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镀铜溶液化验分析方法
比浊法测定酸性镀铜液中微量氯离子方法

比浊法测定酸性镀铜液中微量氯离子【摘要】以乙二醇为增溶剂,硝酸银作沉淀剂,采用氯化银比浊法,在不分离硫酸铜的条件下,直接测定酸性镀铜液中微量氯离子。
测定波长为440 nm,线形范围为0~50 μg /25 mL,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3×105,方法检出限为0.035 μg/mL,该法用于测定酸性镀铜液中微量氯离子在不同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95.4%~104.5%。
结果表明,该法准确,快速,简便,其它的常见离子无干扰。
【关键词】氯离子;比浊法;乙二醇;酸性镀铜液在酸性光亮镀铜过程中,镀铜溶液中的氯离子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1]。
氯离子的含量对酸性镀铜层质量影响极大。
适量的氯离子具有良好的作用,它能提高镀层的整平性和光亮度,降低镀层内应力[2]。
因此,检测控制氯离子的含量十分重要。
由于氯离子含量很低,若采用常量分析,则因大量蓝色铜离子的存在对观察终点有干扰,做到准确分析是极不容易的。
所以目前对于氯离子的测定,大多采用电位滴定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氯化银目视比浊法等。
本文通过研究氯化银沉淀在乙二醇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微量氯离子的分光光度比浊法[34]。
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UV1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AL104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氯标准溶液10 μg/mL:准确称取干燥的氯化钠固体1.648 0 g,用去离子水充分溶解后定容于1 L的容量瓶中,摇匀后,准确移取25 mL于250 mL的容量瓶中定容。
配置成10 μg/mL的氯标准溶液。
AgNO3 标准溶液0.1mol/L:准确称取干燥的AgNO3 固体4.246 7 g,用去离子水充分溶解后定容于250 mL的容量瓶中,配置成0.1 mol/L 的AgNO3标准溶液,并储于棕色瓶中备用。
CuSO4·5 H2O标准溶液0.1 mol/L:准确称取干燥的CuSO4·5 H2O固体2.499 6 g,用去离子水充分溶解后定容于100 mL的容量瓶中,配置成0.1 mol/L的CuSO4·5 H2O 标准溶液。
酸性镀铜溶液化分析方法

酸性镀铜溶液化分析方法酸性镀铜溶液化验分析方法试样准备:吸取混合均匀的槽液并冷却至室温.如浑浊,就静置轻轻倒出或者过滤.一.硫酸铜的测定方法(一)1)用移液管吸取镀液1毫升于300毫升锥形瓶中,加水100毫升;2)加氯化铵约1克;3)加1:1氨水至深蓝色;4)加0.1%PAN指示剂5-6滴;5)用0.05M-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孔雀绿为终点(深蓝→孔雀绿)。
计算公式:M——EDTA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 V——滴定用EDTA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方法(二)试剂:过硫酸铵,25%的氨水溶液,0.1N的EDTA溶液,指示剂PAN: 1-(2-吡啶基)-2-萘酚(溶解于1g/l酒精中)步骤:用移液管移取2ml试液到250ml锥形瓶中,加50ml去离子水,再加入约3g过硫酸铵并搅拌5min,再加入5ml氨水和7滴指示剂,用 EDTA溶液滴定,颜色滴定到灰绿色为终点.计算:消耗的EDTA的毫升数×3.18=g/l铜注意:每提高2.5g/l Cu含量,须加入10g/l CuSO45H20方法(三)1) 用移液管取样本2毫升。
2) 加100毫升纯水。
3) 加热至40-50℃。
4) 加10毫升 1:1氨水(NH4OH)溶液。
5) 加5滴PAN指示剂。
6) 用0.1N EDTA标准液滴定由深蓝色变绿色为终点。
硫酸铜 (g/L) =所用0.1N EDTA之毫升数 x 12.49于分析期间,若发现有大量棕色沉淀物产生,请采用以下分析方法:1) 用移液管取样本2毫升。
2) 加100毫升纯水。
3) 加入2克氯化铵 ( NH4Cl )。
4) 加入10毫升氨缓冲液,并加热至50℃。
5) 静置一会,此时瓶中液体会分为两层:上层为深紫蓝色,下层为棕色沉淀物。
6) 将液体过滤,用纯水冲洗滤纸三次,然后将已过滤之液体倒入三角锥瓶中。
7) 加热至50–60℃。
8) 加入5滴PAN指示剂。
9) 用 0.1 N EDTA标准液滴定由深蓝色变绿色为终点。
酸铜镀液分析方法

酸铜镀液分析方法
一、试验用的药
1.氯化铵固体
2.M.X指示剂
3.6N氨水(纯水:浓氨水=1:1)
4.0.05M E.D.T.A标准溶液
5.浓硝酸
6.0.1硝酸银溶液(16.988g/L)
7.0.1硝酸汞溶液(3.24/L)
二、镀液成分
1.硫酸铜
首先取镀液1ml加纯水100ml
加入氯化铵1g溶解
加入6N氨水数滴呈淡蓝色
加M.X指示剂
以0.05M E.D.T.A标准溶液滴定呈紫色为终点
计算:硫酸铜(g/l)=滴定ml数*12.48
2.硫酸:
取镀液1ml加纯水100ml
加入M.0指示剂
以0.2N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呈黄色为终点
计算:硫酸(g/L)=滴定ml数*9.8
3.氯离子
取纯水20ml 加硝酸10ml
加入镀液50ml
加入0.1N硝酸银溶液5-6滴呈浑浊
以0.01N硝酸汞溶液滴定呈澄清为终点
计算:氯离子(P.P.M)=滴定ml数*7.1。
酸性镀铜溶液中锌杂质的分析方法

硫氰 酸铵 溶 液 ; 化 氢 铵 ; . / 氟 O 1 L淀 粉 指示 剂 ;. g 01 ( 上接 第 3 6页 )
12 试 . 剂
00 mo LE T 标 准 溶 液 ; 化 钠 ;0 L L .5 l D A / 氟 2 m / 三 乙醇 胺溶 液 ; 一 化 铵 缓 冲溶 液 (7 氨 氯 2 g氯 化 铵 溶
・
38 ・
Ap .2 1 Βιβλιοθήκη r 02Paiga d Fns ig l tn n i ih n
摘要 : 电镀 生产 中 , 在 监控 镀 液 中金 属 杂 质是 十分 必要 的 。制 定 了酸 性镀 铜 溶 液 中锌 杂 质 的分 析
方 法。 用碘 量法 测定硫 酸铜 , E T 用 D A容 量 法测定硫 酸铜 和锌 杂质 的 总量 , 总量 中减 去硫 酸铜 的 从 量得 到锌 杂质 的质 量 浓度 。方 法 准确 , 能够 满足监 控 酸性镀 铜溶 液 的要 求。 关 键 词: 酸性 镀铜 溶液 ;锌 杂质 ;碘 量法 ; D A容量 法 ET 文 献标 识码 : B 中图分 类号 :G15 3 3 T 1 . 1
式 中 :5 3 6 . 7为 锌 的相 对 原 子 质 量 ; . 6 0 2 18为 锌 的相对 原子 质量 与 C S 5 : u O ・ H O相对 分子 质量 的
ET D A容量 法 , 锌 杂 质 严 重 影 响分 析结 果 。用 碘 但 量 法测 定硫 酸铜 , 够 得 到 较 准 确 的结 果 。用 E . 能 D T A容 量 法测定 硫 酸铜和 锌杂 质 的总量 , 然后 计算 出 锌 杂质 的质 量浓 度 , 法 简单 , 速 而准 确 , 方 快 能满 足
酸性镀铜液中硫酸含量的自动电位滴定

4 结 果 和讨 论
4 1 滴定 预控点 和 终点 的设 定 . 用 氢氧 化钠滴 定 硫 酸 , 强碱 与 强 酸之 间 的滴 系 定 。滴定 的 p 突跃 范 围相 当 宽 J考 虑 到镀 液 中 H ,
电极 。因此滴定 的初始体积设定为 3 L 如试液 0m ,
量不 足 3 L, 加 水 补 足 至 3 L 方 可 开 始 0m 则 0m 。 滴定。
3 测 定 步 骤
仪器 的安装 、 调试 及 p 复合 电极 的校 正 , H 均按
甲基橙 作指示 剂 的氢 氧化 钠 滴 定 法 … , 法 由于镀 该 液 中大 量铜离 子 和有 色 光亮 剂 的共 存 , 滴 定 终点 使 不 易观 察 。从 而导 致 该 法 观测 误 差 , 响 了滴 定 的 影
仪器使 用 说 明书进行 。
3 1 氢 氧化钠 溶液 浓度 的标 定 .
准确 吸取 邻苯 二 甲酸氢 钾 标 准 溶 液 1.0 m O 0 L 于反 应杯 中 , 加水 2 , 人 搅 拌 珠 , 设 定 转 速 0mL 投 并
为4 0转/ i 5 m n一 0转/ i。 m n
氢 氧化 钠 滴 定 液 : . 2 1g分 析 纯 氢 氧 化 钠 溶 于
m 投 入 搅 拌 珠 , 定 转 速 为 4 转/ i 一5 L, 设 0 mn 0
转/ i, mn插人 p H复合电极 和温度传感器 , 并设定预
控点的 p H值为 3 5 滴定终点 p ., H值为 4 5 . 。开始
点 的 p 为 79 滴 定 终 点 p H ., H为 8 9 . 。开 始 滴 定 至
2 仪 器 和 试 剂
2 1 仪器 .
听到仪 器 自动鸣声 提示 后 , 束 滴定 。记 录滴 定 剂 结
酸性镀铜溶液中硫酸铜和锌杂质的分析方法

色 为终 点 。 3 4 计 算 . 锌 杂质 的质 量浓 度 ( / ) g L 按下 式计算 :
p Zl ) = 5 3 c r+ 6 . 7 V一 ×
液 中硫 酸铜 的质量 浓 度 。
P C S 4・ H 0) ( uO 5 2
3 锌杂质的分析
3 1 方法 要点 . 在碱 性 条 件 下 , e 离 子 被 氧化 成 F ¨ 离 子 , F e
涂
装
与
电
镀
2 1 年第 1 01 期
酸 性 镀 铜 溶 液 中硫 酸 铜 和 锌 杂 质 的 分 析 方 法
郭 崇武
( 州超 邦化 工有 限公 司 , 东 广 州 ,14 0 广 广 506)
摘
要
酸 性 镀 铜 溶 液 中的锌 杂质 严 重 影 响 硫 酸 铜 的 测 定 结 果 。介 绍 了硫 酸 铜 和 锌 杂 质 的 分 析 方 法 。 用 三 乙 醇
结果大约偏 高 1% , 0 给镀液的控制带来 了较大 的影响。 为此, 制定 了 酸性镀 铜 溶 液 中硫 酸 铜 和锌 杂 质 的分析 方法 , 三 乙 醇胺 光 度 法 测 定 硫 酸 铜 _ , 用 2 用 J
ET D A容 量法 测定 硫 酸 铜 和锌 杂 质 的 总 量 , 总 量 从 中减去硫 酸铜 的量 得 到锌 杂 质 的质 量 浓 度 。方 法 简单 , 速而准 确 。 快
氢 氧化钠 l , OmL 加水 稀释 至刻 度 , 匀 。以水 作参 摇
比液 , 3c 比色 皿 , 波长 6 0n 处对上 述各试 用 m 在 8 m
液进 行测定 , 所得 吸光 度 对应 试 样 中硫 酸 铜 的质量
浓度 ( L 为 )
比浊法测定酸性镀铜液中微量氯离子

文章编号:1006-446X(2007)03-0045-03比浊法测定酸性镀铜液中微量氯离子王爱荣1 汤 波 胡小保(河南科技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摘 要:以乙二醇为增溶剂,硝酸银作沉淀剂,采用氯化银比浊法,在不分离硫酸铜的条件下,直接测定酸性镀铜液中微量氯离子。
测定波长为440nm,线形范围为0~50μg/25mL,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13×105,方法检出限为01035μg/mL,该法用于测定酸性镀铜液中微量氯离子在不同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9514%~10415%。
结果表明,该法准确,快速,简便,其它的常见离子无干扰。
关键词:氯离子;比浊法;乙二醇;酸性镀铜液中图分类号:O657132 文献标识码:A在酸性光亮镀铜过程中,镀铜溶液中的氯离子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1]。
氯离子的含量对酸性镀铜层质量影响极大。
适量的氯离子具有良好的作用,它能提高镀层的整平性和光亮度,降低镀层内应力[2]。
因此,检测控制氯离子的含量十分重要。
由于氯离子含量很低,若采用常量分析,则因大量蓝色铜离子的存在对观察终点有干扰,做到准确分析是极不容易的。
所以目前对于氯离子的测定,大多采用电位滴定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氯化银目视比浊法等。
本文通过研究氯化银沉淀在乙二醇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微量氯离子的分光光度比浊法[3-4]。
1 实验部分111 仪器与试剂UV-1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AL-104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氯标准溶液10μg/mL:准确称取干燥的氯化钠固体116480g,用去离子水充分溶解后定容于1L的容量瓶中,摇匀后,准确移取25mL于250mL的容量瓶中定容。
配置成10μg/mL的氯标准溶液。
AgNO3标准溶液011mol/L:准确称取干燥的AgNO3固体412467g,用去离子水充分溶解后定容于250mL的容量瓶中,配置成011mol/L的AgNO3标准溶液,并储于棕色瓶中备用。
酸性硫酸盐镀铜液分析

c.加热至50℃。
d.加入3mL l': I的硝酸。
e.加入2滴O.Imol/L的硝酸银,使溶液变混浊。
f.用O.Olmol/L的硝酸汞标准溶液滴定,由混浊变清澈
a.取镀液ImL置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纯水50mL。
b.加3滴甲基橙指示剂。
c.用o.Imol/L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亮黄色为终点,记录其消耗的拘体积为V。
式中,C为NaOH的浓度;V为消耗NaOH的体积。
③氯离子的测定
a.取镀液25mL置于250mL的锥形瓶中。
1.目的
指导作业,规范操作。
2.范围
适用于化验室工作人员。
3,镀液成分分析
①硫酸铜
a.取镀液ImL于250mL的锥形瓶中。
b.加纯水lOOmL,用1:1的氨水调至蓝色。
c.加数滴PAN指示剂。
d.用O.025mol/l.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黄绿色为终点,记录其消耗体积为V。
式中,C为EDTA的浓度;V为消耗EDTA的体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性镀铜溶液化验分析方法
试样准备:吸取混合均匀的槽液并冷却至室温.如浑浊,就静置轻轻倒出或者过滤.
一.硫酸铜的测定
方法(一)
1)用移液管吸取镀液1毫升于300毫升锥形瓶中,加水100毫升;
2)加氯化铵约1克;
3)加1:1氨水至深蓝色;
4)加0.1%PAN指示剂5-6滴;
5)用0.05M-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孔雀绿为终点(深蓝→孔雀绿)。
计算公式:
M——EDTA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V——滴定用EDTA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方法(二)
试剂:过硫酸铵,25%的氨水溶液,0.1N的EDTA溶液,指示剂PAN: 1-(2-吡啶基)-2-萘酚(溶解于1g/l酒精中)
步骤:用移液管移取2ml试液到250ml锥形瓶中,加50ml去离子水,再加入约3g过硫酸铵并搅拌5min,再加入5ml 氨水和7滴指示剂,用EDTA溶液滴定,颜色滴定到灰绿色为终点.
计算:消耗的EDTA的毫升数×3.18=g/l铜
注意:每提高2.5g/l Cu含量,须加入10g/l CuSO4?5H20
方法(三)
1) 用移液管取样本2毫升。
2) 加100毫升纯水。
3) 加热至40-50℃。
4) 加10毫升1:1氨水(NH4OH)溶液。
5) 加5滴PAN指示剂。
6) 用0.1N EDTA标准液滴定由深蓝色变绿色为终点。
硫酸铜(g/L) =所用0.1N EDTA之毫升数x 12.49
于分析期间,若发现有大量棕色沉淀物产生,请采用以下分析方法:
1) 用移液管取样本2毫升。
2) 加100毫升纯水。
3) 加入2克氯化铵( NH4Cl )。
4) 加入10毫升氨缓冲液,并加热至50℃。
5) 静置一会,此时瓶中液体会分为两层:上层为深紫蓝色,下层为棕色沉淀物。
6) 将液体过滤,用纯水冲洗滤纸三次,然后将已过滤之液体倒入三角锥瓶中。
7) 加热至50–60℃。
8) 加入5滴PAN指示剂。
9) 用0.1 N EDTA标准液滴定由深蓝色变绿色为终点。
硫酸铜(g/L) =所用0.1N EDTA之毫升数x 12.49 x 1.04
注:系数1.04是用以补偿因沉淀及过滤所损失之硫酸铜。
二。
硫酸的测定
方法(一)
1)用移液管吸取镀液1毫升于300毫升锥形瓶中,加水100毫升;
2)加0.2%甲基橙指示剂5-6滴;
3)用0.1N-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桔黄色为终点(红色→桔黄色)。
计算公式:N——NaoH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V——滴定用NaoH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方法(二)
试剂:1N的氢氧化钠标准液,0.1%甲基橙指示剂
步骤:用移液管移取10ml试液到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0ml去离子水和5滴甲基橙指示剂溶液,然后用1N 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颜色由红变黄.
计算:氢氧化钠消耗的毫升数×4.9 = 克/升硫酸(98%)
方法(三)
1) 用移液管取样本2毫升。
2) 加100毫升纯水。
3) 加3滴甲基橙( Methyl Orange )指示剂。
4) 用1N NaOH标准液滴定,由红色变至黄色为终点。
硫酸(cc/L) =所用1N NaOH之毫升数x 13.3
三。
氯离子的测定
方法(一)
1)用移液管吸取镀液25毫升于300毫升锥形瓶中,加水30毫升;
2)加1:1硝酸20毫升;
3)加0.1N硝酸银2-3滴;
4)用0.01N硝酸汞标定至混浊消失。
方法(二)
1) 用移液管取样本25毫升。
2) 加100毫升纯水。
3) 加热至50℃。
4) 加3毫升1:1硝酸(HNO3)溶液。
5) 加2滴0.1N硝酸银,使溶液产生混浊。
6) 用0.01 N硝酸汞Hg(NO3)2标准液滴定由混浊至清澈为终点。
氯离子(ppm) =所用0.01N Hg(NO3)2之毫升数x 14.2
氯离子含量测定的方法
赫尔曹试片法
在总电流为2A电镀5min时如果样片高电流密度区有粗糙镀层即表明氯离子含量过高。
如果在低电流
密度区镀层不亮,在添加光亮剂后也无光亮镀层就应添加氯离子。
滴淀分析法
吸取50ml的镀液于250ml的三角瓶中,加30ml的纯水及20ml1:1的硝酸,再加3-5滴硝酸银使镀液变浓,马上用0.01N的硝酸汞滴至清晰为终点。
计算:Hg(NO3)2的消耗量×7.1=Cl-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