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北京大学实践报告

合集下载

暑假参观北京大学社会实践报告

暑假参观北京大学社会实践报告

暑假参观北京大学社会实践报告1. 简介暑假期间,我参观了北京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行动。

本文将简要介绍这次参观的过程、感受和收获。

2. 参观过程2.1 了解北京大学历史和发展我们首先到达了北京大学的主门口,导游向我们简述了北京大学的历史和发展。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是中国最早创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现在的北京大学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之一。

2.2 参观校园环境和设施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北京大学的校园环境和设施。

校园非常宽敞,绿树成荫,整洁有序。

我们参观了校园内的大型运动场馆、教学楼、实验室、学生宿舍等。

2.3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我们还参与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例如,我们拜访了一些在校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我们还参加了一些讲座和交流活动,探讨了一些社会现实问题。

3. 感受与收获3.1 宏观视野和身份认同参观北京大学,让我拓宽了眼界,增强了宏观视野。

我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认识到了大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同时,参观北京大学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的身份认同,我意识到自己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要不断学习和进步。

3.2 专业知识和交流能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

通过和老师、学生的交流,我不仅学习了他们的专业知识,也学会了如何和别人交流,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些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3.3 团队合作和责任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还让我体验到了团队合作和责任感的重要性。

在团队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别人协作,如何分配任务和管理时间。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对团队任务的完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 总结通过这次参观北京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我收获了很多。

我拓宽了知识视野,增强了身份认同,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交流技巧,也体验到了团队合作和责任感的重要性。

希望今后能够持续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游览北京大学感受知识的力量与智慧的传承

游览北京大学感受知识的力量与智慧的传承

游览北京大学感受知识的力量与智慧的传承北京大学,作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具声望的高等学府之一,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它是一所庄重而庄敬的学府,是一个滋养学子智慧和力量的摇篮。

我有幸能够参观游览北京大学,亲身感受到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融入这里的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之美。

这次游览,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以及智慧的传承。

在进入校园的那一刻起,我被北京大学独特的建筑风格所吸引。

华丽而庄重的大门,雄伟壮观的教学楼,处处散发着令人敬畏的气息。

我跨越着青石板铺成的校门,仿佛穿越到了一个充满智慧与传承的时空中。

漫步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我无法不被这里的历史与知识所震撼。

从每一棵树木,到每一座建筑,都蕴藏着无尽的故事和智慧。

悠久的历史,博大的学问,都在这里凝聚成一种力量,激励着这里的学子们奋发向前。

在北大的图书馆里,我领略到了真正的知识海洋。

恢弘的阅览厅内,摆满了一架架书架,书籍的存在让我感到无尽的渺小,却又让我充满渴望和向往。

无论是古籍还是现代经典,每一本书都饱含着作者的智慧和知识的力量。

我不禁思考起自己对待知识的态度,这里充满着丰富的学问,需要每一个学子用心去探索和学习。

不仅是图书馆,北京大学的教学楼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东校园还是西校园,都有着极富经典与传统的建筑风格。

走进教室,感受着那种肃穆而庄重的气氛,我仿佛能够倾听到曾经在这里留下的学子们的思考与探索声音。

这里的墙壁在诉说着知识的力量和智慧的传承,每一位曾经在这里学习的学子,都是知识的传承者和创造者。

与此同时,北京大学也给予了我机会参观有悠久历史的操场。

这里见证了无数次的运动会和青春的汗水,每一个踏上这片操场的学生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和力量。

运动,是精神和体力的结合,更是一种智慧的展示。

在这个操场上,我不仅看到了学子们的拼搏与奋斗,也感受到了他们的智慧与勇气。

在参观期间,我还有幸参观了一些北京大学的科研机构和实验室。

这些先进的设备和实验室里的学者们,是知识的引领者和开拓者。

探访名校总结报告范文(3篇)

探访名校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在我国,教育一直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名校更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名校的教育理念、教学特色和校园文化,我们一行人于近期对国内多所名校进行了实地探访。

现将此次探访的总结报告如下:二、探访背景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名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名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应试教育现象严重、校园文化单一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名校的教育现状,我们决定对国内多所名校进行实地探访。

三、探访内容1.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作为我国顶尖学府,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探访过程中,我们参观了校园内的各个景点,如未名湖、博雅塔等,感受到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设施,了解到北大的教学资源和科研实力。

2.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作为我国另一所顶尖学府,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卓越的科研成果闻名于世。

在探访过程中,我们参观了清华园、图书馆、清华学堂等,感受到了清华独特的校园文化。

同时,我们还与部分师生进行了交流,了解到清华在创新教育、国际化教育等方面的特色。

3.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

在探访过程中,我们参观了校园内的各个景点,如徐汇校区、闵行校区等,感受到了上海交大的国际化氛围。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设施,了解到上海交大的教学资源和科研实力。

4.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作为我国东部地区的一所名校,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在探访过程中,我们参观了校园内的各个景点,如紫金港校区、玉泉校区等,感受到了浙大的学术氛围。

同时,我们还与部分师生进行了交流,了解到浙大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的特色。

四、探访总结1. 教育理念我国名校普遍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探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名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北大学习参观感言

北大学习参观感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我有幸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得以参观我国著名高等学府——北京大学。

这次参观让我受益匪浅,对北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在此,我想以这篇感言,记录下这次难忘的经历。

一、北大的历史底蕴北京大学,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历经百余年风雨,培养了无数杰出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参观过程中,我首先被北大悠久的历史所吸引。

北大校史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历史资料,从京师大学堂的创立,到北大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崛起,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每一张照片、每一份文件都承载着北大的辉煌历程。

二、北大的学术氛围北大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

校园内,随处可见学生在图书馆、教室、走廊等地认真学习的身影。

北大的学术氛围让我明白了知识的力量,也让我对学术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 图书馆:北大图书馆藏书丰富,环境优雅。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知识的海洋,不禁为自己能在这里汲取养分而感到自豪。

2. 教室:北大教室宽敞明亮,设施齐全。

在这里,学生们可以专心致志地学习,老师们也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

3. 走廊:北大走廊两侧挂满了各种学术讲座、研讨会、学术成果等信息,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

三、北大的精神传承北大精神是北大人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北大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内核。

1. 爱国:北大人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国家民族利益英勇奋斗。

这种爱国主义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2. 进步:北大始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这种进步精神,激励着我不断追求卓越。

3. 民主:北大倡导民主,尊重个体,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种民主精神,让我感受到了平等与尊重。

4. 科学:北大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追求真理,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种科学精神,让我明白了求真务实的重要性。

四、北大的未来展望站在北大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我看到了北大的未来。

我的北大之行心得体会

我的北大之行心得体会

我的北大之行心得体会。

北大,作为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其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无疑是其最大的特色之一。

在校园里,我可以看到古老的建筑、标志性的景点和充满文化气息的艺术品。

在“知行合一”的精神指导下,北大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所有的一切都在向我传达着一种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

我参观了一些北大的标志性建筑,例如主楼和故宫文化学院。

主楼是北大校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也是学生和老师的代表性场所。

它坐落在校园中心,面积庞大,是非常壮观的。

故宫文化学院则是一个介绍北京历史和文化的场所,也是一个研究专门领域的地方。

当我在参观这些场所时,我明显感觉到整个北大校园的历史和文化气息。

除了这些标志性建筑外,北大还有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学生组织和社团活动。

我参加了新生军训和社团招新活动,看到了北大学生的各种才华。

从学古筝到参加辩论比赛,北大的学生们都非常努力,追求卓越。

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激励我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热情。

在北大,除了代表性的建筑和组织外,我也参加了一些课程和讲座。

这些讲座涵盖了众多学科,例如历史、经济和法律等等。

在那里,我看到了北大的教师们是多么的敬业和有才华。

他们的教学方式非常生动、有趣,而且实用。

这些体验让我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更有信心、愿望和动力。

我想说,在我的北大之行中,我真正体会到了这所学校的精神内核和文化根源。

作为北大的一名学生,我深深受到了这里的影响。

我希望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能够在这里学会更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和潜力。

我将永远铭记这次北大之行,将它作为我在新的学习征程中的一个宝贵的“起点”。

北京大学社会实践参观心得体会

北京大学社会实践参观心得体会

北京大学社会实践参观心得体会参观北京大学社会实践,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所学府的独特魅力和严谨精神。

在参观过程中,我不仅有机会亲身感受到了这里独特的学术氛围,还对大学生活的多样性和挑战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首先,北京大学的校园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个校园绿树成荫,花草盛开,给人一种宁静和美丽的感觉。

校园内的建筑设计也非常典雅,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这些文化元素不仅仅是为了装点校园,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必定能够激发学生们更大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北京大学严谨的学术氛围和强大的师资力量。

校园内有各种各样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科研平台。

学校的教授和导师都是各自领域的权威人物,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在这样的学术环境下,学生们可以不断深化自己的学识,并且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参观北京大学的学生。

他们个个精神焕发,积极向上。

我看到他们在校园内自由穿梭,或是匆忙赶往课堂,或是在操场上锻炼身体,或是聚在一起探讨问题。

他们似乎时刻都在为了自己的成长和未来而努力着。

这些阳光的面孔让我对大学生活有了更加积极的期待。

在参观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与北京大学的学生相比,我感到自己在学术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也缺乏他们的努力和拼搏精神。

这次实践参观让我认识到,要想在大学生活中取得好的成绩和发展,我需要更加努力学习和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综上所述,参观北京大学社会实践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经历。

这次参观让我对北京大学的学术环境和学生群体有了更好的了解,并且促使我明确了自己在大学生活中的努力方向。

我希望能够以参观心得为契机,不断完善自己,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参观北京大学实践报告

参观北京大学实践报告

参观北京大学实践报告参观北京大学实践报告“纸上得来终觉浅,投身实践觅真知”是我们小组此次暑期实践得到的一笔宝贵财富。

此次活动,改变了我们对于生活的原有认知,加深了我们对社会的了解。

通过对于全国最优秀大学——北京大学的参观,让我们欣赏了一副美景,体验了一段异校的学习生活,粗浅的了解了一所大学的前世今生,深刻体会到了北京大学之所能够成为全国最优秀学府的原因。

参观基本情况8月8日至9日两天,我们小组一行四人参观了北京大学,由于时间关系,加之适逢暑假不能全面了解学校内部设施、环境。

通过多方努力,我们还是粗略的了解了一些,我们从北京大学的西门进入参观欣赏了北大里的未名湖、蔡元培铜像、图书馆、食堂、体育馆等等。

初到北京大学西大门,首先映入我们眼前的是那座古典三开朱漆宫门,高不过七八米,风格古朴、庄严典雅,与颐和园东宫门相似,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从西大门进入不远处便能看到一对秀丽的华表矗立在办公楼和庑殿围合的那半敞开的空间中。

继续漫步向东,我们进入了以未名湖为主体的园林空间。

顿时让人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未名湖如烟波浩淼的海洋,在光的作用下,湖面似停泊着千万星辰,发出瞬息万丈的光芒。

未名湖上有一个八角状的方亭,此景就是一幅“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佳作。

未名湖好似一轮皓月,其附近更是群星映衬。

未名湖畔的“石舫”,为园林中最富情趣的建筑物,湖舫之间相互衬托,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好一副情景交融的图画。

在未名湖畔,我们东可观湖光塔影;西可看钟亭落霞;南可望湖山林木;北可览层楼幢影,处处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在这“一塔湖图”下真是学习、散心乃至谈恋爱的圣地啊!真是羡慕这北京大学的兄弟姐妹们。

流连于未名湖畔的美景,怀着新的憧憬我们继续向前行进。

我们来到一座圆顶六角亭子的附近,亭中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大钟。

其下端铸成八瓣荷花状,像姑娘们穿的裙纸。

钟体下部雕刻的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和从海面喷薄而出的旭日。

钟体上部是十二对腾舞滚动的蛟龙戏珠。

北京实践实习报告

北京实践实习报告

北京实践实习报告第一篇:北京实践实习报告北京实践实习报告2月26日星期日晴今天终于经过了一天两夜的车程来到了令人向往的京城。

已经两夜没怎么睡了。

但是我们到达了北京西车站和老师汇合之后得知我们吃完早餐之后就立刻去参观了。

这充斥着地道的京腔的地方一下子让我有了好感。

一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外面的广场就摆放了很多以前的战争时用过的军事装备。

一些当年参加过战斗,或许还立下过无数次战功的飞机、坦克、轮船、火炮静静地在那里躺着。

件件都透漏着中华民族的那种绝不屈服、永远向上的精神。

馆前上面挂着毛主席亲笔书写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来到馆前”匾额。

随后进入馆内。

一股浸润着历史庄严、满含着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世纪之风便扑面而来。

正当厅屹立一尊毛主席的雕像,是他,当年带领着四万万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在敌人的屠刀下翻身做主,开创出如今这一片美好的世界。

然后和毛主席雕像合照。

许多同学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情站在烈士肖像面前合影,表情如宣言时一般的严肃,这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一种真正发自内心的崇敬。

看完之后,内心一阵阵感触。

第二站我们来到首都博物馆。

我们导游和我们说;“首都博物馆是当代简述大师崔恺的精彩作品。

其设计源自于“博物馆是联系历史、现代和未来的场所”的理念,将传统的材料与现代的材料并置,来表达对历史与未来的描绘。

倾斜的青铜体破墙而出,生出文物发掘的意象;悬挑的大屋顶无疑在影射中国传统的出檐,而悬挂式框架砖墙模糊了古代城墙与现代幕墙的界线;广场的起坡取材于皇家宫殿高台建筑的手法,烘托出了宏伟的巨构。

”我和几个同学首先从顶层开始参观,五层是“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分为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三大部分。

本展览从展现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北京地区的玉器发展史和艺术特色。

五层还有“老北京民俗展”,在这个展厅随处可见用小泥人模仿当时婚庆热闹喜庆的场面。

除了这些还记得有剪纸展,风筝展,北京小吃展,服饰展……在这里仿佛又回到了电视里那个街边大院的场景,感觉到地道的北京味,真是回味无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参观北京大学实践报告
〝纸上得来终觉浅,投身实践觅真知〞是我们小组此次暑期实践得到的一笔宝贵财富.此次活动,改变了我们对于生活的原有认知,加深了我们对社会的了解.通过对于全国最优秀大学——北京大学的参观,让我们欣赏了一副美景,体验了一段异校的学习生活,粗浅的了解了一所大学的前世今生,深刻体会到了北京大学之所能够成为全国最优秀学府的原因.
参观基本情况
8月8日至9日两天,我们小组一行四人参观了北京大学,由于时间关系,加之适逢暑假不能全面了解学校内部设施.环境.通过多方努力,我们还是粗略的了解了一些,我们从北京大学的西门进入参观欣赏了北大里的未名湖.蔡元培铜像.图书馆.食堂.体育馆等等.
初到北京大学西大门,首先映入我们眼前的是那座古典三开朱漆宫门,高不过七八米,风格古朴.庄严典雅,与颐和园东宫门相似,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从西大门进入不远处便能看到一对秀丽的华表矗立在办公楼和庑殿围合的那半敞开的空间中.继续漫步向东,我们进入了以未名湖为主体的园林空间.顿时让人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未名湖如烟波浩淼的海洋,在光的作用下,湖面似停泊着千万星辰,发出瞬息万丈的光芒.未名湖上有一个八角状的方亭,此景就是一幅〝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佳作.未名湖好似一轮皓月,其附近更是群星映衬.未名湖畔的〝石舫〞,为园林中最富情趣的建筑物,湖舫之间相互衬托,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好一副情景交融的图画.
在未名湖畔,我们东可观湖光塔影;西可看钟亭落霞;南可望湖山林木;北可览层楼幢影,处处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在这〝一塔湖图〞下真是学习.散心乃至谈恋爱的圣地啊!真是羡慕这北京大学的兄弟姐妹们.
流连于未名湖畔的美景,怀着新的憧憬我们继续向前行进.我们来到一座圆顶六角亭子的附近,亭中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大钟.其下端铸成八瓣荷花状,像姑娘们穿的裙纸.钟体下部雕刻的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和从海面喷薄而出的旭日.钟体上部是十二对腾舞滚动的蛟龙戏珠.两条粗壮的青龙铰连成的钟耳悬挂在亭顶的一条横木上.忽然看见一群人围在一起,我们也饶有兴趣的围了过去.走进才知道是导游在介绍钟亭,在导游那满怀激情的介绍,我们也仿佛走进那段历史.从他为北
洋水师报时直到他从八国联军的洗劫中逃生的历史长河中.不知路过这里的学子会不会有种奋发向上的感觉.这钟亭为北京大学校园文化填上了浓重的一笔.
继续参观,我们来到了〝蔡元培铜像〞,听着别人的介绍仿佛看见了这位〝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在做着那激人上进的演讲.路过这里的莘莘学子,是否会想起当年蔡校长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的教诲:〝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二曰砥砺德行方今风俗日偷;三曰敬爱师友教员之教授〞.纵观当代大学里的学风.作风.这三条仍是十分重要的.〝蔡元培铜像〞又为北京大学的校园文化填上隆重的一笔.
听过蔡校长的演讲,我们来到了斯诺墓的身旁.斯诺墓的墓碑上镌刻着叶剑英的题词〝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下注英文.墓旁松柏环绕,绿草如茵.迎面一湖碧水,更觉得幽静肃穆.斯诺是一位正直的美国人,热爱和平,主持正义.他十分关切中国的命运,热情支持和保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他在其住处掩护过很多当时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后参加抗日游击队.对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做出了显著贡献.刚开始觉得学校里有块墓地还是挺不舒服的.但听说了斯诺的事迹以后,就没有这种感觉了.斯诺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他象征的友好.互助.同时也时刻教育着北京大学的学生们记住这段历史,真爱和平.
来到北京大学又怎能不了解北京大学的〝校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爱国毋庸置疑是每个人都要做得,进步才能使人得到发展,每个人的进步才能推进整个社会的进程.然而民主和科学恰恰又是五四运动的口号,曾经北京大学的学生是五四运动先锋,这是他们的骄傲.其中更体现了北京大学学生的精神和担当.而如今北京大学的学生更应继承学长学姐们优良传统.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
可以说之前的都是北京大学的校园风光,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北京大学的教室.食堂.图书馆.体育馆等等.由于条件限制了解不是甚详.北京大学的食堂有:学一.学三.学四.学五.康博斯.农园.艺园.勺园.家园等唯独没有学二.体现了北京大学的独一无二.据悉北京大学的食堂有点拥挤,有些同学戏称〝北大的食堂最能体现‘北大是全国人民的北大’这句话〞.食堂里的饭菜挺好,价格也不贵;北京大学的图书馆庄重而不失典雅,各种藏书无数,种类繁多;其体育馆设备齐全,更是__年的奥运会乒乓球项目的比赛场馆;教室也是硬件齐全.
二.参观后的几点感受
此次参观,北京大学给我们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充满朝气和人文底蕴的校园文化
初到北京大学校门口,就感受到一种庄重之感.体现了做学问更应庄重待,从从未名湖畔到湖心岛亭.石舫.钟亭到处都洋溢着和谐之美,校园内的花草树木,名胜古迹,亭台楼阁都把文化品味演绎的淋漓尽致.处处匠心独运,每一寸土地都仿佛是一幅画,每一朵花都含情,每一个石头都是一首诗.那一塔湖图下的美景使人陶醉其中不能自拔.在这样的环境学习又怎能不舒适.再到蔡元培铜像.斯诺墓和那包含五四运动精神的校训.处处都是人文精神,处处都能催人奋发.正如他们品味高雅校园文化所反映出来的,好的学校的〝文化场〞.通过〝场〞的引力凝聚智慧;通过〝场〞的势能约束行为;通过〝场〞的辐射激励师生;通过〝场〞的影响促进学校发展.加之北京大学的各种社团高达267个,每个学生完全可以找到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社团.这样每个人都可以有丰富的课余生活.育学于乐,这样更能体验到学习生活的乐趣.加之北京大学本身就是群英荟萃,里面充满了竞争,竞争的学习氛围是孕育顶尖人才的摇篮.你追我赶,大家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进步.真正的让校园生活成为师生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引人入画的校园美景.催人上进文化精神,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就构成了北京大学充满朝气和人文底蕴的校园文化.
(二).完善的教学设备和优良的学习资源
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优秀的高等学府,不乏经济支持.在充沛的经济支持下学校各项教学设备.实验仪器等都比较齐全和先进.北京大学作为国内藏书量最多的大学.到__年底,纸质文献馆藏总量近800万册(件),电子图书达到276万种,外文数据库500个,另有音像资料5.6万余件.可谓是〝书山〞.〝智海〞. 北京大学的师资力量更是不用说,在如此优良的学习资源环境下,怎能不畅游〝书海〞,与师畅谈学术问题,与友讨论时事政策.人生理想,在学习生活的道路上奋发激进.好一派〝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景象.
(三).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
理念是学校工作的灵魂,目标是学校的工作方向.此行我们所总结的北京大学
理念应该为: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养人才.繁荣学术.服务人民.造福社会.也许有的不尽完善的地方,但这些也足以体现北京大学的胸怀之广.北京大学对外交流中心近几年接待了近千个团体的约数万名来访客,并与国外和港澳台许多大学和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接待多批学生/学者团队.每年的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试题中都有时代的影子,在校园内更是时代气息浓重.〝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校训〞正是北京大学与时俱进办学理念的源泉.北京大学校训的校训一直存在争论,比较盛传的有两个:一个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另一个就是〝思想包容,兼容并包〞.没有校训仿佛有点遗憾,但是,作为北京大学,仿佛没有校训便是最好的校训——充分的个人发展空间,或许你可以选择〝格物致知〞,也可以选择〝修身齐家〞,更可以选择〝治国平天下〞,这正体现了北京大学的包容和与时俱进.在如此的办学理念下才使得北京大学充满生机与希望.
此次,参观北大.也许我们并没有像其他同学实践时间之长,短短的两天我们也没有尽善的了解北大.但我们一样有自己的收获:本次参观全当旅游,北大的风景令人陶醉,陶醉之余我们缓解了上学期学习的压力,领略了异校的风采,增长了个人见识.我们也深深的被北大精神所折服;〝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让我们明白追求什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去追求.也许这些收获不算什么,但我们想说的是:不虚此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