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游击队歌教学设计

游击队歌教学设计

游击队歌教学设计《游击队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分析、演唱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

2. 教学难点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涵,能够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精神。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欣赏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 播放一段抗日战争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氛围。

- 提问学生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在战争中的作用。

- 引出课题《游击队歌》。

2. 新授 - 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 播放歌曲的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强弱变化和情感表达。

-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 学生跟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注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

- 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 学生分组展示演唱歌曲,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3. 拓展 - 让学生欣赏其他与抗日战争相关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感受不同歌曲的风格和特点,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音乐文化。

-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其他文艺形式,如诗歌、小说、戏剧等,感受不同文艺形式的魅力和价值,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生活。

-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如狼牙山五壮士、杨靖宇等,感受英雄人物的精神和品质,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和文化。

4. 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歌曲的创作背景、历史意义、旋律和节奏、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等。

【精选】游击队歌教案

【精选】游击队歌教案

游击队歌教案游击队歌教案(一):《游击队歌》教学设计【课型】唱歌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弱起及弱起小节。

2、潜力目标: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并能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和急吸缓呼的换气方法演唱《游击队歌》。

3、情感目标:了解《游击队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并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教学难点】1、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

2、连续十六分音符处,演唱要清晰均衡,附点八分音符处要处理好。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创设情境,导入歌曲:1、师:正如歌曲《歌唱祖国》中所唱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了种种苦难才得到解放。

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部电影的精彩片段(播放电影《地道战》主题曲),你能说说影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生:——抗日战争时期。

2、师:在这期间,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的抗日队伍,有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股武装力量,他们活跃在敌人的后方,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你明白他们是哪支队伍吗?生:——游击队。

3、师:这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反映游击队员战斗生活的歌曲——《游击队歌》。

三、聆听体验,激情感受:1、初次欣赏,整体感受。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聆听,歌曲描绘了游击队战士怎样的音乐形象?生:——机智、勇敢、灵活、顽强的英雄形象。

2、二次欣赏,分析歌曲。

师: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歌曲,然后让我们从音乐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首歌曲的创作特点?(聆听歌曲,从拍号、节奏、风格、旋律等角度探讨)拍号4/4拍节奏密集、活跃、富于变化。

旋律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

风格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

师小结:《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

3、再次欣赏,划分结构。

师:歌曲的音域、力度在哪里发生了变化?能够将歌曲划分为几个乐段?反映了游击队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一齐再次聆听这首歌曲找出答案。

游击队歌教案(5篇)完美版

游击队歌教案(5篇)完美版

《游击队歌教案》游击队歌教案(一):《游击队歌》教学设计【课型】唱歌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弱起及弱起小节。

2、潜力目标: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并能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和急吸缓呼的换气方法演唱《游击队歌》。

3、情感目标:了解《游击队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并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教学难点】1、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

2、连续十六分音符处,演唱要清晰均衡,附点八分音符处要处理好。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创设情境,导入歌曲:1、师:正如歌曲《歌唱祖国》中所唱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了种种苦难才得到解放。

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部电影的精彩片段(播放电影《地道战》主题曲),你能说说影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生:抗日战争时期。

2、师:在这期间,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的抗日队伍,有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股武装力量,他们活跃在敌人的后方,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你明白他们是哪支队伍吗?生:游击队。

3、师:这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反映游击队员战斗生活的歌曲《游击队歌》。

三、聆听体验,激情感受:1、初次欣赏,整体感受。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聆听,歌曲描绘了游击队战士怎样的音乐形象?生:机智、勇敢、灵活、顽强的英雄形象。

2、二次欣赏,分析歌曲。

师: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歌曲,然后让我们从音乐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首歌曲的创作特点?(聆听歌曲,从拍号、节奏、风格、旋律等角度探讨)拍号4/4拍节奏密集、活跃、富于变化。

旋律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

风格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

师小结:《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

3、再次欣赏,划分结构。

师:歌曲的音域、力度在哪里发生了变化?能够将歌曲划分为几个乐段?反映了游击队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一齐再次聆听这首歌曲找出答案。

游击队歌教案(热门5篇)

游击队歌教案(热门5篇)

游击队歌教案(热门5篇)篇1:游击队歌教案《游击队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游击队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

2、能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与他人一齐背唱《游击队歌》。

3、借助歌曲展开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引发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1、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背唱《游击队歌》。

2、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咱当兵的人》一、情景导入1、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这节音乐课由我跟大家一齐来上,首先请大家欣赏电影《地道战》插曲,(师用多媒体播放电影《地道战》插曲)师:1942年到1944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利用新创造的斗争方式——地道战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游击战。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歌颂游击战士的歌——《游击队歌》,同学们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学生阅读理解)二、寓教于乐1、初步感知:师:同学们请欣赏歌曲《游击队歌》,(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师:大家来了解一下乐曲的创作背景。

(多媒体展示)师: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作者随上海文化界救亡队北上做抗日宣传,年底到达山西临汾,创作此曲献给八路军全体将士。

在首次演唱后就受到热烈欢迎,随即流传。

歌曲透过对抗日游击队战斗生活的写照,表现出游击健儿在敌后艰苦环境中蔑视敌人、机智英勇、战胜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师:我们来了解歌曲的作者和他的代表作。

作者: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阳人。

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他一生创作了超多的优秀作品,主要作品合唱曲:《游击队歌》、《垦春泥》;独唱曲:《嘉陵江上》;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等2、师:下面我们一齐来学唱《游击队歌》,首先跟老师来逐句学唱歌曲的旋律。

(教师多媒体展示歌曲词谱,学生进行旋律学唱三遍,)3、针对节奏×××××××和××××处及变化音,教师指导学生强化训练掌握。

游击队歌-西南师大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游击队歌-西南师大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游击队歌-西南师大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游击队歌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熟悉游击队歌的歌词,能正确唱出游击队歌。

3.通过对游击队歌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内容
游击队歌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游击队歌的音频,让学生们听歌,了解歌曲的基本音乐元素。

2. 歌曲欣赏
请学生们自主听唱游击队歌,在听完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歌词学习
教师在黑板上抄写游击队歌的歌词,让学生们跟着歌词一起读出来,并了解每一句话背后所蕴含的意思。

4. 歌曲演唱
请学生们分组,每组派一位代表来演唱游击队歌,其他同学跟唱。

5. 课堂讨论
1.你认为游击队歌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
2.你们知道哪些游击队的故事?
6. 总结、评价和作业布置
请学生随便写一篇关于游击队歌的文章,以表达自己对游击队歌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反思
游击队歌是一首很有意义的红色歌曲,它的歌词中蕴含着对中国革命斗争的记忆和怀念,也包含了对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期望和祈愿。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导入新课、歌曲欣赏、歌词学习、歌曲演唱和课堂讨论等多个阶段,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游击队歌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并在听、读和写的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

整堂课下来,学生们积极热情地参与进来,收获颇丰,反映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初中音乐《游击队歌》教学设计4

初中音乐《游击队歌》教学设计4

《游击队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作曲家贺绿汀深入前线,在山西临汾八路军办事处创作了本曲,并将它献给八路军全体将士。

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

曲调情快、流畅生动,好似小军鼓演奏的节奏型及富于弹性,并贯穿始终。

通过鲜明的音乐语言的刻画,形象的反映了处于敌后艰苦环境中的游击战士机制灵活的作风、昂扬的斗志和革命的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用弹性、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游击队歌》。

(重点)2.弱起节奏和十六节奏的正确演唱。

(难点)3.喜欢革命题材的歌曲,增加爱国主义凝聚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课播放舞蹈《游击队歌》(选自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导出歌曲。

(二)讲授新课1.歌曲介绍(1)作者简介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阳人,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代表作品有钢琴曲《牧童短笛》,歌曲《游击队歌》、《嘉陵江上》,管弦乐曲《森吉德玛》等。

(2)创作背景简介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做抗日宣传工作,通过与指战员接触,他对我军游击战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时他住在一个冰冷的煤仓里,但是他不畏严寒,在一夜之间连词带曲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抗战歌曲——《游击队歌》。

歌曲随即在华北各敌后根据地传唱开来,并迅速流传到全国各地。

2.听赏歌曲《游击队歌》,感受音乐情绪,讨论回答问题:歌曲的音乐情绪是什么样的?(从节奏、旋律、风格三个方面回答)3.学唱歌曲(1)唱旋律①随多媒体哼唱旋律。

②在这首歌曲中,小军鼓的节奏贯穿始终,用bang的声音模唱歌曲,唱出小军鼓弹性、饱满的声音。

(2)找出自己在唱的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的地方?(难点突破)(3)朗读歌词,进一步熟悉歌曲。

(4)加入歌词,完整的学唱歌曲。

(5)歌曲精细化处理根据歌曲中所描述的不同内容及感情,并用合适的情绪演唱歌曲。

(5)小组练习、展示并评价,检测目标一达成情况。

针对演唱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点评。

游击队歌教案

游击队歌教案

游击队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游击队歌的背景和特点;2.学习游击队歌的歌词和曲调;3.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游击队歌的含义和情感表达;2.正确唱出游击队歌的旋律并配合动作表演。

三、教学准备幻灯片、播放器、音乐、文具。

四、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游击队歌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的欲望。

2.导入(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游击队歌的背景和特点,让他们了解游击队歌是出现在战争年代,它以激昂的旋律、激情四溢的歌词表达了人们对自由、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坚定信念。

3.学唱游击队歌(15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游击队歌的歌词,带着学生一起学唱游击队歌。

首先,教师带领学生逐句朗读歌词,帮助他们理解歌词的含义和情感表达。

然后,教师以正确的节奏和音高示范唱出歌词,要求学生跟随唱。

最后,全班一起唱,加强集体合作和团结意识。

4.分组学唱(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若干位学生组成。

每个小组选出一位组长,负责带领小组学唱歌曲。

组长先以正确的节奏和音高示范唱出歌词,然后带领小组学唱,其他小组成员跟随唱。

每个小组分别表演学唱的成果,通过比较,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5.表演展示(15分钟)选择一些小组表演示范,让学生们依次上台表演游击队歌。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供表演的建议和指导,如增加动作、提高音准等。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造,自由展现对游击队歌的理解和情感表达。

6.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回顾学习的过程和收获。

让学生总结游击队歌的特点和情感表达方式,培养他们的音感和表演能力。

五、作业要求学生回顾游击队歌的歌词和曲调,进行复习和巩固。

并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游击队歌或改编已有的游击队歌。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学生们不仅了解到游击队歌的背景和特点,而且学会了正确唱出游击队歌的旋律并进行动作表演。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比赛,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游击队歌》教学设计[6]

《游击队歌》教学设计[6]

《游击队歌》教学设计玉环市城关第一初级中学龚丹红【教学目标】1、能用轻巧有力、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尝试为歌曲的第一乐段加入轮唱。

2、在听赏、演唱、分析等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并理解抗日战争时期歌曲团结鼓舞民众、打击敌人的作用。

3、了解《游击队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及作者贺绿汀的主要贡献,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难点】1、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并能用“急吸缓呼”的换气方法演唱歌曲。

2、连续十六分音符处,演唱要清晰均衡,附点八分音符处要处理好。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欣赏电影歌曲(播放电影《地道战》主题曲)师: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是由当地民众自发组织的,虽然他们非正规军,但他们的英勇事迹不输任何一支正规部队。

你们知道他们是哪支队伍吗?生:——游击队。

2、情景表演游击队战士的经典作战法。

(声东击西)3、体验一回游击队战士接头暗号(第一小分队与第二小分队)暗号一X x x x 0 |X x x x 0 :‖跺脚拍腿拍手跺脚拍腿拍手暗号二Bengbeng|X x x x 0 bengbeng |X x x x 0 |(模仿子弹的声音)4、师生共拍暗号,师加入范唱《游击队歌》。

二、聆听体验:欣赏全曲1、歌曲描绘了游击队战士怎样的音乐形象?机智、勇敢、灵活、顽强的英雄形象。

2、划分段落结构。

A段(1—8小节)B段(9—16小节)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三、歌曲学唱1、音乐知识:弱起小节2、曲谱视唱①比一比,唱一唱。

A段节奏特点——密集、紧凑、富有弹性(beng)师用小军鼓带入让学生感受紧凑密集B段节奏特点——坚定、富有活力(beng)师用大军鼓示范节奏,再邀请一位学生体验并为大家伴奏。

对比:3 4 5 和3﹟4 5②用beng完整视唱旋律生边唱边打暗号——师第二段时带入小军鼓为其伴奏3、填词演唱①打节奏念歌词(邀请2位学生体验小军鼓)邀请其中一位学生打小军鼓,其他学生念歌词,师引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击队歌》教学设计
一、课程出处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唱歌曲部分。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八年级音乐课本下册中的第二单元的学唱歌曲部分,以“战争”为线索,意在让我们牢记先烈们为今天的美好生活浴血奋战的历史,在歌声中重温那段难忘的烽火历程。

明媚的阳光辉映这碧蓝的天空,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

三、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对音乐的了解和感知能力比较弱,所以以想象的方法通过老师描述来提高学生对音乐情绪的理解能力。

因学生中大多数对简谱的认识能力不够,所以教师加大力度在简谱学唱上,并不断的鼓励和表扬学生。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形象地演唱《游击队歌》,生动表现歌曲内容。

过程与方法:参与聆听感受教学法,让学生在熟悉旋律之后能够完整演唱,引发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对革命歌曲《游击队歌》感兴趣,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塑造的机制、勇敢、紧张、愉快的游击战士形象。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3分钟)
1、多媒体播放红色经典电影《扑不灭的火焰》片段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借助影片熟悉战争年代的特定环境,引发学生学习热情。


2、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影片吗?
生:回答。

3、师: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游击队歌》。

(大屏幕展示题目《游击队歌》,学生聆听)
(二)了解新歌(约12分钟)
1、师:同学们,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个节奏型
X X X X X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请同学们分别用小朋友,大人和老人走路的速度来表现这三个节奏的速度,并模仿出来。

(设计意图:体会不同节奏不同时值不同的速度。

时值越高,速度越快,16分音符的速度比8分音符快一倍,8分音符的速度比4分音符的速度快一倍。


2、师:同学读的真是太棒了,模仿的十分到位,
3、师:简介《游击队歌》词曲作者
贺绿汀(1903—199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湖南邵阳人。

18岁中学毕业后任小学音乐美术教员,后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

1937年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进行抗日宣传。

1941年到苏北新四军抗日根据地,1943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从事教学和创作。

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

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

作有钢琴曲:《牧童短笛》、歌曲《游击队歌》和管弦乐曲《森吉德玛》等。

生:聆听
(设计意图:了解歌曲词曲作者)
4、师:播放《游击队歌》音频
生:聆听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聆听初步感受歌曲)
5、师:课件介绍歌曲时代背景
生:聆听
(设计意图:详细了解歌曲)
6、师:播放《游击队歌》视频观看并思考歌曲表达怎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使学生深入挖掘歌曲情感内涵。


(三)常规训练气息练习、发声练习(约3分钟)
1、师:弹琴伴奏
生:发声常规训练
(设计意图:为学唱歌曲做准备)
(四)学唱新歌(约20分钟)
1、师:弹琴伴奏,师带生一句一句学唱(3遍)
生:学唱
2、师:提示歌曲中特殊字及节奏。

重点句反复教唱。

尤其是有特点的节奏型。

(细致学唱)
3、师:这首歌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演唱?
(学生展示,学以致用。

如:齐唱、轮唱、表演唱的形式)
(五)拓展延伸(约5分钟)
1、师:欣赏《游击队歌》不同版本的表演形式。

(加深和巩固《游击队歌》在学生心中的印象,感受歌曲的艺术。


2、师:介绍其它抗日歌曲,
生:欣赏
(六)巩固升华(约2分钟)
生:正是中国人们智慧的结晶,高潮的作战策略,将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的领土,歌曲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重温难忘的历史岁月。

全体演唱《游击队歌》,结束本节课。

六、板书设计
游击队歌
一、词曲作者:贺绿汀
二、节奏型: X X X X X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
三、演唱形式:齐唱、轮唱、表演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