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在犬猫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犬的血常规检查与临床意义

犬的血常规检查与临床意义

犬的血常规检查与临床意义血常规检验是兽医临床上最基本的检验项目,也是兽医临床中最有用的诊断技术之一。

血细胞数量和形态变化通常是多种疾病状态和不同阶段的有效反应, 可从检验结果中解读动物的健康状态和疾病状况, 指导科学治疗。

犬血常规的变化, 常因感染疾病种类和发病阶段不同呈现明显的变化, 但在临床上因病犬很难在发病初期及时送医, 单从血细胞数量变化上, 很难给出明确的疾病指向。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 对进行血常规检验的846 份临床病例进行了整理, 根据病毒性疾病、细菌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等不同类型, 进行了解读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采用Sysmex-poch-100三分类血球仪。

1.2 病例被检犬均为绍兴市天使宠物医院的门诊病例。

2 检验结果与分析统计血常规检验病例846份, 疾病分类结果见表1, 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变化情况见表2。

由表1可见, 病毒病在临床上比较多见, 而寄生虫病和细菌病则较为少见, 主要原因是该宠物医院在确诊细菌和寄生虫感染病例时, 并没有同时进行血常规检验, 造成细菌病和寄生虫病数相对较少。

由表2可见, 临床上所见的病犬大部分出现红细胞数量下降, 本次检测约占总数的82.26%, 而正常数仅为58例, 只占总数的6.86%。

追踪异常病例记录发现, 均因剧烈呕吐或腹泻后的病犬, 说明这类疾病能导致犬贫血、体质下降。

因此, 可将红细胞数量的显著改变作为犬是否处于病理经过的判断依据之一;而白细胞的数量变化并不显著, 正常数接近总量的三分之一, 很难从白细胞数量的变化上作出是否发病的判断。

因此, 有必要对白细胞进行分类统计。

结果见表3、表4、表5。

由表3可见, 病毒病在临床上常见的是白细胞总数降低, 淋巴细胞数量和比例明显下降, 从免疫学原理看, 病毒病应以淋巴细胞比例上升为多见, 而宠物医院接诊病例多为发病数日后的送诊病例, 其免疫力已经降低, 抵抗继发感染的能力很低。

血常规在宠物临床上的应用

血常规在宠物临床上的应用
嗜中性粒细胞循环池内的嗜中性粒细胞与其他血细胞一起循环,可在全血细胞 计数中测定。
嗜中性粒细胞边缘池内的嗜中性粒细胞是那些暂时附着与血管内皮,尤其是小 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皮上的嗜中性粒细胞。这些细胞不能被全血细胞计数计算在 内。
犬循环池与边缘池内的嗜中性粒细胞比例为1;1,猫为1;3
6
嗜中性粒细胞
嗜中性粒细胞转移进入组织是随机且单向的。 嗜中性粒细胞在组织内存活1---4天,最终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或凋
亡。 嗜中性粒细胞还会被脾脏,肝脏以及骨髓内的巨噬细胞破坏。
影响嗜中性粒细胞循环数量的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相对速度; 骨髓生成以及释放中性粒细胞的速度。 嗜中性粒细胞循环池与边缘池之间的交换速度。 嗜中性粒细胞转移进入组织的速度。
7
嗜中性粒细胞
功能
嗜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防御微生物入侵组织。嗜中性粒细胞可杀死 细胞,还能破坏或者参与破坏霉菌,藻类以及病毒。 嗜中性粒细胞通过定向转移或者邹化作用,在炎症部位或者细菌感染部 位聚集。
细胞和分子炎症介质可产生邹化物质,刺激骨髓释放中性粒细胞,并促 进嗜中性粒细胞朝向炎症部位的血管内皮转移和粘附。
嗜中性粒细胞离开血流,通过内皮细胞间转移进入组织。到达炎症部位 的嗜中性粒细胞具有吞噬作用和杀菌活性。溶菌酶颗粒和吞噬小泡融合 释放溶菌酶和一些具有杀菌能力的化学物质。
8
嗜中性粒细胞
数量
12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1)生理性嗜中性粒细胞增多症
肾上腺素释放导致暂时性的(1H)成熟嗜中性粒细胞从边缘池转移至循环池。 引起肾上腺素释放的原因有恐惧,兴奋,剧烈运动以及抽搐。 猫可同时发生显著的淋巴细胞增多症,或者淋巴细胞增多症成为主要变化。
(2)皮质类固醇或者应激诱发的嗜中性粒细胞增多症

宠物血液检验的临床重要作用

宠物血液检验的临床重要作用

宠物血液检验的临床重要作用血液常规检验这是临床最常用的检验手段,方便快捷,成本低,对于疾病的诊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用于贫血,炎症,病毒性感染,寄生虫感染,过敏以及应激等许多疾病的诊断参考,还可以监测疾病的发展,用于机体状态的评估和疾病预后的推断等。

血液生化检验主要检测肝功、肾功、血糖、胆固醇、电解质、总蛋白、白蛋白、血钙、血氨、镁、铁、氯化物等,用于诊断肝病、肾病、糖尿病、电解质紊乱,了解体内营养状况,能够发现体内潜在病变,尤其针对老年性、慢性内科病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粪便检验主要用于诊断犬细小病毒病,是否有胃肠道出血,是否有寄生虫虫卵,是否有肠道炎症,对于拉稀的犬猫(尤其犬)有鉴别诊断意义。

尿液检验主要用于检验泌尿系统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糖尿病。

对于有尿频,尿血,尿淋漓,尿混浊,或尿量突然增多或突然减少,或怀疑有糖尿病的犬猫应先作尿液检验。

皮肤化验主要通过刮取皮肤表层物质作显微镜检查,观察是否有皮肤疥螨,蠕形螨,真菌,细菌等。

由于皮肤病外观症状都比较相似,故一般皮肤问题都建议先做皮肤化验作参考。

实验诊断在兽医临床中的意义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也将人们饲养宠物,尤其是饲养犬、猫的热情推向前所未有的高潮,并使人们从单纯的喜欢犬、猫,把犬,猫当成玩物的行为,发展到培养起人们的爱心,建立起良好的人与动物关系的境地,人们把这些宠物也当成家庭中的一员。

当这些宠物健康的时候,它们那种聪明、伶俐、乖巧、可爱的神态,常常使人忘记一天的疲劳,忘记那些困扰人们生活的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宠物也和人一样,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甚至死亡,这无疑会给人们带来悲伤和思念。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宠物疾病,兽医临床中除了凭借医生的个人经验外,现在又常常会借助于实验诊断(又称化验诊断),如血、尿、便、皮肤的镜下检查和化学检验,再加上X光、B超等物理诊断方法,这样可使人们对动物疾病的认识更准确,治疗更有针对性,更有效。

犬猫血常规血液生化参考值

犬猫血常规血液生化参考值

犬猫血常规/血液生化参考值2008年12月08日星期一 00:49怎样分析猫猫的生化化验(肝功)拿着猫猫的化验单,很多猫爸猫妈是一头雾水,原因是只知结果的升高或降低,而不知道升高或降低的原因。

以下的简单分析希望对您有用。

肝功能的生化指标及诊断意义钾K (正常值3.8-4.6 Mmol/L)高于正常值时可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休克,组织挤压伤,重度脓血,口服或注射含钾液过多等.低于正常值时常见于严重腹泻呕吐,使用利尿剂或胰岛素后.钠Na (正常值147-156Mmol/L)高于正常值时常见于严重脱水,低于正常值时常见于肠胃道失钠,如呕吐腹泻.严重的肾盂肾炎、肾小管受损、糖尿病和使用利尿剂.氯CL (正常值110-123Mmol/L)高于正常值时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心率衰竭、氯化物摄入过多.低于正常值时见于剧烈的腹泻呕吐以及多尿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 (正常值1-64 U/L)高于正常值时见于猫的传染性腹膜炎,肝脓肿和胆管阻塞,心脏功能不全,严重贫血,休克.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 (正常值0-20 U/L)高于正常值时肝胆系统疾病有增多但不太明显,主要是肌肉的损伤变性.总蛋白TP (正常值58-78 g/L)高于正常值时脱水及可以使免疫球蛋白增加的疾病.低于正常值时见于营养不良消耗增加,肝病及肾病综合症.白蛋白ALb (正常值26-41g/L)高于正常值时见于脱水,低于时见于营养不良,肝系统病变造成的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肾病综合症和其他引起白蛋白丢失的疾病.白蛋白/球蛋白A/G(正常值0.5-2.2:1)低于正常值时见于肝细胞受损以及肝的蛋白制造功能减低总胆红素T.bil(正常值2-10 Umol/L)高于正常值时见于钩端螺旋体肝片吸虫急慢性肝炎及胆道阻塞急性黄疸性肝萎缩肝癌,.性溶血黄疸,低于正常值时见于贫血直接胆红素D.bil(正常值0-2 Umol/L)高于正常值时见于肝病黄疸期胆管阻塞.低于正常值时见于贫血乳酸脱氢酶LDH(正常值63-273 U/L)高于正常值时见于外伤或肌肉疾病,肝脏疾病.降低时无意义酸性磷酸酶ACP(正常值0.31-2.1 U/L)高于正常值时见于外伤或肌肉疾病,胆管阻塞,肝内胆汁淤胆管阻塞,积,恶性肿瘤.降低时无意义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值2.2-37.8 U/L)高于正常值时见于胆管阻塞,肝内胆汁淤积胆管阻塞.骨折愈合期,恶性肿瘤.药物诱导γ-谷氨酸氨基转移酶γ-GT(正常值1.3-5.1 U/L) 高于正常值时见于肝中毒胆汁淤积,肾病,胰腺炎。

宠物血常规意义解读 -回复

宠物血常规意义解读 -回复

宠物血常规意义解读-回复【宠物血常规意义解读】在养宠物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健康问题。

为了及时发现宠物身体的异常情况,宠物主人经常会选择进行宠物血常规检查。

宠物血常规是通过一系列试验来评估宠物体内的各项指标,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

本文将从血常规的定义、检查项目、结果解读以及常见异常情况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解答。

一、血常规的定义血常规是一项基本的血液检查,通过对宠物血液样本进行分析,了解其体内各项指标的数值是否正常。

血常规通常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多个指标。

二、检查项目1.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是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主要细胞成分。

红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所含有的红细胞数量。

正常情况下,宠物红细胞计数应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偏高或偏低。

2.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是宠物体内的免疫细胞,主要负责抵抗病原体的侵害。

白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所含有的白细胞数量。

正常情况下,宠物白细胞计数也应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偏高或偏低。

3. 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重要蛋白质,主要负责携带氧气。

血红蛋白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血红蛋白含量。

宠物的血红蛋白浓度若过低,则可能暗示贫血的发生。

4.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是宠物体内的一种细胞碎片,主要参与止血过程。

血小板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所含有的血小板数量。

正常情况下,宠物的血小板计数应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偏高或偏低。

三、结果解读在宠物血常规检查中,得到的结果将通过相应的参考范围进行解读。

通常情况下,血常规指标的正常范围会因不同宠物种类、年龄及性别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解读结果时需要参照相关的参考范围。

若某项指标的数值超出参考范围,可能意味着宠物身体出现一些问题。

例如,红细胞计数偏低可能表示贫血的存在,而白细胞计数偏高可能意味着炎症或感染的发生。

此外,血红蛋白浓度和血小板计数的异常也可能与某些疾病相关。

四、常见异常情况1. 贫血贫血是指宠物体内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的情况。

浅议血常规检验在兽医临床上的诊断意义

浅议血常规检验在兽医临床上的诊断意义

浅议血常规检验在兽医临床上的诊断意义作者:张海萍,高艳丽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7年第12期摘要:血常规(又称血像)检验因成本低、操作简单,越来越受到兽医界的重视,成为兽医临床诊断上应用最普通和最广泛的措施之一。

血液由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动物造血系统、各脏器和各部位的病变均可直接引起血液固有成分的变化,通过检验血细胞数量和形态,可全面评估机体的健康状态,分析疾病成因,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等,因此血常规检验成为兽医诊断病情不可缺少的基本手段。

笔者在多年的检验操作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诊断经验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兽医;血常规检验;疾病诊断1 血常规检验的科目常用的血常规检验科目有:血沉(红细胞沉降速度)和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形态观察等。

2 血常规检验在兽医临床诊断上的意义2.1红细胞沉降速度测定的临床意义2.1.1血沉加快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出血性贫血,以及动物患白血病时,血沉速度均明显加快;此外,机体全身性感染、组织和器官炎症、恶性肿瘤等也能使血沉加快。

2.1.2血沉减慢血沉减慢常见于生理性和病理性脱水,以及能引起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的肝脏疾病。

2.2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的意义2.2.1 血红蛋白增加凡能引起动物严重脱水的疾病均能导致血红蛋白含量增加。

2.2.2血红蛋白减少一般由各种贫血性疾病所致;马血斑病、耕牛过劳性血尿、马传染性贫血、新生幼畜溶血病等也能引起血红蛋白减少。

2.3 红细胞计数的意义2.3.1 红细胞数量相对性增多红细胞数量相对性增多见于动物剧烈腹泻、长时间呕吐、大出汗、多尿症、大面积烧伤、胸腔液和腹腔液大量渗出、长期饮水不足。

2.3.2 红细胞数量绝对性增多各种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刺激骨髓导致骨髓造血机能增强,从而使红细胞出现绝对性增多,如动物生存环境中氧含量过低(缺氧)、高原地区的动物;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发绀性先天性心脏病,以及携氧能力过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也能与起红细胞绝对性增多。

犬猫生化指标的临床解读

犬猫生化指标的临床解读

犬猫生化指标的临床解读近年来,随着小动物临床诊断技术的发展,血液生化仪血液生化仪的逐渐普及,这给犬猫疾病的临床诊断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医生认为或向主人夸大生化检查的意义,认为做了这些检查,所有疾病基本都能确诊。

第二:认为单项收费贵,只选做几项化验,而不能全面了解患病动物的情况况。

第三:不做前期基础检查,在没有明确诊断思路的情况下,盲目进行全项生化检查,给宠主带来不必要的花费,从而降低医生及医院的声望及地位。

第四:不了解干、湿生化分析仪的特点,不能定时或按要求做质控而造成检测指标有较大误差。

第五:生化指标判读时,只考虑单项指标的意义,缺乏横向联系的能力。

本文的目的是帮助临床兽医师解决以上所述问题。

一、干、湿式生化分析仪的特点及质控的重要性较大型的动物医院使用干式生化仪的较多,但很多人不知其特点及如何选择机型。

干式生化仪的特点是操作简单、速度快,试剂为干片式独立包装,不会出现试剂的浪费,如果是反射光原理的机型抗干扰能力强。

但存在单份试剂贵,结果大多数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每次更换试剂批号后要重新进行质控等缺点。

随着国产湿式生化仪的出现,国产及进口品牌仪器的价格已逐渐被被兽医院所接受,有些半自动湿式生化仪的价格还低于干式生化仪化。

湿式生化的特点是单份试剂价格低,结果能精确小数点后三位。

但因试剂大多为500-1000份包装,以兽医临床用量来看,试剂浪费严重,不能很好的节省成本,且仪器为折射光原理,抗干扰能力差,只适合进行体检时用,当样本为脂血、黄疸、溶血时测得的肝功能指标临床参考价值不大。

为确保各中生化酶、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准确性,采样前要确保动物在8-10小时内空腹(视食物脂肪含量而定),使用湿式生化时要尤其注意。

各品牌的仪器其标准值是不尽相同的,因此要按厂家给出的正常范围判读指标,不该按照工具书中的正常值参考。

生化检查的基本原理都是在各种化学反应的基础上利用分光光度计的原理进行读数,测定的数值是在事先设定好的靶值范围内的,根据试剂质量、使用环境卫生情况,电流电压的稳定性、开关机频率等因素的影响,每次化验的结果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偏差,这种偏差大于可接受范围时称为误差,会影响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兽医血液常规检验

兽医血液常规检验

兽医血液常规检验技术任务分析:血液在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保证机体生命机能的正常活动,任何对机体有害的刺激,都会影响血液成分的变化。

因此,血液的检查在疾病的诊断中是十分重要的。

血液检查按其方法和内容,可分为3个方面:第一、用物理方法测定其物理特性。

如出血时间、红细胞沉降速率测定等。

第二、以化学方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的含量。

如血红蛋白测定。

第三、用显微镜或电阻抗法检查其形态及数量的测定。

如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等。

任务目标:1、会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抗凝;2、会进行红细胞沉降速率、红细胞压积容量及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判定与分析;3、会进行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并对结果进行判定与分析;4、会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并对结果进行判定与分析。

操作训练:利用课余时间参与门诊化验室工作,进行血常规检验训练。

技能一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一、技能描述血液标本采集是进行兽医临床检验的前提,检验人员必须根据检验目的,确定血液标本的数量,从而选择合适的采血途径,依据要求进行采集,并对标本进行编号标记、登记、填写采样单,必要时还需进行保存或送检。

二、技能情境1.动物及器材动物饲养场或实训室;动物(牛、羊、猪、鸡、犬或猫等);采血器或灭菌针头;碘酊棉球,酒精棉球,干棉球,试管,剪毛剪,止血带;离心机;保定用具等。

2.试剂双草酸盐(草酸铵、草酸钾)溶液;3.8%枸橼酸钠溶液等。

三、技能实施(一)、血样的采集1、静脉采血(1)牛、羊、马的颈静脉采血:常在颈静脉上1/3与中1/3交界处剪毛、消毒,紧压颈静脉近心端,待血管怒张(助手尽量将动物头部向穿刺的对侧牵拉,使颈静脉充分显露),用采血器或注射针头对准血管刺入,即可获得血液标本。

(2)奶牛的尾中静脉采血:助手(或术者)尽量将牛尾上举,术者将牛尾根腹侧消毒,用采血器在第2~3尾椎间垂直刺入,轻轻抽动采血器内芯,直到抽出一定量的血液为止。

此外,奶牛可在腹壁皮下静脉(乳前静脉)采血,注意针头不能太粗,以免造成血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3显示的是一例4岁未绝育雌性猫子宫蓄脓的血象检查结果.该猫临床表现食欲减退.精神沉郁、脱水.体温4O.2℃.阴道流出血性浆液性分泌物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嗜中性粒细胞增多、显著的核左移、淋巴细胞增多和单核细胞增多.这种白细胞增多症多与机体主要器官或体腔的慢性炎症有关,尤其内部脓肿、脓皮病或体腔蓄脓时最为常见。
猫.这可能多与其生长迅速.体内铁贮存少,乳中铁含量又低有关
1,2血液寄生虫性贫血常见于猫血巴尔通体病.此巴尔通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与抗红细胞抗体、网状内皮细胞噬红细胞作用有关的免疫介导.导致红细胞损伤.增加了红细胞的脆性.缩短了红细胞的寿命.患猫临床主要表现慢性贫血、苍白、消瘦、厌食.偶尔发生脾脏肿大或黄疸:急性病例.红细胞计数可迅速降至200万/μL,慢性病例通常是300—400万/μL。显著的溶血还见于犬的巴贝西虫病.犬感染后.红细胞计数与PCV值均会急剧下降.有时PCV可降至10%.该病还需配合血涂片检查进一步确诊.但与大多数血液寄生虫疾病相似.未发现虫体并不能排除该病的发生.应对可疑病畜进行多次采样检查。才可能证实阳性结果。
血常规检查在犬猫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张华 ,侯绍华
(1.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动物医学系,河南郑州450011;2.河南康旭宠物医院,河南郑州450011)
摘要:血常规检查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等。机体贫血时,因循环血液中红细胞的量发生改变,可导致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下降,临床上可据此对不同贫血类型进行初步诊断;白细胞检查的结果可为临床兽医提示犬猫的易感性、侵入微生物的毒性、疾病过程的性质与严重性,个体的全身反应以及疾病过程的长短及转归的可能性,对白细胞总数、白细胞的分类计数及形态学变化检查的结果分析得当,可为疾病的诊断、疗效的观察及预后的判断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血常规检查;红细胞;白细胞
血液检查是犬猫临床疾病诊断中应用最广、对辅助诊断最有价值的基本内容之一。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通过循环系统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密切联系.参与机体呼吸、运输、防御、调节体液渗透量和酸碱平衡等各项生理活动.维持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内外环境平衡血液中的细胞和可溶性成分的改变以及异常成分的出现.不仅能反映血液系统本身的生理、病理变化.也可反映出机体各个部分脏器的病理变化。
1.3细菌感染性贫血犬感染出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时常常发生溶血。临床症状表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血象学变化为中度至显著的贫血.红细胞总数下降.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红
细胞平均容积下降.血沉加快.同时中性粒细胞数目明显增加以及明显的核左移,白细胞总数可达50000/μL。
1.4病毒感染性贫血犬感染细小病毒。可引发严重的肠炎综合征.临床以频繁的呕吐和剧烈的腹泻、排出番茄汁样血便为特征.并迅速出现眼球下陷、皮肤失去弹性等脱水症状.病犬多在3—4d内昏迷而死。如表2所示.一例感染细小病毒的2岁金毛巡回犬.对患犬血象学检查.可见白细胞数目减少,红细胞数目、红细胞压积以及血小板数目显著降低。
现象都是暂时的.1—2d内即可恢复正常白细胞减少多见于病毒性感染如细小病毒、犬瘟等,以及严重感染、高度衰竭和内毒素性休克
2.2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数目的升高具有对抗病原性细菌侵害的作用.可吞噬、杀灭病原微生物。粒细胞大部分位于骨髓和其它组织中.仅少数处于血流之中.在骨髓内经造血干细胞增值、分化.经过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性中幼粒细胞、中性晚幼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和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在骨髓成熟池和贮存池分化、成熟。当机体感染细
表1显示的是一例感染巴贝西虫的2岁比特犬的血常规检查参数脏肿大由表1可看出.患犬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以及血红蛋白含量均低于正常值.同时血小板的数目也明显下降.这应与机体免疫介导破坏红细胞和血小板有关:白细胞数目和中性粒细胞数目检查数据显示机体有明显的炎性白细胞像.这种现象在溶血性疾病里较为常见.此类炎症反应多由循环红细胞的破坏引起
2.1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细菌性感染发生时.如机体感染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组织器官发生急性炎症,如肺炎、胃肠炎、子宫炎。特别是化脓性炎症.也可引起白细胞明
显增多:而白血病时,白细胞可持续性、进行性的增多。健康、幼龄犬猫比较容易兴奋和胆怯,在采集血样、保定挣扎以及去势、断趾时可出现生理性白细胞增多的现象.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增多.这与肾上腺素释放引起中性粒细胞去边缘化有关:而淋巴细胞增多更为明显.有人推测是肾上腺素阻断淋巴结中毛细血管后小静脉的内皮细胞的受体.阻止了血液中淋巴细胞重新进人淋巴组织.也有理论认为由胸导管而来的处在循环中的淋巴组织.可随着肌肉活动的变化而加快进入血液的速度。这种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增多的
1.1慢性失血这种出血发生缓慢.一般不会出现低血容量血症.可能会出现持续性血小板增多症.机体铁的贮存消耗增加.表现出缺铁性贫血的一些特征.如血清铁水平下降.骨髓缺乏巨噬细胞铁.常常发生小细胞增多性和低色素性贫血.而再生性贫血症候表现得不显著.同时还可呈现异形红细胞增多症慢性失血和缺铁性贫血的病例.骨髓反应可能会突然终止.并引起非再生性缺铁性贫血。缺铁性的贫血.多发生于幼龄犬
1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兽医临床上.对这三项指标进行测定时,常常要考虑到年龄、品种、环境、动物保定等生理性因素,例如出生犬、猫的红细胞体积较大,但总数较低;而惊恐、激动以及剧烈的运动、挣扎等应激因素可使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含量三项指标增高.这可能与脾脏收缩并释放大量红细胞到外周血液有关而病理因素的改变对三项指标的影响更为明显.如犬猫发生严重的呕吐、腹泻后.引发机体脱水症状.血浆浓度和红细胞压积参数值会相对增高:机体贫血时.因循环血液中红细胞的量发生改变.可导致三项数值下降临床上也常常根据此三项数值来判断机体的贫血症状
2.3淋巴细胞数目淋巴细胞的生成取决于抗原刺激的程度以及抗原的种类.某些抗原能刺激B淋巴细胞.使其分裂或演变产生免疫球蛋白的效应细胞.而另一些抗原刺激T淋巴细胞.分裂或演变成具有活性的并可产生细胞免疫介导素的效应细胞在各类白细胞中.淋巴细胞是唯一的能够反复进行循环的一种白细胞.因此凡是对循环血细胞发生影响的一些因素.也常常影响到淋巴细胞的数量。在犬猫疾病诊断中,淋巴细胞减少是一种常见的异常血象.可见于机体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体温过高或过低、疼痛性疾病以及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等:在急性全身感染时.由于传染性抗原普遍、广泛地被释放,导致体循环中淋巴细胞在淋巴结中阻留.除淋巴结增大外.同时在血液中还可出现淋巴细胞减少的现象.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淋巴细胞减少的现象也会逐渐消失。一般来说.病毒感染较细菌感染更易引起淋巴细胞的减少.如犬瘟热、犬细小病毒感染、犬传染性肝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血液中都可见到淋巴细胞减少机体出现肿瘤或炎症破坏淋巴结构时.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则取代淋巴结结构.出现淋巴细胞减少的血象。在疾病诊断中.淋巴细胞的数目变化和中性粒细胞一起对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犬猫既便临床呈现健康状态.如若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则提示即将患病.除非排除机体内的致病因素.否则淋巴细胞减少的血象将持续存在。
2白细胞检查
一般情况下.白细胞检查的结果可为临床兽医提示犬猫的易感性、侵入微生物的毒性、疾病过程的性质与严重性、个体的全身反应以及疾病过程的长短及转归的可能性.对白细胞总数、囟细胞的分类计数及形态学变化检查的结果分析得当,可为疾病的诊断、疗效的观察及预后的判断提供重要的参考.如当患病犬猫处于恢复阶段.血象变化朝正常参考值接近时.常常预示疾病预后良好,而当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淋巴细胞减少或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等现象消失时.既便临床症状尚未缓解.仍然预示犬猫即将康复
菌或发生炎症需要大量白细胞时.机体即可通过增加快释放乃是短期内白细胞增多的主要原因.当末梢血液中对中性粒细胞需求量增加时.贮存池中成熟粒细胞数量减少.而血液中出现杆状核粒细胞,即“核左移”.甚至可出现晚幼粒细胞核左移反映了感染程度和机体的反应能力.核左移同时伴随白细胞总数升高.称再生性左移.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加强.机体处于积极防御状态:核左移显著而白细胞总数下降.称退行性左移.提示感染极为严重.骨髓造血机能衰竭.机体抗病力下降.是预后不良的指征。一般而言.核左移的程度与化脓性炎症的程度呈正相关.在某些严重的化脓性疾病.重度的白细胞反应与核左移使血液中出现了髓细胞、前粒细胞或成髓细胞.这种情形被称为白血病样反应任何类型的中性粒细胞减少.都是疾病重剧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