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确定
高支模架的计算方法

高支模的确定和荷载计算方法一、高支模的定义: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大于18m, 均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二、均荷载的计算方法:(一)荷载的组成均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板厚(m)×25KN/m3(25KN/m3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3为单位,在计算均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5KN/m3。
)模板木方的自重 0.3KN/m2(计算均荷载时取值为0.3KN/m2)施工均布活荷载 3KN/m2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例:1.2×(25M+0.3)+1.4×3=15M=0.348米,取整M=35㎝即板厚达到或超过35㎝时需要专家论证。
三、集中线荷载的计算方法(一)荷载的组成集中线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梁的截面积(m2)×26KN/m3(26KN/m3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3为单位,在计算集中线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6KN/m3。
)模板木方的自重=梁截面模板的周长(m)×0.5KN/m2(计算集中线荷载时取值为0.5KN/m2)施工均布活荷载=梁宽m×3KN/m2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例1:梁高700,梁宽7001.2×[0.7×0.7×26+(0.7+0.7+0.7)×0.5]+0.7×3×1.4=19.488<20例2:梁高1000,梁宽5001.2×[0.5×1.0×26+(1.0+1.0+0.5)×0.5]+0.5×3×1.4=19.2<20例3:梁高900,梁宽6001.2×[0.6×0.9×26+(0.9+0.9+0.6)×0.5]+0.6×3×1.4=20.808>20,需论证四、根据以上的计算方法进行反推,楼板厚度大于或等于350mm,其模板支撑系统属于高支模范围。
高支模要求

高支模要求构造要求6。
1立杆6.1。
1立杆支承在土体上时,地基承载力应满足受力要求,防止产生不均匀沉降。
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对土体采取压实、铺设块石或浇筑混凝土垫层等措施.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6.1.2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6.1。
3当采用在梁底设置立杆的支撑方式时,宜采用可调托座直接传力,可调托座与钢管交接处应设置横向水平杆,托座顶距离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300mm.梁底立杆应按梁宽均匀设置,其偏差不应大于25mm。
6.1.4当在立杆底部或顶端设置可调托座时,其调节螺杆的伸缩长度不应大于200mm。
6。
1.5立杆的纵横距离不应大于1200mm;对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架,立杆的纵横距离除满足设计要求外,不应大于900mm。
6.1.6模板支架底层步距,除满足设计要求外,不应大于2m,其余步距不应大于1。
8m。
6.1.7立杆接长除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2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6。
1。
8立杆接长时,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6.2水平杆6.2.1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确1/3;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6.2。
四川2020定额高支模计算

四川2020定额高支模计算一、引言高支模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模板系统,它具有承载能力强、施工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四川的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四川2020年定额高支模计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二、高支模计算公式高支模计算是根据建筑结构的要求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的。
在四川2020年定额中,高支模计算公式如下:支撑面积 = (支撑板长度 + 支撑板宽度)× 支撑板数量支撑板数量 = (施工区域长度 + 支撑板间距)/ 支撑板长度三、计算步骤1. 确定支撑板的尺寸:根据构造图纸和设计要求,确定支撑板的长度和宽度。
2. 计算支撑板数量:根据施工区域的长度和支撑板的间距,使用公式计算出支撑板的数量。
3. 计算支撑面积:将支撑板的长度、宽度和数量代入公式,计算出支撑面积。
四、实例分析以某建筑工程为例,施工区域的长度为10米,支撑板的长度为2米,宽度为0.5米,支撑板的间距为0.1米。
1. 确定支撑板的尺寸:支撑板的长度为2米,宽度为0.5米。
2. 计算支撑板数量:支撑板的间距为0.1米,施工区域的长度为10米。
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支撑板的数量为:支撑板数量 = (10 + 0.1)/ 2 = 5.05块(取整数值)3. 计算支撑面积:将支撑板的长度、宽度和数量代入公式,计算得到支撑面积为:支撑面积 = (2 + 0.5)× 5 = 12.5平方米五、注意事项1. 在进行高支模计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支撑板的尺寸和间距,以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稳定。
2. 支撑板的材料选择应符合相关建筑规范和要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在进行高支模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4. 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和维护支撑板的状态,发现损坏或变形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六、结论四川2020年定额高支模计算是根据支撑板的尺寸、数量和支撑面积来确定的。
通过合理计算和施工操作,可以保证高支模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高支模工程的界定范围及专家论证审查

一、高支模部分参考答案
问答题:
1、试述高支模工程的界定范围及专家论证审查的要求。
答:范围:“水平砼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米,或跨度超过18米,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专家论证的要求:“施工企业应当组织专家组进行书面论证审查,施工企业应根据论证审查报告进行完善,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实施”。
2、简述支架搭设技术要求的主要项次及其检查方法和工具?
3、高支模工程横向、纵向剪刀撑及水平剪刀撑的布置原则是什么?
答:原则是:“高支模立柱在4。
5米以下部分,应设置不少于两道的纵横水平杆,立柱4。
5米以上部分每增高1。
5米应相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剪刀撑应纵横设置,且不少于两道,其间距不得超过6。
5米,支撑主梁的立柱必须设置剪刀撑。
对特殊的工段结构,当模板面非水平面或施工荷载不均衡时,应按整体稳定性和抗倾覆能力计算确定水平拉杆、剪刀撑的设置。
高支模定义及荷载计算

高支模定义和荷载计算方法一、高支模的定义住建部“建质【2009】87号文”: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附件二第二条规定: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均荷载)15KN/㎡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二、均荷载的计算方法:均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板厚(m)×25KN/m³(25KN/m³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³为单位,在计算均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5KN/m³)模板木方自重=0.3KN/㎡(计算均荷载时取值为0.3 KN/㎡)施工均布活荷载=0.3 KN/㎡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例:假设板厚为M则:1.2×(25×M+0.3)+1.4×3=15计算可得M=0.348≈0.35m即板厚大于或等于35cm时需要专家论证。
三、集中线荷载的计算方法集中线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梁截面面积(㎡)×26KN/m³(26KN/m³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³为单位,在计算集中线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6KN/m³)模板木方自重=梁截面模板的周长(m)×0.5KN/㎡(计算集中线荷载时取值为0.5 KN/㎡)施工均布活荷载=梁宽(m)×3KN/㎡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例:梁高600,梁高12001.2×【0.6×1.2×26+(0.6+1.2+1.2) ×0.5】+1。
4×0.6×3=26.784>20KN/m,故需要专家论证那些以截面面积来直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的是错误的,因为其中模板木方自重和施工均布活荷载所取的分别为梁模板截面周长和梁宽,并非梁截面面积,所以完全以截面面积来计算是不准确的。
需专家论证的高大支模的确定和荷载计算方法

需专家论证的矮小支模的确定和荷载计较办法之五兆芳芳创作矮小支模的定义: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 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 及以上.矮小支模应进行专家论证.普通高支模的定义: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2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一、施工总荷载的计较办法:1、施工总荷载的组成施工总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2、钢筋砼自重=板厚(m)×25KN/m3,3、模板木方的自重取值为0.3KN/㎡4、施工均布活荷载取3KN/㎡5、分项系数××3=15KN/㎡解得h=0.348米,取整h=350mm ,即板厚达到或超出350mm时,需要进行专家论证.二、集中线荷载的计较办法1、集中线荷载的组成集中线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2、钢筋砼自重=梁的截面积(m2)×25.5~26KN/m3(配筋率大时取26KN/m3)3、模板木方的自重=梁截面模板的周长(m)×0.5KN/㎡4、施工均布活荷载=梁宽(m)×3KN/㎡5、分项系数例1:梁高700,梁宽700 ,支撑架高度在8m以下:××25+(0.7+0.7+0.7)×0.5]××3×1.4=18.9<20,故不需专家论证.例2:梁高1000,梁宽500,支撑架高度在8m以下:××26+(1.0+1.0+0.5)×0.5]××3×1.4=19.2<20,故不需专家论证.例3:梁高900,梁宽600,支撑架高度在8m以下:××26+(0.9+0.9+0.6)×0.5]××3×1.4=20.808>20 故需进行专家论证.三、结论:按荷载值分类时,当支撑架高度超出8m时,楼板厚度大于或等于350mm,其模板支撑系统属于矮小支模规模;梁截面积大于或等于0.54m2时,其模板支撑系统属于矮小支模规模.矮小支模规模须单独编制专项计划,报公司审核后提交专家论证,按论证后计划实施.普通高支模的荷载计较办法参照矮小支模荷载计较办法,普通高支模须编制专项计划报公司审批后实施.。
高支模确定

高支模的确定和荷载计算方法一、高支模的定义: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大于 18m, 均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二、均荷载的计算方法:(一)荷载的组成均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板厚(m)×25KN/m3(25KN/m3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3 为单位,在计算均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5KN/m3。
)模板木方的自重 m2(计算均荷载时取值为m2)施工均布活荷载 3KN/m2 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例:×(25M+)+×3=15 M=米,取整M=35㎝即板厚达到或超过35㎝时需要专家论证。
三、集中线荷载的计算方法(一)荷载的组成集中线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梁的截面积(m2)×26KN/m3(26KN/m3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3 为单位,在计算集中线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6KN/m3。
)模板木方的自重=梁截面模板的周长(m)×m2(计算集中线荷载时取值为m2)施工均布活荷载=梁宽m×3KN/m2 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例1:梁高700,梁宽700 ×[××26+(++)×]+×3×=<20 例2:梁高1000,梁宽500 ×[××26+(++)×]+×3×=<20 例3:梁高900,梁宽600 ×[××26+(++)×]+×3×=>20,需论证四、根据以上的计算方法进行反推,楼板厚度大于或等于350mm,其模板支撑系统属于高支模范围。
高大模板的确定和荷载计算方法

高大模板的确定和荷载计算方法一、高大模板的定义: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和《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规定: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 kN/m及以上的模板支撑系统属于高大模板。
二、施工总荷载的计算方法:(一)荷载的组成施工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钢管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板厚(m)×25KN/m3(25KN/m3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3为单位,在计算均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5KN/m3。
)模板木方钢管的自重:0.3KN/m2(计算均荷载时取值为0.3KN/m2)施工均布活荷载:2KN/m2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二)计算实例:(25×M+0.3)×1.2+2×1.4=15M=[(15-1.4x2-1.2 x0.3]/25=0.474米取整M=474mm,即板厚达到或超过474MM时,需要专家论证。
三、集中线荷载的计算方法:(一)荷载的组成集中线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钢管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梁的截面积(m2)×26KN/m3(26KN/m3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3为单位,在计算集中线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6KN/m3。
)模板木方的自重=梁截面模板的周长(m)×0.5KN/m2(计算集中线荷载时取值为0.5KN/m2)施工均布活荷载=梁宽m×3KN/m2 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二)计算实例:1、梁高700,梁宽7001.2x[0.70x0.70x26+(0.70+0.7+0.70)*0.50]+0.70x3x1.40=19.488<20 ,不需论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支模的确定和荷载计算方法一、高支模的定义: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大于18m, 均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二、均荷载的计算方法:(一)荷载的组成均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板厚(m)×25KN/m3(25KN/m3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3 为单位,在计算均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5KN/m3。
)模板木方的自重0.3KN/m2(计算均荷载时取值为0.3KN/m2)施工均布活荷载3KN/m2 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 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 例: 1.2×(25M+0.3)+1.4×3=15 M=0.348米,取整M=35㎝即板厚达到或超过35㎝时需要专家论证。
三、集中线荷载的计算方法(一)荷载的组成集中线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梁的截面积(m2)×26KN/m3(26KN/m3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3 为单位,在计算集中线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6KN/m3。
)模板木方的自重=梁截面模板的周长(m)×0.5KN/m2(计算集中线荷载时取值为0.5KN/m2)施工均布活荷载=梁宽m×3KN/m2 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 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
例1:梁高700,梁宽700 1.2×[0.7×0.7×26+(0.7+0.7+0.7)×0.5]+0.7×3×1.4=19.488<20 例2:梁高1000,梁宽500 1.2×[0.5×1.0×26+(1.0+1.0+0.5)×0.5]+0.5×3×1.4=19.2<20 例3:梁高900,梁宽600 1.2×[0.6×0.9×26+(0.9+0.9+0.6)×0.5]+0.6×3×1.4=20.808>20,需论证四、根据以上的计算方法进行反推,楼板厚度大于或等于350mm,其模板支撑系统属于高支模范围。
五、根据以上的计算方法进行反推,梁截面积大于或等于0.48m2时,应验算其集中线荷载是否超过高支模范围,以确定是否需要专家论证。
注:以上计算方法的依据为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