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必考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检测题(含答案解析)(5)

一、选择题1.中间空心的铁球、木球、铝球、铅球,若外形完全相同,质量和体积相等,则中间空心部分最大的是(ρρρρ>>>铅铁铝木)( ) A .铁球B .木球C .铝球D .铅球2.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 .3︰4B .4︰3C .2︰1D .3︰83.小明用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40cm 3B .盐水的密度是1.165×103kg/m 3 C .如果按照甲、乙、丙的顺序操作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D .如果按照丙、乙、甲的顺序操作会使测量结果偏小4.我们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用油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的是( ) A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 .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C .将烧杯中的部分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的油的体积D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5.物理学中所说的路程是指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指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段有向线段,线段的长度即位移的大小。
弹性小球从离地面2m 的高处A 点竖直自由下落到地面后又被竖直反弹回离地面1.5m 的高处B 点,则整个过程中它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 ) A .3.5m 0.5m B .3.5m 1.5m C .3.5m 2mD .3.5m 3.5m6.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C.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D.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7.关于误差与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C.只要测量认真仔细,工具精密,就不会有误差D.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8.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B.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1:40.4g/cmC.甲、乙两种物质等质量混合,则混合物的密度为31.25g/cmD.甲、乙两种物质等体积混合,则混合物的密度为39.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量杯质量为20g B.4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C.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D.该液体密度为1g/cm310.为减轻自行车自重,设计师将钢制自行车架改为同样尺寸的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0.4kg.则铝制零件的质量是(ρ钢=7.9×l03kg/m3,ρ铝=2.7×l03kg/m3)()A.4.5 kg B.5.4 kg C.10.4 kg D.15.8 kg11.如图所示,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添加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静止时,稍偏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是()A .向右旋出右端的平衡螺母B .向左旋进右端的平衡螺母C .取走右盘里的最小砝码D .向右移动标尺上的游码 12.对于同种物质,根据mVρ=可知,物体的( ) A .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 .体积越大,密度越小C .体积越大,密度越大D .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它们的比值不变二、填空题13.2020年2月武汉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雷神山医院,其ICU 重症监护室内配有充满氧气的钢瓶,供病人急救时使用,其密度为6kg/m 3;若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三分之一,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 3;若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 g 水凝固成冰后使用,水全部变成冰后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 3。
2021届中考物理复习必考计算题专题精解精炼:02质量与密度 专题计算【含答案】

2021届中考物理复习必考计算题专题精解精炼02 质量与密度 专题计算考点解读 (1)应用vmρ=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ρ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
在国际单位中,质量单位是kg ,体积单位就是m 3,密度单位是kg/m 3。
(2)在常用单位中,质量单位经常取g ,体积单位经常取cm 3(即mL ),因此常用密度单位是g/cm 3。
它与国际单位的换算关系是:。
(3)灵活运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ρv =m ,ρm v =。
(4)vmρ=公式的三个物理量必须对应同一对象。
重点考向 考点一:图像问题1.(2019•扬州)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 及液体的体积V ,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 ﹣V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量杯质量为40gB .40cm 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 C .该液体密度为1.25g/cm 3D.该液体密度为2g/cm3【解析】(1)设量杯的质量为m 杯,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m1+m杯=40g,则由m=ρV可得:ρ×20cm3+m杯=40g,﹣﹣﹣﹣﹣﹣﹣﹣﹣①当液体体积为V2=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m2+m杯=100g,可得:ρ×80cm3+m杯=100g,﹣﹣﹣﹣﹣﹣﹣﹣②联立①②解得液体的密度:ρ=1g/cm3,故CD错误;将ρ=1g/cm3代入①解得m杯=20g,故A错误;(2)当液体的体积V3=40cm3,则液体的质量:m3=ρ×V3=1g/cm3×40cm3=40g,故B正确。
故选:B。
2.(2019•青岛)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解析】A、由图象可知,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0g,故A错误;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状态相同的同种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B错误。
密度

密度(一)密度1.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是一个表现物质特性的物理量,它反映的是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其质量一般不等;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其体积一般不等这一物质的特性.对于同种物质来说,密度是一定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2.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ρ”表示. 3.公式:m ρV=. 说明:(1)可以利用mρV =计算出某种物质的密度,但它不是密度的决定式,决定密度的是物质本身.对于同种物质来说,不论由这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如何变化,这种物质的密度是不变的,因为它的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增加几倍,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变的.所以说密度跟物质的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无关. (2)正确理解密度知识中的比例关系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不同种物质,密度不同,在体积相同时,物质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 不同种物质,密度不同,在质量相同时,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利用密度公式解题时,常用到此比例关系,在利用此比例关系时,一定要注意比例式成立的条件.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3kg/m ,常用单位还有3g/cm 、3kg/dm 等. 换算关系:33331g/cm 1kg/dm 10kg/m ==.【例1】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
要使天平平衡。
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应该在天平右盘中( )(填“增加” 或“减少”)砝码;当他在天平右盘放入50g 、20g 和10g 的砝码各一个,并将游码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
【例2】小明想测量植物油的密度,他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植物油的总质量(如图所示)为______________g .然后他将烧杯中的植物油倒一些到量筒中,测出其体积为20mL ,再测出烧杯和剩下的植物油的质量为17.4g,则该植物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_g/cm3.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如果小明忘记将游码调回到零刻度,则他测量的质量值将比真实值___________________.【例3】在“用天平测质量”的试验中,小华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例4】实验室常用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____。
初中物理科学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的密度》优秀教案

第二章第三节《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一种特性。
知道密度单位、含义及写法读法,会进行不同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了解常见物体的密度大小。
知道水的密度大小。
初步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物质密度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方法,认识到某中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进一步体会比值定义法在密度概念建立过程的应用。
3.情感态度目标:用实验探究引起学生对密度知识的直觉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密度是物质本身特性的讨论,对生活中有关密度的知识或现象产生关注。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重点:密度概念的理解。
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
关键点:通过组织好实验探究建立密度的概念是本节的关键点。
教学方法1.由于本节是概念教学,物理概念的建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避免密度把密度概念直接灌输和强加给学生,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心理学原理,在密度概念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形象化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密度概念,教师仅仅是学生概念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为此,本节课采用“科学探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2.由于本节属于概念教学,学生由于日常生活的经验积累了一些与质量、体积有关的感性认识,但由于初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其中有些经验的形成是片面或错误的,这会干扰正确概念的形成。
因此,要教学中要注意设法排除前概念(即思维惯性)的干扰,本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
3.学法指导:指导学生会利用比较、类比以及“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正确建立密度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列举同种物质的物体之间质量大小的比较,如一根铁钉和一个铁块,比较其质量大小,依据是什么?列举不同种物质的物体之间的质量比较,取一个大木块和一个小铁块,比较其质量大小,如何比?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是不相等的。
初二物理物质的密度知识点总结附例题

物质的密度一、知识点复习1、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种物质密度不同。
3、密度计算公式:p=m/v,导出式m=pv,v=m/p4、密度的单位:kg/m3,g/m3二、对密度的理解。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主要有三层意思:1)每种物质都有它特定的密度值,对于同种物质(状态相同)来说,密度是不变的,而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如,对铝制品来说,不管它的体积有多大,质量有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是不变的,即密度是不变的。
2)对于不同种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
我们说“水比油重”,其实是说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
3)密度与该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无关。
2、对于公式p=m/v,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的密度是定值,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实际上,当物体的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
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即当密度一定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对于不同种物质,当质量一定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当体积一定时,密度与质量成反比。
注意:计算密度时,一般要求将质量和体积的统一换算为国际单位,即kg/m3或g/m3。
三、关于密度的常识1、一般来说,固体的密度较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
2、锇是固体中密度最大的,水银是液体中密度最大的。
3、固体、液体的密度一般写成n*103kg/m3,气体的密度一般写成nkg/m3。
4、气体的密度是在“零摄氏度,1个标准大气压下”测定的,当条件变化时,气体的密度值也会发生变化。
四、课堂训练1、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种物质的密度是这种物质单位质量的体积B、将一杯水分为两杯,则每杯水的密度都为原来的1/2C、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般不同2、根据密度公式p=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与m成正比B、p与v成反比C、p一定时,m与v成反比D、m与v成正比3、有甲乙两物体,密度比为2:3,质量比为2:1,则体积比为4、一节运油车装了30m3的石油,现从车中取出30cm3的石油,称得它的质量为24.6g,求这节运油车所装石油的总质量是多少?5、一个瓶子能装下500g的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500g的下列哪种物质()A、酒精B、浓硫酸C、煤油D、汽油6、在电影中常看见房屋倒塌,重物落下将演员砸成重伤的镜头,这些重物是用()A、密度比实物大的材料做成B、密度比实物下的材料做成C、密度与实物相近的材料做成D、密度与实物相等的材料做成。
与密度有关的五个公式

与密度有关的五个公式
两个变换式分别是m=ρV、V=m/ρ。
密度用符号ρ表示,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计算公式是ρ=m/V。
国际单位制和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密度的单位为kg/m。
同种物质,它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其比值就是定值。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无关,把一钢板切割成大小不同两块,则切割后的这两块钢板密度不变。
扩展资料:
密度反映了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因此可以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讲,影响物质密度的主要物理量为压强和温度。
气体密度受压强和温度的影响比较明显,通常气体只给出标准状况下或者常温常压下的密度,其他状况下的密度可以通过气体的状态方程(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或范德瓦尔斯方程)计算。
液体的密度主要取决于液体的组分,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但有时也不能忽略),很高的压强也会产生明显影响。
固体的密度受温度和压强影响而变化的特性类似于液体,且一般更不明显。
此外,还有其他可能影响物质密度的物理因素,比如磁场、电场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第6.2密度(原卷版+解析)

第6.2 密度解题要点梳理:1.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等因素无关,但密度跟物质的种类、状态、压强和温度有关。
2.密度公式:ρ=m/V 国际单位:千克/米3(kg/m3)常用单位:克/厘米3(g/cm3)单位换算:1g/cm3= 1.0×103kg/m3基础巩固1.(2022·上海嘉定·九年级期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密度公式mVρ=可知,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B.铁的质量可能比泡沫塑料的质量小C.将某种液体倒掉一半,该液体的密度会变为原先的一半D.密度是物体的一种属性2.(2022·重庆一中八年级阶段练习)关于密度公式mVρ=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种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B.某种物质的密度跟体积成反比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D.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越大,密度越大3.(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ρ甲>ρ乙B .ρ甲=ρ乙C .ρ甲<ρ乙D .无法判断4.(2022·陕西宝鸡·八年级期中)将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放入冰柜中,瓶内的水在结冰的过程中,不变的是( )A .密度B .质量C .温度D .体积5.(2022·湖北恩施·八年级期中)a 、b 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物质的密度是2.0×103 kg/m 3B .b 物质的密度是2.0×103 kg/m 3C .b 物质的密度是a 的2倍D .a 物质的密度是b 的2倍6.(2022·上海嘉定·九年级期中)密度是指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___________。
冰的密度为900kg/m 3,其单位读作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知识综合检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知识综合检测选择题将冰块放在浓盐水中,液面位置如图所示,若冰完全熔化,杯中液面高度将()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冰块完全融化前后,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
但是冰融化后盐水溶液的密度比原来小,根据压强公式知,。
选择题要鉴别某物体是什么物质,可测量它的A. 体积B. 质量C. 温度D. 密度【答案】D【解析】A.同种物质的体积发生变化时,其组成物质的材料是不变的,故利用物体的体积不能够鉴别,故错误。
B.同种物质的质量发生变化时,它的物质也不会发生变化,例如一杯水和一桶水,它们的质量不同,但物质是相同的,故不能够利用质量的大小来鉴别物质,故错误。
C.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相同的物质,温度不同时组成物质的材料是不变的,所以不能够利用温度来鉴别物质,故错误。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利用密度可以来鉴别物质,故正确。
故选D选择题岳阳是一座可以”深呼吸”的城市,水是岳阳的最大的生态优势,水是人类的好朋友.下列关于水说法正确的是A. 烧开水冒“白气”是水的气态B. 温度达到100℃时水就沸腾C. 水的熔点高于它的凝固点D.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答案】D【解析】A.烧开水冒“白气”,这些“白气”实质上是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小水滴,所以白气是液态的,故错误。
B.温度达到100℃后继续吸热水才能沸腾,故错误。
C.同种晶体其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冰的熔点也是0℃,故错误。
D.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故正确。
故选D选择题一支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它的A.质量变小,比热容变小,热值变小B.质量变小,比热容变小,热值不变C.质量不变,比热容不变,热值变小D.质量变小,比热容不变,热值不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质量是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反映了燃料燃烧释放热量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商店里的台称是用来测物体的工具;实验室中的量筒(或量杯)是用来测液体的工具。
2.对几块形状和体积各不相同的实心铜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铜块密度大B.体积小的铜块密度大
C、几块铜块的密度都相同D.需要知道铜块的质量和体积,才能判断铜块的密度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物体,其体积一定也大B.体积大的物体,其材料的密度一定小
C.同样材料制成的不同体积的实心物体,体积大的物体其质量一定也大
D.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不同的物体,其质量大的密度也一定大
3、、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它的( ).
A、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D.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
4、市场上出售的“金龙鱼”牌调和油,瓶上标有“5 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kg。
5、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一块体积是80 c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g,水的体积是cm3
6、容积200cm3的瓶内倒入0.16Kg某种液体时恰好倒满,则该液体密度是g/ cm3,倒出100 cm3液体后,剩余液体的密度是Kg/ m3.
7.有一种装修用的新型材料,外观很像大理石.现给你托盘天平(含砝码)、一小块材料样品、溢水杯、烧杯、水、细线.请你测出它的密度.
(1)实验步骤: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横梁平衡;
②用天平测样品的质量如图2—3—1甲、乙所示,样品的质量为g.
③再用天平测出,并将溢水杯装满水;
④用细线系好样品,.
(2)样品密度的表达式是.
图2—3—1
8、要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1)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如图2—3—2甲
所示,液体的体积为cm3.
图2—3—2
(2)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将盛有液体的烧杯放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左盘里,天平平衡时,右盘里的砝码及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2—3—2乙所示,已知烧杯质量为30 g,则液体的质量为g.(3)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g/cm3.
中考练兵
9.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矿石的密度,把矿石放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3—3甲所示,矿石的质量是g;矿石放人量筒前后,量筒中的水面位置如图5-12乙所示,矿石的体积是cm3,密度是kg/m3.
图2—3—3
10. —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 g,其大小如图2—3—4所示(边长为2cm).该金属块是由下表中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是( )
图2—3—4
A.铝
B.银C.金 D.铁
11.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体积较大的是球;体积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质量较大的是球。
12.(概念辨析题)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相同温度下一滴水与一盆水的密度一定相同
D.相同体积的铁制成的空心球和实心球的质量一定相等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D、铁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是因为铁的质量小于铜的质量
13.甲、乙、丙三只杯子里,分别盛满质量相同的硫酸、水和酒精,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硫酸>ρ水>ρ酒精,三个杯子的容积关系为V甲>V乙>V丙,则可断定(’)
A、甲是水,乙是酒精,丙是硫酸B.甲是酒精,乙是硫酸,丙是水
C.甲是酒精,乙是水,丙是硫酸D.甲是硫酸,乙是水,丙是酒精
14.小明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某种食用油的密度,图2—3—5表示了他的主要操作过程,几位同学对他的实验提出了如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图2—3—5
A甲认为他测出的油的质量为62gB.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C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小D.丁认为他的实验操作简捷,结果准确
15.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表中:
①②③④。
(1)将上表(①)处填写完整。
(2)比较第1、2次实验数据,可得出实验结论: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②)。
(3)比较第2、3次实验数据,可得出实验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是(③)。
(4)比较第1、4次实验数据,可得出实验结论是(④)。
16.横穿六盘山的隧道长约2400m,开挖土石方约3×105m3。
隧道建成,翻越六盘山的行车时间缩短约1h,更重要的是行车有了安全保障,对我国中西部经济往来、西北各省经济发展、六盘山区脱贫致富都具有重要意义。
若六盘山隧道岩石的密度为2.5×103kg/m3,打通隧道需搬运多少吨岩石?
拓展延伸
17.鸡尾酒是用几种不同颜色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分界明显,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 )
A比热容 B.沸点C.温度 D.密度
18.“铅球是用纯铅制成的吗?”体育课后小刘提出了疑问.请你设计一种可行的鉴别方法来探究这一问题(假设铅球是实心的);写出所需的实验器材和简要的实验步骤(包含相应的表达式).
19.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同学们准备测量食用油的密度.他们选取的实验器材有食用油、量筒、
天平(带砝码)、烧杯.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小新和小杨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请在方案中的空白处填空:
方案一:(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向烧杯中倒人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食用油的质量为;(3)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人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
(4)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
方案二:(1)将天平置于水平台后,立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食用油的烧杯的总质量m1;(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食用油倒人量筒中,记录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
(4)测出烧杯及剩下食用油的总质量m2;(5)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
评估与交流:
(1)请分别找出两种方案中的不足之处:
方案一:;
方案二:.
(2)你准备选择方案来做实验,为顺利完成该实验,该方案中不足之处应改为:
20.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A.1:2 B.2:1 C.2:9 D.9:2
21.在三枚戒指中,只有一枚是纯金的,而其它两枚则是镀金和铜制的,鉴别的方法是( )
A、质量最大的是纯金的B.可以观察金属的颜色
C.可以测三枚戒指的密度D.条件不足,无法鉴别
22、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的密度跟水差不多,一个宇航员在宇宙飞船中随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时,以下关于宇航员的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宇航员的密度变为零B.宇航员的密度变为比水的密度小的多
C、宇航员的密度变为比水的密度大的多D.宇航员的密度仍跟水的密度差不多
23.为研究物质的某种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大小不同的干松木做实验,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1)请你用图像形象地把两种物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如图2—3—6所示)。
图2—3—6
(2)通过对以上图像的分析,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要求写两条)。
在物理学上通常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物质的这种属性?
24.夏季炎热的午后,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勤劳的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以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在美丽的滨江路上.若这段公路全长2 krn,g取10 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1)洒水车驶过这段公路需要多少时间?
(2)若洒水车水箱容积为7 m3,洒水车水箱最多能装多少千克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