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教学设计-【通用,经典教学资料】

合集下载

四年级微课《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四年级微课《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四年级微课《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学情分析】比喻和拟人是学生在阅读和习作中最常见的两种修辞手法,是四年级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比喻和拟人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给文章增加文采,但是学生容易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混淆。

【学习目标】1、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点,会写比喻句和拟人句。

2、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能够判断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

3、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句意,能够对比喻句和拟人句做一个分析评价。

【学习重难点】1、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能够判断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

2、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句意,能够对比喻句和拟人句做一个分析评价。

【学习流程】一、质疑导入1、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比喻和拟人是同学们在阅读和习作中最常见的两种修辞手法,给文章更有文采。

那么怎样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呢?2、请同学们先来读一读下面几个句子,想一想,哪些是比喻句,哪些是拟人句?例句一天上的星星仿佛钻石在闪烁。

例句二天上的星星在夜空中眨着眼睛。

例句三春天就像慈祥的母亲,很温柔。

例句四春姑娘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到人间。

3、在这几句话中,第一句和第三句是比喻句。

第二句和第四句是拟人句。

那么什么是比喻句呢?二、比喻句1、概念: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2、比喻句在文辞上分为三个成份,即: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体是比作的事物或情境,比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常见的比喻词有像、好像、是、好似、如、如同、宛如、仿佛等。

3、判断标准:判断比喻句的标准就是有没有将一种事物或情境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境,也就是本体和喻体。

使用比喻手法时要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4、例句分析①天上的星星仿佛钻石在闪烁。

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句,把星星比作钻石。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微课课件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微课课件

暗喻
定义
暗喻是通过暗示或类比的方式,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其中一种事物被比喻成另一种事物。
示例
他是一个太阳,给我带来了光明。
借喻
定义
借喻是使用比喻来代替另一种事物或人的一种比喻。
示例
他像狐狸一样狡猾。
其他比喻类型及示例
提喻
通过部分代替整体,或 通过整体代替部分的一 种比喻。
示例
整个城市像一座森林一 样安静。
反喻
通过否定一种事物的某 个方面,来强调另一种 事物的一种比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示例
他不是一座山,而是一 片大海。
05 拟人句的分类和示例
把物当作人来写
总结词
赋予事物人的形态、外貌、动作等特征,使描述更生动形象 。
详细描述
例如,“月亮羞涩地躲进了云层里”,这里将月亮拟人化为 一个有羞涩表情的人,描述了月亮被云层遮挡的情景。
写作中使用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好处
1.A 使用比喻句和拟人句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1.B 比喻句和拟人句都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使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1.C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使用还能够丰富文章的语 言表达形式,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1.D 通过使用比喻句和拟人句,作者能够更生动
地描绘事物、表达情感,使文章更加贴近读 者的生活体验,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01
比喻句和拟人句都是修辞手法,旨在增强文本的表达力 和感染力。
02
两者都涉及到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不同 的是比喻句是用于描述事物,而拟人句则是将事物人格 化。
03
无论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其目的都是为了使文本更加 生动形象,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想象。在使用这两种修辞 手法时,需要注意其适用的语境和表达效果,避免过度 使用或使用不当造成歧义或影响文本的整体风格。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教学目标】1、认识比喻句和拟人句,学习两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和用法。

2、通过微课的学习,掌握区分、判断比喻句与拟人句的方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比喻与拟人的修辞手法。

3、用有趣的微课形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乐于表达,喜欢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认识比喻句和拟人句,学习两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和用法,掌握区分、判断比喻句与拟人句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微课的学习,掌握区分、判断比喻句与拟人句的方法,正确运用比喻与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学脚本】一、情境导入(配以唐僧取经动画,虚拟修辞王国)旁白:话说唐僧师徒四人自西行取得真经后,又在猴年被委以重任,前往东方极乐世界求取语文真经,以弘扬汉语言文化。

这一天他们来到了修辞王国,正准备递上通关文牒,可谁知修辞国王却出了这样一道题,要答对了才给他师徒四人放行。

国王:各位高僧远道而来,想必见多识广,本网这有一题想请教各位:【出示】河边那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树,多像梳着长发的少女呀!国王: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动画:猪八戒与孙悟空争执的场景,对话气泡出示双方争辩的重要论据】猪八戒:(说话伴着鼻子哼气声)这可难不倒我老猪,一看这句子里有少女,呵呵呵~这一定是拟人句!【对话泡:句子中有少女,是拟人句!】孙悟空:呆子,尽知道看美貌女子,你没发现句子中有个“像”字吗?依俺老孙看,这多半是个比喻句!【对话泡:句子中有“像”字,是比喻句】猪八戒:猴哥,这少女可是人,把柳树当作人来写,这还不是拟人句!【对话泡:把柳树比作人来写,这是拟人句】孙悟空:这分明是把柳树比喻成少女,应该是比喻句!【对话泡:把柳树比喻成少女,是比喻句!】旁白:孙悟空和猪八戒各说各有自己的道理,谁也不让谁!这句话到底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呢?今天就请大家跟随刘老师一起学习一下比喻句和拟人句吧!二、学习比喻句和拟人句【出示:古代私塾课堂,先生讲课的场景。

黑色字体为重点知识,以文字形式展示】师:比喻句和拟人句都是重要的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它们的使用往往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达到妙笔生辉的效果。

《比喻和拟人》微课教学设计

《比喻和拟人》微课教学设计

《拟人和比喻》微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比喻”和“拟人”教学目标:1.分清“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重点)2.会运用“比喻”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进行表达(难点)教学引导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小时候都喜欢读童话故事吗?你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丑小鸭》《豌豆公主》《小红帽》这些经典的童话语言生动形象,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每一篇童话故事都运用了大量的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我们读起来觉得特别有趣。

那么,什么叫做“拟人”的修辞手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二、认识“拟人”很多童话故事中把那些小动物、花草树木等事物直接赋予了人类独有的思想、语言、动作、神态,小动物会唱歌跳舞,小树小草会说话,这样的写法就叫做拟人。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拟”字是怎样写的:左右结构提手旁,右边一个可以的以,千万别写成单人旁的“似”哟。

我们在渐渐长大,当我们的年纪慢慢升高,所阅读的文章不仅仅限于童话故事,在许多其它体裁的文章中也会用到拟人这种修辞手法,比如说:“一阵风吹来,小树向我们招手,小花也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在这个句子中,把风吹小树摇晃的情景直接写成人特有的动作“招手”,把小花随风摇晃的情景直接写成了人特有的动作“跳舞”,这样直接把物写作人的方法就叫做拟人。

小朋友,你现在知道什么叫做拟人的修辞手法了吗?你能试着说几个这样的句子吗?对呀,像ppt上出示的这几个句子就叫做拟人句,这样的写法就交叫做拟人。

三、了解“比喻”接下来,让我们再来认识另外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

先来看一看这个“比喻”的喻字怎么写:左右结构口字旁,右边一个俞字,别把这个字写成小偷的偷字哦。

同学们,你在语文课堂上有没有听老师说过“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呢?你知道什么是比喻句吗?对,聪明的小朋友一下子就明白了,比喻就是把一种事物比作另外一种不同类的事物的写法。

在很多课文中都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比如三年级下册《翠鸟》一课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句子,“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一句,就是把翠鸟背上的羽毛比作外衣,羽毛和外衣是两种不同类别的事物,但二者的颜色相同,都是浅绿色的;还有一句“翠鸟蹬开桅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在这个句子中,把翠鸟飞行的样子比作飞行的箭,二者也不是同类的事物,但也有相似点,那就是“飞得快”。

比喻和拟人的区分教案

比喻和拟人的区分教案

比喻和拟人的区分教案教案:比喻和拟人的区分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比喻和拟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学会辨析文本中出现的比喻和拟人,正确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3.培养学生的比喻和拟人意识,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比喻和拟人的概念和特点。

2.用具体的例子来区分比喻和拟人。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教师准备一幅画,上面画着一只带有人类表情的猫。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寻找其中的特点和特征。

3.学生观察后,教师给出提示:“这只猫的表情是不是像人类的表情?为什么?”4.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5.教师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拟人的概念。

Step 2:比喻和拟人的概念1.教师出示比喻和拟人的定义和解释。

2.教师讲解比喻的基本特点和用途。

3.学生思考和回答比喻的概念和特点。

4.教师讲解拟人的基本特点和用途。

5.学生思考和回答拟人的概念和特点。

Step 3:比喻和拟人的区分1.教师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辨析其中的比喻和拟人。

例子1:他像个猫一样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

比喻:他的懒散行为像猫一样。

拟人:将人的懒散行为直接赋予了猫。

例子2:小溪轻轻地唱着歌,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比喻:小溪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拟人:将小溪唱歌的行为赋予了非人的事物。

例子3:那叶子不断地掉落,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比喻:叶子掉落像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拟人:将叶子诉说故事的行为赋予了非人的事物。

2.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确定其中的比喻和拟人。

Step 4:练习和巩固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根据给定的句子判断其中是否包含比喻和拟人,并解释原因。

2.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互动。

3.教师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喻和拟人的区分。

四、教学延伸:1.教师选取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其中的比喻和拟人。

2.学生可以自己创作一些句子或段落,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进行语言表达。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 - 教案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 - 教案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 - 教案比喻与拟人的区别教案赞公庄小学张玲芝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断比喻和拟人及其运用的正确与否。

2、指出比喻和拟人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运用比喻和拟人这两个修辞手法,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难点: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三、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古井像一位温柔的母亲,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这句话到底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呢?(二)认识比喻句1、比喻句定义: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2、比喻句的构成及常见比喻词。

比喻句一般由三部分构成: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组成。

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本体(猴子)、喻词(像)和喻体(小男孩)。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3、比喻句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比喻句的作用(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加清楚明白。

(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运用比喻句应注意的问题(1)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两个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别的事物,而且喻体必须是常见、易懂,能使人清楚地了解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比喻和被比喻的关系。

(2)比喻要贴切,紧紧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3)比喻要有感情色彩,应当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比喻运用不恰当常常表现为本体和喻体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喻体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恰当,在运用时应当特别注意避免。

14、比喻句的判断。

那么如何判断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我们可以用“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比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

“一比”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

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三)认识拟人句1、拟人句定义: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及运用的教案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及运用的教案

比喻、拟人的区别及运用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断比喻和拟人2.指出比喻和拟人的表达效果3.运用比喻和拟人造句和写话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运用比喻和拟人这两个修辞手法,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难点: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三、教学准备练习题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判断下列哪个句子是比喻句,哪个句子是拟人句(1)月亮慢慢地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3)我们家的“开心果”从学校回来了。

()(4)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二)说说比喻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三)请学生讲一下:什么比喻句和什么拟人句及其特点。

二.比喻与拟人的区别(一).判断下列哪个是比喻句,哪个是拟人句(1)她很像她表姐。

(2)天好像要下雨了。

(3)像白鳍豚这样的珍惜动物,我们要好好保护。

(4)他在别人家里却像个主人一样。

(5)她站在荷塘边,看着满塘的荷花,好像自己也变成其中的一朵。

(6)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

(二).讲解比喻的辨别。

1.教师讲解:句中有比喻词,但不一定是比喻句。

没有比喻词的也并不一定不是比喻句。

如:我抬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①.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②.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③.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2.判断拟人句的唯一标准是有没有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即在句子中能不能找到事物身上有人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的词语。

3.答题模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本体)比作(喻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句子表达)。

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呢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写活了,使文章更加生动,事物特点更加突出,可以形象的写出事物特征,并且可以使文章耐看,不枯燥无味,使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情感,使文章更具情趣,更易理解。

比喻和拟人的区分教案

比喻和拟人的区分教案

比喻和拟人的区分教案课题:比喻和拟人的区分教学目标:1.了解比喻和拟人的定义和特点;2.能够分辨比喻和拟人的差异;3.能够运用比喻和拟人进行文学创作。

教学重点:1.比喻和拟人的区别;2.比喻和拟人的应用。

教学难点:1.比喻和拟人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2.比喻和拟人的判断和应用。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结合小组讨论;2.观察分析比喻和拟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题,比喻和拟人,并请他们谈谈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2.引导学生提供比喻和拟人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例子。

二、讲授比喻和拟人的概念(15分钟)1.讲解比喻的定义和特点,比如用一个事物或形象的特征来表示另一个事物或形象的方法。

2.讲解拟人的定义和特点,比如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类的特征和行为的方法。

三、比较比喻和拟人(15分钟)1.比较比喻和拟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如都是修辞手法,但比喻更注重形象的比拟表达,而拟人更注重给予物体人类的特征和行为。

2.向学生提供几个例子,让他们分辨这些句子是通过比喻还是拟人来表达的。

四、小组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和分享比喻和拟人的例子。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两个例子,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解释为什么这些例子是比喻或拟人。

五、运用比喻和拟人进行文学创作(30分钟)1.分发一些具体的主题或情境,让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并要求他们在作品中运用比喻和拟人。

2.学生可以以诗歌、短篇故事或短文的形式进行创作。

3.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同伴,互相欣赏和评价。

六、总结归纳(10分钟)1.教师对比喻和拟人的概念和应用进行总结归纳。

2.引导学生思考比喻和拟人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延伸:1.让学生分析一篇文学作品,找到其中的比喻和拟人,并讨论作者使用这些修辞手法的目的和效果。

2.带领学生观看一些电影或动画片段,让他们找出其中的比喻和拟人。

教学评价: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学生的判断和运用比喻和拟人的能力;3.学生的文学创作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比喻和拟人是学生在阅读和习作中最常见的两种修辞手法,是四年级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比喻和拟人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给文章增加文采,但是学生容易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混淆。

【学习目标】1、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点,会写比喻句和拟人句。

2、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能够判断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

3、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句意,能够对比喻句和拟人句做一个分析评价。

【学习重难点】1、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能够判断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

2、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句意,能够对比喻句和拟人句做一个分析评价。

【学习流程】一、质疑导入1、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比喻和拟人是同学们在阅读和习作中最常见的两种修辞手法,给文章更有文采。

那么怎样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呢?2、请同学们先来读一读下面几个句子,想一想,哪些是比喻句,哪些是拟人句?例句一天上的星星仿佛钻石在闪烁。

例句二天上的星星在夜空中眨着眼睛。

例句三春天就像慈祥的母亲,很温柔。

例句四春姑娘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到人间。

3、在这几句话中,第一句和第三句是比喻句。

第二句和第四句是拟人句。

那么什么是比喻句呢?二、比喻句1、概念: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2、比喻句在文辞上分为三个成份,即: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体是比作的事物或情境,比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常见的比喻词有像、好像、是、好似、如、如同、宛如、仿佛等。

3、判断标准:判断比喻句的标准就是有没有将一种事物或情境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境,也就是本体和喻体。

使用比喻手法时要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4、例句分析①天上的星星仿佛钻石在闪烁。

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句,把星星比作钻石。

本体是星星,喻体是钻石,比喻词是仿佛。

②春天就像慈祥的母亲,很温柔。

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句,把春天比作母亲。

本体是春天,喻体是母亲,比喻词是像。

而且春风和母亲,一个是物,一个是人,有本质区别,所以这句是比喻句,且二者都很温柔,给人温暖的感觉,有相似点。

③小明长得像他爸爸。

这句话不是比喻句,不能只看比喻词,虽然小明和爸爸长相有相似之处,但二者都是人,本质相同。

5、例句分析①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宛如一颗颗美丽的珍珠。

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句,比喻词是宛如,本体是露珠,喻体是珍珠。

把露珠比作珍珠,抓住了两者的相似之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露珠晶莹剔透的特点。

②这一朵朵菊花,远看像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近抚好似一匹匹细腻的丝绸。

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句比喻词是像,好似本体是菊花喻体是绣球,丝绸把菊花比作绣球和丝绸,形象生动的表现了菊花从远处看的形状和摸起来细腻丝滑的感觉。

三、拟人句1、判断标准:判断拟人句的唯一标准是有没有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即在句子中能不能找到事物身上有人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的词语。

2、举例分析例句二,天上的星星在夜空中眨着眼睛。

这里把星星当做人来写,让星星有人一样的动作,眨眼睛,所以这句话是拟人句。

例句四,春姑娘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到人间。

这里把春天当做人来写,春天不会走路,但是这句话让春天有了人一样的动作,说春天是迈着步子就走来了。

所以是拟人句。

但是例句三,春天就像慈祥的母亲,很温柔。

这里虽然表面上是看,以为把春天拟作了人,但是仔细一看,能找到本体和喻体,本体就是春天,喻体是母亲,所以这句是比喻句。

如果是把一个事物比喻成人,那么我们只能说它是比喻句,而不能说成是拟人句。

3、例句分析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这三句话都是拟人句,分别把雨滴、海棠果、油蛉、蟋蟀当做人来写,让他们或尽情跳舞,或点头微笑,或低唱弹琴,赋予他们人的动作,让我们读起来更加形象生动,充满情趣。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你能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了吗?来,跟老师一起来闯关吧!四、闯关练习1、第一关:读句子,判断它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

一个个红石榴小姑娘绽放出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欣赏着自己的容貌。

天上的云像连绵的峰峦,像湍急的河流,像威武的雄狮,像奔腾的骏马。

2、第二关:这段话中,哪些是比喻句,哪些是拟人句?秋天迈着轻快的脚步走来了。

天空像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

村外那个小池塘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美好的天色。

一对小白鹅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是否喝了过量的酒,红得像一团火似的。

黄色的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村前村后的稻子,低着头弯着腰,在秋风中默默地等待着人们去收割。

五、小结比喻句和拟人句都可以让句子更加富有情趣,使描写对象更加生动形象,但是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老师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已经掌握了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留意比喻和拟人句,能够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多写比喻句、拟人句,让自己的文章更有文采,更有表现力!主题班会《学习雷锋好榜样》教学设计活动目的:1.通过雷锋的生平简介及其实的故事,使学生知道雷锋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地向雷锋叔叔学习。

2.利用介绍、采访、评议等形式,使学生知道雷锋精神已在班集体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通过活动,希望更多的“小雷锋”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活动准备:1.收集一些雷锋生前的格言和先进事迹。

2.学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3.课件、搜集的资料。

活动过程:一、主持人导出班会主题。

合:尊敬的领导、老师、同学们,上午好!甲:三年级主题班会现在开始!(“现在开始”,全班齐说。

)乙:全体起立,行队礼,升队旗,唱队歌。

甲:三月,阳光明媚。

乙:三月,万物复苏。

甲:三月,春风送暖。

乙:三月,大地换新颜。

甲:同学们,三月,是什么日子呢全班答:学雷锋活动日。

(此时,大屏幕出示青松翠柏树着雷锋的画像及队会主题。

)乙:对了。

合:(手指大屏幕)“学习雷锋好榜样”,接过雷锋手中的枪,我们要做新时期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乙:是啊,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就要继承革命英雄的光荣传统。

二、让学生了解雷锋是一个自强不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

1.请听录音:雷锋的生平事迹简介。

雷锋叔叔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7岁就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儿。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培养下,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

平时他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此,他多次立功。

雪锋叔叔因公牺牲时,年仅22岁。

甲:雷锋叔叔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光辉形象却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2.请看大屏幕:《雷锋故事联播》。

故事(一)人民的勤务员雷锋自己十分节俭,一双袜子补了又补还舍不得更换,却用自己每月仅有的6元津贴为全班战友们购买了学习书籍。

他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而且带动战友们学习,帮助战友们提高思想觉悟。

1960年,辽宁遭受重大水灾。

雷锋悄悄给受灾的战友王大力家寄去了20元钱。

在出发去灾区救灾时他又把100元钱以一名解放军战士的名义捐给抗洪救灾第一线。

故事(二)助人为乐。

一天,雷锋因公出差,踏上了从抚顺开在沈阳的列车。

上了车,他看到旅客很多,连忙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

他看到列车员很忙,就又动手帮着扫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给旅客倒水,帮助妇女抱孩子,给老年人找座位,帮助中途下车的旅客拿东西。

一些旅客不住地招呼他:”同志,看你累得满头大汗,快过来歇歇吧!”“我不累。

”雷锋叔叔是永远不知道累的。

甲:同学们,看了雷锋叔叔的故事,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评议后找小组代表回答。

)乙:雷锋叔叔在数百篇日记里,记录了他成长的足迹,总结出许多人生的格言,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3.请听《格言朗诵》(事先找6名朗读能力、表演能力强的同学上台朗诵演示。

)①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②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③一块好好的木板,钉子为什么能打进去因为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

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

④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⑤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⑥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合:风里雨里,泥里水里,哪里有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乙:这就是雷锋叔叔,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却闪耀祖国的大地上,闪耀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闪回在XX班的集体中。

三、使学生明白“雷锋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以点带面,促进更多的同学向雷锋学习。

四、老师总结同学们,雷锋是我们心中的偶像,雷锋是我们学习的楷模,雷锋精神又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通过这次队会,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小雷锋”出现在我们的周围。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继承革命英雄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做一个合格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主题班会《学习雷锋好榜样》教学设计活动目的:1.通过雷锋的生平简介及其实的故事,使学生知道雷锋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地向雷锋叔叔学习。

2.利用介绍、采访、评议等形式,使学生知道雷锋精神已在班集体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通过活动,希望更多的“小雷锋”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活动准备:1.收集一些雷锋生前的格言和先进事迹。

2.学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3.课件、搜集的资料。

活动过程:一、主持人导出班会主题。

合:尊敬的领导、老师、同学们,上午好!甲:三年级主题班会现在开始!(“现在开始”,全班齐说。

)乙:全体起立,行队礼,升队旗,唱队歌。

甲:三月,阳光明媚。

乙:三月,万物复苏。

甲:三月,春风送暖。

乙:三月,大地换新颜。

甲:同学们,三月,是什么日子呢全班答:学雷锋活动日。

(此时,大屏幕出示青松翠柏树着雷锋的画像及队会主题。

)乙:对了。

合:(手指大屏幕)“学习雷锋好榜样”,接过雷锋手中的枪,我们要做新时期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乙:是啊,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就要继承革命英雄的光荣传统。

二、让学生了解雷锋是一个自强不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

1.请听录音:雷锋的生平事迹简介。

雷锋叔叔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7岁就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儿。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培养下,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

平时他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