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箍筋下料长度计算

合集下载

螺旋箍筋长度计算公式

螺旋箍筋长度计算公式

螺旋箍筋长度计算公式
螺旋箍筋(也称为螺旋弹簧)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装置,它可以用来拉紧或松开材料,以实现夹紧、支撑或调整的功能。

螺旋箍筋的长度是其结构的重要参数,因此,计算螺旋箍筋长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般来说,计算螺旋箍筋长度的公式如下:
L = 2πr(1 + n)
其中,L表示螺旋箍筋的长度;r表示螺旋箍筋的外径;n表示螺旋箍筋的转数。

首先,在计算螺旋箍筋长度之前,需要确定螺旋箍筋的外径和转数。

一般情况下,螺旋箍筋的外径应该等于它所固定的附件的外径,而转数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确定。

然后,根据上述公式,只需将实际的外径和转数代入公式,即可求得螺旋箍筋的长度。

例如,如果螺旋箍筋的外径为20mm,转数为3,则螺旋箍筋的长度为2π*20*(1+3)=125.66mm。

最后,在实际使用螺旋箍筋时,应根据要求提供正确的长度,以确保螺旋箍筋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总之,螺旋箍筋的长度可以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得出,其中,螺旋箍
筋的外径和转数是必不可少的参数。

因此,在计算螺旋箍筋长度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外径和转数,并根据公式进行计算,以确保螺旋箍筋的使用性能。

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 =箍筋周长 +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 =b-2c+2d;外包长度 =h-2c+2d;b× 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 b× h=250mm × 500mm ,梁内配筋箍筋φ 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 b-2c+2d=250-2× 25+2× 6=212( mm )外包长度 =h-2c+2d=500-22× 25+2×6=462( mm )箍筋下料长度 =箍筋周长 +箍筋调整值=2* (外包宽度 +外包长度) +110(调整值)=2* ( 212+462) +110=1458( mm )≈1460 ( mm )(抗震箍)箍筋形式使用构造箍筋弯钩不直段长度 Lp 箍筋直径HPB235 级 HRB335 级 CRB550级90° /90 °一般构造Lp≥5d 5d 6d30 40 50 60 50 60 70 30 30 40 40135°/135 °抗震构造Lp≥ 10 18d 20d110 140 180 220 160 200 240 90 110 130 15一,对于箍筋长度的计算 &id=18552)对于箍筋长度的计算一、曲折调整值的观点对于单根估算长度和下料长度是不同的,估算长度是依据钢筋的外皮计算,下料长度是依据钢筋的中轴线计算。

比如一根估算长度为 1 米长的钢筋,其下料长度不需要 1 米,是小于1米的,因为钢筋在曲折的过程中会变长,假如依据 1 米下料,一定会长出一些。

估算长度和下料长度的差值也就是钢筋的曲折调整值,也称为量度差值。

它实质上由双方面造成的,一是因为量度的不同,比以下边这根钢筋,估算的长度是100+300=400mm ,而实质上在下料时只要要截取100-d/2+300-d/2长的一段钢筋即可弯制成下边的形式。

螺旋箍筋计算公式

螺旋箍筋计算公式

螺旋箍筋计算公式1、螺旋箍筋计算方法:在圆柱形构件(如图形柱、管柱、灌注桩等)中,螺旋箍筋沿主筋圆周表面缠绕,其每米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可按下式计算:l=2000лa/p×[1-e^2/4-3/64(e^2)^2–5/256(e^2)^3]其中a=√(p^2+4D^2)/4e2=(4a^2-D^2)/( 4a^2)式中l——每1m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p——螺距(㎜);л——圆周率,取3.1416;D——螺旋线的缠绕直径;采用箍筋的中心距,即主筋外皮距离加上一个箍筋直径(㎜)。

公式中括号内最后一项5/256(e^2)^3数值很小,一般在计算时略去。

2、螺旋箍筋简易计算方法方法一,螺旋箍筋长度亦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l=1000/p×√(лD)^2+p^2+лd/2式中d——螺旋箍筋的直径;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方法二,对于箍筋间距要求不大严格的构件,或当p与D的比值较小(p/d﹤0.5)时,箍筋长度也可以按下面近似公式计算:l=n√p^2+(лD)^2式中n——螺旋圈数;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 ”表示次方的意识。

螺旋箍筋计算公式1、螺旋箍筋计算方法:在圆柱形构件(如图形柱、管柱、灌注桩等)中,螺旋箍筋沿主筋圆周表面缠绕,其每米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可按下式计算:l=2000лa/p×[1-e^2/4-3/64(e^2)^2–5/256(e^2)^3]其中a=√(p^2+4D^2)/4e2=(4a^2-D^2)/( 4a^2)式中l——每1m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p——螺距(㎜);л——圆周率,取3.1416;D——螺旋线的缠绕直径;采用箍筋的中心距,即主筋外皮距离加上一个箍筋直径(㎜)。

公式中括号内最后一项5/256(e^2)^3数值很小,一般在计算时略去。

2、螺旋箍筋简易计算方法方法一,螺旋箍筋长度亦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l=1000/p×√(лD)^2+p^2+лd/2式中d——螺旋箍筋的直径;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1 •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 (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 x h=构件横截面宽x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 ――箍筋直径。

2 •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 x h=250mm x 500mm,梁内配筋箍筋$ 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b-2c+2d=250-2 x 25+2 x 6=212 ( mm)外包长度=h-2c+2d=500-22 x 25+2 x 6=462 ( 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 (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 (调整值)=2* (212+462) +110=1458 (mm)~ 1460 ( mm)(抗震箍)箍筋形式使用结构箍筋弯钩不直段长度Lp箍筋直径HPB235 级HRB335 级CRB550级6 8 10 12 8 10 12 5 67 890° /90 ° 一般结构Lp> 5d 5d 6d30 40 50 60 50 60 70 30 30 40 40135 ° /135 ° 抗震结构Lp> 10 18d 20d110 140 180 220 160 200 240 90 110 130 15一,关于箍筋长度的计算& d=18552)关于箍筋长度的计算一、弯曲调整值的概念对于单根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是不同的,预算长度是按照钢筋的外皮计算,下料长度是按照钢筋的中轴线计算。

例如一根预算长度为1米长的钢筋,其下料长度不需要1米,是小于1米的,因为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会变长,如果按照1米下料,肯定会长出一些。

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的差值也就是钢筋的弯曲调整值,也称为量度差值。

它实际上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是由于量度的不同,例如下面这根钢筋,预算的长度是100+300=400mm,而实际上在下料时只需要截取100-d/2+300-d/2长的一段钢筋即可弯制成下面的形式。

螺旋箍筋计算方法

螺旋箍筋计算方法

1、螺旋箍筋计算方法:在圆柱形构件(如图形柱、管柱、灌注桩等)中,螺旋箍筋沿主筋圆周表面缠绕,其每米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可按下式计算:l=2000лa/p×[1-e^2/4-3/64(e^2)^2 –5/256(e^2)^3]其中a=√(p^2+4D^2)/4e2=(4a^2-D^2)/( 4a^2)式中l——每1m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p——螺距(㎜);л——圆周率,取3.1416;D——螺旋线的缠绕直径;采用箍筋的中心距,即主筋外皮距离加上一个箍筋直径(㎜)。

公式中括号内最后一项5/256(e^2)^3数值很小,一般在计算时略去。

2、螺旋箍筋简易计算方法方法一,螺旋箍筋长度亦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总长=1000/p×√(лD)^2+p^2+лd/2式中d——螺旋箍筋的直径;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方法二,对于箍筋间距要求不大严格的构件,或当p与D的比值较小(p/d<0.5)时,箍筋长度也可以按下面近似公式计算:总长=n√p^2+(лD)^2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 ^ ‖表示次方的意识。

螺旋箍筋总长度=n×√{b^2 [π×(D-2×15)]^2} 2×π×(D-2×15) 2×6.25×dL: 螺旋筋的总长度n:螺旋筋的圈数n=L/bb:螺旋筋之间的距离,螺距D:混凝土柱的直径d:螺旋筋的直径螺旋筋混凝土保护层15,螺旋筋当中,上下各有一个水平圈,此量必计算在内。

再加两个弯钩长度,就为螺旋筋总的钢筋用量。

还有搭接长度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增加。

其实就是螺旋展开是一个三角形的道理。

有一个非常简易适用的公式:L=√{S^2+[л(R-2C)]^2}/S^2其中S—螺旋箍筋螺距R—桩直径л——3.14,圆周率C—保护层厚度L—螺旋箍筋长度其实其中:(R-2C)为螺旋箍筋的螺旋半径,实际上是被简化了,应该是(R-2C+d/2)是最精确的计算,其中d是箍筋的直径,但是由于箍筋直径d非常小,所以一般计算时可以忽略不计。

螺旋箍筋长度计算公式

螺旋箍筋长度计算公式

螺旋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取自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螺旋箍筋精确计算
在圆柱形构件(如圆形柱、管柱、灌注桩等)中,螺旋箍筋沿主筋圆周表面缠绕,则每米钢筋骨架长的箍筋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222232000351()()464256a e l e e p π⎡⎤=---⎢⎥⎣⎦
(1) 其中 4
42
2D p a += 22
2
244a D e a -= 式中 l ——每1m 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mm )
p ——螺距(mm )
π——圆周率,取3.1416
D ——螺旋线的缠绕直径,采用箍筋的中心距,即主筋外皮距离加上箍筋直径(mm )
式(1)中括号内末项数值甚微,一般可以忽略不计。

二、螺旋箍筋简易计算
1、螺旋箍筋长度亦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21000
22d
p D p l ππ++= (2)
式中 d ——螺旋箍筋的直径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2、对于箍筋间距要求不大严格的构件,或当p 与D 的比值较小(D p <0.5)时,螺旋箍筋长度也可以用机械零件设计中计算弹簧长度的近似公式按下式计算:
l = (3)
式中 n ——螺旋圈数
3、螺旋箍筋的长度亦可用类似缠绕三角形纸带的方法根据勾股定理,按下
式计算:
L=(4)式中L——螺旋箍筋的长度
H——螺旋线起点到终点的垂直高度
n——螺旋线的缠绕圈数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施工)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施工)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施工)一般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1.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2.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折量度差值)+弯钩增加长度3. 箍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弯折量度差值)或=箍筋周长+箍筋长度调整值4. 曲线钢筋下料长度=钢筋长度计算值+弯钩增加长度曲线钢筋:环形钢筋、螺旋钢筋、抛物线钢筋等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mm)一个Ⅰ(Ⅱ)级钢筋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直径d)钢筋弯曲量度差值表4 (我们统一采用)箍筋弯钩增加长度计算箍筋弯钩形式——结构抗震时,一般为135°/135°或90°/135°;结构非抗震时为:90°/90°或90°/180 °箍筋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非抗震结构为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为箍筋直径的10倍,且不小于75mm。

一个箍筋弯钩增加长度表(Ⅰ级钢筋,直径d)注:由于一般结构均抗震,箍筋弯钩形式多为135°/ 135°即为箍筋弯钩的一般默认形式箍筋调整值钢筋的锚固长度钢筋的锚固长度,是指各种构件相互交接处彼此的钢筋应互相锚固的长度。

设计图有明确规定的,钢筋的锚固长度按图计算;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则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计算。

GB50010—2002规范规定:(1)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普通钢筋La=a(fy / ft)d预应力钢筋 La=a(fpy / ft)d式中 fy fpy —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40时,按C40取值;d —钢筋直径; a —钢筋的外形系数(光面钢筋a取0.16,带肋钢筋a取0.14)。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 / mm2)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 / mm2)注:当符合下列条件时,计算的锚固长度应进行修正:1、当HRB335、 HRB400及 RRB400级钢筋的直径大于25mm时,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1;2、当HRB335、 HRB400及 RRB400级的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25;3、当HRB335、 HRB400及 RRB400级钢筋在锚固区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钢筋直径的3倍且配有箍筋时,其锚固长度可应乘以修正系数0.8;4、经上述修正后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按公式计算锚固长度的0.7倍,且不应小于250mm;5、纵向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的0.7倍。

螺旋箍筋计算公式

螺旋箍筋计算公式

螺旋箍筋计算公式
螺旋箍筋总长度:
=n×{√b^2+[π×(D-2×15)]^2}+2×π×(D-2×15)+2×6.25×d
L: 螺旋筋的高度
n:螺旋筋的圈数n=L/b
b:螺旋筋之间的距离,螺距
D:混凝土柱的直径
d:螺旋筋的直径钢筋混凝土圆形柱或灌注桩钢筋笼常常采用螺旋式的钢筋箍(如图537所示),其箍长度可
按下式计算:
L=np2+(πd2)
式中L——螺旋钢筋箍的长度;
n——螺旋钢筋箍的圈数;
p——螺旋钢筋箍间的距离;
π——圆周率;
d——螺旋体中心线直径。

螺旋箍筋,是建筑术语,简称螺箍。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将梁、柱、桩等条形构件里面的单个箍筋(简称单箍)做成连环形状,即成为螺旋箍筋。

螺箍总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

方形螺旋箍筋又分为:
1.单串螺旋箍筋,是通用的类型,由若干圈组成,单串螺箍可做成等截面和变截面两种,等截面用于一般梁柱构件,变截面用于根粗稍细的悬挑梁中;
2.单片螺旋箍筋,由一根料连续弯折做成如同2~3个单箍联合在一起的形式;
3.连续复合螺旋箍筋,即将单片螺箍再连续起来,直接做成整体螺旋及内外复合螺旋的复杂形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螺旋箍筋下料长度计算
一、螺旋箍筋精确计算
在圆柱形构件(如圆形柱、管柱、灌注桩等)中,螺旋箍筋沿主筋圆周表面缠绕,则每米钢筋骨架长的箍筋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222232000351()()464256a e l e e p π⎡⎤=---⎢⎥⎣⎦
(1)
其中 a =22
2
244a D e a -= 式中 l ——每1米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mm )
p ——螺距(mm )
π——圆周率,取3.1416
D ——螺旋线的缠绕直径,采用箍筋的中心距,即主筋外皮距离加上箍
筋直径(mm )
式(1)中括号内末项数值甚微,一般可以忽略不计。

二、螺旋箍筋简易计算
1.螺旋箍筋长度亦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2
d l π=(2) 式中 d ——螺旋箍筋的直径
2.对于箍筋间距要求不大严格的构件,或当p 与D 的比值较小(p/D<0.5)时,螺旋箍筋长度也可以用机械零件设计中计算弹簧长度的近似公式按下式计算:
l =(3)
式中n ——螺旋圈数
3.螺旋箍筋的长度亦可用类似缠绕三角形纸带的方法根据勾股定理,按下式计算:
L =4)
式中L ——螺旋箍筋的长度
H ——螺旋线起点到终点的垂直高度
n ——螺旋线的缠绕圈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