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的意志品质培养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生训练耐力教案

初中生训练耐力教案

初中生训练耐力教案年级:八年级教材内容:1. 跑步:1000米、1500米、2000米2. 跳绳:单脚跳、双脚跳、交叉跳3. 健身操:有氧运动操、健身舞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的耐力素质,提高心肺功能。

2. 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3. 掌握一定的耐力训练方法,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跑步姿势的正确性、呼吸的节奏性、跳绳的技巧性。

难点:长距离跑步的耐力保持、跳绳的连贯性。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5分钟)1. 热身活动:慢跑200米,做一些关节活动,如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等。

2. 准备活动:做一些专门性的耐力准备活动,如高抬腿、摆臂等。

二、基本部分(30分钟)1. 跑步训练:a. 1000米慢跑:要求学生保持轻松自然的跑步姿势,呼吸均匀,途中不要停下来。

b. 1500米间歇跑:分为4段,每段距离为375米,要求学生在每段距离结束后慢跑一段距离,然后再次加速跑。

c. 2000米长跑:要求学生保持稳定的速度,途中不要停下来,可在终点处慢跑一段距离,然后逐渐加速。

2. 跳绳训练:a. 单脚跳:要求学生用单脚连续跳1分钟,期间不能停下来。

b. 双脚跳:要求学生用双脚连续跳1分钟,期间不能停下来。

c. 交叉跳:要求学生用交叉脚连续跳1分钟,期间不能停下来。

3. 健身操训练:a. 有氧运动操: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有氧运动操,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锻炼。

b. 健身舞:选择一些节奏感强烈的健身舞,让学生在音乐的带动下进行耐力训练。

三、结束部分(5分钟)1. 放松活动:慢跑200米,做一些深呼吸,使身心得到放松。

2. 总结:对本节课的耐力训练进行总结,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完成规定的跑步、跳绳、健身操等耐力训练任务。

2. 学生能够在训练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态度,克服困难,坚持不懈。

3. 学生的耐力素质有所提高,心肺功能得到锻炼。

小学体育与健康负重跑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负重跑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负重跑教案【小学体育与健康负重跑教案】引言: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负重跑是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一项有效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能、锻炼意志品质。

本文将针对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负重跑活动,设计了一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在参与负重跑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目标:1.了解负重跑的定义、目的和好处。

2.掌握负重跑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

二、教学准备:1.准备活动场地,确保安全。

2.准备适当数量的负重跑器械,如负重背心或手拿负重物品。

3.准备教案和示范视频。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0分钟):为了减轻运动伤害的发生,先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

可以进行简单的拉伸、跑步和活动筋骨。

帮助学生提高体温,激活肌肉。

2. 理论介绍(10分钟):向学生简要地介绍负重跑的定义、目的和好处。

告诉学生负重跑可以锻炼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素质、培养意志力和忍耐力。

3. 技术指导(15分钟):a. 示范负重跑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

b. 授予一定程度的负重物品给学生,例如戴上负重背心或手拿负重物品。

c. 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负重器械,注意保持身体平衡、骨架不下沉。

d. 强调不要负重过重,需要根据个人身体素质和承受能力来选择。

4. 组织实践(30分钟):a.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3-5名学生组成,确保学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

b. 在教师的监督下,让小组学生参与负重跑活动。

设定合理的距离和时间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完成。

c.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合作,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提高彼此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d. 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竞赛元素,例如用时间来衡量,鼓励学生争取更好的成绩。

5. 总结讲评(10分钟):a.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活动的收获和感受,鼓励学生分享体验和体会。

b. 强调负重跑对身心的综合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合理的负重跑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体育锻炼教案

体育锻炼教案

体育锻炼教案体育锻炼教案11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体育锻炼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育锻炼教案1教学内容:1、积极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2、科学锻炼的基本原则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科学健身的重要性,掌握科学健身的基本原则。

2、技能目标:使学生树立科学锻炼意识,坚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3、情感目标:学生乐意听讲,并能积极提问,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重点:科学的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参与体育的意识,学会科学地参与体育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1、提问法2、引导法3、讲解法4、分析法板书设计1、板书清楚,字迹清晰2、思路清晰3、目的任务明确教学过程程序设计一、引入教师提问:同学们喜欢运动么?参加运动是为了什么呢?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总结二、科学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参加体育锻炼能全面促进健康但是如果不注意科学锻炼广凭主观热情盲目蛮干不仅不会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还会损害健康,甚至发生伤害事故。

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在开始体育锻炼前,应对自己的体能水平和健康状况有比较充分的了解,以便能根据自己身心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以改善自己体能和健康方面的不足。

如果你患有某些疾病,还需要向医生或保健人员咨询,以免出现损害健康的不良后果。

2、立目标,积极进取参加体育锻炼之前,要注意根据自己体能、技能和健康水平的实际,确立明确、具体而适宜的目标。

这样做将会使你的锻炼“有的放矢”使你一步一步地去实现这些目标,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3、全面锻炼、注重实效人体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各部位、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初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身心的可塑性很大。

因此,在选择运动项目、锻炼手段时,既要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更要注意多种运动项目和健身方法的结合,全面锻炼,以便更好地促进生长发育和身体全面、协调发展。

高中体育课素质训练教案(汇总七篇)

高中体育课素质训练教案(汇总七篇)

高中体育课素质训练教案(汇总七篇)高中体育课素质训练教案(汇总七篇)。

高中体育课素质训练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方针,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启发思维、观察体验、合作探究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练结合为主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通过对三级跳远技能的学习,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树立勇于战胜困难、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

同时在练习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安排不同强度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身心上得到发展。

二、教材分析这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2)班,该班学生身体素质整体一般,男生好动,女生对体育运动的理解能力比较低。

该节课是三级跳远单元的第一节课,由于三级跳远对下肢的爆发力及人体的协调性和心理素质的要求较高,所以采取各种方式的跳跃练习来提高跳跃能力、增强协调性、锻炼其意志品质。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在授课前利用游戏的形式,有效的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倾向。

三、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三级跳远的技术动作,对三级跳远的完整技术有初步的了解,能体会出三级跳远的动作节奏。

2、通过各种跳跃运动来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发展下肢力量及爆发力。

3、培养学生勤守纪的自觉性及跳跃特长,提高运动锻炼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第一跳和第二跳的结合技术。

教学难点:积极的“刨地式着地”和第一、二跳结合技术。

五、教法与学法:教法:讲解法、分解法、示范法讲解法:通过讲解三级跳远的各种类型、特点及三级跳远的完整技术,对三级跳远有个初步认识。

分解法:通过对三级跳远的各个环节逐一分解,使学生对三级跳远的各个环节有一定的了解,加深他们对三级跳远技术结构的理解。

示范法:通过教师对三级跳远完整动作技术的示范,使学生亲身目睹完整的三级跳远技术动作,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运动技能。

2023精美运动与保健培智教案

2023精美运动与保健培智教案
音乐与记忆
利用音乐对大脑的刺激作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记忆知识。
创新思维培养举措
问题解决训练
01
引导孩子们面对问题时,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创新性的
解决方案。
创意绘画与手工
02
鼓励孩子们进行创意绘画和手工制作,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
造力。
科学实验探索
03
组织有趣的科学实验,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和
运动装备设计
运动装备的设计需要考虑人体工学 和生物力学因素,以确保装备符合 人体形态和运动需求,提高运动舒 适度和安全性。
03
保健知识与技能
健康饮食与营养搭配
均衡饮食
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确 保身体所需能量和营养素 的均衡摄入。
多样化食物
摄入多种食物,特别是蔬 菜、水果、全谷类、豆类 等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 物。
探究精神。
0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运动技能实践操作指导
跑步技能指导
教授正确的跑步姿势、呼吸方法和节奏控制,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 和耐力。
篮球运球技巧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篮球运球姿势和手指控制力度 ,提高运球速度和准确性。
游泳教学
指导学生掌握游泳的基本技能和安全知识,包括呼吸方法、身体协调 性和自救能力等。
02
学生能够了解健康饮食 和合理作息的重要性,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0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各种 体育活动和比赛,培养 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 识。
04
学生能够在运动中锻炼 意志品质,提高自信心 和抗压能力。
02
运动基础知识
运动生理学原理
能量代谢
运动过程中,身体通过分解ATP等能 量物质提供能量,同时利用氧气进行 有氧代谢,产生能量供肌肉收缩和其 他生理活动使用。

初中身体素质耐力教案

初中身体素质耐力教案

初中身体素质耐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力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耐力素质。

2.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提高学生的的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耐力跑训练2. 耐力素质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耐力跑的技巧,耐力素质的提高。

2. 教学难点:学生对耐力训练的适应,耐力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提高心率。

1.2 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深蹲、跳跃等,准备学生身心。

2. 基本部分(30分钟)2.1 耐力跑训练2.1.1 教师讲解耐力跑的技巧,如步伐、呼吸等。

2.1.2 学生进行耐力跑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2.2 耐力素质练习2.2.1 教师展示耐力素质练习的方法,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2.2.2 学生进行耐力素质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提高部分(10分钟)3.1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耐力训练的心得体会,分享经验。

3.2 教师总结学生的训练情况,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4. 结束部分(5分钟)4.1 学生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拉伸、深呼吸等。

4.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耐力训练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耐力跑的成绩 improvement2. 学生耐力素质的提高3. 学生对耐力训练的兴趣和参与度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关注学生的训练情况和进步,调整教学计划,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耐力素质。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学生提高耐力素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身体素质,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体育课素质练习教案

体育课素质练习教案

体育课素质练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自信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素质练习:深蹲跳、俯卧撑、仰卧起坐、跳绳、折返跑。

2. 团队游戏:拔河、接力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各种素质练习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运动能力。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规范性和团队的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慢跑热身,活动关节,拉伸肌肉。

2. 素质练习:分别进行深蹲跳、俯卧撑、仰卧起坐、跳绳、折返跑练习,每项练习2-3组,每组10-15次。

3. 团队游戏:进行拔河和接力跑比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结束活动:放松练习,抖动肌肉,深呼吸。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通过每堂课的练习,观察学生在各项素质练习中的表现,记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2.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团队游戏中,观察学生的配合程度,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3. 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关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态度,勇敢、顽强、自信的品质表现。

六、教学资源:1. 体育器材:篮球场或足球场、跳绳、拔河绳、接力棒、标志物。

2. 音乐设备:音响设备。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正确动作,引导学生模仿。

2. 纠正法:针对学生动作错误,教师及时纠正,保证练习质量。

3. 激励法:教师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和团队精神。

八、教学环境:1. 安全:确保运动场地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舒适:调节室内外温度,保证学生运动时舒适。

3. 宽敞:保证运动场地宽敞,便于学生进行练习和游戏。

九、教学计划:1. 每周一次体育课,每次课程内容包括素质练习和团队游戏。

2. 每学期进行一次身体素质和团队精神的综合评价。

3. 定期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和需求。

十、教学反思: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

初中体健课教案

初中体健课教案

初中体健课教案二、课时:1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能训练方法,提高运动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健康意识。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运动中的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四、教学内容:1. 体能训练的基本方法2.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3. 运动挫折的处理方法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入体能训练的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体能训练方法的学习:教师讲解并示范基本的体能训练方法,如跑步、跳绳、俯卧撑等,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体会各种训练方法的正确姿势和技巧。

3. 健康教育:教师讲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如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等,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习惯,讨论如何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4. 运动挫折的处理:教师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运动中的挫折,如受伤、失败等,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讨论如何克服运动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5.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体能训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如动作到位、积极提问等。

2. 学生技能掌握情况: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学生对体能训练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以及对运动挫折的处理态度。

七、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能状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2.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3.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4. 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体能训练和健康教育。

八、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体能训练方法、健康生活方式、运动挫折处理等。

2. 教学视频:各种体能训练的动作示范。

3. 教学器材:跳绳、俯卧撑架、跑步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生问好、考勤等
讲授新内容:体育锻炼的意志品质培养教案
教学步骤:
一、意志与意志品质(15分钟))
1、什么是意志:是指人们自觉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立目的,并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2、意志具有以下三个特征:来自(1)目的性——自觉地确立行动目的;
(2)调节性——能够按照预期目的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以实现目的;
复习与思考(2~5分钟)
举体育中的实例说明意志的三个特征。
结束部分
课后作业:(2分钟)
1、举体育中的实例说明意志的三个特征。
2、依据意志品质的四个特征,分析自己的意志品质。
(1)自觉性——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为此主动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
(2)坚韧性——坚韧性是指一个人在实现预期目的的行动过程中,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果断性——果断性是指一个人能够及时作出有根据的决定,并付诸行动。(4)自制性一—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根据预期目的或既定要求,控制自己妁心理活动和行为。
(3)排难性——始终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意志品质是指人在意志行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点或特征。意志品质反映了一个人意志的优劣、强弱和发展水平。
4、意志品质的特性:
优良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性、勇敢性等;
不良的意志品质包括依赖性、动摇性、寡断性、冲动性、,懦弱性等;
优良的意志品质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3、我能长时间做一件枯燥但却重要的事。 ( )
4、在练长跑时,我常常不能坚持跑到终点。 ( )
5、我没有睡懒觉的习惯,即使冬天也按时起床。 ( )
6、如果我对某事不感兴趣。就不会努力去做。 ( )
7、我喜欢长跑等可考验毅力的运动。 ( )
8、在遇到困难时,只要有可能我就立即请求别人帮助。 ( )
9、学习期间,没做完功课.我就不会去玩。 ( )
10、面对复杂的情况,我常常举棋不定。 ( )
11、为完成重要的工作或学习任务,我可以放弃观看喜爱的电视节目 ( )
12、我有时下决心从第二天开始做某事。但到了第二天,我的劲头就没有了。( )
13、我答应了别人的事,就绝不会食言。 ( )
14、如果借到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我在上课时也忍不住会偷偷地拿出来看。( )
单数题号:A记5分,B记4分,C记3分,D记2分。E记1分;
双数题号:A记1分,B记2分,C记3分,D记4分.E记5分。
各题得分相加,得出总分;你的总分:____________
20~35分:意志力很薄弱,
36~51分:意志力较薄弱,
52~68分:意志力一般,
69~84分:意志力较坚强,
85~100分:意志力很坚强。
【自我测评】(10分钟)
下列各题中.每题都有5个层次的答案,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填一个最适合你的答案。
A、很符合自己的情况;
B、比较符的符合自己的情况;
C、难以回答;
D、不太符合自己的情况;
E、很不符合自己的情况;
1、当我决定做一件事情时,就立即动手,决不拖延。 ( )
2、我给自自己订的计划常常不能如期完成。 ( )
体育锻炼的意志品质培养教案
班级:初一
日期:
人数:40
任课教师:
课题名称
体育锻炼的意志品质培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意志及意志品质的概念、特征、体育与意志品质的培养。
2、思想品德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在体育运动中采取适当的手段锻炼自己成为一个坚强的人,同时使学生重视对自己高尚的品德的培养及心灵美的塑造。
具有优良意志品质的人,通常也称为意志坚强的人;具有不良意志品质的人,通常也称为意志薄弱的人。优良的意志品质是在与困难作斗争中不断得到锻炼和增强的,是通过持久地自觉克服困难而表现出来的。
二、体育与意志品质的培养(10分钟)
体育运动是融知识、技能、素质、能力、道德、意志品质与情感为一体的过程,它不仅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也能使之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伴随着整个体育运动的过程,它的状况如何,影响着体育运动的效果,体育运动的过程反过来也影响着意志品质培养的效果。
15、即使在冬天,我也能用冷水洗脸。 ( )
16、当我犹犹豫不决时,很希望别人帮我作决定。 ( )
17、我觉得订计划应有一定的余地,免得完不成时太被动。 ( )
18、在与人争吵时,明知自己不对,也会说一些使对方听了难受的话 ( )
19、我决不拖延应交的作业.即使开夜丰也得完成。 ( )
20、我比一般人更怕痛。 (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育运动对锻炼人的意志品质的积极作用
教学难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语言法(讲授法、引导与提问法、口头评价法),直观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法指导: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师生互动,自我展示
教具
多媒体教师、调查问卷
教学过程
课的内容












课堂常规:(1分钟)
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人为地设置一些困难和障碍,使参与者在克服和战胜各种内部(生理、心理)困难和外部(环境)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锻炼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
如耐久跑、跨栏及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的体育运动,更能锻炼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另外,体育竞赛具有激烈对抗和胜负不确定性的特点,既要能充分挖掘人体潜力、斗智斗勇、协同作战、敢于拼搏、敢于胜利,又要能正确接受失败的磨炼,树立锲而不舍的顽强进取精神。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能否勇敢地同困难作斗争,能否有效地排除内外障碍,是衡量你意志品质坚强与否的重要标准。
【自我阅读】(3分钟)
某学校初二(1)班.有位学生叫李大山,平时以“勇敢大”而闻名全校。在一次观看冬泳比赛时,经不起同学的激将,为维护自己“勇敢”的形象,真的学着运动员的样子跳下了水,结果被冻得差没爬上岸,从此以后他再没有参加过冬泳。有人说他是好汉,有人说他的盲目“勇敢”不是真正的勇敢。你说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