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昝林森
养牛学1、2章

为传统式的拴系饲养方式,少部分奶牛场采用散放饲养方式,目前 新建的奶牛场有向现代散放饲养方式发展的趋势。 在广大农区奶牛场大部分亦采用舍饲方式,但在有草场条件的
地区,则采用半舍饲、半放牧的方式。在草原地区,目前已从以往
完全放牧的饲养方式逐步向半舍饲、半放牧方式发展,部分地区仍 保持全放牧饲养方式。
1957 1979 1984
16.0 55.7 133.6
25.0 106.5 218.6
0.4 1.1 2.1
2001
2004 2010
566.2
1102.0 1260 .0
1025.5
2392.3 3740 .0
8.0
17.3 28.2
全国奶业生产布局:
牧区:内蒙古、新疆,奶牛总数占全国35%。
比例均占奶牛饲养总量的90%以上,而其他一些品种诸如娟姗牛、更 赛牛、爱尔夏牛等所占比例越来越小。
4、奶牛饲养管理更加科学化。
奶牛传统式栓系饲养,其缺点是限制了牛的自由活动,不利于提
高生产性能,且较费劳力,不便于高度机械化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生产成本高。在发达国家一般饲养规模在40~50头以上的多采用散 放式饲养,奶牛集中到挤奶厅(间)挤奶,在高度机械化、自动化 设备条件下,平均一个挤奶工可完成70~80头牛挤奶工作,大大提 高了劳动生产率。在国内新建的规模奶牛场,也多采用散放饲养, 这是国内外奶牛业发展的一个趋势。
(2)发展速度快,但水平不高的特点仍然是我国肉牛业发 展的主要矛盾。表现在牛的生产周期长,出栏率低,出栏牛的 屠宰体重小,个体产肉量少。 世界上主要肉牛生产国平均生产水平
项目 胴体重(kg /头) 出栏率(%) 全世界 中国 美国 加拿大 韩国 荷兰 澳大利亚
秦川牛、南阳牛双肌基因的PCR- SSCP 检测

秦川牛、南阳牛双肌基因的PCR-SSCP检测Ξ昝林森1,史明艳1,王勇强2(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实验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8)摘 要:通过运用一对特异性引物对秦川牛、南阳牛my ostatin基因的第三外显子进行扩增,应用PCR-SSCP方法鉴定上述两种牛是否携带双肌基因,发现南阳牛中存在有双肌个体,同时提出了牛双肌基因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黄牛;双肌性状;肌肉生长抑制基因;单链构象多态性Myostatin Detection of China C attle by PCR-SSCPZ an LinSen1,Shi MingY an1,Wang Y ongQiang2(1College o 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Northw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 sity o fAgriculture and Forestry,Y ang Ling Shaan X i712100;2Zheng Zhou College o f Animal Husbandry Engineering,Zheng Zhou Henan450008)Abstract:Using a pair of special primers to am plify the ex on3of my ostatin gene of Qinchuan and Nanyang Beef to detect if there was double muscled beef.A double muscled beef was find in Nan yang beef.A sim ple PCR-SSCP based my ostation detection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K ey w ords:Cattle;double-muscular characteristics;my ostati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l polym orphism 瘦肉率和优质肉块比例是牛育种性状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些性状与骨骼肌的量密切相关。
简述国外奶牛肉生产技术现状及对我国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的启示

国外奶牛肉生产技术现状及对我国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的启示孙芳1,陈遇英2,吴民3(1.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齐齐哈尔:161005;2.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畜牧兽医水产局,杜尔伯特:166200;3.大庆市粮食局,大庆:163453)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外利用奶牛生产牛肉的现状和配套技术体系,分析了我国奶公牛犊利用的现状,并分析了我国在奶公牛犊利用方面与国外的差距。
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我国进一步利用的举措,完善了奶公牛犊直线育肥生产犊牛肉和嫩牛肉的技术体系,为解决我国肉牛牛源少、高档牛肉缺乏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奶公牛犊;直线育肥;犊牛肉;嫩牛肉;高档牛肉;追溯系统;奶牛是利用植物性饲料转化成动物性蛋白和脂肪(奶油)效率最高的家畜,因此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奶牛饲养水平也很高,并且是畜牧业的主导产业;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养牛大国,充分认识到利用奶牛的副产品——淘汰母牛、奶公牛犊、淘汰奶母犊育肥肉用是合理利用这一生物资源的最佳途径,这些国家商品牛肉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乳用牛。
在生产上,已经把奶牛肉纳入肉牛体系,在饲养、屠宰、分割、销售环节制定了饲养标准、屠宰分割标准、胴体分级标准、牛肉分级标准、烹饪指导手册,食品安全方面通过建立并实施全程可追溯系统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无论牛奶还是牛肉都是世界消费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牛肉消费量逐渐增加,人们对牛肉认知程度也在逐渐加强。
这与我国肉牛产业基础母牛数量和架子牛供应数量急剧减少形成强烈的反差和矛盾。
牛源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肉牛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我国每年出生奶公牛约220万头左右,相当于荷兰育肥奶公犊牛一年的出栏数量,但是用来生产牛肉的数量不足20%。
由于科技含量不高,每头奶公牛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远低于国外。
如何学习并借鉴国外的经验,完善我国利用奶牛副产品生产优质、高档牛肉的技术体系,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是摆在我国畜牧科研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3.肉牛遗传改良与性能测定-新疆2011-昝林森

肉牛改良技术环节
一、明确改良计划和主攻目标,切勿随意改变
制定肉牛改良计划和主攻目标
一定要事先科学论证,根据亲本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 在小试、中试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改良方案和主攻目 标,力求杂交优势,减少不良基因表型的出现。 制定改良方案时,要在明确良好肉用生产性能和体型外 貌等指标基础上,还要考虑改良牛的毛色是否符合当地人的 习惯、难产率高不高,本地品种抗逆、耐粗饲等特性能否得
中国黄牛概况
我国地方黄牛——世界上牛品种最多的国家
我国现有肉牛品种72个 ——地方黄牛品种52个
晋南牛 延边牛 鲁西牛
——培育品种7个
——引入品种13个
秦川牛
南阳牛
五大良种黄牛 ——秦川牛、晋南牛、南阳牛、鲁西牛、延边牛
中国黄牛概况
我国地方黄牛——特点明显
优 点 ——耐粗饲
——抗逆性好
——适应性强 ——肉质细嫩 缺 陷 ——生长速度慢
群与其他不同种群杂交时能获得明显的杂种优势。
肉牛改良技术环节
不是“品种越多改良效果就越好”
经济杂交分二元、三元、四元杂交等,每一种方式都有 其优缺点,采用经济杂交时要确定好合适的品种数,一般2-3 个品种(即外来父本品种1-2个)为宜,切勿太多。
不是“代数越多效果就越好”
级进杂交改良要确定好适宜的级进代数,随着级进代数增
性能测定
(一)生长性状指标
主要包括体重、饲料报酬、体尺性状及外貌评分等。 (1)体重的测定与计算 ——体重尤其是日增重是测定牛生长发育和肥育效果的重 要指标,也是肥育速度的具体体现。 ——断奶重是衡量犊牛生长速度的依据,也是测定母牛泌
乳能力和母性的指标。
性能测定
测定体重时,要定期测量各阶段的体重,常测的指标有:
西门塔尔牛、南德温牛杂交改良秦川牛效果研究

西门塔尔牛、南德温牛杂交改良秦川牛效果研究昝林森;朱晋生;辛亚平【摘要】[目的]为研究西门塔尔牛、南德温牛对秦川牛的杂交改良效果.[方法]对秦川牛、南德温牛与秦川牛杂交一代(南秦F1)、西门塔尔牛与秦川牛杂交一代(西秦F1)共282头母牛的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腹围、管围等6项体尺指标进行了测定.以体尺指标为基础材料,对比分析了它们的体重与体尺数据在不同月龄的表现特点;计算分析了它们的各项体尺指数;构建了1~2岁秦川牛各项体尺指标对体重的主成分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西秦F1比南秦F1的杂交改良效果好,6~24月龄的秦川牛、南秦F1、西秦F1随着月龄的增加,胸围和体重快速增长,西秦F1的各项体尺指标总体上高于南秦F1与秦川牛,秦川牛与南秦F1差异不显著(P>0.05);从育肥指数上来看,24月龄的西秦F1比秦川牛平均高7.2%,差异显著(P<0.05),西秦F1比南秦F1高6.8%,差异显著(P<0.05),南秦F1与秦川牛差异不显著(P>0.05),西秦F1育肥效果优于南秦F1.[结论]对1~2岁秦川牛通过逐步回归得到了估测体重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较好.【期刊名称】《中国牛业科学》【年(卷),期】2013(039)006【总页数】5页(P11-15)【关键词】秦川牛;西门塔尔牛;南德温牛;杂交改良;回归模型【作者】昝林森;朱晋生;辛亚平【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国家肉牛改良中心,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3.2灵台县位于甘肃陇东黄土高原南缘,属黄土高原沟壑区,泾河与渭河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总流域面积2038km2。
海拔在890~1520m之间,地处东经107°00′~107°57′,北纬34°54′~35°14′。
不同粗饲料对秦川肉牛生长发育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不同粗饲料对秦川肉牛生长发育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冯兴龙;赵春平;焦锋;昝林森【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粗饲料对秦川肉牛生长发育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头14月龄体质量无显著性差异的秦川肉公牛(无阉割),按饲喂的粗饲料种类随机分为苜蓿组(苜蓿+青贮+精料)、桑叶组(桑叶+青贮+精料)、麦草组(麦草+青贮+精料)、对照组(青贮+精料),每组5头,饲喂相应的饲料,于育肥前期(14~15月龄)、中期(16~17月龄)、后期(18~19月龄)分别取样,测定不同粗饲料对秦川肉牛日增重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桑叶组秦川肉牛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苜蓿组秦川肉牛日增重显著高于麦草组和对照组(P<0.05),麦草组和对照组肉牛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桑叶组秦川肉牛血清葡萄糖、谷丙转氨酶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尿素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各试验组秦川肉牛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钙和磷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以桑叶、苜蓿作为秦川肉牛肥育粗饲料的优质干草,育肥效果最好,其中桑叶处理组优于苜蓿处理组(P<0.05).桑叶在肉牛育肥过程中完全可以替代苜蓿,而在以“青贮+精料”为基础的日粮中添加麦草,对改善肉牛肥育效果意义不大.【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44)009【总页数】7页(P10-16)【关键词】秦川肉牛;桑叶;苜蓿;麦草【作者】冯兴龙;赵春平;焦锋;昝林森【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国家肉牛改良中心,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国家肉牛改良中心,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国家肉牛改良中心,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5.8秦川牛作为我国著名的优良黄牛品种之一,因其肉役性能突出,遗传相对稳定,适应性很强,位居我国五大黄牛之首。
肉牛性能测定

体重 牛 号 (公斤)
品种
体重 测定日期
畜龄
体 体高
性别
体长
发病日期
腹围
疾病名称
管围
牛 号
处理结果
牛 号
品种
畜 龄
性 别
购入日期或 本地出生日期
购入地 或出生地
离群日期
离群去向
离群原因
规定-测定性状与测定方法
测定性状包括:公牛初生、断奶(一般为6 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体重 体尺(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腹 围、管围等), 12月龄、18月龄、24月龄睾丸围、背膘厚、 眼肌面积 与配母牛产犊难易度 体型评分等。
生长发育性状的测定方法
周岁重: 周岁重=(实际称量重-205天重)/(称重日龄-205 )×160 + 205天重 18月龄重: 18月龄重=(实际称量重-周岁重)/(称重日龄365)×180+周岁重 24月龄重: 24月龄重=(实际称量重-18月龄重)/(称重日龄550)×180+18月龄亲号
出生地
品种
性别
母牛 号
母牛品 毛色特 种 征
产犊 日期
第一次 配种时 间
胎 次 犊牛 编号
与配 公牛
犊牛 性别
第二次 配种时 间
犊牛 初生 重
与配公 牛
犊牛 毛色
第三次 与配公 配种时 牛 间
产犊难易度
与配 公牛 品种
预产 期
备注
母牛号
母牛品种
顺产 尺(厘米) 胸围
助产
引产
剖腹产
(是否双胎 等) 体尺测量日 期
登记号
出生日期
备注
曾外祖母
母 亲 外祖母父亲
不同因素对秦川牛肉嫩化效果的影响

不同因素对秦川牛肉嫩化效果的影响昝林森;李林强;张富新;王迪【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秦川牛肉嫩化效果的影响,探讨肌纤维间隙与嫩化效果的关系.[方法]以秦川牛肉(背最长肌)为原料,用不同质量浓度(3,5,7,9和11 g/L)的氯化钙注射及不同质量浓度(0.03,0.05,0.07,0.09和0.11 g/L)木瓜蛋白酶和不同质量浓度(2,4,6,8和10 g/L)的焦磷酸钠、磷酸氢二钠、三聚磷酸钠进行浸渍,于4℃放置3 d,测定各处理肉样的剪切力,并对3种因素处理的最佳嫩化效果肉样作石蜡切片,测定肌纤维间隙.[结果]木瓜蛋白酶、氯化钙、焦磷酸钠均对牛肉有极显著的嫩化效果(P<0.01),其中以0.09 g/L的木瓜蛋白酶、3g/L的氯化钙和8 g/L的焦磷酸钠对牛肉的嫩化效果最为理想(P<0.01);与氯化钙和焦磷酸钠相比,木瓜蛋白酶的嫩化效果较好,且与其嫩化效果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氯化钙和焦磷酸钠对牛肉的嫩化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与以肌纤维间隙作为嫩化指标时的测定结果一致.[结论]木瓜蛋白酶、氯化钙和磷酸盐均对牛肉有极显著的嫩化效果(P <0.01),但以木瓜蛋白酶的嫩化效果最佳;牛肉肌纤维间隙可以作为嫩化效果的评价指标.【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8(036)012【总页数】5页(P48-52)【关键词】秦川牛肉;嫩化效果;木瓜蛋白酶;磷酸盐;氯化钙【作者】昝林森;李林强;张富新;王迪【作者单位】两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两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972.125+1肉嫩度是肉品质量评价的首要指标[1],也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肉牛生产性能测定
主讲人:昝 林 森 主讲人: 2009.10.20
目
录
一 . 情况概述 二 . 内容方法 三 . 组织体系 四 . 几点建议
一、情况概述
动物生产性能是指动物产肉、 动物生产性能是指动物产肉、乳、皮、毛等产品以及为 是指动物产肉 人类提供服务的能力,是一种生产产品的表型值, 人类提供服务的能力,是一种生产产品的表型值,包括两个 方面内容: 方面内容: 生产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生产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生产产品的效率 生产产品的效率 生产性能是代表动物个体表型最有意义的指标, 生产性能是代表动物个体表型最有意义的指标,是种用 是代表动物个体表型最有意义的指标 动物个体选择的重要内容。 动物个体选择的重要内容。
一、情况概述
法国
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0% 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0% 以上,肉类以牛肉为主,是大型肉牛品种的主要原产地。 以上,肉类以牛肉为主,是大型肉牛品种的主要原产地。 夏洛来牛原产于法国中西部到东南部 夏洛来牛原产于法国中西部到东南部 的夏洛来省和涅夫勒地区,主要通过本品 的夏洛来省和涅夫勒地区, 种严格选育而成,是举世闻名的大型肉牛 种严格选育而成, 品种,该牛以生长快、肉量多、体型大、 品种,该牛以生长快、肉量多、体型大、 耐粗放而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产肉性能 耐粗放而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 屠宰率一般为60 60% 70%, %,胴体瘦肉 好,屠宰率一般为60%-70%,胴体瘦肉 率为80 85%。成年活重, 率为80%-85%。成年活重,公牛平均为 80% %。成年活重 1100-1200kg,母牛700 800kg。 1100-1200kg,母况概述
利木赞牛因在法国中部利木赞地区 利木赞牛因在法国中部利木赞地区 育成而得名。原是大型役用牛, 育成而得名。原是大型役用牛,后来培 育成专门肉用品种,1924年宣布育成。 育成专门肉用品种,1924年宣布育成。 年宣布育成 成年公牛平均体高140cm 体重900 成年公牛平均体高140cm,体重900140cm, 9001100kg,母牛体高130cm 体重600 1100kg,母牛体高130cm,体重600130cm, 600900kg,日增重860 1000g,屠宰率65 900kg,日增重860-1000g,屠宰率65 860左右。该品种牛产肉性能高, %左右。该品种牛产肉性能高,胴体质 量好,眼肌面积大,前后肢肌肉丰满, 量好,眼肌面积大,前后肢肌肉丰满, 出肉率高,难产率低。 出肉率高,难产率低。
海福特牛产于英国英格南的海福特县, 海福特牛产于英国英格南的海福特县, 牛产于英国英格南的海福特县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早熟中小型肉牛品种,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早熟中小型肉牛品种,由 役肉兼用牛长期选育转向肉用。 役肉兼用牛长期选育转向肉用。具有体质强 较耐粗饲、适于放牧饲养、 壮、较耐粗饲、适于放牧饲养、产肉率高等 特点。成年体重,公牛为1000-1100kg, 特点。成年体重,公牛为1000-1100kg,母 1000 牛为600-750kg。出生后400天屠宰时, 牛为600-750kg。出生后400天屠宰时,屠宰 600 400天屠宰时 率为60% 65%,净肉率达57% 57%。 率为60% -65%,净肉率达57%。
一、情况概述
安格斯牛原产地在苏格兰北部的阿伯丁、 安格斯牛原产地在苏格兰北部的阿伯丁、 牛原产地在苏格兰北部的阿伯丁 金卡丁和安格斯郡,全称阿伯丁安格斯牛。 金卡丁和安格斯郡,全称阿伯丁安格斯牛。 自19世纪开始向世界各地输出,现世界主要 19世纪开始向世界各地输出 世纪开始向世界各地输出, 养牛国家大多数都饲养这个品种。适应性强、 养牛国家大多数都饲养这个品种。适应性强、 生长快、肉用品质好、屠宰出肉率高等特征。 生长快、肉用品质好、屠宰出肉率高等特征。 公牛800 900kg,母牛500 600kg。 公牛800-900kg,母牛500-600kg。屠宰率 80050060%-65%,哺乳期平均日增重900 1000g, 60%-65%,哺乳期平均日增重900-1000g,育 900肥期700 900g。 肥期700-900g。 700-
一、情况概述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基本上也是个移民国家,其肉牛生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澳大利亚基本上也是个移民国家,其肉牛生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200多年的历史
它始于1788年仅有的7头母牛、 头公牛和1头公牛犊, 它始于1788年仅有的7头母牛、1头公牛和1头公牛犊, 而今天已发展成 1788年仅有的 为从事肉牛生产、屠宰、 为从事肉牛生产、屠宰、加工和销售的各类牧场和企业组成的一个完整 的牛肉生产体系。 的牛肉生产体系。 澳大利亚的肉牛品种极为丰富, 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澳大利亚的肉牛品种极为丰富, 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为欧洲引进品种, 如安格斯、海福特、夏洛来、 第一类为欧洲引进品种, 如安格斯、海福特、夏洛来、西门塔 短角、利木赞、德国黄牛等; 尔、短角、利木赞、德国黄牛等; 第二类为从美国等地引进的热带、亚热带牛种,如婆罗门圣塔、 第二类为从美国等地引进的热带、亚热带牛种,如婆罗门圣塔、 格特鲁、非洲瘤牛及从巴基斯坦引进的沙西华和辛红牛等; 格特鲁、非洲瘤牛及从巴基斯坦引进的沙西华和辛红牛等; 第三类为杂交育成的新品种, 如墨累灰牛、抗旱王、西婆罗、 第三类为杂交育成的新品种, 如墨累灰牛、抗旱王、西婆罗、 海婆罗、夏婆罗等。 海婆罗、夏婆罗等。 这些品种为澳大利亚优质、高产、高效的肉牛业奠定了种源基础。 这些品种为澳大利亚优质、高产、高效的肉牛业奠定了种源基础。
一、情况概述
美国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 其肉牛品种主要是从欧洲和印度引入的。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 其肉牛品种主要是从欧洲和印度引入的。 从十九世纪20年代开始, 英国、法国、瑞典、印度等地的短角、海福特、 从十九世纪20年代开始, 英国、法国、瑞典、印度等地的短角、海福特、 20年代开始 安格斯、西门塔尔、婆罗门等品种被引人美国。 安格斯、西门塔尔、婆罗门等品种被引人美国。 20世纪60年代末 美国肉牛主要品种有安格斯、海福特和短角牛。 世纪60年代末, 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肉牛主要品种有安格斯、海福特和短角牛。美 国南部还饲养婆罗门牛。 国南部还饲养婆罗门牛。 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又进口了一批肉牛品种的精液, 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又进口了一批肉牛品种的精液, 其中杂交效果 世纪70年代初期 最好的是西门塔尔和利木赞牛,其次是格布维牛。 最好的是西门塔尔和利木赞牛,其次是格布维牛。 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肉牛育种工作。美国70%的肉用菜牛和60% 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肉牛育种工作。美国70%的肉用菜牛和60%的肉 20世纪70年代开始肉牛育种工作 70 60 用母牛都是杂交种。过去的30多年, 美国采用多种品种间杂交, 20世 用母牛都是杂交种。过去的30多年, 美国采用多种品种间杂交, 20世 30多年 70年代主要用多种欧洲牛与美国生长的英国牛杂交育种 70年代后 年代主要用多种欧洲牛与美国生长的英国牛杂交育种。 纪70年代主要用多种欧洲牛与美国生长的英国牛杂交育种。70年代后 甚至直到现在, 安格斯牛作为杂交品种仍然很普遍。 甚至直到现在, 安格斯牛作为杂交品种仍然很普遍。
一、情况概述
英国
现饲养的肉牛品种约有30多个: 现饲养的肉牛品种约有30多个: 30多个 比利时兰34%,利木赞25%, 比利时兰34%,利木赞25%,西门塔尔 34% 25% 11%,夏洛来10% 安格斯9% 海福特2% 10%, 9%, 2%, 11%,夏洛来10%,安格斯9%,海福特2%, 其它牛种9%。 其它牛种9%。 9%
一、情况概述
日本
日本养牛业20 世纪初仍是以役用牛为主, 品种主要是当地的山地牛, 日本养牛业20 世纪初仍是以役用牛为主, 品种主要是当地的山地牛, 个体也比较小, 毛色多为黑色。 个体也比较小, 毛色多为黑色。 在明治时代从国外引进了一些个体大, 具有肉用特征的牛, 在明治时代从国外引进了一些个体大, 具有肉用特征的牛, 对当 地的牛进行了杂交改良, 使日本和牛的体格性能得到了提高。 地的牛进行了杂交改良, 使日本和牛的体格性能得到了提高。 到战后, 随着日本经济高速增长, 到战后, 随着日本经济高速增长, 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显著的 提高, 役用和牛的作用随之大幅度下降。同时, 提高, 役用和牛的作用随之大幅度下降。同时, 人们的缮食结构 也相应的发生变化, 对牛肉的需求量大增。为此, 也相应的发生变化, 对牛肉的需求量大增。为此, 日本政府及畜 产界人士提出将和牛通过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纯种选育, 产界人士提出将和牛通过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纯种选育, 将具有 肉用特征的个体牛进行培育、繁殖。最终在战后短短的20 多年内, 肉用特征的个体牛进行培育、繁殖。最终在战后短短的20 多年内, 将原为役用的和牛培育成了肉质鲜美、生长良好的著名肉用和牛。 将原为役用的和牛培育成了肉质鲜美、生长良好的著名肉用和牛。
一、情况概述
日本和牛是全世界公认的最优
一、情况概述
美国目前有70个肉牛品种。其中, 常规品种20多个。 20多个 美国目前有70个肉牛品种。其中, 常规品种20多个。 70个肉牛品种 1995年全美国育种公司商定只搞4 个品种, 1995年全美国育种公司商定只搞4-5个品种, 年全美国育种公司商定只搞 其占市场份额如下: 其占市场份额如下: 安格斯(包括红安格斯)、 安格斯(包括红安格斯)、 红安格斯 海福特、夏洛来、 海福特、夏洛来、 西门塔尔、利木赞。 西门塔尔、利木赞。
黑安格斯 63% 红安格斯 18% 夏洛来 4% 海福特 8% 西门塔尔 7%
一、情况概述
加拿大
加拿大也是个移民国家, 其肉牛品种主要是从欧洲和美国引入的。 加拿大也是个移民国家, 其肉牛品种主要是从欧洲和美国引入的。 加拿大主要肉牛品种30多个,其中海福特、安格斯、利木赞、 加拿大主要肉牛品种30多个,其中海福特、安格斯、利木赞、夏洛 30多个 海福特 西门塔尔这 个品种及其杂交后代, 莱、西门塔尔这5个品种及其杂交后代,对加拿大肉牛也的生产起着 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以海福特、安格斯这两个品种及杂交后代成为 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以海福特、安格斯这两个品种及杂交后代成为 海福特 肉牛产业的基础。 肉牛产业的基础。 加拿大肉牛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具有较完整的一套生产体系, 加拿大肉牛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具有较完整的一套生产体系, 从种畜生产、商品牛生产、育肥牛生产、屠宰加工、胴体分级、 从种畜生产、商品牛生产、育肥牛生产、屠宰加工、胴体分级、销 售网络等各个环节, 都具有严密的组织生产措施。 售网络等各个环节, 都具有严密的组织生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