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各物质熔沸点判断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 3 知识点总结一、原子结构1、能层和能级(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 、p 、 d 、f ,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 s 、p 、d 、f 。
# 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 s 、p 、d 、f ⋯⋯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 1、3、5、7⋯⋯的两倍。
% 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构造原理(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 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 E (3d )>E (4s )、E (4d )> E ( 5s )、 E ( 5d )>E ( 6s )、 E ( 6d )> E ( 7s )、 E ( 4f )> E ( 5p )、 E ( 4f )> E ( 6s )等。
原子轨道的能 量关系是: ns <( n-2)f < (n-1 )d < np(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 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 2 ;最外层不超过 8 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 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 32 个电子。
(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
处于 最低能量状态 的原子称为 基态原子 。
" 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
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 较高能级时的状态。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
# 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 和放出(激发态 →&'()*(+*,-./0123456()7892:;<-=>?5&@&A5@?()2B ='C5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全]高中化学必考-物质沸点高低的比较规律总结
![[全]高中化学必考-物质沸点高低的比较规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1237597c850ad02df80415a.png)
高中化学必考-物质沸点高低的比较规律总结物质沸点高低是由构成物质质点间作用力大小决定的。
物质质点间作用力包括分子间作用力和各种化学键。
以下从两大方面谈几点比较物质沸点高低的方法。
一. 从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比较物质沸点高低1. 据碳原子数判断对于有机同系物来说,因结构相似,碳原子数越多,分子越大,范德瓦尔斯力就越大,沸点也就越高。
如:;2. 根据支链数目判断在有机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分子就越近于球形,分子间接触面积就越小,沸点就越低。
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3. 根据取代基的位置判断例如,二甲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把这些分子看作一个球体,这三种分子的体积依次增大,分子间的距离也增大,因而分子间作用力减小,熔沸点就降低。
因此它们的沸点依次降低。
4.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判断对于一些结构相似的物质,因此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与分子大小成正比,故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就越大,沸点就越高。
如:。
卤素单质的熔、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5. 据分子极性判断对于分子大小与相对分子质量大小都相近的共价化合物来说,分子极性越大,分子间作用力就越大,沸点就越高。
如:CO>N2。
6. 根据氢键判断因为氢键>范德瓦尔斯力,所以由氢键构成的物质沸点高于由范德瓦尔斯力构成的物质。
如:乙醇>氯乙烷;HF>HI>HBr>HCl。
一般情况下,HF、H2O、NH3等分子间存在氢键。
二. 从化学键的强弱比较物质沸点高低对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来说,构成这些晶体的化学键强弱,不仅能帮助判断物质熔点、硬度大小,还能用来判断物质沸点高低。
1. 根据晶体类型判断一般来说,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的高低顺序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而金属晶体的溶沸点有高有低。
这是由于不同类型晶体的微粒间作用不同,其熔沸点也不相同。
原子晶体间靠共价键结合,一般熔沸点最高;离子晶体阴、阳离子间靠离子键结合,一般熔沸点较高;分子晶体分子间靠范德瓦尔斯力结合,一般熔沸点较低;金属晶体中金属键的键能有大有小,因而金属晶体熔沸点有高有低。
高中化学熔沸点百科、列表、解题思路【精装百科ppt】

熔点(melting point)
熔点是固体将其物态由固态转变(熔化)为液态的温度。进行相反动作(即由液态转为固态)的温度, 称之为凝固点。与沸点不同的是,熔点受压力的影响很小。 晶体融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物质有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则没有熔点。晶体又因类 型不同而熔点也不同.一般来说晶体熔点从高到低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在分子 晶体中又有比较特殊的,如水,氨气等.它们的分子只间因为含有氢键而不符合"同主组元素的氢化物熔点 规律性变化''的规律。 熔点是一种物质的一个物理性质。物质的熔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两个因素对熔点影响很大。一 是压强,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如果压强变化,熔点也要发生变化。 熔点随压强的变化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对于大多数物质,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大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 这些物质的熔点要升高;对于像水这样的物质,与大多数物质不同,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体积要缩小(金 属铋、锑等也是如此),当压强增大时冰的熔点要降低。另一个就是物质中的杂质,我们平时所说的物 质的熔点,通常是指纯净的物质。但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物质都是含有其它的物质的,比如在纯净 的液态物质中熔有少量其他物质,或称为杂质,即使数量很少,物质的熔点也会有很大的变化,例如水 中熔有盐,熔点就会明显下降,海水就是熔有盐的水,海水冬天结冰的温度比河水低,就是这个原因。 饱和食盐水的熔点可下降到约-220℃,北方的城市在冬天下大雪时,常常往公路的积雪上撒盐,只要这 时的温度高于-22℃,足够的盐总可以使冰雪熔化,这也是一个利用熔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熔点实质上是该物质固、液两相可以共存并处于平衡的温度,以冰熔化成水为例,在一个大气压下冰的 熔点是0℃,而温度为0℃时,冰和水可以共存,如果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冰和水共存的状态可以长期保持稳 定。在各种晶体中粒子之间相互作用力不同,因而熔点各不相同。同一种晶体,熔点与压强有关,一般取在 1大气压下物质的熔点为正常熔点。在一定压强下,晶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都相同。熔解时体积膨胀的 物质,在压强增加时熔点就要升高。 在有机化学领域中,对于纯粹的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即在一定压力下,固-液两相之 间的变化都是非常敏锐的,初熔至全熔的温度不超过0.5~1℃(熔点范围或称熔距、熔程)。但如混有 杂质则其熔点下降,且熔距也较长。因此熔点测定是辨认物质本性的基本手段,也是纯度测定的重要方 法之一。
高中化学各物质熔沸点判断复习进程

高中化学各物质熔沸点判断高中化学熔沸点的比较根据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状态不同1.一般熔、沸点:固>液>气,如:碘单质>汞>CO22. 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
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还有Ⅲ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Ⅳ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3. 从晶体类型看熔、沸点规律晶体纯物质有固定熔点;不纯物质凝固点与成分有关(凝固点不固定)。
非晶体物质,如玻璃、水泥、石蜡、塑料等,受热变软,渐变流动性(软化过程)直至液体,没有熔点。
①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又高于分子晶体。
在原子晶体中成键元素之间共价键越短的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
判断时可由原子半径推导出键长、键能再比较。
如键长:金刚石(C—C)>碳化硅(Si—C)>晶体硅(Si—Si)。
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②在离子晶体中,化学式与结构相似时,阴阳离子半径之和越小,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反之越低。
如KF>KCl>KBr>KI,ca*>KCl。
③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定,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地高,如:H2O>H2Te>H2Se>H2S)。
对于分子晶体而言又与极性大小有关,其判断思路大体是:ⅰ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如:CH4<SiH4<GeH4<SnH4。
ⅱ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相近),分子极性越大,其熔沸点就越高。
如: CO>N2,CH3OH>CH3—CH3。
ⅲ在高级脂肪酸形成的油脂中,不饱和程度越大,熔沸点越低。
如: C17H35COOH(硬脂酸)>C17H33COOH(油酸);ⅳ烃、卤代烃、醇、醛、羧酸等有机物一般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增加,熔沸点升高,如C2H6>CH4, C2H5Cl>CH3Cl,CH3COOH>HCOOH。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高中化学会考学问点1物理性质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① 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 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 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 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肯定。
⑤ 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 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 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 比较熔沸点留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⑨ 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状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 易液化的气体:NH3、Cl2 ,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① 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
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试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汲取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 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
苯酚微溶。
③ 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22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微专题3 四类典型晶体的比较

(2)同种类型晶体熔、沸点的比较
①共价晶体
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如熔点:金刚石>硅
晶体。
②离子晶体
一般来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间的作用力就
越强,其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如熔点: MgO > NaCl > CsCl 。
③分子晶体
a .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具有分子间氢键的分子晶体
相同,故 C 正确。
7. 下列关于 C 、 Si 及其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C )
A. 键能: C— C > Si— Si 、 C— H > Si— H ,因此 2 H6 的稳定性大于 Si2 H6
B. SiC 是与金刚石成键、结构均相似的共价晶体,因此具有很高的硬度
C. SiH4 中 Si 的化合价为+4价, CH4 中 C 的化合价为价,因此 SiH4 的还原性
C. MgO > H2 O > N2 > CO
D. 金刚石>生铁>纯铁>钠
[解析] 在共价晶体中,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则
熔、沸点:金刚石>二氧化硅>晶体硅,故 A 错误;一般来说,熔、沸点:共
价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对于分子晶体(不含氢键的),其熔、沸点越高,
水中含有氢键,熔、沸点高,所以熔、沸点: MgO > H2 O > CO > N2 ,故 C
晶体,在常温下是固体;⑤ CS2 属于分子晶体,在常温下是液体,
且其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CO2 ;⑥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在常温下是固体,碳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规律性的知识归纳:熔点沸点的规律

熔点沸点的规律晶体纯物质有固定熔点;不纯物质凝固点与成分有关(凝固点不固定)非晶体物质,如玻璃水泥石蜡塑料等,受热变软,渐变流动性(软化过程)直至液体,没有熔点沸点指液体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同时的温度,外压力为标准压(1.01 105Pa)时,称正常沸点外界压强越低,沸点也越低,因此减压可降低沸点沸点时呈气液平衡状态(1)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还有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2)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高熔点单质C,Si,B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熔点高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3550,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3410)低熔点单质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IA的氢气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而氦是熔点(-272.2,26 105Pa)沸点(268.9)最低金属的低熔点区有两处:IAB族Zn,Cd,Hg及A族中Al,Ge,Th;A族的Sn,Pb;A族的Sb,Bi,呈三角形分布最低熔点是Hg(-38.87),近常温呈液态的镓(29.78)铯(28.4),体温即能使其熔化(3)从晶体类型看熔沸点规律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又高于分子晶体金属单质和合金属于金属晶体,其中熔沸点高的比例数很大(但也有低的)在原子晶体中成键元素之间共价键越短的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判断时可由原子半径推导出键长键能再比较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定,其判断思路是:结构性质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大,则熔沸点也相应高如烃的同系物卤素单质稀有气体等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化学式也相同的物质(同分异构体),一般烃中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烃的衍生物中醇的沸点高于醚;羧酸沸点高于酯;油脂中不饱和程度越大,则熔点越低如:油酸甘油酯常温时为液体,而硬脂酸甘油酯呈固态上述情况的特殊性最主要的是相对分子质量小而沸点高的三种气态氢化物:NH3,H2O,HF 比同族绝大多数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高得多(主要因为有氢键)(4)某些物质熔沸点高低的规律性同周期主族(短周期)金属熔点如Li 碱土金属氧化物的熔点均在2000以上,比其他族氧化物显著高,所以氧化镁氧化铝是常用的耐火材料卤化钠(离子型卤化物)熔点随卤素的非金属性渐弱而降低如:NaF>NaCl>NaBr>NaI。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简答题总结

3
5、已知 H2O 、NH3 、CH4 三种分子中,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H4>NH3>H2O,请分析可能的原 因:
【答】CH4 分子中无孤对电子,NH3 分子中含有 1 对孤对电子,H2O 分子中含有 2 对孤对电子,对成键 电子对的排斥作用依次增大,故键角逐渐减小。
13、O元素形成的单质常见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沸点高的是
(填分子式),原因是:
【答】O3 、O2都是分子晶体,O3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大,沸点高。
14、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
【答】CH3COOH 存在分子间氢键
15、硅烷(SinH2n+2)的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呈现这种变化关系的原因是:
9、CH4、NH3、H2O 的VSEPR 模型都是
,键角分别是
、
;分析它们键角差异的原因:
【答】四面体形 ; 109.50 ;1070 ; 1050 ; CH4 中键与键之间的排斥力一样,是正四面体,键角为 109.50。而其他两个分子均有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孤电子对间的排斥力>孤电子对与σ键电子对间的排斥 力>σ键电子对间 的排斥力。由于孤电子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使得成键电子间夹角变小,H2O 中 有两对孤对电子,NH3 中有一对孤对电子,固 H2O 中键角比 NH3 更小。
解释表中氧化物之间熔点差异的原因_
___。
【答】FeCl3是共价化合物,Fe3O4、Co3O4是离子化合物,Fe3O4、Co3O4晶胞结构不同
27.苯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各物质熔沸点
判断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高中化学熔沸点的比较
根据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状态不同
1.一般熔、沸点:固>液>气,如:碘单质>汞>CO2
2. 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
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
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 ,Si ,Ge ,Sn 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 还有ⅢA 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ⅣA 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3. 从晶体类型看熔、沸点规律
晶体纯物质有固定熔点;不纯物质凝固点与成分有关(凝固点不固定)。
非晶体物质,如玻璃、水泥、石蜡、塑料等,受热变软,渐变流动性(软化过程)直至液体,没有熔点。
① 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又高于分子晶体。
在原子晶体中成键元素之间共价键越短的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
判断时可由原子半径推导出键长、键能再比较。
如 键长: 金刚石(C —C )>碳化硅(Si —C )>晶体硅 (Si —Si )。
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②在离子晶体中,化学式与结构相似时,阴阳离子半径之和越小,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反之越低。
如KF >KCl >KBr >KI ,ca*>KCl 。
③ 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定,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 反常地高,如:H 2O >H 2Te >H 2Se >H 2S )。
对于分子晶体而言又与极性大小有关,其判断思路大体是:
ⅰ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如:CH4<SiH4<GeH4<SnH4。
ⅱ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相近),分子极性越大,其熔沸点就越高。
如: CO>N2,CH3OH>CH3—CH3。
ⅲ在高级脂肪酸形成的油脂中,不饱和程度越大,熔沸点越低。
如:C17H35COOH(硬脂酸)>C17H33COOH(油酸);
ⅳ烃、卤代烃、醇、醛、羧酸等有机物一般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增加,熔沸点升高,如C2H6>CH4, C2H5Cl>CH3Cl,CH3COOH>HCOOH。
ⅴ同分异构体:链烃及其衍生物的同分异构体随着支链增多,熔沸点降低。
如:CH3(CH2)3CH3 (正)>CH3CH2CH(CH3)2(异)>(CH3)4C(新)。
芳香烃的异构体有两个取代基时,熔点按对、邻、间位降低。
(沸点按邻、间、对位降低)
④金属晶体:金属单质和合金属于金属晶体,其中熔、沸点高的比例数很大,如钨、铂等(但也有低的如汞、铯等)。
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静电作用越强,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如:Na<Mg<Al。
合金的熔沸点一般说比它各组份纯金属的熔沸点低。
如铝硅合金<纯铝(或纯硅)。
5. 某些物质熔沸点高、低的规律性
①同周期主族(短周期)金属熔点。
如 Li<Be,Na<Mg<Al
②碱土金属氧化物的熔点均在2000℃以上,比其他族氧化物显着高,所以氧化镁、氧化铝是常用的耐火材料。
③卤化钠(离子型卤化物)熔点随卤素的非金属性渐弱而降低。
如NaF>NaCl>NaBr>NaI。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影响物质熔沸点的有关因素有:①化学键,分子间力(范德华力)、氢键;②晶体结构,有晶体类型、三维结构等,好象石墨跟金刚石就有点不一样;③晶体成分,例如分子筛的桂铝比;④杂质影响:一般纯物质的熔点等都比较高。
但是,分子间力又与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有关,所以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不是一句话可以讲清的,我们在中学阶段只需掌握以上的比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