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周延

合集下载

形式逻辑第三章答案

形式逻辑第三章答案

《形式逻辑》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一、下列语境哪些直接表达判断?为什么?(3)、(5)直接表达判断二、下列命题属于何种性质命题?其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如何?1.全称肯定命题。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2.全称肯定命题。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3.全称肯定命题。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没有一个不是”=“全都是”)。

4.全称否定命题。

主项谓项均周延(“没有一个是”=“全都不是”)。

5.特称否定命题。

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6.特称肯定命题。

主项谓项均不周延。

7.全称肯定命题(更具体地讲,单称肯定命题)。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8.全称否定命题。

主项谓项均周延。

三、根据性质命题的对当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解:1.“所有商品都有商标”(属于SAP)与“所有商品没有商标”(属于SEP)是上反对关系,由SAP假不能够推出SEP真;“所有商品都有商标”(属于SAP)与“有些商品没有商标”(属于SOP)是矛盾关系,由SAP假能够推出SOP真。

(注意,在运用对当关系进行推断之前,所有的命题都要先转换为同素材的性质命题。

下同。

)2.“有些零件不是次品”(属于SOP)与“有些商品是次品”(属于SIP)是下反对关系,由SOP假能够断定SIP为真;“有些零件不是次品”(属于SOP)与“所有零件不是次品”(属于SEP)是差等关系,所以由SOP假可推断SEP为假。

3.这三个命题分别属于A、I、O和E命题,由它们为真可以推断它们各自的同素材的性质命题的真假如下:a.SAP真⊢SOP假、SIP真、SEP假b.SIP真⊢SEP假、SAP和SOP真假不定c.SOP真⊢SAP假、SEP和SIP真假不定d.SEP真⊢SAP假、SIP假、SOP真四、将下列命题进行换质,并用公式表示之。

1.S EP⊢S A P2.SIP⊢SO P3.SAP⊢SE P4.SOP⊢SI P五、下列命题能否换位?若能,请用公式表示之。

1.SIP⊢PIS2.SAP⊢PIS3.SOP不能换位4.SEP⊢PES六、下列推理是否正确?若正确,请把省略的推理步骤补充完整。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教学大纲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是大学本(专)科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作为一门思维科学,它既有认识的作用,又有表达和论证思想的作用。

学习形式逻辑对于自觉地进行思维的逻辑训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增强逻辑论证的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本课程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原则和方法,要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逻辑规律和逻辑原理,同时,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自觉地运用学过的逻辑理论和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逻辑问题。

通过学习本课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就中文系而言,本课程应注意同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基础课程相联系,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本课程的一些内容比较抽象,教学中应注意重点突出、例证生动,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加强趣味性。

教材一般都借用了数理逻辑的语言形式,应注意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的转换。

五、本课程讲授一学期,约32学时。

书面作业2次。

六、本大纲课程教学内容顺序依托华东师大《形式逻辑》教材内容顺序编排,教学重点为第二、三、四、五、六、十章,教师在完成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课时多少及学生接受能力对教学内容可以适当调整。

由于选用教材不同,内容编排顺序以及个别内容、术语可能小异,教学中应作适当调整。

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意义第一节了解:形式逻辑的对象(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性质(全民性、工具性)。

第二节理解: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概念第一节概念的概述一、了解:概念是通过揭示对象的特性或本质来反映对象的一种思维形式。

二、了解:概念与语词的关系第二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一、了解:概念内涵、外延的定义二、掌握: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第三节概念的种类一、理解: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二、理解: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三、理解:正概念与负概念第四节概念外延间的关系一、理解:相容关系(全同、真包含、真包含于、交叉)二、理解:不相容关系(全异:矛盾、反对)第五节掌握:概念的限制和概括第六节掌握:定义及其规则第七节掌握:划分及其规则第三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第一节了解:命题和推理的概述第二节性质命题一、了解:性质命题是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

形式逻辑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形式逻辑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形式逻辑》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p.13练习题一、请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的“逻辑”一词的涵义。

1.表示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表示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以及反映这种规律性的思维发展的规律性。

2.表示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学科。

3.表示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4.表示看事物的观点。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p.43练习题一、在下列句子中,哪些语词或语句是标有横线的概念的内涵或外延?(1)“艺术”的内涵: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一定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的外延: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

(2)“宇宙”的内涵:无比众多的运动着的物质,存在于无限的空间、时间之中。

“宇宙中的物质”的外延:分散的物质,即星际物质,和集中的物质,即天体。

(3)“国家”的内涵: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外延: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4)“生产资料”的内涵: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所必须具有的物质资料。

“生产资料”的外延:土地、森林、水流、生产工具、生产建筑物、交通工具等。

(5)“科学”的内涵: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概念、定义、公理等逻辑思维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科学”的外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6)“宪法”的内涵: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是实现其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

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阶级性质、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宪法”的外延:资本主义宪法,社会主义宪法。

二、下列句子中标有横线的语词表达何种概念(单独概念或普遍概念、集合概念或非集合)?发 展 中 国 家亚 洲 国 家印 度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1)(2)政 党中国共产党 无产 阶 级先 锋 队(3)亚洲小学生 中学生三好学生工人(4) 直接 经验 知识 间接 经验 知识(5)科研 工作者 教育 工作者脑力劳动者劳 动 者(6) 伟大 的思 想 家 伟大 的文 学家伟大的革命家鲁 迅 (7) 小说戏 剧文学作品(8)(1)集合概念。

形式逻辑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形式逻辑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形式逻辑》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1、“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这里的“逻辑”一词是指( 客观事物的规律 )。

2、“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

”这里的“逻辑”一词是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3、当SAP 和SEP 同假时,S 和P 之间可能具有的关系是(真包含)关系和(交叉)关系。

4、主谓项分别相同而质和量均不相同的两个性质命题之间的关系是( 矛盾 )关系。

5、根据对当关系,当SAP 真时,SIP 必( 真 );当□P 假时,◇¬P 必( 真 )。

6、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的性质命题是( 全称肯定命题 )。

7、“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甲、乙、丙三人中有且只有一人看过《左传》”这8、“瓜熟蒂落”、“鸟语花香”这两个判断的逻辑形式可分别表示为( p →q ) 、( p ∧q )。

9、具有包含关系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对之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

10、与“并非如果刮风就下雨”这一命题等值的联言命题是( 虽然刮风,但没有下雨 )。

11、根据逻辑基本规律的( 排中 )律,可由一个判断的假,推出与之相矛盾的另一判断为真。

12、“语言没有阶级性,语言是社会现象,所以社会现象没有阶级性。

”该三段论犯了( 小项不当周延 )的逻辑错误。

13、当 ¬q 和¬p ∨¬q 同假时,p ∧q 为取值为( 真 )。

14、当p ←→q 和p ∨q 皆真时,p ∧q 取值为( 真 )。

15、"有些人是人民警察,所以有些人应该遵守《人民警察法》。

"该省略三段论的中项是( 人民警察 )。

16、根据对当关系,当◇P 假时,□P 必( 假 );当□¬P 真时,◇P 必( 假 )。

17、根据逻辑基本规律的( 不矛盾 )律,可由一个判断的真,推出与之相矛盾的另一判断为假。

18、在概念外延间的真包含、交叉和矛盾关系中,属于传递关系的是(真包含 )关系。

形式逻辑第三章答案

形式逻辑第三章答案

《形式逻辑》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一、下列语境哪些直接表达判断?为什么?(3)、(5)直接表达判断二、下列命题属于何种性质命题?其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如何?1.全称肯定命题。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2.全称肯定命题。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3.全称肯定命题。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没有一个不是”=“全都是”)。

4.全称否定命题。

主项谓项均周延(“没有一个是”=“全都不是”)。

5.特称否定命题。

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6.特称肯定命题。

主项谓项均不周延。

7.全称肯定命题(更具体地讲,单称肯定命题)。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8.全称否定命题。

主项谓项均周延。

三、根据性质命题的对当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解:1.“所有商品都有商标”(属于SAP)与“所有商品没有商标”(属于SEP)是上反对关系,由SAP假不能够推出SEP真;“所有商品都有商标”(属于SAP)与“有些商品没有商标”(属于SOP)是矛盾关系,由SAP假能够推出SOP真。

(注意,在运用对当关系进行推断之前,所有的命题都要先转换为同素材的性质命题。

下同。

)2.“有些零件不是次品”(属于SOP)与“有些商品是次品”(属于SIP)是下反对关系,由SOP假能够断定SIP为真;“有些零件不是次品”(属于SOP)与“所有零件不是次品”(属于SEP)是差等关系,所以由SOP假可推断SEP为假。

3.这三个命题分别属于A、I、O和E命题,由它们为真可以推断它们各自的同素材的性质命题的真假如下:a.SAP真⊢SOP假、SIP真、SEP假b.SIP真⊢SEP假、SAP和SOP真假不定c.SOP真⊢SAP假、SEP和SIP真假不定d.SEP真⊢SAP假、SIP假、SOP真四、将下列命题进行换质,并用公式表示之。

1.S EP⊢S A P2.SIP⊢SO P3.SAP⊢SE P4.SOP⊢SI P五、下列命题能否换位?若能,请用公式表示之。

1.SIP⊢PIS2.SAP⊢PIS3.SOP不能换位4.SEP⊢PES六、下列推理是否正确?若正确,请把省略的推理步骤补充完整。

形式逻辑练习题(二)

形式逻辑练习题(二)
A.I→O
B.I∨O
C.I∨O
D.O→I
E.I∨O
四、多项选择题
1.已知(p∧q)假,则( )为真。
A.p∧q
B.p∨q
C.p∨q
D.p∨q
E.p→q
2.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
A.前提真时结论未必真
B.思维进程相同
C.并非由一个前提推出结论
D.结论是或然的
E.推理结构相同
3.以SAM与MAP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将所得结论作前提,再进行换质位法推理,能必然得出的结论是( )
3.在“[A()B]→B”的空括号内,填入逻辑常项符号________,可构成有效的推理式。
4.若SEP为真,则SI________。
5.以“SIP或者SOP,并非SOP”为前提进行选言推理,可必然得出结论________。
6.如果有的a是b,有的b不是a,而且________,那么a与b之间在外延上的关系是交叉关系。
7.B 8.C 9.B 10.B 11.D 12.B
三、1.AD 2.CE 3.CE 4.AD 5.BC
6.AB 7.CE 8.AB 9.AD 10.AC
四、1.ABCDE 2.ACD 3.ABCD
五、1.
2.
六、(一)将条件与两判断分别符号化:
条件:(p∧q)p∨q
(1)p→q
(2)p∨q
(二)列真值表:
A.偷换概念
B.转移论题
C.自相矛盾
D.模棱两可
E.推不出
9.“光是有质量的,因为光对它射到的物质产生了压力,而如果光没有质量,就不会产生这种压力”。这段论证用的是( )( )。
A.演绎推理
B.归纳论证
C.直接论证

形式逻辑复习思考题

形式逻辑复习思考题

《形式逻辑》复习思考题判断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 。

有所断定、有真假 求同法的特点是 ,求异法的特点 、剩余法的特点是 。

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从余果中找余因任何判断都有两个特征:第一, ;第二, 。

判断必须有断定、判断必须有真假。

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含有三个项:大项、小项和中项, 叫大项; 叫小项; 叫中项。

结论的谓项、结论的主项、在前提中出现过两次的项。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 和 两部分组成的。

逻辑常项、逻辑变项如果没有p ,就必然没有q ,这时,p 是q 的 条件;如果有p ,就必然有q ,这时,p 是q 的 条件。

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

若 p ∨q 取值为真,则p ∨q 取值为 。

真 若q p →取值为假,则q p ∧ 取值为 ,q p ∨取值为 。

假、真三段论的格是由于 的位置不同所构成的三段论形式;三段论的式是由于 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形式的三段论。

中项在前提中、前提判断和结论判断的质和量设 p 、q 是假判断,因此“p q ∧ ”是假判断;“p q ∨ ”是 判断;“pq ”是 判断;“q p →”是 判断;“q p ←”是 判断;“ q p ↔ ”是 判断。

假、假、真、真、真 设 p →q 与q 均取值为真,则p 取值为 。

真假不定思维的逻辑形式由两部分组成,一是 ,二是 。

是区分不同类型的逻辑形式的唯一标准。

逻辑常项、逻辑变项、逻辑常项 探求因果联系五种方法是 、 、 、 、 。

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

性质判断对当关系推理是指具有 的性质判断 、 、 、 之间进行的推理。

相同素材 、A 、E 、I 、O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 ,并且后件 时,该判断为假;要使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为真,假如后件任意取值,则前件必须取 。

假、真、假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M 不都是P ”,结论为“并非所有的S 都是P ”,其小前提为 ,它属于第 格的 式。

所有的M 不是P 、三、OAO依据同素材的性质判断间的对当关系,由A假可推知E 、I 、O 。

形式逻辑部分公式、符号和规则

形式逻辑部分公式、符号和规则

形式逻辑部分公式、符号和规则判断部分一、性质判断对当关系1、A与E之间的反对关系:一个为真,另一个必假;一个为假时,另一个真假不定。

2、I与O之间的下反对关系:一个为真,另一个真假不定;一个为假,另一个必真;3、A与O;E与I之间的矛盾关系:不可同真,不可同假4、A与I;E与O之间的差等关系:全称真,特称必真;全称假,特称真假不定;特称真,全称真假不定;特称假,全称必假二、性质判断主项、谓项的周延情况1、全称判断的主项都周延,特称判断的主项都不周延;2、肯定判断的谓项都不周延,否定判断的谓项都周延三、联言判断的真假(P并且q ; P∧q)当所有的联言肢都为真,该联言判断才为真;只要有一个联言肢为假,该联言判断必假。

四、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情况:P或者q ; P∨q只要有一个选言肢为真,该选言判断就真;只有当所有的选言肢为假,该选言判断才假五、不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情况:要么P,要么q ;“p q”有而且只有一个选言肢为真时,该选言判断就真;其余情况都为假。

六、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情况:如果P,那么q ;“p→q”“有P必有q,无P则q不定;有q则P不定,无q 必无P”七、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情况:只有P,才q ;“p←q”“无P必无q,有P则q不定;有q必有P,无q则P不定。

”八、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情况:当且仅当P,那么q ;“p ←→ q”有P必有q,无P必无q,有q必有P,无q必无P”推理一、性质判断变形直接推理1、换质法SEP→SA非P:SAP→SE非P:SIP→SO非P:SOP→SI非P:2、换位法AP→PIS;SEP→PES;SIP→PIS ;SOP→不可换位二、三段论的规则1、有并且只有三个不同的项,否则会犯“四项错误”2、中项至少周延一次,否则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3、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否则会犯“大项扩大”或“小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4、两个否定前提,不能推出结论;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结论必否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式逻辑周延
形式逻辑,也称为符号逻辑或传统逻辑,是一种研究命题和推理的逻辑学分支。

它主要关注逻辑结构的形式,而不考虑内容的真实性或伦理学问题。

形式逻辑以符号表示命题和推理规则,通过对符号的组合和转换来分析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本文将就形式逻辑的定义、基本原理、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等方面进行介绍。

形式逻辑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是命题,即陈述性语句,它们可以被判断为真或假。

形式逻辑使用符号来表示命题,通常用大写字母P、Q、R等来表示命题。

基本命题连接词包括合取(∧)、析取(∨)、条件(→)和双条件(↔)。

合取表示“且”,析取表示“或”,条件表示“如果...则...”,双条件表示“当且仅当”。

通过这些命题连接词的组合和转换,我们可以进行各种逻辑推理。

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包括等价律、否定律、排中律等。

等价律指出,如果两个命题在逻辑上是等价的,那么它们的真值表达式是相同
的。

否定律指出,一个命题与它的否定命题的真值是互补的。

排中律指出,对于任何一个命题,它和它的否定命题之一必定为真。

形式逻辑的推理:
形式逻辑通过命题之间的推理规则来推导新的命题。

一种常见的推理形式是假言推理,也称为条件推理。

假言推理使用条件连接词,假设一个前提条件成立,然后通过推理得出结论。

另一种常见的推理形式是消解推理,也称为析取推理。

消解推理通过应用归结原则来推导结果。

归结原则认为,如果两个命题的某些部分是相反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消除这些相反的部分来得到归结的结果。

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
命题逻辑是形式逻辑的一个分支,它主要关注命题的真值。

命题逻辑只涉及真和假这两个值,不关心命题的具体内容。

谓词逻辑是形式逻辑中的另一个分支,它考虑命题中的变量和量词。

谓词逻辑引入了谓词,即用于描述个体和关系的函数符号。

谓词
逻辑可以描述更复杂的逻辑关系,例如包含量词的命题,它们可以表示"存在"和"对于所有"这样的量化关系。

总结:
形式逻辑是一种研究命题和推理的逻辑学分支,它通过使用符号和推理规则来分析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包括等价律、否定律和排中律等。

形式逻辑可以用于推导新的命题,如假言推理和消解推理。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是形式逻辑的两个分支,命题逻辑只关注命题的真值,而谓词逻辑考虑命题中的变量和量词。

形式逻辑对于理解和分析逻辑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是逻辑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