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骨移植术

合集下载

人工真皮联合中厚皮片移植治疗足踝部骨肌腱外露护理体会

人工真皮联合中厚皮片移植治疗足踝部骨肌腱外露护理体会

人工真皮联合中厚皮片移植治疗足踝部骨与肌腱外露的护理体会骨与肌腱外露一直是创面修复的难点,尤其是足踝部由于周围软组织血运不良,创面基底肉芽生长缓慢,周边皮肤弹性差,往往需要带蒂皮瓣或者游离皮瓣进行修复,虽然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手术的成功率得以明显提高,但是供区仍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受区往往比较臃肿,外观和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近年来有报道人工真皮应用于软组织与肌腱外露的修复,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们自2009年起应用人工真皮联合中厚皮片移植治疗足踝部骨与肌腱外露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8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最小年龄21岁,最大69岁,平均48.6岁。

致伤因素:外伤5例,慢性溃疡3例。

致伤部位:内踝2例,外踝1例,足底内侧2例,足背2例,足趾1例。

其中肌腱外露2例,骨外露6例。

缺损面积1.5cmx2.2cm—3.5cmx4.3cm。

1.2. 治疗方法创面清创:清除肌腱周围失活组织,尽量保留腱膜,对伴有骨外露的创面,用咬骨钳去除表层坏死组织至骨面有相对活跃的渗血。

使创面基底及边缘组织有良好的血液供应。

人工植皮移植:将人工真皮(商品名皮耐克)置于生理盐水中浸湿,根据创面大小选择合适的尺寸,将人工皮的海绵层贴在创面基底,然后与创面边缘缝合起来,稍微压迫固定,每2-3天换药一次。

中厚皮片移植:2-3周后人工真皮血管化后,置入中厚皮片,打包固定。

1.3. 结果本组病例人工真皮血管化良好,皮片均100%成活。

2 典型病例患者,男性,64岁,主因左足底内侧外伤后骨质外露1年余入院,入院时创面大小约2.2cmx1.7cm,清创后显示其骨外露的大小约3.2x3.5cm左右,采用人工真皮覆盖,术后3天换药一次,17天后人工真皮血管化良好,肉芽生长良好,于大腿外侧取中厚皮片移植,打包固定,术后1周拆除荷包,皮片愈合良好。

(详见图示)3 护理观察除一般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康复功能指导外,我们重点在于人工真皮的护理观察。

植 骨

植      骨

同种异体骨


新鲜自体骨移植是公认最好的植骨材料。但需另做切 口取骨,延长了手术时间,有发生手术合并症的可能。 而且,有时来源受限,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因而,骨 库的建立,以提供替代自体骨移植材料,在骨移植中 在占有重要体位,已成为现代骨科必须具有的一项设 备。具有来源丰富,应用方便,减少手术操作和缩短 了手术时间等优点,而且消除了取骨所致合并症。 z 供体来源多为健康尸体、外伤性截肢和关节置 换切取的骨质。 保存方法:冷藏、冷冻、冻干、硫柳汞、酒精、 脱钙、除蛋白、煮沸、高压消毒等;
移植骨的来源:
一、自体骨移植 二、同种异体骨 三、异种骨 四、人工植骨材料

自体骨移植
它的成骨潜能最大,可提供一些活的 骨细胞,以骨松质量多,细胞存活时间 也长。 供骨区选择:髂骨、胫骨前内侧面、 腓骨中段、股骨大粗隆、肋骨等; 自体骨移植是植骨的金标准。

取髂骨植骨术

植骨材料不要求强度时,髂骨嵴是最常用的自体骨供区, 尤以髂后上棘和髂前上棘区骨松质量大。显露髂骨比较容易, 但出血较多。应沿髂嵴臀肌与骨膜接触处做切口,直达骨面的 骨膜下显露外板和内板,并用温盐水纱布充填于骨膜下压迫止 血后再取骨。如仅取外板,则内板不必显露。髂嵴前部不宜取 得太多,取骨后必须将残存骨尖凿掉修平,以免术后骨尖突出, 既疼痛又不美观,系裤带也不方便。髂嵴后部供骨量大,但不 应涉及骶髂关节,以免日后发生骶髂关节不稳和疼痛。一般取 骨完成,应用粗丝线确切缝合剥离的骨膜和肌肉起点。取骨后 的骨面出血有时很多,不主张使用骨蜡(非生物材料可延迟骨 愈合),应采用严密缝合和局部加压。为防止血肿形成和感染, 留置引流是很重要的,于术后24-48小时拔除。
骨移植材料应具备的条件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是一种用于治疗骨折或骨缺损的外科手术方法。

手术过程中需要从髂骨取骨区取得三层皮质骨组织并进行修复。

髂骨取骨区是位于髂骨的前上缘,需要通过切开皮肤和软组织来暴露出来。

髂骨表面是平坦的,没有任何突起,所以手术操作相对较容易。

但是由于髂骨是人体的重要骨骼结构,周围是许多重要神经血管和组织,因此手术操作时需要特别小心和谨慎,以避免伤及周围结构。

髂骨内板或外板取骨需要逐层进行。

我们需要切开皮肤和浅层的皮下组织,然后暴露出浅表骨皮质。

通过使用电动骨钻等工具,我们可以迅速准确地切割骨皮质。

然后,我们继续进行下一层的切割,得到中层骨皮质。

我们切割骨皮质的深层,得到髂骨内板或外板的骨组织。

在取骨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骨组织的完整性和完全性。

如果在取骨过程中发生骨折或骨缺损,可能会导致术后的恢复和功能恢复受到影响。

在取骨过程中,我们需要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以尽量减少对骨组织的损伤。

在取骨过程结束后,我们需要对取下的骨组织进行修复。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使用特殊的骨接合器将骨组织重新连接起来。

骨接合器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持和合适的压力,促进骨组织的愈合和恢复。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是一项复杂的外科手术,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解剖学知识和手术经验。

在手术中,我们需要小心谨慎地操作,避免对周围重要结构的伤害。

取骨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骨组织的完整性和完全性,以保证术后的恢复和功能恢复。

通过科学的操作和适当的修复措施,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准确、可靠和有效的治疗。

牙槽骨的重建手术有哪些方法?

牙槽骨的重建手术有哪些方法?

牙槽骨的重建手术有哪些方法?一、皮植骨术牙槽骨的重建手术中,皮植骨术属于一种常见的方法。

它是通过植入皮瓣,利用其自身的血液循环来实现骨组织的再生和生长。

这种方法适用于传统种植技术无法解决的牙槽骨严重吸收和形态畸形的情况。

经过手术后,植入的皮瓣会通过自身的修复机制,逐渐与原有骨组织融合,形成新的健康骨组织。

皮植骨术的优势在于无需移植人工骨材料,减少了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的风险。

同时,植入的皮瓣会提供丰富的血液供应,促进骨组织的生长和愈合。

不过,这种方法需要进行两次手术,第一次是取皮瓣,第二次是种植。

手术过程较为复杂,需要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来实施。

二、人工骨材料种植除了皮植骨术外,人工骨材料的种植也是一种常用的重建牙槽骨的方法。

人工骨材料主要包括生物陶瓷、生物活性玻璃等。

这些材料可以模拟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有效地填充牙槽骨的缺损部位,促进骨细胞的再生和生长。

人工骨材料种植的优势在于手术简单、操作方便,并且无需进行皮瓣的取材,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手术的复杂性。

另外,人工骨材料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已经得到了验证。

不过,由于是外源物质的种植,患者需要长期的术后护理和定期的复查。

三、自体骨移植术自体骨移植术是通过从患者自身身体其他部位取出骨块,然后植入到牙槽骨缺损部位进行重建。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避免了异物种植所引发的排异反应和其他并发症。

同时,自体骨块具有完整的骨组织结构和生物活性,能够有效地促进牙槽骨的再生和生长。

自体骨移植术的手术难度较大,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

患者在手术后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和定期的复查,以确保骨块能够正常生长,并且与原有骨组织融合。

此外,自体骨移植术还需要考虑到取骨部位的影响,如取出自体骨块后可能会导致取骨部位的功能损害。

综上所述,牙槽骨的重建手术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包括皮植骨术、人工骨材料种植和自体骨移植术。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患者和不同的疾病情况。

真皮脂肪移植修复面部凹陷性缺损

真皮脂肪移植修复面部凹陷性缺损

真皮脂肪移植修复面部凹陷性缺损真皮脂肪移植是一种修复面部凹陷性缺损的常见整形手术方式。

它通过将患者自身的脂肪组织移植到需要修复的部位,以达到填充凹陷、改善面部外观的效果。

真皮脂肪移植手术在整形美容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受到了患者的青睐。

本文将详细介绍真皮脂肪移植修复面部凹陷性缺损的原理、手术步骤、术后护理及效果等内容,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整形修复方式。

一、真皮脂肪移植原理真皮脂肪移植是利用患者自身的脂肪组织,通过提取、处理和移植的方式,将脂肪细胞移植到面部凹陷部位,以填充凹陷,达到美容修复的目的。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首先在患者的体内选择适合的部位提取脂肪组织,经过精细的处理后,再将提取的脂肪细胞注入到需要修复的凹陷部位。

这样一来,就可以在不动用外来材料的情况下,实现对面部凹陷进行有机而自然的填充修复。

二、真皮脂肪移植手术步骤1. 术前评估:在进行真皮脂肪移植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的面部进行详细评估和分析,确定凹陷的位置、大小、形状等情况,为手术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脂肪提取:手术开始时,医生会在患者体内选择适合提取脂肪的部位,一般常用的提取部位包括腹部、臀部等。

然后通过微创手术技术进行脂肪提取,确保提取到的脂肪组织完整、纯净。

3. 脂肪处理:提取到的脂肪组织需要进行精细处理,包括去除杂质、沉淀、过滤等步骤,以获得高质量的脂肪细胞,为后续的移植做好准备。

4. 脂肪移植:经过处理的脂肪细胞将被注入到需要修复的凹陷部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面部特征和凹陷情况,精确注射脂肪细胞,以达到最佳的填充效果。

5. 术后固定:完成脂肪移植后,医生会对患者的面部进行适当的固定,以确保移植的脂肪细胞可以在新的位置得到良好的生长和存活。

三、真皮脂肪移植术后护理1. 控制活动:术后患者需要控制面部的活动,避免剧烈的面部表情和活动,以保护移植的脂肪细胞,促进其生长和存活。

2. 定期复诊:术后患者需要按时去医院复诊,接受医生的随访和指导,确保移植部位的恢复情况良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骨移植、骨库与骨生物材料

骨移植、骨库与骨生物材料

⑦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阳性是破骨细胞的典型细胞化学特征,观察发现脱矿骨表面的大部分MNGC显示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阳性表达,其形态又与破骨细胞极其相同。推测异位植骨表面细胞向破骨细胞转化依赖于骨组织微环境中的辅助信号,这种信号在骨脱矿后充分表现出来。
这一述语。以上科学研究为骨移植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1820年Walther将开颅取下的骨片植回颅骨缺损处,开创了首例游离自体骨移植术。1880年Macewen将同种异体胫骨移植至4岁男孩感染性肱骨缺损处,最终获得满意疗效,这是医学史上的第一例同种异体骨移植。1907年Lexer首先施行了同种异体关节移植。至1925年Lexer共施行同种异体全膝关节移植23例,半膝关节移植11例,成功率达50%。本世纪初骨移植迅速地在临床推广,Bnamam、Tietze、Muller、Tomita、Lexer和Albee等先驱学者对骨移植的临床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1915年Albee出版了关于骨移植的专著,到1923年Albee报道临床自体骨移植3000例,Lexer报道了自体骨移植1000例。至此骨移植术的临床价值得到肯定。
④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可被吸引到骨表面,通过一定的刺激可分化形成具有破骨细胞组织化学和功能特点的破骨细胞;
⑤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啮齿动物腹膜渗出的巨噬细胞能引起无活性的异种骨或同种异体骨溶解吸收,这些细胞作为破骨细胞的前体细胞在适当条件下可转化为多核破骨细胞;
⑥破骨细胞是一种骨表面MNGC,其超微结构特点是具有皱褶缘、亮区、囊泡区和破骨细胞基本部四个部分,研究发现其它类型的MNGCs可在骨-细胞界面上分化形成具有破骨细胞形态特征的皱褶缘和亮区。皱褶缘是破骨细胞骨吸收的场所,其具有分泌溶酶体酶和吸收被降解的骨基质成分的作用,皱褶缘的发达程度反映了破骨细胞的活跃程度。亮区的功能是使破骨细胞粘附在骨表面上;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
髂骨是一个由骨质、骨膜和骨髓组成的骨标本。

它与腿骨、耻骨和尾骨共同组成盆骨。

在运动和保持平衡方面,髂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是一种手术治
疗方法,用于治疗髋关节疾病、骨折和损伤,通常需要骨组织移植。

三皮质髂骨取骨区是骨组织捐献的一种来源,可以为髋关节手术提供足够的骨材料。

该区位于髂骨的外侧,是一种三层皮质骨组织,拥有较高的骨密度和力学强度,适合用于
骨移植。

在手术前,需要进行CT扫描和X光检查以确定取骨区域的排列方式和深度。

骨组织捐献需要按照一定的道德和法律程序进行,严格遵守移植标准和注意事项。

手术操作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骨野需要消毒清洗。

在一定量的骨材料采集后,需要进行骨块清理和消毒,以确保手术成功。

随后进行骨移植,以确保修复的骨骼部
分可以成功衔接,避免出现松动或狭窄的情况。

手术需要有经验丰富的骨科医生进行。

术后需要进行严格的注意事项和康复治疗,包括针对特定病种制定的饮食计划和锻炼
计划,以加速骨骼复原和生长。

手术风险存在,需要术前患者充分了解和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以防止出现严重后果和并发症。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手术效果一
般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运动能力。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
髂骨是人体骨骼中的一部分,位于髋关节和骶髂关节之间。

由于其主要承受身体重量和支撑力,常常会遭受骨折等损伤。

此时,需要通过手术修复来恢复髂骨的正常功能。

本文将从体会的角度,介绍在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

首先,在手术前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包括充足的术前准备、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手术计划等。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手术区域的消毒和无菌操作,以避免交叉感染和手术部位感染。

手术时间和创口大小也需要尽可能的减少,以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

在进行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时,需要充分考虑骨折的情况及其类型,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器械。

对于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手术,通常采用锥形钻治疗器、锯骨锤及锤锤等钢制骨科手术器具。

手术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以保持手术清洁、精度和安全性。

在手术结束后,需要注意术后护理工作。

对于手术创口,不仅要进行适当的换药处理和伤口清洗,还需要与医生及时沟通,了解术后康复和恢复情况,以避免手术失败和患者的不适。

此外,术后也需要注意患者的休息和饮食等,以避免手术后出现不适和并发症等问题。

综上所述,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手术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包括术前检查和术中消毒、手术器械的选择、手术方式的优化等,同时手术后的护理工作也非常重要,要及时跟进患者恢复情况,避免并发症和手术失败。

这些都需要医生和护士在手术和术后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细化操作,并对术后有关问题加以关注和解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质骨移植术
1. 适应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2. 禁忌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3. 最佳时间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
暂无可参考资料。

5. 术前注意
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
1、切取胫骨骨块
(1)切口:在小腿前外侧做一弧形切口。

因其下有肌肉组织,可避免术
后瘢痕与骨面粘连。

(2)取骨: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向两侧牵开皮瓣,设计所需骨块大小,I形切开骨膜,用骨膜剥离器向两侧推开,显露胫骨内侧面。

按所需骨
块的大小用骨凿作出记号,用手钻在画线上钻多个小孔,用刀将小孔
连接成线,用电锯或气锯沿此轮廓线斜行锯下骨块。

宜保留胫骨前、
后缘,以免取骨后减低胫骨本身的坚固性,从而引发骨折。

取下骨块
后,在胫骨上端用刮勺刮取适量的松质骨,慎勿伤及骨骺及关节面。

取下的骨条块用湿纱布覆盖备用。

(3)关闭伤口:止血完毕后,缝合深筋膜,闭合骨骼上的缺损部位,然
后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切口。

2、切取腓骨骨段
(1)切口:在腓骨外侧做直切口,长度按取骨需要而定。

在腓骨肌与比
目鱼肌之间进行分离,显露骨膜,纵向切开,由远端向近端做骨膜下
剥离,骨膜剥离器紧贴骨面,避免损伤腓动脉及其他血管。

(2)取骨:显露腓骨后,确定所需骨块的长度,在两端各用骨钻钻多个
小孔,用线锯或气锯锯断。

如用骨刀截骨,应注意避免腓骨劈裂或骨折。

如所取腓骨系用于替代桡骨远端,须取腓骨近侧1/3段。

先在股二头肌
腱后方显露腓总神经,逐渐向远侧游离至腓总神经绕过腓骨头颈部处,此处腓总神经被腓骨长肌起始部覆盖。

刀刃向外切开薄层肌纤维,使
神经脱位并将其牵向前方,然后按上述方法切取腓骨。

在继续行骨膜
下剥离时,须小心勿伤及腓骨颈与胫骨之间的胫前动脉。

仔细止血后,先缝合深筋膜,再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7. 并发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8. 后遗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9. 术后饮食
暂无可参考资料。

10. 术后护理
皮质骨移植后加压包扎伤口,10~14d拆线。

在胫骨上取较小的骨条块,术后无须固定,只是在切取较大骨块后才须用石膏托固定2~3个月。

11. 注意事项
暂无可参考资料。

12. 手术影响
暂无可参考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