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熔沸点比较

合集下载

物质熔沸点大小的比较方法

物质熔沸点大小的比较方法

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比较方法陕西吴亚南主编物质熔沸点的大小比较通常出现在高考试题中,而关于物质熔沸点的大小比较方法介绍的却又较少,且不集中。

现将有关规律一并总结如下。

一、先将物质分类:从物质的晶体类型上一般分为分子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不同物质类别熔沸点的比较方法不同。

一般情况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1、对于分子晶体:a、结构相似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其熔沸点越高。

如:CH4﹤SiH4﹤GeH4;CH4﹤C2H6﹤C3H8﹤C4H10b、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时熔沸点陡然增高。

如:H2O﹥H2T e﹥H2S e﹥H2S(能形成氢键的元素有N,O,F)c、当形成分子内氢键时熔沸点降低。

如:邻羟基甲苯的熔沸点低于对羟基甲苯d、对于烃类物质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e、都能形成氢键时要比氢键的数目和强弱。

如:H2O﹥NH3﹥HFf、组成和结构不相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或相近时极性越大熔沸点越高。

如:C O﹥N2;CH3O H﹥C2H6g、芳香烃中临﹥间﹥对2、对于离子晶体:a、要看离子半径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则离子键越强晶格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如:NaC l﹤MgCl2<MgO 3、原子晶体:要看原子半径的大小,原子半径越小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如:金刚石﹥二氧化硅﹥碳化硅﹥单晶硅4、金属晶体:比金属离子的半径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

如N a﹤M g﹤Al二、也可从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的状态去分析。

常温常压下固体﹥液体﹥气体(熔沸点)如:碘单质﹥水﹥硫化氢三、易液化的气体沸点较高。

四、注意:1、熔点高不一定沸点也高。

如I2和Hg2、MgO和Al2O3由于晶格类型不同,氧化镁的熔沸点高于氧化铝。

3、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单质熔沸点的变化不能一言概论。

(一般是金属部分从上至下熔沸点降低,非金属部分从上至下升高,但都有特例)。

比较物质熔沸点的方法

比较物质熔沸点的方法

比较物质熔沸点的方法一、晶体类型是关键。

1.1 原子晶体。

原子晶体中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这种键很强。

就像盖房子时用的钢筋混凝土一样结实。

像金刚石,那可是原子晶体中的典型代表。

碳原子之间形成很强的共价键,要想破坏这些键让它熔化或者沸腾,得需要非常高的温度。

所以原子晶体一般熔沸点都很高,这是它的“硬骨头”特性。

可以说原子晶体在熔沸点方面就像班级里的学霸,高高在上,很难被超越。

1.2 离子晶体。

离子晶体是由离子键构成的。

阴阳离子之间相互吸引,就像磁铁的两极一样。

不过离子键没有共价键那么强。

比如说氯化钠,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靠离子键结合。

离子晶体的熔沸点相对原子晶体来说要低一些。

但是也别小瞧它,要让离子晶体熔化或者沸腾,也得费不少劲呢。

就像打破一对紧紧相拥的舞伴一样,得施加一定的能量。

1.3 分子晶体。

分子晶体靠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这分子间作用力就像小朋友之间拉着的小手,比较脆弱。

像冰,水分子之间就是靠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的。

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就比较低了。

在熔沸点的世界里,分子晶体就像小绵羊,比较温顺,很容易被改变状态。

二、影响熔沸点的其他因素。

2.1 对于同类晶体。

如果是原子晶体,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就好比是身材瘦小的运动员,可能更加灵活,更能在比赛中发挥实力。

像碳化硅和硅晶体,碳化硅中的碳原子半径比硅原子小,所以碳化硅的熔沸点比硅晶体高。

这就像是小而精的东西往往更加耐用一样。

2.2 离子晶体中离子电荷与半径。

离子晶体里,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就越强,熔沸点也就越高。

比如说氧化镁和氯化钠,镁离子带两个电荷,钠离子带一个电荷,而且镁离子半径比钠离子小,氧离子半径比氯离子小,所以氧化镁的离子键比氯化钠强,氧化镁的熔沸点就比氯化钠高。

这就像两个强者合作比两个弱者合作更加牢固的道理一样。

2.3 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氢键。

分子晶体中,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

不过这里面有个特殊情况,就是氢键。

高中化学物质熔沸点比较规律

高中化学物质熔沸点比较规律

高中化学物质熔沸点比较规律
摘要:
1.物质熔沸点与物质类型之间的关系
2.高中化学中有机物熔沸点的变化规律
3.无机物熔沸点的比较规律
4.熔沸点与分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正文:
在高中化学中,物质的熔沸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熔沸点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或气态所需要的温度。

不同类型的物质其熔沸点有着显著的差异。

一般来说,原子晶体的熔沸点最高,离子晶体次之,分子晶体最低。

对于有机物,其熔沸点的变化规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这是因为分子质量的增加会导致分子间的范德瓦尔斯力增强,从而使熔沸点升高。

其次,直链的分子比支链的分子熔沸点高。

这是因为直链分子的分子间作用力更大,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使其熔化。

最后,极性越大,熔沸点越高。

极性分子由于分子间存在静电作用力,因此其熔沸点会相对较高。

对于无机物,熔沸点的比较规律则主要取决于晶体类型和结构。

例如,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取决于金属键的强弱,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其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就越高。

总的来说,在高中化学中,熔沸点与分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对于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分子极性越大,熔沸点越高。

物质熔沸点大小的比较方法

物质熔沸点大小的比较方法

物质熔沸点大小的比较方法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是物质性质的重要表征之一,不同物质由于分子结构和力的不同,熔点和沸点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确定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大小具有极大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物质熔沸点比较方法。

首先,常用的比较方法是实验测定法。

这是最直接和准确的方法。

可以通过传统的实验设备,如熔点仪和沸点仪,对物质进行熔点和沸点的测定。

该方法适用于固体和液体物质的熔沸点比较,可以通过观察样品的状态变化,确定其物质转变状态的温度。

另外,常用的辅助比较方法是文献资料法。

文献资料中通常会有大量的物质熔点和沸点数据。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可以得到大量的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数值,这些数据可以作为比较的依据。

该方法适用于熔沸点数值较为倾向于提供可靠数据的物质。

此外,基于物质分子结构和力的理论计算方法也可以用于物质熔沸点的比较。

这些计算方法基于物理学和化学理论,通过计算物质的分子间作用力,推测物质的熔沸点。

常用的理论计算方法包括分子力场法、密度泛函理论(DFT)、分子动力学模拟(MD)等。

这些方法在计算物质的熔沸点时,通常会考虑物质的分子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和温度等因素。

此外,还有一些基于物质熔沸点与其他物理性质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经验规则可以用于熔沸点的比较。

例如,对于有机化合物,通常可以使用比较常用的结构类似物的熔沸点数据进行预测。

例如,对于烃类化合物,链长相似的分子通常具有相似的熔沸点。

类似地,化学家已经发现一些特定的结构特征与熔沸点之间存在规律,例如酚和酮等含有极性官能团的化合物通常具有较高的熔沸点,而烷烃和烃类卤素化合物通常具有较低的熔沸点。

综上所述,物质熔沸点的大小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法、文献资料法、理论计算方法以及基于熔沸点与其他物理性质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经验规则来进行比较。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组合,以便获得准确和可靠的物质熔沸点数据。

熔沸点的比较

熔沸点的比较

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比较及应用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栾春武如何比较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首先分析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其次抓住同一类型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决定因素,现总结如下供同学们参考:一、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一般来说,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除少数外)>分子晶体。

例如:SiO2>NaCL>CO2(干冰)金属晶体的熔沸点有的很高,如钨、铂等;有的则很低,如汞、镓、铯等。

二、同类型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同一晶体类型的物质,需要比较晶体内部结构粒子间的作用力,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影响分子晶体熔沸点的是晶体分子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

1.同属分子晶体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一般来说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

例如:I2>Br2>Cl2>F2。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如果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则分子之间作用力增大,熔沸点出现反常。

有氢键的熔沸点较高。

例如,熔点:HI>HBr>HF>HCl;沸点:HF>HI>HBr>HCl。

③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同分异构体,一般是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例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其熔沸点高低的顺序是邻>间>对位化合物。

④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分子晶体,分子的极性越大,熔沸点越高。

例如:CO>N2。

⑤还可以根据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状态的不同,熔沸点:固体>液体>气体。

例如:S >Hg>O2。

2.同属原子晶体原子晶体熔沸点的高低与共价键的强弱有关。

一般来说,半径越小形成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就越大,晶体的熔沸点也就越高。

例如:金刚石(C-C)>二氧化硅(Si-O)>碳化硅(Si-C)晶体硅(Si-Si)。

3.同属离子晶体离子的半径越小,所带的电荷越多,则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例如:MgO>MgCl2,NaCl>CsCl。

4.同属金属晶体金属阳离子所带的电荷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金属键越强,高沸点越高。

比较物质的熔沸点

比较物质的熔沸点

物质沸点高低是由构成物质质点间作用力大小决定的。

物质质点间作用力包括分子间作用力和各种化学键。

以下从两大方面谈几点比较物质沸点高低的方法。

一. 从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比较物质沸点高低1. 据碳原子数判断对于有机同系物来说,因结构相似,碳原子数越多,分子越大,范德瓦尔斯力就越大,沸点也就越高。

如:;2. 根据支链数目判断在有机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分子就越近于球形,分子间接触面积就越小,沸点就越低。

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3. 根据取代基的位置判断例如,二甲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把这些分子看作一个球体,这三种分子的体积依次增大,分子间的距离也增大,因而分子间作用力减小,熔沸点就降低。

因此它们的沸点依次降低。

4.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判断对于一些结构相似的物质,因此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与分子大小成正比,故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就越大,沸点就越高。

如:。

5. 据分子极性判断对于分子大小与相对分子质量大小都相近的共价化合物来说,分子极性越大,分子间作用力就越大,沸点就越高。

如:CO>N2。

6. 根据氢键判断因为氢键>范德瓦尔斯力,所以由氢键构成的物质沸点高于由范德瓦尔斯力构成的物质。

如:乙醇>氯乙烷;HF>HI>HBr>HCl。

一般情况下,HF、H2O、NH3等分子间存在氢键。

二. 从化学键的强弱比较物质沸点高低对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来说,构成这些晶体的化学键强弱,不仅能帮助判断物质熔点、硬度大小,还能用来判断物质沸点高低。

1. 根据晶体类型判断一般来说,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的高低顺序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而金属晶体的溶沸点有高有低。

这是由于不同类型晶体的微粒间作用不同,其熔沸点也不相同。

原子晶体间靠共价键结合,一般熔沸点最高;离子晶体阴、阳离子间靠离子键结合,一般熔沸点较高;分子晶体分子间靠范德瓦尔斯力结合,一般熔沸点较低;金属晶体中金属键的键能有大有小,因而金属晶体熔沸点有高有低。

高中化学物质熔沸点比较规律

高中化学物质熔沸点比较规律

高中化学物质熔沸点比较规律这是一个关于高中化学中物质熔沸点比较规律的文章,我们将会一步一步回答以下问题:第一步:什么是物质的熔沸点?物质的熔沸点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熔化)或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沸腾)时所需要的温度。

熔沸点是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与分子内部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第二步:物质的熔沸点受何种因素影响?物质的熔沸点受以下因素的影响:1. 相互作用力: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越强,其熔沸点就越高。

离子键的相互作用力强,导致离子晶体的熔沸点都较高;而共价键和氢键的相互作用力一般较弱,其熔沸点相对较低。

2. 分子量:通常情况下,分子量较大的物质熔沸点较高,因为较大的分子间引力相互作用力也较大。

例如,烷烃分子量越大,熔沸点也越高。

3. 分子形状:对于相同分子量的物质,如果分子形状不同,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其熔沸点也会不同。

例如,对于同系列的烷烃,分子形状越直链,其熔沸点越高,分子形状越分支,熔沸点越低。

4. 杂质:杂质的存在通常会降低物质的熔沸点。

这是因为杂质干扰了纯净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熔沸点下降。

第三步:如何通过以上因素解释物质熔沸点的比较规律?根据以上因素,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规律:1. 同一物质系列中,随着分子量的增加,物质的熔沸点也会随之增加。

例如,烷烃的熔沸点随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2. 同一分子量物质中,分子形状越直链,熔沸点越高;分子形状越分支,熔沸点越低。

这是因为分子形状的不同导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也不同。

3. 离子晶体的熔沸点一般较高,而共价键和氢键的熔沸点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离子晶体具有离子键的相互作用力,而共价键和氢键的相互作用力较弱。

4. 杂质的存在会降低物质的熔沸点,因为杂质干扰了纯净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四步:实例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实例来进一步说明物质熔沸点比较规律。

以烷烃为例,我们可以比较甲烷,乙烷和丙烷的熔沸点。

甲烷:CH4,分子量为16 g/mol,为非极性分子。

高考化学溶沸点比较

高考化学溶沸点比较

主要方法有如下几种(1)由周期表瞧主族单质的熔、沸点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就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

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

还有Ⅲ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Ⅳ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2)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①高熔点单质 C,Si,B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熔点高。

金刚石与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3550℃,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与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3410℃)。

②低熔点单质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与右上方,另有IA的氢气。

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而氦就是熔点(-272、2℃,26×105Pa)、沸点(268、9℃)最低。

金属的低熔点区有两处:IA、ⅡB族Zn,Cd,Hg及ⅢA族中Al,Ge,Th;ⅣA族的Sn,Pb;ⅤA族的Sb,Bi,呈三角形分布。

最低熔点就是Hg(-38、87℃),近常温呈液态的镓(29、78℃)铯(28、4℃),体温即能使其熔化。

(3)从晶体类型瞧熔、沸点规律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又高于分子晶体。

金属单质与合金属于金属晶体,其中熔、沸点高的比例数很大(但也有低的)。

在原子晶体中成键元素之间共价键越短的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

判断时可由原子半径推导出键长、键能再比较。

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定,其判断思路就是:①结构性质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分子间作用力指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或惰性气体原子间的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大,则熔、沸点也相应高。

如烃的同系物、卤素单质、稀有气体等。

②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化学式也相同的物质(同分异构体),一般烃中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烃的衍生物中醇的沸点高于醚;羧酸沸点高于酯;油脂中不饱与程度越大,则熔点越低。

如:油酸甘油酯常温时为液体,而硬脂酸甘油酯呈固态。

上述情况的特殊性最主要的就是相对分子质量小而沸点高的三种气态氢化物:NH3,H2O,HF比同族绝大多数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高得多(主要因为有氢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熔沸点比较
1、对于晶体类型不同的物质,一般来讲: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除少数外)>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的熔点范围很广,一般不与其它晶体类型比较。

2、原子晶体:原子晶体原子间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物质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如:金刚石(C—C)>碳化硅(Si—C)>晶体硅(Si—Si)。

3、离子晶体: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半径越小,电荷数越高,则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如KF>KCl>KBr>KI,CaO>KCl。

4、金属晶体: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静电作用越强,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如:Na<Mg<Al。

合金的熔沸点一般说比它各组份纯金属的熔沸点低。

如铝硅合金<纯铝(或纯硅)。

5、分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形成分子间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地高。

如:H2O>H2Te>H2Se>H2S,C2H5OH>CH3OCH3;形成分子内氢键的分子晶体,溶沸点降低。

如:邻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醛)(1)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如:CH4<SiH4<GeH4<SnH4。

(2)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相近),分子极性越大,其熔沸点就越高,如熔沸点 CO>N2,CH3OH>CH3CH3。

(3)在高级脂肪酸形成的油脂中,不饱和程度越大,熔沸点越低。

如:C17H35COOH >C17H33COOH;
(4)烃、卤代烃、醇、醛、羧酸等有机物一般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增加,熔沸点升高,如C2H6>CH4,C2H5Cl>CH3Cl,CH3COOH>HCOOH。

(5)同分异构体:链烃及其衍生物的同分异构体随着支链增多,熔沸点降低。

如:CH 3(CH2)3 CH3 (正)>CH3CH2CH(CH3)2(异)>(CH3)4 C(新)。

芳香烃的异构体有两个取代基时,熔点按对、邻、间位降低。

(沸点按邻、间、对位降低)
6、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不同状态,溶沸点:固体>液体>气体。

如:熔点:S>Hg>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