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菌酶的应用进展
溶菌酶的修饰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业中的应用潜力进行展望,以期为溶菌酶在畜牧业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溶菌酶;抗菌;改性;动物应用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号:10.19556/j.0258-7033.20200730-05
近年来,抗生素滥用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抗 生素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也受到了诸多限制。2016 年 7 月 26 日,我国农业部(现为农业农村部,下同)发布 2428 号文件,要求 2017 年 5 月 1 日停止使用硫酸粘杆菌素饲 料添加剂预混剂。2018 年 1 月 11 日,农业农村部发布 第 2638 号公告,要求停止在食品动物中使用喹乙醇、氨 苯胂酸、洛克沙胂等 3 种兽药,以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2019 年 7 月 9 日,农业 农村部发布第 194 号公告,要求 2020 年 1 月 1 日起将退 出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饲料 端全面禁抗、养殖端减抗限抗已成大势所趋。在此背景 下,寻找替代抗生素的新型绿色添加剂成为动物营养领 域的研究热点。溶菌酶(Lysozyme,LZ)是一种有效的 抗菌酶,于 1921 年由苏格兰生物学家亚历山大 • 弗莱明 发现 [1],此后便涌现出大量关于溶菌酶的基础科学研究。 溶菌酶是动物机体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能够直接作 用于革兰氏阳性菌(G+)细胞壁,在渗透压作用下使微
生物细胞胀裂死亡。革兰氏阴性菌(G-)的细胞壁黏肽 层外有一层脂多糖和脂蛋白,对天然溶菌酶具有抗性, 故天然溶菌酶对 G- 几乎无抑菌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 不断尝试通过化学、物理、生物改性等方法对溶菌酶进 行修饰,拓宽其抑菌谱,提高杀菌能力。溶菌酶与抗生 素杀菌机制不同,不易产生耐药性,具有安全、无残留、 活性稳定等优良抗菌特性,已逐渐应用于畜禽饲料中。 本文就溶菌酶的修饰技术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 综述,旨在为溶菌酶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我国溶菌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我国溶菌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一、本文概述溶菌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水解酶,具有溶解细菌细胞壁的能力,因此在生物防御和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对于溶菌酶的研究与应用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我国溶菌酶的研究现状、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推动溶菌酶在我国生物医药、食品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溶菌酶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从最初的基础研究,到如今的产业化应用,溶菌酶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
本文将从溶菌酶的来源、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全面概述,并对我国溶菌酶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本文还将关注溶菌酶在应对抗生素滥用和耐药性问题中的潜力,以期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溶菌酶的结构与性质溶菌酶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
溶菌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体内,不同来源的溶菌酶其分子结构具有一定差异,但基本性质相似。
溶菌酶分子量较小,通常约为14-15KD,是一种碱性蛋白质。
其等电点通常在pH值5-0之间,因此,在酸性环境中溶菌酶分子带正电荷,可与带负电荷的微生物细胞壁发生静电吸附。
溶菌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能在50℃左右保持较长时间的活性,但其活性受pH值影响较大,通常在pH值3-4范围内活性最高。
溶菌酶对多种化学试剂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如氯化钠、氯化钙等盐类以及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对其活性影响较小。
溶菌酶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其催化活性水解细菌细胞壁中的多糖成分,导致细胞壁破裂,从而使细菌失去生存能力。
溶菌酶还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在医药、食品、饲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医药领域,溶菌酶可作为抗菌药物使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具有抑制作用,尤其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溶菌酶作为天然微生物防腐剂的应用

溶菌酶作为天然微生物防腐剂的应用溶菌酶是一种天然无毒、安全高效的蛋白酶。
它专一地作用于微生物的细胞壁,导致细胞死亡。
本文就溶菌酶作为天然微生物防腐剂的应用,作简要综述。
标签:溶菌酶;防腐剂;应用引言食品的腐败变质会使其失去自身营养价值,甚至会有有毒物质的产生,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食品的防腐保鲜成为食品工业的重要任务。
目前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方法是添加食品防腐剂。
食品防腐剂有化学合成防腐剂和天然防腐剂之分,研究表明添加化学合成防腐剂,会对食品的安全性产生质疑[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食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天然防腐剂备受关注。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允许使用的天然防腐剂有乳酸链菌肽、纳他霉素、溶菌酶和ε-聚赖氨酸(2014年新增)。
这些天然防腐剂中溶菌酶是被较多研究的一种酶制剂,其作为天然的食品防腐剂在食品保鲜行业领域有着较为成熟的应用[2]。
此外,在医学以及酶工程上也均有应用。
1溶菌酶的来源溶菌酶(Lysozyme,LYZ)是1922年由英国细菌学家Fleming在鼻腔分泌物中发现的有抑制细菌生长能力的酶,因这种酶具有溶解细菌的作用,故命名为溶菌酶[3]。
它在家禽和鸟类的蛋清中以及哺乳动物的唾液、泪液、乳汁、血浆、体液、组织细胞内可以被找到,在一些植物中也能被分离出来。
现在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获得[4]。
2溶菌酶的作用機理溶菌酶能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专一地作用于微生物的细胞壁。
其通过水解细胞壁肽聚糖中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葡萄糖胺之间的β-1,4糖苷键,破坏肽聚糖支架,由于内部渗透压的作用,使得细胞破裂而使细菌溶解。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90%由肽聚糖组成,因此溶菌酶对其作用十分显著。
3溶菌酶作为天然防腐剂的应用3.1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3.1.1在肉制品中的应用我国肉制品多经冷冻保藏,但只能抑制大部分细菌的生长,仍有些嗜冷菌会生长,而保藏期较短。
溶菌酶的应用

3
应用
1
饲料
应用
2
医药
3
食品Biblioteka 饲料作饲料防腐剂和杀 菌剂
溶菌酶对革兰氏阳性菌、 枯草杆菌、耐辐射微球菌 有分解作用;对革兰氏阴性 菌 也 有一 定 的溶 解 作用 ; 与聚合磷酸盐和甘氨酸配 合使用 , 具有良好的防腐 作用。在饲料中添加溶菌 酶可防止霉变 , 延长饲料 的贮存期 , 减少不必要损 耗。
医药
溶菌酶在人体中存在广泛,具有非常重要的药理作用。因此,人们对溶菌酶的研究 日益广泛,随着对溶菌酶日益深入,溶菌酶也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临床医药当 中。
治 疗 五 官 科 疾 病
皮 肤 科 疾 病
病 毒 感 染 性 疾 病
糖尿病肾病
恶 性 肿 瘤
食品
在食品工业中,溶菌酶是无毒的蛋 白质,能选择性地使目标微生物细 胞壁溶解而使其失去生理活性,而 食品中的其他营养成分几乎不会 造成任何损失。因此,它可以安全 地替代有害人体健康的化学防腐 剂 (如苯甲酸及其钠盐等 ),以达 到延长食品货架期的目的,是一种 很好的天然防腐剂。现已广泛应 用于水产品、肉食品、蛋糕、清 酒、料酒及饮料中的防腐。
2
来源及性质
溶菌酶(Lysozyme Ec 3.2.17) 又称胞壁质酶, 它广泛存在于鸟 类、家禽的蛋清中和哺乳动物的泪液、唾液、血浆、乳汁、胎 盘以及体液、组织细胞内, 其中在蛋清中含量最丰富( 约 0.3%) 。在一些植物体如卷心菜、萝卜、无花果和微生物体内 也存在溶菌酶。溶菌酶是一种糖苷水解酶, 在干燥条件下可在室 温下长期保存, 其纯品为白色或微白色结晶型或无定型粉末, 无 臭、味甜、易溶于水, 不溶于丙酮、乙醚等。其化学性质稳定, 在pH 值4~7 范围内, 100℃处理1min 仍能保持原酶活性, 但在 碱性环境中该酶对热稳定性较差。溶菌酶最适pH 值为6.6, 等电 点pH 值为10.5~11。它能专一性的作用于目的微生物的细胞 壁, 而不能作用于其它物质,是一种无毒、无害、安全性很高的 盐基水解蛋白酶, 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饲料以及食品行业中。
溶菌酶研究进展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溶菌酶研究进展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作者:张莹雪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8期摘要:溶菌酶是一种性质稳定、耐酸耐高温、来源于动植物及微生物的球蛋白,具有抑菌、抗病毒等功能。
通过对溶菌酶进行物理、化学及配伍改进,能够提高溶菌酶的生物学功能,作为一种对人和动物安全的抗菌剂,溶菌酶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用作饲料防腐剂和杀菌剂,用于饲料中可替代抗生素,治疗畜禽疾病等,应用前景相当广阔。
关键词:溶菌酶;功能;改进;饲料;畜牧业1、溶菌酶的结构及性质溶菌酶是由多种氨基酸残基构成的碱性球蛋白,属于葡萄糖苷酶,其纯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体或无定型粉末,无臭、微甜、易溶于水和盐溶液,不溶于丙酮、乙醚,化学性质稳定,干燥室温条件下可长期保存。
目前研究比较透彻的是鸡蛋清溶菌酶和牛胃溶菌酶。
2、溶菌酶的分类(1)动物源溶菌酶:分为C型、G型和I型三种类型。
(2)植物源溶菌酶:目前发现含溶菌酶的植物有近170 种,在木瓜、无花果、胡萝卜、大麦等植物中均能分离出溶菌酶。
(3)微生物源溶菌酶:根据其作用对象主要分为细菌细胞壁溶菌酶和真菌细胞壁溶菌酶。
(4)噬菌体溶菌酶:噬菌体产生的溶菌酶具有特异性,由噬菌体感染、诱导宿主细胞产生,未被感染细胞中不存在。
(5)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制备的溶菌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人溶菌酶基因克隆到原核或者真核生物中进行表达。
3、影响溶菌酶活性的因素溶菌酶的活性受到温度、pH、化学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
溶菌酶遇热很稳定,pH值4~7、100℃处理1min仍保持原酶活性;pH值5.5、50℃加热4h后,酶活性不受影响;在碱性条件下,溶菌酶的热稳定性较差,易变性。
糖和聚烯烃类能增加溶菌酶的热稳定牲。
但是,曾发现具有-COOH和-SH、OH基的多糖对溶菌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NaCl对溶菌酶也有抗热变性作用,溶菌酶的活性在低盐浓度时和离子强度密切相关的,在高盐浓度时溶菌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除此之外,溶菌酶可和许多物质形成络合物导致其活性丧失。
溶菌酶

溶菌酶及其应用溶菌酶及其应用俞其林,励建荣(浙江工商大学食品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03)105摘要:溶菌酶能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结构,具有杀菌防腐作用。
阐述了溶菌酶的特性、来源及其应用等。
关键词:溶菌酶;溶菌酶性质;应用对溶菌酶的研究,最早是从尼科耳(ii)蛋白质,且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可广泛用于医疗和Ncloe1097年发表枯草芽孢杆菌溶解因子的报告开始的。
食品等行业,还可作为生物工程研究中的工具酶,提1099年后,拉希琴科(acteek)指出鸡卵白Lshshno取微生物细胞内各类物质,以及进行原生质体制备及的强抑菌作用是酶作用的结果。
1292年,弗来明融合育种。
(lig在某些组织和分泌物中发现一种有明显溶Fen)m2溶菌酶的来源及制备解细菌的成分,并把其溶菌作用的因子命名为溶菌溶菌酶广泛存在于家禽、鸟类的蛋清和哺乳动物酶。
从此,便开始了对溶菌酶的研究【1】。
的泪液、唾液、血浆、尿、乳汁、白细胞及其他体液1溶菌酶的性质(淋液)和组织(肝、肾)细胞内;从大麦、芜如如溶菌酶(yoyeC...1)又称为胞壁青、无花果、木瓜和卷心菜、萝卜Lszm,E3217等植物中也能分离质酶,是一种专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水解酶(碱出溶菌酶,其中以蛋清中含量为最高(约含0%).。
3性球蛋白),其化学名为N一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而人乳、眼泪、唾液中的溶菌酶活性远高于蛋清中〔21(约为3倍)或其他来源的溶菌酶的活性。
鸡蛋清中分子由19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8,2438,10450和10,等电点为1.1.,分子内有800071~04个二硫键交联,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对热也极为稳定,而且它通过其肽键上的第3位的谷氨酸和第55的天门冬氨酸构成的活性部位,水解切断N2位一乙酰胞壁酸和N一乙酰葡萄糖胺之间的B一,苷键,14糖破坏微生物细胞壁肽聚糖支架,在内部渗透压的作用下细胞胀裂开,引起细菌裂解,因而起着防腐和杀菌作用。
溶菌酶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综述

溶菌酶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摘要:溶菌酶是一种具有天然活性,安全无毒的生物酶,可专一作用于微生物的细胞壁,从而广泛应用于食品防腐,医疗制品,机体免疫等方面。
本文介绍了溶菌酶的结构、性质。
对其近年来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溶菌酶;分离纯化;研究现状;应用前言:溶菌酶又称脆壁质酶或N一乙酰壁质聚糖水解酶,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于1922年在鼻粘液中发现的强力杀菌物质,此后人们在人和动物的多种组织、分泌液及某些植物、微生物中也发现了溶菌酶的存在,自然界中,鸟类和家禽的蛋清溶菌酶含量最多,鸡蛋清约含0.3%。
由于溶菌酶本身是一种天然蛋白质,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无毒性的优点,使得溶菌酶在乳制品、饮料、水产品、肉类制品和医药上都有广泛的应用。
1溶菌酶作用机理:溶菌酶能有效地水解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水解位点是N-乙酰胞壁酸(NAM)的1位碳原子和N-乙酰葡萄糖胺(NAG)的4位碳原子间的β-1.4糖苷键。
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份,它是由NAM、NAG和肽“尾”(一般是4个氨基酸)组成,NAM与NAG通过β-1.4糖苷键相连,肽“尾”则是通过D-乳酰羧基连在NAM的第3位碳原子上,肽尾之间通过肽“桥”(肽键或少数几个氨基酸)连接,NAM、NAG、肽“尾”与肽“桥”共同组成了肽聚糖的多层网状结构,作为细胞壁的骨架,上述结构中的任何化学键断裂,皆能导致细菌细胞壁的损伤。
2溶菌酶的分类:溶菌酶的底物特异性很强,不同来源溶菌酶作用的底物不同。
按溶菌酶的来源可分为动物溶菌酶、植物溶菌酶、微生物溶菌酶和细菌噬菌体溶菌酶。
按作用细胞壁不同分为细菌细胞壁溶菌酶和真菌细胞壁溶菌酶。
细菌细胞壁溶菌酶又细分为两种,一种是作用于β-1,4糖苷键的细胞壁溶解酶,另一种是作用于肽链“尾”端和酰胺部分的细胞壁溶解酶。
3溶菌酶的结构溶菌酶由129个氨基酸组成的单肽链蛋白质,含有4对二硫键。
溶菌酶分子近椭圆形。
溶菌酶在饲料中的应用

溶菌酶在饲料中的应用李鑫1 ,谭志坚1 ,凌欣华2,李巧贤3(1 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138;2 梅州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广东梅州 514021;3 广东现代农业集团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630)溶菌酶(Lysozyme)又称胞壁质酶或N-乙酰胞质聚糖水解酶,是动物体内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增强免疫力、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增殖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溶菌酶的特性、分类和作用机理,重点综述了溶菌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猪、鸡、鸭、反刍动物以及水产动物等饲料中的应用。
溶菌酶广泛存在于鸟类和家禽的蛋清中,亦存在于哺乳动物的泪液、唾液、血浆、乳汁、胎盘、体液及组织细胞内,其中以蛋清中含量最丰富。
溶菌酶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作用,而对没有细胞壁的动物体细胞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因而安全性很高。
口服溶菌酶,可阻止流感和腺病毒繁殖。
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溶菌酶被WHO和许多国家认定为无毒、无害、安全的应用于食品和饲料添加剂领域,2010年被我国卫生部批准为食品添加剂。
1 溶菌酶的特性溶菌酶,又称胞壁质酶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能水解肽聚糖中的N-乙酰葡萄糖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糖苷键,以此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具有较强的抑菌抗菌活性。
溶菌酶是一种白色、微白色结晶型或无定型粉末,无臭、味甜且易溶于水,不溶于丙酮和乙醚等有机溶剂,在干燥室温可长期保存。
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对热也极为稳定。
当pH在1.2-11.3范围内剧烈变化时,其结构几乎不变。
在酸性环境中,溶菌酶对热的稳定性很强,在pH4-7范围内,100℃处理1 min仍能保持原酶活性,pH3时能耐100℃加热处理45 min,但在碱性环境中溶菌酶对热稳定性较差。
最适pH为6.6,作用的最适温度为45~50℃,等电点pH10.5-11。
2 溶菌酶的分类2.1 c型溶菌酶, 主要分布在脊椎动物和昆虫中, 大部分虾溶菌酶属于c型,如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斑节对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的溶菌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第6期V ol 128 N o 16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angchun N 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09年12月Dec.2009溶菌酶的应用进展丁亦男1,聂洪峰2(1.长春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2.吉林省辽源市第五中学,吉林辽源 136200)[摘 要]介绍了溶菌酶的生物学价值、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利用溶菌酶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溶菌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溶菌酶;生物学价值;应用;展望[中图分类号]Q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 (2009)06-0046-02[收稿日期]2009-06-09[作者简介]丁亦男(1982-),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助理实验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
溶菌酶(lys ozyme )是一种专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水解酶,又称细胞壁溶解酶(murami -dase ),或N -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N -acetyl muramide glycanohydralase )[1]。
它是由12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碱性球蛋白,N -乙酰胞壁酸(NAM )与N -乙酰葡萄糖胺(NAG )之间的β-1,4-糖苷键之间的联结,破坏肽聚糖支架,在内部渗透压的作用下细胞胀裂开,引起细菌裂解。
该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中,鸟类和家禽的蛋清,哺乳动物的泪、唾液、血浆、尿、乳汁等体液以及微生物中也含此酶,其中以蛋清含量最为丰富。
1 溶菌酶的生物学价值111 抗菌消炎 溶菌酶是一种能水解粘多糖的碱性水解酶,此类粘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
该酶能催化水解细胞壁中的N -乙酰胞壁酸和N -乙酰氨基葡萄糖胺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细菌内容物溢出而使细胞壁溶解。
溶菌酶能直接水解革兰氏阳性菌,在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补体的参与下,还能水解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
此外,它还可与各种诱发炎症的酸性物质结合,使其失活,并能增强抗生素和其它药物的疗效,改善组织基质的粘多糖代谢,从而达到消炎、修复组织的目的。
112 抗病毒 溶菌酶能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作用,与DNA 、RNA 、脱辅基蛋白形成复盐,使病毒失活。
该酶也可以预防和治疗病毒性肝炎,尤其对输血后肝炎及急性肝炎效果显著。
在机体内它还有抗流感病毒的活性,其与胆酸盐的复合物能强烈抑制流感病毒和腺病毒的生长,并能防止疱疹性病毒感染。
113 增强免疫力 溶菌酶作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因子之一,参与机体多种免疫反应,在机体正常防御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具有保持机体生理平衡的重要作用。
实验表明溶菌酶可改善和增强巨嗜细胞吞噬和消化功能,激活白细胞吞噬功能,并能改善细胞抑制剂所导致的白细胞减少,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 溶菌酶在各领域的应用211 溶菌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溶菌酶与聚合磷酸盐和甘氨酸等配合使用,具有良好的防腐作用,在饲料中添加溶菌酶可防止霉变,延长饲料的贮存期,减少不必要损耗。
溶菌酶与葡萄糖氧化酶一起使用有增效作用,且加入花生四烯酸后抗酸作用更强。
此外,溶菌酶与免疫球蛋白在功能上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并能与其它生命活性物质互补增强抗体的活性,从而杀灭细菌,因为溶菌酶对引起仔猪腹泻的埃希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
在不用任何抗生素情况下,于饲料中添加饲用溶菌酶制剂,可促进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增重和饲料报酬,减少死亡。
曹江山采用添加了溶菌酶的饲用酶制剂饲喂同一鸡舍的鸡,与对照组相比,产蛋数增加7104%,蛋重增加7106%,产蛋率提高5176%,饲料转化率提高6169%,比对照组增加收入0146元。
212 溶菌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溶菌酶可用于水产类熟制品、肉类制品的防腐和保鲜。
有人对冷却肉生产中溶菌酶、Nisin 、G ma 液保鲜效果的比较实验表明:当三种保鲜剂单独使用时溶菌酶明显地优于对照组,也显著地优于G ma 组,略优于Nisin 组[3]。
溶菌酶还可以用于低温肉制品的保鲜,由湖南农业大学研制的・64・Hnsafely-010低温肉制品保鲜剂(溶菌酶制剂)可以耐受95℃以下的温度,而保持性质稳定,因此,将其添加到原料肉中进行低温加热(80℃左右)可以保持活性不变。
该保鲜剂可以延长低温肉制品保鲜期一倍以上的时间。
溶菌酶是婴儿生长发育必需的抗菌蛋白,在人工喂养或食用母乳不足的婴儿食品中添加溶菌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溶菌酶是人体的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在婴儿体内可以直接或间接促进婴儿肠道双歧杆菌增殖,它可以促进婴儿胃肠内奶酪蛋白形成微细凝乳,有利于婴儿消化吸收。
同时可以促进人工喂养婴儿肠道细菌群的正常化,特别是对早产婴儿具有预防体重减轻、预防消化器官疾病、增加体重的重要功效。
所以溶菌酶是婴儿食品、婴儿配方奶粉等的良好添加剂。
213 溶菌酶在医学上的应用 溶菌酶首先适用于五管科的各种炎症,它对眼、耳、喉、口腔等的急慢性炎症均有一定疗效,特别是对急性炎症如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中耳炎等效果明显。
但对于严重的急性炎症,单独应用该酶效果不明显,必须和抗生素同时使用以发挥协同作用。
溶菌酶对表层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比对深层性的好,而且病型不同,用药选择也不同,如对于轻型的口腔溃疡,含服含片即可治愈;对于口炎型和重型溃疡患者,除含服含片外,需加抗生素、维生素B族口服药或静脉输液,以达到治愈目的[4]。
含溶菌酶和降钙素的糊剂可用于治疗破坏型慢性牙周炎,将此糊剂涂布于周端病灶效果很好,并且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防止骨性组织再生。
溶菌酶可用于治疗扁平疣、传染性软疣、寻常性疣、尖锐湿疣、带状疱疹等多种皮肤病。
对于带状疱疹,内服该酶即可;而对扁平疣、传染性软疣等的治疗,则最好采用内服该酶加5-氟脲嘧啶溶液外涂,疗效比单独使用有明显提高[5]。
溶菌酶可用于小儿或乳儿哮喘性支气管炎、呼吸道内膜肿胀等,他可使粘膜肿胀很快消除,使痰液变稀、呼吸通畅[6]。
人体溶菌酶的浓度还可作为多种疾病的诊断指标用于临床。
有研究报道可通过脑脊液中溶菌酶的浓度来区分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还有人把泪液中溶菌酶的浓度作为干眼综合症的诊断指标等。
3 使用溶菌酶需注意的问题溶菌酶相对分子量为14000~18000,等电点可达1017,存在4个二硫键,正常条件下溶菌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45~50℃。
虽然在酸性溶液中其化学性质稳定,热稳定性很强,但在碱性条件下极易被破坏。
溶菌酶在水溶液中6215℃下,维持30min则完全失活。
在生产或应用溶菌酶时,由于工艺或环境的变化,也极易造成酶的变性失活。
这时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使蛋白复性,减少损失。
溶菌酶的作用机制是溶解胞壁上的肽聚糖,使细胞壁内外两侧渗透压失衡,造成细胞破裂,产生溶菌作用。
而对于革兰氏阳性菌(G+)细胞与革兰氏阴性菌(G-)来说,由于两者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不同而存在差异,G+细胞壁含80%肽聚糖,而G-细胞壁只有在内壁层含有少量肽聚糖,因此,溶菌酶对G+杀菌效果显著,对G-破坏性很小。
所以针对以上问题,在使用时应注意温度、酸碱度、细菌种类的把握,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降低不利条件,避免溶菌酶失活,提高效率。
4 溶菌酶的前景及展望由于溶菌酶具有天然、易消化、易吸收、无毒性、无残留、无污染的特点,因此,可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饲料防腐剂、医疗等方面。
但是它也存在抗菌谱窄、提取造价高等问题,所以如何开发出抗菌谱广、稳定性高、价格低廉的产品,是未来一段时间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信,溶菌酶所具备的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特点,定会在倡导绿色安全的今天,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1]Leheninger A L,Nels on D L,C ox M M.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2nd Edition[J].New Y ork:W orth Publishers,1933:180,312.[2]李晓辉.饲用微生物的种类和主要作用[J].饲料工业,2002,23(2):30-32.[3]张凤凯,马美湖.冷却肉生产中保鲜技术的初步研究[J].食品科学,2002(8):235-240.[4]李瑛,程义坚,郭海霞.FE溶菌酶含片治疗老年人口腔溃疡[J].山西医学杂志,1997,26(2):190.[5]朱小燕.溶菌酶治疗带状疱疹60例临床观察.临床皮肤科杂志[J],1995,14(1):47.[6]P ozharitskaia M M,M orozova LV.Antibacterial protection and the microbiological status of oral cavity in S jogren’s disease[J].ZhM ikro2biol E pidemiol Immunobiol,1988(6):11-15.The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LysozymeDI NG Y i-nan1,NIE H ong-feng2(1.School of Life Science,Changchun N 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130032,China;2.Liaoyuan N o.5Middle School,Liaoyuan136200,China)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iological value and application of Lys ozyme,analyzes the the possible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using lys ozyme,and at last,prospects the applied foreground of the Lys ozyme.K ey w ords:Lys ozyme;biological value;application;prospect・・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