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肿瘤有那些类型

合集下载

阴囊肿物的鉴别诊断与处理

阴囊肿物的鉴别诊断与处理

阴囊肿物的鉴别诊断与处理阴囊肿物是指位于男性阴囊部位的肿胀病灶,常见于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中。

对于阴囊肿物的鉴别诊断与处理,我们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相关辅助检查手段,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判断和处理。

本文将就阴囊肿物的鉴别诊断与处理进行讨论,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阴囊肿物的鉴别诊断1. 附睾囊肿附睾囊肿是一种常见的阴囊肿瘤,多数为单侧发生。

患者可出现阴囊肿胀、疼痛及触及包块等症状。

在体格检查中,可发现阴囊肿物病变位于附睾区。

针对性的辅助检查如超声波检查可有助于确诊。

2. 睾丸肿瘤睾丸肿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肿瘤,也可出现阴囊肿物的表现。

患者一侧或双侧阴囊肿物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或压痛。

除了体格检查外,静脉造影、睾丸超声波及磁共振成像等辅助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

3. 疝气疝气是指腹内器官或组织通过腹股沟区或腹直肌腱孔疝入阴囊,导致阴囊肿物的形成。

患者常出现腹股沟部位突出、随咳嗽或用力时变大、可还纳等症状。

体格检查中可通过触诊发现肿块,但仅凭体格检查无法判断疝气的种类,需要结合其他辅助检查结果来鉴别。

4. 附睾炎附睾炎是常见的一种男性生殖系统炎症,也可能导致阴囊肿物形成。

患者阴囊肿物常伴有发热、阴囊疼痛、尿道分泌物等症状。

体格检查时可发现附睾区肿胀压痛,并可伴有淋巴结肿大。

常规实验室检查如尿常规、尿培养等对附睾炎的鉴别有一定帮助。

5. 阴囊水肿阴囊水肿是一种由于水肿引起的阴囊部位体积增大。

可以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如输尿管结石、淋巴回流障碍等。

体格检查中可触及阴囊包块,并可伴有压痛或触痛。

相关辅助检查如尿常规、尿流动力学等有助于确定水肿的原因。

二、阴囊肿物的处理阴囊肿物的处理策略应根据不同的诊断结果而定,下面将就几种常见的阴囊肿物进行讨论。

1. 附睾囊肿对于附睾囊肿,常规的处理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

手术方式可以是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睾丸肿瘤诊治指南

睾丸肿瘤诊治指南
16
(二)影像学检查
B超首选
胸部X线是最基本检查 腹部及盆腔CT
17
(三)血清肿瘤标志物
AFP、HCG、LDH(主要用于转移性睾丸肿
瘤患者的检查) PALP(胎盘碱性磷酸酶)对精原细胞瘤的分期 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18
(四)根治性睾丸切除术
如怀疑睾丸肿瘤均应进行经腹股沟探查
14

睾丸肿瘤的诊断
(一)症状和体征
(二)影像学检查 (三)血清肿瘤标志物
(四)根治性睾丸切除术
15
(一)症状和体征
局部体征:患侧阴囊内无痛性肿块、阴囊钝
痛或下腹坠胀不适 浸润体征; 阴囊肿大粘连,单侧或双侧下肢 水肿 转移体征:颈部肿块、咳嗽或呼吸困难、 食欲减退、恶心 呕吐和消化道出血、腰背部疼痛和骨痛,外 周神经系统异常。
5
其他非特异性间质肿瘤
卵巢上皮类型肿瘤
集合管和睾丸网肿瘤 非特异间质肿瘤(良性和恶性)
6
二:睾丸肿瘤的分期
推荐国际抗癌联盟(UICC)2002年公布的分期标准
原发肿瘤(T):
临床区域淋巴结(N) 病理区域淋巴结(pN)
远处转移(M)
血清肿瘤标志物(S)
7
原发肿瘤(T):
4
性索/性腺间质肿瘤

间质细胞瘤 恶性间质细胞瘤 支持细胞瘤 ——富含脂质型 ——硬化型 ——大细胞钙化型 恶性支持细胞肿瘤 颗粒细胞瘤 ——成人型 ——幼年型 泡膜细胞瘤/纤维细胞瘤 其他性索/性腺间质细胞瘤 ——未完全分化型 ——混合型 包含生殖细胞和性索/性腺间质的肿瘤(性腺母细胞瘤)


生殖细胞肿瘤 性索/性腺间质肿瘤 其他非特异性间质肿瘤

睾丸肿瘤的科普知识

睾丸肿瘤的科普知识
早期发现才能提高治疗效果,避免病情加重。
何时需要就医?
定期检查
建议年轻男性定期进行自我检查,关注睾丸的变 化。
掌握自检方法,可以及早发现异常。
何时需要就医?
专业筛查
有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专业的医疗筛 查。
及时发现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如何诊断睾丸肿瘤?
如何诊断睾丸肿瘤?
体格检查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评估睾丸的情况。 通常包括触诊和询问病史。
如何诊断睾丸肿瘤?
影像学检查
超声波、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用于确认肿瘤的 存在。
影像学检查能帮助评估肿瘤的大小和位置。
如何诊断睾丸肿瘤?
肿瘤标志物检测
血液检测可以检测特定的肿瘤标志物,如AFP和 hCG。
这些标志物的水平有助于判断肿瘤的类型和进展 。
如何治疗睾丸肿瘤?
如何治疗睾丸肿瘤?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睾丸切除 术。
切除后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以防止复发。
如何治疗睾丸肿瘤?
辅助治疗
化疗和放疗常作为术后的辅助治疗,降低复发风 险。
不同类型的睾丸肿瘤对化疗的反应各有不同。
如何治疗睾丸肿瘤?
心理支持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关注心理健康,接受心理疏 导。
良好的心理支持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
什么是睾丸肿瘤?
类型பைடு நூலகம்
主要类型包括胚胎癌、精原细胞瘤和睾丸间质肿 瘤。
不同类型的肿瘤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有很大差异 。
什么是睾丸肿瘤?
发病率
睾丸肿瘤在男性中相对少见,但是年轻男性常见 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20至34岁男性中发病率最高。
谁容易得睾丸肿瘤?

睾丸肿瘤的诊治

睾丸肿瘤的诊治

临床期
• • • • • • • • • • • • • • • • • Ⅰ期:无转移。 ⅠA:肿瘤局限于睾丸及附睾。 ⅠB:肿瘤侵及精索或肿瘤发生于未下降的睾丸。 ⅠC:肿瘤侵及阴囊或腹股沟及阴囊手术后出现。 ⅠD:原发肿瘤的侵及范围不能确定。 Ⅱ期:有膈下的淋巴结转移。 ⅡA:转移的淋巴结<2cm。 ⅡB:至少一个转移淋巴结为2~5cm。 ⅡC:腹膜后淋巴结>5cm。 ⅡD:腹部可扪及肿块或腹股沟淋巴结固定。 Ⅲ期:纵隔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和(或)有远处转移。 ⅢA:有纵隔和(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但无远处转移。 ⅢB:远处转移但仅见肺: “少量肺转移”每侧肺转移数目<5,病灶直径>2cm。 “晚期肺转移”每侧肺转移数目>5,病灶直径>2cm。 ⅢC:任何肺以外的血行转移。 ⅢD:根治性手术后,无明显残存病灶,但瘤标阳性。
• 睾丸肿瘤以淋巴结转移为主。半数患者在初诊时已发生了 不同程度的转移。睾丸的淋巴引流起源于第二腰椎附近的 生殖嵴,在腹膜后区域形成,睾丸下降到阴囊的过程中带 着淋巴和血管通过腹股沟内环下降至阴囊,因此淋巴转移 的第一站在肾蒂血管水平的腰椎旁,双侧的淋巴可以跨越 中线相互交通。其上界可达肾蒂以上2cm,侧界为两侧肾 及输尿管上端的内侧缘,下界至腹主动脉交叉和髂血管的 上1/3为止。腹股沟淋巴结的转移常发生在肿瘤穿破白膜 而发生附睾、精索及阴囊皮肤等部位的转移。经阴囊睾丸 肿瘤切除和睾丸穿刺活检可造成局部的转移。远处转移最 常见的是肺、肝,其次是腹腔内转移。多数发生是直接邻 近侵犯。
诊断
• 1.肿瘤标志物(瘤标),尤其是AFP和HCG对睾丸生殖细胞的诊断、分期、治 疗反应的监测及预后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生殖细胞肿瘤瘤标分为两类:① 与胚胎发生有关的癌胚物质(甲胎蛋白A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腺素HCG);②某 些细胞酶(乳酸脱氢酶LDH和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 (1)AFP 纯胚胎癌、畸胎癌、卵黄囊肿瘤,AFP增高70%~90%。纯绒毛 膜上皮癌和纯精原细胞瘤AFP正常。 (2)HCG 绒毛膜上皮癌和40%~60%胚胎癌HCG增高,纯精原细胞瘤 5%~10%增高。 (3)LDHLDH普遍存在不同组织细胞中,故特异性较低,易出现假阳性。 生殖细胞肿瘤可引起LDH增高,并与肿瘤大小、分期有关。 (4)PLAP胎 盘碱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之同工酶,结构异于成人型碱性磷酸酶,95%精原 细胞瘤,PLAP增高,特异性57%~90%。 2.超声检查对阴囊内容物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诊断正确率97%,能直 接而准确测定睾丸肿瘤的大小和形态。此外对睾丸肿瘤淋巴结转移、腹腔脏 器转移有诊断价值。 3.胸部正、侧位片,以了解肺部和纵隔情况。 4.CT 更能敏感发现肺部转移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已取代静脉尿路造影和 淋巴管造影,且能发现直径小于2cm淋巴结转移灶。

睾丸肿瘤讲课PPT课件

睾丸肿瘤讲课PPT课件
控制慢性疾病: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如前列腺炎、附睾炎等,预防炎症恶化为肿瘤。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肿瘤迹象 避免长时间坐立,保持适当的运动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阴部清洁
患者年龄:45岁
症状:左侧睾丸无痛性肿大
诊断:左侧睾丸肿瘤,病理类 型为精原细胞瘤
治疗:手术切除左侧睾丸,术 后进行放疗和化疗
手术目的:切除肿瘤,降低肿 瘤分期,提高治愈率
手术方式:根治性睾丸切除术、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等
手术时机:早期发现、早期治 疗,提高治愈率
手术效果:根据肿瘤分期、病 理类型等因素而定,部分患者 可达到治愈效果
定义:通过药物 杀死癌细胞或阻 止其生长的方法
目的:缩小肿瘤、 控制病情、延长 生存期
患者年龄:45岁
症状:左侧睾丸无 痛性肿大
诊断:左侧睾丸精 原细胞瘤
治疗过程:手术切 除+放疗+化疗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症状、 诊断时间
诊疗过程:检查、手术、化疗 等
治疗效果:治愈情况、复发情 况等
病例特点:病理类型、恶性程 度等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症状、 诊断时间
治疗方法:手术、化疗、放疗 等
进展
靶向治疗:针 对特定基因突 变的靶向治疗 在睾丸肿瘤治 疗中的研究进

新的治疗方法:免疫疗法和基因疗 法在睾丸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预防和治疗策略:针对睾丸肿瘤的 预防和个性化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新的诊断技术:影像学技术和分子 生物学技术在睾丸肿瘤诊断中的最 新研究进展。
临床试验和药物研发:针对睾丸肿 瘤的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的最新研 究进展。
治疗效果:治愈情况、生存时 间等
后续注意事项:定期复查、生 活调理等

2016WHO睾丸肿瘤分类简介

2016WHO睾丸肿瘤分类简介

2016WHO 北京大学医学部贺慧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huiyinghe@ 137********睾丸肿瘤新分类简介生殖细胞肿瘤分类变化性索间质肿瘤分类变化【【目录原位生殖细胞肿瘤原位生殖细胞肿瘤原位生殖细胞肿瘤( Germ Cell Neoplasia In Situ, GCNIS)睾丸GCT 前驱病变 历史用名:Skakkebaek et al, Lancet, 1972: “possible carcinoma in situ of the testis”CIS (原位癌):并不是癌;IGCNU (小管内生殖细胞肿瘤,未分类型): 未分类?未分化?定义:由精原细胞瘤样的细胞组成,胞浆丰富透明,核大(10–11 µm)成角,染色质粗块状,单层排列于曲细精管靠近基底部,表达胚胎性生殖细胞的标记。

限于精原干细胞龛(spermatogonial niche )。

一般无生精现免疫组化:相似于胚胎性生殖细胞和精原细胞瘤PLAP 、Oct3/4、SALL4、NANOG 、CD117、D2-40(+)Oct 3/4多见于•隐睾;性腺发育不良;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生殖细胞肿瘤病史可见于绝大多数青春期后的生殖细胞肿瘤(90%)•GCNIS 支持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与下列病变无关✓皮样/表皮样囊肿✓儿童畸胎瘤、卵黄囊瘤✓精母细胞肿瘤GCNIS 可以paget 样的方式播散至睾丸网,偶尔可以达附睾甚至输精管GCNIS 是青春期后睾丸GCT 的前驱病变GSNIS→浸润性GCT◆睾丸活检标本中在活检标本中诊断GCNIS 是患者需要治疗的确切指征在活检标本(无精症、发育不良)中仔细寻找GCNIS ,必要时应用免疫组化(Oct 3/4 等)◆鉴别诊断生精细胞成熟延迟—不成熟GCNIS•精原细胞样的细胞位于小管的中心部•Oct3/4 + ,PLAP+,CD117-小管内生殖细胞肿瘤✓介于GCNIS 和浸润性生殖细胞肿瘤之间的中间状态✓有时不能完全排除浸润性生殖细胞肿瘤累犯小管✓小管失去正常结构(无Sertoli 细胞)✓小管内精原细胞瘤:见于约30%的精原细胞瘤和15%的非精原细胞瘤✓小管内非精原细胞瘤:仅见于约15%的非精原细胞瘤,以小管内胚胎性癌(常伴有小管内的坏死和钙化)最常见。

睾丸肿瘤 ppt课件

睾丸肿瘤  ppt课件

PPT课件
4
临床表现
大多数有睾丸体积增大,可扣及包块,包块质地较硬,常无触痛, 表面光滑,透光试验阴性。 睾丸检查时要用双手触诊,先检查正常一侧,再检查患侧,以便 对照两侧的大小、形状和质地。如阴囊空虚,则需注意腹股沟及 下腹部有无包块存在。 一般睾丸实性包块绝大部分为恶性,良性病变可为囊性、质软等, 可与恶性肿瘤初步鉴别。睾丸肿大、质地坚硬但表面尚光滑的常 为精原细胞瘤,如睾丸内有数个增大结节的 ,多为胚胎癌或畸胎 瘤。腹股沟、腋下及锁骨上区浅表淋巴结应检查有无肿大,对术 前分期分级有重要指导意义。部分睾丸肿瘤患者常伴有睾丸鞘膜 积液,因此对鞘膜积液诊疗时,要考虑睾丸肿瘤可能。
PPT课件
13
治疗
近年来,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其与传统腹膜 后淋巴结清扫术相比,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美容 效果好等优点。其不足之处为其学习曲线较长,对手术 器械和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但因其优势明显,腹腔镜下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甚至机器人手术必将成为未来腹膜 后淋巴结清扫术的方向。
睾丸精原细胞瘤:肿瘤细胞大小一致, 圆形多边形,胞浆透明,核仁明显。
PPT课件 7
分类
2、纯胚胎癌在临床上极为少见,但在生殖细胞瘤中其发 病率仅次于精原细胞瘤。然而,超过80%的混合性生殖细 胞瘤中含有胚胎癌成分。单纯胚胎癌的发病高峰期在25岁 至35岁之间,比精原细胞瘤的发病年龄段提前大约10年。 胚胎癌在50岁之后极少发生,更不会出现在婴幼儿期。大 多数患者以无痛性睾丸肿块就诊,大约2/3的患者在就诊 时就已经出现了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或远处转移。
PPT课件 5
分类
组织学分类 一、原发性肿瘤 (一)生殖细胞肿瘤: (1)精原细胞瘤: 典型精原细胞瘤;间变型精原细胞瘤;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 (2)非精原细胞瘤: 胚胎瘤;畸胎瘤(成熟型,未成熟型,恶性);绒毛膜上皮癌;卵黄囊瘤 (内胚窦肿瘤;胚胎性肿瘤)。 (二)非生殖细胞肿瘤; (1)性腺基质肿瘤:间质细胞瘤;支持细胞瘤。 (2)性腺胚细胞瘤 (3)其他类型肿瘤:睾丸网腺癌,间质性肿瘤,类癌等。 二、继发性肿瘤 网状内皮肿瘤;转移性肿瘤 三、睾丸旁肿瘤 腺瘤样肿瘤;附睾囊腺瘤;间皮瘤等。

睾丸肿瘤的病理 PPT

睾丸肿瘤的病理 PPT

睾丸肿瘤的分类(二) I 生殖细胞肿瘤(2)
• 畸胎瘤 成熟畸胎瘤 皮样囊肿 不成熟畸胎瘤 畸胎瘤伴有明显的恶性成分 单一胚层的变异 类癌(纯的类癌或伴有畸胎瘤成分)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睾丸肿瘤的分类(三) I 生殖细胞肿瘤(3)
• 多于一种组织类型的肿瘤 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 ( 描写不同成分并 估计它的百分含量) 多胚瘤
睾丸肿瘤的分类(四) II 性索间质肿瘤
• 间质细胞瘤 • 支持细胞瘤 典型型 硬化型 大细胞钙化型 • 颗粒细胞瘤 成人型 幼年型 • 混合性性索间质肿瘤 • 未分类的性索间质肿瘤
睾丸肿瘤的分类(五)
III 生殖细胞和性索间质混合性肿瘤
• • 睾丸母细胞瘤 其它
睾丸肿瘤的分类(六) IV 睾丸网肿瘤
(5)腺型 • 这种腺体很象肠腺,有的腺腔很小 • 腺体可以是单纯的,也可以是分枝的、复杂的 • 与畸胎瘤的腺体不同,腺上皮可有AFP的表达 • 纯的腺型在化疗后及转移灶中容易见到 (6)粘液型 • 特点是富含粘多糖的基质上分散着上皮样到梭 形的肿瘤细胞, • 这些梭形细胞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
卵黄囊瘤组织类型

卵黄囊瘤组织类型
(11)壁型 • 很罕见 • 少数分散的肿瘤细胞分布于嗜酸性基质中 • 这些基质被认为是基底膜物质,也就是说细胞 外有大量的基底膜的沉积 • 常发生于化疗后 卵黄囊瘤不同类型的发病率 微囊型、实性型、粘液型、腺样型、巨囊型、内 胚窦型、肝样型和乳头型、卵黄多囊型、肉瘤 样型和壁型
卵黄囊瘤组织特点
精原细胞瘤(Seminoma)
精母细胞精原细胞瘤 (Spermatocytic Seminoma, SS)
胚胎癌(Embryonal Carcinoma)
胚胎癌(Embryonal Carcinom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睾丸肿瘤有那些类型
睾丸肿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男科疾病,这种病在当今社会发病率很高,而且男人一旦得了这种病将无法生育,只有经过正规的治疗才有可能恢复正常的生育功能。

那么,睾丸肿瘤有那些类型?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下。

睾丸肿瘤有那些类型?
1、睾丸肿大:这种肿大多是在洗澡或换衣时无意中发觉,或者正好阴囊部受到某种撞击而轻度受伤,进行局部抚摸时发现。

大部分睾丸肿大并不伴有疼痛,局部压上去也不感到疼痛,偶尔可出现隐痛,但阴囊部睾丸总有一种坠胀感觉。

2、睾丸坚硬:摸上去像石块状,质地很硬,这与普通睾丸发炎睾丸呈均匀性肿胀和质地并不坚硬有显著差别。

3、睾丸沉重感:由于睾丸肿瘤是肿瘤细胞大量生长形成,所以是一个实质性肿块,生长到一定程度后,睾丸的重量骤增,患者会有沉重的下坠感觉,甚至影响行走。

如果用手托起睾丸,犹如托着石头一般,有一定的重量感。

4、急性睾丸疼痛:有朝一日,病侧睾丸突然发生剧烈疼痛,宛如睾丸扭转病变,原来是睾丸肿瘤组织突然发生出血,栓塞和缺血坏死所造成。

5、急性腹痛:位置较高的睾丸肿瘤由于向下坠吊而牵拉神经可以反射性地引起下腹部疼痛。

特别是位于腹腔里的隐睾,万一发生恶变,又同时伴有睾丸扭转,急性腹痛十分厉害。

6、男性乳房发育症:莫名其妙地乳房增大,也有睾丸肿瘤的可能,例如像胚胎癌、绒毛膜上皮癌、畸胎癌等肿瘤,本身会产生大量促性腺激素,体内这类激素增多,可刺激乳房增大。

7、不育:患睾丸肿瘤会大量破坏睾丸里的制造精子机构,会引起不育。

此外,本病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临床症状多变。

可能没有症状,常被偶然发现,随着肿块逐渐增大,可能出现下坠或沉重感;少数病人可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疼痛等症状;隐睾病人可表现为腹股沟区域下腹部的肿块;晚期病人出现相应转移部位如骨关节疼痛、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睾丸肿瘤有那些类型?希望通过教授的讲解能够对大家有一定帮助。

之所以当今社会睾丸肿瘤发病率这么高,主要是因为现在的男性在生活上十分随便,这就会导致一些疾病隐患出现,建议大家在平时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原文链接:/454wzl/2015/0819/230178.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