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能的测定
生产性能测定

无损检测主要方法与基本原理 5. 核磁共振检测技术 核磁共振技术(NMR)是一种探测浓缩氢质子 的技术,它对农产品中的水、脂的混合团料状 态下的响应变化比较敏感。如果以适当频率的 电磁波照射在外加磁场中的自旋核,这时处于 低能态的自旋核就会吸收电磁波的能量,从低 能态跃迁到高能态。这种现象称为核磁共振。 这时的核产生一种核磁共振信号,从而给出核 磁共振谱,即NMR谱。根据此核磁共振谱可反 映分子中原子所处的状态,进而可以对农产品 的内部品质进行综合评价。
1、测定结果具有客观性、中立性、公正性
2、被测畜群个体间的差异主要是遗传差异,有 利于遗传评定和遗传参数的估计:相同的环境条件、
测量工具和测量人员等
3、可以对需要特殊测量设备或较高技术要求、 较多测定人力的性状进行测量:eg.体细胞数测定、
氟烷敏感基因测定等
测定站测定的缺点: 1、测定成本较高:运输费、检测费等 2、测定规模有限:选择强度小 3、容易传播疾病:不易对传染病进行控制
无损检测主要方法与基本原理 2. 声学特性分析法
农产品的声学特性是指农产品在声波 作用下的反射特性、散射特性、透射特性 和吸收特性、衰减系数和传播速度及其本 身的声阻抗与固有频率等,它们反映声波 与农产品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故根据农 产品的声学特性即可判断农产品品质。
无损检测主要方法与基本原理
3. 机器视觉技术检测方法
无损检测主要方法与基本原理 6. X射线检测技术
X射线具有较好的穿透能力,对于农 产品来讲其密度大小影响x射线的穿透量的 多少,通过对穿透量的分析,可探明物质 内部的情况。X射线适合于那些与密度变 化有密切联系的品质因素检测。由于农产 品的密度与金属等物质相比要小得多,所 以所需x射线强度很弱,通常称其为软X射 线。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一)体细胞计数的应用牛奶体细胞通常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PMN)等组成。
正常情况下,牛奶中的体细胞数一般在20 万个/mL-30 万个/mL。
当乳房受到外伤或者发生疾病(如乳房炎等)时体细胞数就会迅速增加。
如果体细胞数超过50 万个/mL,就导致产奶量下降。
测量牛奶体细胞数的变化有助于及早发现乳房损伤或感染、预防治疗乳腺炎,同时还可降低治疗费用,减少牛只的淘汰,增加产奶能力。
因此,体细胞数反映了牛奶产量、质量以及牛只的健康状况,也是奶牛乳房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
1、奶牛理想的体细胞数:第1 胎≤15 万/ml 第2 胎≤25 万/ml 第3 胎≤30 万/ml 影响体细胞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病原微生物对乳腺组织感染、应激、环境、气候、泌乳天数、遗传、胎次等,其中致病菌影响最大。
临床乳房炎的发生,将会损失20%~70%的奶量,个别牛只甚至会无乳汁分泌。
例如:一个牛场有泌乳牛300 头,体细胞数平均40 万/ml,一年仅奶产量损失的费用就可达4.5 万元(假设头胎牛占25%,奶价2.2 元/千克),这其中还不包括因乳腺炎造成的其它损失,如乳房永久性破坏、牛只间相互传染、头胎牛过早干奶与淘汰、兽药费、抗生素残留奶、原料奶质量下降等,约占总费用的36%。
2、体细胞数对奶牛乳房健康及牛奶品质的影响:测定牛奶体细胞,是判断乳房炎轻重的有力手段,特别是能预示隐性乳房炎。
奶牛一旦患有乳房炎,产奶量、奶的质量都会有相应的变化。
患乳房炎的奶牛其乳腺组织的泌乳能力下降,达不到遗传潜力的产奶峰值,并对干奶牛的治疗花费较大。
如果能有效的避免乳房炎,就可达到高的产奶峰值,获得巨大的经济回报。
患乳房炎的奶牛所分泌的牛奶与正常牛奶的主要区别,是干物质含量减少及各种乳成分的含量比例发生变化。
如乳房炎达到很重的程度,牛奶将接近血液成分。
所以,牛奶体细胞数与产奶量是成反比关系,高体细胞数牛奶中脂肪、蛋白、乳糖等成分都将发生变化。
蛋鸡生产性能测定

3.母鸡成活率:入舍母鸡减去死亡数和淘汰数后的存活数占入舍母鸡 的百分比。
母鸡成活率=[ 入舍母鸡数-(死亡数+淘汰数)]÷入舍母 鸡数×100%
三、产蛋力指标与计算
1.开产日龄:从雏鸡出壳到成年产蛋时的日数。 2.母鸡的产蛋量:指母鸡在统计期内的产蛋数。 (1)入舍母鸡产蛋量=统计期内总产蛋数÷入舍母鸡数 (2)母鸡饲养只日产蛋量=统计期内总产蛋数÷平均饲养母鸡只数 (其中平均饲养的母鸡只数=统计期内累加饲养只数÷统计期天数)
4.健雏率:指健康的雏鸡占出雏数的百分比。 健雏率=健雏数÷出雏数×100%
5.种母鸡提供的健雏数:指在规定的产蛋期内,每只 种母鸡提供的健康雏鸡数。
二、成活率指标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算
1.雏鸡成活率:指育雏期(0~6周龄)末成活的雏鸡数占入舍雏鸡数 的百分比。
雏鸡成活率=育雏期末成活的雏鸡数÷入舍雏鸡数×100% 2.育成鸡成活率:指育成期(7~20周龄)末育成鸡数占育雏期末雏 鸡数的百分比。
5.饲料转化率:指母鸡在产蛋期内所消耗的饲料量与 产蛋总量之比,即每千克蛋所消耗的饲料量。
3.产蛋率:指母鸡在统计期内的产蛋百分比。 (1)饲养日产蛋率=统计期内总产蛋数÷统计期内总 饲养只日数×100% (2)入舍鸡产蛋率=统计期内总产蛋数÷(入舍母鸡 数×统计期天数)×100%
4.蛋重:通常用43周龄的平均蛋重代表全期的蛋重。 (1)平均蛋重:代表母鸡蛋重大小的指标,以克为单 位表示。 (2)总蛋重:即每只母鸡产蛋的总重量,以千克表示。 总蛋重(千克)=[平均蛋重(克)×平均产蛋量]÷1000
种蛋鸡的选育 蛋鸡生产性能测定
奶牛生产性能的测定

奶牛生产性能的测定张蓉郭方悦陈有谋王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DHI)技术是通过技术手段对奶牛场的个体牛和牛群状况进行科学评估,依据科学手段适时调整奶牛场饲养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奶牛生产潜力,达到奶牛场科学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
DHI技术是奶牛场管理和牛群品质提升的基础。
通过对DHI技术报告层层剖析,使问题得以暴露。
主要着眼于反映出的奶牛隐性乳房炎、乳脂乳蛋白含量、泌乳天数变化等几个关键环节的指标数据,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适时调整奶牛场管理,从而提高牛群生产水平和生鲜乳质量,最终达到提高牛场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我国奶牛生产测定的简况我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开始于1992年,最早开始于天津;1995年随着中国——加拿大综合育种项目实施,先后在上海、北京、西安、杭州等地开展;截止2008年底全国参加生产性能测定的奶牛超过30万头。
2008年,农业部立项在16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18个DHI实验室推广该项技术。
到2009年12月,全国参测的牛场1024个,参测奶牛52.8万头。
这项技术在我国起步虽晚,但正在迅速推广,越来越多的牛场开始接受和应用。
上海市1995--2005参加DHI技术应用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和体细胞数变化情况如下表。
可明显看出日产奶量和乳脂率分别由1995年的19.1kg和3.68%提高到2005年的24.8kg 3.8%;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分别由1995年的3.13%和118.25万个/ml改善到2005年的3.01和51.09万个/ml。
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操作流程生产性能测定流程主要包括牧场的初期工作和实验室分析以及数据处理三部分。
(一)样本采集1、测定牛群要求参加生产性能测定的牛场,应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最好采用机械挤奶,并配有流量计或带搅拌和计量功能的采样装臵。
生产性能测定采样前必须搅拌,因为乳脂比重较小,一般分布在牛奶的上层,不经过搅拌采集的奶样会导致测出的乳成分偏高或偏低,最终导致生产性能测定报告不准确。
家畜育种学第四章 生产性能测定

第四章生产性能测定在家畜育种中,生产性能测定(performance testing)是指确定家畜个体在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性状上的表型值的育种措施,其目的在于:①为家畜个体遗传评定提供信息;②为估计群体遗传参数提供信息;③为评价畜群的生产水平提供信息;④为畜牧场的经营管理提供信息;⑤为评价不同的杂交组合提供信息。
生产性能测定是家畜育种中最基本的工作,它是其他一切育种工作的基础,没有性能测定,就无从获得上述各项工作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家畜育种就变得毫无意义。
而如果性能测定不是严格按照科学、系统、规范化规程去实施,所得到的信息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就无从保证,其价值就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其他育种工作的效率,有时甚至会对其他育种工作产生误导。
有鉴于此,世界各国,尤其是畜牧业发达的国家,都十分重视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并逐渐形成了对各个畜种的科学、系统、规范化的性能测定系统。
我国的家畜育种工作的总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严格、科学和规范的生产性能测定,它严重影响了其他育种工作的开展和效率,因而需要格外引起重视。
第一节生产性能测定的一般原则生产性能测定包括测定性状的选择、测定方法的确定、测定结果的记录和管理以及测定的实施四个方面,在这四个方面所要掌握的一般原则如下。
1、测定性状的选择(1)所测定的性状应具有足够的经济意义。
家畜育种的目的是要通过对畜群的遗传改良使生产者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而选择测定性状时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学观点。
同时还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一个性状是否有经济意义,有的性状虽然目前的经济价值不大,但以后可能会有重要经济价值,如肉质性状,过去消费者对它并不关心,也就没有什么经济价值,但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的质量也越来越关心,其经济价值也就越来越高。
因而,如果条件允许,对这些性状也应进行测定,虽然测定所得的数据目前不一定能用上,但可为今后的育种工作奠定基础。
动物育种学第四章生产性能测定

14
1、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的优缺点 测定站测定的优点: 1、测定结果具有客观性、中立性
2、被测畜群个体间的差异主要是遗传差异, 有利于遗传评定和遗传参数的估计:相同的
环境条件、测量工具和测量人员等
3、可以对需要特殊测量设备或较高技术要 求、较多测定人力的性状进行测量:eg.体
细胞数测定、氟烷敏感基因测定等
奶量和天数;
yt 为泌乳期产奶量。
32
4%标准乳( 4%乳脂校正标准乳):指校正为含 4%乳脂率的标准乳,即FCM(fat corrected milk)。 换算公式为 :
FCM yi (0.4 0.15F )
式中的 yi 为产奶量、 F 为平均乳脂率
FCM同时包含产奶量和乳脂率两个性状,是对 一头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的综合评判,比较科 学合理,是奶牛育种工作中常用的产奶量指标
12
性能测定的基本形式
1、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
2、个体测定、同胞测定和后裔测定 3、大群测定和抽样测定
13
1、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的定义 是从性能测定实施场所的角度划分的测定形式 测定站测定( station test):指将待测的畜 群集中在一个专门的性能测定站、并在一定时 间内进行性能测定 场内测定( on-farm test): 指直接在各个畜 牧场内进行的性能测定
23
产奶性能测定 产奶性能是奶牛最重 要的生产性状,对乳 肉兼用牛而言也相当 重要。产奶性能测定 在所有家畜生产性能 测定中开始得最早
24
产奶性能测定
一、测定性状 1、产奶量:包括泌乳期产奶量、年产奶量、 305天产奶量、成年当量等指标 2、乳成分含量:包括乳脂率(量)、乳蛋白率 (量)等指标
3、综合指标:4%标准奶
奶牛生产性能的测定

奶牛生产性能的测定张蓉郭方悦陈有谋王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DHI)技术是通过技术手段对奶牛场的个体牛和牛群状况进行科学评估,依据科学手段适时调整奶牛场饲养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奶牛生产潜力,达到奶牛场科学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
DHI技术是奶牛场管理和牛群品质提升的基础。
通过对DHI技术报告层层剖析,使问题得以暴露。
主要着眼于反映出的奶牛隐性乳房炎、乳脂乳蛋白含量、泌乳天数变化等几个关键环节的指标数据,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适时调整奶牛场管理,从而提高牛群生产水平和生鲜乳质量,最终达到提高牛场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我国奶牛生产测定的简况我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开始于1992年,最早开始于天津;1995年随着中国——加拿大综合育种项目实施,先后在上海、北京、西安、杭州等地开展;截止2008年底全国参加生产性能测定的奶牛超过30万头。
2008年,农业部立项在16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18个DHI实验室推广该项技术。
到2009年12月,全国参测的牛场1024个,参测奶牛52.8万头。
这项技术在我国起步虽晚,但正在迅速推广,越来越多的牛场开始接受和应用。
上海市1995--2005参加DHI技术应用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和体细胞数变化情况如下表。
可明显看出日产奶量和乳脂率分别由1995年的19.1kg和3.68%提高到2005年的24.8kg 3.8%;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分别由1995年的3.13%和118.25万个/ml改善到2005年的3.01和51.09万个/ml。
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操作流程生产性能测定流程主要包括牧场的初期工作和实验室分析以及数据处理三部分。
(一)样本采集1、测定牛群要求参加生产性能测定的牛场,应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最好采用机械挤奶,并配有流量计或带搅拌和计量功能的采样装臵。
生产性能测定采样前必须搅拌,因为乳脂比重较小,一般分布在牛奶的上层,不经过搅拌采集的奶样会导致测出的乳成分偏高或偏低,最终导致生产性能测定报告不准确。
家畜家禽生产性能测定

二、挤奶能力测定
排乳速度
– 用一定的泌乳阶段时平均每分钟的泌乳量来表示。
通常校正为第100个泌乳日的标准平均每分钟泌乳 量。
– 标准乳流速=实际乳流速+0.01×(测定时的泌
乳日-100)
前后房指数
– 在一次挤奶过程中前乳区的挤奶量占总挤奶量的
百分比。用于度量各乳区泌乳的均衡性。
三、次级性状测定:
三、临时性记录:
– 手工记录;自动记录
四、永久性记录:
– 数据库形式记录
五、育种资料的传递:
– 计算机网络系统
一性状的表型值进行测定的一种育种措 施,是对种畜进行遗传评估的最基本依
据,也是选种过程中决定选留与否的决
定因素。是育种工作的基础。
目 的
1、为家畜个体的遗传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2、为估计群体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提供信息;
3、为评价畜群的生产水平提供信息;
4、为牧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
5、为各类杂交组合类型的配合力测定提供信息; 6、为制定育种规划提供基础信息
蛋重:
– 选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蛋鸡在产蛋期内产理想大小的蛋的
比例,就是要提高开产蛋的重量,使蛋重在短期内达到最 佳水平,且后期的蛋重不会太大。
蛋品质:
– 蛋壳强度、蛋白品质、血斑和肉斑含量、蛋白形状、蛋壳
颜色等
料蛋比:
– 与剩余耗料量(实际耗料量与理论耗料量之差)相对应
二、产肉性能的测定
1、生长发育测定
四 生长发育及肥育性能测定
生长发育性能测定为早期选择提供依据。主
要依据各生长阶段的体重
– 初生重、6月龄重、12月龄重、18月龄重和24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myt为泌Fra bibliotek期产奶量。32
4%标准乳( 4%乳脂校正标准乳):指校正为含 4%乳脂率的标准乳,即FCM(fat corrected milk)。 换算公式为 :
FCM
式中的 y i
y i ( 0 . 4 0 . 15 F )
为产奶量 、 F 为平均乳脂率
21
性状 (trait) :个体的任何可以观察或
测量的特征。分为可描述和可测量 性状两类。具有品种特异性
表型 (phenotype):个体某一性状观测
得到的种类或度量所得的数值 性能测定 eg.一头奶牛头胎产奶量为7000kg
22
牛的生产性能测定
产奶性能测定 挤奶能力测定 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测定 次级性状测定
40
3、具体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③ 哺乳期日增重:婴儿湿疹偏方即断奶前犊牛的平均 每天增重量 断奶重(kg)-初生重(kg) 哺乳期日增重(kg/日)= ------------------------------------断奶时日龄(日)
15
1、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的优缺点 测定站测定的缺点: 1、测定成本较高:运输费、检测费等
2、测定规模有限:选择强度小
3、容易传播疾病:不易对传染病进行控制 4、遗传-环境互作:测定结果与场内测定有出入 场内测定的优缺点:刚好与测定站测定相反。
若场间个体缺乏遗传联系时,不能跨场进行遗传评定
16
1、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的应用情况 测定站测定:上世纪60-70年代,鸡、猪、牛 等性能测定多用 场内测定: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BLUP方法 的广泛应用(校正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工授 精技术的普及(不同畜场个体间建立了遗传联 系),场内测定逐渐替代测定站测定
3
生产性能测定的重要性
ޓ生产性能测定是家畜育种的最基本工作,是一 切育种工作的基础
ޓ生产性能测定必须严格按照科学、系统和规范 的规程实施,才能为家畜育种提供全面可靠的信 息,否则将降低甚至误导育种工作的进展 ޓ我国家畜育种工作总体水平大大低于世界发达 国家的水平,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育种生产中缺乏 严格、科学、系统的生产性能测定体系
FCM同时包含产奶量和乳脂率两个性状,是对 一头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的综合评判,比较科 学合理,是奶牛育种工作中常用的产奶量指标
33
产奶性能测定
挤奶能力测定
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测定
次级性状测定
34
挤奶能力测定
随着机械挤奶的普及,奶牛的挤奶性能变得 越来越重要。如果挤奶时间太长、或各个乳 区不能同时挤净,挤奶机器对乳房的机械损 失就会加大,乳房炎的发生率会增加,从而 影响奶牛经济效益
12
性能测定的基本形式
1、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
2、个体测定、同胞测定和后裔测定 3、大群测定和抽样测定
13
1、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的定义 是从性能测定实施场所的角度划分的测定形式 测定站测定(station test):指将待测的畜 群集中在一个专门的性能测定站、并在一定时 间内进行性能测定 场内测定(on-farm test):指直接在各个畜 牧场内进行的性能测定
3、测定方法经济实用:降低测定费用 4、常用的测定方法:体形外貌测量、体重测定、
屠宰率测定、产奶量测定、乳蛋白率测定等
9
三、测定结果的记录管理
1、性能测定结果要用专用的记录本记录:
eg.产犊记录本、体重记录本、体尺记录本等
2、测定结果的记录要准确、完整、简洁
3、标清影响性状表现的各种系统环境因素:
系数
1.3514 1.1765 1.0870 1.0417 1.0000 1.0132
目的:比较不同胎次奶牛的产奶量
28
2、乳成分含量 乳脂率:乳中所含脂肪的百分率 乳脂量:乳中所含脂肪的重量,为 乳脂率与产奶量的乘积 乳蛋白率:
乳蛋白量:
29
产奶性能测定
二、测定方法
1、产奶量的测定:每隔30天(26-33 天)测定一次产奶量,据此估算出两 次测定间的阶段产奶量 2、乳成分的测定:每隔30天抽测产奶 量的同时取奶样测定乳脂率及乳蛋白 率
25
1、产奶量
305天产奶量:指从产犊第一天到305天累积产奶量, 若泌乳期不足305天,需注明泌乳天数 305天校正产奶量:将泌乳天数不足或超过305天的 产奶量乘以相应的校正系数,校正为305天产奶量 目的:使泌乳期不同的奶牛在同一水平上进行比较
26
1、产奶量
305天产奶量校正系数表
泌乳 240 250 260 270 280 290 300 305 310 320 330 340 350 360 天数
14
1、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的优缺点 测定站测定的优点: 1、测定结果具有客观性、中立性
2、被测畜群个体间的差异主要是遗传差异, 有利于遗传评定和遗传参数的估计:相同的
环境条件、测量工具和测量人员等
3、可以对需要特殊测量设备或较高技术要 求、较多测定人力的性状进行测量:eg.体
细胞数测定、氟烷敏感基因测定等
4、性能测定的数据应符合育种工作所采用 的统计分析的要求:应标清必要的系统环境效
应、数据适于遗传参数估计和育种值估计
8
二、测定方法的确定
1、测定方法要保证测定结果的精确性:测定
场地条件的一致性、测定工具的精密性、测定人员的 专业性等,尽量减少误差
2、测定方法要有广泛适用性:在保证测定结果
精确的前提下,应该既能在专门的性能测定站进行, 也能在一般农场直接进行
家畜育种学--
生产性能测定
1
提
纲
生产性能测定的重要性及目的 生产性能测定的原则及方法 生产性能测定的基本形式 牛、猪、鸡、羊的生产性能测定 胴体品质测定 体型外貌评定 性能测定结果记录系统
2
生产性能测定的定义
为选择优秀种用个体,育种工作必须首 先对待选畜群有关生产性能的表型进行 测定。这种对畜群表型进行的系统测定 工作称之(Performance Testing)
30
产奶性能测定
三、泌乳期产奶量的计算方法:
泌乳期产奶量 =
式中,
Y .d
i i 1
n
i
Y m .d m
Yi 为第 i 次抽测日产奶量; di 为第i 次与第 i – 1 次抽测间隔天数;
Ym 为泌乳期中最后一次抽测的日产奶量;
dm 为最后一次抽测直至干奶不足30天的天数。
31
四、乳成分含量的计算方法
18
2、个体测定、同胞测定和后裔测定的应用
基本原则:遗传评定时应尽可能同时利用一切可 以利用的信息,因此三种测定方式应结合起来同 时利用
三种测定方式侧重点不同:
个体测定:婴儿湿疹偏方遗传力较高的性状, eg.日增重 同胞测定:多胎畜禽,如猪、鸡有较多全半同胞 后裔测定:影响较大的种公畜,eg.乳用种公牛
校正断奶重:国外常用205天的校正断奶重,国 内则常用210天或205天校正断奶重,公式为:
断奶重(kg)-初生重(kg) 校正断奶重(kg)= -------------------------------- ×210(或205日)+ 初生重(kg) 断奶时日龄(日)
校正6月龄体重(kg)、校正12月龄体重(kg):P88
1胎 1.182 1.148 1.1161.0861.0551.0311.011 1.000 0.9870.9550.935 0.924 0.9110.895
2-5胎 1.165 1.133 1.1031.0771.0521.0311.011 1.000 0.9880.9700.952 0.936 0.9250.911
1、测定范围
所有准备留做种用的公犊牛和计划更新牛 群的母犊牛都应进行测定 2、测定方法 一般用专门的大型体重测量称称量各阶段 的空腹体重
37
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测定 3、具体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1)、生长发育期各阶段体重指标:初生 重、6月龄体重、12月龄体重、18月龄体重、 24月龄体重等,以及由此推算平均日增重等 (2)、屠宰测定的主要指标
6
生产性能测定的原则及方法
测 定 结 果 的 记 录 管 理
测 定 性 状 的 选 择
测 定 方 法 的 确 立
测 定 的 具 体 实 施
7
一、选择测定性状的依据
1、性能测定的性状应具有足够的经济意义: eg. 奶牛产奶量与黑白花片大小 2、测定的性状要有一定的遗传基础 3、为选种而确定的衡量指标要有生物学基 础:eg. 泌乳期产奶量与年产奶量
19
3、大群测定和抽样测定
按照性能测定的目的来划分的测定方式 大群测定:目的是为个体遗传评定提供信 息。指对种畜群中所有符合条件的个体都 进行测定 抽样测定:目的是为了从不同杂交组合中 筛选出一个最佳的杂交组合,以用于商品 生产。指的是根据统计学要求随机抽取一 定数量的个体进行性能测定
20
提
纲
生产性能测定的重要性及目的 生产性能测定的原则及方法 生产性能测定的基本形式 牛、猪、鸡、羊的生产性能测定 胴体品质测定 体型外貌评定 性能测定结果记录系统
4
生产性能测定的目的和作用
生产性能测定所得的表型值可以: 1、为评价畜群的生产水平提供信息 2、为家畜个体遗传评定提供信息 3、为估计群体遗传参数提供信息 4、为评价不同杂交组合提供信息
5
提
纲
生产性能测定的重要性及目的 生产性能测定的原则及方法 生产性能测定的基本形式 牛、猪、鸡、羊的生产性能测定 胴体品质测定 体型外貌评定 性能测定结果记录系统
(3)、衡量产肉能力的主要指标
38
3、具体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1)、生长发育期的主要体重指标
①初生重:犊牛生湿疹偏方后至吃初乳前的 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