目前还不是很清楚。
从研究表明,甘露低聚糖主要通过物理吸附或者直接结合霉菌毒素这两种方式来消除霉菌毒素的影响。
物理吸附可能主要是由于静电吸附力和分子间的作用力相结合,而对于结合吸附的作用机理和反应位点并不是十分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水合铝硅酸盐类物质的吸附程度和机理水合铝硅酸盐类取自天然沸石,是对黄曲霉毒素有较高吸附力的一种铝硅酸盐。
一般都具有片状结构,缺乏负电荷,有与阳离子化合物结合的潜能。
蛋鸡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致病机理、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蛋鸡饲科中常见霉菌毒素的裁病机理、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郑守学1,阮国宏2(1.山东平度市农业农村局,山东平度266700;2.青岛奥特种鸡有限公司,山东即墨266200)中图分类号:S858.3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1085(2021)3-0027-03自然界中霉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其中大约有200种是污染、破坏谷物和饲料的常见霉菌〔监霉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目前发现霉菌毒素中黄曲霉毒素Bl(AFBl),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赭曲霉毒素A (OTA)对鸡群的毒害作用较大。
高温高湿季节最容易出现鸡群霉菌毒素中毒现象,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在其他季节往往为隐性中毒,症状不明显,严重危害着鸡群健康。
近几年蛋鸡日粮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问题越来越普遍,存在多种霉菌毒素同时污染饲料的现象,且检出率和含量逐年增高。
鸡群长期采食含霉菌毒素超标的饲料,容易对蛋鸡生产性能造成不良影响,引起鸡群生产性能降低、死淘增加、免疫力低下、出壳雏鸡质量变差等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蛋鸡养殖企业的生产效益。
1霉菌毒素的致病机理黄曲霉毒素分子结构中因含有二咲喃环(基本毒性结构)和氧杂蔡邻酮(与致癌相关),具有强烈的致癌、致畸、免疫毒性,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 (AFB1)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冋。
黄曲霉毒素性质比较稳定,污染后难以消除,可在种蛋中残留,对蛋胚产生毒害作用o其主要作用器官是肝脏,通过收稿日期:2021-02-15以下三种途径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一是在肝脏中蓄积,引起肝脏功能异常、脂类代谢障碍,造成脂肪在肝脏中沉积;二是通过抑制蛋白合成酶的活性,阻碍蛋白质的合成,损害免疫机能;三是引起DNA损伤和突变,对机体产生致癌作用冏。
黄曲霉毒素低剂量能够引起慢性中毒,影响生产性能,引起肝脏损伤、降低免疫力;高剂量可造成鸡只内脏器官严重病变,导致死亡。
玉米赤霉烯酮(ZEN)因具有类雌激素活性,引起生殖器官功能异常,导致精子活力降低,抑制卵巢颗粒细胞活性,并延缓卵泡成熟;对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产生毒害作用,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ZEN在体内经肝肠循环后,由肾脏排出巴可导致肝肾细胞功能受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曲霉菌属黄曲霉1、昆虫抗微生物肽《昆虫抗真菌肽基因的分泌型表
达及活性鉴定》《昆虫抗真菌肽》
2、AFP对青霉属、曲霉属和镰刀霉属都具有明显的
抗真菌效应《产抗真菌蛋白菌株筛选与抗真菌蛋白分
离纯化》
3、几丁质酶《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杜仲抗真菌肽《杜仲抗真菌肽对黄曲霉的抑制作
用》
5、巨曲霉AFP《巨曲霉中的抗真菌蛋白质AFP能抑
制大麦上不同镰刀菌的二次生长》
6、菌株X-42《禾谷镰刀菌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
7、解淀粉芽孢杆菌《一株拮抗储粮真菌的细菌菌株
鉴定和初步研究》
8、《萎缩芽抱杆菌抑制黄曲霉的作用研究》
9、《乳酸菌对食品中常见霉菌的抑制和黄曲霉素的
去除》
10、《抗镰刀菌芽袍杆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其抗
菌机理初步研究》
11、《鱼腥草内生真菌分离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12、《白藜芦醇抗真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寄生曲霉
赭曲霉
镰刀菌属禾谷镰刀菌
三线镰刀菌
大刀镰刀菌
雪腐镰刀菌
粉红镰刀菌
串珠镰刀菌
轮状镰刀菌
尖孢镰刀菌
黄色镰刀菌
木贼镰刀菌
青霉菌属圆弧青霉菌
黄绿青霉、
绿青霉
扩展青霉菌
橘青霉
疣孢青霉菌
麦角菌属麦角菌
饲料中常见的毒素蓝色为饲料中
检出率100%
黑色为90% 产生毒素的霉菌
能降解毒素的基因文献研究
黄曲霉毒素黄曲霉菌、寄生曲霉和软毛
青霉
1、《泰山枯草芽抱杆菌的分离鉴定
及其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研究》玉米赤烯酮禾谷镰刀菌、三线镰刀菌、尖
孢镰刀菌、黄色镰刀菌、串珠
镰刀菌、木贼镰刀菌、燕麦镰
刀菌、雪腐镰刀菌
2、《一株地衣芽胞杆菌S1.1对赭
曲霉毒素A的吸附和降解研究》
3、《香菇多糖及其衍生物抑制
AFB;合成及其抑制机理研究》
4、《降解赭曲霉毒素A微生物菌株
的筛选及其降解机制的研究》
呕吐毒素镰刀菌属
赭曲霉素赭曲霉和纯绿青霉
T-2毒素镰刀菌属5、《抑黄曲霉毒素的Hitwh-B05
菌株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与鉴定》烟曲霉毒素念珠镰孢霉
6、《玉米赤霉烯酮毒素降解酶基因
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
7、《抑制镰刀菌及降解两种真菌毒
素的益生菌筛选和机理研究》
8、《微生物对赭曲霉毒素A脱毒
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